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课堂的引入例谈
“生活处处有哲学”课堂教学导入一例
“生活处处有哲学”课堂教学导入一例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袁亚军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这一创造性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增强学生求知欲的关键,是调节课堂氛围的重要杠杆。
以《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的第一框题“生活处处有哲学”为例。
对初次接触哲学的学生来说,哲学是抽象的、虚无缥缈的,似乎是一门他们不可触及的学问,所以在课堂导入部分精心选用学生们生活中常见的、形象的事物切入就显得尤为必要,而新教材内容相对较少、知识跨度较大,这就更要求一个饱满的课堂导入。
在这节课中我把课堂导入分成了三部分,主题分别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处理与外部的关系等。
第一部分:学生活动一瓶打开过的矿泉水(课前自己有意识地喝了一口),请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
目的:使学生意识到,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会由于知识构成、立场、思维方法等多方面的原因而出现差异,因而在认识世界的活动中,我们需要哲学智慧。
过渡:同学们,透过你们那双明亮的大眼睛,我可以深深的感受到你们每一位同学都渴望自己是智慧之人,也都有着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希望下面的这个小故事会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第二部分:故事展示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
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
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的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
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12.1价值与价值观议题式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1.讲解价值的内涵,包括使用价值、价值、价格、交换价值的关系,让学生理解价值的本质。
2.阐述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引导学生认识到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对社会的重要性。
3.通过案例分析,讲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布置讨论任务,让学生围绕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展开小组讨论。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合作任务,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3.注重小组合作过程中的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让他们在评价中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改进的能力。
1.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本案例通过引入真实的社会新闻和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困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价值观的力量。这种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设计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价值的内涵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这种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针对这一学情,我设计了一节议题式优秀教学案例。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热点事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讨论、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价值的真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准确理解价值的内涵,包括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区别,以及价值与价格、交换价值的关系。
初中政治生活与哲学教案
初中政治生活与哲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活与哲学的关系,认识到哲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2. 培养学生运用哲学原理分析生活现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哲学的起源及其与生活的关系2. 生活与哲学的基本原理3. 哲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坐井观天”,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2. 讲解:详细阐述哲学的起源及其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举例说明哲学是如何从生活中产生的,又是如何指导生活的。
3. 探讨:引导学生探讨生活与哲学的基本原理,如矛盾统一、事物发展规律等。
并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体会这些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实践: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谈谈在学习哲学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哲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哲学的起源、基本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3.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实践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谈谈在学习哲学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感悟:收集学生对生活与哲学关系的感悟,评估学生的收获。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政治》2. 课件:用于辅助讲解,生动展示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3. 生活实例: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哲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运用哲学原理分析生活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激趣导入法在高中《生活与哲学》教学中的运用
基础教育参考·2020/062019年3月,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教师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使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质课程。
但是,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生活与哲学》中的哲学术语、哲学原理较多,理论性、抽象性较强,对于哲学基础较弱的高中学生来说,相对深奥枯燥,趣味性不足,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怎样才能使高中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的优质课程呢?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重要力量。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程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
”课堂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激趣导入法是指教师在导入环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积极投入学习。
激趣导入法试图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已接近成人的水平,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尝试使用智慧调动学生的需求,在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后续教学产生期待,从而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为增强课程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教师可巧用漫画、古诗、故事、游戏、疑问等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
一、巧用漫画激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认识事物首先从感性认识开始,先感知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再通过抽象思维上升到理性认识。
夸美纽斯也特别强调在教学中坚持直观性原则的重要性,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
因此,在课堂上,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哲学知识,教师应通过有效的导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直观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激趣导入法在高中《生活与哲学》教学中的运用殷马文琴岳翠云郭艳琼作者简介院马文琴袁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袁E-mail 院******************渊贵州贵阳袁550001冤岳翠云袁贵州省贵阳市第八中学袁E-mail 院****************渊贵州贵阳袁550002冤郭艳琼袁贵州省贵阳市第四十中学袁E-mail 院****************渊贵州贵阳袁550007冤基金项目院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野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导入策略研究冶渊课题编号院2015A057冤[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叶生活与哲学曳具有较强的理论性遥教师可在课堂导入环节袁利用漫画尧古诗尧故事尧游戏尧设问等激趣方法袁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尧说服力和感染力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袁打造优质思政课堂遥[关键词]激趣导入曰高中曰生活与哲学60基础教育参考·2020/06演讲家海茵兹·雷曼麦曾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易让人接受。
高中《生活与哲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探析
高中《生活与哲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探析《生活与哲学》是一门旨在帮助高中生探索人生意义和哲学思考的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同时通过实践活动来应用这些思考方式,以提高他们的生活哲学素养。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1. 教师讲授材料: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哲学经典著作的摘要、解读或案例分析,用以讲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
可以选择柏拉图的《理想国》,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通过讲解这些经典哲学著作,引导学生了解哲学的起源和发展。
2. 原创教材:教师可以编写一些原创教材,着重介绍一些现代哲学思想和方法。
可以编写一本关于存在主义思想的教材,介绍西方现代哲学家如萨特、尼采等的思想。
这样的教材可以通过理论阐述、案例分析和讨论题等方式进行教学。
3. 媒体资源:教师可以收集一些与生活和哲学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源,并与学生共享。
可以使用电影片段、音乐或摄影作品等,引起学生对生活中的哲学问题的思考。
通过观看和讨论这些媒体资源,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哲学的概念和思考方式。
1. 小组讨论:教师可以划分学生为小组,并分配一些讨论题目,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2. 个人写作: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个人写作,要求他们就某个生活问题进行思考并撰写一篇短文。
通过写作的过程,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哲学思考,并通过文字的表达来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 录像展示: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一段关于生活哲学的录像,要求他们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以影像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哲学思考。
这样的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可以提高他们的视觉表达能力。
4. 线上讨论:教师可以创建一个线上讨论平台,让学生在网上进行讨论和交流。
通过这样的平台,学生可以以更开放和自由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表达,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高中《生活与哲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包括教师讲授材料、原创教材、媒体资源等多种形式。
生活与哲学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力求突出课堂互动效果---生活与哲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介休一中政治教师:郝燕燕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好功课的重要前提。
我认为一堂好课应力求突出课堂互动效果,犹如一首优美的乐曲,能够起到引导学生兴趣和注意力的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恰当地设计教学互动环节,不但能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接受乏味的抽象知识、提升自己的素养,也能引发学生思维,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令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从而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此我根据平时教学的一些探索,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我在讲授高二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七课第一框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课,我的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课堂互动效果,通过引导学生或自主或分组讨论等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尤其在重、难点的突破上,更要让学生大胆发言,表明观点,共同讨论,最后形成共识。
讲完后觉得这样的教学还是比较成功的。
案例一:导入环节课前我选了班里两名学绘画的同学,让他俩各画一幅题为“踏花归来马蹄香”的作品。
在上课时我给学生展示他俩的作品并提出情境问题:这两幅作品哪一幅更合题意?当大家看到画时都惊叹无比,瞬间教室里投来了同学们赞许的眼光,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场面积极、热烈。
其中一幅作品画出了蝴蝶,用蝴蝶来表现马蹄踏过花丛留有花的香味,大家都说这张画更合题意。
在此我抓住时机加以引导:花、蝴蝶、马蹄、花香是有联系的,香味是画不出来的,蝴蝶追逐马蹄正体现“马蹄”的香,从而引出了课题——辩证法的联系观。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可以展示学生能力,引起学习兴趣,在抓住学生兴趣的同时,要学会适时引导,抓住时机对学生的认识加以深化,这样的兴趣才是有价值的,否则就会停留于表面。
学生在兴趣的激励下畅游于知识的海洋,既是快乐的又是深刻的。
案例二:授课环节在讲授新课方面,基本思路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课堂分为两个大的部分即: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
《生活与哲学》教案(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2课时)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备选设计 第二课时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设问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处处有哲学。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那么,到底什么是 哲学?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讨, 哲学研究什么问题, 它与其他的具体科学有什么区别与 联系。 推进新课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同学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 观点,这也是一种世界观。这就说明,世界观人人都有,但我们大家都是哲学家吗? 学生回答:不是。 板书:1.世界观的含义 每个人都要接触周围的事物, 都会通过实践活动获得对世界的认识, 这种认识积累多了, 就会形成对周围世界的一定看法。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 点,就是世界观。 板书:2.哲学界观还不等于哲学。 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 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思想体 系,这就是哲学。 哲学与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区别: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而世界观一般是零散的、朴素的、不自觉的。 注意: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反对把哲学神秘化, 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板书: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1)方法论的含义:用世界观作为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问题情境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 甲是一个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他认为人生在于奋斗、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 以当他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总是勇于面对困难,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 乙是一个消极悲观、意志消沉的人,他认为出身决定未来,命运都是天生注定的,所以 当他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 总是问为什么我这么倒霉、 这么不幸?为什么上天对我这么不 公?为什么别人都那么幸运?他不是去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而是怨天尤人, 甚至把希望寄托 于他人,寄托于上天。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甲、乙看待人生的观点和面对困难时候的态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甲认为人生在于奋斗,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 总是想方设法去解决;乙认为出身决定未来,命运上天安排,所以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 就怨天尤人,寄希望于他人和上天。 这则材料正说明了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 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生活与哲学教案》
《生活与哲学》第一章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哲学的定义和功能,认识到哲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 让学生了解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认识到哲学是一门探索人生意义的学科。
3. 培养学生对哲学问题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哲学的定义和功能2. 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3. 哲学问题的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难点】1. 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的理解2. 哲学问题的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2. 教学PPT或黑板3. 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案例【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人生的意义、道德价值观等。
2. 提问学生对哲学的定义和功能的理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哲学的定义和功能(10分钟)1. 介绍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对人生、世界和宇宙等基本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2. 解释哲学的功能:哲学有助于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举例说明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道德价值观、社会政治哲学等。
三、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0分钟)1. 介绍哲学的起源:哲学起源于古希腊,是古希腊人对人生、世界和宇宙等基本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2. 概述哲学的发展历程:从古希腊哲学到现代哲学,包括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存在主义等主要哲学流派。
3. 强调哲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与时代背景和社会变革密切相关。
四、哲学问题的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一些哲学问题,如人生的意义、道德价值观的来源等。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 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促进课堂互动和思维碰撞。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 让学生反思自己对哲学的理解和认识,认识到哲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哲学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生活与哲学》的教学策略
高中学生风华正茂,青春浪漫,都喜欢精典名句、 诗句歌赋,教师可精选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精典诗 文,创造乐学情境,既使学生乐学,又使教学层 次和品位得以提高。在政治课课堂教学中,运用 诗文来设置问题情境,活泼生动,有利于帮助学 生对课本原理作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所以,在 平时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地把诗词、名言名句引 进课堂,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内容 的吸引力、感染力。
3、用漫画创设情境,有效化解教学难点
漫画,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描绘生活或 褒贬时事,往往寥寥几笔却蕴涵着丰富的 哲理,耐人寻味。如能巧用漫画,形象设 喻,能化解教学难点。
案例:
有幅“无题”漫画。画面上一棵大树,原先在夏季绿叶葱葱时已在树 上布置了一个侦察哨位。现在因为到了冬季,叶子已经掉光了,只剩 下光秃秃的枯枝。这时一个侦察兵爬上树,用望远镜专心地侦察远处 的敌情。他完全符合战前训练的要求,精心地用带绿叶的枝条伪装了 自己。可是正因为他如此伪装,不但没有荫蔽自己反而更加暴露了目 标。原画用黑线条描写,只有侦察兵背上的树叶着了颜色,作者的设 计——白茫茫旷野中的一点绿,非常成功又醒目地告诉读者,这位士 兵要成为敌方的靶子了。大兵有模有样地做了绿色伪装却不顾季节变 化的客观环境,他自以为是,却大错特错了。事与愿违的大兵是可笑 的,可笑中又包含较深该的思想内涵,它揭示了人们经常要犯的主观 意图和实际相矛盾那种墨守成规的老毛病。 在教学主观必须符合客观,一切要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观点时, 运用了这一漫画,深刻理解了课本理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张玉贵事迹与价值观教育
有功不是伸手资本 自觉为党为国分忧 --平凡岗位展现大爱人生 “活雷锋”张玉贵是菏泽家喻户晓的道德模 范,他以擦皮鞋为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擦亮了 一双双皮鞋,也擦亮了千千万万人的心灵,感动 了成千上万颗跳动的心。这是我们用来讲价值观 一课的活生生的教育资源。 感动,常在身边(一-四)
高二政治教案《生活与哲学》
《生活与哲学》前言(第一课时)一、课改的必要性:教材抽象,体系严密,学生难以学习1、存在的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学生动手的能力比较差,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
2、时代的要求:主要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3、中央的决定: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
二、新的体系:1、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各课程模块的内容相对独立,实行学分管理。
必修部分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共8个学分,设4个课程模块。
选修部分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共12个学分,设6个课程模块。
各课程模块均为36学时,经考核合格,可获2个学分。
课程模块的开设顺序应根据学生的选择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必修模块的学习主要在高中一二年级完成。
本课程必修部分每周2学时,各课程模块的教学以一学期为单位。
1、经济生活一个基础:即是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的系统联系。
2、必修: 2、政治生活—对应:一个要求: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3、文化生活明协调发展的要求。
4、生活与哲学三个内容: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常识。
必修课程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设置三个模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为主要内容,设置生活与哲学模块。
这四个课程模块的建构,贯彻了整体规划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德育课程体系的思路,既保持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的系统联系,又体现内容目标的递进层次。
对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常识,将成为本课程的重要内容。
科学会主义常识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3、选修:经济学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选修课程是基于必修课程教学的延伸和扩展,是体现课程选择性的主要环节。
课程模块的设置,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既着眼于学生升学的需要,又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既体现本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特有性质,又反映本课程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的特有价值。
《生活与哲学》课例分析研究与教学建议天河区教育局教研室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讲授
以2007年广东高考试题为例。 (1)从平均分看:重视基础知识 (2)从题目的难度看:重视基础知识 (3)从高考改革的趋势来看: 2007年广东高考政治哲学模块共考了9题,单选6题,
多选2题,论述1题,总分值35分,占总卷23.3%。具体 分析如下: 22.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 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 说反映了 A.联系的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主观性 D.联系的普遍性 解析:考查考生对联系的多样性的理解,体现生活化。 考查哲学模块考点44。
点评:
1、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激活经验,丰富 经验
2、课堂教学环节设计越紧奏,学生发展 的空间就越小。
3、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方式学习。
4、学生发展不仅仅是知识点的发展,还 包括对事物认识的发展。
5、教材拓展处理:准确解读教材课标
课例片段:《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1、和平问题 2、发展问题 3、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和平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和
实情况的调查报告所体现的求真务实精神。
标准答案: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该学生深入农 村调查,真实反映农村实际情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做到了主观思想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体现了求真务实 精神。
(2)坚持用矛盾观点看问题。该学生认真了解农村基 层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说明他承认矛盾,不回避 矛盾,体现了求真务实精神。
它包括如何选择和组织各种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 如何运用各种教学设备和手段,如何确定师生的 行为程序等。
各要素方法的有机组合,才能达成教学 目标。
老师空讲的有效率不足20%。
小学生7-8分钟,中学生8-9 分钟,成人8-13分钟,所以讲 练结合。
浅谈高中《生活与哲学》的趣味导入
2014-06百花园地摘要: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突出探究性学习,所以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关键词:高中;《生活与哲学》;导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生活与哲学》在政治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它又是一门理论性强的课程,如何把一节课上得使学生爱听、易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所以,要提高《生活与哲学》课程教学的实效,导入设计是相当重要的,以下我从导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用歌曲导入音乐是一种特殊的信息符号,对人的感知活动有调节和支配的作用。
学生大都喜欢流行音乐,选择旋律动听的歌曲导入新课,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架起一座学科沟通的桥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
在哲学第一节课中,我先不讲课本,而是问学生:“你们知道哲学是什么吗?请大家欣赏一首歌《雾里看花》: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化莫测的世界?涛走云飞,花开花谢,你能把握这摇曳多姿的季节?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告诉你们吧,哲学就是这样一双慧眼。
有学生可能会问,哲学有这样神奇吗?”让学生带着疑问,我开始了新课。
二、用小故事导入运用生活小故事去帮助学生理解哲学原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教学中,我就运用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我不是我了”:“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揍了他一顿。
欧布里德要去告他,朋友笑言:‘打你的我是彼时的我,彼时的我非此时的我。
你要告,就去告彼时的我吧。
’”学生顿时哄堂大笑。
承接这活跃的课堂氛围,我提问:“哲学与生活”第二课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内容,从而说明“处理事情不能形而上学”。
高中《生活与哲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探析
高中《生活与哲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探析一、课程资源的开发1. 教材编写教材是课程的重要载体,好的教材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启发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生活与哲学》课程,教材编写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既要有哲学思想的深度,又要有贴近生活的实践。
可以利用历史典故、名人事迹、文学作品等多样化的材料编写教材,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2. 多媒体资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资源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为《生活与哲学》课程开发多媒体资源,可以利用图片、视频、PPT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
通过播放影视片段、展示名人名言等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思想,并将其与生活相联系起来。
3. 实践活动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更容易将抽象的哲学思想与生活场景结合起来。
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包括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博物馆、参加哲学沙龙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哲学思想的魅力,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4. 网络资源互联网是当今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为《生活与哲学》课程开发网络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交流平台。
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课程网站等平台,提供课程教学视频、名师讲座、精彩文章等资源,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获取相关内容。
1. 多元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多元化教学,例如通过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哲学思想的深入思考。
2. 课外拓展为了加深学生对生活与哲学的理解,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拓展活动,如哲学社团、读书分享会、社区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哲学思想的力量,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个性化学习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方式都不尽相同,因此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上,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如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个别辅导、定制学习计划等,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生活与哲学经典教学案例
《生活与哲学》经典教学案例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一个有哲学思想的人,是会创造幸福的人;一个热爱哲学的民族,是世界上最有希望的民族。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知识准备:1、哲学的含义、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联系)。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究例题示范:门捷列夫门捷列夫是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
他的成功在于不自觉地遵循了辩证法。
他认为,质与量的统一是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基础,自然界不仅有量变,而且有质变,化学元素有转化。
但是,门捷列夫到了晚年则成了形而上学的俘虏。
他为了证明社会发展变革的不合理性,竟然反对自然界存在着飞跃,否认原子可分为“电子”,否认元素的复杂性。
他竭力反对的原子结构的新发现,这恰恰是对发展门捷列夫化学周期律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
他的哲学思想的倒退妨碍了他进一步获得新的科学研究成果。
点评: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和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科学家才可能取得成就和成功。
在错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失去正确的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
模拟练习:邓亚萍1973年生于河南郑州,5岁学打乒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
曾获4枚奥运会金牌,14次获得世界冠军头衔,连续8年女乒世界排名第一,是世界上唯一一位蝉联奥运会乒乓球单打金牌的运动员。
1997年退役,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
现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中国奥委会执委等职。
邓亚萍在清华大学学习哲学结合自己打乒乓球的经历,写了一篇《运动员学哲学》的文章。
她在这篇文章中说:“作为一名乒乓球运动员,我感到在中国乒乓球队,时常闪烁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芒,遗憾的是当时我对哲学理论的知识知之甚少,更没有自觉地、有意识地用哲学理论来指导实践,也没有把实践上升到哲学原理的高度来认识。
所庆幸的是,在我即将结束在清华大学学习之前弥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一课,这对我来说意义是极其深远的。
《生活与哲学》教案(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1课时)高二政治ppt课件教案人教版
《生活与哲学》教案(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1课时)高二政治ppt课件教案人教版第一篇:《生活与哲学》教案(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1课时) 高二政治ppt课件教案人教版备选设计第一课时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问题导入问题探究:我们这代人现在崇尚什么精神,有什么样的理想目标?小组讨论并选代表发言略。
教师同样给出自己在这个年龄段的理想目标以及崇尚的精神。
教师进一步设问: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两代人崇尚的精神为何有所不同?学生分析讨论略。
教师总结:人们思想的产生都离不开一定的时代背景。
任何一种思想都是一定时代环境中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反映。
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的哲学,同样如此。
推进新课一、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板书:1.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形态的经济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但是哲学也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吗?(过渡)板书:2.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就是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都是时代精神的反映,而且是时代精神的正确反映,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问题情境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多媒体课件展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既是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一个重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又是党的建设史上一次空前规模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自我教育运动。
这个讨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到1977年底,主要内容是坚持“两个凡是”还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争论。
第二阶段是从1977年底到1978年11月召开中共中央工作会议,这是广泛开展讨论的阶段。
《生活与哲学》教案
《生活与哲学》全套教案第一章:哲学的起源与意义1.1 教学目标1. 了解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意义;3. 理解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
1.2 教学内容1. 哲学的起源:古希腊哲学、中国哲学、印度哲学等;2. 哲学的基本概念: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哲学等;3. 哲学的意义:探索人生意义、培养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等;4. 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与科学、宗教、艺术等的关系。
1.3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意义;3. 组织学生进行哲学辩论,培养批判性思维;4. 邀请外部专家或引导学生观看相关讲座,深入了解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
第二章:生活的本质与价值2.1 教学目标1. 了解生活的本质和价值;2. 掌握哲学对生活的解读;3. 理解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2.2 教学内容1. 生活的本质:存在、实践、体验等;2. 生活的价值:幸福、意义、目的等;3. 哲学对生活的解读:不同哲学流派对生活的看法;4. 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哲学对生活的指导作用。
2.3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的本质和价值,分享个人观点;2. 通过小组讨论,了解不同哲学流派对生活的解读;3. 组织学生进行生活案例分析,探讨哲学对生活的指导作用;4. 邀请外部专家或引导学生观看相关讲座,深入了解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第三章:人类的存在与认识3.1 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的存在和认识;2. 掌握哲学对人类存在和认识的解读;3. 理解人类存在与认识的关系。
3.2 教学内容1. 人类的存在:身体、心灵、社会等;2. 人类的认识:感知、思维、知识等;3. 哲学对人类存在和认识的解读:不同哲学流派对人类存在和认识的看法;4. 人类存在与认识的关系:认识对人类存在的影响。
3.3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存在和认识,分享个人观点;2. 通过小组讨论,了解不同哲学流派对人类存在和认识的解读;3. 组织学生进行人类存在和认识案例分析,探讨认识对人类存在的影响;4. 邀请外部专家或引导学生观看相关讲座,深入了解人类存在与认识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 和 知识 积 累 已经 达 到 一定 水 平 ,运 用 古 诗 引 入新 课 , 可 以使 课堂 多一 些 文化 气息 ,既可 以增强 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也 可 以进一 步 提升 学生 的文 学修 养 和拓 宽 学生 的知 识 底蕴 。笔 者在 《 识 运动 把握 规律 》一课 中 ,给学生 认 出示 了两 首古诗 ,一是 南宋 陈与义 的 《 邑道 中》 襄 :飞花
与 我俱东 。二是 杨万里 的 《 晓行望 云山》 :霁 天欲 晓未 明 间 ,满 目奇 峰 总可 观 。却有 一峰 忽 然长 ,方 知 不动 是 真 山 。在 欣 赏和体 验 文学 作 品 中 ,让学 生感 到哲 学课 堂并 不 像之 前 自己所想 的那 样枯 燥 ,再 让学 生结 合 中学 物 理 课 学过 的相关 内容 说一 说对 这 两首 诗 的理解 ,然后 引 出
容。
西 ”也 从此 成 为 了物 品的代 名词 ,而 “ 占鳌头 ”此 后 独
也 成 为 科 考 佼 佼 者 专 用 的 形 容 词 。根 据 这 则 故 事 ,把 我
国传统 的五行 学说 和唯 物 主义 的发展 阶段 尤其 是 第一 个
四川 有 个状 元 叫杨 慎 ,热播 的 电视剧 《 国演 义》 的主 I 三 题歌 《 临江 仙 》用 的 就是 他 的词 : “ 滚 长 江东 逝 水 , 滚
浪 花淘 尽英 雄 .是非 成 败转 头空 ,青 山依 旧在 .几度 夕
阳 红 … … ” 数 百 年 来 一 直 脍 炙 人 口 。杨 慎 在 二 十 四 岁 那 年 ,他 在 殿 试 中 取 得 头 名 。 而 杨 慎 的 父 亲 当 过 主 管 教 育
作 为课 堂 的组织 者 和引 导者 ,在 新课 开始 时设 置 一个 合
( ) 为 解 决 大 小 卅l 矛 盾 ,采 用 了 两 院 制 的 制 度 设 3 的
改 都体 现 了民主 的进 步 ” 。至今 美 国人 对于 宪法还 保持 着
计 ,即最高 立法 机关 由参 众 两 院组成 。其 中 ,参 议 员每
多学 生就 有些 望 而却 步 。柏拉 图说 : “ 讶 ,这 尤其 是 惊 哲学 家的一种 情绪 。除此 之外 ,哲 学没 有别 的开端 。 ”爱 因斯坦 说过 , “ 兴趣 是最好 的老 师 。 ”所 以 ,在 《 活与 生
哲 学 》 的 课 堂 上 ,教 师 要 想 克 服 学 生 的 畏 惧 心 理 ,顺 利 开 展 教 学 活 动 , 就 必 须 设 置 一 个 良好 的 导 入 环 境 ,能 够 引 起 学 生 的 兴 趣 ,引 发 学 生 的 思 考 , 这 样 学 生 才 会 主 动
是 对 学 生 进 行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基 本 观 点 的 教 育 , 为 学 生 形 成 正 确 的 世 界 观 、人 生 观 和 价 值 观 打 下 基 础 。 和 思 想
适 的引入点 ,对整 堂课来讲 至关 重要 。在 《 生活 与哲学 》
课 堂 的教学 实践 中 ,笔 者采取 了以下 的做 法 来 引入 《 生
两 岸 照 船 红 , 百 里 榆 堤 半 日风 。 卧 看 满 天 云 不 动 ,不 知
地 结合 自己的生 活体 验去 求 知 、去探 索 ,并 在求 知 、探 索 中产 生愉 悦 的情绪 和体 验 ,也 只有 这样 ,才有 可 能收
到 良好的学 习效果 。 新 课 标 教 学 要 求 充 分 发 挥 学 生 的 主 体 作 用 , 但 教 师
直 以 来 。学 生 认 为 思 想 政 治 课 枯 燥 无 味 的认 识 还
不 时存 在 ,于是 ,一 到政 治 课堂 上 ,就 有些 昏 昏欲 睡 ,
如 果 在 课 堂 一 开 始 ,能 够 找 一 些 可 以 调 起 学 生 学 习 兴 趣 的 小 故 事 ,这 样 的 课 堂 就 会 有 生 机 , 学 生 就 有 兴 趣 学 下
的故 事产 生 深刻 的反 思 。 《 喻经 》 中有 “ 人 吃 饼 ” 百 笨 的寓 言 :有 一个 人 肚子 饿 了 。狼 吞 虎 咽地 吃 了一 个 饼 . 没 吃饱 ,又 一连 吃 了六个 ,还 是 没饱 。于是 拿起 第七 个 饼 接着 吃 ,吃到 一半 ,觉 得饱 了 ,这个 人 非 常后 悔 ,一
谆#_屯
物 质 世 界 是 绝 对 运 动 和 相 对 静 止 的 统 一 。 顺 理 成 章 地 引
走 路 , 晚 间 三 只 脚 走 路 。 在 一 切 生 物 中 这 是 唯 一 的 用 不
人 了新 课 ;同 时 ,用 古诗 来点 缀哲 学课 堂 ,也 启迪 了学
生 的思 维 ,活跃 了课 堂气 氛 ,提高 了学 习 效果 ,陶冶 了 师 生 的情 操 。 二 、故 事 引入 :提 高课堂 的趣味 性
寓言 本身 篇 幅短小 ,寓 言精 炼 ,符 合 中学 生快 捷 的
思 维 习惯 ,再加 上寓 言 以其 生活 化 的 比喻 性 故事 蕴 含着
意 蕴 深 长 的 道 理 ,也 使 学 生 在 轻 松 幽 默 中 对 这 些 生 活 中
去 。 比如 :在进 行 《 唯物 主义 和唯 心 主义 》一 课 的教 学 中 ,笔 者 先 给学 生 讲 了这 样 一个 故 事 :明代 正 德 年 间 ,
各 种情感 体 验 ,引起 共 鸣 。在 教 学 中如果 能 够借 助 于适 当的歌 曲引 入教 学 ,既符 合青 少 年喜欢 音 乐 的爱 好 。同
时 也 可 以创 设 良好 的 教 学 情 境 . 增 强 课 堂 的 艺 术 性 。 在
杨 慎说 ,按 照 五行 ,东 方属 于木 ,西 方属 金 ,东 西 为实
一
同数 目的脚走 路 的生 物 。脚最 多 的时候 ,正 是速 度 和力 量最 小 的时候 。在学 生 的好奇 中,让学 生 展 开讨论 :这 则 谜语 体现 出什 么哲 学 道理 .然 后结合 学 生 的讨 论 结果
引 出 “ 物是不 断发展 的”这一 教学 主题 。 事
四 、 寓 言 引 入 :创 设 课 堂 的 幽 默 性
亡
( )为 解 决 南北 方 的矛 盾 ,决 定 不 废 除 奴 隶制 度 , 4
并 以 五 分 之 三 来 计 算 南 方 各 州 的 人 口数 。 这 就 平 衡 了 南
北 方 的矛 盾 。
3美 国人 不 仅在 制 宪过 程 中为 了 自由人权 保 持 了对 . 权 力 的高度 警 觉 ,实践 了 “ 分权 与制 衡 ” 的原则 ,防止
物 ,篮 子里 装 的是 实物 ;南 方属 火 ,竹篮 遇火 而 焚 ,北 方 属水 ,竹 篮 打水 一场 空 。从 皇帝 到 群 臣 ,全 部 为杨 慎
的 机 智 倾 倒 ,于 是 他 成 了 当 之 无 愧 的 新 科 状 元 , 而 “ 东
进行 《 用联 系 的观点 看 问题 》一课 时 ,当讲 到整 体 和部 分 的联 系时 ,笔 者先 让 同学们 听 了付 笛声 唱 的 《 人划 众 桨 开大 船》 这一 首歌 ,然 后 ,着重 把 歌词 中的部 分 内容 提 出强 调 ,比如 :一 支 竹篙 耶 ,难渡 汪 洋海 ,众 人 划桨 哟 ,开 动大 帆船 ……一根 筷 子耶 ,轻 轻被 折 断 ,十 双筷 子 哟 ,牢牢 抱成 团 。在 歌 曲烘 托 的气 氛 中 。再加 上 歌词 的暗示 和启 发 ,引导 学 生 自己归 纳 出将要 学 习 的新 课 内
关 键 词 :生 活 与 哲 学 ; 引 入 方 式 中 图 分 类 号 :G6 3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 — 5 8 2 1 )0 0 6 — 2 3 .1 6 1 0 6 (0 2 3 — 0 7 0
高 中思 想政 治课 必修 四 《 活 与哲 学 》模块 的主 题 生
考 试 的官员 ,于是 ,他 家在朝 廷里 的仇 家 向皇帝 告发 其 在 考试 中作 弊 。于是 正 德皇帝 召来 杨 慎 当庭询 问 ,杨 慎
家 的仇 家之 一 江彬 所 以会 闹这 样 的笑话 .是 因为他 不懂 量 变 和质
变 的 辩 证 关 系 ,这 样 就 很 自然 地 引 出 了 新 课 。 五 、歌 曲引 入 :增 强 课 堂 的 艺 术 性 歌 曲 通 过 人 的 听 觉 作 用 于 人 的 大 脑 .可 以 让 人 产 生
正 德 皇帝让 杨 慎站 在大 殿 的鳌 头上 回答 问题 .文 武百 官 提 出的所 有 问题 都没有 难倒杨 慎 。最 后 。江彬 亲 自来 问 , 只 见他 拎着 一 只俗 称 “ 叹气 ”的竹 篮 ,上 面还 用布 盖 猫 着 .问 杨 慎 里 面 装 的 是 什 么 。 杨 慎 说 ,你 这 里 装 的 是 “ 东西 ” ,江彬 说 ,照你 的 回答 ,为 什么 不能是 “ 南北 ” 。
了专 制 独 裁 ,是 政 治 制 度 的 创 新 。 最 可 贵 的 还 在 于 , “ 照 世 界 的 民 主 史 , 美 国 宪 法 真 的 堪 称 根 本 大 法 :从 对
18 7 7年制定 以来 ,只做 过几 次条 文 的修改 .而每 一次修
下 旬( 学 教 育 研 究 ) 中
面 用 手 打 自己 的 嘴 巴 ,一 面 说 :我 今 天 饱 了 。是 因 为 我 吃 了 这 半 个 饼 , 前 面 吃 的 六 个 都 白 白地 浪 费 了 ,早 知 道 吃 这 半 个 饼 会 饱 ,我 应 该 先 吃 这 半 个 就 对 了 。 讲 过 这 个 寓 言 之 后 , 在 学 生 的 哑 然 失 笑 和 思 考 中 ,笔 者 总 结 :这
的一 个 高高祭 坛 上面 。放 在那 里是 供人 们 瞻仰 膜拜 。我 们 由此 会强 烈地感 受到美 国人对 法律 的尊重 与崇敬 。 深 入 的解读 迎合 了高 中特别 是高 三学 生理性 思维 的 特点 和要 求 ,学生 觉 得这 么复 习 比较 到位 。可 以相 对 自 如地 解决 关 于宪 法 的一些 问题 ,效 果不 错 。但 如果 通 过 本课 的 复习 ,学生 在 深入 理解 宪法 的基 础 上 ,能更 多 的 体会 美 国 民主 的方式 特点 以及 它所 表 达 的充满 妥 协与 智 慧 的精 神 ,进 而认 识 到这 不仅 是美 国 的成 就 ,也 是我 们 可 以借 鉴 的宝贵经 验 ,这个 意义 就远远 超 出了解读本 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