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交换技术教案第2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基于MAC地址的动态交换。
动态交换基于网桥原理,根据MAC源/目的地址,通过 自学习的端口/地址表,形成端口间的一次帧交换连接 和转递,然后通道自动关闭,是目前使用方式。 1、存储转发方式:可靠、延时大、交换速度低。
取目的 地址
3、串并转 换,帧缓存 和CRC检验
1、串并转 换,帧缓存 和检验CRC
生成树算法(Spanning Tree Algorithm)
图论基本思想:任何一个连接图,总存在一棵不含任何 回路但保持原图所有连接的树;
LAN1
LAN2 × LAN4
如图中在切断任一 个×点都形成遍历 所有网段,但不循 环的途径 ×
LAN3
生成树算法思想:找到一条可以把帧广播到所有网 段(的计算机)上的途径,但又不引起广播循环的 方法。体会数学在计算方法中的应用!
受限于厂家的商业竞争中,IEEE 802工作组没有能制 订最佳LAN标准,而分别制定了Ethernet 802.4 与 802.5(令牌环网)标准;同时制定802.2定义了在透 明标准的LLC;实现不同LAN、FDDI的互连。 在 802.3Ethernet标准下,从10base/T (早期 10base/ 2、5) ,到90年代中开始, 出现了 100base/TX 、 100base/FX 、 1000base/SX 、 1000base/LX;以太网实现技术向高速和长距离发展; 目前还出现了1000base/T,万兆(10G)的以太网, 不久将出现40G以太网 ; 802.11无线Ethernet可能 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
5、全双工端口。
6、Jabber(超长帧)处理: Jabber是长度超过 1518Byte 的以太帧,一般由错误引起, Jabber处理是 指把超长帧转化为正常帧能力。 7、协议支持: 生成树算法、端口认证、MAC地址绑 定等。 8、Cache高速缓冲区: 端口或共享高速缓存区大小。 9、管理: 管理界面、远程、SNMPV2/3、其它管理 功能(接入带宽、访问控制)。 10、堆叠功能:扩展交换端口时2台或多台交换机联合。 11、VLAN功能。交换机灵活分组方法,下面章节介绍。
2.3.2 以太网交换实现结构
1、软件实现结构:利用CPU和RAM软件计算环境完 成输入缓存、查表和输出,灵活,但速度低(特别端 口多、数据量大时),无法实现交换机堆叠和广播。 2、交换矩阵结构:当输入目的地址查表确定输出端口 后,通过硬件输入/输出矩阵实现输入/出端口直连; 但在多对一环境下,需要增加输入/出缓冲,和排队优 先机制。产品主流结构,但堆叠和广播实现较难,需 要附加处理。 3、共享存储交换结构:所有数据直接输入共享存储器 中(而不是端口缓存),并直接从共享存储器输出到 端口;对大量交换数据,需要专门交换引擎,但管理、 堆叠和广播实现较易。
A
1 2 3 4 5 6
2、查端口地址表
2、穿通交换方式:硬件方 式直接取出目的地址,查 表传递,收端CRC检验纠 错,出错重发;快速。 3、碎片丢弃方式:输入帧的 512bit后,完全采用穿通交换 方式进行处理;如<512bit帧 碎片丢弃;1、2折中方式。
7 8 9 10 1112 B
理解以太网交换实际快速实现的方法?
S 13 12 1 14 31
网桥 网桥 1
3
2
网桥2
D
32
A
关机帧广播?
关机?
网桥存在问题
①大型闭合网络中,帧广播的无限循环; 网桥1
A
B1
B
LAN1
网桥2
B2
LAN2
在以上最简单的闭环网络中,当A向B发帧时,如B 关机,在网桥1和网桥2端口/地址表中没有B,端口 B1、B2又重新把帧广播到LAN1,则形成无限循环 广播。(理论一般原理到可能的情况分析处理!)
2.1 以太网技术发展概述
2.1.1 以太网技术发展
1975年Xerox PARC(施乐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推 出第1个2.94Mb/s的基带总线局域网,以Ethernet命名; 1980年DEC、Intel和Xerox提出了10Mb/s Ethernet 厂家规范DIX V1,1982年修改为DIX V2; 1983年IEEE 802工作组;制定了第1个 Ethernet工业 标准 IEEE 802.3,它和DIX V2只在帧结构上有微小差 别(在传统头部后插入8字节IEEE LLC/SNAP附加头部, 总长度不变),虽然2者兼容,但实际上使用最初格式。
11 13 12 1 14 31 端口号 1 LAN1 2 LAN2 MAC地址 11 12 13 14 21 22 23 24 25 21 22 23 32 24
网桥 网桥 12
3
25
网桥端口—地址表
3 LAN3
31 32
透明网桥的帧广播
广播帧: 1、以太网正常广播(组播),网桥全部转发。 2、多网桥(交换器)网络中的帧转发广播 3、加电时(端口地址表空),自学习阶段的广播,引 起广播风暴,加速完善地址表。怎么会加速?
1、交换器/机端口可以连接一台计算机(站点), 也可以连接一个网段 ,交换器与Hub混用的结构; 2、交换器/机端口速率10/100M,当N端口时,系 统最大(理论)带宽是 N * 10/100M ,有时又表述 为N /2* 10/100M,为什么? 3、在端口半双工通信方式时,实际仍是 CSMA/CD碰撞域;当端口全双工通信方式时,实 际已不存在CSMA/CD碰撞域,只是沿用了以太网 的接口和帧标准。
第2章: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 1、透明网桥、以太网交换原理和生成树算法 2、以太网全双工端口、聚合、10G以太网技术特点 3、**以太网交换特性、以太网交换机组网应用 主要了解: 1、以太网交换方式的实现结构,
2、链路聚合协议LCAP的基本思想
3、10G以太网的PHY类型和表达 4、共享以太网向交换以太网发展过程
2.2.2 以太网网桥
LAN碰撞域是限制LAN范围和性能,为什么?怎么办? 分割多个网段,形成多个碰撞域,实现LAN范围带宽扩展。
LAN1 LAN2 LAN3
B1
B2
LAN1
远程桥接
LAN2
以太网中继器和网桥是早期扩展LAN的主要方法。
透明网桥功能
①透明网桥体系和基本功能由802.1D 定义。 ②网桥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如下:地址自学习(形成端口/地 址表)、根据目的地址DA完成帧的转发和过滤、广播帧。
2.3 以太网交换的方式和实现结构
2.3.1 以太网交换的方式
交换方式是端口间怎样实现按需的数据交换的方法。 1、基于端口的静态交换。
1 2 3 4 5 6
7 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9 10 1112
如上图(1、10)、(4、6)、(5、11)端口之间 交换,通过交换机的管理软件配置而成,相当于可 人工处理的硬件连接器(多端口网桥),在最早期 端口交换机产品中使用。
网桥的可扩展性限制是根本的问题:
在小规模网桥连接的网络上广播是合理,但在大型 网络中的广播实际是不能容忍的,为什么?所以网 桥连接的LAN规模不能太大,一般不多于几十个。 网桥连接的网络的生成树算法是线性的处理,即视 网络是一个平等的网状结构,但实际大型网络是分 层结构的网络。
网桥普遍使用发展,及另一方面IC技术发展,使网 桥产品向多端口(4、8、16、24),实际上多端口 网桥就是基本的以太网交换机(器)。 以太网交换的基本功能仍是:帧转发、帧过滤、 Spanning Tree Algorithm;但由于更多的端口,使 以太网交换机演变为一种多网桥同时工作设备,更 多网段独立工作,进一步减小了碰撞域(实际上端 口/终端部署,彻底消除了碰撞域),使系统带宽大 大得到提高,但并不能完全抑制广播数据。 以太网交换在继承了网桥的基本功能外,发展了 VLAN、链路聚合等、端口全双工、接入认证等新 功能,成为真正交换设备。
②地址记录出错,无法正常转发工作;
B11
网桥1
端口号 MAC地址 LAN2 B B11 B21 A 网桥1端口—地址表 LAN1 A t1 t2 B
网桥2
B21
LAN2
当A向B发帧时,假设t1>t2,B先后收到2帧; 当B11收到B21端口转发的源A到目的B的帧是,把LAN2 上转发帧的源地址A记载到LAN2地址表中,同样B21也如 此,这样网桥1、2误认为A在LAN2网段中,B到A的帧永 远不转发了。 大型网桥存在什么问题,解决方法?
怎样理解以太网碰撞和后果?
怎样理解早期以太网交换机制和一般网络不同?
2.1.3 传统以太网技术的缺陷
1、有效带宽窄。共享域带宽W,受到共享(冲突碰撞) 域的限制,实际的带宽取决于系统环境的工作站点数N, 每站平均带宽为W /N;大流量的应用和实时音像服务 受限。 2、覆盖范围。传统CSMA/CD机制使覆盖范围受限。 3、安全机制。共享域以太网帧的广播机制,给数据 侦听截取提供便利,存在较大安全性问题。 4、可管理性。缺乏可运营性(认证、服务质量QoS等) 和可管理性(计费、带宽控制支持)等。
4、总线交换:总线时分复用,处理各输入帧,类似电 路交换原理,性能好,复杂、成本高。
2.4 以太网交换的应用
2.4.1 以太网交换机特性
1、端口/地址表大小。端口/地址空间(如8192,8K) 决定各端口可连接的站数。
2、体系结构。ASIC、CICS(复杂指令系统)、RISC (精简指令系统)。 CICS和 RISC体系是基于ROM固 化指令工作, ASIC是全硬件实现;各有利弊。 3、背板(交换或传输)速率。无阻塞模式下,交换机 背板传输数据的速率。如64口10BaseT交换机,最大 32交叉连接,背板传输率32*10M=320Mbps, 64口广播 时640Mbps。 4、端口能力: 10/100MBaseT自适应端口;支持1G (1000MBaseT、GBIC)端口或其它类型端口能力。
2.2 以太网交换工作原理
2.2.1 以太网交换概述
基本思路:交换器/机的端口之间通常是隔离的,但许 可条件下(可控制)也可以建立端口间数据传递、组 播或广播 ;即建立一种交换机制,克服共享广播机制 与碰撞;
端口之间直 接物理连接
HUB
端口之间可 控逻辑连接
交换矩阵
共享型Hub
交换器
交换以太网特点:
生成树算法图例演示(Spanning Tree Algorithm)
LAN1
×
指定桥
指定桥
LAN2 桥根
×
LAN5
桥
LAN3 LAN4
生成树算法在以太网普遍采用,解决思想数学基础是什么? 计算机中数学问题还有在哪里?举1-2例。
2.2.3 以太网网桥和交换比较
80中后期,为了扩展局域网,网桥被大量使用,网桥将 LAN分割成不同的网段,限制了共享冲撞域,但转发广 播帧,所以存在广播风暴问题。
2.1.3 以太网特点和发展:
1、基于CSMA/CD的实现技术,核心是媒介共享、插孔广播 发送和碰撞检测处理,特点:简单、成本低和易推广; 2、网络速度始终高于同时代的其它技术和实际应用需求; 3、以太网技术和传统电信网技术不断产生深刻的融合; 4、从开始的局域网向城域网和广域网发展; 5、从企业级应用向运营商服务网络。
Hub
PC
8-24口交换机
Hub
PC PC PC
PC
PC
2.4.2 以太网交换机组网应用
1、 群组级交换应用
群组级交换应用通常是指一个办公室环境应用的网络, 一般规模小于20PC桌面,具有少量的办公室服务器, 一般OA、业务和上网环境)。
PC PC PC
Server
1、交换机发展端口 密度高,价格低
2、通常Hub应用已 不多,但受用户增 加和布线限制还可 以使用。
桥协议和生成树算法原理:
1、找出以太网MAC地址最小的网桥端口作为根桥, 算法计算开始点,向它所连接的所有LAN广播BPDU 帧(桥协议数据单元,专门交换桥信息特殊帧)。 2、每当一个网桥收到一个BPDU帧时,并回复一个 BPDU帧说明它和根桥距离。 3、在每个LAN上BPDU帧指明距离最短的为指定桥 (距离相等取MAC编号小的桥),只允许通过指定 桥向其连接LAN(除根端口的LAN外)转发BPDU 帧,其它桥被堵塞;从而避免循环转发。 4、生成树建立后,为了能对网络拓扑结构变化及时 反映,各网桥周期地交换BPDU。 算法依据数学原理而设计的可执行程序,重要点初始起 点和结束点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