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作为一种文化特征
中国古建筑中的隐喻文化
中国古建筑中的隐喻文化[摘要]本文简要概括了隐喻文化在皇家建筑中淋漓尽致的体现以及在各地民居建筑装饰中花样繁多的应用,表现统治阶层祈求江山永固、广大百姓祈求合家幸福、人财两旺的普遍心理。
【关键词】古建筑;隐喻;文化;谐音;会意;象形;吉祥;美好;平安;心理任何人造的实在的形态都是某种隐喻观念的物化,因为制作这种形态本身即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这种目的性即是它的隐喻意义。
正如《易经》中所说:“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
隐喻是超越形态之上的精神内涵,它是创造形态的“道”,形态本身即是“器”。
隐喻的认识以文化为依据,隐喻的成果以文化为载体,同时又促进文化的发展。
因此,隐喻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人类对隐喻从修辞格到认知方式的认识转变,是基于人类对其中文化信息的日益关注的表现。
隐喻也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往往利用谐音或其他表现形式给事物赋予一种特定的寓意。
例如用苹果和马鞍来喻“平安”。
有时不借助谐音,例如给新生儿挂金锁,以求锁住他的性命毋使夭折等等。
隐喻在长久的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固定模式有些会失去它们本来的力量,这可以用“老化”来形容。
由历史文化积淀下来的隐喻一般让人易于理解,可称之为公用隐喻。
由建筑师自己把一种形态作为某种深意的隐喻,则是一种私设的隐喻。
尽管这种隐喻也许带有某些人们共同经验的成分。
建筑的隐喻是指人通过建筑本身所显示的人的精神或心理、情感态度或某种认知关系。
建筑的隐喻基本取决于人的生理、心理交互作用。
一条曲线与一条直线引起人的心理和生理反应是不同的,尽管在更高层次上隐喻性依赖于某种文化背景,更有可能产生于某种联系与联想。
建筑的隐喻性包含着某个时代的或个人独特的各种建筑意象构成结构及形态基本特征,对于同一时代的建筑,由于社会交往的网络的关系,一般会形成大致类似的某些特征。
这些特征就作为这个时代的建筑隐喻而被社会通过并一代代传递下来。
自诩真龙天子的皇帝把建筑的隐喻做到了极致,简直是乐此不疲。
高中英语文化隐喻特征综述
高中英语文化隐喻特征综述高中英语课程中,文化隐喻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文化隐喻是指一种通过事物的象征意义来传达概念和思想的修辞手法。
在英语文化隐喻中,包含了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涉及到历史、宗教、传统、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
本文将对高中英语文化隐喻的特征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教学内容。
一、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英语文化隐喻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英语文化隐喻的课程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一些古代的历史事件、传说故事、名人传记等内容。
“Napoleon’s Waterloo”(拿破仑的滑铁卢)就是一个常用的文化隐喻,它既指代了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的失利,也成为了人们在谈论自己失败时的一个隐喻。
通过学习这些历史文化的隐喻,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二、反映多元化文化特征另一个英语文化隐喻的特征就是反映了多元化文化特征。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而英语文化也是世界上最为多元化的文化之一。
在英语文化隐喻的教学中,我们会接触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文化元素,比如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宗教文化,比如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等不同的地域文化。
通过学习这些多元化的文化隐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上不同文化的特点,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呈现丰富的生活体验英语文化隐喻的特征还表现在呈现了丰富的生活体验。
文化隐喻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所形成的,它是对生活的思考和总结,因此在英语文化隐喻的教学中,我们会接触到很多生活中的场景、情境和人物。
“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滚石不生苔)就是一个常用的文化隐喻,它通过一个生活场景来告诉人们勤奋工作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这些丰富的生活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隐喻的内涵,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反映传统和现代的融合最后一个英语文化隐喻的特征就是反映了传统和现代的融合。
高中英语文化隐喻特征综述
高中英语文化隐喻特征综述
文化隐喻是指在特定文化中,人们用一些具体的形象、事物、场景来比喻和解释一些
抽象的概念、事件或行为,这些具体的形象、事物、场景代表着该文化的共同想象和价值
观念,是社会文化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高中英语中涉及到的文化隐喻特征主要有以
下几点:
1. 动物隐喻
在英语文化中,动物隐喻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文化隐喻,人们借助动物的特点和形象来
表达某些情感、特质或行为。
例如,“stubborn as a mule”表示某人像骡子一样固执;“sly as a fox”表示某人像狐狸一样狡猾。
这些动物隐喻通常是通过类比和比喻的方式
来构思的,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文化中的某些价值观念和情感。
2. 颜色隐喻
颜色隐喻也是英语文化中一种重要的文化隐喻特征,不同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情感、特
质和情境。
例如,“green with envy”表示嫉妒;“red with anger”表示愤怒;“white as a sheet”表示吓得脸色苍白。
这些颜色隐喻通常出现在口语、诗歌和文学作品中,并
且在文化传统和民间文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4. 地方隐喻
总之,文化隐喻是英语文化中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通过具象的形象、事物和场景来
比喻和解释抽象的概念和观念。
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学生需要注重文化隐喻的学习和理解,从中汲取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提高自己的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
文学作品中的文化隐喻文学研究的知识点
文学作品中的文化隐喻文学研究的知识点文学作品中的文化隐喻,在文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于文化的理解和表达。
隐喻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通过暗示、象征等方式,将某一概念或主题映射到另一概念或主题上,起到增强作品表现力和审美价值的作用。
本文将从文化隐喻的概念、分类和作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文化隐喻的概念文化隐喻是指通过文学作品中蕴含的隐含意义,来传达作者对于所涉及文化的思考和理解。
文化隐喻需要读者对文化背景和寓意有一定的了解才能领悟其意义。
在文学作品中,文化隐喻常常通过比喻、类比等方式呈现,使得作品更加深入、质朴。
二、文化隐喻的分类1. 宗教隐喻:宗教隐喻是指作者通过运用宗教的象征符号来表达某一思想或主题。
比如,人类的原罪象征着人性的弱点,天堂象征着一切美好的归宿,地狱象征着恶劣的境地等。
在《刀锋》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描述主人公饱受折磨的经历,将他比作受苦受难的基督,寄托了对于人类苦难与救赎的思考。
2. 历史隐喻:历史隐喻是指作者借助历史事件、人物或象征来表达作品所要讨论的问题。
比如,许多文学作品中通过描述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展现他们的精神品质和追求,塑造了自己笔下的英雄形象。
在《红楼梦》中,作者通过对贾府的描写,暗示了历史变迁中的家族兴衰,探讨了官场世态和封建社会的沉沦。
3. 地域隐喻:地域隐喻是指通过描写特定地域、风土人情来表达某一主题或思想。
地域隐喻常常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
比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对于山水之美的描绘,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崇尚自然、追逐和谐的价值观。
三、文化隐喻的作用1. 丰富作品内涵:文化隐喻使文学作品变得更加深层,丰富了作品内涵。
通过隐喻,作者能够将抽象的思想和感情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增加了作品的魅力和感染力。
2. 凸显文化身份:文化隐喻通常与特定文化相关联,通过运用文化隐喻,作者能够表达和彰显自己的文化身份,展示特定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风貌。
3. 对读者产生思考和共鸣:文化隐喻可以激发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思考和联想,增加与读者的互动性。
古代文言文中的隐喻运用
古代文言文中的隐喻运用古代文言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富含着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运用技巧。
其中,隐喻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被广泛运用于古代文言文中,以丰富表达意义、增强表达效果。
本文将从古代文言文中的隐喻运用的定义、特点以及经典案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隐喻运用的定义隐喻,是指通过将两个不同领域的事物进行类比,从而在表达中揭示出新意义的修辞手法。
在隐喻中,原喻体和新喻体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通过隐喻的运用,原喻体的特点或特征可以被移植到新喻体上,从而达到表达的目的。
古代文言文中的隐喻运用多以抽象事物比喻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比喻抽象事物,通过对两者之间的相似性进行类比,达到隐含意义、增强表达效果的目的。
二、隐喻运用的特点1. 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古代文言文中的隐喻运用常常借助形象生动的比喻,使得表达更加具体,读者更容易理解。
例如,《红楼梦》中形容黛玉眼泪的句子:“沁园春·雪”中有“不似天涯沥血泪,却向花间达尔非。
”通过将黛玉的泪水比作天上的雪花,在读者心中勾起情感共鸣,深化了对黛玉内心世界的理解,使得黛玉形象更加鲜活生动。
2. 增强修辞效果古代文言文中的隐喻运用能够增强修辞效果,使得表达更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例如《论语·里仁篇》中的“无为而治”就是一种隐喻的运用。
在这个词组中,无为意味着“无人为之”、“无任何外力干涉”,通过将政治治理比喻为人在干涉之外无为而治,传递出“自然而然”、“无功而返”的治理理念,强调人们在治理过程中应该尊重客观规律,不要过度干预。
3. 赋予文字以寓意古代文言文中的隐喻运用为作品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寓意。
通过运用隐喻,作者可以隐含多种意义和象征,使得作品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
例如《西游记》中的“花果山上住美猴王”就是隐喻的运用。
通过将孙悟空比作美猴王,传递出在质量而言,猴王可追本溯源至悟空,凸显了主人公孙悟空的英勇无畏和聪明机智。
三、经典案例1. 出自《红楼梦·薛湘莲梦李纨作对联》:“不知识里面见翻翻江,更曾作雪里随飞雁。
隐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隐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在语言和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隐喻可以帮助人们更加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增加语言的情感色彩和艺术感染力。
但是,隐喻也具有文化色彩,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影响隐喻的理解和使用。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隐喻的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有一种叫做“猫吃鱼,狗吃肉”的隐喻,用来形容人们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品味。
但是,在西方文化中,这种隐喻并不常用,而是更倾向于使用“相似之物相互吸引”的隐喻。
此外,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会影响隐喻的使用。
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使用自然界的隐喻,如“一叶知秋”、“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等,来表达人生哲理和情感。
而在西方文化中,常常使用历史、神话等文化元素来进行隐喻,如“亚当和夏娃的禁果”、“阿喀琉斯的脚踵”等。
因此,了解不同文化中隐喻的使用和含义,对于进行跨文化交流和沟通非常重要。
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谨慎使用隐喻,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误解和冲突。
同时,也要积极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隐喻和文化背景,增进跨文化交流的理解和认知。
- 1 -。
隐喻
[摘要]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对隐喻和“隐喻的热潮”的研究已经逐渐形成现代的社会。
在国外隐喻的研究开发一个完整的系统,通常是由乔治Lakeoff和Mark Johnson表示。
而在中国的隐喻研究也受两个。
但是,如果调查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将不难发现,其中一些研究英语隐喻翻译成中文。
此外,大多数传统的理论认为,隐喻只是一种比喻,属于语言学的范畴。
但事实上,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和认知的现象。
本论文试图突破这些限制,进入到研究中,从英语隐喻翻译的中文和英文之间的文化差异的角度。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
在新的信仰,隐喻是一种文化现象和认知的基础上,部分国家的学习从文化的角度比喻的意义。
第二部分的重点是与语言,文化与翻译的密切相互关系的分析。
第三部分介绍了有关的比喻,如它的定义,特点和分类,一些主要因素。
第四部分着重说明了中文和英文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同方面对进入中英隐喻的翻译方法。
最后一部分总结了本论文的主要观点。
[关键词]隐喻,翻译,文化差异,文化内涵;对应关系【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隐喻进行了研究,在现代社会逐渐形成了一股“隐喻热”。
对隐喻的研究在国外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其中以乔治Lakeoff和马克约翰逊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
国内对隐喻的研究也主要受这两个人的影响。
而纵观这些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很少有对英语隐喻汉译的研究,而且大多数传统的理论家认为隐喻仅仅是一种修辞格,属于语言学的范畴。
但是事实上,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认知现象。
本论文克服了这些局限,试图从中英文化差异的角度来研究英语隐喻的汉译。
整篇论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导入。
该部分立足于认为隐喻是一种文化和认知现象这一新观点,阐明了从文化角度对隐喻进行研究的意义。
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语言,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密切关系。
第三部分介绍了隐喻的一些要素,如隐喻的定义,特征及分类。
第四部分根据不同的英汉对应关系,着重阐述了英语隐喻的汉译方法。
论隐喻的文化特征
摘
要 : 义的隐喻摆脱 了单纯修 辞格的含 义 , 人类认 知的 方法。而认知 的过程 是思 维, 广 是 结果是文
化。所以隐喻在人类 大脑机能 、 思维认识客体的客观 性以及社会 交流 中存在 文化 其核的 内容 , 更 多的是 但
由于地 域 、 产 、 学 、 生 哲 宗教 、 美 、 审 习俗 、 故 和 时代 等 因 素 而 造成 的 文化 差异 。正 确 理 解 这 些 差 异 , 理 解 典 是 隐喻 和 使 用 臆喻 的前 提 , 人 类 认 知 的 扩展 和 交 流都 起 着 重要 的作 用 。 对 关键词 : 隐喻 ; 知 ; 化 ; 认 文 差畀
不在 。
【 ) 域 因 素 。 认 知语 言 学 派 认 为 语 言 符 号 没 有 与 客 一 地
二
隐喻 的文化共 核
观外部世界直接对应 的关 系 ; 言符号与 概念结构 相一致 , 语 而 这 个 概 念 结 构 是 人 类 通 过 认 知 与 客 观 世 界 相 互 作 用 所 形 成 的, 意义与推理 的基础 就是概念 结构与认 知模 式。 ; 义 。意 产生于在一定环境 下对一类 事物的 体验 。一个隐喻要有 意义就必然受到其映射环境 的影响 。就 中英文化而言 , 雪莱 ( ec yse hl y 的《 P ry sh ee ) 西风颂 》 O et t s Wi ) B S l ( d eWet n 表 oh d 达了海洋性气候下 的英伦诸 岛对于西风 的欢 迎 ; 相反 , 马致 远 的 “ 道 西 风瘦 马 ” 古 则勾 勒 出 萧条 凄 凉 的场 景 。 ‘ ( ) 产 因素。生 产 活动是 人 类 得 以繁衍 的 物质 基 二 生 础, 与人类 生存 密切 相关 , 而成为 隐喻所关 注的重 点。各 从 种生产生活资料因素成为隐喻所 寄予 的场所和关注的对象。 中国的“ ” 牛 作为重要 的生产工具 一直在农耕 文化 中占有重 要的地位 , 因此“ 俯首甘 为孺子 牛” 是对人 的极高赞誉 ; 国 英 则 曾经用“ 耕 地 , 以就有 w r l eahr 马” 所 o k os ki e表达 勤奋肯
中国本土文化背景下的隐喻语境研究
中国本土文化背景下的隐喻语境研究摘要隐喻作为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手段,在中国本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本土文化背景下的隐喻语境。
首先,介绍了隐喻的概念及其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其次,重点分析了中国本土文化中的隐喻,包括中华文化中的太极象征、传统节日的隐喻意义、汉字中的隐喻、口头语中的隐喻等;最后,针对隐喻语境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并探究了其在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性。
关键词:隐喻;本土文化;太极;节日;汉字;口头语;跨文化交际前言作为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手段,隐喻广泛存在于各种文化和语言中。
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多样性和内在深度的文化,中国本土文化中的隐喻更是多种多样。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本土文化背景下的隐喻语境,分析其在文化中的深刻内涵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I. 隐喻的概念及其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隐喻是指把一事物的名称或描述用在另一事物上,使人对这一事物更深刻地加以理解。
隐喻是一种文学或口语表达方式,通常有意深入而不是单纯阐述事实的含义。
在语言表达中,隐喻往往比字面意义更富有表现力,更富于想象力,更具有感染力。
因此,在各种文学和口语表达中广泛应用。
II. 中国本土文化中的隐喻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中国本土文化中的隐喻多种多样。
本章节主要从太极象征、传统节日的隐喻意义、汉字中的隐喻、口头语中的隐喻四个方面来重点分析。
A. 中华文化中的太极象征太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象征。
太极八卦图形式的两点黑白相互对峙,寓意万物的起始和不断变化。
太极图是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隐喻之一,在很多地方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B. 传统节日的隐喻意义中国传统节日中,除了象征特定历史事件的意义外,还有很多隐喻意义。
例如,在春节期间,人们常常会在门上贴上春联,春联是由一个左右对称的词语组成的,除了表现传统文化和美德外,还表现了对于未来的期许和祈愿。
C. 汉字中的隐喻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文化隐喻法的概念构成及特征
文化隐喻法的概念构成及特征
李 天 紫
( 宁夏大 学 外 国语学 院, 宁夏 银川 7 0 2 ) 5 0 1 "
摘要 : 文化 隐喻是一种研 究具体 国家 /民族文化的有力工具。 文化 隐喻法有其 完整的概念体 系, 文化 隐喻法在文
化研 究 中的优势在于方法的开放性 、 内容 的丰富性和视 角的多维。文化 隐喻能够动态地 关注国家或民族文化 自相矛
也是最重 要 的一步 ,验证每 个文化 隐 喻及其 特 征 的
效度。 、
体系、 研究 方法 和理论依 据 。 文化 隐喻能够 超越 已有 研究 的局 限 ,动态 地关 注 国家或 民族 文化 自相 矛盾 的本质 和价值 观 的 内在 差异 ,扩展 和深化对 文化 复 杂本质 的认 知 。本 文探 讨文化 隐喻法 的概念 构成 和
喻的功能是拓展研究者的研究视野 以纳入其它的社
会基 本特征 。分 析应包 括政 治 、 经济 、 社会 化过程 等 文化 的决定 因子 , 以反 映 国家文 化 的思维倾 向 。 后 最
收稿 日期 :00 0 — 0 2 1— 9 2 作者 简 介 : 天 紫 (9 5 )女 , 李 16 一 , 宁夏 固原 人 , 宁夏 大 学 外
G n o (o 4 2 0 ) 出文 化 隐 喻是 研 究 具 体 a n n 2 o ,0 9 指
国家文化 的方法 。这种方 法超 越对 国家 文化 或 民族 文 化 的一 般 描 述 和 文化 中 那 些 引人 注 目的 明 显 特
征 , 过文化 隐喻 深层次 的理解 国家 文化 。 通 以下从 文
、
文化 隐喻 的概念 及建构 过程
文 化 隐喻是一个 国家 、一个 民族甚 至是 在 区域
高中英语文化隐喻特征综述
高中英语文化隐喻特征综述
文化隐喻是指某种文化中的惯用比喻和象征,用来比喻某种概念或者思想。
文化隐喻
是一种文化传统和特征的表现,代表着某个文化中的智慧和历史。
在高中英语学习中,了
解和掌握文化隐喻特征对于学习语言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对高中英语中常见的
文化隐喻特征进行综述。
1. 动物隐喻
动物在文化中常常被用作比喻和象征,代表着不同的品质和特征。
在英语中,动物隐
喻也是常见的,比如“as busy as a bee”表示非常忙碌,“like a fish out of water”表示感到不舒服或不自在,“as cunning as a fox”表示狡猾聪明等等。
这些动物隐喻在英语中广泛使用,反映了英语国家对动物的理解和认知。
3. 自然界隐喻
自然界隐喻在英语中也是常见的,比如“a bed of roses”表示一切顺利,轻松愉快,“a drop in the ocean”表示微不足道,“the calm before the storm”表示风平浪静
之前的宁静等等。
这些自然界隐喻反映了英语国家对于自然界规律和现象的认知和表达。
文化隐喻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感悟英语国家的文化和思维方式。
在教学中应当注重文化隐喻的教
学和运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体会文化隐喻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
力和文化素养。
隐喻和典故的名词解释
隐喻和典故的名词解释隐喻和典故是文学和语言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它们能够丰富语言表达,增加文字的韵味和深度。
本文将对隐喻和典故进行详细探讨,并对其含义和使用方法进行解释。
一、隐喻的定义和特点隐喻是一种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事物或概念进行比较,以达到更深刻、更生动地表达的效果。
隐喻往往通过寓意的比较,赋予被描述对象以新的形象或意义。
它可以使读者或听者在不经意间联想到更深层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和感受文字所传递的信息。
隐喻的特点主要包括:1. 隐藏的比较:与直接比喻不同,隐喻并不明确地使用“像”或“如”,而是通过暗示、联想或隐晦的方式来进行比较。
举例来说,当我们说某人“是一片大海”,并非字面上的意思,而是通过比喻,暗示其拥有广阔深邃、包容万物的特质。
2. 创造意义:隐喻的核心在于创造新的意义,以丰富语言表达。
通过将不同的事物或概念进行比较,可以赋予被描述对象更多的象征和抽象意义。
二、典故的定义和特点典故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引用名人、文学作品、历史事件等具有共同文化背景的事物,来传达一种隐含的信息或情感。
典故的特点主要包括:1. 文化共识:典故的使用需要读者或听者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和知识储备。
只有了解相关典故所代表的意义,才能真正理解文字所传递的信息。
2. 暗示和启发:通过引用熟知的典故,可以借用其所代表的意义和情感,起到暗示和启发的作用,使读者或听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三、隐喻和典故的应用场景隐喻和典故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无处不在,能够给语言带来更多的趣味和丰富性。
在文学作品中,隐喻和典故常被用于描写和借用,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通过隐喻,作家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象和意象,使作品更具有张力和感染力。
而典故则可以让读者与作家建立共鸣,通过共同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来传达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思想。
在日常语言中,隐喻和典故也是常见的表达方式。
我们在交流中常常使用隐喻来形容事物或表达情感,以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中国常见的隐喻
中国常见的隐喻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比喻的方式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事物或概念进行联系和比较。
在中国文化中,有许多常见的隐喻,这些隐喻常常被用来形容人物、事物或情感,给人们带来了丰富而深刻的意义。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中国常见的隐喻。
一、山水画:山水画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重要流派,它以山水为主题,通过笔墨和构图的手法表现出山水的壮丽与神秘。
山水画常被用来形容人物或事物的美丽和高尚。
例如,可以说一个人的容貌如山水画般秀美动人,或者形容一个地方的风景如山水画般令人陶醉。
二、琴棋书画:琴棋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艺,分别代表音乐、棋类、书法和绘画。
这个隐喻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全面素养和才华。
比如,可以说一个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或者形容一个学生在学术、艺术和体育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就像琴棋书画样样高超。
三、黄河: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被用来形容中国的民族精神和伟大的奋斗精神。
比如,可以说中国人民像黄河一样波澜壮阔,永不停息。
四、炎黄子孙:炎黄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位传说中的先祖,炎帝和黄帝,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炎黄子孙这个隐喻常用来形容中国人民的血脉相连和同根同源的关系。
比如,可以说无论身在何处,炎黄子孙始终心连心,或者形容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像炎黄子孙一样紧密相连。
五、千里马:千里马是指出类拔萃、非常卓越的人才。
这个隐喻常用来形容具有卓越才华和能力的人。
比如,可以说这个孩子是千里马,或者形容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是千里马,意味着他们具备出类拔萃的才能和潜力。
六、红颜知己:红颜知己是指与自己情感契合、互相理解的知己。
这个隐喻常用来形容深厚的友谊和亲密的关系。
比如,可以说他们是红颜知己,或者形容两个人之间的友谊像红颜知己一样坚固和珍贵。
七、大江东去:大江东去是指长江流向东方的景象,它被用来形容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
比如,可以说岁月如梭,大江东去,形容时间的飞逝和人生的变化。
八、青山绿水:青山绿水是指山脉和溪流的美景,它被用来形容自然环境的优美和宜人。
隐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隐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常常被用来描述或表达一些抽象的概念或情感。
然而,隐喻并不是仅仅在语言中存在的,它还与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隐喻是一种文化现象,因为不同的文化对同一概念或情感可能有不同的隐喻表达方式。
例如,对于“时间”的隐喻,西方文化常用“时间是金钱”的隐喻,而中国文化则更倾向于使用“时间如水流”、“时间是一张网”等隐喻。
这反映了不同文化对于时间的看法和价值观的不同。
隐喻还可以反映出文化的历史和传统。
例如,对于“家庭”的隐喻,在古代中国常用“天下为公,而家为私”的隐喻,而现代社会则更倾向于使用“家是港湾”、“家是根”等隐喻。
这反映了不同历史和传统背景下,对于家庭的看法和价值观的变化。
因此,隐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隐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语言和文化中的抽象概念和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不同文化对于同一概念和情感的不同看法和价值观。
- 1 -。
高中英语文化隐喻特征综述
高中英语文化隐喻特征综述
文化隐喻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通过一种意象或符号来表达某种观念或含义的
一种修辞手法。
通过隐喻的方式,人们可以更生动和生活化地传达信息,使得言语更具感
染力和表达力。
在英语文化中,存在着许多独特的文化隐喻特征,这些特征往往反映了英
国人民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下面将综述一些高中英语中常见的文化隐喻特征。
在英语文化中,动物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英国人民常常通过动物来隐喻某种
特征或行为。
人们常常用“鸽子”来表示和平、友善和宽容,“狮子”来表示勇敢和权威,“狐狸”来表示狡猾和灵活,“马”来表示力量和速度等等。
这些动物隐喻往往具有一定
的文化共同认知,因此在理解和运用英语文化隐喻时,需要具备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
在英语文化中,植物隐喻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英国人民常常通过植物来隐喻某
种品质或状态。
人们常常用“花”来表示美丽和优雅,“草”来表示普通和平凡,“树”
来表示稳定和成长等等。
这些植物隐喻往往与英国人民的自然环境和农业传统有关,反映
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高中英语中存在着许多独特的文化隐喻特征,这些隐喻特征往往反映了英国人民的生
活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对这些文化隐喻特征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
解和运用英语,同时也增进了我们对英国文化的了解和欣赏。
高中英语文化隐喻特征综述
高中英语文化隐喻特征综述
英语文化中的隐喻是指在日常交流中使用具有特定文化含义的词语或表达方式来传达
更深层次的意义。
隐喻在英语文化中非常常见,它具有丰富的特征,下面将对高中英语文
化隐喻的特征进行综述。
高中英语文化隐喻具有象征性特征。
隐喻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通过把一个事物
与另一个具有相似特征的事物联系起来,传达出更深层次的意义。
英语中用“a piece of cake”(小菜一碟)来形容一件容易完成的事情,实际上象征着事情的简单和容易。
学习
高中英语文化隐喻的特征,就要有一定的象征性思维。
高中英语文化隐喻具有地域性特征。
不同地区的隐喻可能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含义。
在英语中常用的“break a leg”(祝你好运)在中国可能不太常见。
学习高中英语文化隐喻的特征,就要了解不同地区的隐喻表达方式和含义。
高中英语文化隐喻具有时代性特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隐喻的表达方式
和含义也在不断变化。
现代英语中常用的“surf the internet”(上网)这一隐喻,在过去可能是无法想象的。
学习高中英语文化隐喻的特征,就要关注文化的时代性变化。
高中英语文化隐喻具有多样性、象征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等特征。
学习高中英语文化
隐喻的特征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增加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我们应该
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和应用高中英语文化隐喻,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中国文化的图式和隐喻
中国文化的图式和隐喻中国文化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在数千年的演变之中,中国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图式和隐喻。
这些图式和隐喻,一方面是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一方面也潜藏着深刻的含义,能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笔者在此想就中国文化的图式和隐喻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中国文化的图式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阴阳图式。
阴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概念,它源于古代哲学观念和自然观察,是人们对于自然万物对立面、对抗面、互补面、双重性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的智慧结晶。
阴阳是一对二,二又包含一,一又分别包含两个相反的因素,比如黑与白,动与静,刚与柔等。
阴阳图式包含了人生、物理、化学、社会、宇宙等多个层面,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性图式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五行图式。
五行指的是木、火、土、金、水,表现了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生相克、显化变化等法则,是对世界元素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
五行图式在古代医学、农业、艺术和文化等方面都有广泛的运用。
此外,还有太极图式和八卦图式等,这些图式都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事物本质的追求,对事物变化的探讨,对人生价值的探索等方面的思考和解释,潜藏着极其深刻的哲学思想。
不仅如此,在中国文化中,还有许多隐喻,从一些简单朴素的方言词语中,人们就能够发现他们所代表的选择,背后包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比如,南方方言中能够常听到的“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说法,就是讲究“重情义”和“知礼仪”的一种文化信仰。
还有“和而不同”的思想,讲究平和相处,不同的意见看法可以共存,这一点在中国团队合作和人际关系中显得尤为重要。
除此之外,还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白纸黑字”、“画蛇添足”、“弄巧成拙”、“骑虎难下”等等,这些隐喻凝结着规范行为、指导人生、表达情感的文化智慧,代表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的图式和隐喻是一种文化现象,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深厚底蕴。
通过这些文化图式和隐喻,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的特色和精神,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增进我们的交流和理解。
隐喻:修辞·思维·文化
隐喻:修辞思维文化
刁生虎
【期刊名称】《语文知识》
【年(卷),期】2011(000)002
【摘要】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和修辞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和文化现象。
任何一
个隐喻,就其实质而言,不仅直接表现为一定的语言修饰,而且间接暗示出更为深刻的心理活动和实践方式,而任何心理现象和实践行为都是文化现象的深层次展示。
因此,隐喻具有修辞、思维与文化三重内涵。
【总页数】3页(P35-37)
【作者】刁生虎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2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试探英语隐喻修辞及隐喻思维模式 [J], 孙丽娜;王祥
2.隐喻——修辞手段抑或思维范式 [J], 姚键
3.名词动用转义的隐喻思维及其修辞审美效应 [J], 徐剑英;王正琪;易明珍
4.英语名动转用修辞色彩探源--析名动转用过程中的隐喻思维 [J], 翟学凤;王文叶
5.汉语隐喻化命名的思维与修辞 [J], 罗新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隐喻又堪称是语言的精华,因而隐喻在体现语言的文化特征方面,比之其他语言成分,就更具有典型性。
隐喻的文化特色,无不与其丰富多彩的来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中英两国不同的地理环境都有不少反映其特点的隐喻,两国独具特色的文学作品也产生了大量的隐喻;两个民族各自的生活习惯、思维观念,亦无不反映在生动、形象、活泼的隐喻中。
有时两个民族相似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认识,使得一些隐喻表现出某些相似的文化特征。
语言是跨文化交际中最主要的手段。
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难免不遇到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隐喻及其应用、翻译问题。
隐喻翻译实际上是如何在译入语中处理由译出语的隐喻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文化特征的问题。
传统语言学将隐喻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
近期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隐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工具,不仅是语言的,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概念的。
3.话语理解各层面的隐喻认知3.1 词汇层面词汇是语言的载体和具体体现,是话语构成的基本要素,也是话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
词语的隐喻义可分两种:一种是在生活中灵活应用而生成的;一种是语言中已经广为接受的隐喻意义,是较为固定,为人的习惯思维。
例如,我们谈论“钱”时常会用到“水”的相关用语。
如“水流(current)”,可喻指“流通的货币”;“结冰(freeze)”到了货币概念域则喻指“(资产)冻结”,同时可对应的还有“融化(melt)”,映射到货币概念指“换成现金”;deposit在“水”这个概念域指“沉积”,映射到货币概念域指”资金沉积,存钱”;draw可意指“抽水”,也可喻指“取钱”。
“水”是人们所熟知的概念,对于描述水的一系列概念,人们不会感到陌生。
当通过隐喻思维与货币概念的相关方面联系在一起时,在理解前概念的作用下,要理解后面的货币概念相关词汇就不再是难题。
“You chicken!”he cried ,looking at Tom with contempt.”中chicken指鸡,在中国是受欢迎的动物,但在国外就不一样了。
不同的文化内涵,在国外变成一个贬义词,意指“胆小怕事的人”“You chicken!”he cried ,looking at Tom with contempt.”你这个胆小鬼!”他轻蔑地看着汤姆道。
在翻译时考虑到文化背景,则不会出现语用失误,否则会笑话百出,贻笑大方。
3.5.4 喻义相关无论委婉语与禁忌语之间的关系如何间接,甚至有些已无从解释,这种关系总是存在的。
当英国人最初用limb代替leg时,他们的思想中必定将这两种事物的相似之处联系起来。
这种联想意义我们称之为喻义。
可分为两类:隐喻和借喻。
在隐喻中,喻体和本体之间有某种相似之处,这种相似之处可以是外在的,也可能是内在的。
外部相似的暗喻更为常见,如美国吸毒者将可卡因称为snowball,就是因为这种白色粉末与白雪之间的外部相似。
内部相似是在抽象特征上表现出来的相似性。
如“左手”常与“笨拙”联系在一起,因而常用来指代“恶运”。
中国古代官员降职叫“左迁”,英语中不诚实的恭维话被称为lefthanded compliment.借喻也就是换称,它与上下义相关的共同之处在于,委婉的新名比旧称外延更大。
如英语的bust一词在1691年出现在英语中时,意思是the upper portion of the body。
到1819年时,诗人拜伦在《唐璜》中用它来指breasts。
当代美国又用chest取代了bust。
3.3.1文化融合与话语中隐喻的理解隐喻作为一种文化特征,对概念隐喻及具体话语中隐喻表达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一个民族文化模式的理解。
隐喻的公共文化表征具有认知功能,隐喻思维和语言的一些主要部分既是内化的心理现实,也是文化世界的一部分。
通过隐喻我们可以发现藏在下面的该文化的整个概念系统,如价值观、思维习惯等。
由于不论任何民族,其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如地理状况、季节更迭甚至社会文化背景都存在一定共性,又因为一种思维方式总是和一定社会、民族的文化心理照应,而具有相对稳定性。
因此隐喻可传递文化共性,体现文化的融合现象。
例如,在英汉文化中都存在“人生是舞台”(Life is a stage)”商场如战场”(Business is a war)等概念隐喻及它们派生出的隐喻表达式。
人类文化背景的相似及人类认知经验的共性和他们赖以生存的客观世界的相似也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理解话语中的隐喻提供了物质基础。
因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会有相同的文化积累,从而产生共识文化,共识文化反映在语言中便凝结问共同的文化语义。
有共识文化就会产生相似隐喻。
英语中的一些习语,例如:To offer fuel in a snowy weather(雪中送炭);as light as feather(轻如鸿毛);castles in the air (空中楼阁)等,由于其中的经验和智慧具有普遍性,两种语言中的隐喻也不时存在完全对等的关系,所以不同背景下的人们理解起来毫不吃力。
自然,由于不同民族的历史习俗、宗教等的不同,他们的思维习惯、表达方式、价值取向也必然会有区别,但随着跨文化交际多种文化的不断融合,汉英文中的隐喻用法也在互相借鉴。
跨文化语言中共同文化语义的又一原因是由于人类语言不是自我封闭的系统,它总处于开放状态,随着现代文明社会发展,不同地域的各民族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交往日益频繁,势必造成更多的共识文化语文。
例如:“以牙还牙”、“披着羊皮的狼”就借鉴自英语习语a tooth for a tooth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而英文中的paper tiger、lose one’s face就是汉语“纸老虎”和“丢面子”的直译。
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信息高速公路”(Info-high-way)、软着陆(soft landing)、牛市(a bull market)等新的隐喻词汇已经在各种语言中广泛运用,很难判断它们到底出自哪个民族哪种文化。
3.3.2文化差异与话语中隐喻的理解话语中的隐喻也常让人感到难以理解,可以文化差异上寻找根源。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隐喻反映了不同人群对客观世界和人内心世界的认知。
相同国家地区不同人群之间尚存差异,更何况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
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和社会现实中形成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隐喻作为语言的重要表达方式,则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往往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尤其是一些习用性喻喻,更富民族色彩。
例如,汉语用“雨后村笋”来形容事物迅速发张和大量生产,而英语则用“spring like mushroom (突起如蘑菇)”,因为英国不产竹子而盛产蘑菇。
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等非语言语境对隐喻的判断和理解也起决定性作用。
如英国诗人雪莱在《西风颂》里这样描写西风:“To quicken a new birth”, “thou breath of Autumn’s being “,”drive my dead thoughts”,要理解这些话语,需要了解英国的地理背景。
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
因此,西风给英国人带来的是温暖和湿润,是春天的气息,这首诗是对西风和春天的讴歌;而与此恰恰相反,汉语中的”西风”,由于中国所处地理位置,比喻的往往是寒冷、萧瑟、凛冽和凋零等氛围,这在古词“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由于文化差异,交流中对话语里隐喻的误解时有发生。
因为中英文中为数众多的喻体来自历史、神话、典故等文化遗产,有时仅从字面很难理解话语意思。
例如:“meet one’s Waterloo”惨失败)源自历史;“That’s Greek to me “(我对此一窍不通)出自莎士比亚著作。
缺乏西方文化知识,将很难理解话语的隐含之喻意。
有时即使理解话语中每个词的字面含义,仍会发生文化误读的情况,即用汉文化思维方式解读西方隐喻的含义,从而造成对其真正含义的误解。
例如dog days 不是字面含义“狗时”;have other fish to fry 也不是“有其它鱼要煎”。
他们分别喻指“三伏天,无精打采的时刻”以及“另有贵干”由此可见,要深入理解话语的含义,必须掌握隐喻认知的分析方法,通过表面的语言现象发现和整理深层的文化内涵,同时还应注重批判思维的培养,通过英汉两种隐喻的对比分析,学会正确理解民族文化和本族文化的相似与差异之处。
另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而翻译也是意中人的思维活动。
认知语言学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了全新的解释: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也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
由于源语言与目的语在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背景千差万别,即两种语言读者对同一喻体认知的出发点不同,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认知的因素。
所以,认知既是隐喻的基石,又是翻译的基础,认知视角下的隐喻与翻译研究必将一步明确三者的关系。
一认知视角下的隐喻研究(一)隐喻研究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不只存在于语言中,还存在于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中,存在于我们的概念体系中,我们的思维和行为实质上来说都是隐喻的。
隐喻首先是一种思维现象,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谈论和思考抽象概念和现象的一种基本的认知能力。
(二)隐喻和认知的关系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认知、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
隐喻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认知、思维形式,在各不相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具有相似性,这是由于人们对某些抽象事物或概念的认知还具有一定共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利用隐喻概念去认识事物及事物间的联系时,是基于事物间的相似性质而联想产生的,并不是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创造的。
人在一生中进行各种行为和活动,就像演员在戏剧中扮演角色一样,英汉语中都有“人生是戏剧”这个概念隐喻,这在英汉文化中是一样的。
日常生活中有如下的隐喻表达式:H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他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She always wants to be in the spotlight.(她总是想在聚光灯下受到公众的注意)等等。
因为人类的认知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感知上,对一个事物的认知,无论在哪个民族、哪个国家,基本上是相同的。
但是,对隐喻的理解和解码过程中不仅需要我们的语言能力和背景知识,而且还牵涉到想象力和个人的情景,有时还需参照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背景、身份和情景等因素。
由于不同的民族属于不同的言语社团,对事物的认识无疑要打上自己本身的文化历史烙印。
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和价值标准的不同,操不同语言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