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复习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史
1、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
1、社会生产日益发展,社会有了体力与脑力劳动的
分工。

同时,社会的物质生产已逐渐达到供养一批脑力劳
动者的水平。

有可能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
和接受教育;
2、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即产生培养脑力劳动者的社会需求。

3、文字的产生。

文字的产生标志着教育史上一个突破性时代的诞生。

2、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
3、《学记》的概念
《学记》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系统的教育理论著作。

主要论述教育过程的内部关系。

(二)论教育、教学的原则
1、预防:“禁之未发之谓预”。

(预先采取防止措施)
2、及时施教:“当其可之谓时”。

(掌握最佳时机)
3、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遵循一定顺序)
4、学习观摩:“相观而善之谓摩”。

(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5、长善救失:“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
6、启发诱导:“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为弗达”。

7、藏息相辅;“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藏:主攻方向;修:学有所成;息:业余爱好;游:活泼多样)
4、秦代文教政策
(一)统一语言文字:书同文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地理条件和文化传统不同,所用文字也存在差异。

秦统一后,要求使用同一文字。

(二) 统一伦理习俗:行同伦
即统一思想,匡正民俗,改变原六国贵族的不同民俗,道德和思想。

要求从中央到地方,从生产到生活,从行动到思想,“皆有法式”。

(三)统一思想:焚书坑儒
1、焚书
2、坑儒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颁布了“挟书令”。

(四)、吏书制度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以法为教即实行法制教育;
以吏为师即指由主管法律,法令的官吏担任教师。

5、汉代文教政策
6、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置明师,兴太学;
重选举,广取士。

名词解释:三大文教政策:是西汉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文教政策建议,包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的统一;兴太学,行教化而美习俗;重选举以选用贤才等三个方面。

董仲舒的这三大建议适应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促进了汉代思想的统一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并对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思想和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太学
是中国古代的大学。

汉武帝元溯五年开创太学,它是中国当时最高学府。

太学选聘学优德劭的者任教授,称为博士;招收学生,随教授学习,称为博士弟子。

太学的课程以通经致用为主,学生分经受业,经考试及格,任用为政府官吏。

太学以《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为教材。

鸿都门学:这是中国古代传授书法绘画艺术的专科学校,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因校址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命。

是官宦集团培养私人势力的场所,有政治斗争的背景。

它打破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以诗赋书画为教育内容,是教育的一次变革,其次,它是一种专门学校,为后代专科教育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8、汉代的文教政策对教育的发展有何影响?
1、提高了教育的地位,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确立以教为本的德治思想:“独尊儒术”从统治政策的高度论证了道德教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三纲、五常等道德规范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将教育提高到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战略地位。

教育被公认为“为政之首”:在这一政策的直接推动下,汉代则有兴太学、设学校、广2、促进了教育的政治伦理化
“独尊儒术”,意味着统治者将教育视为有别于暴力的政治统治手段。

主张教育的作用,不在于以法教民,使民不敢为非,而在于以纲常名教化民易俗,使民耻于为非。

这一文教政策,对我国教育政治伦理化特点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

3、结束了百家争鸣,实现了教育的儒学化
“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结束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在教育上,采用儒经作为养士和取士的唯一依据,实现了教育的儒学化。

9、魏晋南北朝的选士制度
10、唐代学制的特点
11、科举制度(名词解释)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封建王朝的一种选士制度。

因为它是采取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封建国家所需要的各级官吏的一种制度而得名。

基本方法是,由国家设立科目,通过逐级统一考试,按成绩选录人才,分别授予官职。

12、王安石教育改革主要内容
1、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三舍法: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

初入学者为外舍生,外舍生一年升为内舍生,内舍生再升为上舍生。

生员升舍需经过考试。

外舍生每月考一次,年终一次总考。

成绩合格,平时不违背学规,可以升入内舍;内舍生考试成绩达到优、平,并参以日常行、艺,可升入上舍;上舍生考试名列上等的,可不经过科举考试直接授予官职。

2、整顿地方学校
京东、京西、河东、河北、陕西五路设立学校,选置教官。

推动了地方学校发展。

增加学田以充学粮,一般州学给田四十顷,有条件者还可自行增加。

3、颁定《三经新义》,统一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内容
置经义局,重新阐释《周礼》《诗》《书》,合谓《三经新义》。

颁发各类学校,作为必读教材和科举考试的内容与考试标准。

4、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明经科,专以进士科取人。

废除诗赋、帖经、墨义。

元丰八年神宗死,哲宗继位,旧党人物相继登台,全部新法陆续被否定。

第二次兴学失败。

13、三舍法(名词解释)
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

初入学者为外舍生,外舍生一年升为内舍生,内舍生再升为上舍生。

生员升舍需经过考试。

外舍生每月考一次,年终一次总考。

成绩合格,平时不违背学规,可以升入内舍;内舍生考试成绩达到优、平,并参以日常行、艺,可升入上舍;上舍生考试名列上等的,可不经过科举考试直接授予官职。

二、教育思想
(一)性三品说与教育的作用
性是先天的,性分上、下、中三品级:上品之人性天生是善的;中品人性可诱导之为善为恶;下品人之性始终归于恶。

(二)论教育宗旨
以“明先王之教”为教育宗旨。

“先王之教”包括:儒家的经典儒家主张的伦理道德;封建社会的政治措施、生活方式等。

(三)论教师
《师说》的基本精神是“尊师重道”。

1、论教师的作用:“古之学者必有师”;“惑而不从师,其为惑矣”。

2、论教师的任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3、论教师的标准“道”是衡量和选择教师的根本标准。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论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四)论学习态度
“业精于勤荒欲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一个人要达到“业精”与“行成”,最根本的条件就是勤学勤思,如果终日嬉游,不肯用功,随随便便,放荡成性,不认真思考,学业就必然荒废,德行必然堕落。

15、书院(名词解释)
书院是我国古代社会(主要是宋代以后)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从唐末五代至清末,存在了一千多年。

它是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

16、宋代书院教育教学的特点
第一,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第二,盛行“讲会”制度,体现“百家争鸣”精神;
第三,教学实行“门户开放”,不受地域限制;
第四,教学多采问难论辩式,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
第五,师生关系融洽,感情深厚。

17、朱熹读书法的主要内容
朱熹的读书方法,对后世影响很大,他去世后被学生们归纳成”朱子读书法“六条:(1)循序渐进:
一是指学习的过程应当根据难易程度确定次序,由浅入深,由小及大;
三是指在读具体的书方面,要按照首尾篇章的顺序。

(2)熟读精思:
熟读,就是要把书本背得烂熟。

精思,即是反复寻绎文义。

强调“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3)虚心涵泳:
以虔诚虚心的态度去领会圣贤的用心和寓意,不能有主观臆断或随意发挥。

(4)切已体察:
使书中道理与自己经验或生活结合起来,以书中道理去指导自己的实践,落实到提高自身修养上来。

(5)着紧用力:
以坚持到底而不懈怠的精神去读书:“撑上水船,一篙不可缓”。

(6)居敬持志:
居敬,即诚心诚意,严肃认真与精神专一的态度。

持志,就是树立一个具体目标,坚定志向。

18、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内容
洋务教育主要有两方面内容:开办洋务学堂和派遣留学生。

一、洋务学堂的建立
从1862年到1894年,整个洋务运动期间,洋务学堂大概有三十余所。

洋务学堂大致可归为三类: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学堂。

二、派遣留学生
1872年,容闳和陈兰彬率领30名幼童西渡美国。

这是中国官派留学之始。

继之,1873年,1874年、1875年各派30名。

前后四批共120名幼童。

年龄最大的16岁、最小的10岁、多数11——12岁。

计划每届学生留学15年。

15年后,每年回国30名。

1875年,清政府以学生“沾染洋气,他日纵能学成回国,非特无益于国家,并且有害于社会”为由,把留学生全数招回。

留学运动告夭。

19、魏源学习西方的教育思想。

提出了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主张。

他编撰的《海国图志》,是中国最早研究世界历史、地理及其他情况的系统著作。

编撰著作的目的: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


他认为夷之长技有三: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

他同时认为除此之外,其他如民用工业、自然科学也在学习其列。

魏源的主张,打破了当时学术界、教育界的沉闷氛,概括了当时先进人士的思想特征,开启了近百年
20、中体西用(名词解释)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国近代有关中学与西学关系的命题。

洋务运动时,张之洞在《劝学篇·设学》中提出,“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律例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以挽回清王朝江河日下的颓势.
21、京师同文馆
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由洋务派于1862年创建。

它最初是一所外国语专门学校,目的是培养清政府所需要的外事专业人才。

1867年以后陆续增设近代学科,包括算学、天文、地理、矿学等,才成为名副其实的近代学校。

1901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22、清末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
一、新学制的建立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先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

1902年为壬寅年,故这个学制亦称壬寅学制。

壬寅学制虽正式公布,但并没有实行。

1903年,由管学大臣张百熙、张之洞等重新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并颁布实施。

1903年为农历癸卯年,故这个学制也称为癸卯学制。

二、废除科举制度
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

科举制度从改革到废除共分三个步骤:改革科举内容。

1901年废八股、改策论、废诗赋;递减科举中额; 1905年8月,科举考试一律停止。

三、制定教育宗旨
1906年,清政府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

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四、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立
1905年,中央成立学部。

1906年,各省设提学使司专管全省教育事务。

提学使司设提学使。

省级教育行政机构设立。

同年,在府、州、厅、县设立劝学所。

劝学所下设总董。

基层教育行政机构设立。

22、壬戌学制、癸卯学制
癸卯学制: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光绪二十九年为癸卯年,所以称“癸卯学制”。

壬戌学制:1922年11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中制定的学制系统。

23、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
1、发布教育改革令;
2、颁布新的教育方针;
3、制定新学制系统。

一、改变教育宗旨、废除尊孔读经
1、否定孔教为国教的提案
2、否定读经
二、学校教学采用国语和白话文
三、确立男女平等教育权
四、实施新的教学方法
这一时期各种新教学方法的介绍、实验,形成热潮,形成试验范围较广的局面。

包括从美国传入的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出现了综合设计教学法等教学改革实验。

五、发展职业教育
1922年公布的壬戌学制,职业学校代替了实业学校,纳入学校系统。

25、新学制(亦称“壬戌学制”)
26、农民运动讲习所
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培养农民干部的学校。

讲习所采取短训班的形式,从1924年到1926年共在广州举办了6届,后又在武汉举办了第七届,毛泽东同志主持了第6届、第7届。

农民运动讲习所总共培养了1600名毕业生,为中国农民运动作出了卓越贡献。

27、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
1936年创办于陕北瓦窑堡,培训红军干部。

1945年10组成东北军政大学。

九年中,共培养二十余万革命干部。

28、革命根据地的教育特点
1、为战争服务
2、与生产相结合
3、教育对象是干部教育
4、因地制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