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际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

第三章人际关系

一个看起来非常优秀的人并不一定预示着这个人会非常优秀。

人际吸引:相见、喜欢、成为熟人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及研究: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

社会心理学要研究的是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它关注的是这种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其构成成分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二)研究现状

1、西方社会科学界对人际关系的研究:

(1)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私人关系或人际关系的探讨:研究相当活跃,主要在达克主编的《人际关系手册》中反映了基本情况。但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对人际关系的研

究存在缺陷,达克等人做了概括:A、往往局限于对大学生友谊的形成和异性恋

爱关系的探讨,其它领域很少涉及;B、将关系看做是包含着两个已定型的、完

整的、稳定的、独立的个体的一个静态的、铁板一块的容器,忽视了人际关系是

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也忽视了关系中的个人是开放的、不稳定的、变化的;

C忽视了真实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下运作的,这种社会文化情境规

定了一种什么才是正常的、可接受的观点,此观点影响人们对关系的知觉,也影

响了研究者对关系的知觉;D、忽视了社会、文化情境对人们建立关系的过程和

关系本身的影响。

(2)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对人群互动关系的研究:人群互动关系包括组织内所有的互动形态,例如组织内部决策的形成、组织设计、领导行为、士气激励、团队运作、

冲突管理、人群互动训练等,其核心在于沟通和说服。有效的人群互动关系可以

促使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贡献心力,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人际技能的训

练:IBM公司的员工每年平均接受共计32小时的人群互动关系训练或辅导)

2、中国社会科学界对人际关系的研究

(1)关系一词在中国社会结构中具有关键性的地位,是中国人用以处理其日常生活的基本储藏知识的一部分,关系和人情是中国社会特有的本土现象。英语中没有对

应的词汇,现“guanxi”已成为一个专有名词出现在英文学术报刊和文献中。

(2)传统文化对关系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人我关系的思考。例如儒家的“伦”(天地宇宙和人类社会都必须处在情感性的群体人际的和谐关系中),还有贵己论、不争

论、仁爱论、兼爱论、无我论、等等。梁漱溟认为中国社会既不是个人本位,也不是群体本位、而是关系本位,这一观点明确了关系在中国社会中的核心地位。

(主要体现在理论研究上)

(3)从社会和行为科学的角度对关系和人情的实证研究:A、费孝通以农村调研为基础而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胡先晋对中国人的面子和中国人情感的剖析,杨联升对作为中国社会关系基础的“报”的概念的阐释等。(30、40年代)研究者对人情的概念、关系的建立、请客送礼行为、社会关系网络、关系的作用、关系与宏观社会结构的关联等问题都有不少研究。

B、自80年代开始,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对关系和人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理论方面,学者们提出了一些试图揭示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互动规则的理论模式,有黄国光的“人情与面子”模式,何友晖等人的“关系取向”理论,杨国枢的“社会取向”理论等。在实证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二、人际关系的维度与类型

1、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

(1)情感上的亲疏维度;(2)地位上的尊卑维度。这是最基本的维度,除此之外,还有次要一些的维度是“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前者讲人情,做事因人而异,后者讲一视同仁),“工作导向与非工作导向”等。

研究表明:当互动双方在“尊卑”维度上表现出互补性(一方的支配行为引发另一方的顺从行为),在“亲疏”维度上表现出对等性行为(如一方的友善引发另一方的友善)时,双方的关系比较和谐;相反,当互动双方在“尊卑”维度上表现出对等性(双方都顺从或都支配),在亲疏维度上表现出对立性(一方友善,另一方却带有敌意时,双方关系容易紧张。

这两个维度在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中有非常明显的表现,不少学者对此有很深入的分析。例如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的概念:中国人往往以自己为中心,把他人按亲疏远近分为几个同心圆圈,与自己越亲近的,处于与中心越贴近的小圆圈内。人们以不同的交往法则来对待属于不同圆圈层里的人,跟中心越接近的,对他们越好。而且,尊卑有序也是中国乡土社会人际交往的一个特点。

2、社会关系模式

(1)费斯克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克综合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研究发现,提出了一个相当系统的社会关系模式。他认为社会互动有以下四种模式:

A、共享:由团体成员共享情感与资源,不分彼此。(家人关系,亲密朋友关系)

B、权威排序:依据年龄、阶层、地位等形成不对等的权威与顺从关系。(如长幼关系、

上下级关系)

C、对等互惠:双方平等,强调对等回报与交易的平衡。(国与国之间)

D、市场定价:双方基于理性,进行得失衡量,考虑成本与收益的比率,商业关系往往

如此。

费斯克认为,这四种模式存在于个人大脑中的关系原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组合这四种基本模式,建构出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且在不同的文化中都存在这些模式,但是,哪些模式占据主导地位,各种模式的应用范围如何,具体的实施细则是什么,则因文化而异。

(2)克拉克和米尔斯模式

认为人际关系有两种:A、交换关系:强调礼尚往来,讲究平衡和对等;

A、共享关系:关心对方的幸福,讲究需求法则,而且不希望对方作出对等的回报。

在共享关系中,人们并非不在乎公平问题,而是对不公平的容忍时间要长一些,容忍程度要大一些,在共享关系中,人们相互信任程度比较高,相信对方不会故意占自己的便宜,认为最后会达到大致的平衡,所以能够容忍一时的不平衡。相反,如果对方立即对等回报,反而会给人太见外的感觉,甚至影响关系的发展。(第61页)

3、中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类型

(1)既有关系与交往关系。既有关系是指在某一时间点上两人关系中经由社会既定和认可的一些连带而形成的一个交往基础。例如同乡、同事、校友等。交往关系是指在某一时间点上俩人实际交往的状态。

(2)情感关系、工具关系与混合关系。这是黄国光在综合了中国的儒家理论和西方的社会交换理论提出的华人社会的人际关系交往模式,在不同的关系中,遵循不同的交往法则。

A、情感性关系:在家人、亲密朋友之间,是一种长久、稳定的关系,它可以满足个人在关爱、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求。“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是情感性关系的需求法则。(类似共享关系)

B、工具性关系:在陌生人之间,是一种短暂、不稳定的关系。“公平法则”是这一关系的交往法则。(类似市场定价模式)例如店员与顾客

C、混合性关系界于情感性关系与工具性关系之间,双方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关系,但是并不是很深刻,没有达到可以随意表现出真诚行为的地步。(亲戚、邻居、师生、同学、同事等关系属于混合性关系。具有延续性,双方预期有进一步的交往。遵循“人情法则”。注重均等与互惠,类似于对等互惠模式。

(3)家人关系、熟人关系和生人关系。是杨国枢根据亲疏远近提出的中国人人际关系类型。在家人关系中,双方要讲责任,不太在意对方是否回报。在熟人关系中,双方要讲人情,在生人关系中,双方都讲利害。

(4)核心区、可靠区及有效区。阎云翔在《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一书中指出,一个村民私人关系根据可靠性程度可以分为几个区域,分别是核心区域、可靠区域有效区域和村庄共同体,再往外就是外部世界。

在外部世界,关系是一种办事的手段,送礼也是一种短期、工具性的活动。在村庄的内部,送礼和关系则有不同的含义。

核心区域由一个人的家庭成员构成,包括亲近的族亲和姻亲,这是一个人亲属网络的中心。

可靠区域由一个人的好友们组成,核心区域与可靠区域之间的界限并非很严格,因为最好的朋友有可能比亲戚还要好。

有效区域由一般亲友组成,包括的人数较多,在吸收新成员方面更加开放。阎云翔的研究发现,个人与在核心区的人交换的礼物最多,可靠区次之,有效区在次之。

三、人际关系的测量

(一)社会测量法

1、社会测量是由美国的学者莫雷诺于20世纪30年代最先创立的。它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了解整个群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每个成员的人际关系状况。问世之后,社会测量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不少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都作出了贡献。

3、社会测量法的基本方法就是向群体成员提问题,请他们对其他成员进行选择。成员

之间相互选择的情况,反映了他们之间的心理联系和心理距离,肯定的选择代表了心理上的接纳,否定的选择代表心理上的排斥。例如想测量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的状况,可以问,你目前与哪些人关系最好,你愿意和谁在一起,首先是谁?其次是谁?第三是谁?你愿意跟谁同座?你希望跟谁一块准备考试?诸如此类的问题就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