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 PPT
最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ppt课件
![最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2c11aada38376baf1faeb6.png)
Back
六、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 题
(一)重视打好语言基础,注意提高文化素养 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把重点放在打好语言基础上。语言基础包括语 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前者指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的知识, 后者指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读、听、说、写、译等语言活动的 能力。正确的语音语调、扎实的语法、一定的词汇量和熟练的词 汇运用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有利于提高语言 应用能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也必将促进语言知识的加深和巩 固。 大学英语教学还应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世 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养。文化和语 言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 力的提高。
five
6)写的能力
能在阅读难度与课文相仿的书面材料时做 笔记、回答问题、写提纲,能就一定的话 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120~150词的短 文,能写短信和便条,表达意思清楚,无 重大语言错误。
six
7)译的能力
能借助词典将难度略低于课文的英语短文 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译速为 每小时300英语单词。能借助词典将内容 熟悉的汉语文字材料译成英语,译文达意, 无重大语言错误,译速为每小时250汉字。
three
4)听的能力
能听懂英语讲课,并能听懂题材熟悉、句 子结构比较简单、基本上没有生词、语速 为每分钟130~150词的简短会话、谈话、 报道和讲座,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 和有关细节,领会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
four
5)说的能力
能就教材内容和适当的听力材料进行问答 和复述,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日常会话, 能就所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言, 表达思想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图-青岛农业大学
![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图-青岛农业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2641afe7bb4cf7ec4afed093.png)
通过阅读和分析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 高级英语Ⅰ-Ⅲ 160 第 5-7 学期 作品,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 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英语技能。 跨文化交际 32 第 6 学期 介绍跨文化交际概念和观点,世界观、价值观的跨文化差异及其对交际 的影响,增加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克服交际障碍,提高交际能力。 通过介绍英国文学史,阅读和分析英国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掌握文学批 英国文学Ⅰ 32 第 5 学期 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文 学欣赏、批评和思辨能力。 通过介绍美国文学史,阅读和分析美国文学作品,增强学生对美国文学 美国文学Ⅰ 32 第 6 学期 及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文学欣赏、批评和思辨能力,促进学生语言基 本功,提高人文素质。 通过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讲授各种不同文体的翻译方法,帮助学 专业课程 英汉互译Ⅰ-Ⅱ 64(16) 第 5-6 学期 生掌握英汉双语翻译的基本理论和翻译技巧,培养学生准确、流畅的英 汉互译能力。 通过口译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基本技巧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口译记 口译 32(10) 第 5 学期 忆方法、口头概述,口译笔记及公众演讲技能,使学生能较准确、流畅 地进行汉英交替传译。 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 英语国家概况Ⅰ-Ⅱ 64 第 6-7 学期 情况及其文化传统,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 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学导论 48 第 6 学期 介绍语言学理论,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性认识和语言修养,培养学生发 现、分析和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了解掌握英语学术论文的语言特点、篇章结构及基本格式,能独 立撰写符合学术规范的论文。 重点提高英语综合应用技能,充实文化知识,提高交际能力,目的帮助 学生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 通过讲解和分析优秀英语演讲范例,系统介绍和训练学生英语演讲稿的 写作和演讲技能,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任选课模块课 程 外语学院 外语学院 外语学院 专业课程 外语学院 外语学院 外语学院 外语学院 外语学院
大学英语ppt优秀课件
![大学英语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42baa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3.p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Reading material selection
Choose challenging reading materials such as novels, essays, and comments to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ies.
Choose a natural and smooth transition effect to maintain audience attention.
When to use animation and transitions
When it is necessary to draw attention or guide the audience's thoughts, avoid abuse.
01
Course Introduction
Course objectives
Improving students' English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abilities
Enhancing students'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ability to apply English in practical situations
2 Listening and speaking practice
This part focuses on the basic rules of English grammar and common vocabulary, aiming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rther English learning
英文课程体系设计方案模板
![英文课程体系设计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cc4bd1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4.png)
I. IntroductionThe purpose of this document is to outline a comprehensive English curriculum design plan that aims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solid foundation in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including reading, writing, speaking, and listening. The curriculum will be structured to cater to the needs of diverse learners, ensuring that it is both challenging and accessible to all students.II. Objectives and Goals1. Overall Objective: To develop students' proficiency in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to a level that enables them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both academic and real-life contexts.2. Specific Goals:- By the end of the cours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read and understand a variety of texts, including fiction, non-fiction, and academic materials.-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write coherent and structured essays, reports, and personal compositions.-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engage in meaningful conversations and presentations using appropriate vocabulary and grammar.-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listen to and interpret spoken English in different contexts.III. Curriculum Structure1. Grade Levels: The curriculum will be designed for grades [insert grade levels, e.g., 1-5].2. Course Duration: Each course will be [insert duration, e.g., 1 academic year].3. Curriculum Components:- Reading: A variety of texts will be selected to expose students to different genres and writing styles. Texts will include age-appropriateliterature, informational texts, and excerpts from classic and contemporary works.- Writing: Students will engage in writing activities that develop their ability to express ideas clearly and coherently. These activities will include narrative, expository, and argumentative writing.- Speaking: Opportunities for speaking and listening will be incorporated into every lesson. This will include group discussions, presentations, and role-playing activities.- Listening: Students will be exposed to a variety of listening materials, such as audiobooks, podcasts, and video clips, to enhance their comprehension skills.IV. Teaching Methods and Strategies1. Interactive Learning: Utilize interactive methods such as group work,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project-based learning to engage students actively in the learning process.2.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corporat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ools to enhance learning experiences, such as interactive whiteboards,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s, and educational apps.3.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Provide varied resources and support to meet the diverse needs of learners, including those with special needs or advanced abilities.4. Assessment: Implement a variety of assessment methods, including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assessments, to monitor student progress and inform teaching practices.V.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1. Formative Assessments: Regular quizzes, class discussions, andwriting assignments will be used to assess student understanding and progress.2. Summative Assessments: End-of-unit tests, essays, and presentations will be conducted to evaluate students' overall achievement at the endof each course.3. Feedback: Provide constructive feedback on student work to help them identify areas for improvement and celebrate their achievements.VI. Implementation Schedule1. Yearly Outline: Develop a yearly outline that includes specific units, topics, and activities for each term.2. Quarterly Plans: Create detailed quarterly plans that break down the yearly outline into manageable units, with specific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activities.3. Weekly Schedules: Prepare weekly schedules that outline daily lessons, activities, and resources needed for each class.VII. ConclusionThis English curriculum design plan is a roadmap for creating a dynamic and effe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that will equip students with the necessary skills to become confident and competent English speakers and writers. Through a balanced approach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udents will be motivated to develop their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achieve their academic goals.。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62ef38bf242336c1eb95efa.png)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一)课程性质大学英语课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通识教育必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B类课程。
它服务于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专业培养目标,服务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需要。
课程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凸显其基础性地位和工具性作用。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服务,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方面具有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课程任务经过三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
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提升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大学英语课程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面向的就业岗位和工作过程为课程开发依据,以应用为目的,以实践为核心,以知识为主线,挑选较为典型和常用的工作场景作为语言环境,将将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合作性和交际性贯穿于教学之中,将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要求融入行业工作过程内容中,进行语言能力与职业能力的无缝对接,最终实现提高职业能力素养的目标.2.课程整体设计思路(1)以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应用能力在课程设计时,大学英语课程将行业英语教学内容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基础英语教学与行业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着重提高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大学英语课程整合教学内容,调整了晦涩难懂、应用性不强的部分,加强实践性教学而不是只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同时,大学英语课程还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保持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图
![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图](https://img.taocdn.com/s3/m/4f43b9d4ad51f01dc281f136.png)
附件5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图课程体系Types 课程Courses通识教育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Basic of Computers for College,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The Culture on Thought and Morality as well as Foundations of Law,体育(一)Physical Education (1) ,大学生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 for College Students,军事理论Military Doctrine ,军训Military Training,中国近现代史纲要Outline of China's Modern History for Nearly ,体育(二)Physical Education (2),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Contemporary World Economy and Politics,人文科学类选修课Optional Courses for Students of Humanism and Science,Excel and Powerpoint,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体育(三)Physical Education (3),体育(四)Physical Education (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General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s,Deng Xiaoping Theory and theThree-representative's Theorie,毕业教育graduation education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英语语法(一)English Grammar (1),英语语音English Phonetics,综合英语(一)Integrated English (1),英语听力English Listening,英语阅读English Reading,英语口语(一)Oral English (1),综合英语(二)Integrated English (2),英语语法(二)English Grammar (2),英语口语技能实习Practice of Oral English,英语口语(二)Oral English (2),英语写作(一)English Writing (1),综合英语(三)Integrated English (3),英语写作技能实习Practice of English Writing,英语视听说Audiovisual-Oral English,二外(一)Second Foreign Language (1),综合英语(四)Integrated English (4),英语综合技能实习(一)Integrated Practice of English Skills (1),英语写作(二)English Writing (2),二外(二)Second Foreign Language (2),高级英语(一)Advanced English (1),英语写作(三)English Writting (3),二外(三)Second Foreign Language (3),高级英语(二)Advanced English (2),英语写作(四)English Writting (4),二外(四)Second Foreign Language (4)专业课程英语报刊选读Selected Readings of English Newspapers,英语国家概况Survey of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传媒英语English for Mass Media,科技英语English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翻译理论与实践(一)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1),英语语言学English Linguistics,英汉笔译技能实习Practice of C-E&E-C Translation,英汉写作比较Comparative Studi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Writing,英语口译English Interpretation,论文指导(英语)Thesis Writing Guide,英语综合技能实习(二)Integrated Practice of English Skills (2),毕业论文(英语)Graduation Thesis,毕业实习(英语)Graduation Internship商务英语方向英美文学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管理学英语English for Management,国际贸易实务英语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应用翻译Applied Translation,商务英语口译技能实习Practice of Oral Business English,翻译理论与实践(二)Translation Theory andPractice (2),市场营销英语English for Marketing ,国际经济学英语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Business,国际金融实务英语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Finance,国际商法英语English for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商务英语写作Business English Writing语言文学方向英国文学English Literature,心理学APsychology A,翻译理论与实践(二)TranslationTheory and Practice (2),美国文学American Literature,英语词汇学English Lexicology,英语教学法English Pedagogy,学术理论口译技能实习Interpretation Practice of AcademicTheories ,教育学APedagogics A,跨文化交际学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英语修辞学English Rhetoric Studies,英美文学选读Selected Readings of Literatures in Great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57304401c8d376eeafaa3104.png)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作者:崔艳辉王轶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崔艳辉,王轶(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摘要:《大学英语》是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
本文从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必要性的讨论出发,提出大学英语课程最优化课程体系,给出了具体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设计方案及其实施效果,期望能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终身学习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01-0241-02《大学英语》是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加快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人才,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国家教育部于2004年初制定并下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作为高等学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一、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目前,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设计存在明显的弊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模式整体划一,对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发展重视不够;(2)教学观念陈旧,以知识的灌输为主,授课以教师为中心,不重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接受程度;(3)教学方法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4)教学内容老化,题材狭窄,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这些因素在根本上制约着大学英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要改变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不理想的现状,势必需要革新这种传统的课程体系。
大学英语精品课程
![大学英语精品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ad7c6ba6f524ccbff1218460.png)
二级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 类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综合课程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综合课程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
北京交通大学 宁波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北京大学 东北大学 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蒋学清 范谊 赵雪爱 黄必康 赵雯 王海啸 罗立胜 李霄翔 何莲珍 邱东林 郑树棠 张本慎 2003 2003 2003 2005 2005 2005
谢谢! 谢谢!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 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
建立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 建设1500门国家精品课程 门国家精品课程(每年评300门) 门国家精品课程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 意见(教高[2007]1号)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 见(教高[2007]2号)
07、08年指标的差异之处 07、08年指标的差异之处
总体比较 从分值的变化来看 1、强调课程资源的推广共享 2、08年比07年突出了“教学条件”这个指标 项
教学条件
3-1 教材 及相 关资 料 3-2 实践 教学 条件 3-3 网络 教学 环境 教材及相关 资料建设 选用优秀教材(含国家优秀教材、国 选用优秀教材 外高水平原版教材或高水平的自 编教材);课件、案例、习题等 课件、 课件 案例、 相关资料丰富, 相关资料丰富,并为学生的研究 性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的 文献资料;实验教材配套齐全, 文献资料 能满足教学需要。 实践教学条件能满足教学要求;能进 行开放式教学,效果明显(理工 类课程能开出高水平的选作实 验)。 建有教学资源丰富、功能比较齐全、 建有教学资源丰富、功能比较齐全、 10分 运行良好的课程网站,并能有效 运行良好的课程网站, 共享。 共享
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汇报
![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893e7323a8956bec0875e32c.png)
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汇报根据教育部2004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及我院的教学指导方针,结合我院的实际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和所面临的社会需求,我们将我院的大学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定为:使我院75%左右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所规定的一般要求,通过分级教学使其他25%的学生达到《要求》中的较高要求。
为达到此目标,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大学英语教学及建设工作:1)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
我们一直以来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选用了教育部推荐的优秀教材,注重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合作式教学和分级教学等教学方式,经常采用讨论、演讲、辩论、戏剧或短剧表演等多种多样的手段,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活动;2)第二课堂:大学英语的老师们在认真完成好教学工作之余积极开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英语角、英文经典电影欣赏、英语演讲培训和比赛、英语知识竞赛、大学英语四六级知识讲座、英语手抄报竞赛等一系列活动已经确定为大学英语课程的辅助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做到活学活用、学用结合,从而达到学而有用、学以致用的目的,使学生们真正体会到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益处和乐趣,同时养成愿学、好学、勤学、会学的英语学习习惯,极大地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3)大学英语教学措施及成效:我们制定且完善了符合我院实际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质量标准和考试大纲,并严格执行,以保障我院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科学而有序地开展。
在学院各级有关领导和全体大学英语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院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年来,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逐年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较过去有了很大提高,以前听不懂、开不了口的“哑巴英语”现象正在逐步改变;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全省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成绩有了突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取得了佳绩;学院各非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攻读硕士学位的人数也逐年提高,象现在南京理工大学攻读硕士的03级电气工程专业的尤志祥同学刚在南京市高校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4)课程建设:为了更进一步搞好我院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程五年建设规划,计划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等方面继续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活动,在2006年大学英语课程被确定为院级重点课程和成功地通过了院级精品课程的评审,成为首批院级精品课程之一的基础上,通过五年的努力,将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成为一门体现现代外语教学理念,课程体系科学、完整,教学手段与方法先进,课程特色鲜明,质量优良的精品课程。
高校新生态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以“金课”为标准
![高校新生态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以“金课”为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96af53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6.png)
32019年31期总第471期ENGLISH ON CAMPUS高校新生态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以“金课”为标准文/车继雁 黄亚楠司长吴岩作了题为“建设中国金课”的报告。
吴岩司长提出了“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
“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所谓“高阶性”,就是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是要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
所谓“创新性”,是课程内容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
所谓“挑战度”,是指课程有一定难度,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老师备课和学生课下有较高要求。
一、什么是金课《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中要求“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金课,又称为一流课程,是指金课建设计划的10000门左右国家级一流课程和10000门左右省级一流课程。
11月24日,在第十一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和要求,结合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各试点专业在培养方案制定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以“大工程观”为指导,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国家通用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学校专业标准,在学校领导小组和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制订“卓越计划”各试点专业的培养方案。
2.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3.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
4.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工程和社会的重大(重要)问题,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
大学英语ppt课件
![大学英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465f3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b.png)
Strategies and Methods for Grammar Learning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classroom activities
Classroom activities are an important way for students to learn grammar Students shoul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classroom activities and try to use English as much as possible
Importance
College English is an essential course for students to master English skills and prepare for future careers It can als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Western culture and improve their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ies
Differences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has its own differences It requires students to have a certain level of vocabulary, grammar, and cultural knowledge, and also requires them to integrate these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understand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大学英语ppt课件模板
![大学英语ppt课件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a0609b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70.png)
template
目录
CONTENTS
• Introduction to College English • College English Vocabulary Lea • College English Grammar Learning •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and •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and Wr
Self directed learning
Learning vocabulary according to individual needs and interests, setting goals, selecting appropriate learning methods and assessing learning results
Self study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complete assigned readings, listen to audio materials, and engage in language practice activities to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lassroom content and improve their language skills
"thesis", "hypothesis", "methodology", etc • Domain specific vocabulary: The words that are only used in certificate fields or industries, such as
双一流背景下大学英语一流课程内容建设探讨
![双一流背景下大学英语一流课程内容建设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2b1414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71.png)
2020年38期总第530期ENGLISH ON CAMPUS双一流背景下大学英语一流课程内容建设探讨文/申俊丽自双一流建设启动以来,各高校以打造一流院校、建设一流学科为目标,以内容建设为抓手,扎实做好专业课程建设各项工作,促进了学科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跨越式提升。
在这一背景下,大学英语以建设一流课程内容为目标,结合《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围绕提升大学生能力、知识、素质的全面要求,打造适应新时达发展需求的一流课程内容。
一、大学英语一流课程内容建设理念高校应围绕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定位,结合文化互动、“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在新时代的发展理念,基于当前一个时期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身心特点,因地制宜地打造切合实际的一流课程。
首先,全人教育理念。
简言之,这一理念即培养素质、能力、身心等各方面都能够全面发展的人。
为促进每一个个体都能够持续、和谐、全面、充分、自由发展并释放最大潜能,在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潜能、需求、社会性、个性、情感、智力等多个方面,尤为需要注意的是要加强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塑造,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归根结底,在“全人教育理念”下,要促进当代大学生在能力、知识、道德、素养等各方面和谐发展、综合提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学英语这门课程要紧紧围绕一流内容建设目标,在课程目标、体系方面加以完善,最终致力于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创新思维、人文素养、文化意识、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现代化人才。
其次,人文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融汇。
双一流建设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自然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的提升,还要加强道德品格和人文素养的培育,尤其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实现学生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的“双提升”更加至关重要。
对于大学英语这一传统的人文学科而言,要想主动对接双一流建设标准,就要让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前提下,有意识地主动了解相关的自然科技发展动态,既有助于自身能力、素质的提升,同时也可以借助自然科学的理性和逻辑性来增强思维的全面性和客观性,有效激发创新精神。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06a2a9c63186bceb19e8bb72.png)
2.《指南:课程设置》基本内容
2.4课程设置的具体要求
2.4.1教学内容要求
课程教学学时要求 2.4.3 课程类型要求
2.4.2
2.《指南:课程设置》基本内容
2.4课程设置的具体要求:
2.4.1教学内容要求 2.4.1.1通用英语课程 2.4.1.2专门用途英语课程
3.旧《要求》与新《指南》对比
3.5 新、旧“课程设计的体系性”对比 旧:“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
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大学英语课 程体系,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 和提高。” 教学内容与类型交错,选修与必修混合。虽强调体系,但实际操作不易。
3.4
3.5
3.6
新《指南》教学目标 旧《要求》教学目标 新、旧“教学内容与要求”对比 新、旧“着眼点”对比 新、旧“课程设计的体系性”比
3.1新《指南》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 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今后 的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的需要。
强调: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 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综合文化素养
3.旧《要求》与新《指南》对比
3.4新、旧“着眼点”对比 旧:着眼于基于词汇量的英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描述
,对目标中提出的“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内容要求不 具体。 一般要求:掌握的总词汇量应达到4500个单词和700个 词组,其中20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 。 较高要求:掌握的总词汇量应达到5500个单词和1200 个词组,其中25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 更高要求:掌握的总词汇量应达到6500个单词和1700 个词组,其中30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与性质
2.2课程设置的基本依据:
战略性依据:学校类型、层次、生源、 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战术性依据:教学内容和课时 科学性依据:语言教学和学习规律;
三位一体方能务实与特色并举。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2.《指南:课程设置》基本内容
谢 谢!
4.课程体系建设的困难与对策
➢ 4.1教学内容,目标层级,课程类型兼顾的困难与对策 ➢ 教学内容不能简单等同于具体课程,基础目标起点的学校
可能要将专用英语和跨文化元素适当融入“通用英语”课 的教学,不一定必要或有时间开设专门的“跨文化交际” 课 或“专门用途英语”课; ➢ 部分基础目标起点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可能也不一定必需专 门开设“通用英语”课,将通用英语的相关内容融入“职 业英语”课未必不是特色; ➢ 高起点学校如何协调好“通用英语”与“学术英语”尤其 是“通用学业英语”的教学或课程开设也是体现特色之关 键。
➢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
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
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 3.5 新、旧“课程设计的体系性”对比
旧:“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
➢ 2.4课程设置的具体要求:
➢ 2.4.1教学内容要求 ➢ 2.4.1.1通用英语课程
➢ 2.4.1.2专门用途英语课程
➢ 2.4.1.3跨文化交际课程
跨文化交际, 中国历史,英美历史,欧洲文明史,中华文明, 西方哲学, 中国哲学,英美文学,中国文学,英语报刊阅读,英语演讲,英语辩论等
2.《指南:课程设置》基本内容
每周4课时。 ➢ 与发展目标相关的课程建议以限定选修,在大学二年
级及以上阶段开设,每周不少于2课时。
3.旧《要求》与新《指南》对比
➢ 3.1新《指南》教学目标
➢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 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今后 的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的需要。
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大学英语课 程体系,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 和提高。”
教学内容与类型交错,选修与必修混合。虽强调体系,但实际操作不易。
新:基于不同类型学校的不同生源,不同定位; 根据“通用英语、专
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块描述清晰的内容;依循基础、提高和 发展三个层级分明的目标;按照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三类协调 统一的课型构成能够反映本校特色、动态开放、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 课程体系。
➢ 2.4课程设置的具体要求:
➢ 2.4.2 课程教学学时要求: ➢ 大学英语起始阶段的课程若与高中英语选修1课程相衔
接,选择基础目标,需要144-216课时(即1至1年半); ➢ 对入学时英语基础较好、英语需求较高的学生可选择
提高目标,需要144课时(即1年); ➢ 与基础目标和提高目标相关的“通用英语”课程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