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统计学描述统计
教育统计学
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教育统计学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学是研究统计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它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反映事物总体信息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原理和方法。
统计学的分为数理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两类。
2.什么是教育统计学教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
教育统计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由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等途径所获得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推断,从而揭示蕴含在教育现象中的客观规律。
3.统计学和教育统计学的内容(1)描述统计对已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显现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称为描述统计。
包括归组、编表、绘图等数据整理工作和计算各种特征量反映其分布特征。
(2)推断统计根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运用概率的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对总体分布特征进行估计、推测,这种统计方法称为推断统计。
包括总体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部分。
(3)实验设计实验者为了揭示实验中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在实验之前所制订的实验计划,称为实验设计。
包括抽样设计、样本容量计算、确定实验对照形式、实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等组化、安排实验因素、控制无关因素以及用什么统计方法处理及分析实验结果等等。
(4)三者的关系描述统计是推断统计的基础,推断统计通过样本信息估计、推测总体,从已知情况估计、推测未知情况。
良好的实验设计才能使我们获得真实的有价值的数据,对这样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与符号1.随机变量(1)随机现象与随机事件:随机现象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次试验有多种可能结果,其所有可能结果是已知的;试验之前不能预料哪一种结果会出现;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重复试验。
随机现象的每一种结果叫做一个随机事件。
(2)随机变量:这些随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而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它们的发生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我们把能表示随机现象各种结果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
《教育统计学》名词解释重点
第一章绪论1,教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学的原理来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
2,教育统计学分为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实验设计三类。
(1)描述统计:计算集中量(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加权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来反映集中趋势;计算差异量(全距、四分位距、百分位距、平均差、标准差、差异系数)反映离散程度;计算偏态量及峰态量反映分布形态;计算相关量(积差相关系数、等级、点二列、二列、四分、C相关系数、肯德尔和谐系数、多系列相关系数)反映一致性程度。
(2)推断统计包括总体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部分。
3,随机现象三个特性:一,一次试验有多种可能的结果,其所有结果是已知的;二,试验之前不能预料那一种结果会出现;三,在相同条件下可以重复试验。
随机事件:随机现象的每一种结果。
随机变量:把能表示随机现象各种结果的变量称之4,总体:是我们研究的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个体的总和。
样本数目大于30称为大样本,小于等于30称为小样本。
第二章数据的初步整理1,教统资料来源有经常性资料和专题性资料。
专题性资料包括(1)教育调查。
按调查方法分为现情调查、回顾调查和追踪调查;按调查范围分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
(2)教育实验。
分为单组实验(指对同一实验对象先后实施两种实验处理)、等组实验(指在甲乙两组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对之实行不同的实验处理)和轮组实验(指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两种实验处理,并且每种处理各重复一次,也即每个或多个单组实验的联合)2,数据的分类。
按来源分为点计数据和度量数据;按随机变量取值情况分为间断型随机变量(取值个数有限、独立的、两个单位之间不能再划分细小单位、一般用整数表示,如优劣程度、品德爱好打分)和连续性随机变量(个数无限、单位之间可以再划分、可以用小数表示如身高体重、完成作业的时间等)。
3,频数分布表制作步骤:求全距;决定组数和组距;决定组限;登记频数。
4,用累计频数表示的频数分布表称为累计频数分布表。
教育统计学课件描述统计
······
·
·
·
·
·
·
例如:从我校10级3000名新生中随机抽取300人 了解其英语学习水平。
分层抽样
亦可称为类型抽样
方法:将总体全部单位分类,形成若干个类型组, 方法:将总体全部单位分类,形成若干个类型组,后 从各类型中分别抽取样本单位,合成样本。 从各类型中分别抽取样本单位,合成样本。
N
1
n
n = nd + np + nl + nh
N P O I
L H
P D
适合:比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能节约更多的成本,特别 适合:比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能节约更多的成本, 当总体的分布地域非常辽阔 时。
1.4 学习教育统计学的方法
思想观念+学习方法
1)思想观念 1)思想观念
教育统计学不神秘,不可怕,不难学好。 教育统计学既很有用,也很有趣。 中学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必须开展教学 研究(论文)
第二阶段称之为“政治算数” 第二阶段称之为“政治算数” 阶段 十七世纪,政治算术统计学在英国兴起。 十七世纪,政治算术统计学在英国兴起。 1690年英国威廉· 政治算数) 1690年英国威廉·配弟出版 (政治算数)一书作为这个 威廉 阶段的起始标志. 阶段的起始标志. K.Pearson(1857~1936), 在前人的基础上 ~ ), 发展出许多描述统计方法:频数分布、频数分布函数、 发展出许多描述统计方法:频数分布、频数分布函数、 标准差、相关等。 标准差、相关等。 第三阶段称之为“统计分析科学” 第三阶段称之为“统计分析科学” 阶段 W.S.Gorsset(戈赛特) (Student)开始研究 开始研究t W.S.Gorsset(戈赛特) (Student)开始研究t分布 费希尔) R.A.Fisher (费希尔)统计推断学的创立 F分布
王孝玲教育统计学第五版考试必备
练习题1。
教育统计学的意义和任务是什么?答: 教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
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由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等途径获得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的推断,从而揭示蕴涵在教育现象中的客观规律。
2.描述统计:对已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显现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称为描述统计3。
推断统计:根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运用概率的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对总体分布特征进行估计、推测,这种统计方法称为推断统计。
4。
教育统计学学习的意义:是教育科研定量分析的重要工具。
5。
随机变量:具有以下三个特性的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第一,一次试验有多中可能结果,其所有可能结果是已知的;第二,试验之前不能预料哪一种结果会出现;第三,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重复试验.随机现象的每一种结果叫做一个随机事件。
我们把能表示随机现象各种结果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6.总体和样本:总体是我们所研究的具有共同特性的个体的总和。
总体中的每个单位成为个体。
7.统计量和参数:样本上的数据特征是统计量.总体上的各种数字特征是参数.8.教育统计资料的来源:①经常性资料②专题性资料通过专题性的调查和实验所获得的资料称为专题性资料。
9。
教育调查:是指在没有预订因子不实行控制的条件下,对现成的教育方面有关客观事实所进行的观察和分析,它是教育科学研究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10。
教育实验:教育实验是指在预定的控制因子影响下对教育方面的有关客观事实,所进行的观察和分析。
11。
数据:是随机变量的观察值,它是用来描述对客观事物观察测量的数值。
①点计数据和度量数据,点计数据是指计算个数所获得的数据。
度量数据是指用一定的工具或一定的标准测量所获得的数据。
②间断性随机变量的数据和连续性随机变量的数据:取值个数有限的数据,称为间断性随机变量的数据。
这种数据的单位是独立的,两个单位之间不能划分成细小的单位,一般用整数表示。
教育统计学研究教育数据和统计分析方法
教育统计学研究教育数据和统计分析方法教育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数据和统计分析方法的学科。
它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教育相关的数据,揭示教育现象的内在规律,提供科学依据,为教育决策和改进教育质量提供支持。
本文将介绍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数据收集方法以及常用的统计分析技术。
一、研究对象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教育系统、学生、教师和学校等。
教育系统是指全国、地区乃至一个学校的教育网络,包括教育资源配置、政策实施和学生流动等。
学生是教育的受益者,研究学生的特点、学习成绩、行为习惯等可以帮助了解教育的效果和影响因素。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研究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和职业发展等可以为教师培训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指导。
学校作为教育的组织形式,研究学校管理、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评估等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二、数据收集方法教育统计学采用多种数据收集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观察法、访谈法和实验法等。
问卷调查是最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可以快速获取大量信息,便于统计分析。
观察法通过观察教育场景中的行为和现象来获取数据,能够提供客观的实证信息。
访谈法通过与教师、学生和家长等主体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获取他们的观点和经验,具有深入了解的优势。
实验法通过控制变量的方式来研究教育干预措施的效果,能够揭示因果关系。
三、统计分析方法教育统计学使用统计分析方法来处理和解释教育数据。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统计和因子分析等。
描述性统计主要用于描述数据的基本特征,比如均值、标准差和频数等,帮助揭示教育现象的分布情况。
推断统计用于从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并评估推断结果的显著性,常用的推断统计方法包括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估计。
因子分析是一种多变量分析方法,用于发现数据中潜在的结构和关系,常用于教育评估和测量学研究。
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对于促进教育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教育数据的研究和统计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教育现象,找出问题所在,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教育统计学重点
1.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内容,①描述统计:差异量数,统计图表,集中量数,相关分析。
②推论统计:统计估计(参数估计(点估计,区间估计),非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参数检验,非参数检验)③实验设计:样本选择与分配,实验误差分析,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
描述统计主要研究如何整理心理与教育科学实验或调查得来的大量数据,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表达一件事物的性质。
推论统计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局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推论总体的情形。
实验设计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如何科学地,经济地以及有效地进行实验。
2.心理与教育统计基础概念,(1)数据类型:①从数据观测方法和来源划分,研究数据可区分为计数数据(计算个数的数据,具有独立的分类单位)和测量数据(借助一定的测量工具或者一定的测量标准获得的数据)两大类②根据数据反应的测量水平,可以把数据分为称名数据(只说明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在属性上的不同或者类别上的差异),顺序数据(即无相等单位,也无绝对零的数据,是按事物某种属性的多少和大小,按次序将各个事物排列后获得的数据资料),等距数据(有相等单位,无绝对零的数据,如温度),比例数据(既表明量的大小,也有相等的单位,同时还有绝对零点,如身高)四类。
③按照数据是否具有连续性,把数据划分为离散型数据(又称不连续数据,在任何两个据点之间所取的数值个数都是有限的)连续性数据(任意两个数据点之间都可以细分出无限个大小不同的数值)。
(2)变量(心理与教育实验,观察,调查中想要获得的数据)观测值(一旦确定了某个值,就称这个值为某一变量的观测值)随机变量(取值之前不能预料取到什么值的变量)(3)总体(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全体)样本(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4)次数(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比率(两个数的比)频率(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被总的事件数目除)概率(某一事件在无限的观测中所能预料的相对出现的次数)(5)参数(描述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与统计量(样本的特征值)参数用希腊字母表示,统计量用英文字母表示1.数据的初步整理,(1)数据排序,按照某种标准,对收集到的杂乱无章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排列(2)统计分组,根据被研究对象的特征,将所得的数据划分到各个组别中,统计分组应该注意的问题:分组要以被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为基础;分类标志要明确,要能包括所有的数据。
(完整版)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心理统计学第一章概述描述统计定义:研究如何把心理与教育科学实验或调查得来的大量数据科学的科学的加以整理概括和表述作用:使杂乱无章的数字更好的显示出事物的某些特征,有助于说明问题的实质。
具体内容:1数据分组:采用图与表的形式。
2计算数据的特征值:集中量数(平均数中数)离散量数(方差)3计算量事物间的相关关系:积差相关(2列3列多列)推断统计定义: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局部数据(样本数据)所提供的信息,依据数理统计提供的理论和方法,推论总体情形。
作用:用样本推论总体。
具体内容:1如何对假设进行检验。
2如何对总体参数特征值进行估计。
3各种非参数的统计方法。
心理与教育统计基础概念数据类型一从数据来源来划分1计数数据:计算个数或次数而获得的数据。
(都是离散数据)2测量数据:借助一定测量工具或测量标准而获得的数据。
(连续数据)二根据数据所反映的测量水平1称名数据(分类)定义:指用数字代表事物或数字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数据。
特点:数字只是事物的符号,而没有任何数量意义。
统计方法:百分数次数众数列联相关卡方检验等。
(非参检验)2顺序数据(分类排序)定义:指代事物类别,能够表明不同食物的大小等级或事物具有的某种特征的程度的数据。
(年级)特点:没有相等单位没有绝对零点。
不表示事物特征的真正数量。
统计方法: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肯德尔和谐系数以及常规的非参数检验方法。
3等距数据(分类排序加减(相等单位))(真正应用最广泛的数据)定义:不仅能够指代物体的类别等级,而且具有相等的单位的数据。
(成绩温度)特点:真正的数量,能进行加减运算,没有绝对零点,不能进行乘除计算。
统计方法:平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Z检验t检验F检验等。
4比率数据(分类排序加减法乘除法(绝对零点))定义:表明量的大小,也具有相等单位,同时具有绝对零点。
(身高反应时)特点:真正的数字,有绝对零点,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在统计中处理的数据大多是顺序数据和等距数据。
三按照数据是否具有连续性离散数据连续数据变量观测值随机变量变量:指心理与教育实验观察调查种想要获得的数据。
教育统计学题库
教育统计学题库一、名词解释1、教育统计学:教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
2、描述统计:对已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显现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
3、推断统计:根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运用概率的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对总体分布特征进行估计、推测。
4、随机变量:表示随机现象各种结果的变量。
5、总体:所研究的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个体的总和。
6、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作为观察对象的一部分个体。
7、统计量:样本上的数字特征。
8、参数:总体上的各种数字特征。
9、集中量:集中量是代表一组数据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量。
10、差异量:差异量是指表示一组数据变异程度或离散程度的量。
11、x²检验:是对样本的频数分布所来自的总体分布是否服从某种理论分布或某种假设分布所作的假设检验。
12、方差齐性检验:对两个总体的方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所进行的检验称为方差齐性(相等)检验。
对两个独立样本方差是否齐性,要进行F检验。
13、中位数:如果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那么中位数指的是位于数据分布正中间位置上的那个数。
14、方差和标准差:方差是指离差平方的算数平均数,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15、点估计:用某一样本统计量的值来估计相应总体参数的值。
16、区间估计:以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为理论依据,按一定概率要求,由样本统计量的值估计总体参数值的所在范围。
17、零假设:关于当前样本所属的总体与假设总体无区别的假设。
备择假设与其相反。
18、标准误:某种统计量在抽样分布上的标准差称为该统计量的标准误。
19、独立样本(大、小):两个样本内的个体是随机抽取的,它们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这样的两个样本称为独立样本。
20、因素:实验中的自变量。
21、水平:某一个因素的不同情况。
22、处理:按各个水平条件进行的重复实验。
23、复本测验:在性质内容、题型题数,难度等方面都一致或相等的两份或多份测验。
24、假设检验、利用样本信息,根据一定概率,对总体参数或分布的某一假设做出拒绝或保留的决断。
统计学中的教育统计方法
统计学中的教育统计方法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而教育统计方法则是将统计学应用于教育领域进行教育研究和决策的一种方法。
教育统计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学生和教育系统的情况,提供可靠的依据来改进教学和政策制定。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教育统计方法,并说明其应用领域和意义。
一、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教育统计中最基本也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和呈现,揭示数据的基本特征和分布情况。
常见的描述统计方法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
这些统计指标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获得对学生或教育系统的整体情况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有助于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和课程改进。
例如,在一项教育研究中,研究人员可以使用描述统计方法计算出学生的平均分数,并将其与全国平均分进行比较,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二、推论统计推论统计是通过从样本数据中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对大规模的教育群体进行研究和分析。
推论统计的核心是基于概率理论,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得出与总体特征相关的结论。
一种常用的推论统计方法是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判断某个教育政策或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例如,一个研究者希望评估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成绩。
该研究者可以进行一项实验,将一部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然后使用假设检验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成绩差异,以确定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三、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它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了解不同变量之间的关联情况。
例如,教育工作者可以使用相关分析来探究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家庭背景因素之间的关系,如父母教育水平、家庭收入等。
相关分析的结果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确定哪些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更大,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干预措施。
四、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一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探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在教育统计中,回归分析可以用来研究特定因素对学生成绩、学校绩效等教育指标的影响程度,并预测未来的结果。
教育统计学
教育统计学简介教育统计学是研究教育数据和信息的统计方法和技巧的学科。
它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教育数据,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教育统计学广泛应用于教育政策研究、教育评估、教育管理和教育改革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常用方法和应用实例。
基本概念总体与样本在教育统计学中,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而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一部分个体。
样本的数据用于对总体的特征和规律进行推断。
为了保证抽样的有效性,教育统计学中常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确保样本能够代表总体。
量化与测量教育数据主要以数量形式存在,需要进行测量和量化才能进行统计分析。
常用的教育测量方法有问卷调查、观察法、测试和实验等。
测量结果以变量的形式表示,常见的教育变量有学生的年龄、成绩、出勤率等。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教育统计学既关注对数据的描述,又关注通过样本对总体进行推断。
描述统计通过计算中心趋势和离散程度等指标,对数据进行总体描绘。
推断统计则基于样本数据,利用概率分布和假设检验等方法,推断总体的特征和规律。
常用方法频数分析频数分析是分析分类变量的方法,通过计算每一类别的频数和频率,描述和探索变量的分布情况。
常见的频数分析方法有直方图、条形图和饼图等。
中心趋势与离散程度中心趋势指标用于描述数据的集中程度,常用的指标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
离散程度指标用于描述数据的分散程度,常用的指标有方差、标准差和极差等。
相关分析相关分析用于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常用的方法有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等。
相关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理解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为制定教育政策和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一种用于研究因果关系的统计方法,它可以探索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并预测因变量的取值。
教育统计学中常用的回归方法有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和多元回归等。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教育统计学中常用的推断统计方法,用于检验关于总体参数的假设是否成立。
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有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
教育统计学
教育统计学:教育统计学是搜集、整理、分析教育领域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它是从定量的角度来揭示教育现象的特征和规律。
它属于应用学科。
教育统计学的内容:1、描述统计。
主要研究搜集、整理数据的方法,以及一些统计量的计算。
2、推断统计。
主要研究如何从局部数据情况来估计整体情况。
3、实验设计。
主要研究如何选择实验对象,安排实验步骤,操纵实验变量,控制无关变量,搜集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论。
变量:是指在数量上或性质上有变化的量。
因变量:被影响的因素。
自变量:影响因素。
常量:数值是恒定的。
总体:就是所要研究对象的全体。
个体:是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
样本:是由总体中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它对总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统计量:根据数本数据而计算出的量称为统计量。
参数:反映总体特征的量称为参数。
误差:是指实测值与真值的绝对差距。
系统误差:是由某种固定原因造成的误差。
随机误差:由某种难以控制的原因造成的误差。
(这种误差是偶然性的。
)什么是数据?数据是反映客观事物数量特征的数字。
数据的特点:1、变异性(又叫波动性)是指由观察或测量获得的数据总是有变化的,不同的。
原因有:①由事物的动态性所造成的。
②由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所造成的。
③由测量技术不完善所造成的。
2、规律性。
是指由观察或测量获得的数据,尽量是变化的不同的,但经过整理之后还是要反映出一定规律的。
数据的种类:1、从数据的来源分:(1)计数数据。
就是点计事物个数所获得的数据。
这类数据一般都是整数。
(2)测量数据。
利用测量工具所获得的数据。
这类数据有整数,有小数。
2、从数据是否连续分:(1)间断性数据。
在任意两个数值之间只能包含有限个数的数据。
(2)连续性数据。
在任意两个数值之间可以包含无限多个数的数据。
3、从数据的运算性质分:(1)比率数据。
这类数据有相等单位,也有绝对零点,它能够加减乘除。
(2)等距数据。
这类数据有相等单位,但零点是相对的。
它只能加减,不能乘除。
统计学中的教育统计
统计学中的教育统计教育统计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集中研究和应用统计方法来分析和解释与教育相关的数据。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教育统计为我们提供了有关教育系统、学生表现和教学方法的重要信息。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教育统计的基本概念、常用的统计方法以及教育决策和政策制定中的应用。
一、教育统计的基本概念教育统计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与教育相关的数据的学科。
它与一般统计学相似,但更加专注于教育领域。
教育统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教育系统的结构和规模,学生的学术成绩和表现,以及教学方法和效果。
通过教育统计,我们可以获取定量数据并进行科学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教育现象,辅助教育决策和实施。
二、教育统计中的常用统计方法1. 描述统计方法描述统计方法是教育统计中最常见的分析方法之一。
它包括统计数据的集中趋势(如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离散程度(如标准差和方差)以及数据的分布情况(如直方图和箱线图)。
通过描述统计方法,我们可以对某一特定变量或整体数据进行概括和解释,提供对教育现象的定量描述。
2. 探索性数据分析(EDA)探索性数据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用于发现数据中的模式、异常和关联关系。
在教育统计中,EDA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学生成绩的分布情况、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教育政策的影响。
通过可视化工具和统计方法,EDA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数据,并由此提出假设和研究问题。
3. 核心计量经济学核心计量经济学是将经济学原理和统计学方法相结合,用于研究教育领域中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
通过使用实验设计、回归分析和处理控制V方法等统计技术,核心计量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的效果,解决因果推断的问题,并提供依据支持教育决策。
三、教育统计在教育决策和政策制定中的应用教育统计在教育决策和政策制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数据进行分析,教育政策制定者可以了解教育系统的现状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教育统计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教育统计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教育统计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第⼀章1、教育统计学,就是应⽤数理统计学的⼀般原理和⽅法,对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等途径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整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进⾏科学推断,从⽽揭⽰蕴含在教育现象中的客观规律的⼀门科学。
教育统计学既是统计科学中的⼀个分⽀学科,⼜是教育科学中的⼀个分⽀学科,是两种科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形成的⼀门交叉学科。
从学科体系来看,教育统计学属于教育科学体系的⼀个⽅法论分⽀;从学科性质来看,教育统计学⼜属于统计学的⼀个应⽤分⽀。
2、描述统计主要是通过对数据资料进⾏整理,计算出简单明⽩的统计量数来描述庞⼤的资料,以显⽰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法。
推断统计⼜叫分析统计,它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和⽅法,从我们所研究的全体对象(即总体)中,按照等可能性原则采取随机抽样的⽅法,抽出总体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组成样本,在样本所提供的数据的基础上,运⽤概率理论进⾏分析、论证,在⼀定可靠程度上对总体的情况进⾏科学推断的⼀种统计⽅法。
3、在⾃然界或教育研究中,⼀种事物常存在⼏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或获得⼏种可能的结果,这类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随机现象具的特点:(1)⼀次条件完全相同的实验有多种可能的结果(这样的实验称为随机实验);(2)在实验之前不能确切知道哪种结果会发⽣;(3)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重复进⾏这样的实验。
4、总体,也叫做母体或全域,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个体的总和。
当所研究的总体数量⾮常⼤时,可以从总体中抽取其中⼀部分个体来观测,由此来推断总体的信息,从总体中抽出的这部分个体就称为样本,它是⽤以表征总体的个体的集合。
通常将样本中样本个数⼤于或等于30个的样本称为⼤样本,⼩于30个的称为⼩样本。
5、复置抽样指每次抽出的个体经观测后,仍放回原总体,然后再从总体中抽取下⼀个个体。
6、反映总体特征的量数叫做总体参数,简称参数。
反映样本特征的量数叫做样本统计量,简称统计量。
参数是总体的真正数值,是固定的常量,理论上应该通过计算总体中全部个体的数值⽽获得,但由于总体中个体的数量通常很⼤,总体参数往往很难获得,在统计分析中⼀般通过样本的数值来估计。
《教育统计学》(教育学)作业参考答案
《教育统计学》作业参考答案(教育学专业)一、名词解释1. 分层抽样:按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因素或指标先将总体划分成几个部分,然后从各部分(即各层)中进行单纯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这种抽样方法称为分层抽样。
2. 描述统计:对已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显现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称为描述统计。
3. 集中量:集中量是代表一组数据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量。
它能反映频数分布中大量数据向某一点集中的情况。
4. 统计表:统计表是用来表达统计指标与被说明的事物之间数量关系的表格。
5. 总体:总体是我们所研究的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个体的总和。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出的作为观察对象的一部分个体。
6. 二列相关:当两个变量都是正态连续变量,其中一个变量被人为的划分为二分变量,表示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称为二列相关。
7. 参数:总体上的各种数字特征是参数。
业绩反映总体上各种特征的数量是参数。
8. 小概率事件:样本统计量(随机事件)在其抽样分布上出现的概率小于或等于事先规定的水平,则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
9. 中位数:在一组安大小顺序排列的数据中,位于中央位置上的那个数称为中为数。
10. 统计量和参数:样本上的数字特征量是统计量。
总体上的各种数字特征量是参数。
11. 回归分析:把存在相关的两个变量,一个作为自变量,另一个作为因变量,并建立方程式,由自变量的值估计、预测因变量的值,这一过程称为回归分析。
12. 相关关系:两个变量间的不精确、不稳定的变化关系称为相关关系。
二、填空题1. 从变化方向上看,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类型有正相关、负相关、零相关。
2. 教育统计资料的来源有两个方面:经常性资料、专题性资料。
3. 表示间断变量的统计图有直条图和圆形图。
4. 假设检验一般有两个相互对立的假设,即零假设和备择假设。
5. 统计图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图号、标目、图形、图注等。
6. 差异系数是标准差与平均数的百分比。
7. 统计数据按来源方式可分为点计数据和测量数据。
教育统计学重要的名词解释
教育统计学重要的名词解释教育统计学是研究教育领域中的数量和数据的学科,旨在帮助教育决策者和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据来改善教育系统。
本文将介绍一些教育统计学中的重要名词和概念,涵盖教育评估、测量、调查等方面。
一、教育评估1. 标准化测试标准化测试是一种常用的评估方法,用于衡量学生在特定领域或主题上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
标准化测试通过统一的测试内容、时间和评分标准,使得不同学生的成绩可以进行比较和分析。
例如,SAT和PISA都是广泛应用的标准化测试工具。
2. 教育效果评估教育效果评估旨在衡量教育政策、项目或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影响。
通过设计实验、对照组或纵向研究等方法,研究者可以确定教育干预措施是否有效,以及效果的大小和持久性。
这有助于制定更科学和有效的教育政策。
3. 面向结果的评估面向结果的评估是一种以学生学习成果为核心的评估方法。
它强调对学生实际达到的能力和知识水平进行评估,而不仅仅关注课程完成情况或教学过程。
通过面向结果的评估,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针对性的教学和干预提供依据。
二、测量与调查1. 测验测验是一种常用的教育测量工具,用于评估学生在特定知识领域中的表现。
与标准化测试不同,测验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一种测评方式。
通过测验,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并根据测验结果进行课程调整和学生辅导。
2.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收集数据的常见方法之一,用于了解学生、教师、家长或其他教育参与者的意见、态度和行为。
通过设计合适的问题,研究者可以获取参与者的主观反馈,进而分析教育环境和教育政策的影响。
3. 抽样在教育统计学中,抽样是指从整个人群中选择一部分人或单位来进行调查和研究。
抽样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对于数据的可靠性和代表性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抽样,研究者可以从大规模人群中获取信息,减少研究成本和工作量。
三、数据分析与解释1. 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和分析的方法。
教育学专业教育统计学
教育学专业教育统计学教育学专业教育统计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教育领域中的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
通过统计学方法的应用,教育学专业能够深入研究教育现象、评估教育政策的效果,并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将从教育统计学的定义、应用、技术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对这门学科进行探讨。
一、教育统计学的定义教育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教育领域中各种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
它与一般统计学相比,更加专注于教育领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教育统计学旨在通过搜集和分析教育数据,揭示教育现象与问题,并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依据。
二、教育统计学的应用教育统计学的应用广泛而深入。
首先,教育统计学可以用于教育政策的评估。
通过对教育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评估某一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对学生学业成绩、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影响。
其次,教育统计学还可以用于学校管理。
通过对学校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学校的整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此外,教育统计学还可以用于教育研究,通过对教育数据的分析,加深对教育现象的理解,并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三、教育统计学的技术教育统计学依赖于各种统计学技术。
其中,最常用的是描述统计与推论统计。
描述统计是指根据教育数据,通过制表、绘图等手段,对数据进行描述和总结,以了解教育现象的大致情况。
推论统计则是在样本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概率推断来推断总体的特征和规律。
此外,教育统计学还涉及到多元统计、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高级技术,以更深入的分析教育数据。
四、教育统计学的发展趋势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教育统计学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统计学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来源和分析工具,使得教育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更为全面和精确。
另一方面,教育统计学也面临着教育数据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伦理和法律问题,需要建立相应的规范和政策。
总结起来,教育学专业教育统计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它通过统计学方法的应用,揭示教育现象的特点和问题,并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依据。
教育统计学基础知识(史上最全最完整)
教育统计学基础知识(史上最全最完整)引言教育统计学是研究教育现象与过程的统计学科。
它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教育数据,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教育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解释等内容。
通过本文的研究,您将对教育统计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数据收集1.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题并向受访者发放问卷,获得受访者的观点、态度和反馈。
2. 观察法:通过观察教育现象,如学生课堂表现、教师教学方法等,收集相关数据。
3. 记录法:通过查阅教育档案、学生成绩册等,获取相关数据。
4. 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方案,收集实验结果,分析教育措施的有效性。
数据分析1. 描述统计学:通过统计指标(如平均数、标准差、频率等)对数据进行描述和总结,揭示数据的特征。
2. 探索性数据分析:通过绘制图表、计算相关系数等方式,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3. 推论统计学:通过抽样和假设检验等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推断,从而得出总体的结论。
数据解释1. 数据可视化:通过图表、图像等方式,将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可视化形式,使数据更容易理解和解释。
2. 堆积图:通过叠加不同类别的数据,展示数据之间的差异和比较。
3. 趋势图:通过显示数据的演变过程,揭示数据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
结论教育统计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教育研究和决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教育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解释等内容。
通过研究这些基础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育统计学,为教育工作提供科学支持。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注:本文参考了教育统计学教材与资料,整理而成。
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教育统计学是指应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教育领域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技术,揭示教育现象的规律性和趋势,为教育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育统计学。
一、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收集和处理:教育统计学借助调查问卷、实验观测、档案资料等方式收集和处理教育领域的数据,建立数据集,并对数据进行加工和整理。
2. 描述统计学:描述统计学是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它通过统计指标如频数、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对教育数据进行整体和个体特征的描述。
3. 推论统计学:推论统计学是教育统计学的另一重要方法,它通过从样本中推断总体特征、进行假设检验和建立置信区间等,对教育现象进行推断。
4. 数据分析:教育统计学运用统计方法和技术,对教育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从中发现规律、解决问题和支持决策。
二、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方法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教育统计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设计问卷、发放调查并收集数据,获取教育目标、教育资源、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等方面的信息。
2. 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教育统计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用于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帮助我们了解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关性。
3.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教育统计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用于研究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并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教育结果。
4. 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教育统计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从样本中推断总体的特征,帮助我们了解未知总体参数,并据此进行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决策。
5. 多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是教育统计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用于研究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寻找变量之间的模式和结构。
三、教育统计学的应用领域教育统计学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评估:教育统计学可以用于评估教育政策和教育项目的效果,通过收集和分析教育数据,评估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1.1.2 统计学的应用
当今信息时代,无论社会政治、军事、 经济,还是生物医学、教育心理、工农业生 产等各行各业都有大量的数据,需要我们进 行分析,从中挖掘出有用的证据、消除虚假 的信息,发现事物内部的规律性。
进行卡方( χ² )检验,很快得出结论: P =0.2308>0.05. 经过统计分析,认为两组差别无统计意义。
现在实事也不支持原研究者的用康复病人 血浆治疗非典病人结论。
精品文档
案例2 离婚案件
1949年,西方某国家曾有过一个真实的 故事。
丈夫到法院要求离婚,唯一的理由是他 去海外服兵役50个星期后,回家发现妻 子在家分娩。
精品文档
法官判决
法官根据医学界的证词,认定怀孕50周, 尽管不大可能,但仍可能是科学事实, 因此判丈夫败诉。
在这桩诉讼案中,统计学依据和其它法庭 证据一样,只能为法官判案提供参考,不 能成为唯一的判决依据。
精品文档
2000年,法国政府已将统计学列入二 十一世纪影响法国社会发展的十个重 大领域之一。
2001年, 中国国家教育部为推进基础教 育改革而推出新课程标准,将统计学 纳入新的小学数学课程。要求小学生 要“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 理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精品文档
1.2 教育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1.2.1 统计学与教育统计学
1. 统计学
统计学是研究统计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具体: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反映事物总体的数字资 料,并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原理和方法。
精品文档
1.1 统计学的发展史简介
1.1.1 统计学的起源 第一阶段称之为“城邦政情” 阶段
STATISTICS(统计学)一词源于法语STATUS(状态)
自中世纪以来逐渐演变为含有政治意味的STATE(国 家)。因此,统计学包含有对国家状态作调查研究的意 义。
概率论的起源与发展。概率论的发展最早源于赌博
描述统计
•统计图表 •集中量 •差异量 •相关量
推断统计
•Z 检验 •T 检验 •χ²检验 •相关分析
精品文档
1.3 教育统计中几个基本概念。
一 随即变量 1. 随机现象: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一
次实验有多种可能的结果,其所有可能的结果 是已知的;第二,试验之前不能预料哪一种结 果会出现;第三,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重复实 验。 2. 随即事件:随即现象的每一种结果叫做一 个随即事件。 3。随即变量:我们把能表示随现象各种结果 的变量称为随即变量。
1654年:德.梅勒,帕斯卡,费马 (法国) 惠更斯(C.Huygens )著《论赌博中的计算》
精品文档
第二阶段称之为“政治算数” 阶段 十七世纪,政治算术统计学在英国兴起。 1690年英国威廉·配弟出版 (政治算数)一书作为这个 阶段的起始标志.
K.Pearson(1857~1936), 在前人的基础上
精品文档
二 总体和样本
总体
所研究的具有某些相同性质的全部单位或 事件的整体。
范围
无限总体:含无限多个单位。 有限总体:含有限个单位。
样本: 亦可称为抽样总体,是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 所组成的整体,用以分析总体。
2. 教育统计学
教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 门应用科学。 主要任务: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由教育调查和教育实 验等途径所获得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推断, 从而揭示蕴含在教育现象中的客观规律。
精品文档
教育调查研究流程
提出问题——确定调查内容——确定调 查范围——进行调查——收集、整理、 分析数据资料——得出结论。
教育统计学 本学期主要内容
精品文档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数据的初步整理 第三章 集中量 第四章 差异量 第五章 概率极概率分布 第六章 抽样分布及总体平均数的推断
精品文档
第七章 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第十章 χ²检验 第十一章 相关分析
精品文档
第一章 绪论
主要内容: •1.1 统计学的发展史简介 •1.2 教育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1.3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4 学习教育统计学的方法
法官怎么样判案?
精品文档
这桩诉讼案的统计学问题是如何判定正 常最长妊娠期的时间。
正常妊娠期的统计分布图
精品文档
频率%
30 25 20 15 10
5 0
28 32 36 40 44 48 52 时间(周)
图1-1 正常妊娠期分布 精品文档
正常妊娠期超过48周的频率几乎为零。
大部分人会觉得丈夫蒙受了不白之冤, 如果当时法官仅通过正常妊娠期分布, 会判丈夫胜诉。此时,妻子可能蒙冤, 虽然其蒙冤的可能性很小。
精品文档
案例1 ‘非典’中的统计问题
北京血液中心高XX主任介绍:香港医务人 员用已康复者血浆治疗20例非典病人无一 例死亡,而其对照组20例中,有3人死亡。 这表明用康复病人血浆治疗非典病人是有 效的。
---摘自<北京日报>2003.5.28
用康复病人血浆治疗非典病人真有效吗?
精品文档应用统计分析精品文档教育科学实验研究流程
教育科学实验:提出问题——界定—— 确定研究范围——假说——实验——收 集、整理、分析数据资料——得出结论。
精品文档
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内容
(1)提供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条件。 (2)对统计计算的结果进行解释。
精品文档
1.2.2 教育统计学的基本内容
1. 描述统计
对已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显现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 法,称为描述统计。常用的描述统计方法:集中量、差异量、 标准分数、相关量。
2. 推断统计
根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运用概率的理论进行分析、论证。 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对总体分布特征进行估计、推测。这种统 计方法成为推断统计。
3.实验设计
实验者为了揭示实验中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在实验前所 制订的实验计划称为实验设计。
精品文档
1.2.3 教育统计学的结构
概率论
资料收集
•经常性资料 •调查数据 •实验数据 •历史资料 •测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