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静脉留置针操作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周静脉留置针操作流程
一、目的
1、减轻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
2、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提高抢救率,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为危重患者的抢救开辟了绿色静脉通道。
3、减轻护士的护理工作量。
二、适用范围
1、输液时间长、输液量较多的患者。
2、老人、儿童、躁动不安的患者。
3、输全血或血液制品的患者。
4、需做糖耐量试验以及连续多次采集血标本的患者。
三、操作程序
(一)准备
1、护士素质要求:着装整齐符合要求,仪表端庄,态度和蔼。
洗手,戴口罩。
2、评估: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合作;评估患者注射部位的皮肤及血管情况,助排尿。
3、用物准备:透明敷料、静脉留置针(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留置针型号,一般成人选择22—24G,儿童选择24G),输液器,碘伏棉签,输液胶带,配制后的液体,抢救药品,5ml注射器,止血带,手消毒剂。
根据需要准备封管液。
(二)操作
1、用物带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腕带,向患者解释。
使用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2、打开敷贴、留置针外包装,连接输液器,一次性排气成功。
3、选择血管。
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螺旋式消毒皮肤(8cm),待干。
4、取出留置针,去除针套,转动针芯使针头斜面向上。
排尽空气,关闭输液器开关。
5、针头与皮肤呈15°~30°角穿刺,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约5°~15°)再将穿刺针推进0.2~0.5cm,右手固定针芯,左手同时送软管,抽出针芯,松止血带,打开调节器。
6、在敷贴上注明留置日期和时间,以穿刺点为中心,平整固定留置针,然后用胶布固定肝素帽、导管。
7、再次查对无误后,根据医嘱和病情调节输液速度,在输液卡上记录滴速并签名。
8、助患者卧于舒适位置,传呼器放于易取处,交待注意事项,整理床单位,使用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9、封管:当液体输完后进行正压脉冲式封管。
①常规消毒肝素帽。
②将抽有封管液(生理盐水或肝素液生理盐水)的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内。
(肝素液的配制浓度:1支肝素1.25万U稀释于125~1250mL生理盐水中,即每毫升含10~100U肝素,用量5mL,严格掌握封管液的维持时间,一般生理盐水维持6~8小时,稀释的肝素溶液维持12小时。
③边推注封管液边退针。
④用夹子将留置针硅胶管夹好。
10、再次输液。
①常规消毒肝素帽:松开夹子,将抽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内,先抽回血,再推注5~10mL 生理盐水。
②然后将输液器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内,打开调节器调节滴速进行再次输液。
③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在完整敷料表面沿导管走向触摸有无触痛。
四、注意事项
1、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局部情况。
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行方向有无红肿,并询问患者有无疼痛与不适。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拔除导管并作相应处理。
对仍需输液者应更换肢体另行穿刺。
3、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肢体应妥善固定,尽量减少肢体的活动,避免被水沾湿。
如需要洗脸或洗澡时应用塑料纸将局部包裹好。
能下地活动的患者,静脉留置针避免保留于下肢,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
4、每次输液前先抽回血,再用无菌的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如无回血,冲洗有阻力时,应考虑留置针导管堵管,此时应拔出静脉留置针,切记不能用注射器使劲推注,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造成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