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城市近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社会经济条件
1、交通条件 平凉区位独特,交通便利,位于西安—兰州—银 川三大城市几何中心,而且是欧亚大陆桥第二通 道的重要中转站,区位优势明显。
2、经济概况:平凉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现状是: 规模总量小,技术含量低且创新能力差,服务水 平低,区域经济增长的资源配置能力低,价值观 点落后,但交通和自然条件占据一定优势,平凉 金果、平凉红牛、平凉煤矿、平凉旅游四大产业。
中心城市拓展方向分析
• 向东拓展分析。中心城市地处泾河川谷, 向东沿泾河下游拓展的限制因素较小,土 地相对平整,开发难度不大。 • 向西拓展分析。中心城市向西发展有两个 方向,一是西南侧的崆峒镇泾河川区 。二 是西北侧的颉河川区,位于国道312线发展 轴上 。 • .向北拓展分析。平凉支线机场的规划建设, 有利于带动中心城市向北跨越发展
概述三阶段
• 《平凉市城市总体规划》自1982年编制第一版至今,先后 于1993年和2002年修订完成了第二版和第三版。关于平 凉城市的性质定位,第一版总体规划确定为:平凉地区政 治、经济、文化中心,陇东军事、交通要地,以发展轻纺、 皮毛、机械和建材等地方工业为主的城镇;第二版总体规 划确定为:以轻纺、电力、建材、皮毛加工工业为主,并 具有旅游业发展前景的陇东地区经贸中心、交通枢纽、军 事重镇;现行第三版总体规划确定为:西陇海兰新经济带 东段,陕甘宁接壤处重要的工贸旅游型中心城市。城市性 质定位的三次演变,主要是基于当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发展导向以及城市在区域发展中担负的主要职能确定的。 当前,面对各类政策机遇在平凉叠加、城市自身发展条件 日益完备的新形势,需要进一步审视城市各类要素,突出 城市主导职能,准确界定城市性质,科学引领城市发展。
中心城市空间拓展安排
• 第一阶段:“中部更新、向东拓展,向西延 伸”,即完善更新中心综合区,提升城市品质; 向东集聚产业,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向 西在西南侧建设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西 北侧建设颉河居住、商业、文化组团。 • 第二阶段:“向南优化”,配套建设生态型旅 游服务区和职教园区。 • 第三阶段:“向北跨越”,结合机场建设罗湾 扩展区,发展空港物流、高新技术,同步配套生 活居住。
拓展方向分析
• 向南拓展分析。南部台塬坡度较缓,受南 部山区生态环境和太统山自然保护区旅游 业带动,将促进中心城市适度向南拓展。 制约因素:一是需要跨越青兰高速;二是 生态境保护要求对开发建设有一定限制。
第二阶段(1993-2002年)
• 二版总体规划确定为:以轻纺、电力、建 材、皮毛加工工业为主,并具有旅游业发 展前景的陇东地区经贸中心、交通枢纽、 军事重镇 。
城市建设 • 1、建成区面积 • 平凉市建成区面积16.0平方公里---地级市
城市化的三个阶段
• 从1982年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至今,平凉 共编制了三版城市总体规划,现行城市总 体规划(2002-2020)于2004年经省政府批复 实施,对于引导平凉城市科学发展发挥了 重要作用,促进了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城市 品质的提升。 • 大体过程:大量人口迁移—— 城市中心人 口增多——人口出现膨胀——城市开始扩 张——城市内部功能开始演化
3、文化产业: 2008年平凉市文化产业单位户均资产24.09 万元,人均资产3.86万元,这两项指标反映文化产业集约 化水平、规模化水平与全国和西部横向比较反映平凉文化 的差距、全国文化产业单位户均资产583.61万元,人均资 产18.12万元。 4、城市功能 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东段、陕甘宁接壤处重要的工贸旅 游型中心城市。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能源煤化工产业、 低碳能源建材业、仓储物流业和人文生态旅游业,突出中 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打造甘肃东翼、平 庆经济区核心城市。
ຫໍສະໝຸດ Baidu
(一)自然条件
地形:平凉市位于陇山东麓,泾河上游,是关中西去北上 的古道要冲;又依六盘三关之险,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气候:平凉属于泾渭河冷温带亚湿润区。在农业气候区划 中,属于陇东温和半湿润农业气候区。平凉市气候总的特 点是南湿、 北干、东暖、西凉。由于地形和海拔高度的 影响,气候的垂直差异明显。平凉境内海拔适宜,气候温 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境状况良好,光照充足,四 季分明,气候宜人,生物资源丰富。 土壤:据《平凉地区农业气候区划》资料,平凉市退耕地 土壤以黄棉土和黑垆土为主,占总面积的70%。
第一阶段(1982-1993年)
(东扩西控、南延北展,拓展城市空间)
• 第一版总体规划确定为:平凉地区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陇东军事、交通要地,以发展轻纺、 皮毛、机械和建材等地方工业为主的城镇 。 • 1949年平凉解放时,城区面积1.7平方公里。 1978年后,城区范围有计划地向东、西扩张,东 拓至宝塔周围,西拓至三天门。1982年,建成区 达到8.7平方公里,范围东至七里店、西至三天门, 南靠南山脚下、北抵西兰公路北侧。
平凉市
城市化近域推进过程
研究区域概况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地处 北纬34°54‘—35°43’,东经108°30‘—107°45’之间,横跨 陇山(关山).东邻陕西咸阳,西连甘肃定西、白银,南接陕西宝 鸡和甘肃天水,北与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毗邻,是古“丝绸之 路”必经重镇,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全市辖泾川、灵台、 崇信、华亭、庄浪、静宁六县和崆峒一区,总土地面积1.1万 km2。 海拔在890—2857m之间。年均气温9.6℃,降水量为 420—600mm。总人口228.2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4万人。 常住人口达219.5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5.54万人。 平凉是甘肃省主要农林产品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经济作物 主产区,盛产苹果、小麦、玉米平凉是中国西北重要的畜牧业 基地和皮毛集散地,年肉牛饲养量居甘肃农区之首 。
• 1、“一中心”(城市中心区):东起大岔河、 西至白石沟,包括颉河拓展区、南山拓展 区、白庙拓展区,总面积110平方公里。 • 2“两园区”(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 平凉工业园区) • 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东起白 石沟、西至崆峒山西边缘,南起麻武乡、 北至北山,总面积303平方公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