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学校工作流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流程

招生:责任人:咨询主管、咨询师

1、工作内容:搜集意向客户(陌拜电话、市场发单)

2、咨询师每天不少于50个有效电话,电话名单由咨询主管安排,每天

下班前将当天意向客户登记个人资源本记录后,电话名单交咨询主管并

汇报当天工作情况。(电话目的:挖掘家长需求,培养意向资源,与家长

建立联系)

3、要求:重视每一个电话,提高邀约成功率。

4、咨询师完成当天任务电话或不适合打电话的时间,应当自觉学习教

育相关知识,不允许在上班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5、需要搜集的信息有:学生姓名、性别、就读学校、年级、各科情况、

学习态度、之前补习经历、联系方式、可供选择的教学地址、可排课的

时间及突出的需求点。

6、需要道具:外呼电话、电话名单、宣传话术、个人资源本。

排课:

一、课前交流:责任人:咨询师、教务

1、邀约试听:咨询师邀约试听完成应及时详细填写排课交接表,尽量

向家长争取可供安排试听的时间,给教务老师充分时间安排适合学生的

老师。

2、课前交流会:咨询师将表交给教务老师并负责组织课前交流会(咨

询师、咨询主管、教务)。由咨询师向其他同事介绍客户情况。

3、交流目的:分析客户需求,让教务充分了解学生情况,按要求更有

针对性的排课,提高试课通过率。

4、要求:做好会议记录,以充分交流为准。

二、排课:责任人:教务

1、交流会后教务应按咨询师要求及时排课,向老师介绍学生情况。

2、排课完成后将排课信息登记在排课交接表上并反馈给咨询师,排课

表由教务老师存档归入学生档案。

3、原则上学生未交费前只允许安排单科试课。

4、排课要求:师生匹配,争取一次性学生满意教师的安排。并确保师

资资源利用最大化。

三、课前交流:责任人:咨询师、任课老师

1、咨询师接到排课安排后应及时联系任课老师,并详细介绍学生情况。

2、跟任课老师落实试课时间、地点、授课内容。

3、咨询师应确保任课老师有时间有能力完成试课和后续学习计划。

4、交流目的:让任课老师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做好课前准备。

试课:责任人:咨询师、任课老师

一、课前

1、试课前应酌情提醒老师和家长试课时间,督促老师做好课前准备,

督促家长和学生准备好试课环境、学生试卷、教材、教辅资料等。

2、咨询师应在试课前做好上门准备,协助任课老师查询好交通路线。

3、咨询师应与任课老师约在家长小区或附近提前见面,做到与老师一

同上门。

二、上门

1、咨询师进门时应首先向家长介绍自己和任课老师。

2、与家长和学生一起做好简单交流,安排试课开始。

3、保证上课效率,应让老师学生单独上课,避免家长参与授课试课。

三、签约:

1、学生试课时,咨询师应向家长做好现场咨询工作,交流学生的其他

问题,并敲定辅导课时、科目、时间、费用等。

2、交费时应尽量要求家长一次性交清全款,或者交一部分定金,定金

为总课时费的20%,单科最少不能低于500元。

3、引导家长填写辅导协议,开好收据。定金单应约定好余款交费时间。

4、引导家长交费,刷卡或转账给公司财务账户,如是现金应立即返校

区交财务老师或存到公司账户。交费完成后向咨询主管或财务汇报。

建档:责任人:咨询师、学管师、教务

1、咨询师应协助教务老师、学管师完成建档,交接好学生后续安排。

2、辅导协议交由学管师存入学生纸质档案。

3、学管师要在后期对档案袋的内容不断完善。

4、学管师对档案的保管负有责任。

维护:责任人:咨询师、学管师、教务

1、咨询师应在第二次课前提醒好老师和家长上课时间。

2、教师要在报名后开始制作《阶段性教学计划》第三周完成,交给学

管师存入学员档案。

3、咨询师前两个月每两周不少于一次回访,以后每三个月不少于一次。

4、学管师应及时掌握学生成绩变化,每两周不少于一次回访。

5、学管师每两个月要组织一次家长教师家访交流会。

6、在学校的考试前,学管要与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心中有所准备,

预防考试后成绩不理想,家长反应强烈。

7、教务老师应督促老师填写好上课记录表,并每月15号前将表交还校

区存入学生档案。

8、教务老师应督促老师布置作业,提高教学质量。

9、学管师应重视学生学习成绩变化,做好扩科工作。

结业和续费:责任人:学管师、教务

1、学管老师应掌握课时变化;

2、在学生剩余课时不足30%时需开展续费工作。

3、教务老师要防止超课时现象的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