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编写组02 希腊化与古罗马时期的政治思想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课件》2第二章
(三)斯多葛学派(The Stoics ) 首页
●希腊化时期最重要的流派。由塞浦路斯岛人芝诺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创立,由于他通常
在雅典集会广场的廊苑(英文stoics,来自希腊文stoa)聚众讲学而得名。其代表人物: 巴内斯、塞内卡、埃彼克泰特、马可•奥勒留(帝王哲学家,著有《沉思录》,是学派 晚期最著名的代表)等。
再占腓尼基、大马士革,把推罗城3万居民卖作奴隶 前332年,长驱直入埃及,建亚历山大城,获“法老”称号 前331年,越过美索不达米亚,与波斯决战高加米拉。抢掠巴比伦 前330年,彻底击败大流士的继承人,征服波斯帝国 前327年,离开中亚,南下侵入印度,占领印度西北部
进军印度河流域时,士兵厌战,环境恶劣,部队哗变 前325年,撤出印度,驻军巴比伦,整编3万波斯青年进部队 前323年,6月,染恶性疟疾,10天后去世;仅存13年的帝国随即一分为三
他并不是一个严格的苦行主义者,但是他鄙弃奢侈与一切人为的对感官快乐 的追求。他说“我宁可疯狂也不愿意欢乐”。
安提斯泰尼的政治思想
●享乐为恶 ●抛弃家庭 ●拒绝文明 ●远离政治,政治像火 ●倡导精神自由 ●主张人人平等
第欧根尼(前412-324)
●批评文明制度 ●拒绝一切习俗 ●奉行苦行与禁欲 ●反对一切政治主张 ●推崇世界国家 ●追求德行,尤其是从欲望
前306年,伊壁鸠鲁又来到雅典,在自己住宅的花园里开办学校,后人称“花 园学派”。他坚持认为,人无高低贵贱,学校里既有妇女,还有奴隶。
公元前300~280年,著书300余卷,但只留下2封信和《格言集》和《学说 要点》两部残篇。后世学者以此建构起“伊壁鸠鲁主义”(Epicureanism), 与著名的斯多亚主义(Stoicism)一起构成古希腊哲学的两大支柱。
西方政治思想史脉络梳理
西方政治思想史脉络梳理一、古希腊前期的政治思想1、古希腊的历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点对于理解古希腊的政治思想是同样适用的。
(1)基本概况①公元前12世纪,希腊以农业为主,实行部落制和贵族制。
前六世纪末,部落组织让位于城邦,其他社会等级向贵族阶层发起挑战,工商业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②这种巨大转变源于希腊地区的地理特点:(“巴尔干”一词就是土耳其语中“山脉”一词派生的),缺乏平整土地、大河流、自然水源(这些是农业文明的必备条件)。
而且地形将陆地隔成小块,这些由村庄扩大而成的居留地称为城邦。
提供避难处的地方称为“卫城”或“高城”。
这些城邦彼此隔离,较为独立,交通便利。
(自然主义的文明与理性主义的文明)③早期的城邦以农、牧、渔业为主,这种自给自足的经济随着人口聚集而遭到破坏,失去土地的农民不得不到海上去当海盗、商人或殖民者。
于是在公元前5世纪,整个地中海地区环布希腊殖民地。
④殖民地与希腊城邦之间的贸易:以粮食换取希腊城邦的经济作物(酒、橄榄油),从而转向商业性农业,巨大的商船队开始形成,这时的希腊经济与19世纪的欧洲极为相似。
⑤农业商品化使小农经济受到各种伤害,不可避免导致各种激烈的阶级斗争。
城市里新富的阶层也要求获得与他们经济力量相符合的政治地位,他们获得了城市贫民的支持。
于是,所有这些对现实不满的人一致反对由拥有土地的贵族掌权的传统政治制度。
⑥在军事上,传统的决定作用的贵族骑兵让位于重甲步兵,这也提高了下层民众的地位。
经济与军事变革引起了政治变革,各邦先后由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僭主政体的转变。
(僭主:那些没有合法权力而进行统治,并且不感觉到受道德法谴责的人。
他们通常支持平民反对特权阶级,有助于加速民主政治的到来)(2)斯巴达与雅典①公元前8世纪后期,斯巴达征服了一块肥沃的平原,排除了向海外扩张的需要,也就享受不到因与外界交往而带来的经济与智力的促进,只能过一种很少变化的农业生活。
为了控制大批受管辖的居民,就把自己的国家组织像一个军营,一切服从军事需要,从而使其成为希腊最好的步兵。
西方政治思想史2
他提出两条原则: 他提出两条原则: 一是看政体的宗旨是维护全城邦的公共利益,还 一是看政体的宗旨是维护全城邦的公共利益,
是只维护统治者本身的利益; 是只维护统治者本身的利益;
二是看掌握最高统治权的人数。 二是看掌握最高统治权的人数。
在正宗政体中, 在正宗政体中, 由一人掌权的称为君主政体; 由一人掌权的称为君主政体; 由少数人掌权的为贵族政体; 由少数人掌权的为贵族政体; 由多数人掌权的为共和政体。 由多数人掌权的为共和政体。 非正宗政体(或变宗政体)也包括三种: 非正宗政体(或变宗政体)也包括三种:僭主政 体为君主政体的变态; 体为君主政体的变态; 寡头政体为贵族政体的变态; 寡头政体为贵族政体的变态; 平民政体为共和政体的变态。 平民政体为共 寡头政体与平民政体的区分主要不在人数的多少, 而在贫富的差别。 而在贫富的差别。
波希战争(492 B.C.-449 B.C.)以希腊城邦的胜 波希战争( B.C.B.C.)以希腊城邦的胜
利而告终。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奴隶的 利而告终。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 广泛使用,手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广泛使用,手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商业和对外 贸易的发达,使希腊经济的繁荣达到鼎盛时期。 贸易的发达,使希腊经济的繁荣达到鼎盛时期。 从公元前443 429年 从公元前443 –429年,雅典民主派领袖伯里克 利连任十将军委员会的首席将军, 利连任十将军委员会的首席将军,成为雅典最有 威信的最高领导者, 威信的最高领导者,他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雅典的 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
随着雅典政治进一步民主化和经济的繁荣,雅典 随着雅典政治进一步民主化和经济的繁荣,
实力进一步扩张,于是侵犯了斯巴达的利益, 实力进一步扩张,于是侵犯了斯巴达的利益,引 发了雅典和斯巴达两大城邦的冲突,公元前431 发了雅典和斯巴达两大城邦的冲突,公元前431 年爆发了持续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 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 年爆发了持续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虽以 雅典的失败宣告结束, 雅典的失败宣告结束,但包括斯巴达在内的希腊 各城邦的实力都遭到极大的削弱。 各城邦的实力都遭到极大的削弱。 战争期间,奴隶大批逃亡,农民破产,贵族专权, 战争期间,奴隶大批逃亡,农民破产,贵族专权, 豪强横行,平民与贵族豪富的斗争愈趋剧烈, 豪强横行,平民与贵族豪富的斗争愈趋剧烈,动 摇了城邦制度的社会基础, 摇了城邦制度的社会基础,使希腊城邦国家均纷 纷陷入政局动荡、僭主篡权、 纷陷入政局动荡、僭主篡权、宗派纷争的危机之 中。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政治思想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政治思想影响西方政治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古代的西方分为古希腊、古罗马两个时期。
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地区, 100 多个城邦。
古希腊最著名的是雅典城邦,雅典共和国。
雅典民主制度最成熟。
古罗马是一个国家。
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
政治思想是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的,并随着城邦民主制度的兴盛而发展。
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城邦是政治社会。
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
民主制度使雅典成为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昭示着整个希腊社会民主制度的空前繁荣。
掌握古代希腊思想特点及主要思想家概括为三方面:第一,决定人们政治意识的是自然政治观。
希腊的政治思想家普遍认为,城邦的起源和政治秩序的建立是自然而然的。
因此,城邦是一个有机共同体,个人是这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
个人的价值依存于城邦,个人离开了城邦就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
自然政治观决定了城邦成员的整体主义意识。
这种整体主义,体现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就是将国家视为第一位的,个人是第二位的,这种整体主义意识将个人视为国家的工具,而不是把国家看作个人的工具。
第二,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
他们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并没有与宗教和神话纠缠在一起,政治是人的事务。
自然政治观决定人们的政治意识,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第三,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在希腊,政治学是关于城邦的学问和技术。
研究城邦制度、研究城邦政体成为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问题。
掌握重点思想家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从思想发展来讲,为政治思想奠定基础的有:自然哲学家。
以自然为对象,研究自然事物发展,但对当时希腊政治现象也提出看法,用哲学家的观点看待政治问题。
智者,这是古希腊一类人的身份,是职业教师,到处给有钱人讲学,收取学费。
智者关注社会问题,他们的贡献是以人的眼光看待社会,抛掉神的观点。
他们的思想为后来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政治哲学理论的出发点和思想来源。
中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二章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思想
• 2、判断真理要靠知识,而不是靠多数 • 3、公民必须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法律如契约,
遵守法律就是遵守契约,破坏法律就是破坏契约
• 4、反对僭主政府和豪富专政,主张贵族整体和
贤人政治
• 5、城邦应注重教育
精选课件ppt
9
第二节 柏拉图
• 一、生平和著作
• 427B.C.-347B.C. • 出生在雅典的名门望族,继父是著名的民主政治
• 战争期间,奴隶大批逃亡,农民破产,贵族专权,
豪强横行,平民与贵族豪富的斗争愈趋剧烈,动 摇了城邦制度的社会基础,使希腊城邦国家均纷 纷陷入政局动荡、僭主篡权、宗派纷争的危机之 中。
精选课件ppt
5
•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政治学说便产生于这
个时期。他们的学说既是城邦政治制度发展成熟
的结果,也是对城邦政治的历史和危机进行研究 和反思的结果。
基础。
• (4)人是城邦政治的动物。 • (5)把正义视为城邦理想政治的追求目标。 • (6)把奴隶和所谓的野蛮民族排除于人之外,
精选课件ppt
11
84B.C.-322B.C.,马其顿人统治希腊的时期。 • 17岁,从师于柏拉图。 • 335B.C.,回到雅典,开办自己的学校。 • 亚里士多德对当时已知的各门学科几乎都作了有
意义的创造性的探索,开辟了政治学、逻辑学以 及动物学等新的领域。
第二章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思想
精选课件ppt
1
• 古希腊的历史,一般来说,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
期,即早期(波希战争前及战争期间),繁荣时 期(波希战争后期及胜利后),衰落时期(伯罗 奔尼撒战争后)。
• 思想和文化的发展大体与这三个时期相适应: • 第一时期,自然哲学比较发展, • 第二、三时期,政治学说和伦理学说才开始发展
《西方政治思想史》全笔记
导言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政治思想是人们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关于政治问题的观点和主张。
集中体现在关于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和管理国家的观点和主张。
政治思想的构成要素:对政治现象的描述、分析,对政治问题的价值选择。
政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构成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是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西欧和近现代西欧北美的政治思想发展史。
二、西方政治思想史发展的基本线索1、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思想。
2、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3、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三、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
1.有助于全面正确认识西方政治文化2.丰富有关政治学方面的知识3.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论水平4.认识政治思想发展的一般规律,提高分析认识政治问题的能力5.为中国政治现代化提供借鉴和参考第一章古典希腊城邦时期的政治思想第一节古希腊城邦制度与政治思想特点一、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
希腊人将科学、哲学与宗教、巫术区分开来,将从直接经验而来的技术上升为抽象的科学。
希腊城邦制度是产生政治思想的基础。
二、城邦制度的形成和特征希腊城邦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
城邦形成的三条道路和三种类型。
城邦制度的外部特征:小国寡民的规模和多元主义的政治格局。
城邦制度的内在特征:城邦是公民的自治组织。
城邦的基本社会结构,公民的地位和权利,发达的公共生活和政治辩论,政治体制的多样性,公民政治文化。
三、政治思想特点(1)(1)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观。
(2)(2)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
(3)(3)以政体研究为中心,以协调公民内部关系为主题。
(4)(4)公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视角。
第二节柏拉图以前的政治思想一、早期自然哲学家的贡献早期自然哲学家的主要派别、代表人物和政治活动。
早期自然哲学家对西方政治观念形成的贡献:理性思考的开端及求知传统;宇宙秩序和人类社会;逻各斯和自然法;自然秩序和社会和谐、社会正义。
二、智者的活动和影响智者的产生和派别。
智者是民主生活繁荣的产物:智者的主要代表人物。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考研重点整理(自己整理的超实用)
逻辑框架整理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第一节西方政治思想的产生1、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2、希腊政治思想的萌芽:荷马、赫西俄德3、早期立法家的政治思想:来库古、梭伦4、早期自然哲学家的政治思想●第二节城邦制度和政治思想的特点1、城邦和城邦制度2、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第三节智者和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1、城邦民主制的繁荣和思想界的变化2、智者的政治思想3、苏格拉底的活动和贡献●第四节柏拉图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国家的理念和正义的国家3、哲学家治国思想4、政体思想5、第二等好的理想国●第五节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3、城邦的起源、本质和目的4、政体分类及其变革5、对理想城邦的设计6、对西方政治思想的贡献第二章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第一节这一时期时期政治思想的特点1、城邦制度的解体和政治思想的演变2、种族和文化的融合及世界主义思潮●第二节斯多葛派的政治思想1、斯多葛派的产生和流传2、自然法思想3、人的精神自由思想4、人人平等思想●第三节波利比阿和西塞罗的政治思想1、政治学由希腊向罗马的转移2、波利比阿的政治思想3、西塞罗的政治思想●第四节罗马法学对政治思想的影响1、罗马法和罗马法学2、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对政治哲学的影响●第五节罗马基督教政治思想1、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2、奥古斯丁的双城论第三章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第一节 5—10世纪西欧的政治状况和观念1、5—10世纪西欧社会政治状况2、罗马传统和日耳曼传统的结合3、5—10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特点●第二节教权和王权斗争中的政治思想1、中世纪西欧的政教关系2、教权和王权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第三节托马斯·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信仰和理性3、教会和国家4、国家的起源和目的5、政体理论6、法的性质和分类●第四节城市的兴起和反对教会统治的政治思想1、城市的兴起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2、但丁的世界帝国论3、马西略的政治思想4、市民和农民异端的政治思想第四章 16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第一节社会状况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1、民族国家的兴起2、文艺复兴运动3、宗教改革运动4、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第二节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权力政治观3、共和理想和君主专制4、君主的统治方法●第三节路德和加尔文的政治思想1、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2、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第四节布丹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国家理论3、主权理论4、政体理论●第五节法国反暴君派的政治思想1、反暴君派的产生2、浩特曼和莫耐的反暴君思想3、鲍埃西的反暴君思想第五章 17世纪欧洲大陆政治思想●第一节 17世纪欧洲的社会和思想状况1、各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2、科学和哲学的发展3、政治思想的世俗化●第二节格老秀斯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自然法学说3、国家和主权学说4、国际法的原则●第三节斯宾诺莎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自然权利观3、社会契约论4、思想自由权●第四节普芬道夫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自然法理论3、国家理论第六章 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和政治思想概况1、英国的宪政传统2、17世纪英国社会状况和革命的特点3、政治思想的特点4、革命时期各派政治思想●第二节霍布斯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国家的起源和本质3、主权学说和政体理论4、人民的自由和主权者的义务●第三节弥尔顿和哈林顿的政治思想1、弥尔顿的政治思想2、哈灵顿的政治思想●第四节洛克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对政治思想的清理和总结3、自然权利理论4、政府的起源和目的5、法治和分权第七章 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第一节 18世纪法国社会状况和启蒙运动1、18世纪法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2、启蒙运动的兴起和政治思想的特点3、启蒙时期各派的政治思想●第二节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法的精神3、政体和政治自由理论4、分权学说●第三节卢梭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平等理论3、社会契约论4、人民主权学说5、对政治思想的影响●第四节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1、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2、《人权和公民权宣言》3、革民时期各派的政治主张第八章 18世纪美国政治思想●第一节 18世纪美国社会和政治思想特点1、美国社会的形成和特点2、18世纪美国社会的政治斗争3、政治思想的特点●第二节潘恩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美国独立思想3、代议制共和政体思想4、人权理论●第三节杰斐逊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自然权利理论3、民主自治思想●第四节汉密尔顿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性恶论和精英论3、分权和制衡思想第九章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政治思想●第一节这一时期社会状况和思想特点1、德国社会状况2、政治思想的状况和特点●第二节康德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伦理学说3、国家学说4、永久和平思想●第三节洪堡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自由和个性3、国家作用的范围●第四节黑格尔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体系和方法3、市民社会和国家4、君主立宪制主张5、民族主义思想第十章 19世纪法国国政治思想●第一节 19世纪法国社会和政治思想特点1、法国大革命后的社会状况2、政治思想的特点●第二节孔斯坦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权利和自由3、分权思想●第三节社会主义各派的政治思想1、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2、空想共产主义3、无政府主义思想●第四节孔德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实证主义体系3、社会团结思想●第五节托克维尔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3、民主和平等4、自由和平等5、政治和革命第十一章 19世纪英国政治思想●第一节 19世纪英国社会和政治思想演变1、社会经济政治状况2、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3、政治思想的演变和特点●第二节柏克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保守主义的社会政治观3、代议制思想●第三节边沁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功利原则3、政府理论●第四节密尔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对边沁功利思想的发展3、自由思想4、代议制争政府理论和主张●第五节斯宾塞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普遍进化论3、社会有机体论4、同等自由法则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第一节西方政治思想的产生●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对雅典民主政治评述:一方面,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是公民政治,主要体现在:A 政府官职向全体公民开放,取消财产和等级的限制;B 公民大会构成城邦的权力核心,公民政治得到充分的体现;C 贵族会议形同虚设,贵族特权丧失殆尽;D 国家公职实行薪金制,进而为公民参政议政提供经济保证。
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二章
• 2.罗马的兴起。罗马原为台伯河 .罗马的兴起。 上的一个城邦,不断扩张。 上的一个城邦,不断扩张。公元前 1世纪,疆域达北非到莱茵河,大 世纪, 世纪 疆域达北非到莱茵河, 西洋到两河流域。 西洋到两河流域。希腊被纳入其版 罗马帝国一直存在到5世纪 世纪。 图。罗马帝国一直存在到 世纪。 在西方的政治史上城邦时代过渡到 了帝国时代。 了帝国时代。 • 3.罗马的政制:政治和军事权力, .罗马的政制:政治和军事权力, 是维系帝国的纽带。 是维系帝国的纽带。
• (四)公民对政治的热情消失,政治思想 公民对政治的热情消失, 的重点从城邦政治思想转向伦理学: 的重点从城邦政治思想转向伦理学:城邦 公民的内涵不复存在。 公民的内涵不复存在。政治问题作为伦理 问题的一部分得到讨论。 问题的一部分得到讨论。因为政治或者说 国家问题是难以驾驭的。 国家问题是难以驾驭的。 • (五)个人的解放:公民与国家之间的集 个人的解放: 体主义、整体主义开始丧失, 体主义、整体主义开始丧失,公民权普遍 拥有,加上围绕着个人讨论伦理学, 拥有,加上围绕着个人讨论伦理学,个人 成为政治思想关注的主体。 成为政治思想关注的主体。
二、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从共同体到个人
(一)小国寡民-地广人多:帝国面积和多 小国寡民-地广人多: 种族人口,罗马人、外省人和奴隶。 种族人口,罗马人、外省人和奴隶。 交通工具和信息传播手段比较落后: (二)交通工具和信息传播手段比较落后: 广大的人口处于分裂状态,人与人, 广大的人口处于分裂状态,人与人,人与国 个人与国家的距离越来越远。 家,个人与国家的距离越来越远。 国民身份的变化, (三)国民身份的变化,从城邦公民转向帝 国公民:原来的城邦公民,罗马的公民权: 国公民:原来的城邦公民,罗马的公民权: 从罗马公民――市民法,罗马市民 市民法, 从罗马公民 市民法 罗马市民――万民 万民 外省和被征服地区的公民, 法,外省和被征服地区的公民,全部成为平 等的罗马帝国的公民。公民群体非常庞大, 等的罗马帝国的公民。公民群体非常庞大, 远远超过了希腊城邦的公民群体。 远远超过了希腊城邦的公民群体。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圣才出品】
第二章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一、名词解释1.西塞罗答:西塞罗是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其代表作是《论共和国》。
他信奉斯多葛派的学说,并将希腊政治哲学特别是斯多葛派的政治哲学介绍到了罗马。
在维护共和传统、反对专制独裁的斗争中,他又对罗马共和国的实践和精神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理论上的总结。
西塞罗对斯多葛派的自然法思想作了创造性的介绍和阐述,为共和国的政治法律制度提供理论依据,西塞罗的平等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
2.双城论答:双城论是罗马帝国时期教父学最高权威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提出的观点,这是他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
奥古斯丁依据人类原罪说“恩典”理论(原罪救赎说),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
它们分别是圣者与不义者之城,是注定要得救者与注定会受惩罚者之城。
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
要想被上帝选中,进入上帝之城,就要尽力行善。
而世人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注定被上帝所摈弃,永远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
二、简述题1.比较西塞罗与亚里士多德的国家观?答:(1)西塞罗和亚里士多德国家观的相同之处西塞罗和亚里士多德都强调法律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强调法治,良好法律是前提,有了良好的法律全体应一律服从,西塞罗认为法律的纽带是国家的实质,法律不能违背自然法准则。
(2)西塞罗和亚里士多德国家观的不同之处①在国家概念上,亚里士多德强调城邦是公民自治团体,没有区分和辨析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而西塞罗则提出国家是人民的事业,人民的联合体,他对国家与社会做了细小的区分。
②在国家的起源上,亚里士多德强调国家是自然进化的产物,是社会分工和专业分工的历史必然;而西塞罗则强调国家是许多人基于利益和生存方式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
③在国家基本要素上,亚里士多德强调公民是国家的基本要素和组成部分;而西塞罗则认为人民才是国家的基本要素。
④在国家政体的组成上,亚里士多德强调主张建立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兼顾贫富两者利益的共和政体;而西塞罗则主张建立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结合而成的适中“平衡政体”。
西方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西方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1、希腊世界: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一个地理和文化概念。
它以爱琴海地区为中心,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中各岛屿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其边缘延伸到黑海沿岸和意大利南部及西西里岛等地区。
所谓的希腊世界就是由数以百计的城邦构成。
2、荷马史诗:是反映公元前12-8世纪时期社会面貌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文献,是记载希腊人原始政治观念萌芽的最早的文献资料,相传为盲诗人荷马的作品,但在它长时期流传的过程中,许多民间行吟歌手都参与了它的创作。
包括两部分,一是《伊利亚特》,一是《奥德赛》。
曲折的反映出荷马时代的社会特征和人们的政治观念。
3、逻各斯:指的是自然的普遍规律和共同法则。
是人间法律的源泉。
是后来西方政治哲学非常重要的自然法概念的前身。
是自然与社会政治联系的中介。
4、智者: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在希腊一些城邦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自称“智者”的职业教师。
智者并不是统一的思想流派,没有统一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
他们的思想构成后来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政治哲学理论的出发点和思想来源。
代表人物有普罗塔哥拉、高尔吉亚、安提丰等人。
5、城邦:城邦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形式,最显着的特征是小国寡民。
是公民的自治团体,有三个身份集团构成:奴隶、无公民权的自由人和自由公民。
6、整体主义:所谓整体主义,就是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将国家视为第一位的,个人是第二位的,个人没有独立的价值,个人只有融合于整体,为其献身,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二章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1、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8年,希腊各城邦沦于马其顿控制之下,失去了独立的主权。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东侵,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世界帝国,开始了所谓希腊化时期。
2、希腊化国家:希腊化国家是地域广阔的专制国家,它们的政治制度具有古典希腊与东方政治制度结合的特征。
其中建立在埃及和西亚的托勒密王国和塞琉古王国东方的因素占优势,它们分别沿袭了古代埃及和波斯的旧制。
第四讲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
(二)犬儒学派
第欧根尼(前412-324) ●批评文明制度 ●反习俗的生活方式 ●苦行与禁欲 ●反习俗的政治主张 ●推崇世界国家
安提斯泰尼(前445- 365) ●享乐为恶 ●抛弃家庭,拒绝文明 ●远离政治,政治像火 ●倡导精神自由 ●主张人人平等
(三)斯多葛学派
1.学派简介
早期代表芝诺、克吕西波;中期代 表主要有潘尼提乌斯、西塞罗等; 罗马时期的代表有塞涅卡、爱比克 泰德、马可•奥勒留等。
(4)自然法思想
第一,这种法律根植于自然理性,它永恒存在和自然有 效,它命令人们做正当的事情,禁止做不当的事情。它是人 们判断正义与不正义的标准,是社会善恶的标尺。 第二,自然法高于一切人类的法律,是一切国家和具体 法律的前提和基础,它先于所有的人类成文法而存在。它可 以适用于所有的时代和地方。真正的法律与成文法是不同的。 成文法不过是人们的意见总结,这些法律即使合乎法定的程 序,也不一定就合乎自然法的精神。人民的法令、统治者的 决定和法官的判决都不是法。自然法是神明的表达,不是人 的创制,更不是人民的决议,严格的说,人不可能创造法律。 第三,这种法律不是功能性的,而是本体性的。它以自 身为目的,守法本身就是善,是最终目的,不存在任何其它 功利的目的。
(三)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 ●追求天国与来世的价值取向 ●贬低世俗权威的思想取向 ●倡导双重的政治忠诚 ●形成了关于人的新观念 ●信徒的精神自由与平等
(1)在罗马法和法学家的理论中,首次形成了权 利(Jus)概念
●法律的目的就是确定权利,保护权利 ●权利是为法律所确定和保护的利益
(2)罗马法引进并发展了斯多葛派的自然法思想
●自然法是法律内在的合理法则 ●自然法高于现实法律
(3)罗马法学为政治学提供了一种权利思维方式
《西方政治思想史》课件-02 希腊化与古罗马时期的政治思想
1、生平与著作
马尔库斯·图里乌斯·西塞罗(前106—前 43)是罗马共和国晚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 家、雄辩家。公元前76年底,西塞罗担任共 和国财政官,开始走上仕途。后来他进入元 老院,还被选为大法官和执政官,步入一生 的巅峰时期。代表作有《论共和国》、《论 法律》、《论责任》。
三、自然法学说
在斯多葛派这里,自然法学说步入重要的 发展阶段,人的理性、宇宙和国家运行规律性 的含义更加彰显。自然法是神圣的,具有命令 人们正确行动并禁止人们错误行动的力量。芝 诺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然理性的一部分,所以 人们按照理性和自然法生活,就叫道德。
四、世界国家思想
按照斯多葛派的宇宙观与伦理观,人们相 互之间的自然吸引和自然联系是公民共同生活 的基础。国家是自然的联合体,而非人为的、 相互约定的契约组织。
二、权利与法治思想
罗马法中的法治思 想,特别表现在法律对 公民权的严格规定,以 及平等原则在不同情况 下的适用方面:罗马法 提升了权利的重要性。 权利观念已经扩大,并 占据了主导地位。人的 天生平等与权利平等。
三、权力的划分与制约思想
法学家们虽然没有讨论过皇帝的权力受什 么限制,但是却关注了其他行政官员的权力及 其制约规则。罗马国家的公法制度有两个特 征:首先,公共职责必须根据法律来实施,受 到法律的制约。其次,权力是划分为等级的。 这些概念和观点已经蕴含了近代宪政国家的一 些构成要素。
晚期阶段大约从公元前50年到公元3世纪 上半叶,学说成为罗马帝国的官方哲学。
二、个体伦理意识的产生
伦理学构成斯多葛派政治 主张的理论基础。芝诺认为, 无道德的人对个人与公众而言 都是敌对的,使人们相互疏 远。芝诺的政治理想是通过友 爱为城邦带来自由与和谐。斯 多葛派的个体伦理意识还没有 完全挣脱整体主义的国家观, 却对现代意义上想在希腊化时期发生 了转折?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编写组01 古希腊时期的政治思想
克里斯提尼改革
公元前509年的克里斯提尼 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制的确 立。主要内容包括:1、将公民 按居住地区划分为五个部落产 生五百人议事会;2、将雅典全 境划分为十个选区选出十位将 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3、 采用“陶片放逐法”将有可能 危害城邦的人驱逐出境。
雅典的民主模式
资料来源:赫尔德《民主的模式》,中央 编译出版社,2019年
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 IV.亚里士多德政体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
何特点? V. 亚里士多德对西方政治学的开创性贡献有哪
些?
本章阅读文献
I.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徐松岩译,上 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
II.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 馆,1981年。
III.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冯金朋译注,吉林出 版集团,2019年。
六、历史地位与评价
I. 柏拉图为政治学的创立奠定了初步基础。 II. 柏拉图的思想影响了中世纪基督教基本学
理的形成。 III. 《 理 想国 》 为空 想 社会 主 义提 供 了思 想 材
料。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提要
生平与著作 论城邦的起源、本质与目的
政体的分类与变革学说 理想城邦的设计 历史地位与评价
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中叶,一批自然哲 学家从新的视角思考政治与法律问题。在他们 看来,宇宙是统一的整体,万物处于永恒的运 动之中,遵循一定的必然性、规律或命运。赫 拉 克 利 特 使 用 Logos(λόγος) 这 一 概 念 , 它 的 原 意是指“词”与“话”,引申为自然的普遍规 律或共同法则,也是万物共同的、普遍的尺 度。由于逻各斯是最高的支配力量,高于人间 法律,所以是人定法的源泉和准绳。
西方政治思想史
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第一节西方政治思想的产生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在城邦。
政治学是对政治问题的理想思考,它是伴随着以城邦为核心的政治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
研究的是对自由人的管理,是自由公民的自治问题。
希腊政治思想的萌芽荷马时代的希腊人关于“正义”的观念蕴含着政治观念的萌芽。
英雄们把正义理解为习惯法的绝对基础和准则,而习惯法是正义的体现。
荣誉意味着管理一定领域的事务和关系的权利。
赫西俄德以神话的形式表达了自然法和人定法之间的对立,这里包含着西方自然法思想的萌芽。
早期立法家的政治思想来库古是斯巴达政治制度的创建者。
(“平等者公社”的特征是平等和集体主义)梭伦是为雅典政治制度奠定基础的立法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中庸”。
一方面使每个自由公民享有基本平等的政治权利,另一方面使富有财产从而为国家尽较多义务者占有一定的优势。
早期自然哲学家的政治思想公元前6—5世纪的最早的自然哲学家被亚里士多德称为“论述自然的人”以区别“论述神的人”,寻求自然界统一的本原,发现其内在的和谐秩序与规律。
最早对政治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留下了关于政治问题的许多有价值的见解和主张,特别是他们研究自然的思维方法和关于自然的认识,对后来希腊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逻各斯”(赫拉克利特)是自然法概念的前身。
从古希腊到现代,是否符合自然成了西方人思考政治社会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
通过对自然的研究,自然哲学家得到了关于均衡和和谐的观念。
毕达哥拉斯学派(数是本原)首次自觉地将宇宙看做是一个有内在秩序、内在规律的世界。
强调净化灵魂的重要性,推崇社会和谐的价值,主张政治上由知识精英统治,在经济上实行平等和公有。
第二节城邦制度和政治思想的特点城邦和城邦制度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
希腊城邦最本质的特征是公民自治团体的政治结构。
(奴隶、公民、无公民权的自由人),实行直接民主制度。
奴隶和自由人的区分是城邦制度的基础。
西方政治思想史(全)
西方政治思想史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探索:(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自然政治观:从政治思想发展来看,古希腊罗马是欧洲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
古希腊政治思想伴随着希腊奴隶制城邦的形成而产生,并随着它的发展而演变。
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奴隶制度与城邦制度,特别是希腊人对城邦生活的感受和认知,使得自然政治惯成为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政治观。
自然政治观将国家起源与政治秩序的建立归因于自然,并依据是否合乎自然秩序来评价国家制度与政治生活优良与否,古希腊人很早就开始了对宇宙的认识,这促进了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提出“人在本性上是一个政治动物”的经典命题。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思想也具有整体主义国家观与伦理政治观的特征,也是自然政治观的体现。
古希腊人在哲学、科学以及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政治思想也不断丰富繁荣,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并深刻影响到中世纪和近代的政治思想。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二)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将现存的一切社会关系包括经济、政治关系都看做是由上帝创造并由教会批准的,其目的是维护上帝的权威与基督教会的统治地位。
神学政治观有三个特征:一是一切权威来自上帝,上帝的启示与《圣经》是唯一的真理,基督教的教义规定了基本的政治价值;二是教权与王权、教会与世俗政权的关系成为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三是以既定的启示与教义为依据,通过形式逻辑的推理得出政治问题的结论,这是神学政治理论特定的论证方法。
奥古斯丁为教会高于国家、教权高于王权进行了权威的论证,开创了基督教神学政治思想;阿奎那创立了庞大的神学体系,是基督教神学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
(奥古斯丁、阿奎那。
路德、加尔文)(三)近现代西方的权利政治观(文艺复兴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权利政治观是一种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适应的资产阶级政治观,以抽象人权为国家公共权力(政府)的基础,认为国家、政府来源于人们的同意或委托,其目的和作用不过是保障个人的权利,实质是一种以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为价值取向的政治观。
西方政治思想史9
●法律思想 ●帝国政治
●权利意识
• 古代 希腊 世界,曾经存在数以百计城邦。它们 规模狭小,各自为政。具有排它性、封闭性和自 给自足的特征。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城邦制度 发生危机,逐渐趋于解体。这时,北方的马其顿 王国崛起。前 337年,马其顿确立了对希腊城邦 的领导地位。各城邦只在形式上独立,实际上则 处于马其顿的控制之下。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城 邦的政治地位。前 334 年, 亚历山大东侵,建立 了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世界帝国。希腊各城 邦成为这个庞大帝国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地方政 权,城邦制度终于灭亡。
• 文化的衰落使人们对现世失望,将希望的 目光转向来世 • 在许多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心目中,这个 世界是罪恶的,但也是无法改变的。因而, 他们产生了一种消极的厌世和出世的思想。 前者主要注意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与罪 恶的世界划清界限;后者则寄希望于上帝, 寄希望于来生。最后万流归宗,各种消极 避世思想都汇入基督教中。
• 3 、各民族的融合和交流:世界主义观念 的出现
• 马其顿帝国和罗马帝国都是横跨欧亚非的广大帝国, 地域广阔,囊括了当时文明世界的大部分。 帝国的 建立,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和文化交流,促使原来 排他的、自我满足的城邦对外开放,与其它广大地 域一样,成为帝国内部与其它地区相联系的一部分。 • 帝国建立冲击了狭隘的城邦主义和希腊、罗马民族 的种族观念。在政治思想上,产生了人类一体、种 族平等的观念和世界主义思潮。每个人都有双重公 民身份,他是所属国家的公民,又是人类大家庭的 一员。两种身份中,个人作为人类大家庭一员的身 份优先于他作为具体国家成员的身份。
• 395年统一的罗马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亡于476 年,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亡于1453年。
盖乌斯· 屋大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个体伦理意识的产生
伦理学构成斯多葛派政治 主张的理论基础。芝诺认为, 无道德的人对个人与公众而言 都是敌对的,使人们相互疏 远。芝诺的政治理想是通过友 爱为城邦带来自由与和谐。斯 多葛派的个体伦理意识还没有 完全挣脱整体主义的国家观, 却对现代意义上的个人主义提 供了某些启示。
2、东方文化向希腊渗透
与希腊化同时,东方文化也在 向希腊地区渗透。东方文化特有的 非理性主义、神秘主义和宗教信仰 向西部蔓延。犹太民族特有的希伯 来文化,包含着对上帝的崇拜、摩 西戒律、守安息日、专职的祭司阶 层等内容,对其他民族具有特殊的 吸引力。在上述文化与信仰变迁潮 流中起主导作用的力量,是以奴隶 制为基础的马其顿王国和罗马国家。
伊壁鸠鲁学说的思想核心是立足于个人内 心体验的快乐主义。它在宇宙观上淡化自然必 然性对人类事务的干扰,为自由意志预留出活 动的空间;在伦理观上主张摆脱对神和死亡的 恐惧,寻求灵魂的平静和自足;在社会与政治 观上倡导疏远公共生活和权力,满足于朋友之 间的往来与友谊。
犬儒派的创始人安 提斯泰尼将自然与文明 对立,主张回归自然, 推崇简单自足的生活方 式。政治上,他们有意 疏远统治者,夸大精神 自由;提出世界国家的 观念,谴责战争与奴役, 主张真正的智者应善待 其他民族的人们。
第二节
斯多葛派的政治思想
提要
斯多葛派的演变 个体伦理意识的产生
自然法学说 世界国家的思想
一、斯多葛派的演变
斯多葛派在历史上存在约600年,学术界 一般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阶段从公元前4世纪中后期到前200年, 奠定了学说的基本内容。
中期阶段大约从公元前200年到前50年, 学说开始在罗马国家的征服地区传播。
淡化斯世界历史地图》
二、东西方文化交流
希腊化时期,文化变迁的主调呈现为希 腊古典文化在东方世界与地中海西部地域的 扩散与传播。东方文化以及罗马文化也以自 己的强大惯性,对希腊文化表现出拒斥、采 纳、重新解释以及影响渗透的反作用。不同 文化成分的混杂与交融催生了许多世界性的 新型思潮。
斯多葛派是当时的 主流。它的自然法学说、 禁欲主义伦理学和世界 国家概念,同某些希腊 自然哲学家和智者有着 直接的联系。它的形成 与传播又带有希腊化时 期文化发展发散式的明 显特点。
罗马的文化以希腊古典哲学和本土的拉丁 文化为主体,同时吸收了斯多葛派、东方宗教 的神秘主义、摩西律法等成分。罗马人务实、 重视法律和制度的文化特性以及拓展、开放的 政治体制,致使他们观察政治的立足点发生重 要的转移,转向世界帝国的视角。世界国家的 概念已经普及,世界通史观念的出现。政体思 想也发生重大扭转,在继承古希腊政体分类学 说的同时,发展了政体循环论与混合政体论。
1、希腊文化向东方扩张
I. 希腊文化扩张的种种现象是:出现了新兴学 术中心,希腊哲学、文学与艺术系统传播; 希腊艺术家和作家到远方传授自己的技艺; 等等。
II. 但是每个希腊化城市对希腊文化采取了不同 的态度。这个时期的思想家也有类似特点。 他们一方面接受希腊文化,另一方面也秉持 传统,对外来文化有所抗拒。
在芝诺看来,一切人都是统一的世界国家 的公民。世界国家把一切人视为同胞,是更加 重要的共同体。克吕西波秉承芝诺的学说,主 张理想城邦是世界国家,它的成员就是世界公 民。
总体看来,斯多葛派所宣扬的宿命论和禁 欲主义,既反映了城邦衰落时期社会上流行的 悲观、没落情绪,又配合了罗马统治者对被征 服者逆来顺受、安于现状的要求。斯多葛派的 自然法与世界主义思想则突破了城邦政治的框 架,标志着城邦制度的解体;在实际政治中, 这种思想也为罗马帝国的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和统治策略。
第三节
罗马共和时期 的政治思想
提要
古代罗马政治思想的特点 波利比阿的混合政体思想
西塞罗的共和思想
一、古代罗马政治思想的特点
罗马国家的历史一般从公元前8世纪中叶罗 慕洛兄弟创建罗马城开始。罗马先后实行王 政、共和制、元首制。罗马本土的拉丁文化具 有尚朴实、重实践的特质。在共和国时期,罗 马文化处于多种学术思潮的夹击之中,罗马人在 吸收其他文化成分的同时,一直努力保持自身 文化的传统与特点,以适应罗马国家的现实需 要。
西方政治思想史
第二章 希腊化与古罗马时期的政治思想
概述
I. 希腊化时期希腊文化和东方文化彼此交流。 II. 斯多葛派阐述了个人主义伦理、自然法学说
和世界国家思想,形成了自然法传统。 III. 罗马时期,波利比阿提出了混合政体思想,
西塞罗论证了共和国概念,成为古典共和主 义的滥觞; IV.罗马法学家关于法律的本质与分类以及法治、 权利等问题的讨论,对西方法学与政治思想 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自然法学说
在斯多葛派这里,自然法学说步入重要的 发展阶段,人的理性、宇宙和国家运行规律性 的含义更加彰显。自然法是神圣的,具有命令 人们正确行动并禁止人们错误行动的力量。芝 诺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然理性的一部分,所以 人们按照理性和自然法生活,就叫道德。
四、世界国家思想
按照斯多葛派的宇宙观与伦理观,人们相 互之间的自然吸引和自然联系是公民共同生活 的基础。国家是自然的联合体,而非人为的、 相互约定的契约组织。
三、新兴政治思想的特点
希腊化时期,维系狭小政治共同体的全部 制度迅速衰落,城邦之内亲密的同胞情谊消失 了。新兴思潮偏离城邦及其制度,更多地从个 体的视角思考人生幸福或道德完善问题,并有 着强烈的伦理化倾向。他们相信精神的自足, 对物质欲望或是采取肯定而节制的态度,或者 鄙视与拒绝。与古希腊相比,他们的政治思想 并不庞大和系统化。
第一节
希腊化时期 政治思想的转折
提要
城邦制度的瓦解与世界国家的出现 东西文化交流
新兴政治思想的特点
一、城邦制度的瓦解与世界国家的出现
I. 从公元前323年到公元前30年,史称希腊化 时期。希腊化主要指古希腊文化向东方和北 非的传播。
II. 亚历山大在历史上首次建立了世界性帝国。 III. 逐渐扩展的罗马公民权以及附着性利益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