《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2004年制订,2006年修订)

课程编号:

英文名: Public Management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前置课: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

后置课: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题、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

学分:4学分

课时:64学时

主讲教师:金志云

选定教材:黎民.公共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课程概述:

公共管理学是管理学科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主干课程。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依法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管理活动。公共管理学是突破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界限,把当代经济学、管理学、政策分析、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融合到公共管理的研究之中,而形成的一门科际整合的应用性学科。公共管理学研究公共管理组织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其目的是促使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它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我国则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从形式上看,公共管理学的产生,是西方国家政府在财政上摆脱赤字、在组织上摆脱僵化的官僚制窠臼、在政治上摆脱信任危机的直接产物,但其实质,是在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类寻求与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相适应的、新的公共生活治理形态的一种积极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管理学既是一门学科的知识体系,也是一种新的时代文明。主要内容包括公共管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依据,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公共管理的组织主体与个人主体、公共管理职能与过程、公共管理的绩效、公共管理的责任与监控、公共物品管理、公共管理的新策略等。

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力求反映国内外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和新信息,以提供多视角的思考空间,使学生掌握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了解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开拓视野,更新观念,了解当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学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并对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取向做出判断;增强个人适应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公共管理理论,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方法:

本课程坚持“对话”、“分享”的教学理念,在对基础知识点、重点、难点精讲的基础上,采用多媒体教学及充分运用影音等资料扩大教学信息量;进行案例教学、情境模拟教学等教学形式,加大对学生的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团队技能的训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课堂责任,师生共同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与此同时,积极挖掘课堂中的隐性知识,进行启发式与反思式教学。课堂教授和课下自学相结合,以课堂教授为主,辅以适当的其他助学教学方法。在课堂讲授中教给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思路和方法,突出重点、难点的解释和梳理,根据不同学生的理解实施个别辅导;在教学辅导中紧密结合公共管理工作的实践,在认真分析经典与较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开展问题讨论,鼓励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进行课堂团队学习及课堂责任评估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特色。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

第一章绪论

课时分配:6学时

教学要求:

引导学生了解公共管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内在依据,重点理解公共物品理论、公共管理和公共管理学的含义,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深刻掌握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对现实社会中的管理进行分类与评价,难点是传统行政学的局限。初步树立“亲市场”的学科立场,领悟公共管理学内在的民主平等精神和科学务实品格。

教学内容:

一、公共管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内在依据

1.作为独立学科的基本条件

2.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本质区别

3.传统行政学的局限

4.现代社会变迁推动公共管理发展

二、公共管理学的内涵和研究方法

1.公共物品、公共事务与公共管理的涵义

2.公共管理学的涵义与学科特点

3.公共管理的构成要素

4.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5.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及研究方法

三、公共管理学与中国的发展

1.从市场经济方面分析公共管理对中国的影响

2.从社会发展方面分析公共管理对中国的影响

思考题:

1.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何区别

2.传统行政学在公共管理上存在哪些局限

3.如何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4.怎样理解公共管理学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

5.怎样理解公共管理学与中国市场经济的关系

6.当前的公共管理学有哪些特点

第二章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课时分配:8学时

教学要求:

本章是具体了解公共管理学的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多学科背景的最重要部分。要求学生深刻领会公共管理学的管理学、经济学渊源特别是理解公共选择理论等有一定难度的内容,对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脉络作全面梳理,对不同时期的特征作把握,重点掌握威尔逊、韦伯的主要观点。深刻掌握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把握其特点并对其客观评析。

一、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渊源

1.管理理论的贡献

2.当代经济学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政府失败论

代理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

二、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

1.公共行政时期

威尔逊的“政治与行政二分”观点

韦伯的科层制

古德诺与古利克的观点

达尔的批判

2.公共管理时期

三、新公共管理

1.主要工业化国家的新公共管理模式

2.对新公共管理的评析

思考题:

1.试分析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管理学的意义。

2.综述政府失败论的主要内容及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启示。

3.阅读《公共行政之研究》一文,谈谈“政治与行政二分”观点的学术意义。

4.怎样理解韦伯的科层制对公共行政学发展的意义

5.试对新公共管理思潮和实践模式进行评价。

第三章公共管理的主体(上):公共组织

课时分配:8学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