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常见计算题总结(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常见计算题总结
一、有关蛋白质的计算:
公式:
3、蛋白质的分子量=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氨基酸数-18×水分子数
例1:现有氨基酸6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610个,羧基总数为6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为()
A、598,2和2
B、598,12和10
C、599,1和1
D、599,11和9
解析:由条件可以得出R基上的氨基数是10个、羧基数是8个;由前面的公式可得出肽键数=600-2=598;氨基数=2+10=12;羧基数=2+8=10。所以选B。
例2、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所示),这些多肽中共有的肽键数为()
A、31
B、32
C、34
D、
35
解析:切去4个丙氨酸后氨基酸总数为35,肽链数为4,所以肽键数为35-4=31。选A。
例3、测得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又测得胰岛素分子量约为5646,由此推断含有的肽链条数和氨基酸个()A.1和44 B.1和51 C.2和51 D.2和44.
解析:依据蛋白质的平均分子量计算公式即可求出。选C。
二、物质分子的穿膜问题:
需注意的问题:
1、膜层数=磷脂双分子层数=2×磷脂分子
2、线粒体、叶绿体双层膜(2层磷脂双分子层、4层膜)
3、一层管壁是一层细胞是两层膜(2层磷脂双分子层、4层膜)
4、在血浆中O2通过红细胞运输,其他物质不通过。
5、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共穿过0层膜。
6、分泌蛋白及神经递质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共穿过0层生物膜,因为是通过膜泡运输的,并没有穿膜。
7、(一)吸入的O2进入组织细胞及被利用时的穿膜层数:1层肺泡壁+2层毛细血管壁+红细胞2层膜+组织细胞的细
胞膜=2+2×2+2+1=9层膜=9层磷脂双分子层=18层磷脂分子。注:若是“被利用”需加线粒体两层膜。
(二)CO2从组织细胞至排出体外时的穿膜层数:1层组织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1层肺泡壁=1+2×2+2=7层膜=7层磷脂双分子层=14层磷脂分子。
注:若是“从产生场所”需加线粒体两层膜。
(三)葡萄糖从小肠吸收至组织细胞需穿膜的层数:1层小肠上皮细胞+2层毛细血管壁+组织细胞膜=2+2×2+1=7层膜=7层磷脂双分子层=14层磷脂分子。
例1、若某一植物细胞线粒体中产生的一个CO2扩散进入一个相邻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则该CO2分子穿
过层生物膜(层磷脂双分子层;层磷脂分子)。
解析:CO2由线粒体产生由该细胞释放出来,穿越3层膜;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穿越3层膜,共穿越6层膜。答案:6 6 12
例2、人体组织细胞(如骨骼肌细胞)有氧呼吸时需要的C6H12O6和O2从外界进入该细胞参与反应,各自至少需要通过多少层生物膜 ( )
A、3和4
B、4和5
C、7和9
D、7和11
解析:这个物质跨膜数量问题就比较复杂,我们还是用图示加以说明。先看葡萄糖(),机体吸收葡萄糖主要是用于组织细胞的氧化供能;葡萄糖经小肠粘膜上皮进入毛细血管中,形成了血糖。图丙中的①→②→③便是其运输的途径:葡萄糖从小肠进入毛细血管经过4层细胞膜后,还要再穿过一层毛细血管壁上皮细胞(2层膜),进入组织液,再穿过1层组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共通过7层生物膜。这里特别提醒注意两点,一是葡萄糖是在血浆中运输,而不是进入红细胞内被运输;二是葡萄糖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而不是直接进入线粒体。再来看氧气,首先要知道肺泡膜也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其次要知道氧进入血液后,要进入红细胞内与血红蛋白结合并运输;三是氧进入组织细胞后,还要再进入线粒体才能被利用,因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需要氧,而该阶段是在线粒体基质中完成的。图丁中的①→②→③→④描述的就是这一比较复杂的过程:出肺泡(2层膜)→进血管(2层膜)→进红细胞(1层膜)→运输到组织器官→出红细胞(1层膜)→出血管(2层膜)→进组织细胞(1层膜)→进线粒体(2层膜),共计11层生物膜。选D.
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计算:
1、解决围绕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计算,首先要了解几组概念:
第一组:O2的产生量、O2的释放量、呼吸消耗的O2量;
第二组:CO2的总吸收量、CO2的净吸收量、CO2的释放量;
第三组: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总量、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
以上三组是相对应的三组,反映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具体关系是:
光合作用O2的产生量=O2的释放量+呼吸消耗的O2量。
CO2的总吸收量=CO2的净吸收量+CO2的释放量;
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总量=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
2、相关计算还可依据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反应式来进行。根据化学计算比例原理,可以将反应式简化如下:
光合作用:6CO2~C6H12O6~6O2
呼吸作用:C6H12O6~6O2~6CO2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6H12O6~2CO2
例1:用某植物测得如下数据:
若该植物处于白天均温30℃、晚上均温15℃,有效日照15h环境下,请预测该植物1d中积累的葡萄糖为()
A、315mg
B、540mg
C、765mg
D、1485mg
解析:在黑暗条件下,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依据C6H12O6—6O2,可求出30℃和15℃下的呼吸速率分别为30mg、15mg。白天30℃时每小时积累的葡萄糖为60mg.在上述条件下有效日照15h该植物1d中积累的葡萄糖为60×15-15×
9=765mg,所以选C。
例2、将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绿叶分成相同的四组,在不同温度下先暗处理一小时,再用相同适宜的光照射1小时,测量重量变化(假设在有光和黑暗条件下,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相同),得到如下表的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27℃时该绿叶在整个实验期间积累的有机物是2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