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文化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杜鹃文化 2.3、走出国门还看麻城杜鹃
2009年4月16日,麻城· 中国杜鹃花城旅游发布会在龟峰山杜鹃 广场举行,会上,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 向麻城颁发了证书,认定麻城龟峰山风景 区杜鹃花海为中国最大的原生态古杜鹃群 落。同时为龟峰山杜鹃花王投保960万元。
2.4、高速发展 今年4月25日至5月10日,麻城举行第二届中国· 麻城杜鹃文化旅 游节。4月28日,国际杜鹃花专家实地考察后,国际杜鹃专家建议麻 城申报龟峰山杜鹃花为世界自然遗产。 近3年来,麻城市共计接待游客2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 10亿元,直接从业人员2000多人,年创收入1200万元。麻城市市长杨 遥表示,他们将抓紧景区的提档升级,力争把麻城建成“中国优秀旅 游目的地”、“武汉城市圈服务基地”、“大别山旅游门户城市”。
四、麻姑道教
4.1、麻姑传说
据《麻城旧县志》记载,麻秋生性暴躁, 筑城时,逼民工鸡鸣才能收工,天亮必须开 工,稍有怠慢,鞭抽棍打。其女麻姑,年方 十八,性情温顺,十分怜悯民工,她多次劝 其父让民工多歇息一会儿,其父不理睬,在 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麻姑只好采取一种隐蔽 的办法,她上半夜学鸡叫,引发全城的鸡都 叫起来,其父听到鸡鸣就让民工收工,民工 得以提前休息。时间长了,其父觉得不对头 ,四方查找原因,当得知是麻姑所为时,就 狠狠地打了麻姑。麻姑愤然离家出走,决意修真,途中,遇仙人指点, 便来到五脑山北端仙居山的半山腰,这里山不高但秀气无比,确如仙 境般,仙人用手一指,地裂山开,奇洞形成,麻姑就在洞中开始了漫 长的修炼生活,终于得道成仙。
六、民间文化
6.4、自然景观文化
6.4.1、龟峰山的雄壮 (见右上图)
6.4.2、五脑山的幽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4.3、秋荫柏子塔(如下图)
6.4.4、杏花村的古韵 (见右下图)
六、民间文化
6.4.5、特产文化
6.4.5.1、麻城福白菊 6.4.5.2、麻城黑山羊 6.4.5.3、龟山岩绿茶 6.4.5.4、麻城茶油 6.4.5.5、东山老米酒 6.4.5.6、夫子河鱼面 6.4.5.7、麻城板栗 6.4.5.8、麻城银丝空心面 6.4.5.9、龟山枸杞酒 6.4.5.10、麻城老米酒
这些地理标志性产品,其自身就是底蕴深厚、辐射面广、源远流长 的麻城文化符号。
谢谢观赏
麻城人民欢迎您!!
3.4、麻城移民史
3.4.1、元代以前的麻城移民 麻城的移民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麻城的苗蛮亦有向东 部移民的可能。1956年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发掘的蕲春易家山遗址 的文物,均见于麻城栗山岗新石器时代遗址。
三、移民文化
3.4.2、元末明初大批江西百姓入籍麻城
自元至正二十一年到二十三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江西鄱阳湖 一带大战,大批民众为逃避战乱,涌入长江以北的大别山区 ,朱元璋 统一全国后被施以重赋。而此时位于黄州府的麻城,其税赋水平只有 江西的1/5左右,这也是促使大批民众落户麻城的原因。 3.4.3、麻城人与元末明初的大移民
湖北麻城特色文化汇报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魅力,灵魂和根基。文化的经 济功能越来月突出,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的综合实 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麻城文化
1
2 3 4 5 红色文化 杜鹃文化 移民文化 麻姑文化 名人文化 民间文化
6
一、红色文化
1、红色文化创业期 1.1、1925年冬建立中共麻城特别支部 1.2、1927年5月建立中共麻城县委 1.3、1927年9月秋收暴动 1.4、1927年11月13日黄麻起义
三、移民文化
3.1、移民概况
“中国现代人口分布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主流移民四个时期依 次展开的产物”
这四个时期包括: 3.1.1、先秦黄河中下游的多向移民期。 3.1.2、秦到两宋从黄河中下游到长江中下游的由北向南移民。 3.1.3、元明清长江流域由东向西移民期和近代沿边多向移民期。 3.1.4、麻城现代人口的组成也是历史上主流移民依次展开的产物。
三、移民文化
3.4.5、麻城人与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
3.4.5.1、明末清初,地处西南的巴蜀大地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天灾人 祸:从平定杨奢叛乱造成大量人口死亡。
3.4.5.2、紧接着便是张献忠三进三出的“屠川”。
3.4.5.3、吴三桂在四川的疯狂烧杀,明官军和四川地主武装的杀掠。
3.4.5.4、清初,朝廷为迅速恢复四川的生产,采取了招还流遗,鼓励 移民入蜀等垦荒的措施,再次推动了大批湖广移民入川大潮。
3.4.5.5、麻城人因有明代入川移民的广泛联系,在清初一系列优惠政 策的吸引下,在这次移民大潮中,再次充当了先锋,从而也使“麻城 孝感乡”逐步演变成巴蜀外籍移民最响亮的移民祖籍地,进而使麻城 孝感乡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成为巴蜀移民的共同记忆符号。
三、移民文化
3.5、麻城近代以来的人口迁徙
3.5.1、清咸丰年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波及麻城麻城百姓饱 受战乱之苦,民不聊生,这期间又有大量难民因避难逃往四川。
五、名人文化
5.1、麻城名人杨天下
5.1.1、一朝诞生121名进士,这样的奇迹全国少有。明代文进士101人、 武进士20人。 5.1.2、麻城远在明代中晚期就是进步哲学、文学的中心,思想家李贽、 公安派领袖“公安三袁”。 5.1.3、“摧富益贫”,揭竿而起,他们是麻城的“陈胜”、“吴广”。 尽管没能改变农民起义失败的“历史周期律”,他们依然是历史车轮 的推动者。 5.1.4、辛亥革命志士余诚、严重等矢志革命,追寻“三民主义”。 5.1.5、“两弹一星”元勋、科学大师彭桓武光耀寰宇。近代英模人物 辈出。 5.1.6、“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感动 湖北”十大人物,等落户麻城
元末明初的大移民是中国移民史上第三次大移民,即长江流域 由东向西移民的开始。麻城,特别是麻城孝感乡的移民在这次移民潮 中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3.4.3.1、元末大批麻城人随明玉珍入川 。 3.4.3.2、明玉珍招乡人入川。 3.4.3.3、明初洪武大移民中的麻城移民。 3.4.3.4、麻城人迁河南。
三、移民文化
3.4.4、麻城孝感乡之谜 元末明初的移民大潮中,麻城孝感乡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地方, 从那里源源不断迁出的人口,几乎填充到四川的每一角落 在川东:新修《南川县志》:“湖广移民,尤以麻城孝感乡鹅掌大 丘人为多。” 在川西:民国《简阳县志》载,“麻城孝感乡胡彪等人明洪武初移 民实川,彪与虎、群二人同入川,至简(州)正教乡定水寺插业同居。” 在川南:民国《泸县志》:“自外省移实者,十之六七为湖广籍 (麻城县孝感乡),广东,江西,福建次之。” 在川北:光绪《李元仁墓碑》:“本籍湖广麻城李家大土坎高阶, 缘于元末入蜀,插占巴州。嗣世祖因贼匪扰逆,始建修楼房,后因号 楼房上下营。” 在川中:民国《资中县志》:“本境分五省人,一本省,二楚省, 三粤省,四闽省,五赣省。本省当元之季,伪夏明玉珍据蜀,尽有川 东之地,蜀号长安。玉珍为楚北随州人,其乡里多归之,逮今五百年, 生齿甚繁。考其原籍,通曰湖广麻城孝感人为多。”
2007年10月26日至28日,中科院林业专家来麻城实地考察论在麻城发 现生长周期达数百万年的古杜鹃原生态群落。其面积之大、年代之久、 保存之完好,全国一绝、世界罕见,极具开发价值。
二、杜鹃文化
2、杜鹃文化发展
2.1、政府重点开发 2007年,麻城市委、市政府经过调研,发现红杜鹃这个亮点,于 是决定开发和保护红杜鹃这个旅游品牌。同年10月,麻城市邀请中科 院林业专家来龟峰山实地考察论证和取样鉴定。 2.2、扬名立万 2007年聘请曹曦文担任麻城市形象大使后,又策划了在武汉举办 的杜鹃仙子选拨大赛,2008年首届杜鹃节借《欢乐中国行》晚会大量 当红明星助阵,《欢乐中国行· 魅力麻城》和《新闻联播》连续对麻城 杜鹃花旅游火爆盛况的报道,则让麻城杜鹃开始在全国轰动。
“ 围剿”和“反围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间国共 两党斗争的主要形式。十年土地革命战争,麻城地处鄂豫皖革 命根据地最前沿,是“围剿”与“反围剿”的南大门。
一、红色文化
3、红色文化困难期
3.1、土匪攻城
麻城反动头子丁岳屏、王九聋子等反动头目,集结了反动民团、 红枪会上万人像麻城进攻;拉耕牛、毁青苗,把黄熟的麦子、刚转的 秧苗都糟蹋毁坏。 3.2、麻城惨案 反动商会、警察局、特派员、县总工会 勾结,县党部人员共9人用煤油活活烧 死,制造了“阳新惨案”,同年,黄安, 麻城土豪勾结河南光山反动会匪, 在麻城捕杀革命群众近200余人, 制造了“麻城惨案”。
一、红色文化
4、红色文化曙光期
4.1、学生驰援麻城(见右上图)
4.2、9月暴动(见左图)
4.3、红色苏维埃 (见右下图)
二、杜鹃文化
麻城杜鹃文化 麻城市古杜鹃总面积达100多万亩,其中龟峰山风景区 连片面积达10万多亩,生长周期百万年以上,现存树龄均 在两百年以上。2008年4月成功举办首届杜鹃文化旅游节, 以后每两年举办一次。 1、杜鹃文化起源
以黄麻起义为起点,星火燎原大别山, 红旗插遍了鄂豫皖,创建了仅次于中央苏维埃区的全国第二大 革命根据地;22年红旗不倒,22年革命武装斗争不断。
一、红色文化
2、红色文化发展期
2.1、1930年11月-1931年1月 (鄂豫皖第一次反“围剿”)见右图
2.2、1931年11月-1932年6月 鄂豫皖第三次反“围剿”)见左图
四、麻姑道教
4.2、麻姑传说
麻姑同情民众,不畏强暴,意志坚定的 精神,代代流传。而今,人们虽看不到麻姑 的仙容,却可以瞻仰麻姑的仙迹,麻城人民 敬仰麻姑、爱戴麻姑,每年农历四月初十 (诞 生日)、十月初四(成道日),成群结队的善男 信女虔诚地拜祭麻姑。此外,麻城人民以麻 姑命名的产品、道路、建筑物比比皆是,如: 仙姑洞酒、仙姑路、仙姑洞山庄,麻姑献寿 挂历等等。麻城人民纪念麻姑,外地人也到 麻城了解麻姑的故事,1995年2月,辽宁北 方电视台在编辑《中华姓氏百日谈》节目时,专门派记者到麻城,采 访麻姓的来历、麻姑的故事。
麻城历来书墨飘香,人文昌盛,麻城教育兴盛,桃李芬芳,后继有 人。
六、民间文化
6.1、湖北麻城东路花鼓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见右上图)
6.2、麻城花挑
麻城花挑是湖北独具风格的民间歌舞之一, 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原流行于麻城福田河 双庙关一带,2006年已入选湖北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见右中图) 6.3、麻城美食 麻城的肉糕、火烧粑;东山的老米酒、吊脚火锅;夫子河的鱼面; 黄土岗的鳝鱼面等各具风味,特色鲜明。
3.5.2、民国时期,战争不断,麻城境内人口迁出者颇多。加上国民党 反动派对红色根据地的“围剿”,人民惨遭杀害,在麻城境内先后有 万余青壮年参加红军,离开家乡,走上漫漫的长征路。 3.5.3、1949年,蒋介石带领国民党军逃居台湾,其中有麻城籍数百人, 至今定居台湾、香港、美国、澳州等地。 解放后的人口迁徙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3.5.4、地区支援性人口移民 3.5.5、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3.5.6、麻城境内修建水库出现的境内移民 3.5.7、改革开放后的外出人口
三、移民文化
3.2、麻城移民形成
麻城地处江淮之间,吴头楚尾,为神州腹心地带,中国移民史上 的历次主流移民无不涉及到麻城。“麻城移民史,尤其是明清两代的 移民问题,在中国移民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近年,明清时期的麻城移民,特别是被称为“中国八大民集散地 之一”的“湖广麻城孝感乡”,明清时期在“江西填湖广”、“湖广 填四川”的移民大潮中,麻城作为著名的移民输入地和输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