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火灾痕迹物证3.4节解析
《火灾痕迹物证》PPT课件
![《火灾痕迹物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bac86eb9d528ea80c779de.png)
25
五、火灾调查人员的职责
重、特大火灾事故调查,应当成立火灾事故调查组的 职责:
1、查明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情况;
2、查明火灾事故的性质和责任; 3、提出对火灾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4、提出火灾事故处理和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
采取措施的建议; 5、写出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2021/7家和专业 人员对其性质、组成、特征、证明作用等进行鉴定, 并作出结论作为证据。
2021/7/11
20
四、火灾调查的程序(工作内容)
6、火灾损失核定:即计算、核定火灾经济损失和人员伤 亡情况。
7、起火原因、火灾性质和火灾责任的分析认定:即在查 明各种证据、线索和情况的基础上对起火原因等的分 析、判断和认定。
4、出版了许多关于火灾调查的书籍
薛纯山、张国珍,《现场勘查》;
任松发,《火灾物证化学分析》;
任松发,《火灾调查》;
公安部消防局,《火灾事故调查》;
张美德,李建华《火灾物证仪器分析》;
金河龙,《火灾痕迹物证与原因认定 》;
陈爱萍 、徐晓楠主译《柯克火灾调查》等。
2021/7/11
9
我国火灾调查的发展
0火灾痕迹物证ppt课件文档格式
《火灾痕迹物证》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学习完毕请自行删除
吉林市“11·5”重大火灾事故
19人死亡、24人受伤。大厦一层二 区斯舒郎精品店仓库内的电气线路 短路所致 。
2021/7/11
2
2021/7/11
2021/7/11
24
四、火灾调查人员的职权
1、有权要求起火单位或个人保护好火灾现场。 2、有权要求有关单位或个人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 3、有权对有关单位或个人进行询问。 4、有权检查、提取火场痕迹物证或采取紧急措施(包括
浅论火灾痕迹物证分析和提取王鑫
![浅论火灾痕迹物证分析和提取王鑫](https://img.taocdn.com/s3/m/fe9e6695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8.png)
浅论火灾痕迹物证分析和提取王鑫发布时间:2021-12-08T07:53:56.919Z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10月上19期作者:王鑫[导读] 根据现实生活中火灾的案例,想要表达失火现场所有陈迹和物证提取的内容,要找出现场的痕迹重要的问题进行解决,所以我们进行对火灾现场痕迹进行讨论。
嘉峪关市雄关区消防救援大队王鑫摘要:根据现实生活中火灾的案例,想要表达失火现场所有陈迹和物证提取的内容,要找出现场的痕迹重要的问题进行解决,所以我们进行对火灾现场痕迹进行讨论。
关键词:火灾现场;痕迹物证提取;探讨一.失火现场痕迹提取物证的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在失火现场痕迹提取物证时候发现了存在许多问题,然后我在火灾现场调查中,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失火现场需要具备客观性和复杂性,因为在失火现场痕迹提取证据时候有些困难。
再说了,火灾本身就会有一些破坏性,然后再加上灭火行动和人为破坏等多种因素,导致失火现场改变原始的面庞,然后现场痕迹物证遭到破坏。
②在失火现场痕迹提取物证会有些不太准确和精准。
因为在火灾调查中的人员责任心不强,因此在有条件的时候失去了很重要的内容,而工作人员在失火痕迹提取物证中单纯凭自己的主观思想来得到答案;也有其他的原因比如专业水平总体不高,提取物证的时候也不太到位,所以最终导致提取的所有物证送到专门检验地方没有任何价值可以拿出来。
③在失火现场痕迹中提取物证会难免出现错误。
在失火的现场燃烧后的痕迹想要进行分析会有些不太清楚,因为起火的部位和起火点判断都不太准确和标准,所以才导致现场痕迹物证提取有所失误。
④在失火现场痕迹中提取物证的方式方法也所不同。
在对不同的形态物证形式上会有不同采取物证的方式和方法;想要在现场中提取不同的样品和物证就会混合起来,导致失误;我们不可以用不干净的东西进行装物证,使现场物证受到污染;等等。
⑤在失火现场中想要提取某种东西时候走的程序有所不到位。
因为在提取物证人过程中,并没有按照程序走,比如,没有通过照片、视频等各种方式进行固定物证,也没有通过笔录进行等等。
火灾痕迹物证短路PPT课件
![火灾痕迹物证短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d94bf9c5da50e2534d7f73.png)
第20页/共29页
1. 表观区别
(1)短路痕迹数量不同:一次短路一般只有一处; 二次短路有一处或多处。
(2)表面烟熏程度不同:一次短路一般表面烟熏 很轻;二次短路一般表面烟熏较重。
烟熏轻
烟熏重
21
第21页/共29页
2. 气孔区别
一次短路熔痕 的气孔小而少,气 孔内壁比较光滑。
二次短路熔痕 的气孔大而多,存 在集中缩孔,气孔 内壁相当粗糙。
火烧熔痕(200x) 一次短路熔痕(400x) 二次短路熔痕(200X)
18
第18页/共29页
3. 金相区别
火烧熔痕的 晶粒为粗大等轴 晶,短路熔痕的 晶粒为胞状晶和 柱状晶。
19
第19页/共29页
二、不同种类熔痕的鉴别
(二)一次短路与二次短路熔痕的鉴别
1. 表观区别 2. 气孔区别 3. 金相区别 4. 气孔内表面元素含量不同
特点:明显的熔化与非熔化的分界线。
12
第12页/共29页
二、不同种类熔痕的鉴别
(一)短路熔痕与火烧熔痕的鉴别 原因:短路电弧温度高,作用时间短,作用点集中;
火烧温度相应较低,燃烧时间长,作用区 域广泛。
1. 表观区别 2. 气孔区别 3. 金相区别
13
第13页/共29页
1. 表观区别
(1)短路熔痕与本体界限明显;火烧熔痕与本体 有明显的过渡区。
Cl 0.003 0.21
一次短路熔珠气孔内:碳、氯成分含量低;氮、铜含量高。 二次短路熔珠气孔内:碳、氯成分含量高;氮、铜含量低。
24
第24页/共29页
二、不同种类熔痕的鉴别
(三)火场中各种熔痕的比较
项目 熔痕
形成范围 过渡区
分析火灾事故调查中痕迹物证鉴定的作用和运用栾荣
![分析火灾事故调查中痕迹物证鉴定的作用和运用栾荣](https://img.taocdn.com/s3/m/be39096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34.png)
分析火灾事故调查中痕迹物证鉴定的作用和运用栾荣发布时间:2021-08-25T08:12:23.895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5期作者:栾荣[导读] 火灾事故调查中,痕迹物证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火灾调查工作的基础。
不同的火灾现场所体现出的痕迹物证也不尽相同,对火灾的证明作用也各不相同。
作为火灾事故员,只有充分运用好痕迹物证的原理,与实际火灾现场紧密的结合,才能更加准确的认定出火灾的原因,分析出灾害成因。
只有准确认定火灾原因,才能对火灾事故中存在的违法犯罪行为加以惩治,给予火灾事故当事人权益有效的维护,是进行依法治火的重要需求。
上海市黄浦区消防救援支队上海 200020摘要:火灾事故调查中,痕迹物证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火灾调查工作的基础。
不同的火灾现场所体现出的痕迹物证也不尽相同,对火灾的证明作用也各不相同。
作为火灾事故员,只有充分运用好痕迹物证的原理,与实际火灾现场紧密的结合,才能更加准确的认定出火灾的原因,分析出灾害成因。
只有准确认定火灾原因,才能对火灾事故中存在的违法犯罪行为加以惩治,给予火灾事故当事人权益有效的维护,是进行依法治火的重要需求。
在火灾原因认定中,火灾物证是不能忽视的。
文章指出了火灾调查中火灾痕迹物证地位作用,分析了火灾痕迹物证认定。
关键词:火灾事故调查;痕迹物证鉴定;作用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流与物流急剧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用火、用电与用气显著增多,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火灾因素愈发增多,火灾调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进而对火灾原因调查工作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
在火灾原因调查中,追求讲证据,重视事实,不能随自己主观臆断进行猜测,不然在法律面前不能运用事实说话。
因此,给予火灾现场痕迹物证一定的关注,是极为必要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实例分析某所学校教学楼出现火灾,基于这样的情况,应用火场情况特征,明确起火教室。
《火灾痕迹物证鉴定》PPT课件
![《火灾痕迹物证鉴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c8e9b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9.png)
必须通过分析烟尘成分来确定原来的可燃 物种类时,要收集烟尘作为检材。
火灾物证化学分析
一、气态物证的分析
常用检气管法(如汽油用甲醛---硫 酸检气管,呈现紫红色;一氧化炭 用发烟硫酸—五氧化二碘检气管, 呈现绿色;已醇蒸汽用硫酸—铬酐 检气管,呈现出橙色)和试纸比色 法(被测气体通过被试剂浸泡的滤 纸,产生颜色变化,与标准比色板 比较)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态物证(分子量大于29)易 聚集在低洼区域;密度比空气小的气态物证(分 子量小于29)易聚集在房间的最高处或天花板下 面。采样点应设在气态物证聚集的地方。
在车间内,如果生产是连续性的,可分别在生 产线上的不同工序采样;如果是间断性的,可在 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分别采样。
每个采样点应平行采集至少两个样品,样品测 定结果之差不能超过20%,并要求记录采样时的 温度、压力。必要时要在离火灾现场较远的地方 采集空白样品。
三、固态物证分析
熔点测定、荧光检验、燃 烧试验(火焰、烟、味、 灰的差别)
火灾物证仪器分析
热分析 色谱分析 原子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 红外吸收光谱 其它仪器分析方法
一、热分析
1、 热分析( thermal analysis)是在程序控制 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关系的一 类技术。
2、热分析技术的分类
火灾物证金相分析
主要用于电气线路火灾的鉴定和电器火 灾的鉴定。如短路火灾和过负荷火灾, 电熨斗、电热毯、电炉子、电烙铁、变 压器、日光灯镇流器、白炽灯等电热器 具引起的火灾。
结束
测定物理量 技术名称
ICTA简称
热重法
TG
第四章 火灾痕迹物证
![第四章 火灾痕迹物证](https://img.taocdn.com/s3/m/db52ae66dd36a32d72758131.png)
(二)烟熏痕迹的证明作用
1.证明起火点 根据烟熏痕迹的形状、位置、分布和浓密
程度可以确定起火点。
(1)如果在室内墙壁上有“V”形烟熏痕迹, 那么“V”形的底部就是起火点。
(2)如果吊顶内残存的山墙上烟熏浓密, 而吊顶下面室内墙壁上烟熏稀薄,则说 明吊顶内先起火;反之,说明室内先起 火。
(3)如果大部分烟熏痕迹在吊顶以下墙 壁上,而且吊顶上下墙面烟熏界线分明, 只有某部分墙壁吊顶上下烟熏浑然一体, 则说明起火点在这个浑然一体的烟熏痕 迹下面附近。
(4)在什么条件(温度、湿度、遇酸、遇碱、 混入杂质等)下某种物质能够自燃;
(5)某种物质燃烧时出现什么现象(焰色、烟 色、气味);
(6)某种物质在某种燃烧条件下遗留什么样的 残留物及其它痕迹。
(7)验证证人证言的真实性。
(四)火灾痕迹物证的后期处理
1.各种物证经有关方面的专家和部门鉴定,作 出结论并在火灾事故处理完毕后,可予撤销、废弃 或归还原主。
(4)力学性能测定 力学性能测定主要是对材料 包括焊缝的机械强度、硬度等方面的测定,以 分析破坏原因、破坏力及火场温度。
(5)断面及表面分析 主要是对金属材料破裂断 面特征和材料内外表面腐蚀程度的观察检验, 从而分析判断材料的破坏形式和破坏原因。
3.直观鉴定
直观鉴定是具有鉴定资格的人根据自己 的知识、经验,用感官直接或用简单仪表 对物证的鉴定。
物理分析鉴定是指对物质物理特性的测定。 (1)金相分析 通过金属构件内部金相组织变化, 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条件,从而判断火场温度及发 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剩磁检测 剩磁检测用来测定火场上铁磁性物 件的磁性变化,它主要用来鉴别是否雷击或较大电 流短路造成的火灾。
(3)炭化导电测量 电弧或强烈火焰可使木材等 有机材料炭化导电,通过炭化层电阻的测量, 鉴别电弧造成的火灾或分析火势蔓延的方向。
火灾痕迹物证液体
![火灾痕迹物证液体](https://img.taocdn.com/s3/m/ae27f1d06c85ec3a87c2c5f1.png)
思考题: 未烧易燃液体物证提
取应注意哪些问题?
21
案例:2002年大连“5•7”空难
提取烟尘部位
后部通风管道前后两端
后 部 厕 所 门
后部厨房及 储物柜
提取烟尘部位
餐桌板上下两侧
右后侧机体窗玻璃内外两侧
提取烟尘部位
27排座位及通道处金属
后部通道地板残骸
(二)低位燃烧
由于液体的流动性,往往在不易烧到的低位 (角落、边缘、背面)发生燃烧。
一四、、放液火体案燃件烧及现痕场迹特的征特征
(二)低位燃烧
思考题: 形成低位燃烧的其他
情况有哪些?
11
一、液体燃烧痕迹的特征
(三)烧坑和烧洞
由于液体的渗透性 和纤维物质的浸润性, 如果将易燃液体倒在棉 被、衣物、床铺、沙发 上燃烧后,则会烧成一 个坑或一个洞。
(二)证明起火原因和火灾性质 (三)证明肇事人或当事人
三、易燃液体物证的提取
易燃易液燃体液物体证物提证取种优类先顺序
盛装容器
地面
水样
人体物证
残留物
烟尘
金属桶 塑料桶 塑料袋 浸油物 其他物品
水泥 瓷砖 地毯 实木地板 复合地板 人造革 泥土
低洼处 救火用水
毛发 指甲 衣物
木块 炭灰 家具软垫 生活用品 残骸
清理废墟 扫除浮灰 用水冲洗
干透
挥发性强的液体除外
炭化区
一、液体燃烧痕迹的特征
(一)平面上的燃烧轮廓
1.水泥地面
一、液体燃烧痕迹的特征
(一)平面上的燃烧轮廓
2.瓷砖
一、液体燃烧痕迹的特征
(一)平面上的燃烧轮廓
3.木地板
一、液体燃烧痕迹的特征
火灾调查第四章 火灾痕迹物证
![火灾调查第四章 火灾痕迹物证](https://img.taocdn.com/s3/m/e78bad1a4b35eefdc8d3339c.png)
(二)变形
由于金属在高温下强度会下降,在载荷的 作用下会发生变形。
3 2
4 15
1.硬拉铝;2.青铜;3.钢;4.电解质;5.铜
不同材料短时发热时抗拉强度与温度 的关系。
强度 温度 21 99 204 299 398 500 590
(%) 金属
铸铁
100 100 100 99 92 76 42
第四章 火灾痕迹物证
第一节 烟熏痕迹
一、烟熏痕迹的形成
1形成: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炭附着在物体
的表面或侵入物体孔隙而形成。 2成分:炭微粒为主 ,有少量燃烧产物 、热分
解产物。 3烟熏程度的影响因素:由烟浓度和烟熏时间
决定。其中烟浓度与物质种类、数量、氧浓度、 温度、湿度有关。
二、烟熏痕迹的证明作用
3 证明燃烧时间和温度
利用炭化深度计算
燃烧时间:t=X/v
耐火建筑(混凝土、砖混结构)火场温度: T=T0+345lg(8t+1)
根据表面裂纹特征判断
4 证明起火点
V形豁口或斜面的低点可能是起火点; 天棚上的木条余烬在火场废墟的最底部, 说明起火点在吊顶内;
5 证明起火原因
电灼烧痕迹:电气线路短路 炭化均匀,边缘明显:液体燃烧
第五节 金属受热痕迹
一、火灾现场中常见金属种类
钢铁 铜 铝及其合金
二、金属受热痕迹形成机理
(一)、氧化变色 在火灾作用下,金属会发生氧化反应, 并在表面产生受热变色等变化。
铜:氧化产生氧化铜CuO、Cu2O氧化亚 铜,呈绿色、黑色。
铁:产生 Fe2O3 、Fe3O4、 FeO等,分别 显示不同的颜色。
4.电弧灼烧痕迹
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观察
![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2f7eeed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0a.png)
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观察作者:郭辉来源:《今日消防》2020年第06期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在享受现代化的电、气、火带来便利的同时,火灾事故的发生也日趋增多,且越来越复杂。
作为火灾事故调查的基础证据,火灾痕迹对还原火灾的真实情况、分析火灾事故的原因、火灾性质的判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火灾痕迹与火灾事故之间的存在关联性,不同的场景下具有不同的证明力。
在对火灾事故开展调查的时候,调查人员必须要熟练的掌握火灾现场的勘验方式,将火灾证明收集完全。
关键词:火灾痕迹;事故调查;应用作为火场中实际存在和最为客观的证据,对火灾痕迹的准确认识与分析是掌握整个火场前后变化的关键所在。
火灾痕迹和火灾事实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联系,呈现出的证明力对于各个火场也不尽相同。
在这种背景下,想要最终确定火灾的事故原因,就要求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必须要掌握最有证明力的火灾痕迹应用于火场勘验。
1 火灾痕迹的概念与成因特点1.1火灾痕迹的概念简单来说火灾痕迹直接反映了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火灾蔓延情况,同时也是火灾发展过程的真实记录,更是火灾证据中最为重要的物证,对认定起火位置与起火原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发生火灾事故时,现场中的物品会产生碰撞,从而遗留下各种各样的痕迹,与此同时,痕迹另一重要的形成因素就是火焰的燃烧。
一般来说,导致痕迹产生的因素可以被不同的火灾痕迹客观的反映出来。
1.2火灾痕迹的成因特点1.2.1自身发展形成的规律性在火灾发生时,火场中的物体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火势的直接或者间接作用,或者还有外力作用参与其中。
不论是哪种作用,其主要原因是由物体的各种内在特性以及外在形式决定的,当这个过程结束时,其必然会呈现出某种相应的存在形式,即便是燃烧过后的灰烬,也必然能为人们分析火灾的起因提供参考。
1.2.2火势发展变化的关联性在火势微弱时,现场的痕迹相对简单,判定起火位置和着火点对人们来说更加容易;当火势发展到一定程度,相对猛烈时,现场各类痕迹之间相互交叉重叠,相互影响,干扰人们的判断,这时适当询问相关人员,通过目击者的描述来协助进行分析是最好的办法,不仅有助于掌握火灾变化的过程,也能更加准确、可靠的判定起火位置与着火点。
建筑火灾调查中玻璃痕迹的作用分析
![建筑火灾调查中玻璃痕迹的作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fda3d8fc4ffe473268ab58.png)
建筑火灾调查中玻璃痕迹的作用分析【摘要】在勘查火灾现场的时候,在地面上经常会出现烧坏的玻璃以及玻璃痕迹。
在对火灾现场进行勘查的过程当中,很多痕迹物证都不能被有效的保存下来。
但是玻璃痕迹却可以对现场的情况进行反应,对建筑火灾的调查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
在本文当中首先对玻璃的性质以及火灾玻璃痕迹进行了概述;其次对在火灾当中的玻璃痕迹的物证进行了分析;最终对其玻璃痕迹在火灾现场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建筑火灾;玻璃痕迹;作用【中图分类号】X9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7)06-0210-02在建筑火灾当中,火场的温度是相对较高的,并且加上外界环境的帮助,其火势的发展也是相对迅猛的,因此在现场会出现玻璃的一系列痕迹现象,比如破损以及融化等,因此在对建筑火灾现场的玻璃痕迹进行研究是相当重要的,现场的玻璃痕迹具有稳定的无力化学特点,从而对案件的侦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玻璃的性质以及玻璃的破坏痕迹1.1 玻璃的性质玻璃在熔融的情况下可以形成连续的网络结构,因此在冷却的过程当中玻璃当中的沾粘程度会变得越来越大。
在玻璃的性质方面可以分为平板玻璃和特种玻璃两种类别,主要应用在不同的用途当中,其中在火灾当中经常见到的平板玻璃主要成分是普通的平板玻璃以及镜面玻璃,在特种玻璃当中,主要是钢化玻璃。
1.2 玻璃的破坏痕迹在火场当中,造成玻璃破碎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火焰热气流的热作用,来自外部的机械力以及热作用的结合之下,就会产生巨大的张应力最终产生破裂的现象。
在玻璃受外外界的作用力以及火场当中的热作用之后,就会造成形状各异的破坏痕迹。
因此在调查过程当中,只需要掌握其中的规律和联系,就可以对火场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掌握和了解。
2.火灾当中的玻璃痕迹的物证在火场当中,需要对其玻璃痕迹进行特定的了解,就可以对起火部位、火灾蔓延程度以及起火原因进行了解,其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在玻璃热炸裂的痕迹方面,玻璃在受到热力作用以及外界因素的作用下会产生热炸裂的现象,主要是因为火场当中产生的热对流现象产生的,从而导致了玻璃的升温现象。
火灾痕迹物证-1概述
![火灾痕迹物证-1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db45e01482fb4daa48d4b14.png)
主 要 内 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第十一节 火灾痕迹物证概述 烟熏痕迹 木材燃烧痕迹 液体燃烧痕迹 倒塌痕迹 玻璃破坏痕迹 混凝土受热痕迹 金属受热痕迹 短路痕迹 过负荷痕迹 火灾物证鉴定
物证的破坏情况;指明需检验的确切部位
④ 检验目的要具体、明确
21
送检物证的盛装
22
四、火灾痕迹物证的提取与送检
3、物证的后期处理
鉴定后的物证:在火灾事故处理之后,可以撤销、 废弃或归还原主 司法部门处理的案件:在调查结束后,将物证及 案卷移送人民检察院 具有典型意义的实物证据和痕迹:应保存,以备 总结经验
液体流淌痕迹
14
四、火灾痕迹物证的提取与送检
1、固定、提取
固定:笔录、照相、录像、绘图 提取:(1)固体物证:用手拿取。 (2)液体物证:用取样瓶装取。 (3)气体物证:气体收集器收集。 注意:(1)浸润在木板、棉织物等纤维材料以及 泥土里的液体物证,连其载体一并提取; (2)对于被吸附于固体、溶解于液体中的 气体物证,连其固体或液体一并提取。
17
盛装物上要标注 提取位置要标注
18
19
四、火灾痕迹物证的提取与送检
2、送检
选择鉴定机构 咨询 提交相关材料
鉴定委托书
介绍现场情况 鉴定物证(比对样品) 照片、提取位置图、录像等 填写鉴定登记表
20
委托书内容
① 案情简介
② 送检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
③ 写清物证名称、数量;说明发现采集情况,
23
与物证有关的三个关键步骤-- 物证的发现、解释、运用
◆通过现场勘验,发现物证:发现要全面、细致;
火灾调查中痕迹的运用
![火灾调查中痕迹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4b05b11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6.png)
火灾调查中痕迹的运用发布时间:2022-02-16T11:55:16.507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8期作者:王鹤天[导读] 火灾痕迹是火灾事故发生时火焰、热量等在现场产生的痕迹,包括木材痕迹、玻璃痕迹、烟熏痕迹等。
上海市嘉定区消防救援支队上海市 201800摘要:火灾痕迹是火灾事故发生时火焰、热量等在现场产生的痕迹,包括木材痕迹、玻璃痕迹、烟熏痕迹等。
对火灾痕迹进行判断,可分析火灾起火时火的蔓延方向及起火原因,故火灾现场侦查在整个火灾调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在火灾调查活动中,侦查人员要提升调查质量和准确度。
关键词:火灾调查;痕迹;运用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各类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施工后的消防环节稍不注意,很容易埋下安全隐患,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在火灾事故的调查中,火灾痕迹属于重要因素,调查人员善于运用火灾痕迹,具体分析火灾原因,使火灾事故调查工作顺利地推进下去,其必要性不言而喻。
1火灾痕迹概述火灾调查中,痕迹证据一般是指火灾现场的所有痕迹。
根据痕迹可确定火灾发生的位置,有助于现场的恢复工作。
在进行火灾痕迹调查时,影响火灾痕迹位置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但在火灾现场追踪位置会影响调查的质量,因此现场调查的时候需要减少对痕迹的损坏。
2痕迹物证2.1起火部位在现场修复过程中,有很多证据可证明火灾发生的位置和着火点。
首先,不同位置的烟迹强度可判定火灾着火点的发生位置。
不同强度的烟代表了着火部位的距离,而通过烟强度判断起火部位是比较常用的方式。
其次,根据燃烧痕迹样式来进行判断。
一般用“V”字形标记所在位置可以判断着火点,而建筑物倒塌的位置有利于辨别火灾点。
最后,火灾碳化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火灾源头,不同位置物体的变色和变形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火灾高温会产生裂缝和摩擦痕迹,故可以根据摩擦的状况来确定着火点,根据痕迹位置对火灾现场进行还原及证明。
2.2火的蔓延方向着火点附近的烟雾痕迹是最重要的。
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探讨
![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941881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a.png)
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探讨作者:冯宇钦来源:《今日消防》2022年第12期摘要: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具有重要价值,其可以为起火位置、火势蔓延方向等细节的分析提供线索,因此,应高度重视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
在分析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对火灾痕迹的具体应用以及提升应用水平的策略进行了重点研究,以期促进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火灾痕迹;火灾事故;事故调查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227(2022)12-0103-03加强火灾事故调查有利于明确火灾原因与具体损失,但调查难度相对较大,需要诸多证据的支持。
而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部分专家学者对火灾痕迹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但现有研究不够完善,所以应深入分析不同火灾痕迹的应用,提高火灾事故调查质量。
1 火灾痕迹概述1.1 概念火灾痕迹指的是物体燃烧、受热后形成的可观测的物理、化学变化的现象[1]。
火灾痕迹真实记录了火灾发生、发展以及熄灭的过程,在起火位置、起火原因的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2 类型火灾痕迹有很多,例如倒塌痕迹、金属燃烧变化痕迹、可燃物燃烧的痕迹、不燃物与非金属燃烧痕迹、电熔化痕迹等,不同火灾痕迹的特点不同,可以为火灾事故调查提供不同的帮助。
1.3 特点火灾痕迹具有规律性、多样性、空间性等特点。
第一,规律性。
在火灾事故当中,火势会在不同的物体之间蔓延,且物体会出现外观变化与内在变化,这些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所以火灾痕迹具有较强的规律性。
第二,多样性。
不同火灾事故中的火灾痕迹不同,例如一些火灾痕迹较为清晰,判断难度相对较小,一些火灾痕迹过于混乱且存在相互干扰等情况,判断难度较大,所以火灾痕迹具有多样性[2]。
第三,空间性。
一些火灾事故出现在建筑物中,且其中的火灾痕迹具有较强的空间性。
此外,火灾痕迹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在出现火灾事故时消防救援机构会通过破拆门窗等方式进行救援,而火灾痕迹可能会受到这些救援手段的影响。
【课件】火灾痕迹物证-金属在火灾中的变化
![【课件】火灾痕迹物证-金属在火灾中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edc61e257cd184254b3535f9.png)
三、弹性变化
金属构件、室内用具上的金属零件,在火灾后逐渐 冷却,弹性和硬度会有所降低,塑性和韧性会有所 提高,温度越高,时间越长,这种变化越大。 这实际上也是一个退火或者回火的过程。 钢的退火:将钢加热、保温后缓慢冷却,以获得接 近平衡组织的工艺过程。包括完全退火、球化退火、 去应力退火 、再结晶退火等。目的:细化晶粒,均 匀组织,提高塑韧性,消除内应力,便于机械加工。
四、熔化变形
3、变形程度 建筑物中钢铁 构件的外形变 化越大,说明 其受热时间越 长,受热温度 越高。
卷帘门卷帘轴变形大的部位受热时间长, 下部为起火部位。
四、熔化变形
四、熔化变形
一般的火场温度在800º C~1000℃,熔点高于此温度的 金属不会发生熔化,如果火场中熔点高于1000℃的金属 发生熔化,就要考虑是否有助燃物,或是本身有热源。 低熔点金属在火场中也形成类似木材的斜茬痕,该斜茬 的斜面为迎火面,表明火灾的蔓延方向。
三、弹性变化
如果在火场发现沙发、席梦思床垫的某一部位的几 个弹簧失去了弹性,那么往往指明这个部位是阴燃 起火点。 正常情况下,静片(插座内静片和刀形开关静片) 都有一定的弹性,两静片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插头或 闸刀动片的厚度。在火灾条件下,插头插入插座或 刀型开关处于合闸位置,金属片就会退火失去弹性。
五、组织结构变化
金属组织结构变化是指金属构件在火灾条件下,晶 粒形状、大小和数量的变化,有时还会有某种成分 的溶入或析出。 在受热的条件下,由于原子扩散能力增大,金属发 生再结晶过程,被拉长、破碎的晶粒转变为均匀的 较大晶粒;金属温度越高、受热时间越长,其晶粒 长的越大。
五、组织结构变化源自3、金属表面氧化金属在火灾条件下较短时间形成的锈层与自然条件 下较长时间形成的锈层有许多不同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六)赤热体灼烧痕迹
热焊渣等高温固体以及通 电发热的灯泡、电熨斗、 电烙铁接触木材使其灼烧 的痕迹。
炭化非常明显,根据赤热 体温度不同,炭化层有薄 有厚;有明显的炭化坑,甚 至穿洞,炭化区与非炭化 区界限分明。
2
一、木材的基本特性
木材的燃点和自燃点 木材的燃点是指木材受热分解出的可燃性气体被 一个外部明火火源点燃时热空气的最低温度。 木材的自燃点是指没有点火源的情况下,木材受 热分解出的可燃性气体自行燃烧的最低热空气温 度。木材受热时间越长,自燃点越低(相对有一 个范围,一般在400℃左右)。
相同点—热空气的最低温度 不同点—有无外部点火源
证明 烧损缺口较小——火势蔓延快;烧损痕迹缺口较 大——火势蔓延慢。
15
三、木材燃烧痕迹的证明作用
(一)证明蔓延速度
16
油锅着火
三、木材燃烧痕迹的证明作用
(二)证明蔓延方向 1、火场中木房架柁梁头、
檩条头的残迹,通常沿 火灾蔓延方向,烧损情 况逐渐减轻,即形成先 短后长的形状。 2、相邻的木器或者同一木 器炭化层厚的一个或一 面先受火焰作用。
3
一、木材的基本特性
木材受热后的外观变化: 110℃水分基本蒸发完全; 150℃左右开始发生热分解,温度越高,热分解
速度越快; 200℃开始焦化变色; 260℃表面出现黑色; 300℃出现小裂纹; 360℃出现明显炭化裂纹; 400℃炭化层出现规则的龟裂纹,裂纹随温度的
升高而变短。 360℃~420℃达到自燃。
电弧
强烈的电弧灼烧引燃木材
赤热体灼烧痕迹
赤热体
赤热体表面高温引燃木材
5
(一)明火燃烧痕迹
燃烧时间短,速度 快,炭化层薄;
除紧靠地面的一面 外,表面都有燃烧 迹 Nhomakorabea;6
(一)明火燃烧痕迹
若燃烧时间长,水份蒸发速度快,引起收缩率大, 炭化裂纹明显,炭化沟槽深,炭块凸起,有光泽, 炭块之间有明显界限。
电熨斗灼烧残痕
13
三、木材燃烧痕迹的证明作用
(一)证明蔓延速度 利用炭化深度和界限证明
炭化层薄,炭化区与非炭化区界限分明——火势 强,蔓延快; 炭化层厚,炭化区与非炭化区有明 显的过渡区——火势弱,蔓延慢。
火势蔓延快
火势蔓延慢
14
三、木材燃烧痕迹的证明作用
(一)证明蔓延速度 利用垂直木板上“V”形痕迹缺口以及烧洞的大小
木结构火灾标准升温曲线
24
三、木材燃烧痕迹的证明作用
4
二、木材燃烧痕迹的种类
痕迹种类
热源种类
形成过程
明火燃烧痕迹
明火火焰
热分解气体燃烧及异相燃烧
辐射着火痕迹 低温燃烧痕迹 干馏着火痕迹
热气流辐射 热气流作用 高温的真空环境
热点无焰燃烧,扩大产生明火
木材长时间接触低温热源,不易 散热而产生的燃烧
高温干燥室内木材发生热分解和 热裂解,遇空气产生烟火
电弧灼烧痕迹
有较长的不同程度的炭化区,其中发黄的焦化层较 厚,而炭化层平坦,呈小裂纹。
9
热水锅炉烟囱与木屋架长
期接触,发生受热自燃。
10
(四)干馏着火痕迹
炭化程度深,炭化层厚而 均匀,并可在炭化木材下 部发现以木焦油为主的黑 色粘稠液体。
11
(五)电弧灼烧痕迹
强烈的电弧使得木材很快燃烧, 如果电弧灼烧后没有出现明火或 者产生火焰后很快熄灭,则灼烧 处炭化层较浅,与非炭化部分界 限分明。
三、木材燃烧痕迹的证明作用
(三)证明燃烧时间和温度 1、在耐火建筑火灾中计算燃烧
时间和温度 燃烧时间:t=X/V
火场温度: T=T0+345lg(8t+1) X—炭化深度,mm; V—炭化速率,mm/min; T—现场温度,℃; T0—火灾前温度,℃; t—燃烧时间,min。
T-TO ℃
t min 耐火建筑火灾标准升温曲线
19
三、木材燃烧痕迹的证明作用
6、火灾中烧残的带腿家具,能证明火势蔓延方向。
20
三、木材燃烧痕迹的证明作用
7、较大面积木板上 的烧洞,哪面边缘 炭化重,热源来自 哪面。
21
三、木材燃烧痕迹的证明作用
8、根据木材的 炭化导电性进
火势蔓延方向
行分析。电阻
越小处受热温
度越高、受热
时间越长。
2M
6M
22
第四章 火灾痕迹物证
第三节 木材燃烧痕迹 第四节 液体燃烧痕迹
1
一、木材的基本特性
木材的容重 木材的容重是指在自然状态下一立方米木材的重量公斤数, 以kg/m3 表示。
木材的化学组成 主要元素:C、H、O、N等元素。主要化学成分:纤维素、木 质素、糖、脂和无机物等。
木材的热分解和炭化 在着火过程中木材首先是水分蒸发,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开始 热分解,焦化直至炭化,温度越高,热分解速度越快,放出 CO、CH4等可燃气体并发生有焰燃烧,木炭发生无焰燃烧。 250℃以上,热失重显著增加。 炭化:固体可燃物质未经充分燃烧形成炭或含碳残留物的过 程叫炭化。
23
三、木材燃烧痕迹的证明作用
(三)证明燃烧时间和温度 2、木结构(全木结构及屋顶为木
结构)火灾中计算燃烧时间和温 度 燃烧时间: X=a(t-4)b.e-c(t-4) X—炭化深度,mm; t—燃烧时间,min。 a、b、c因木材种类不同而略有不 同。 火灾温度:t=6200(e-10t-e-15t)+200 T—t时的火灾温度,℃; t—燃烧时间,min。
7
(二)辐射着火痕迹
木材按照干燥、热分解、炭化、无焰燃烧、明火燃 烧的次序变化。 炭化层厚、龟裂严重,表面具有光泽,裂纹随温度 升高而变短。木柱等如半腰烧的特别重,说明它面 对强烈的辐射源。
8
(三)低温燃烧痕迹
低温燃烧是指木材接触温度较低的金属,如100℃ ~280℃的工艺蒸气管线等,在不易散热的条件下, 经过相当长时间发生的燃烧。由于温度低,其热分 解、炭化的时间更长。
17
三、木材燃烧痕迹的证明作用
(二)证明蔓延方向 3、烧成斜茬的木桩、
木门框等,斜茬面为 迎火面。 4、木件立面烧损成大 斜面,说明火势沿斜 面从低向高发展。
18
三、木材燃烧痕迹的证明作用
(二)证明蔓延方向 5、以热辐射形式传播
热能的特征性,决 定了在木材上形成 明显的受热面和非 受热面。
木柱迎火面呈大块状炭 化痕,背面无炭化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