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管理学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级管理学》课程设计作业
姓名胡苏
专业班级工经1403
学号 1409210750
指导教师张涑贤
成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2015年 3 月20 日
一、效益好的企业都有效率吗?请讨论。如果你必须在效率和效果之间做出选择,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效率(Efficiency),在中文语义学的含义有两个:(1)机械、电器等工作时,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百分比;(2)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02)。这两个含义,前者是从物理学角度界定的,后者是从管理学的要求界定的。我国管理学界一般认同效率是工作的功效和所付出努力的比较。效率是指产出与投入的比值,即效率=产出/投入。当前,对效率数学表达式中的投入和产出概念的内涵需要扩展:“投入”不仅仅是时间的投入,也可以是其他劳动量、实物量和价值量的投入,比如劳动消耗、劳动占用、资本和自然资源等等;相应地,“产出”可包括产品、产量、收入和利润等。
效益(Benefit)在2002年修订版《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效果和利益。2001年修订版《新华词典》中的解释是:效果和收益。我们看到,上述两个解释都包含“效果”,而利益就是好处,收益是指生产上或商业上的收入。可见《新华词典》的解释更倾向于经济学方面。管理学界普遍认同效益是管理的灵魂,“效益指达到目标”(Koontz,1988),它既是管理所追求的最终目的,也是判断管理成败的最终标准。管理工作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效益,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人们一般从常识上认为效率与交易的关系是一致的,目前不少企业以提高效率作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手段便表明了这点。表面看来似乎如此,但如果我们深入研究,便会发现其中别有洞天。
效益好坏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所在行业、市场变化、政策因素、管理水平等等,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效率高是企业管理水平高的一个体现,也就是说效率高能为企业的效益好提供一定的积极影响,但还得考虑影响效益的其他因素,如果其他因素都差,那么效率高未必效益好。反过来说,效益好的企业未必效率高,因为有的企业其他条件特别好,即使管理水平低、效率低,但依然效益好。比如说,煤矿,因为他有特别的资源条件,还有一些国有垄断企业,他有政策因素的积极影响。所以说不一定是效益好的企业都有效率。
就我来说效率和效果之间不能单纯的肯定一个而否定另外一个。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矛盾始终存在,最根深蒂固的一个矛盾便是自然界,提供的有限资源与人类无止境的欲望之间的矛盾,为缓和这个矛盾,于是便提出了效率与效果的概念,即通过提高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来获得最大的效果,从而满足更多人对物质资源的需要,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1]。
效率与效果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被混为一谈。站在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说,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是衡量速度的一个量,但从人类社会科学——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解释是毫无意义的。效率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经济学主要是围绕一个“利”字而言的,效率就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获取尽可能多的产出,不浪费任何资源,从而得到更多的利润,这个利润就是所谓的效果[2]。由此可见,效率是过程,而效果就是结果。从量上来说,效率是一个比值,是一个相对量,反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增长率。而效果则是一个绝对量,是产出于投入之间的差额。小到单个的个体经济单位,大到国家的宏观经济在自身管理时都十分注重效率与效果的提高。
效率与效果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是单纯的增加效率或效果,最终都会产生不良后果。就以我们中国自己为例,自从实现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增长速度按统计数字来判断的话,是很快的。但是经济效果却很低下,宏观上表现为社会需求总量失衡,产业结构恶化;微观上则表现为部分企业生产于供销脱节,库存增加,产品质量差,成本高。消耗大,这样不仅没有为社会增加财富,甚至在消耗财富,创造负产值和负效益。改善这种局面还得从提高经济效率入手。
经济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经济效果。资源配置方式是由经济规律决定的根本的经济运行规则,必然构成企业生产,市场供求,国家调控的制约,而经济效果的实现必然依赖于经济效率内部各层次矛盾的解决。因而经济效率决定经济效果,经济效益不过是经济效率的部分而已[2]。
经济效果同样也影响经济效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有竞争的价格决定,在利益的驱动下,资源总是流向那些边际效率高经济效果好的地方,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于是经济效果影响配置方式的比例结构,促进经济效率的改善。但经济效率于经济效果的变动往往不一致,如某些无视市场规律的垄断行为可能会损害经济效率而提高经济效果,但随之而来的是经济结构恶化。
因此,我们应根据自己的国情出发,不能盲目追求经济效率,为达到一个可观的增长数字而忽视经济效果。
二、你认为在什么情况下目标管理最有用?讨论之。
目标管理理论是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率先提出来的。德鲁克认为,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目前目标管理成为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管理方式,它已经在全世界众多的公司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标管理的定义是: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组织运用系统化的管理方式,把各项管理事务展开为有主次的、可控的、高效的管理活动,通过激励员工共同参与,以实现组织和个人目标的过程。它强调把组织的整体目标转化为组织和个人的具体目标[3]。对员工个人来说,目标管理提出了明确的个体绩效目标,因此,每个人对他所在组织的绩效都可以做出明确而具体的贡献[4]。如果所有人都实现了各自的目标,他们组织的整体目标也就能够实现。
目标管理的特点
①员工参与管理:目标管理是员工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由上下级共同商定,依次确定各种目标。
②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目标管理的基本精神是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目标的实施,由目标责任者自我进行,通过自身监督与衡量,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以达到目标的实现。
③强调自我评价:目标管理强调自我对工作中的成绩、不足、错误进行对照总结,经常自检自查,不断提高效益。
④重视成果:目标管理将评价重点放在工作成效上,按员工的实际贡献大小如实地评价一个人,使评价更具有建设性。
我认为在制定的目标合理且团队非常团结的情况下目标管理最为有效:
德鲁克指出, 管理企业就是要平衡各种各样的需求和目标。目标在一个组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没有了目标就像轮船没有了罗盘。特别是组织中八个关键领域里的“目标”更为重要。因为这些目标在理论上能够解释很多企业现象, 并在实践中能够检验工作成效, 同时, 还能够预测未来; 作为评价决策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 它还可以帮助管理者分析自己关于目标的执行情况, 积累经验, 提高业绩。
1.制定目标要具体化。无论在哪个领域, 目标都要尽可能制定得具体而明确, 在无形领域中更要注意这一点。这样才能够保证对目标执行过程的有效指导以及对其结果的准确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