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作业评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细化作业评讲
精挖掘细落实优学法
----对于精细化作业评讲的思考和探究
无锡市前洲中学顾烨萍
近几年来,关于精细化教学常规的理论和研究日趋丰富,但对于更深入
更微观的课堂教学环节精细化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因此结合惠山区教育局作
业管理的“五精”要求以及我校校本研究课题“精细化作业管理”,本人通
过课堂实践对于“精细化作业评讲”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究,在此和各位同行
分享和交流。
作业评讲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堂优质的讲评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夯实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面,发展思维能力和探究意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促使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不断思考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和学情精细化评讲作业,追求习题评讲课的有效性。
一、作业评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评讲前缺少精细的备课
通过观察和总结我们不难发现,由于所提供的作业资料基本上采用“拿
来主义”策略,因此教师中难免会有“作业评讲不必备课”或者是“照搬标
准答案逐题评讲”的情况,导致以下几种状况:
(1)模式单一:教师评讲,学生听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忽略了锤炼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或者是教师一讲到底,没能给学生留有咀嚼消化或质疑探究的时间。
(2)内容浅显:由于备课不充分,教师评讲常常就题论题,对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缺少必要的归类整合和深加工,结果是效果虚空如絮,学生重复错误率高。
(3)讲解不透:教师对于如何从学生的角度理解和突破难点、疑点、易错点方面缺少方法的思考和设计,因此知识如浮光掠影,训练似蜻蜓点水,学生知道标准答案却对于如何有理有据地逻辑推理和分析概括仍是一头雾水。
(4)主观武断:学生的疑难之处教师往往根据自己对题目的思路、看法及体验,通过反复讲解强行灌输给学生,而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和知识层面进行启发式思维训练和解题策略和解题思路的指导。(5)讲练脱节:习题课中重评讲和订正,轻训练和拓展;
或者由于评讲内容“臃肿”而来不及反馈和延伸。
2、评讲中缺少聚焦和反馈
在日常教学中,作业评讲“不加选择,面面俱到,从头至尾,任务观点”的现象也不乏存在。缺少关键知识的聚焦和针对性的及时反馈的评讲不仅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而且对于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排疑解难”,以及“提优补差”等方面都是极为低效的。
3、评讲后缺少消化巩固和和复现延伸
作业评讲之后很多老师都有“学生一听就会,一做又错”的困惑,原因何在?主要问题是作业评讲图“量”不求“质”,缺少作业评讲后知识的整理和分析,易混、易错知识点的阶段性复现和巩固以及应有的延伸和拓展应用,结果是学生消化不良,教师广种薄收。
诚然,评讲作业不同于新授课,容易使学生感到单调、枯燥,这是由它自身局限性所决定的。怎样才能真正提高评讲的效果,让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维拓展和能力提高方面均得以进步与发展呢?
二、精细化作业评讲的思考和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应用知识本身来吸引学生。”精细化作业评讲,应构建符合“五环节”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做到“五个到位”,即:学习
3
目标到位、自主参与到位、互动交流到位、点拨升华到位、达标反馈到位。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评讲前深钻细研、把准脉络、潜心挖掘,立足重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1)从单一走向多元
结构决定性质。这是教育界在探索课堂教学的历程中形成的共识。在“五步备课”和“五精要求”的指导下,作业评讲应贯彻“主体唤醒”课堂教学观,遵循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理念,把学生置于教学的重要位置,把会学作为课堂的主要目标,才能真正向课堂要质量,让课堂变得有效乃至优效。
我们可以对作业中出现的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体评讲,剩余时间按题目板块由学生自主提问,在“生生互动”或“师生互动”中进一步扫除知识盲点。或者我们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指导下,“放手”由学生提前分组合作自主探究作业中的疑难问题,然后在课堂上针对性地分析错误原因以及纠错的思路,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应该注意的问题等等。学生能讲的,教师绝不越俎代庖,学生讲不好的,教师适时作补充和点拨。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式的“自我发现、合作讨论,自主评讲法”
或是“自查自纠- 互议互帮- 质疑释疑- 反馈提高”、“互助式的兵教兵”
的方法,不仅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而且也易于让教师“换位”思考,把准学生脉络,准确诊断学生的症结所在。
(2)从盲目走向理性
教师要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必须在精细化备课时做个有心人,要抓住“八点”:教学的重点、难点、学生的弱点、疑点、易错点、易混点、知识的盲点和课程标准考查的考点。既要“开阔眼界”、“四周云山皆入眼”,也要“火眼金睛”,“识得庐山真面目”,还要“开阔思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根据作业情况对评讲内容进行“修剪、移植或嫁接、增补”,即明确习题中哪些内容无需机械重复,哪些是学生最需要弄懂和进一步巩固掌
4
握的核心内容,哪些题应该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本领,然后将评讲内容预先进行筛选、重组和整合,将相关知识作好整理归类或辨析,创造性地自编相关重难点知识的变式训练或拓展提高训练,运用PPT 课件或加大作业评讲课的容量,加快课堂节奏,确保课堂反馈。
(3)从浅显走向深入
作业评讲不能停留于“一题不漏,求多求全”,要充分激活作业的思维含量,打造“跳一跳,摘果子”的富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师课前要舍得花时间与精力在“悟、导、练”上面做好功课。
首先,教师要在“面”上对所评讲习题作整体把握,区分基础巩固题和拓展提高题,以此确定评讲节奏和评讲的详略。充分思考本次作业涉及哪些学生还未理解掌握的知识难点和盲点,解决的方法有哪些,题中蕴含了哪些策略方法,不同层次的学生解题时障碍在哪里;其次,教师还要善于捕捉所评讲作业中的两个关键“点”:一是错误率较高的题目。“错误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学生的错题、错解最容易暴露思维的缺陷与不足。教师在每次作业批改后可以在纠错记录本上记录、分析和反思这些错误,以便找到学生思维的“死角”,评讲时,重点评错例、错解,以错引思,以错促思,通过辨错、识错、纠错、防错,让学生在“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中不断弥补认知盲区,完善认知结构。二是精心设计利于能力提升的题目。有些题目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具有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作用。教师应抓住契机,通过区别辨析、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思维训练,恰当设置知识台阶,引导学生步步登高。
2、评讲中聚焦重(难)点,激励评价,精讲精练,立足基础适当拔高
(1)从“对错式”评价走向“激励性评价”
我们应努力创设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尝试并尊重他们不完善的甚至错误的意见,激励他们各抒己见,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还应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倾听、质疑、争辩、交流、讨论中不断加深理解和提高思维能力;另外,教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