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药学院 药物植物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植物学重点

题型:选择(含多选)、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要点+阐述)、论述(1个)

西南大学药学院药学2012级瞿大海

1.《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载药物的专著;《新修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

2.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不同的三大结构特征(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质体、细胞壁、液泡。

4.细胞壁的分层相邻两细胞之间的细胞壁根据形成的时间和化学成分的不同可分为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层。

初生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类物质。

次生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少量木质素。【不是每种植物细胞都具有次生壁】

5.细胞壁的特化鉴别:

①木质化细胞壁加入间苯三酚试液和盐酸,因木质化程度不同,而显红色或紫红色反应。

②木栓化细胞壁加苏丹Ⅲ试液显橘红色或红色。

③角质化细胞壁加苏丹Ⅲ试液显橘红色或红色。

④粘液化细胞壁加玫红酸钠酒精溶液可染成玫瑰红色;加钌红试液可染成红色。

⑤(矿质化有些植物细胞中含有硅质或钙质,使植物的茎和叶变硬,增强了其机械支持能力。硅质化细胞壁加硫酸或醋酸无变化。)

6.细胞后含物的种类包括:淀粉、蛋白质、脂肪和脂肪油、菊糖、晶体。

7.组织:是具有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机能相同而又紧密联系的细胞所组成的细胞群。

8.分生组织分类及每一类的功能:

(1)根据细胞来源分类:

①原分生组织没有任何分化,最幼嫩,终生保持分裂能力,具有较长时间的分生能力,在

生长季节分裂机能旺盛。

②初生分生组织原分生组织衍生出来的细胞所组成的,在形态上已初步分化,仍具有较强的

分裂能力。

③次生分生组织是由已经成熟的薄壁细胞,经过脱分化,又重新具有分裂能力的组织。与根、

茎的加粗和重新形成保护组织有关。

(2)根据存在位置分类:

①顶端分生组织可保持根、茎尖的顶端生长,使根、茎不断伸长或长高,并形成侧根、侧枝

和叶,扩大其营养面积或吸收面积。

②侧生分生组织包括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使根、茎不断加粗。

③居间分生组织只能保持一定时间的分生能力,以后则完全转变为成熟组织。它们的活动与与

居间生长有关;在植物茎节的基部都具有这种组织,茎倒伏后,能逐渐恢复向上生长,也与之有关。

9.保护组织分为:初生保护组织--表皮和次生保护组织--周皮。

初生保护组织

次生保护组织

10.

的分泌细胞称为上皮细胞。

【注意:上皮细胞也属于分泌组织】

11.输导组织根据其构造和运输物质的不同,可分为二类:

一类是木质部中的管胞和导管,主要运输水分和溶解于其中的无机盐;

另一类是韧皮部中的筛管、伴胞和筛胞,主要运输有机营养物质。

12.器官:是植物体内具有一定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由多种组织构成,并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部分。

13.根的变态类型及例子:

①贮藏根→1.肉质直根如:胡萝卜、萝卜、桔梗、丹参。

2.块根如:甘薯、麦冬、何首乌。

②支持根如:玉蜀黍、甘蔗、高粱、薏苡。

③气生根如:石斛、吊兰、榕树。

④寄生根如:菟丝子、槲寄生、桑寄生。

⑤攀援根如:常春藤、络石。

⑥水生根如:浮萍。

14.根的纵向上、横向上各分为哪些部分?

15.根的次生构造是由次生分生组织(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细胞的分裂、分化产生的次生维管组织和次生保护组织共同组成的。

①(维管束)形成层的产生及其活动:

发生: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功能,转变成为形成层;由中柱鞘细胞发生,连接成环。

活动:不等速分裂,形成层环由多角形变为圆形;等速分裂,由内形成次生木质部,向外形成形成次生韧皮部,合称次生维管组织。

②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及其活动:

发生:根的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机能,形成木栓形成层。

活动:木栓形成层向内分生栓内层,向外分生木栓层,木栓层细胞木栓化。

16.茎的变态分为两大类:

(1) 地下茎的变态→①根状茎;②块茎;③球茎;④鳞茎。

(2) 地上茎的变态→①叶状茎;②刺状茎;③钩状茎;④茎卷须;⑤小块茎和小鳞茎。

17.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双子叶植物的茎在初生构造形成后,由于维管束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活动,接着进行次生生长,使茎不断加粗。

⑴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次生构造

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及其活动:

产生:茎初生结构中的原形成层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束中形成层;髓射线的部分细胞分化,产生束间形成层,并最终与束中形成层相连,形成连续的维管形成层

活动:维管形成层向外分裂产生次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靠近表皮的皮层细胞分化产生木栓形成层,向外分裂产生木栓层,向内产生栓内层,合称周皮,上有皮孔。

茎的次生结构中还有大量径向排列的薄壁细胞构成木射线,与韧皮射线合

称为维管射线。

⑵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次生构造,其结构特征是:

①最外层为表皮;②维管束呈环状排列;③有些种类仅具束中形成层,没有束间形成层;④髓

射线较宽;⑤髓部发达。

⑶双子叶植物根状茎的次生构造,其结构特征是:

①表面通常具木栓组织,少数具表皮或鳞叶;②皮层中常有根迹维管束和叶迹维管束斜向通过;

③皮层内侧有时具纤维或石细胞。维管束为外韧型,成环状排列;④储藏薄壁细胞发达,机械

组织多不发达;⑤中央有明显的髓部。

⑷双子叶植物茎和根状茎的异常构造:

①髓维管束;②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组织;③木间木栓。

18.叶的组成部分为叶片、叶柄、托叶三部分。

19.怎样区别复叶和小枝:

复叶易和生有单叶的小枝相混淆,在识别时要首先弄清叶轴和小枝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