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肿瘤中医中药治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癌症肿瘤中医中药治疗方法
现代社会,癌症肿瘤为常见病、多发病,但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中晚期恶性肿瘤,目前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其存活时间。
中医药在癌症肿瘤的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应用中医药治疗癌症,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症状、缓解患者痛苦,让患者拥有原来的健康生活。
一、中医治疗癌症的原则
1、审证求因
首先要弄清肿瘤患者阴阳、表里、寒热及虚实的属性,然后根据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气血、脏腑、经络的失调表现,加以综合分析,做出证型的辨证,每个肿瘤患者的病理机制是不同的,在疾病的各阶段中其失调和病理表现也是不同的,所以,抓住其病理本质,通过审证来掌握病机和病因,这就是“治病必求其本”的意思。
2、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任何一种恶性肿瘤都有它的生物学特性,大致相同的发生、发展规律,有其形态学变化的共同基础及病理生理、生化改变的共同规律,这些就是辨病的基础。
如肺癌,首先要诊断清楚肺癌的部位,浸润和转移的情况,它的细胞类型是哪一种(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等),分化的程度如何,这些都是属于疾病的诊断;有了这些还不够,还必须进一步结合中医的辨证分型,弄清患者是哪一个证型,才能更好地辨证施治,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譬如,即使都是肺鳞癌,但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和病理不同,可以表现为不同的证型,如气阴两虚型、痰湿蕴结型等。
另外,即使是同一个患者,在疾病整个过程中,随着疾病的发展或好转,其中医辨证类型也
是随阶段而不同的。
所以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起来,不但可以纵观全局,诊断清楚,以循证医学的原则,更好地掌握治疗与预后;另方面也可以弄清患者的中医证型,了解体内气血、阴阳、脏腑、经络的情况,就能更好地指导治疗。
3、掌握局部与整体的辨证关系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局部与整体是对立统一的,局部病灶的存在使受侵的脏腑、器官、组织等受到了伤害,并逐渐影响到了全身,出现了全身各系统的功能失调和形态变化;反之,全身整体状况的好坏又往往影响治疗的成败及局部治疗的效果。
所以对一个癌症患者,治疗前必须先弄清楚患者的全身机能状况,精神状态,体质强弱,饮食好坏,各脏腑、气血的功能失调状态,作为整体情况衡量的内容;同时,也要详细掌握肿瘤局部情况,大小、种类,发展浸润情况和肿瘤的性质,以便考虑如何消除病灶,或有无可能消除病灶。
当整体情况较好时,治疗则侧重于局部肿瘤的清除,如宫颈癌、皮肤癌、乳腺癌等;而晚期患者全身衰弱,或者肿瘤已经很大,或者已广泛转移时,则必须侧重整体机能的维护,特别是调理脾胃,补气养血,以保“后天之本”,增强患者抗癌能力,尽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4、辨标本缓急
病有标本、缓急之分。
治疗疾病原发过程,消除内外致病因素,调整已经失调了的气血、脏腑功能,控制和消除肿瘤病变,都属于治其根本。
针对恶性肿瘤的各种并发症和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急迫症状,甚至威胁患者生命的病变,这些症候都属于标症,如出血、感染、呕吐、疼痛、腹胀、腹泻、脱水、胸腹腔积液、发热、咳嗽等,需要及时治疗或对症处理,即是治标。
中医诊治原则是“治病必求其本”,所以首先要对病本进行治疗,但恶性肿瘤患者常出现标本复杂的情
况,治疗时常要标本兼顾。
可是,病本不除,标症也难治,如癌症胸膜转移时产生胸腔积液,胸腔积液压迫致呼吸困难急促,不能平卧,这时,治疗胸腔积液,减轻压迫症状是当务之急,但如果不以控制胸膜转移病灶为着眼点,单纯抽水放液是不能控制的,标症治疗也难收效,所以唯有在标症急迫之时,当“急则治标”以解决当务之急,待标证缓解,再继以治根图本。
二、中医治疗癌症肿瘤的优势
中医治疗癌症肿瘤,不仅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而且可以降低癌症的死亡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中医治疗肿瘤还有着不可逾越的三大优势,具体如下:
1、副作用小
没有骨髓抑制方面的副作用,对消化道也不会有严重的影响。
2、可以弥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的不足
手术固然能切除癌肿,但还有残癌、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血管中癌栓等存在,运用中医中药术后长期治疗,可以防止复发和转移;放、化疗治疗对消化道和造血系统有一定的副作用,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既能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又能加强放、化疗的效果,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或不能手术和放、化疗的可以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因此我国治疗癌症比外国多了一条中医中药的途径。
3、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
肿瘤虽然是生长在身体的某一部位,但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对多数的肿瘤病人来说,局部治疗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由于中医是从整体观念出发,辩证施治,既考虑了局部的治疗,又采取扶正培本的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中医治疗癌症肿瘤常用的方法
中医认为肿瘤的形成与郁、淤、热、毒、虚等有关,因此扶持正气、理气活血、健脾益肾、清热解毒、滋阴清热、化痰祛湿、温阳益气等都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不同种类的肿瘤,在用药遣方时也有所不同。
1、肺癌温阳益气
肺癌发病的主因是正气内虚、痰凝毒聚和脏腑阴阳失调。
绝大多数肺癌病人会有面色苍白、乏力、倦怠等症状,因此,“温阳益气”之法应贯穿肺癌治疗始终。
常用方为百合固金汤。
其中,百合除有益气清心、润肺止咳的作用,因为含有秋水仙碱,还可抑制瘤细胞的分裂,而所含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也与抑制肿瘤有关;天冬则可养阴生津、镇咳止血。
因此使用后常能收到较为明显的效果。
同时,肺癌咳嗽痰多、舌红、苔腻,可用防己、人参、紫菀、半夏、浙贝母等配成防己人参汤服用。
2、乳腺癌清热解毒
乳腺癌早期常为肝气郁结,其后则出现气滞血淤的症状,气血郁滞、久则生热,致阴毒旺盛,日子久了便气血虚衰。
因此,治疗时主方可酌情减少温阳药物和剂量,增加清热解毒的药物,如蒲公英、半支莲、菊花等。
但也决不能单纯清热,否则会事与愿违。
如果患者疼得厉害,则可以加乳香、三七粉(吞服);如有红肿,则可加草河本、凤尾草等;如果怕冷畏寒、腰腿酸软、舌淡,可用熟地、肉桂研粉、麻黄、生甘草等配成阳和汤加母汤,效果很好。
3、肠癌健脾理气
阳虚是大肠癌发病的根本,湿热、火毒、淤滞是疾病之标,因此方药应体现出温阳益肾、健脾理气的根本原则,至于清利湿热、清热
泻火、清热解毒的方法则应根据症状加减。
同时,根据伴随大肠癌出现的各种症状,对证用药。
比如便脓血者,可加地榆、槐花;里急后重者可酌加广木香、乌药;便秘者可酌加大黄、桃仁等。
4、肝癌养阴益气
由于80%以上的肝癌都是中晚期,因此,中医药已成为肝癌的基本治法,可用疏肝健脾、养阴益气、清热解毒、化痰软坚、理气活血等治则,能使大部分病人的病情趋于稳定。
基本方为柴胡鳖甲汤,主治肝癌口苦、目眩、咽干、耳鸣。
此外,中医药治疗肿瘤,用药不宜多。
众所周知,药物过多,治疗主次不明,配伍搭配不当,便无法达到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目的。
作为医生,就是要用药物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如果药味过多、过杂,君、臣、佐、使不清,又怎么能真正让患者的阴阳恢复平衡呢?同时,肿瘤患者,尤其是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其胃气本来就虚弱,若服用那么多药物,不仅起不到抗击肿瘤的目的,还可能让患者的胃气更虚,身体更弱,肿瘤更加肆无忌惮。
中医药治疗肿瘤强调辨证论治,调整人体生态平衡,以扶正为主,健脾益气,并适当配伍抗肿瘤中药。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脾为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因此,健脾益气,可使脾胃功能强盛,气血生化有源;气血生化旺盛,正气才能强盛。
除中医药治疗外,癌症肿瘤患者还可以选择苡仁粥、鳖甲汤等食疗法,可以更好地配合抗肿瘤中药发挥作用,从而达到抗击肿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