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提升作业 一 1.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一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2018·北京学考)读“中国局部图”,完成1、2题。

1.甘肃省与塔里木盆地 ( )
A.划分指标不同
B.行政等级相同
C.均有明确边界
D.地理位置相同
2.②、③两地纬度相近,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
是 ( )
A.植被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解析】1选A,2选C。

第1题,甘肃省属于行政区,塔里木盆地属于地形区,两者的划分指标不同。

第2题,②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热量条
件差;③地位于四川盆地,海拔较低,气温高,热量条件好;地形造成的热量条件差异是两地地理环境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

(2018·河南学考)诗词、谚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如①“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②“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③“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④“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

据此完成3、4题。

3.能反映我国西北干旱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形成④中“山南”“山北”农业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土壤
B.气候
C.光照
D.地形
【解析】3选C,4选B。

第3题,“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的是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为华北地区的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出了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反映出了秦岭南北两侧农业生产的差异。

第4题,“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中的山指的是秦岭,秦岭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耕地类型为水田;秦岭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耕地类型为旱地。

【补偿训练】
地理标志是指标志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特性,主要是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决定的。

地理标志已成为区域形象名片。

比如,浙江绍兴市——绍兴黄酒,吉林延边州——延边苹果梨,宁夏中宁县——中宁枸杞,黄山市——黄山毛峰茶等。

据此完成(1)、(2)题。

(1)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被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

黄山毛峰滋味甘醇,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等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黄山独特
的 ( )
A.市场优势
B.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
C.科技优势
D.地理环境优势
(2)关于黄山毛峰茶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解析】(1)选D,(2)选C。

第(1)题,黄山毛峰品质优良主要是由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决定的。

第(2)题,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如行政区界;有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黄山毛峰产地没有明确界线。

5.历史上崇明岛是“天赐盐场”,后因渔业、盐业以及航海要塞地位而不断发展,如今该岛是有名的鱼米之乡,被誉为“长江门户”,规划到2020年崇明岛将建成全国开放度高的绿色食品开发园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际金融贸易区。

上述材料说明了 ( )
A.如果地理环境过去对人类活动不利,将来就一定有利
B.如果地理环境过去对人类活动有利,将来就一定不利
C.—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对当地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固定不变的
D.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
【解析】选D。

结合材料可知崇明岛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方向不同,这说明了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

(2018·北京学考)读“中国局部地区图”,完成6~8题。

6.下列区域中,有明确区域边界的是 ( )
A.阴山山脉
B.库布齐沙漠
C.呼和浩特市
D.土默川平原
7.与库布齐沙漠相比,土默川平原( )
①纬度较低②海拔较高
③水源充足④土壤肥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河套平原从“不生五谷”发展成为“塞外粮仓”,主要是因为该地 ( )
A.地质条件稳定
B.灌溉条件改善
C.年降水量增多
D.黄河水量减少
【解析】6选C,7选D,8选B。

第6题,自然分区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而行政分区则界限明确,呼和浩特市属于行政分区。

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土默川平原紧邻黄河,水源条件更好;作为黄河的冲积平原,土默川平原的土壤比库布齐沙漠肥沃;土默川平原比库布齐沙漠的纬度高,海拔低。

第8题,河套平原地处西北地区,降水少,其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为水源,从“不生五谷”到“塞外粮仓”一定是灌溉条件得到了解决或者改善。

【补偿训练】
读“某同学地理野外考察时拍摄的景观照片”,完成(1)、(2)题。

(1)①地传统民居采用“高脚”式建筑形式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众多
B.地表崎岖
C.宗教文化
D.气候湿热
(2)②地早期农业发展缓慢,后来成为“天府之国”,是由于( )
A.全球气候变暖
B.耕地面积扩大
C.生产力水平提高
D.饮食习惯改变
【解析】(1)选D,(2)选C。

第(1)题,“高脚”式建筑便于通风散热,同时又可防潮、防虫,这与当地湿热的气候有关。

第(2)题,②地位于成都平原,受其自然条件的限制,早期农业发展缓慢;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水利设施的建设,后来成为“天府之国”。

二、非选择题(共18分)
9.读下图所示甲、乙两区域,回答问题。

(1)图中甲区域为__________,乙区域为__________。

(2)乙区域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请指出其最有利的地理条件。

(3)甲、乙两区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
(4)指出甲、乙两区域土地条件的差异。

【解析】第(1)题,结合两图中的经纬度和地理事物的名称,可判断出甲为长江三角洲,乙为松嫩平原。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石油、煤炭、铁矿等资源丰富,有利于重化工业的发展。

第(3)题,结合图中的年等降水量线,可判断出甲区域的年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减,乙区域的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第(4)题,两区域土地条件的差异主要从土壤类型、耕地类型和人均耕地等方面进行比较。

答案:(1)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
(2)石油、煤炭、铁矿等资源丰富。

(3)甲区域:由南向北递减;乙区域: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4)甲区域:土壤为水稻土,耕地多为水田、较分散,人均耕地面积较少。

乙区域:土壤为黑土,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多。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018·扬州高二检测)根据定量与定性指标,可将我国划分为4个生态大区。

下图为中国生态大区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我国4个生态大区划分的主要依据可能是 ( )
A.行政区划范围
B.经济发展水平
C.人类活动特征
D.生态系统特征
2.关于4个生态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生态大区,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B.北部干旱半干旱生态大区气候干旱,只能发展畜牧业
C.东北部湿润半湿润生态大区气候湿润,水稻种植业发达
D.南部湿润生态大区地形崎岖,农业单产低
【解析】1选D,2选A。

第1题,结合我国4大生态区的名称、范围和界线,可知其划分依据为生态系统特征。

第2题,青藏高原生态大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北部干旱半干旱生态大区也有灌溉农业的存在;东北部湿润半湿润生态大区以旱作农业为主;南部湿润生态大区,水热条件好,农业单产较高。

(2018·太原高二检测)2018年4月13日,在海南省举办的建省办经济特区
3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提出海南省“在全国率先建设生态省”的倡议。

读海南岛简图,回答3、4题。

3.海南岛 ( )
A.是我国唯一热带高效农作物基地
B.地势特征为南高北低
C.大部分为亚热带景观,物种丰富
D.高速公路呈环状分布
4.建设海南生态省的举措是( )
A.建设热带雨林国家生态公园
B.大力加快沿海湿地资源开发
C.设置环境门槛,迁出所有污染企业
D.采挖珊瑚礁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解析】3选D,4选A。

第3题,受海南岛地形影响,高速公路呈环状绕岛分布;海南岛并非我国唯一热带高效农作物基地,海南岛地势特征为中间高四周低,海南岛大部分为热带景观。

第4题,建设海南生态省,应该着眼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大力加快湿地开发,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生态省的建立;设置环境门槛无误,应该迁出污染严重企业,而并非是不顾实际迁出所有污染企业;应该是禁止开采珊瑚礁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补偿训练】
(2018·临沂高二检测)读下图,完成(1)、(2)题。

(1)对两地河口三角洲自然环境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气候类型相同
B.河流的结冰期相同
C.形成的外力作用相同
D.植被景观相同
(2)两地生态环境建设的最大制约条件是 ( )
A.水资源短缺
B.气候炎热
C.泥石流破坏
D.沙尘暴侵袭
【解析】(1)选C,(2)选A。

第(1)题,两地河口三角洲均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尼罗河三角洲为地中海气候,河流无结冰期,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黄河三角洲为温带季风气候,河流冬季结冰,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第(2)题,两三角洲经济都比较发达,人口密集,对水的需求量大;但两地降水都较少,故最大制约条件为水资源短缺。

19世纪中叶,随着运河的修通,铁路的兴建,芝加哥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工业为主导的重工业,成为全美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2010年,芝加哥成为美国最大的空运中心和铁路枢纽,制造、印刷、出版、会展占据较大比重。

芝加哥以特殊的区位,发展成为美国的第三
大城市。

下图示意芝加哥的位置与交通。

据此完成5、6题。

5.19世纪中叶,芝加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A.原料充足
B.科技发达
C.水源充足
D.气候优越
6.从19世纪中叶到2010年,不断推动芝加哥发展的区位条件是 ( )
A.丰富的煤炭和铁矿
B.良好的工业基础
C.充足的劳动力
D.便捷的交通运输
【解析】5选A,6选D。

第5题,农产品加工业属原料指向型工业,芝加哥初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当地位于玉米带和乳畜带的交界处,原料充足。

第6题,结合图文材料可知,水运、铁路和航空等便利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推动芝加哥的发展;19世纪中叶发展的加工工业,到后来发展钢铁工业,再到全美第三大城市的制造、印刷、出版、会展等产业,都离不开优越的交通运输条件。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7.(2018·张家口高二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甲乙两省区简图。

材料二油菜籽是甲省区的主要食用油,该省区油菜籽千粒重4 g~6 g,每株产量10 g~20 g。

甲省区油菜籽不仅单产高于乙省区,而且质量较优,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该省的菜油要比从外地进入的菜油高出20%的价格。

(1)比较图示两省区地形特征的差异。

(2)简述甲省区(相对于乙省区)发展油菜种植的优势条件。

(3)与乙省区相比,甲省区水路与陆路交通都十分落后,试分析原因。

【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甲地区为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根据河流的流向可知,甲区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乙省为我国的湖南省,地形以低山丘陵、平原为主,地势西部、南部高,东北低。

第(2)题,甲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以晴天为主,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光合作用强,油菜单产较高;人口密度较小,人类经济活动范围较小,工农业污染较轻,油菜品质较优。

第(3)题,甲省区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西北部河流短小,而且由于该地降水较少,河流水量较小,不适合航运;东南部河流流经峡谷地区,河流湍急,不利于水运发展;西藏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环境恶劣,交通线路的建设难度大,而且由于该地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交通运输的需求量较小。

答案:(1)甲省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乙省区地势西部、南部高,东北低;地形以低山丘陵、平原为主。

(2)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油菜单产较高;工农业污染较轻,油菜品质较优。

(3)甲省区西北部河流短小、水量少,东南部河流湍急,不利于发展水运;地形、
地质条件复杂,陆路交通建设的自然环境恶劣,困难大;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交通运输的需求量较小等。

【方法技巧】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分析思路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分析要从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入手。

因果关系如下所示: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