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知识链接]
1、土地改革。
(1)时间:1950年冬——1952年底。
(2)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三亿多人口强烈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3)依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与国土地改革法》
(4)核心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皆为私有)
(5)历程:从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她们自食其力。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6)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广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务,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与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农业合作化运动。
(1)时间:1953年——1956年。
(2)原因: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3)方式:主要就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她们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与工人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4)核心内容: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实现集体经营。
(5)历程:从1953年春,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穿凿列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1955年,政府回忆了农业合作化的步伐,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底,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6)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3、人民公社化运动。
(1)时间:1958——1978年。
(2)原因: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经验不足,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3)目的:建立人民公社就是试图更快地向全民所有制、向共产主义过渡。
(4)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与规模,扩大合作社的规模,产品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
(5)历程: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一个多月时间里,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6)评价:这就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困难,也左也倾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
(2)原因:“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奠定了政治前提;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与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安徽、四川两省改革试点取得成功,党中央决定在全国进行推广。
(3)发源地:安徽凤阳小岗村。
(4)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地公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土地与经营方式与产品的分配方式。
(5)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她们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6)改革的方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重难点解析]
1、分清两次分田的不同。
1950到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没有改变土地的私有性质,农民获得的就是土地的所有权,可买卖、处置等。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在保持土地公有示变的前提下,将土地颁给农民耕种,农民只获得土地的经营使用权,没有土地的所有权,不得买卖、处置。
2、分清两次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土地改革中,变地主土地所有缺点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农民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分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变与不变。
责任制改变的就是经营管理方式与分配方式,改变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统一经营、共同生产的方式,实行“分田到户”,农民获得了经营管理权;改变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吃大锅饭、按需分配的方式,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获得了收益权。作为农村改革实行的主要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也
就就是土地的公有性质不变,农民没有土地所有权。
[中考真题解析]
1、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农村社会调查,就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以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就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
2、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四次大变化,其中使农业生产严重破坏的就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陕西农民侯永神妙在日记中写首:7月9日,路一大队第五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会,讨论本队实行哪一种生产责任制。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只有公寿妈与我说就是“应该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就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试题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中国建立时,广大农民迫切的要求就是(
)
A.得到土地
B.反腐败
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实现工业化
2、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就是( ) (1)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2)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3)建立了土地公有制(4)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A.(1)(2)(3)
B.(2)(3)(4)
C.(1)(3)(4)
D.(1)(2)(4)
3、全国土地改革以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 )
A.归农民所有
B.归乡镇所有
C.归集体所有
D.归国家所有
4、关于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有关叙述,正确的就是( )
A.改革前我国农村各地都维持着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中国土地法大纲》就是这次土改的指导文件
C.《中华人民共与国土地改革法》就是指导土改的基本文件
D.这一时期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也进行了土改
5、建国初期,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对此,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就是( )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进行土地改革
C.建立农村生产合作社
D.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
6、1953——1956年我国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农业合作化运动
7、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民参加农业合作社,就是因为( )
(1)当时农民非常缺乏生产工具、资金(2)当时农民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3)当时农民很难使用机械化农具(4)让本来比较富裕的农民更富裕
A.(1)(2)(3)
B.(2)(3)(4)
C.(1)(3)(4)
D.(1)(2)(4)
8、人民公社这一基层组织妨碍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 )
A.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B.违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C.政社合一不利于经营管理
D.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9、流行语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流行语与“大跃进”运动属同一时期的就是( )
A.抗美援朝
B.人民公社化
C.红卫兵
D.打破“大锅饭”
10、在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曾出现过“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原因包括( )
(1)夸大了主观意志与主观努力的作用(2)对国情认识不足(3)遵循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4)急于求成
A.(1)(2)(3)
B.(2)(3)(4)
C.(1)(2)(4)
D.(1)(3)(4)
11、从“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该吸取的教训就是( )
(1)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2)经济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国情(3)坚持实事求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A.(1)(2)(3)(4)
B.(1)(2)(3)
C.(2)(3)(4)
D.(1)(3)(4)
1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内的改革首先开始于( )
A.城市
B.农村
C.国有企业
D.政府机关
13、运动数据进行分析就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右图,安徽鞭县农民家庭人均收入从1978年到1982年呈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就是( )
A.土地改革的开展
B.农业合作化的推行
C.人民公社化的推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
14、中共中央1982年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