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面”中的哪种分布趋势。“点”状分布一般呈“众
星拱月”状,描述角度为位置、疏密(多少);“线”状分布 主要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描述角度为走向、
递变方向,描述时要关注折点,分段进行;“面”状分布表 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地域、工业区等地理事物,描述角 度为位置、形状、面积大小、延伸方向。如塔里木盆地的城
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
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表
1991年和2008年R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陆地 未利 年份 水田 旱地 林地 草地 园地 城镇 滩涂 水域 用地 1991 48.08 14.47 18.72 0.34 0.21 9.65 7.96 0.35 0.22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获取信息,并进行正确的解读 从而转化为答案。(1)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一般把握地形类 型及分布、地势特征和海岸线三个方面。地形类型及分布和
地势特征根据图中的等高线特征可以直接读出,而对海岸线
特征的描述属于本题的特殊之处,从图中看出,南北海岸线 的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2)沙洲是泥沙沉积的结果,泥沙的 沉积与河流含沙量的高低、河口处的地形坡度和海水的顶托 作用有关,在此解题思路的引导下,结合长江的水文特征作
增强农业生产的市场适应性。
(4)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因为该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 史较早。
区 域 特 征 的 分 析
[典例试做]
例2 (2012· 高考福建文综卷)下图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 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 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
域的河流水文、水系特征以及植被类型、土壤类型等;根据 人地关系,可推断出某区域自然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由地 形、气候条件可确定区域农业类型;综合考虑地形、气候、
河流、资源等自然因素,可以推断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
布及工业布局。 3.地理成因(为什么) 地理成因一般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侧重于地 形、气候、水文等要素,人为原因突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 响。不同的地理成因有不同的思维线索,常见的地理成因有 以下几种: (1)地形成因: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从地
壳运动—板块碰撞或张裂、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的角度分析; 外力作用应先根据区域特征判断外力作用的类型(流水、风、海 浪、冰川等),进而找出对应的外力作用(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等 )。
(2)气候成因:主要影响因素有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 气压带、风带及季风环流)、下垫面(地形、海陆、洋流).纬度位 置和海陆位置决定下的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是气温和降水特点 的决定因素;局部地区气温和降水发生改变是海陆分布、地形、
些景观可以确定所在地区的位置。
[名师押题] 1.图1是世界某区域的降水、地表水与地下水分布图,图2 是该区域农牧业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分析该地区不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在极干旱时, 人们大量利用水资源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2)图2南部为________农业带,中部、北部为________农业 带。试分析图1中A地区农牧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要分析图1中B地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4)推测图示地区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1)结合经纬度可知该地区为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由 年等降水量线和河流的分布可知该地区东部和南部的降水和 地表水资源丰富,而中西部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丰富,地表水
本节目录
区
区 域
区 域 差 异 分 析
针
域
特 征
对
定
的 分
训
位
析
练
专题主干整合
体系构建 考情分析
从考查形式上看,本专题多以区域图为背景,读 图获取有关区域的位置、区域特征及人类活动等 相关信息,联系地理原理进行综合分析,然后用 合理的地理术语进行表达。从近年高考来看,本 专题多结合国际时事热点,综合考查区域的自然 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世界地理单纯考查记忆的 内容较少,但对区域位置的判断能力要求不断提 高。对于中国地理,要求记忆的中国区域的地理 事物和现象基本上都以图示或文字材料形式给出, 比较重视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运用,熟练掌握中 国区域地理的具体素材是解题的捷径。
2008 41.87 9.89 17.27 0.04 0.03 23.91 6.35 0.63 0.01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
(2)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 (3)据表归纳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 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4)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 因。
区
域
定
位
[典例试做] 例1 (2012·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 下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 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 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
出口区。
(1)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 (2)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 (3)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 由。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读出图示地区的地理位置,明确该 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影响因素。(1)根据经纬度坐标及海陆 轮廓可以判断图示地区是南美洲西部,位于热带,全年气温 高,蒸发旺盛,沿海地区受离岸风和秘鲁寒流影响,气候干 燥。(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图示地区发展芦笋种植的灌溉水 源主要来自安第斯山的冰雪融水及地下水。(3)图示地区气候 干旱,地势起伏大,大力发展耗水量大的芦笋种植业,会加 大该地区的生态压力.但发展芦笋种植会增加当地经济收入. 观点只要合理即可。
答案:(1)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脉
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降水;(势力强大的) 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 (2)地下水;冰雪融水(河水)。 (3)观点一: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理由:扩大就业,增加收
入,促进经济发展。
观点二:不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理由:芦笋生长耗水量 大,当地本来水资源缺乏,种植芦笋使当地水资源更为紧缺。
出具体分析和回答。(3)从图表中的数据比较中可以得出R河
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针对这种变化具体
分析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注意关键词“自然地 理环境”和“不利”。(4)审题时特别注意是“新兴服务业”,
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具有耗费资源、能源少的特点,需要通达
程度高的信息网络、先进的科技水平和广阔的市场做保障。 从新兴服务业的区位需求出发,结合长江三角洲的具体情况
资源贫乏。大量截取地表径流会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影wk.baidu.com
响生态平衡;也会导致海水倒灌,形成咸潮。过度抽取地下 水易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引起地面沉降,甚至会诱发地震等;
还会导致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等。(2)由图可知,南部为混合 (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农业带,中北部为粗放畜牧业(或牧羊 和牧牛业)。(3)由图可知,B地区为墨累—达令盆地,该地区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季节分配不均。 该地区发展农业需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草场放牧, 解决淡水资源不足问题,发展生态农业,合理安排农事,增 强农业生产对市场的适应性等。(4)结合该国(澳大利亚)的地 形、气候、交通等可知,该国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势平坦,纬 度相对较高,气候适宜。因此,该国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作出回答。
答案:(1)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 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线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 (2)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 平,流速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地处海陆 交界地带,海水的顶托使堆积作用增强,在R河的河口地段 形成众多的沙洲。 (3)特点: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滩涂比重略有增加;其他 各类用地比重减小。不利影响:水资源减少,水质下降;生物 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生态调节功能减弱。 (4)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海陆空交通便捷,信息 网络发达,对外辐射能力强;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科技文化 水平高,高校多,高素质人才多;占用土地等资源少,能耗 低,污染小。
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以及120°E)进行
宏观空间分割,并识记这些经纬线穿越的主要大洲、国家、
地形区、河流及气候类型区等。对于中国心理地图的构建, 先应以四至点和四条经纬线(23°26′N、40°N、120°E、 90°E)进行宏观空间定位,然后再进一步以七线和十一点进
行小区域空间定位(见下图)。
如大洲、大洋),然后以其为参照系,利用地理事物的相对
位置进行区域定位。
(3)轮廓形状定位法。世界上每一个区域,大到一个大洲、大 洋,小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都有一定的轮廓特征。我们既可 以根据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特征,也可以根据线状地理事物
的分布特征(如山脉、河流、交通线、行政区划界线、海岸线
等分布状况)和点状地理事物的相关位置(如城市、矿产、山 峰等)进行定位。 (4)典型区域定位法.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不同地区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上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这
洋流等下垫面因子影响的结果。
(3)水文、水系特征成因:一般从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分
析。地形影响河流流向、流域面积、水系形状;气候决定河
流的流量、季节变化、汛期长短、有无结冰期及结冰期长短; 流域内的植被状况影响河流的含沙量、径流的季节变化。 (4)环境问题成因:自然原因(地形、气候、土壤、水文和植被) +人为原因(侧重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
答案:(1)特点:东部和南部沿海降水和地表水资源丰富,中 西部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地表水资源贫乏。问题:截取大
量河流径流,使下游水量明显减少,影响生态环境;可能出现海 水倒灌现象(咸潮)。过度抽取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引 起地面沉降,甚至诱发地震。导致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等。 (2)混合(羊与小麦混合经营) 粗放畜牧业(牧牛、牧羊) 故发展了牧牛和牧羊业。 (3)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草场;东水西调,解决淡水资 源不足问题;发展生态农业,使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生态系 统;培育良种;种植饲料;有效利用农时,合理安排农事; A 地区地下水丰富,且多为低盐水,适宜牲畜饮用;草场广布,
[拓展提升] 区域特征分析是因地制宜地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依据.区 域特征分析的基本线索包含三个逐层递进的层次:有什么( 在这个区域当中,有哪些地理事物和现象)→怎么样(这些地 理事物和现象有何突出特征)→为什么(该区域内的地理要素 有何联系?如何解释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成因)。对区域内各 要素间相互联系的判断与推理是区域特征分析的核心所在。 1.地理分布(有什么) 解题时,要根据图示信息从总体上把握该地理分布属于“点”
镇(“点”状分布)、交通线(“线”状分布)的分布特点:山
麓冲积扇→水源→绿洲→绿洲农业→形成聚落,发展成为城 镇→交通线多呈环状沿绿洲延伸。 2.地理特征(怎么样) 区域内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
该区域突出的地理特征。如根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可判
断某区域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进而结合地形可以分析该区
2.加强对重要国家的区域特征和重要地理事物的心理记忆. 如世界重要国家、重要海峡、重要河流的河口位置及轮廓特 征等。这种记忆和复习方法有:
(1)地理坐标定位法。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位置都可以通过
具体的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区域定位 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 (2)相对位置定位法。在区域地理复习中,在记住主要经纬线 附近地理事物的同时,可以通过识记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
[拓展提升] 区域空间定位的一般方法如下:①从形状特点进行直 觉推测;②根据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加以准确定位;③利用地
理事物(地形、河流、地名及资源分布等)加以辅助判断和验
证。为了熟练地进行空间定位,在平时的学习中需要关注以 下两个方面。 1.构建世界和中国的“心理地图”。对世界心理地图的构 建,先应选取10条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