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体验观德育课程一体化研究【最新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体验观德育课程一体化研究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树立远大志向、形成正确价值观、养成良好道德习惯的重要时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2019年8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特别强调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以达到德育效果。但是当前许多初中学校德育课程欠缺体系化,校内外德育脱节,初中德育课程的实效性欠佳。为此,广东实验中学不断调整创新德育课程体系,聚焦德育课程改革与实践,开展了一系列初中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实践探索。基于生态体验观,遵循学生主体、活动体验、生态化育和协同共享原则,以育人为宗旨统整德育课程,以年级为序列整合德育内容,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充盈德育生态,以共建为策略聚合德育资源,助推学生健康成长的跨时空教育生态,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育人生态系统,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创新发展。
一、当前初中德育课程一体化的现状与困境分析
1.初中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内涵。2005年4月,《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德育
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提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的德育网络,使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使大中小学德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不断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指示和说明。如今,新时代教育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加强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是落实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一环,也是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诉求。广义而言,学校中的一切教育因子都是德育课程,包括显性的德育课程与隐性的德育课程。学校显性德育课程主要包括国家德育主干课程、学科渗透课程、德育校本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的隐性德育课程主要包括班级文化课程、年级文化课程、社会活动课程。因此,初中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除了要整合显性课程的育人价值外,还要充分规划、挖掘隐性课程的育人价值。具体而言,初中德育课程一体化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落实德育课程目标体系整体规划与顶层设计,实现各年级德育目标的衔接与螺旋上升。二是德育内容序列化。①根据系统化的德育目标和初中生的发展水平,把德育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有层次地序列化编排,使之成为稳定的具有系统性的内容序列。三是德育活动主题化。德育活动相互关联,围绕主题,紧跟主线。四是德育资源共享化。德育资源超越学校内、学
科间的局限,打破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壁垒,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2.当前初中德育课程存在的问题。目前,现实中所存在的各学段德育目标碎片化,课程内容重复倒置,层次性和整体性需要完善;德育活动零散而内容庞杂②,缺乏中心主题和活动主线,活动内容空泛、盲目、随意,脱离学生实际;校内外德育衔接脱节,课程资源缺乏多样性等情况,对初中德育课程实效性的发挥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如何全面有效推进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具体而言,第一,如何构建整体有序的德育课程体系,实现育人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和规范化;第二,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展现真实的生命样态,感受真切的生活体验;第三,如何创设精品主题德育活动,提升德育活动的实效性;第四,如何整合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德育资源,突破学校德育的传统边界。3.推进初中德育课程一体化的重要意义。学校德育需要发挥时代引领作用,改变僵化的德育模式,注重学生道德成长规律。推进初中德育课程一体化有重要现实意义。在人生方向上,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实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深切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成为“四有”公民,获得高度的政治认同和社会认同。在德育理念上,将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增强学校德育针对性与实效性,推动学校德育现代化建设。
在德育方法上,强化学生道德成长所需的生活化、体验式、对话性以及欣赏性要求,改变以往教学模式单一刻板、教学目标狭隘、学生知行不一等问题。
二、生态体验观的价值意蕴和实践原则
1.生态体验观的内涵与价值意蕴。生态体验观是一种追求和谐美善境界的道德教育观。它从元生态(人与自然)、类生态(人与族群)和内生态(人与自我)三重生态之圆融互摄的意义上,③反思和重构道德教育过程。通过营造既适合于知识学习又有利于人格健康成长的教育文化氛围,使学生全息沉浸、全脑贯通,激发学生生命潜能,陶养健全人格。生态体验观一是强调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注重学生真实的成长体验,将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二是强调在体验中促发认知和情感的融合,整合学生成长的外铄因子与内生因子,有效诱发师生的生命感动,提升道德教育的实效与魅力。
④因此,生态体验观是一种融生活德育、生态德育、体验德育于一体的科学的德育理念。在这种道德教育理念下,教师不再过分强调行动限制性因子、强化惩罚性行为,而是自觉关注并创造条件,在生态体验场中把师生的生命意义关联起来,引领学生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并共同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人格境界。具体而言,生态体验德育提供了一种价值
引领,由教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范本,在三重生态环境中,引导学生价值生成;营造了一种全息沉浸的氛围,通过各个学科的连贯性与一致性,使师生沉浸在润物无声的育人环境中;促进了一种精神气质的达成,在年级文化与班级文化的特色构建中,让学生逐步形成“立鸿鹄之志,担千秋大任”的豪迈气魄;锻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在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的情感体验中,培育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增强了继往开来的实践能力,在节庆课程、社团课程、研学旅行课程等课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2.基于生态体验观的初中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原则。学生主体原则。坚持学生在学校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理论灌输、语言管教的方式,注重启发引导、讨论对话,促进学生自主自为能力的发展,从学生自我内部获得道德认同、践行道德要求。活动体验原则。坚持学校德育实施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体验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真实体验、切己感受、深刻印象,实现育人寓教于乐、寓教无痕。生态化育原则。坚持以学生真实的生命样态为基础,融三重生态于德育工作中,实现学生自我、社会情感及能力提升等维度的全面发展。协同共享原则。坚持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建育人环境、共享育人成果,为学生道德成长提供全方位的德育氛围,实现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