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疝的临床表现及(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脑疝的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大脑镰下疝的影像学表现
01 患侧大脑半球扣带回在镰下孔处向下移位
02 患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
03
患侧脑实质内可见水肿、出血灶或梗死灶
04
患侧脑沟变浅或消失,脑回增宽
04
脑疝影像学鉴别诊断
脑肿瘤与脑疝的鉴别诊断
脑肿瘤通常表现为颅内占位性病变,可引起颅内压增高,但肿瘤本身不会移动。脑疝则是由于颅内压 不均导致脑组织移位,通常表现为脑组织受压、移位或变形。
脑肿瘤的影像学表现通常较为均质,而脑疝的影像学表现可能因移位的脑组织而出现不均质的密度或信 号。
脑肿瘤的生长速度通常较慢,而脑疝通常是急性发作,影像学表现变化较快。
颅内出血与脑疝的鉴别诊断
颅内出血通常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引起,可表现为颅内占位性病变,但出 血量较大时会引起脑疝。脑疝则是由于颅内压不均导致脑组织移位。
监测治疗效果
手术后,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到脑组织复位的情况,以及颅内占位性病变去 除的情况,从而评估手术效果。
对脑疝预后的评估价值
预测预后情况
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到脑组织受压的程度和范围,以及颅内 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和大小,这些因素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因此影像学检查对预测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小脑幕切迹疝的影像学表现
患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
患侧脑实质内可见水肿、出血灶或梗死灶
患侧脑沟变浅或消失,脑回增宽
患侧脑室受压程度较轻时,仅可见脑组织向患侧移位
枕骨大孔疝的影像学表现
患侧小脑扁桃体向下移位 至椎管内
患侧颅骨内板下可见薄层 水肿带
患侧上颈髓受压变窄,甚 至消失
患侧脑室受压变窄,中线 结构向对侧移位
MRI对于脑干、基底节等重要部位的显示更为清晰,有助于评估神经功能状态。
脑疝临床表现及课件

谢谢
课件制作技巧:使用模板、排版、配色、动 画等技巧,提高课件的视觉效果和护士等医疗
专业人员 1
课件可以结合实际 4
病例进行讲解,提 高学习效果
课件内容主要包括 脑疝的定义、病因、
2 临床表现、诊断和
治疗等方面
3
课件可以通过PPT、 视频、音频等多种 形式进行展示
诊断方法
01
临床症状:头 痛、呕吐、意
识障碍等
02
影像学检查: CT、MRI等
03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生化
等
04
神经功能检查: 肌力、感觉、
反射等
治疗方案
01
药物治疗: 使用抗癫痫 药物、降压 药物等控制 病情
02
手术治疗: 进行脑疝 手术,缓 解脑压
03
康复治疗: 进行康复 训练,帮 助患者恢 复功能
04
心理治疗: 进行心理疏 导,帮助患 者适应病情 和治疗过程
2 脑疝课件
课件内容
脑疝的定义和分类 脑疝的诊断和治疗 脑疝的案例分析
脑疝的临床表现 脑疝的预防和康复 脑疝的常见问题及解答
课件制作
课件内容:脑疝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诊 断和治疗 课件形式:PPT、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
课件制作工具:PowerPoint、Keynote、小无 名等
脑疝临床表现及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脑疝临床表现 02. 脑疝课件
1 脑疝临床表现
症状和体征
01
头痛:持续性、剧烈的头 痛,可伴有恶心、呕吐
02
意识障碍:意识模糊、 昏迷、谵妄等
03
瞳孔变化:瞳孔不等大、 对光反射消失
04
05
肢体瘫痪:一侧肢体无力、 瘫痪,可伴有感觉障碍
《脑疝护理》ppt课件

03
CATALOGUE
脑疝非手术治疗
一般护理措施
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光线刺激,减少 不必要的搬动,以减轻脑代谢紊乱。
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及生命体 征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 泌物,以防止脑缺氧。
急性脑疝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 轻脑缺氧。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理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 素、低脂肪、易消化的流质或 半流质饮食,以补充机体消耗 ,提高机体抵抗力。
脑疝是由于颅内压的异常增高, 导致脑组织移位、变形或出血的
一种严重疾病。
脑疝护理需要具备专业的医学知 识和技能,包括对病情的监测、
诊断、急救和护理等方面。
脑疝护理过程中,需要面对颅内 压监测、脑灌注压维持、预防感
染和并发症等挑战。
未来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
深入研究脑疝形成的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为预防和治 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详细描述:脑疝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硬膜外血肿合并脑疝
定义与类型
01
02
03
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
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
脑挫裂伤合并脑疝
04
脑肿瘤合并脑疝
病因与机制
• 总结词:脑疝的病因主要包括颅脑外伤、颅内感染、脑血管疾 病及颅内肿瘤等。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颅内压增高等因素导 致脑组织受到压迫,从而形成不正常的移位。
昏迷病人应放置胃管,以供给 营养,必要时静脉滴注高渗葡 萄糖或脂肪乳以补充营养。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 出入量。
药物治疗与辅助治疗
脱水疗法
通过静脉滴注或肌注脱水 剂,如甘露醇、呋塞米等 ,以降低颅内压。
激素疗法
通过口服或静脉滴注激素 ,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 ,减轻脑水肿和炎症反应 。
《脑疝护理》ppt课件

01
02
03
监测目的
及时发现颅内压升高,预 防脑疝形成,为临床诊断 和治疗提供依据。
监测方法
通过颅内压监护仪进行测 量,包括直接测量法和间 接测量法。
监测频率
根据病情和医嘱,定期进 行颅内压监测,观察颅内 压变化。
紧急手术指征
急性硬膜外血肿合并 脑疝形成,病情不断 恶化,意识障碍进行 性加重。
脑疝早期,瞳孔尚未 散大,偏瘫、失语等 定位体征明显。
处理
对于已经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应根 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保持呼吸道 通畅,加强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
应激性溃疡
预防
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应激性溃疡的迹象,如胃痛、恶心、呕吐等,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如使用抑酸剂 、胃黏膜保护剂等。
处理
对于已经出现应激性溃疡的患者,应立即采取止血、抑酸等治疗措施,同时加强营养支持,预防感染 。
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 肿,经非手术治疗无 效或病情恶化。
降颅压处理
药物治疗
使用脱水剂、利尿剂等 药物治疗,降低颅内压
。
腰椎穿刺引流
通过腰椎穿刺置管引流 脑脊液,降低颅内压。
脑室外引流
通过脑室穿刺置管引流 脑室内容物,降低颅内
压。
去骨瓣减压术
通过开颅手术去除部分 颅骨,降低颅内压。
03
脑疝非手术治疗
生理准备
确保患者术前禁食、禁水 ,并进行必要的药物调整 。
术前检查
协助医生完成术前必要的 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 、尿常规等。
术中配合与护理
术中观察
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 发现异常情况并报告医生。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避免因呼吸 道阻塞引起颅内压升高。
脑疝的临床表现及ppt课件

2)一旦发生脑疝,立即通知医生,建立静脉通路,同时快速静脉滴注脱水药,如20%甘露醇 125-250 ml,并配以激素应用。有时可合用速尿以加强脱水作用。
3)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迅速清除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气供 给,防止窒息及吸人性肺炎等加重缺氧
4)做好血压、脉搏、呼吸、瞳孔的监测与观察:血压过高或过低对患者的病情极为不利,故 必须保持正常稳定的血压,从而保证颅内血液的灌注。
锥体束征 肌张力 腱反射 去脑强直
疝的对侧+ 疝的对侧↑ 疝的对侧↑
+
颈痛、强直或 强迫体位
-
无
双侧+ 双侧↓(小脑受损) 双侧↓(小脑受损)
-
+
体温
其
他
脉搏
生
命
呼吸
体征
血压
初期↑(40℃↑高热)。晚期↓(体温不升) 初期↑(细速)。晚期↓(脉缓→停止) 初期浅、不规则→晚期停止 初期↑晚期↓→0
同左(进展快。可无改变) 同左 同左 同左
7)昏迷病人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排痰困难者,可行气管切开,防止二氧化碳蓄积 而加重颅内压增高。观察电解质平衡的情况,严格记录出人液量。患病3d后不能进食者 可行鼻饲,并做好胃管的护理,留置胃管后应每日2次口腔护理,定时翻身,认真做好各 项基础护理,保持床铺平整、干净、柔软,保持局部皮肤干燥,预防褥疮发生。对有脑室 穿刺引流的病人,严格按脑室引流护理。大便秘结者,可选用缓泻剂疏通,有尿潴留者, 留置导尿管,做好尿、便护理。
5)如病变部位和性质已明确,应立即施行手术清除病灶,同时根据医嘱立即备皮、备血,做 好药物过敏试验,准备术前和术中用药等。
6) 对呼吸骤停者,在迅速降颅压的基础上按脑复苏技术进行抢救:①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 气管插管,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呼吸支持,可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应用简易呼吸器或人工 呼吸器,加压给氧;②循环支持:如心跳停止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保持心脏泵血功能;③药 物支持:根据医嘱给呼吸兴奋剂、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综合对症处理。
3)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迅速清除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气供 给,防止窒息及吸人性肺炎等加重缺氧
4)做好血压、脉搏、呼吸、瞳孔的监测与观察:血压过高或过低对患者的病情极为不利,故 必须保持正常稳定的血压,从而保证颅内血液的灌注。
锥体束征 肌张力 腱反射 去脑强直
疝的对侧+ 疝的对侧↑ 疝的对侧↑
+
颈痛、强直或 强迫体位
-
无
双侧+ 双侧↓(小脑受损) 双侧↓(小脑受损)
-
+
体温
其
他
脉搏
生
命
呼吸
体征
血压
初期↑(40℃↑高热)。晚期↓(体温不升) 初期↑(细速)。晚期↓(脉缓→停止) 初期浅、不规则→晚期停止 初期↑晚期↓→0
同左(进展快。可无改变) 同左 同左 同左
7)昏迷病人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排痰困难者,可行气管切开,防止二氧化碳蓄积 而加重颅内压增高。观察电解质平衡的情况,严格记录出人液量。患病3d后不能进食者 可行鼻饲,并做好胃管的护理,留置胃管后应每日2次口腔护理,定时翻身,认真做好各 项基础护理,保持床铺平整、干净、柔软,保持局部皮肤干燥,预防褥疮发生。对有脑室 穿刺引流的病人,严格按脑室引流护理。大便秘结者,可选用缓泻剂疏通,有尿潴留者, 留置导尿管,做好尿、便护理。
5)如病变部位和性质已明确,应立即施行手术清除病灶,同时根据医嘱立即备皮、备血,做 好药物过敏试验,准备术前和术中用药等。
6) 对呼吸骤停者,在迅速降颅压的基础上按脑复苏技术进行抢救:①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 气管插管,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呼吸支持,可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应用简易呼吸器或人工 呼吸器,加压给氧;②循环支持:如心跳停止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保持心脏泵血功能;③药 物支持:根据医嘱给呼吸兴奋剂、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综合对症处理。
《脑疝的诊断与处理》课件

患者年龄:35岁
04
处理:紧急手术清除血肿, 去骨瓣减压
01 03
病因:车祸导致重型颅脑损 伤
02
症状:意识障碍、一侧肢体 偏瘫、颅内出血
THANKS
谢谢
01
02
03
影像学检查
CT和MRI是诊断脑疝的主 要手段,可以观察到脑组 织移位和颅内压增高的征 象。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如意识状态、瞳孔变化、 肢体活动等,以判断病情 的严重程度。
脑脊液检查
在有经验的医师操作下, 进行脑脊液压力测定和脑 脊液成分分析,有助于诊 断脑疝。
诊断标准
颅内压增高
病例一:典型脑疝病例
病因:颅内肿瘤
患者年龄:52岁
01
症状:剧烈头痛、呕吐、一
侧瞳孔散大
02
03
处理:紧急手术减压,切除 肿瘤
04
05
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症状明显改善
病例二:小儿脑疝病例
患者年龄:1岁
病因:先天性脑积水
症状:头围增大、前囟饱 满、嗜睡、呕吐
处理:紧急手术引流,缓 解脑积水
病例三: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疝病例
通过腰椎穿刺或颅内压力监测设备检 测到颅内压高于正常值。
脑组织移位
症状和体征
患者出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 颅内压增高症状,以及意识障碍、瞳 孔变化、肢体瘫痪等神经系统症状。
影像学检查显示脑组织在颅内空间移 位,如一侧脑室受压变窄或消失。
鉴别诊断
颅内占位性病变
如颅内肿瘤、血肿、脓肿等,影像学检查可显示占位性病变,需 与脑疝相鉴别。
临床表现
生命体征的改变
如血压升高、脉搏 减慢、呼吸深慢等 。
脑疝护理查房PPT课件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目标和计划。
个性化的计划有助于提高康复效果。
脑疝的康复与随访
定期随访
安排定期随访,评估患者的恢复状况。
随访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脑疝的康复与随访
教育患者与家属
提供关于脑疝及康复的知识教育,增强患者与家 属的自我管理能力。
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谢谢观看
使用GCS评分系统评估意识状态。
脑疝的评估与监测 监测生命体征
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体温变化。
生命体征的变化可能提示脑疝加重。
脑疝的评估与监测 观察颅内压
通过监测颅内压,评估脑疝的严重程度。
高颅内压需要迅速处理以防止进一步损伤。
脑疝患者的护理措施
脑疝患者的护理措施
保持患者的头部抬高
将患者的头部保持在30度左右,以降低颅内压。
脑疝的定义与类型
脑疝的成因
脑疝通常由脑肿瘤、脑出血、脑水肿等因素引起 。
了解成因有助的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等症 状。
及早识别症状有助于及时处理。
脑疝的评估与监测
脑疝的评估与监测 评估患者的神经状态
定期检查患者的意识水平、瞳孔反应及肢体运动 功能。
脑疝护理查房
演讲人:
目录
1. 脑疝的定义与类型 2. 脑疝的评估与监测 3. 脑疝患者的护理措施 4. 脑疝患者的心理护理 5. 脑疝的康复与随访
脑疝的定义与类型
脑疝的定义与类型
什么是脑疝
脑疝是指脑组织因颅内压力增高而向颅外或颅内 其他区域移位的状态。
常见的脑疝类型包括扁桃体疝、颞叶疝和额叶疝 等。
透明的信息可以减少患者及家属的焦虑。
脑疝患者的心理护理 鼓励患者表达情感
个性化的计划有助于提高康复效果。
脑疝的康复与随访
定期随访
安排定期随访,评估患者的恢复状况。
随访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脑疝的康复与随访
教育患者与家属
提供关于脑疝及康复的知识教育,增强患者与家 属的自我管理能力。
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谢谢观看
使用GCS评分系统评估意识状态。
脑疝的评估与监测 监测生命体征
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体温变化。
生命体征的变化可能提示脑疝加重。
脑疝的评估与监测 观察颅内压
通过监测颅内压,评估脑疝的严重程度。
高颅内压需要迅速处理以防止进一步损伤。
脑疝患者的护理措施
脑疝患者的护理措施
保持患者的头部抬高
将患者的头部保持在30度左右,以降低颅内压。
脑疝的定义与类型
脑疝的成因
脑疝通常由脑肿瘤、脑出血、脑水肿等因素引起 。
了解成因有助的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等症 状。
及早识别症状有助于及时处理。
脑疝的评估与监测
脑疝的评估与监测 评估患者的神经状态
定期检查患者的意识水平、瞳孔反应及肢体运动 功能。
脑疝护理查房
演讲人:
目录
1. 脑疝的定义与类型 2. 脑疝的评估与监测 3. 脑疝患者的护理措施 4. 脑疝患者的心理护理 5. 脑疝的康复与随访
脑疝的定义与类型
脑疝的定义与类型
什么是脑疝
脑疝是指脑组织因颅内压力增高而向颅外或颅内 其他区域移位的状态。
常见的脑疝类型包括扁桃体疝、颞叶疝和额叶疝 等。
透明的信息可以减少患者及家属的焦虑。
脑疝患者的心理护理 鼓励患者表达情感
脑疝类型及其影像表现PPT

病例二:枕骨大孔疝的急救与护理
诊断
患者女,58岁,因颈椎骨折、颅脑损伤入院,颅脑CT显示枕骨大孔疝。
治疗
紧急行开颅手术,术后给予脱水、抗感染等治疗。
讨论
枕骨大孔疝是一种严重的脑疝类型,多由颅脑损伤、颅内感染等引起,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颈项强直、意识障碍等。 治疗以手术为主,同时给予脱水、抗感染等治疗。护理方面需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DSA检查
脑血管痉挛
DSA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脑血管的情况,包括 脑血管的痉挛、狭窄等。
脑灌注不足
DSA检查还可以显示脑灌注不足的情况,包括局 部血流减慢、低灌注等。
血管畸形
DSA检查还可以发现血管畸形的情况,包括脑血 管畸形、静脉血管畸形等。
04
脑疝的影像学表现及 诊断价值
小脑幕切迹疝的影像学表现
THANK YOU
分类
根据脑疝的形成原因和表现形式,可分为硬脑膜外血肿、硬 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脑室内血肿、脑膜瘤和垂体瘤等类 型。
脑疝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常见病因包括颅脑外伤、颅内感染、颅内肿瘤、脑血管疾病等。
发病机制
在上述病因的作用下,颅内压异常增高,导致脑组织在颅内产生移位,形成 脑疝。
脑疝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形成原因
小脑幕切迹疝通常由于颅内压增 高,导致脑组织受压,尤其是在 小脑幕切迹处。
影像表现
CT和MRI扫描可显示患侧颞叶沟回 疝进入小脑幕裂孔处,同时可观察 到患侧脑室受压变窄,中线结构向 健侧偏移。
枕骨大孔疝
临床表现
患者可出现枕部疼痛、颈部强 直、意识障碍、呕吐等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呼吸暂停。
பைடு நூலகம்形成原因
脑疝的临床表现及ppt课件

颅腔被大脑镰、小脑幕分隔为三个彼此相通的分腔。小
脑幕以上为幕上腔,幕上腔又分左右两个分腔,容纳大脑左
右半球;小脑幕以下为幕下腔,容纳小脑、脑干和延髓。中
脑在小脑幕切迹裂孔中通过,紧邻海马回和沟回。动眼神经
自中脑腹侧的大脑脚内侧发出,也通过小脑幕切迹,在海绵
窦的外侧壁上前行至眶上裂。
颅腔的出口为枕骨大孔,延髓经此孔与脊髓相连,小脑
精选课件PPT
6
小脑幕切迹疝
枕骨大孔疝鉴别表
意识障碍 瞳孔
出现较早。由嗜睡、
较小脑幕切迹疝出现为晚。由躁动→浅昏迷→深昏迷 等大。先双侧缩小、光反应迟钝→双侧散大、光反应消失
交叉性瘫痪
疝侧瞳孔先小后大+对侧上下肢瘫痪;或疝侧瞳孔散大、眼睑下 垂+对侧上下肢瘫痪(Weber 综合征)
精选课件PPT
8
【 护理要点】
1 )对颅内压增高病人,要准备好抢救物品,随时观察意识、瞳孔、血压、呼吸、脉搏等的 改变,及时发现脑疝,早期治疗。
2)一旦发生脑疝,立即通知医生,建立静脉通路,同时快速静脉滴注脱水药,如20%甘露醇 125-250 ml,并配以激素应用。有时可合用速尿以加强脱水作用。
d.运动障碍:钩回直接压迫大脑脚,锥体束受累后,病变对侧肢体 肌力减弱或麻痹,病理征阳性。
e.生命体征变化:若脑疝不能及时解除,病情进一步发展,则病人
出现深昏迷,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去大脑强直,血压骤降,脉搏
快弱,呼吸浅而不规则,呼吸心跳相继停止而死亡。
精选课件PPT
5
枕骨大孔疝
是小脑扁桃体及延髓经枕骨大孔被挤推向椎管 中,又称小脑扁桃体疝。由于颅后窝容积较小,对 颅内高压的代偿能力也小,病情变化更快。病人常 有进行性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剧烈头痛,频繁 呕吐,颈项强直或强迫头位;生命体征紊乱出现较 早,意识障碍出现较晚。病人早期即可突发呼吸骤 停而死亡。(瞳孔变化不明显,对呼吸影响大)
脑疝的急救与护理PPT参考课件

w病情的观察 昏迷评分标准
特重度昏迷 重度昏迷
5分~3分 8分~5分
中度昏迷
9分~12分
轻度昏迷
15分~13分
正常
15分
➢用格拉斯哥( Glasgow )昏迷评分法来判断病人的意识情况,比较客观。昏迷程度以睁眼反
应、语言反应、运动反应三者分数相加来评估,得分值越高,提示意识状态越好,分数越低则意
识障碍越重。
3
脑疝的病因
• 最常见的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占位病变如颅内赘瘤、脓 肿、肉芽肿、囊肿等
• 颅脑损伤如颅内血肿、严重脑挫裂伤、广泛性颅骨骨折、 手术严重创伤等
• 急性脑血管病如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等; • 颅内炎症如脑炎、脑膜炎等 • 其他 脑缺氧、中毒等
4
脑疝的分类
• 小脑幕疝 ➢ 小脑幕切迹疝:又称天幕裂孔疝、颞叶钩回疝 ➢ 小脑幕正中疝 • 枕(骨)大孔疝:又称小脑扁桃疝 • 大脑镰(下)疝:又称扣带回疝
19
20
脑疝病人的急救护理
2 除去引起颅内压增高的附加因素: ①迅速清除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
氧气供给,防止窒息及吸人性肺炎等加重缺氧; ②做好血压、脉搏、呼吸的监测。血压过高或过低对患者的
病情极为不利,故必须保持正常稳定的血压,从而保证颅 内血液的灌注; ③保持良好的抢救环境,解除紧张,使之配合抢救,同时采 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以保证抢救措施的落实; ④高体温、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因素均可进一步 促使颅内压升高,也应给以重视。
22
脑疝病人的急救护理
• 4 昏迷病人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排痰困难者, 可行气管切开,防止二氧化碳蓄积而加重颅内压增高。观 察电解质平衡的情况,严格记录出人液量。患病3d后不能 进食者可行鼻饲,并做好胃管的护理,留置胃管后应每日 2次口腔护理,定时翻身,认真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保持 床铺平整、干净、柔软,保持局部皮肤干燥,预防褥疮发 生。对有脑室穿刺引流的病人,严格按脑室引流护理。大 便秘结者,可选用缓泻剂疏通,有尿潴留者,留置导尿管, 做好尿、便护理。
特重度昏迷 重度昏迷
5分~3分 8分~5分
中度昏迷
9分~12分
轻度昏迷
15分~13分
正常
15分
➢用格拉斯哥( Glasgow )昏迷评分法来判断病人的意识情况,比较客观。昏迷程度以睁眼反
应、语言反应、运动反应三者分数相加来评估,得分值越高,提示意识状态越好,分数越低则意
识障碍越重。
3
脑疝的病因
• 最常见的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占位病变如颅内赘瘤、脓 肿、肉芽肿、囊肿等
• 颅脑损伤如颅内血肿、严重脑挫裂伤、广泛性颅骨骨折、 手术严重创伤等
• 急性脑血管病如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等; • 颅内炎症如脑炎、脑膜炎等 • 其他 脑缺氧、中毒等
4
脑疝的分类
• 小脑幕疝 ➢ 小脑幕切迹疝:又称天幕裂孔疝、颞叶钩回疝 ➢ 小脑幕正中疝 • 枕(骨)大孔疝:又称小脑扁桃疝 • 大脑镰(下)疝:又称扣带回疝
19
20
脑疝病人的急救护理
2 除去引起颅内压增高的附加因素: ①迅速清除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
氧气供给,防止窒息及吸人性肺炎等加重缺氧; ②做好血压、脉搏、呼吸的监测。血压过高或过低对患者的
病情极为不利,故必须保持正常稳定的血压,从而保证颅 内血液的灌注; ③保持良好的抢救环境,解除紧张,使之配合抢救,同时采 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以保证抢救措施的落实; ④高体温、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因素均可进一步 促使颅内压升高,也应给以重视。
22
脑疝病人的急救护理
• 4 昏迷病人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排痰困难者, 可行气管切开,防止二氧化碳蓄积而加重颅内压增高。观 察电解质平衡的情况,严格记录出人液量。患病3d后不能 进食者可行鼻饲,并做好胃管的护理,留置胃管后应每日 2次口腔护理,定时翻身,认真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保持 床铺平整、干净、柔软,保持局部皮肤干燥,预防褥疮发 生。对有脑室穿刺引流的病人,严格按脑室引流护理。大 便秘结者,可选用缓泻剂疏通,有尿潴留者,留置导尿管, 做好尿、便护理。
脑疝ppt课件

定期进行体检
通过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可以 及时发现潜在的脑部病变,及 早进行治疗,预防脑疝的发生
。
康复训练
语言康复
针对脑疝导致的语言障碍,进行口语 训练、听力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语 言功能。
肢体康复
针对脑疝导致的肢体瘫痪,进行物理 治疗、针灸治疗等,帮助患者恢复肢 体功能。
认知康复
针对脑疝导致的认知障碍,进行记忆 力训练、注意力训练等,帮助患者恢 复认知功能。
脑疝PPT课件
目录
• 脑疝概述 • 脑疝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脑疝的治疗 • 脑疝的预防与康复 • 脑疝的科研进展与展望
01
脑疝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疝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导致部 分脑组织通过解剖间隙或孔道, 向压力较低的部位移位的现象。
分类
根据移位的脑组织部位,脑疝可 分为硬膜外疝、硬膜下疝、脑实 质疝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引起脑疝的主要原因包括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肿瘤、血肿、脓肿等)、颅脑外 伤、颅内感染、脑血管病变等。
发病机制
当颅内压增高到一定程度时,脑组织受到挤压而移位,形成脑疝。颅内压增高 的原因包括颅内容物体积增加、颅内液体量增加、颅内占位性病变等。
临床表现
症状
脑疝的症状取决于移位的脑组织部位 和程度,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呕吐 、视乳头水肿、意识障碍、抽搐、偏 瘫等。
03
脑疝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使用脱水剂、利尿剂等药 物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 压。
改善呼吸功能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 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 机械通气。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定期监测血压、率、呼 吸、体温等指标,及时发 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手术治疗
通过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可以 及时发现潜在的脑部病变,及 早进行治疗,预防脑疝的发生
。
康复训练
语言康复
针对脑疝导致的语言障碍,进行口语 训练、听力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语 言功能。
肢体康复
针对脑疝导致的肢体瘫痪,进行物理 治疗、针灸治疗等,帮助患者恢复肢 体功能。
认知康复
针对脑疝导致的认知障碍,进行记忆 力训练、注意力训练等,帮助患者恢 复认知功能。
脑疝PPT课件
目录
• 脑疝概述 • 脑疝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脑疝的治疗 • 脑疝的预防与康复 • 脑疝的科研进展与展望
01
脑疝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疝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导致部 分脑组织通过解剖间隙或孔道, 向压力较低的部位移位的现象。
分类
根据移位的脑组织部位,脑疝可 分为硬膜外疝、硬膜下疝、脑实 质疝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引起脑疝的主要原因包括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肿瘤、血肿、脓肿等)、颅脑外 伤、颅内感染、脑血管病变等。
发病机制
当颅内压增高到一定程度时,脑组织受到挤压而移位,形成脑疝。颅内压增高 的原因包括颅内容物体积增加、颅内液体量增加、颅内占位性病变等。
临床表现
症状
脑疝的症状取决于移位的脑组织部位 和程度,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呕吐 、视乳头水肿、意识障碍、抽搐、偏 瘫等。
03
脑疝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使用脱水剂、利尿剂等药 物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 压。
改善呼吸功能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 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 机械通气。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定期监测血压、率、呼 吸、体温等指标,及时发 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手术治疗
脑疝的科普知识PPT

脑疝的预防措施
及时就医: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 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脑疝的预后 和复发
脑疝的预后和复发
预后:脑疝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 ,需根据具体病情评估 复发:脑疝的复发率相对较低,但 需长期随访和治疗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脑疝的科普知 识PPT
目录 脑疝的定义和原因 脑疝的分类 脑疝的症状和体征 脑疝的急救措施 脑疝的治疗方法 脑疝的预防措施 脑疝的预后和复发
脑疝的定义 和原因
脑疝的定义和原因
脑疝是指颅内压力升高导致脑组织 向颅外腔或低压区移位的病理过程 脑疝的主要原因包括颅内肿瘤、脑 出血、脑挫伤等
脑疝的分类
脑疝治疗 方法
脑疝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利尿剂等药物来减 少脑水肿和控制颅内压力 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减轻颅内压力 ,缓解脑组织受压
脑疝的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对于脑干型脑疝可进行放射 治疗来控制疾病进展
脑疝的预防 措施
脑疝的预防措施
注意安全:避免产生头部或颅 脑损伤的危险行为 遵医嘱:如患有颅内肿瘤、脑 血管疾病等需按医嘱控制病情
脑疝的分类
大脑幕上脑疝:大脑移向幕上空间,压 迫颅内结构 大脑幕下脑疝:脑室系统移位,压迫脑 干和脑神经
脑疝的分类
小脑幕上脑疝:小脑和脑干移 向幕上空间 小脑幕下脑疝:小脑扁桃体移 向幕下空间
脑疝的症状 和体征
脑疝的症状和体征
头痛:剧烈持续头痛是脑疝的常见症状 之一 意识障碍:昏迷、嗜睡等
脑疝的症状和体征
呕吐:不易缓解的呕吐是脑疝的常 见表现 瞳孔异常:瞳孔的大小和反应性改 变
脑疝的症状和体征
呼吸异常:呼吸节律改变、出现脑干损 伤的体征
脑疝的急救 措施
脑疝的急救措施
脑疝PPT演示课件

• 颅腔与脊髓腔相连处的 出口称为枕骨大孔。延 髓下端通过此孔与脊髓 相连。小脑蚓锥体下部 两侧的小脑扁桃体位于 延髓下端的背面,其下 缘与枕骨大孔后缘相对
解 剖 学 基 础 图 示
枕骨大孔
解剖学基础 图示
枕骨大 孔
小脑幕裂孔
大脑镰
两种脑疝示意图
小脑幕切迹 疝
枕骨大孔疝
定义
当颅内某分腔有占位性病 变时,该分腔的压力大于邻 近分腔的压力,脑组织从高 压力区向低压力区移位,导 致脑组织、血管及颅神经等 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有时 被挤人硬脑膜的间隙或孔道 中,从而出现一系列严重临 床症状和体征,称为脑疝 (brain hernia)
枕骨大孔疝的临床表现
多由于后颅窝占位病变,使小脑扁桃 体经枕骨大孔,疝入颈椎椎管内,压迫延 髓呼吸心跳中枢。
由于颅后窝容积小,对颅内高压的代 偿能力较差,病情进展快,病人常表现剧 烈头痛,反复呕吐,颈项强直,强迫头位, 瞳孔早期无改变,意识障碍出现较晚,个 别病人甚至到临终前仍呼之能应。
枕骨大孔疝的尸解图片
小脑幕切迹疝
临床表现
①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与进食无关的频繁的喷射 性呕吐。头痛程度进行性加重伴烦躁不安。急性脑庙患者视神经 乳头水肿可有可无。
小脑幕切迹疝
临床表现
• ②瞳孔改变
• 病初由于患侧动眼神经受刺激导 致患侧瞳孔变小,对光反射迟钝,
• 随病情进展患侧动眼神经麻痹, 患侧瞳孔逐渐散大.直接和间接 对光反射均消失,并性病变发展到严重程度均可导致颅内各分 腔压力不均而引起脑疝。常见病因有:
① 外伤所致各种颅内血肿, 如硬膜外血肿、硬膜下 血肿及脑内血肿;
病因
②颅内脓肿
病因
③颅内肿瘤尤其是颅后窝、中线部位及大脑半球 的肿瘤;
解 剖 学 基 础 图 示
枕骨大孔
解剖学基础 图示
枕骨大 孔
小脑幕裂孔
大脑镰
两种脑疝示意图
小脑幕切迹 疝
枕骨大孔疝
定义
当颅内某分腔有占位性病 变时,该分腔的压力大于邻 近分腔的压力,脑组织从高 压力区向低压力区移位,导 致脑组织、血管及颅神经等 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有时 被挤人硬脑膜的间隙或孔道 中,从而出现一系列严重临 床症状和体征,称为脑疝 (brain hernia)
枕骨大孔疝的临床表现
多由于后颅窝占位病变,使小脑扁桃 体经枕骨大孔,疝入颈椎椎管内,压迫延 髓呼吸心跳中枢。
由于颅后窝容积小,对颅内高压的代 偿能力较差,病情进展快,病人常表现剧 烈头痛,反复呕吐,颈项强直,强迫头位, 瞳孔早期无改变,意识障碍出现较晚,个 别病人甚至到临终前仍呼之能应。
枕骨大孔疝的尸解图片
小脑幕切迹疝
临床表现
①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与进食无关的频繁的喷射 性呕吐。头痛程度进行性加重伴烦躁不安。急性脑庙患者视神经 乳头水肿可有可无。
小脑幕切迹疝
临床表现
• ②瞳孔改变
• 病初由于患侧动眼神经受刺激导 致患侧瞳孔变小,对光反射迟钝,
• 随病情进展患侧动眼神经麻痹, 患侧瞳孔逐渐散大.直接和间接 对光反射均消失,并性病变发展到严重程度均可导致颅内各分 腔压力不均而引起脑疝。常见病因有:
① 外伤所致各种颅内血肿, 如硬膜外血肿、硬膜下 血肿及脑内血肿;
病因
②颅内脓肿
病因
③颅内肿瘤尤其是颅后窝、中线部位及大脑半球 的肿瘤;
脑疝演示课件

运动障碍
多发生于瞳孔散大侧的对侧, 表现为肢体的自主活动减少或 消失。
颅内压增高
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水 肿等症状。
பைடு நூலகம்瞳孔改变
初期患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 迟钝,后期患侧瞳孔散大,对 光反射消失。
生命体征紊乱
表现为血压升高、脉搏缓慢、 呼吸深慢等症状。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 检查等综合分析,可作出脑疝的诊断 。
鉴别诊断
主要与脑梗死、脑出血、颅内肿瘤等 疾病进行鉴别,这些疾病也可能出现 类似的症状和体征,但发病机制和治 疗方法不同。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的应用
头颅CT
可显示颅内血肿、脑水肿、脑积水等 病变,有助于明确脑疝的病因和程度 。
脑血管造影
可显示颅内血管的走行和分布情况, 有助于判断脑疝对血管的影响和预后 。
适应证
手术适应证主要包括严重颅内压增高、脑疝形成且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以及 小脑扁桃体疝、大脑镰下疝等明确脑疝类型的患者。同时,对于某些特殊类型 的脑疝,如枕骨大孔疝,也应尽早考虑手术治疗。
05
脑疝的并发症与预防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颅内压增高
脑疝患者常伴有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 水肿等症状。应密切监测颅内压,及时采取降颅压措施, 如使用脱水剂、利尿剂等。
进行治疗,以消除病因。
控制颅内压
02
对于已出现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应积极采取措施控制颅内压,
如使用脱水剂、利尿剂等。
保持呼吸道通畅
03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因呼吸道梗阻导致颅内压进一步增高。
患者日常管理与教育
定期随访
对于已治愈或病情稳定的患者,应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及 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脑疝PPT课件

• 其他
穿颅疝
8
• 临床以小脑天幕疝和枕骨大孔疝多见,尤以小脑幕切 迹疝最常见;
• 大脑镰疝也颇多见,但临床症状不重,影响不大,所 以不被临床重视 • 小脑幕裂孔上疝少见,但一旦发生可严重危害生命
• 蝶骨嵴疝极罕见,且无严重临床表现,因此临床意义 不大
• 以上四类脑疝有时可以二种或二种以上疝同时形成产 生所谓“复合脑疝”
9
高颅压形成的规律
弥漫性颅内压增高,脑疝一般发生于中线部位
一侧性颅压增高(如颅内占位病变),通常脑疝 发生于病变所在的一侧 位于前方的占位病变,脑疝一般发生于后方 位于后方的占位病变,脑疝可发生于前方,也可 发生于后方
10
高颅压形成的规律
小脑幕上的病变常引起小脑天幕疝;但也可单独引起
或同时引起枕骨大孔疝 小脑幕下的病变,多引起枕骨大孔疝,偶可引起小脑 幕裂孔上疝 以上为一般性规律,却非绝对
11
小脑幕裂孔疝
12
• 临床解剖与发病机理 由硬脑膜构成的小脑幕,其游离缘与鞍背 围合成一个前宽后窄的裂孔 此裂孔正常生理可通过: (1)大脑后动脉与中脑动脉, (2)脚间池、环池和四叠体池
Central herniation
19
临床表现
20
• 瞳孔散大及瘫痪
早期
小脑幕上方的组织突入裂孔后,
首先引起中脑被挤压和推移 (1)由于病侧的动眼神经(Ⅲn)轻度受压或被牵扯产生 脑疝侧瞳孔缩小(但历时极为短暂),很快由于Ⅲn不全 麻痹引起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因此,早 期瞳孔散大伴光反射迟钝的一侧一般提示为病灶侧,具 有定位价值。脑疝衰竭期则双侧瞳孔散大 (2)同侧大脑脚受压引起对侧上下肢轻瘫;少数可将脑 干对侧挤压使对侧大脑脚受损,出现同侧上下肢瘫痪。
脑疝演示ppt课件

脑疝
汇报人:XXX 2024-01-19
目录
• 脑疝基本概念与分类 • 脑疝影像学检查与评估 • 脑疝非手术治疗策略与措施 • 脑疝手术治疗方法与技巧 • 脑疝患者康复期管理与随访 • 总结与展望
01 脑疝基本概念与分类
定义及发病原因
定义
脑疝是指颅内压增高使部分脑组 织发生移位,被挤入颅内生理空 间或孔道中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
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颅内压监测等结果,可作出脑疝的诊断。 具体标准包括颅内压增高、脑组织移位和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鉴别诊断
在诊断脑疝时,需要与一些具有相似症状的疾病进行鉴别,如脑梗死、脑出血 、颅内感染等。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手段,可以对 这些疾病进行准确的鉴别。
并发症防治
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癫痫等。对于颅内感染,应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对于脑脊液 漏,可进行修补术;对于癫痫,可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此外,还应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以促进早 日康复。
05 脑疝患者康复期管理与随 访
神经功能恢复评估方法
神经系统检查
通过定期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患 者的意识、语言、运动、感觉等
多学科协作
康复科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心理医生等多学科专业人员共同 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全面、有效的康复训练。
家属参与
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康复训练过程,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和日常 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长期随访和复发风险预测
1 2
定期随访
建立患者随访档案,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邮件 或门诊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及时调整康复 计划。
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 施,如抗感染治疗、溶栓治疗等。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汇报人:XXX 2024-01-19
目录
• 脑疝基本概念与分类 • 脑疝影像学检查与评估 • 脑疝非手术治疗策略与措施 • 脑疝手术治疗方法与技巧 • 脑疝患者康复期管理与随访 • 总结与展望
01 脑疝基本概念与分类
定义及发病原因
定义
脑疝是指颅内压增高使部分脑组 织发生移位,被挤入颅内生理空 间或孔道中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
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颅内压监测等结果,可作出脑疝的诊断。 具体标准包括颅内压增高、脑组织移位和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鉴别诊断
在诊断脑疝时,需要与一些具有相似症状的疾病进行鉴别,如脑梗死、脑出血 、颅内感染等。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手段,可以对 这些疾病进行准确的鉴别。
并发症防治
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癫痫等。对于颅内感染,应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对于脑脊液 漏,可进行修补术;对于癫痫,可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此外,还应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以促进早 日康复。
05 脑疝患者康复期管理与随 访
神经功能恢复评估方法
神经系统检查
通过定期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患 者的意识、语言、运动、感觉等
多学科协作
康复科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心理医生等多学科专业人员共同 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全面、有效的康复训练。
家属参与
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康复训练过程,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和日常 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长期随访和复发风险预测
1 2
定期随访
建立患者随访档案,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邮件 或门诊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及时调整康复 计划。
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 施,如抗感染治疗、溶栓治疗等。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脑疝护理幻灯片PPT课件

研究展望
01
脑疝的预防
针对脑疝的成因,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强颅脑外伤的预防
和救治、早期发现和治疗颅内肿瘤等。
02
脑疝的治疗
目前脑疝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新
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等。
03
脑疝患者的康复
脑疝患者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专业的康复医生和护理人员
病理
脑疝的病理改变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脑组织移位、脑血流 量减少、脑组织缺血缺氧等。这些病理改变会导致神经功能 受损,甚至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脑疝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意识障碍、瞳孔改变等。其 中,小脑幕切迹疝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瞳孔缩小等;枕骨大 孔疝主要表现为枕部疼痛、颈项强直、瞳孔忽大忽小等。
防止并发症
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感染、出 血等。
术后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平稳过渡。
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患者咳嗽排痰,预防肺部感染。
维持营养供给
给予患者营养支持,促进身体恢复。
预防并发症
注意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感染、再出血等。
04
脑疝护理案例分析
Chapter
案例一
脑疝护理幻灯片ppt课件
目录
• 脑疝概述 • 脑疝护理原则 • 脑疝患者护理实践 • 脑疝护理案例分析 • 脑疝护理经验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脑疝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类型
定义
脑疝是指颅内压异常增高导致脑组织在颅内产生移位,使脑组织、血管和脑 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到压迫,从而出现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脑疝汇报ppt课件

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时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 征和颅内压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和种类,避免药物副作用和并发症的 发生。
手术治疗时机和方式选择
手术时机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恶化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解除脑疝对脑组 织的压迫。
手术方式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病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去骨瓣减压术、内减压术 、脑脊液引流术等。
局限性
MRI检查时间较长,对于急性脑疝患者可能难以耐受。同时,MRI对钙化、骨 化等结构的显示不如CT清晰,可能影响对病变的全面评估。
DSA在评估血管受压情况中作用
01
DSA检查方法
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可清晰显示
脑血管走行、分布和形态。
02
血管受压评估
DSA能够准确评估病变对血管的压迫情况,如血管狭窄、闭塞或移位等
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预防脑疝的关键
对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降低颅内压的措施,如使用脱水 剂、利尿剂等药物,或进行手术治疗,以预防脑疝的发生。
03 影像学检查在脑 疝诊断中应用
CT检查方法及技巧
CT扫描技术
采用薄层扫描、多平面重建等技 术,获取高质量的颅脑CT图像。
窗宽窗位调整
术后护理和康复措施
术后护理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密切监测生命 体征和颅内压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和预防感染。
康复措施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时进行康复训 练和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 、心理治疗等,以促进患者的神经功 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 理措施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颅内压增高与脑疝关系探讨
脑疝是颅内压增高的严重后果
药物治疗时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 征和颅内压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和种类,避免药物副作用和并发症的 发生。
手术治疗时机和方式选择
手术时机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恶化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解除脑疝对脑组 织的压迫。
手术方式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病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去骨瓣减压术、内减压术 、脑脊液引流术等。
局限性
MRI检查时间较长,对于急性脑疝患者可能难以耐受。同时,MRI对钙化、骨 化等结构的显示不如CT清晰,可能影响对病变的全面评估。
DSA在评估血管受压情况中作用
01
DSA检查方法
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可清晰显示
脑血管走行、分布和形态。
02
血管受压评估
DSA能够准确评估病变对血管的压迫情况,如血管狭窄、闭塞或移位等
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预防脑疝的关键
对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降低颅内压的措施,如使用脱水 剂、利尿剂等药物,或进行手术治疗,以预防脑疝的发生。
03 影像学检查在脑 疝诊断中应用
CT检查方法及技巧
CT扫描技术
采用薄层扫描、多平面重建等技 术,获取高质量的颅脑CT图像。
窗宽窗位调整
术后护理和康复措施
术后护理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密切监测生命 体征和颅内压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和预防感染。
康复措施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时进行康复训 练和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 、心理治疗等,以促进患者的神经功 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 理措施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颅内压增高与脑疝关系探讨
脑疝是颅内压增高的严重后果
急性脑疝ppt课件

急性脑疝
病例介绍
• 患者邹赛兰,女,32岁,于2015年8月11号因颈项部、 双肩部胀痛3月收治入院,既往有“葡萄胎,子宫全切 术”,“右肺叶部分切除术”病史,体查:T36.8℃、 P75次/分、R20次/分、BP99/65mmHg,予以颈椎病 常规治疗。8月14号02:55患者突发语言不清,头痛, 左侧肢体乏力,右侧肢体不自主摆动,急查: BP126/68mmHg,心率103次/分,呼吸22次/分,03: 00出现右侧肢体抽搐,意识不清,左瞳孔2mm,右瞳孔 4mm、对光反射消失,03:10患者出现尿失禁, BP83/31mmHg,急查头颅CT示:右侧大脑半球团块状 密度影,考虑为肿瘤并瘤卒中。04:10患者呈深昏迷状, 右侧瞳孔散大固定,大小6mm,左侧瞳孔大小3mm,对 光反射消失。
若难以确诊或虽确诊但病变无法切除者,可通过脑脊液分 流术、侧脑室外引流术、去骨瓣减压术等姑息手术来降低颅内 压。
脑疝急救原则:
1、快速静脉输入20%甘露醇200~500ml、地塞米松 10mg,以暂时降低颅内压,纠正脑组织灌注不足
2、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患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给予 氧气吸入
3、对呼吸功能障碍者,立即气管插管行人工辅助呼吸
(2)激素治疗 常用地塞米松5~10mg静脉或肌内注射,每日2~3次;或氢化可的松100mg静 脉注射,每日1~2次。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因应用激素诱发应激性溃疡和感 染等不良反应。
3、辅助过度换气的护理 过度换气的目的是排出体内过多的CO2,减少脑血流量。应监测血气分析,维 持病人PaO2于90~100mmHg(12~13.33kPa)、PaCO2于25~30mmHg (3.33~4kPa)水平为宜。过度换气持续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以免引起脑缺 血。
病例介绍
• 患者邹赛兰,女,32岁,于2015年8月11号因颈项部、 双肩部胀痛3月收治入院,既往有“葡萄胎,子宫全切 术”,“右肺叶部分切除术”病史,体查:T36.8℃、 P75次/分、R20次/分、BP99/65mmHg,予以颈椎病 常规治疗。8月14号02:55患者突发语言不清,头痛, 左侧肢体乏力,右侧肢体不自主摆动,急查: BP126/68mmHg,心率103次/分,呼吸22次/分,03: 00出现右侧肢体抽搐,意识不清,左瞳孔2mm,右瞳孔 4mm、对光反射消失,03:10患者出现尿失禁, BP83/31mmHg,急查头颅CT示:右侧大脑半球团块状 密度影,考虑为肿瘤并瘤卒中。04:10患者呈深昏迷状, 右侧瞳孔散大固定,大小6mm,左侧瞳孔大小3mm,对 光反射消失。
若难以确诊或虽确诊但病变无法切除者,可通过脑脊液分 流术、侧脑室外引流术、去骨瓣减压术等姑息手术来降低颅内 压。
脑疝急救原则:
1、快速静脉输入20%甘露醇200~500ml、地塞米松 10mg,以暂时降低颅内压,纠正脑组织灌注不足
2、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患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给予 氧气吸入
3、对呼吸功能障碍者,立即气管插管行人工辅助呼吸
(2)激素治疗 常用地塞米松5~10mg静脉或肌内注射,每日2~3次;或氢化可的松100mg静 脉注射,每日1~2次。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因应用激素诱发应激性溃疡和感 染等不良反应。
3、辅助过度换气的护理 过度换气的目的是排出体内过多的CO2,减少脑血流量。应监测血气分析,维 持病人PaO2于90~100mmHg(12~13.33kPa)、PaCO2于25~30mmHg (3.33~4kPa)水平为宜。过度换气持续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以免引起脑缺 血。
脑疝诊断PPT课件

4、脑电图示脑电波变平或等电位脑电图。 5、所有上述表现持续24小时无变化。 6、排除低温(体温低于32.2℃)和中枢神经系抑制药物(如 巴比妥类药)的影响后才能确立。
精选ppt
14
***中国脑死亡诊断标准***
• 中新社武汉十月二十六日电中国脑死亡诊断标准(成人)今天在此间 举行的全国器官移植学术会议上被专家首次披露。 由国家卫生部脑死亡法起草小组制定的这一诊断标准为第三稿, 共有四项。 诊断标准第一句开宗明义:脑死亡是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技能丧 失的不可逆转的状态。 先决条件包括:昏迷原因明确,排除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 临床诊断:深昏迷,脑干反射全部消失,无自主呼吸(靠呼吸机 维持,呼吸暂停试验阳性)。以上必须全部具备。 确认试验,脑电图平直,经颅脑多普勒超声呈脑死亡图型。体感 诱发电位P十四以上波形消失。此三项中必须有一项阳性。 脑死亡观察时间:首次确诊后,观察十二小时无变化,方可确认 为脑死亡。
精选ppt
15
谢谢 !
精选ppt
16
一、脑疝的诊断、治疗 二、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精选ppt
1
一、脑疝的诊断、治疗 发病原因
• 概念:脑疝是颅内压增高的晚期并发症。
当颅腔内某一部分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 内的压力比临近分腔内的压力高,脑组织从 压力较高向压力低的地方移位,通过正常生 理孔道而疝出压迫脑干和相邻的重要血管和 神经出现特有的临床表现并危及生命。
•
脑水肿)
• 六、脑脊液外引流
精选ppt
11
• 七、巴比妥治疗 • 大量戊巴比妥或硫酚妥纳——减少脑耗氧量,
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
• 八、辅助过度换气 • 排除CO2,降低脑血流量 • 九、抗生素治疗 • 十、症状治疗 • 头痛——镇静、镇痛治疗,癫痫——抗癫痫
精选ppt
14
***中国脑死亡诊断标准***
• 中新社武汉十月二十六日电中国脑死亡诊断标准(成人)今天在此间 举行的全国器官移植学术会议上被专家首次披露。 由国家卫生部脑死亡法起草小组制定的这一诊断标准为第三稿, 共有四项。 诊断标准第一句开宗明义:脑死亡是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技能丧 失的不可逆转的状态。 先决条件包括:昏迷原因明确,排除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 临床诊断:深昏迷,脑干反射全部消失,无自主呼吸(靠呼吸机 维持,呼吸暂停试验阳性)。以上必须全部具备。 确认试验,脑电图平直,经颅脑多普勒超声呈脑死亡图型。体感 诱发电位P十四以上波形消失。此三项中必须有一项阳性。 脑死亡观察时间:首次确诊后,观察十二小时无变化,方可确认 为脑死亡。
精选ppt
15
谢谢 !
精选ppt
16
一、脑疝的诊断、治疗 二、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精选ppt
1
一、脑疝的诊断、治疗 发病原因
• 概念:脑疝是颅内压增高的晚期并发症。
当颅腔内某一部分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 内的压力比临近分腔内的压力高,脑组织从 压力较高向压力低的地方移位,通过正常生 理孔道而疝出压迫脑干和相邻的重要血管和 神经出现特有的临床表现并危及生命。
•
脑水肿)
• 六、脑脊液外引流
精选ppt
11
• 七、巴比妥治疗 • 大量戊巴比妥或硫酚妥纳——减少脑耗氧量,
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
• 八、辅助过度换气 • 排除CO2,降低脑血流量 • 九、抗生素治疗 • 十、症状治疗 • 头痛——镇静、镇痛治疗,癫痫——抗癫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昏迷病人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排痰困难者,可行气管切开,防止二氧化碳蓄积 而加重颅内压增高。观察电解质平衡的情况,严格记录出人液量。患病3d后不能进食者 可行鼻饲,并做好胃管的护理,留置胃管后应每日2次口腔护理,定时翻身,认真做好各 项基础护理,保持床铺平整、干净、柔软,保持局部皮肤干燥,预防褥疮发生。对有脑室 穿刺引流的病人,严格按脑室引流护理。大便秘结者,可选用缓泻剂疏通,有尿潴留者, 留置导尿管,做好尿、便护理。
脑幕以上为幕上腔,幕上腔又分左右两个分腔,容纳大脑左
右半球;小脑幕以下为幕下腔,容纳小脑、脑干和延髓。中
脑在小脑幕切迹裂孔中通过,紧邻海马回和沟回。动眼神经
自中脑腹侧的大脑脚内侧发出,也通过小脑幕切迹,在海绵
窦的外侧壁上前行至眶上裂。
颅腔的出口为枕骨大孔,延髓经此孔与脊髓相连,小脑
扁桃体在枕骨大孔之上,位于延髓下端的背侧。
锥体束征 肌张力 腱反射 去脑强直
疝的对侧+ 疝的对侧↑ 疝的对侧↑
+
颈痛、强直或
强迫体位
-
无
双侧+ 双侧↓(小脑受损) 双侧↓(小脑受损)
-
+
体温
其
他
脉搏
生
命
呼吸
体征
血压
初期↑(40℃↑高热)。晚期↓(体温不升) 初期↑(细速)。晚期↓(脉缓→停止) 初期浅、不规则→晚期停止 初期↑晚期↓→0
同左(进展快。可无改变) 同左 同左 同左
6
小脑幕切迹疝
枕骨大孔疝鉴别表
意识障碍 瞳孔
出现较早。由嗜睡、躁动→浅昏迷→深昏迷 不等大。疝侧先瞳孔缩小、光反应迟钝→散大、光反应消失
较小脑幕切迹疝出现为晚。由躁动→浅昏迷→深昏迷 等大。先双侧缩小、光反应迟钝→双侧散大、光反应消失
交叉性瘫痪
疝侧瞳孔先小后大+对侧上下肢瘫痪;或疝侧瞳孔散大、眼睑下 垂+对侧上下肢瘫痪(Weber 综合征)
脑疝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概念: 脑疝 当颅腔内某一部分腔有占位性病变
时,该分腔的压力高于邻近分腔,脑组织由高压区 向低压区移动,部分脑组织被挤入颅内生理空间或 裂隙,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脑疝。
脑疝是颅内压增高的危象和引起死亡的主要 原因,常见有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
1
【解剖概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颅腔被大脑镰、小脑幕分隔为三个彼此相通的分腔。小
5)如病变部位和性质已明确,应立即施行手术清除病灶,同时根据医嘱立即备皮、备血,做 好药物过敏试验,准备术前和术中用药等。
6) 对呼吸骤停者,在迅速降颅压的基础上按脑复苏技术进行抢救:①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 气管插管,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呼吸支持,可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应用简易呼吸器或人工 呼吸器,加压给氧;②循环支持:如心跳停止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保持心脏泵血功能;③药 物支持:根据医嘱给呼吸兴奋剂、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综合对症处理。
9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10
7
【 处理原则】
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和处理!!!
1)病人一旦出现典型的脑疝症状,应立即给予脱水治疗, 以 缓解病情,争取时间。确诊后,尽快手术,去处病因。
2)若难以确诊或虽确诊但病变无法切除者,可通过脑脊液分 流术、侧脑室外引流术或病变侧颞肌下、枕肌下减压术等降 低颅内压。
8
【 护理要点】
1 )对颅内压增高病人,要准备好抢救物品,随时观察意识、瞳孔、血压、呼吸、脉搏等的 改变,及时发现脑疝,早期治疗。
5
枕骨大孔疝
是小脑扁桃体及延髓经枕骨大孔被挤推向椎管 中,又称小脑扁桃体疝。由于颅后窝容积较小,对 颅内高压的代偿能力也小,病情变化更快。病人常 有进行性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剧烈头痛,频繁 呕吐,颈项强直或强迫头位;生命体征紊乱出现较 早,意识障碍出现较晚。病人早期即可突发呼吸骤 停而死亡。(瞳孔变化不明显,对呼吸影响大)
2
4
【临床表现和诊断】
小脑幕切迹疝
a.颅内压增高:剧烈头痛,进行性加重,伴躁动不安,频繁呕吐。 b.进行性意识障碍:由于阻断了脑干内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通
路,随脑疝的进展病人出现嗜睡、浅昏迷和深昏迷。 c.瞳孔改变:脑疝初期由于患侧动眼神经受刺激导致患侧瞳孔缩小,
随病情进展,患侧动眼神经麻痹,患侧瞳孔逐渐散大,直接和间 接对光反应消失,并伴上睑下垂及眼球外斜。晚期,对侧动眼神 经因脑干移位也受到推挤时,则相继出现类似变化。 d.运动障碍:钩回直接压迫大脑脚,锥体束受累后,病变对侧肢体 肌力减弱或麻痹,病理征阳性。 e.生命体征变化:若脑疝不能及时解除,病情进一步发展,则病人 出现深昏迷,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去大脑强直,血压骤降,脉搏 快弱,呼吸浅而不规则,呼吸心跳相继停止而死亡。
2)一旦发生脑疝,立即通知医生,建立静脉通路,同时快速静脉滴注脱水药,如20%甘露醇 125-250 ml,并配以激素应用。有时可合用速尿以加强脱水作用。
3)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迅速清除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气供 给,防止窒息及吸人性肺炎等加重缺氧
4)做好血压、脉搏、呼吸、瞳孔的监测与观察:血压过高或过低对患者的病情极为不利,故 必须保持正常稳定的血压,从而保证颅内血液的灌注。
脑幕以上为幕上腔,幕上腔又分左右两个分腔,容纳大脑左
右半球;小脑幕以下为幕下腔,容纳小脑、脑干和延髓。中
脑在小脑幕切迹裂孔中通过,紧邻海马回和沟回。动眼神经
自中脑腹侧的大脑脚内侧发出,也通过小脑幕切迹,在海绵
窦的外侧壁上前行至眶上裂。
颅腔的出口为枕骨大孔,延髓经此孔与脊髓相连,小脑
扁桃体在枕骨大孔之上,位于延髓下端的背侧。
锥体束征 肌张力 腱反射 去脑强直
疝的对侧+ 疝的对侧↑ 疝的对侧↑
+
颈痛、强直或
强迫体位
-
无
双侧+ 双侧↓(小脑受损) 双侧↓(小脑受损)
-
+
体温
其
他
脉搏
生
命
呼吸
体征
血压
初期↑(40℃↑高热)。晚期↓(体温不升) 初期↑(细速)。晚期↓(脉缓→停止) 初期浅、不规则→晚期停止 初期↑晚期↓→0
同左(进展快。可无改变) 同左 同左 同左
6
小脑幕切迹疝
枕骨大孔疝鉴别表
意识障碍 瞳孔
出现较早。由嗜睡、躁动→浅昏迷→深昏迷 不等大。疝侧先瞳孔缩小、光反应迟钝→散大、光反应消失
较小脑幕切迹疝出现为晚。由躁动→浅昏迷→深昏迷 等大。先双侧缩小、光反应迟钝→双侧散大、光反应消失
交叉性瘫痪
疝侧瞳孔先小后大+对侧上下肢瘫痪;或疝侧瞳孔散大、眼睑下 垂+对侧上下肢瘫痪(Weber 综合征)
脑疝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概念: 脑疝 当颅腔内某一部分腔有占位性病变
时,该分腔的压力高于邻近分腔,脑组织由高压区 向低压区移动,部分脑组织被挤入颅内生理空间或 裂隙,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脑疝。
脑疝是颅内压增高的危象和引起死亡的主要 原因,常见有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
1
【解剖概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颅腔被大脑镰、小脑幕分隔为三个彼此相通的分腔。小
5)如病变部位和性质已明确,应立即施行手术清除病灶,同时根据医嘱立即备皮、备血,做 好药物过敏试验,准备术前和术中用药等。
6) 对呼吸骤停者,在迅速降颅压的基础上按脑复苏技术进行抢救:①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 气管插管,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呼吸支持,可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应用简易呼吸器或人工 呼吸器,加压给氧;②循环支持:如心跳停止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保持心脏泵血功能;③药 物支持:根据医嘱给呼吸兴奋剂、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综合对症处理。
9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10
7
【 处理原则】
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和处理!!!
1)病人一旦出现典型的脑疝症状,应立即给予脱水治疗, 以 缓解病情,争取时间。确诊后,尽快手术,去处病因。
2)若难以确诊或虽确诊但病变无法切除者,可通过脑脊液分 流术、侧脑室外引流术或病变侧颞肌下、枕肌下减压术等降 低颅内压。
8
【 护理要点】
1 )对颅内压增高病人,要准备好抢救物品,随时观察意识、瞳孔、血压、呼吸、脉搏等的 改变,及时发现脑疝,早期治疗。
5
枕骨大孔疝
是小脑扁桃体及延髓经枕骨大孔被挤推向椎管 中,又称小脑扁桃体疝。由于颅后窝容积较小,对 颅内高压的代偿能力也小,病情变化更快。病人常 有进行性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剧烈头痛,频繁 呕吐,颈项强直或强迫头位;生命体征紊乱出现较 早,意识障碍出现较晚。病人早期即可突发呼吸骤 停而死亡。(瞳孔变化不明显,对呼吸影响大)
2
4
【临床表现和诊断】
小脑幕切迹疝
a.颅内压增高:剧烈头痛,进行性加重,伴躁动不安,频繁呕吐。 b.进行性意识障碍:由于阻断了脑干内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通
路,随脑疝的进展病人出现嗜睡、浅昏迷和深昏迷。 c.瞳孔改变:脑疝初期由于患侧动眼神经受刺激导致患侧瞳孔缩小,
随病情进展,患侧动眼神经麻痹,患侧瞳孔逐渐散大,直接和间 接对光反应消失,并伴上睑下垂及眼球外斜。晚期,对侧动眼神 经因脑干移位也受到推挤时,则相继出现类似变化。 d.运动障碍:钩回直接压迫大脑脚,锥体束受累后,病变对侧肢体 肌力减弱或麻痹,病理征阳性。 e.生命体征变化:若脑疝不能及时解除,病情进一步发展,则病人 出现深昏迷,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去大脑强直,血压骤降,脉搏 快弱,呼吸浅而不规则,呼吸心跳相继停止而死亡。
2)一旦发生脑疝,立即通知医生,建立静脉通路,同时快速静脉滴注脱水药,如20%甘露醇 125-250 ml,并配以激素应用。有时可合用速尿以加强脱水作用。
3)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迅速清除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气供 给,防止窒息及吸人性肺炎等加重缺氧
4)做好血压、脉搏、呼吸、瞳孔的监测与观察:血压过高或过低对患者的病情极为不利,故 必须保持正常稳定的血压,从而保证颅内血液的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