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计算推理公式法

合集下载

(完整版)推理公式法计算

(完整版)推理公式法计算

时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合计
最大24小
时净雨的
计算:
单位:mm
占(H24-
占H6%
H6)% 毛雨过程
f*1
净雨过程 hτ净雨 hτ前净雨
最大3天内 分段净雨
h3天净 h3天-h24= h一= h三=
18 19 20 21 22 23 24
htp面/t (mm/h)
40.6 33.2 28.3 24.8
Qm
(m3/s)
3327 2721 2321 2032
计算 Qm~τ
τ(小时)
10.16 10.63 11.24
Qm(m3/s)
3000 2500 2000
Qm= 2155
τ=
11
f3天
hτ净雨
339.2
184 184 135.24 48.76
主洪峰过 程线的推 求:
τi/τ τi(小时)
Qi/Qm Qi(m3/s)
0.0
0.4
1.0
2.0
3.0
4.0
0
4.4
11
22
33
44
0
0.1
1
0.11
0.04
0
0
215.5
2155 237.05 86.2
0
相应时刻(时)
洪峰
序号 1(第一天)
2(τ前) 3(主洪峰)
4(τ后) 5(第三天)
分段单元 洪水过程
线的推 求:
降雨起讫时间
时~

降雨历时t (小时)
净雨量hi

水科院洪水流量推理公式

水科院洪水流量推理公式

水科院洪水流量推理公式洪水是指河流、湖泊等水体在短时间内水位快速上升,导致水量远远超过正常水位的现象。

洪水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因此对洪水的流量进行准确推理是非常重要的。

水科院洪水流量推理公式是一种用于计算洪水流量的数学模型。

该公式的推理过程基于一系列的观测数据和实测资料,包括水位、流速、河道断面等参数。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推导出洪水的流量大小。

洪水流量推理公式的核心是水位-流量关系。

一般来说,水位和流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即水位的升高会导致流量的增加。

通过观测不同水位下的流量,可以得到一系列的水位-流量数据点。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拟合和分析,可以建立起水位-流量的数学模型。

在推理洪水流量时,我们首先需要获取到洪水期间的水位数据。

这可以通过水文站的观测数据来获取。

根据观测到的水位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水位-时间曲线。

接下来,我们需要获取到不同水位下的流量数据。

这可以通过流量站的观测数据来获取。

根据观测到的流量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水位-流量曲线。

通过观测到的水位-流量曲线,我们可以得到洪水期间的水位-流量关系。

利用这个关系,我们可以推导出洪水的流量大小。

具体推理的步骤如下:1. 根据水位-流量曲线,找到洪水期间的水位范围。

2. 利用水位-流量曲线,找到洪水期间的流量范围。

3. 根据洪水期间的水位范围和流量范围,计算出洪水的平均流量。

需要注意的是,洪水流量推理公式是基于一定的假设和简化条件建立的。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如降雨量、河道断面形状等。

因此,在进行洪水流量推理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修正和调整。

水科院洪水流量推理公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计算洪水流量的方法。

通过观测水位和流量的关系,并利用推理公式,我们可以推导出洪水的流量大小。

这对于洪水防治和灾害预警具有重要意义,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洪水灾害。

应用推理公式求解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

应用推理公式求解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

应用推理公式求解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图解法)仅供内部参考使用编者:陆雪华2011.10.20为了统一和方便大家在应用推理公式求解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编者根据SL44-2006《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有关要求及2005版《浙江省短历时暴雨集》推举设计暴雨点,面雨量。

暴雨衰减系数等计算方法,编写了本市水 利水电工程应用0.2780.278pm nS hQ FF ψττ==推理公式图解设计洪峰流量及其相应汇流时间τ计算一文,供同志们设计时参考使用,在应用过程中若发现有错误及不解之处请及时与本人联系以便修正和解释。

本文尽供本院内使用,切勿外传。

编者:陆雪华2011.10.20应用0.278pm nS Q F ψτ=推理公式图解Q m ,τ值式0.278pm nS Q F ψτ=,它与其它推理公式如0.278m Q F a a τ-=,0.278m hQ Fτ=计算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今求证如下:在全面汇流(t B >t)情况下,式0.278m hQ Fτ=中h 是代表相应于τ时段的最大净雨,它也可用R τ来表示,因此0.278=0.278m R h Q FFτττ=。

而式_0.2780.278m R Q FF a a τττ==,参见《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式水文处编写:(水利工程实用水文水利计算一书)P 70页式(2-85)》。

式_0.278m Q F a a τ=中:a 为洪峰径流系数,它与式0.278pm nS Q F ψτ=中ψ意义相同,只是使用符号不同而已,因此a ψ=。

_a τ为τ时段内最大(毛)雨量的平均强度,其值为_pna S ττ=,所以:0.2780.278pm nS Q F a a F τψτ-== (1)现就利用公式(1)图解计算设计洪峰流量Q m 及相应汇流时间τ举例如下,供大家设计时参考。

例:某工程流域面积21.13km F =,主流长 1.682km L =,平均坡度j 0.165=,求其20年一遇及20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Q p 及相应汇流时间τ。

福建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推理公式法

福建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推理公式法

福建省推理公式计算设计洪水手册一、基本公式:推理公式是无资料地区由暴雨推求洪水比较常用的方法,我省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洪水的计算也通常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在流域面积200km 2以下采用)。

它是假定汇流时间内降雨强度是均匀,并将汇形面积曲线概化为矩形,导出如下计算公式:当τ≥c t 时,即全面汇流情况下,F R Q m ττ278.0= (1)当τ<c t 时,即部分汇流情况下,F R F tc R Q tctc tc m τ278.0278.0==……..(2) 式中:m Q 为地表净峰流量(m 3/s ),F 为流域面积(km 2),tc F 为成峰的产流面积(即与tc 相应的部份面积中最大的一块,km 2);τ为流域汇流历时(小时);tc 为地表产流历时(小时);τR 为汇流历时内的最大地表净雨量(毫米);tc R 为产流历时内的地表净雨量(毫米);0.278为换算系数。

二、设计暴雨的计算 1、查图法计算设计暴雨(1)查算设计流域各种历时的暴雨参数:根据设计流域所在地点,应用年最大各种历时的降雨量均值等值线图和变差系数等值线图,按地理内插法读取流域中心点的暴雨参数值,如果流域内有两条以上等值线通过,可按面积加权法计算。

(2)计算设计频率的各种历时降雨量:根据上步查算的各种历时降雨量的变差系数Cv 值,从皮尔逊Ⅲ型曲线的模比系数K P 值表中(Cs/Cv=3.5)分别读取设计频率P 的K P 值,乘以相应的历时降雨量均值即得。

(3)计算各种历时的面雨量:根据设计流域的面积和降雨历时,查读暴雨点面关系表(附表1),得暴雨点面折算系数α,乘以相应的点雨量即得(流域面积在10km 2以下直接采用点雨量,不打折扣)。

(4)推求设计雨量的时程分配:把上面所求的设计降雨量代入24小时(或三天)的设计雨型表(附表3),即得设计雨量的时程分配。

(5)设计净雨的计算:24小时的设计雨量不扣损,直接用设计雨量过程作为设计净雨过程。

福建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推理公式法

福建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推理公式法

福建省推理公式计算设计洪水手册一、基本公式:推理公式是无资料地区由暴雨推求洪水比较常用的方法,我省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洪水的计算也通常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在流域面积200km 2以下采用)。

它是假定汇流时间内降雨强度是均匀,并将汇形面积曲线概化为矩形,导出如下计算公式:当τ≥c t 时,即全面汇流情况下,F R Q m ττ278.0= (1)当τ<c t 时,即部分汇流情况下,F R F tc R Q tctc tc m τ278.0278.0==……..(2) 式中:m Q 为地表净峰流量(m 3/s ),F 为流域面积(km 2),tc F 为成峰的产流面积(即与tc 相应的部份面积中最大的一块,km 2);τ为流域汇流历时(小时);tc 为地表产流历时(小时);τR 为汇流历时内的最大地表净雨量(毫米);tc R 为产流历时内的地表净雨量(毫米);0.278为换算系数。

二、设计暴雨的计算 1、查图法计算设计暴雨(1)查算设计流域各种历时的暴雨参数:根据设计流域所在地点,应用年最大各种历时的降雨量均值等值线图和变差系数等值线图,按地理内插法读取流域中心点的暴雨参数值,如果流域内有两条以上等值线通过,可按面积加权法计算。

(2)计算设计频率的各种历时降雨量:根据上步查算的各种历时降雨量的变差系数Cv 值,从皮尔逊Ⅲ型曲线的模比系数K P 值表中(Cs/Cv=3.5)分别读取设计频率P 的K P 值,乘以相应的历时降雨量均值即得。

(3)计算各种历时的面雨量:根据设计流域的面积和降雨历时,查读暴雨点面关系表(附表1),得暴雨点面折算系数α,乘以相应的点雨量即得(流域面积在10km 2以下直接采用点雨量,不打折扣)。

(4)推求设计雨量的时程分配:把上面所求的设计降雨量代入24小时(或三天)的设计雨型表(附表3),即得设计雨量的时程分配。

(5)设计净雨的计算:24小时的设计雨量不扣损,直接用设计雨量过程作为设计净雨过程。

暴雨产流计算(推理公式湖南省)

暴雨产流计算(推理公式湖南省)

0.489 0.489
径流分配系
F(km2)
湖南省最大24小时降雨概化过程线(计算取值)
湖南省最大24小时降雨概化过程线(一区)
湖南省最大24小时降雨概化过程线(二区)
湖南省最大24小时降雨概化过程线(三区)
湖南省最大24小时降雨概化过程线(四区)
湖南省最大24小时降雨概化过程线(五区)
湖南省最大24小时降雨概化过程线(六区)
湖南省最大24小时降雨概化过程线(七区)
湖南省最大24小时降雨概化过程线(八区)
湖南省暴雨点面关系表:设计暴雨的点面关系系数α~流域面积F(km2)~降
t ~流域面积F(km 2)~降雨时间t关系
Q m/∑Q i。

推理公式计算设计频率洪水、洪量标准版

推理公式计算设计频率洪水、洪量标准版

设计频率的模比系数即Kp值查询
汇流参m表
,如大于150mm
降雨历时为24小时的迳流Array 1、优点:本方法计算公式为简化小流域推理公式,计算结果与原型公式比较,产生的
应用方便。

2、使用说明:输入流域面积F、干流长度L、河道平均坡降J、暴雨递减指数历时24小时的降雨迳流系数а24,即可自算出相应频率的洪峰流量和洪水总量。

3、汇、表2中查取。

4、先取n=n1(τ≤1),求出一个洪峰流量Q p和τ,当计算的τ≤1时,当设τ≤1,算出的τ>1,再设τ>1,计算出τ>1时,可取n=(n1+n2)/2,再进行计算见I12
数即Kp值查询表(Cs=3.5Cv)
汇流参数m表
70~150mm,如大于150mm时m值略有减小,小于70mm时m值略有增加。

Ф=L/J(1/3)
为24小时的迳流系数
结果与原型公式比较,产生的误差最大不超过百分之一,可直接求解,省去联解过程,道平均坡降J、暴雨递减指数n、n1、n2、年最大24小时降雨量均值H24、模比系数K P和流量和洪水总量。

3、汇流参数m和历时24小时的降雨迳流系数а24值,均可从表1和τ,当计算的τ≤1时,洪峰流量Q p即为所求。

如τ>1,则应取n=n2重新计算。

p
可取n=(n1+n2)/2,再进行计算。

5、tc>24时D8中的u值为D11中的值,洪峰流量结果。

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主讲推理公式法)

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主讲推理公式法)

Qm——待求最大流量(m3/s);
m——汇流参数; J——流域平均纵比降;
σ、λ ——反映沿流程水力特性的经验指数。对于一般 山区河道采用σ=1/3,λ=1/4。
WUHEE
将σ=1/3,λ=1/4代入(8-12)式得:
0.278
L 1/ 4 m J1/ 3Qm
将上式代入 Qm 0.278
Qm,p=C p· Fn
式中,Cp——随频率变化的综合系数;n ——经验指数;各省、 市水文手册中可查。
WUHEE
例如湖南、江西的Cp、n值表
WUHEE
二、多因素公式
Qm, p Ch24 , p F n Qm, p Ch24 , p f F

n
n Qm, p Ch24 J f F ,p
第八章
8.1 8.2 8.3 8.4 8.5

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
概述 小流域设计暴雨计算 设计洪峰流量的推理公式 计算洪峰流量的地区经验公式 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求
WUHEE
8.1
概述
一、小流域设计洪水特点 1. 缺少实测资料(流量和暴雨资料)。
中、小型水库,涵洞,城市和工矿区的防洪工程
a、由实测暴雨资料分析得到; b、从水文手册中的n值分区图上查取。 (2)Sp的计算 t· it,P=Pt,p=Sp· t1-n
a、地区水文手册中的Sp等值线图插取; b、由式(8-2)知:Sp=Pt,p· tn-1 ∵ P24,p已知(t=24h) ∴ Sp=P24,p· 24n2 -1
WUHEE
概化过程线法 概化线型有三角形、五边形和综合概化过程线等形式。 一、三角形概化设计洪水过程线 已知:设计洪峰流量Qm,p;P24,p

洪水计算(推理公式法)

洪水计算(推理公式法)

P=00
1.32
33.93
1.80
67.87
2.40
135.74
2.94
271.48
3.78
407.21
4.80
542.95
5.93
644.76
7.19
678.69
8.39
644.76
9.77
542.95
11.81
407.21
14.81
271.48
19.66
135.74
25.18
1.998 2.121 2.305 2.734 2.118 2.212 2.335
499.41 411.02 320.79 194.33 489.36 405.92 317.23
Qm
4.73 4.50 4.23 3.73 4.70 4.49 4.22
验算
ψ
τ
τn3
Qp
0.045936341 0.052548381 0.061999459 0.086334157 0.046416195 0.052274533 0.061536412
Htp
380.79 306.67 232.49 137.59 335.79 281.41 225.67
t=1-6h
Qp
499.41 411.02 320.79 194.33 489.36 405.92 317.23
Wp(万m ³)
1376.06 1094.70 819.68 479.04 1154.25 954.94 755.85
-0.274557823 3.0716779 -0.275104022 3.1915656 -0.275803928 3.3439505 -0.278095567 3.6870571 -0.276682603 3.065531 -0.276322519 3.1814113 -0.277180269 3.3635863

福建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推理公式法

福建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推理公式法

福建省推理公式计算设计洪水手册一、基本公式:推理公式是无资料地区由暴雨推求洪水比较常用的方法,我省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洪水的计算也通常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在流域面积200km 2以下采用)。

它是假定汇流时间内降雨强度是均匀,并将汇形面积曲线概化为矩形,导出如下计算公式:当τ≥c t 时,即全面汇流情况下,F R Q m ττ278.0= (1)当τ<c t 时,即部分汇流情况下,F R F tc R Q tctc tc m τ278.0278.0==……..(2) 式中:m Q 为地表净峰流量(m 3/s ),F 为流域面积(km 2),tc F 为成峰的产流面积(即与tc 相应的部份面积中最大的一块,km 2);τ为流域汇流历时(小时);tc 为地表产流历时(小时);τR 为汇流历时内的最大地表净雨量(毫米);tc R 为产流历时内的地表净雨量(毫米);0.278为换算系数。

二、设计暴雨的计算 1、查图法计算设计暴雨(1)查算设计流域各种历时的暴雨参数:根据设计流域所在地点,应用年最大各种历时的降雨量均值等值线图和变差系数等值线图,按地理内插法读取流域中心点的暴雨参数值,如果流域内有两条以上等值线通过,可按面积加权法计算。

(2)计算设计频率的各种历时降雨量:根据上步查算的各种历时降雨量的变差系数Cv 值,从皮尔逊Ⅲ型曲线的模比系数K P 值表中(Cs/Cv=3.5)分别读取设计频率P 的K P 值,乘以相应的历时降雨量均值即得。

(3)计算各种历时的面雨量:根据设计流域的面积和降雨历时,查读暴雨点面关系表(附表1),得暴雨点面折算系数α,乘以相应的点雨量即得(流域面积在10km 2以下直接采用点雨量,不打折扣)。

(4)推求设计雨量的时程分配:把上面所求的设计降雨量代入24小时(或三天)的设计雨型表(附表3),即得设计雨量的时程分配。

(5)设计净雨的计算:24小时的设计雨量不扣损,直接用设计雨量过程作为设计净雨过程。

水文计算步骤

水文计算步骤

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洪峰流量推理公式法就是基于暴雨形成洪水得基本原理推求设计洪水得一种方法。

1、推理公式法得基本原理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洪峰流量就是联解如下一组方程)6.7.8(278.0)5.7.8(,278.0)4.7.8(,278.04/13/11mc cn cp m c n p Q mJ L t F t t SQ t F S =<⎪⎪⎭⎫⎝⎛-=≥⎪⎪⎭⎫⎝⎛--τττμτμτ便可求得设计洪峰流量Q p,即Q m ,及相应得流域汇流时间τ。

计算中涉及三类共7个参数,即流域特征参数F、L 、J ;暴雨特征参数S、n ;产汇流参数μ、m 。

为了推求设计洪峰值,首先需要根据资料情况分别确定有关参数。

对于没有任何观测资料得流域,需查有关图集。

从公式可知,洪峰流量Qm与汇流时间τ互为隐函数,而径流系数ψ对于全面汇流与部分汇流公式又不同,因而需有试算法或图解法求解.1、 试算法该法就是以试算得方式联解式(8。

7.4)(8、7、5)与(8、7、6),步骤如下: ① 通过对设计流域调查了解,结合水文手册及流域地形图,确定流域得几何特征值F、L 、J ,设计暴雨得统计参数(均值、CV 、C s / CV )及暴雨公式中得参数n (或n1、n2),损失参数μ及汇流参数m。

③ 将F 、L、J 、R B 、T B 、m 代入式(8。

7.4)(8、7、5)与(8、7、6),其中仅剩下Q m 、τ、R s,τ未知,但R s ,τ与τ有关,故可求解.④ 用试算法求解。

先设一个Qm ,代入式(8.7.6)得到一个相应得τ,将它与t c 比较,判断属于何种汇流情况,再将该τ值代入式(8、7、4)或式(8、7、5),又求得一个Q m ,若与假设得一致(误差不超过1%),则该Q m 及τ即为所求;否则,另设Q m 仿以上步骤试算,直到两式都能共同满足为止。

试算法计算框图如图8.7。

1。

2、 图解交点法该法就是对(8。

7。

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主讲推理公式法)ppt课件

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主讲推理公式法)ppt课件
Sp—— 单位时间的平均雨强(mm/h),又称雨力,随地区 和重现期而变;
n—— 暴雨参数或暴雨递减指数,随地区和历时长短而变 。
式(8-1)为水利电力部门广泛应用的暴雨公式。
意义:暴雨强度与历时成指数关系。见书图8-2。
WUHEE
2. 历时t的设计暴雨量公式
将(8-1)式左乘历时t 得:
t ·it,P=Pt,p=Sp·t1-n
P24,P P24 (1 PCv)
二、历时t(<24小时)的设计暴雨Pt,p的计算
将年最大24小时设计暴雨量P24,P通过暴雨公式转化为 任意一历时的设计雨量Pt,P(1<t<24)。
WUHEE
WUHEE
1. 暴雨公式
it , P
SP tn
(8-1)
式中,it.p—— 历时为t、频率为P的平均暴雨强度(mm/h);
t=1h, SP=i1.P。 b、 n1 、n2 和SP
随频率变化。
WUHEE
(8-3)
(1) n(n1、n2)的获取
a、由实测暴雨资料分析得到; b、从水文手册中的n值分区图上查取。
(2)Sp的计算
t ·it,P=Pt,p=Sp·t1-n
a、地区水文手册中的Sp等值线图插取;
b、由式(8-2)知:Sp=Pt,p·tn-1 ∵ P24,p已知(t=24h) ∴ Sp=P24,p·24n2 -1
WUHEE
8.2 小流域设计暴雨计算
小流域面积较小,可忽略暴雨在地区上分布的不均匀, 由流域中心点处的点雨量作为流域面雨量。
设计暴雨计算采用以下步骤推求: 1 按省(区、市)水文手册及《暴雨径流查算图表》上 的资料计算特定历时的设计暴雨量; 2 将特定历时的设计暴雨量通过暴雨公式转化为任意一 历时的设计雨量。

推理公式法进行洪峰流量计算

推理公式法进行洪峰流量计算

的那部分成峰暴
计算步骤:2、点F22输入频率。

白色的请输入数值
100年一遇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等值图24降雨量变差系数
2请在左边输入频率式中
广西中小河流设计洪水计算方法研究 P45
水保水文 P113
1、在E17、E18、E20输入数值,可点击左边的链接查找。

3、选择输入F6的值4、点“解方程”按钮,完成洪水计算。

水利工程,集雨面积
小,可以认为设计暴雨的历时都大于流域汇流时间,属全面流情况,而设计暴雨中参与形洪峰流量流量的只是其中雨强大,历时为τ的那部分成峰暴,因τ值较小,一般可假定成暴雨的雨强在时间和地区分布都是均匀的。

这样,可以不考设计暴雨的点面雨量的折算和型分配问题,只要求出流域中处符合设计频率在一定历时内平均雨强就可以了。

洪峰流量计算

洪峰流量计算

洪峰流量计算8.7.3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洪峰流量推理公式法是基于暴雨形成洪水的基本原理推求设计洪水的一种方法。

1.推理公式法的基本原理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洪峰流量是联解如下一组方程X便可求得设计洪峰流量Qp,即Qm,及相应的流域汇流时间τ。

计算中涉及三类共7个参数,即流域特征参数F、L、J;暴雨特征参数S、n;产汇流参数μ、m。

为了推求设计洪峰值,首先需要根据资料情况分别确定有关参数。

对于没有任何观测资料的流域,需查有关图集。

从公式可知,洪峰流量Qm和汇流时间τ互为隐函数,而径流系数ψ对于全面汇流和部分汇流公式又不同,因而需有试算法或图解法求解。

1. 试算法该法是以试算的方式联解式(8.7.4)(8.7.5)和(8.7.6),步骤如下:①通过对设计流域调查了解,结合水文手册及流域地形图,确定流域的几何特征值F、L、J,设计暴雨的统计参数(均值、C V、Cs / C V)及暴雨公式中的参数n(或n1、n2),损失参数μ及汇流参数m。

②计算设计暴雨的Sp、X TP,进而由损失参数μ计算设计净雨的T B、R B。

③将F、L、J、T B、R B、m代入式(8.7.4)(8.7.5)和(8.7.6),其中仅剩下Q m、τ、Rs,τ未知,但Rs,τ与τ有关,故可求解。

④用试算法求解。

先设一个Q m,代入式(8.7.6)得到一个相应的τ,将它与t c比较,判断属于何种汇流情况,再将该τ值代入式(8.7.4)或式(8.7.5),又求得一个Q m,若与假设的一致(误差不超过1%),则该Q m及τ即为所求;否则,另设Q m仿以上步骤试算,直到两式都能共同满足为止。

试算法计算框图如图8.7.1。

图8.7.1 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洪峰流量流程图2. 图解交点法该法是对(8.7.4)(8.7.5)和(8.7.6)分别作曲线Q m~τ及τ~ Q m,点绘在一张图上,如图8.7.2所示。

两线交点的读数显然同时满足式(8.7.4)(8.7.5)和(8.7.6),因此交点读数Q m、τ即为该方程组的解。

小流域推理公式计算设计频率的洪水

小流域推理公式计算设计频率的洪水

使用说明: 1、优点:本方法计算公式为简化小流域推理公式,可直接试算求解,省去联解
输入流域面积F、干流长度L、河道平均坡降J、暴雨递减指数n、n1、n2、年最大24小时降雨量均值H24即流量和洪水总量。

3、先假设一个Qm值,然后根据计算出的θ值,查图得到m值。

4、先取n=n1(τ量Qp和τ,当计算的τ≤1时,n取n1, 洪峰流量Qp即为所求。

如 τ>1,则应取n=n2重新计算。

5、与n的对应关系 ,如对应关系正确,且△Q(%)在容许精度范围内,Qm即为所求
去联解过程,应用方便。

2、使用说明:大24小时降雨量均值H24即可自算出相应频率的洪峰值。

4、先取n=n1(τ≤1),求出一个洪峰流应取n=n2重新计算。

5、在计算中,应时刻注意τ许精度范围内,Qm即为所求。

(完整word版)推理公式法和瞬时单位线的异同(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推理公式法和瞬时单位线的异同(word文档良心出品)
ψ—洪峰径流系数;
i—最大平均暴雨强度,i=S/tn;
—暴雨雨力,即最大1h暴雨量,mm/小时;
—流域汇流时间,小时;
—暴雨公式指数;
—流域面积,km2。
①确定设计流域的集雨面积F,河道长度L以及河道比降J;
②由流域特征系数θ计算汇流参数m值;
流域特征系数: (3-1)
当θ=1~30时, (3-2)
⑤计算各时段暴雨公式指数n1、n2、n3以及设计频率的暴雨雨力S;
当历时t=6~24小时范围内时: (3-7)
(3-8)
当历时t=1~6小时范围内时: (3-9)
(3-10)
当历时t=1/6~1小时范围内时: (3-11)
(3-12)
⑥假定用n3作初试计算(如属面积很小的设计流域,亦可先用n1作试算),算出当ψ=1的流域汇流时间t0;
当θ=30~300时, (3-3)
③设计点暴雨:由暴雨等值线图确定设计流域的暴雨特征值: 、 、 、 及其相应的Cv、Cs,并根据Cs=3.5Cv由皮尔逊Ⅲ型频率表查出设计频率的Kp值,算出Hp;
(3-4)
④设计面暴雨:根据流域重心位置查得流域暴雨折减系数,并对暴雨折减系数进行修正;
(3-5)
(3-6)
10
175.4
0.42889
68.1
0.9224
6.6108
0.905
0.94858
10.1
0.52041
20
136.9
0.65334
54.8
0.9786
6.0989
0.8878
1.01407
7.7
0.52041
假设一个流域的汇流时间为t小时,即流域最远一点的净雨汇到流域出口断面的时间就为t。若一次降雨过程净雨历时等于或大于t小时,则降雨过程产生在流域出口的洪峰是由流域所有面积点的净雨汇集而成,称为全面汇流;若一次降雨过程净雨历时小于t小时,则降雨过程产生在流域出口的洪峰是由流域部分面积点的净雨汇集而成,称为部分汇流。

洪水计算(推理公式法)

洪水计算(推理公式法)

2.637 2.785 2.993 3.420 2.620 2.769 2.967
621.82 496.53 373.67 212.47 576.21 472.80 364.09
Qm
4.99 4.72 4.40 3.82 4.90 4.66 4.37
验算
径流系数α
0.82 0.81 0.8 0.79 0.78 0.77 0.76
0.00 0.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P=5%
27.475 86.84 185.25 228.85
P=10%
24.5 76.44 155.8 190.9
杨村乡防洪治理 设计短历时暴雨Htp(mm)
P=20%
P=50%
21.35 65.52 125.4 151.8
16.625 48.36 82.65 98.9
0.937674237 0.930781149
0.9211628 0.896655473 0.940290425 0.933481235 0.922833922
-0.292157242 3.3164971 -0.294344283 3.481989 -0.297417946 3.7045792 -0.303113688 4.1991206 -0.296143142 3.3333886 -0.297166182 3.4928812 -0.298173545 3.7149179
29.925 89.96 176.7 224.25
25.9 78.52 151.05 188.6
J1/3
F1/4
θ
m1
m2
0.390658541 2.576533317 11.43893507 0.5228027 0.31798

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主讲推理公式法)

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主讲推理公式法)
Qm,p C
E
D
A
T
上涨历时t1
F t
B
本章小结
小流域设计洪水特点及方法 暴雨公式的理解 全部产流、部分产流的概念 推理公式推求设计洪峰的步骤 影响洪峰流量的因素
作业: P156 8-1
称为全部产流。Qm k (i u)F
式中 Qm——洪峰流量(m3/s); F——流域面积(km2); i——平均降雨强度(mm/h); u——平均下渗强度(mm/h); k——单位换算系数。
(8-4)
3. 部分产流 当tc<τ时,即不充分供水条件下,出口断面的最大流量是 由全部降雨在部分流域面积上形成的:
2. L、J、F
θ
m
3.
P24,p
R2L4,p J 1/3F1/ 4
4. 产流历时tc计算
5. 试算求Qm
u

L J 1/3
u
(1
n
n)n1n
(
Sp hRn
1
)1n
1
tc
(1
n)
Sp u
n
(1) 假定一个Qm 值,计算τ;
(2)
当τ≤tc时,由式(80-1.227)8 m计J 算1/L3Qm1/
二、历时t(<24小时)的设计暴雨Pt,p的计算 将年最大24小时设计暴雨量P24,P通过暴雨公式转化为任意一历时的设计雨
量Pt,P(1<t<24)。
1. 暴雨公式
it , P
SP tn
(8-1)
式中,it.p—— 历时为t、频率为P的平均暴雨强度(mm/h);
Sp—— 单位时间的平均雨强(mm/h),又称雨力,随地区 和重现期而变;
u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925 89.96 176.7 224.25
25.9 78.52 151.05 188.6
F1/4
θ
m1
m2
1.298164071 7.729762168 0.4826286 0.2398
K5%
22.05 1.57 65.52 1.67 123.5 1.95 151.8 1.99
S3p
140.966
τ0
τ0n3
5.00% 10.00% 20.00% 50.00%
140.966 119.816 97.960 65.537 129.857 113.369 94.591
1.780219547 1.854055668 1.949796115 2.155909296 1.817128624 1.879872864 1.966932256
设计洪水过程线(t=1-6h)
x 0 0.11 0.15 0.2 0.245 0.315 0.4 0.495 0.6 0.7 0.815 0.985 1.235 1.64 2.1 2.58 3.85
<0.1m³/s,忽略不计
设计洪水过程线图:
60.00
t=1/6-1h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0.00
P=0.33 %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防洪治理 设计短历时暴雨Htp(mm)
P=10%
24.5 76.44 155.8 190.9
P=20%
P=50%
21.35 65.52 125.4 151.8
16.625 48.36 82.65 98.9
J(‰) 38.9
J1/3 0.338831049
暴雨公式指数及参 数(只有24h值)
P=5%
P=10% P=20% P=50%
n1p
0.358
0.365 0.374 0.404 0.386 0.381 0.392
n2p
0.577
0.603 0.638 0.701 0.623 0.635 0.646
2.078799957 2.19202316 2.342446173 2.669534844 2.123751912 2.223212786 2.361587821
1.85933025394 1.95384215332 2.08315544149 2.35082572475 1.86583163856 1.95618628919 2.07806339406
0.81 0.85
Htp
527.93 455.35
t=1/6-1h
Qp
Wp(万m³)
48.13 41.34
121.44 109.92
Tp(h)
16.62 16.62
径流系数α
0.82 0.81
P=20% P=50%
0.84 0.83 0.85 0.83 0.79
相应频率 历时
T0.33% T3.33%
P=0.33%
t
Q
0.00
0.00
0.77
2.41
1.05
4.81
1.40
9.63
1.72
19.25
2.21
28.88
2.81
38.51
3.47
45.73
4.21
48.13
4.91
45.73
5.72
38.51
6.91
28.88
8.66
19.25
11.50
9.63
14.73
4.81
18.10
2.41
27.00
μp
4.192 3.868 3.484 2.864 3.927 3.661 3.366
0.063507518 0.067829528 0.073018902 0.086550274 0.058576854 0.063220892 0.071747338
设计洪水计算(n2试算)(t=1-6h):
P
S2p
n3p
0.848
0.853 0.862 0.871 0.828 0.840 0.851
S1p
86.840
76.440 65.520 48.360 89.960 78.520 65.520
S2p
86.845
76.444 65.523 48.362 89.965 78.524 65.523
流域产流参数u u(均值)
718.93
5.0880626
684.45 718.93
241.0035211 253.1443662
ψ
τ
τn1
0.93014173 0.925387519 0.919679207 0.904794699 0.93556546 0.930457019 0.921077928
-0.274557823 2.1952206 -0.275104022 2.280396 -0.275803928 2.3885066 -0.278095567 2.6297612 -0.276682603 2.1836386 -0.276322519 2.2683942 -0.277180269 2.3978967
2.260327549 2.361182231 2.494236721 2.783026483 2.261852989 2.361796347 2.500035921
1.60111541376 1.67824173631 1.79117620134 2.04911190254 1.66311217228 1.72569480362 1.80789052716
380.32 258.10 505.55 447.14 361.55
34.35 23.37 49.16 42.22 33.81
Wp/Qp Wp/Qp
7.013985719 7.236434991
90.73 60.84 122.04 105.40 81.12
16.62 16.62 16.62 16.62 16.62
设计洪水计算(n1试算)(t=1/6-1h):
P
S1p
τ0
τ0n1
5.00% 10.00% 20.00% 50.00%
86.840 76.440 65.520 48.360 89.960 78.520 65.520
2.009425647 2.07453958 2.156047986 2.326110393 1.991771588 2.060662282 2.156047986
119.816 97.960 65.537
129.857 113.369
94.591
点面折 减系数
25
74.3
6h
1 0.9776507
24h
1 0.9907973
100 0.966 0.986
底堡 建和
水文比 拟法 km2
511
74.300
1280 353.93
2 3170
876.54
5 2600
μp
4.192 3.868 3.484 2.864 3.927 3.661 3.366
0.077292667 0.084909006 0.095235117 0.121340429 0.072589462 0.080455532 0.092865475
设计洪水计算(n3试算)(t=6-24h):
P
S3p
0.8 0.79 0.78 0.77 0.76
T0.33%
T3.33%
设计洪水过程线(t=1/6-1h):
x 0 0.11 0.15 0.2 0.245 0.315 0.4 0.495 0.6 0.7 0.815 0.985 1.235 1.64 2.1 2.58 3.85
y 0 0.05 0.1 0.2 0.4 0.6 0.8 0.95 1 0.95 0.8 0.6 0.4 0.2 0.1 0.05 0
1.325 1.351 1.385 1.478 1.352 1.366 1.409
Qp
48.13 41.34 34.35 23.37 49.16 42.22 33.81
验算
Qm
2.63 2.54 2.42 2.20 2.65 2.55 2.41
m, 0.482445027 0.482445027 0.482445027 0.482445027 0.482445027 0.482445027 0.482445027
0.00
基流计算: Q0
0.039101488
P=33.3% t 0.00 0.80 1.09 1.45 1.77 2.28 2.89 3.58 4.34 5.07 5.90 7.13 8.94 11.87 15.20 18.67 27.86
Q 0.00 2.46 4.92 9.83 19.67 29.50 39.33 46.71 49.16 46.71 39.33 29.50 19.67 9.83 4.92 2.46 0.00
μp
4.192 3.868 3.484 2.864 3.927 3.661 3.366
0.055297256 0.06306905 0.074084086 0.102725567 0.056419757 0.063169909 0.073941063
各相应时段洪水总量计算:
频率
P=5% P=10%
径流系数 α
1.625 1.708 1.829 2.112 1.689 1.756 1.846
Qp
38.60 32.04 25.32 15.66 38.70 32.18 25.16
验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