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洞身开挖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技术方案
一、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⑴、高速公路3-4合同段施工招标文件、合同文件(思澜高速公路3-4合同段施工合同)及相关协议、施工图(思茅至澜沧高速公路试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⑵、国家及交通部公布的现行法规、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标准图、安全技术规程、规则等。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O1-2003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16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TG F80/1-2004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1-2009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
⑶、对实际施工现场的踏勘资料,工程实际情况。
⑷、我公司的质量、安全、环保体系文件。
⑸、我公司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人员、设备投入情况等。
2、编制原则
⑴、严格遵循招、投标文件的各项条款;遵守合同文件中各种条款和合同规定使用的有关技术规范和设计图纸、文件。
⑵、认真贯彻国家对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
⑶、根据建设限的要求,科学地安排施工顺序,重点突出控制工期的工程项目,做到保证重点,统筹安排。
⑷、尽力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制定出最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以进行连续、均衡而紧凑的施工。
⑸、采用先进科学的技术,努力提高机械化、标准化的施工水平,实现快速施工。
⑹、落实季节性施工措施,科学安排冬雨季施工,确保全年施工的连续性。
⑺、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减少临时用地,节约基建费用,降低工程成本。
⑻、提出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和施工安全措施。
⑼、妥善安排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安全,实现文明施工。
依据以上原则,从工程的全局出发,按照客观的施工规律和当时当地的施工条件,统筹考虑施工活动中所需的人力、资金、材料、机械和施工方法。这五个施工主要因素,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资源消耗作出科学而合理的安排,使工程建设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
实现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施工,以期达到工程施工的相对最优效果。
二、工程概况
隧道为分离式有仰拱隧道,全段采用双向四车道,暗洞存在Ⅴ类围岩、Ⅳ类围岩、Ⅲ类围岩行车道宽度2×3.75m。设计车速为80km/h,分离及小净距隧道净宽:0.75+0.5+2×3.75+0.75+0.75=10.25m,净高5米,;人行横道两道:2.5m宽、3.1m高,车行横道1道:5m宽、6.17m高,紧急停车带左右洞各一个,分离式隧道紧急停车带净宽:0.75+0.5+2×3.75+3.75+0.75=13.25m。右洞:K72+442~K73+717全长1275米;左洞:ZK72+465~ZK73+759全长1294米。隧道右洞纵坡坡度为2.4%,隧道左洞纵坡坡度为2.406%,隧道开挖时可能存在小量滴水、渗水现象。
三、自然条件及施工环境
3.1气象、水文
1、气象
项目区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雨季分明。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立体气候明显。其中海拔700米以下的澜沧江、小黑江、黑河等河谷地区为北热带,700~1400米之间的大部分坝子河谷底丘地带为南亚热带,这两个气候带的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44%,县城勐朗镇年均气温20.1℃,年降雨量1551.8毫米,日照2412.8小时。
2、水文
隧道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层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
3.2地形地貌
项目区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云贵高原西南边缘,横断山脉南段,山川相间排列,蜿蜒南下,北部篮地下水类型密,向东南、西南散开,呈北窄南宽的帚状构造,为山岭重丘区。
3.3地层岩性
隧址区分布地层分为:第四系的人工填土(Q
4me)、冲洪积(Q
4
al+pl)、冲湖积(Q
4
al+l)、
残坡积(Q
4
el+dl)、块碎石土等;基岩主要为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上元古界澜沧群、喜山期、印支期。
3.4地质构造
受区域构造活动的影响,对隧道区影响较大的构造有丙赛断裂(F
30
),改断裂从隧道出口端斜交路线,断裂延伸长约20Km,断裂产状为70°∠40°,断裂两侧为三迭系中统
河湾街组上段(T
2h 2)白云质灰岩及灰岩,断裂东侧为石炭系上统卧牛寺组(C
3W
)玄武岩组,
断裂性质不详,受该断裂影响,断裂两侧地层缺失明显,破碎带明显。
3.5隧址区地质条件评价
根据调绘资料,区围岩分级分为Ⅴ级和Ⅳ级两级。Ⅴ级围岩以强风化灰岩为主,隐晶质结构,层状构造,钙质胶结,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为破碎,完整性差,自稳能力较差,呈碎(块)石状散体结构,可能存在小量滴、渗水现象。Ⅳ级围岩以强风化白云质灰岩为主,隐晶质结构,层状构造,钙质胶结,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相对较完整,完整性较好,自稳性较好,呈碎(块)石状镶嵌结构,可能存在小量滴、渗水现象。
3.6地震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路线所在思茅区及澜沧县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县县城地震基本烈度为9度;思茅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澜沧江大桥-澜沧县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0g,澜沧县城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40g;场地的水平方向卓越周期为0.45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另据云南省交通厅下达的云交基建(2008)1081号《云南省交通厅转发交通部关于进一步提高公路基础设施防震抗震能力若干意见的通知》,相应建(构)筑物设计应按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标准上提高1度设防。
四、技术等级
⑴公路等级:山岭区、高速公路
⑵设计速度:80km/h
⑶车道数及车道宽度:双向四车道,行车道宽度2×3.75m
⑷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⑸隧道结构安全等级:一级
⑹防水等级:拱、墙达到二级防水标准,结构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偶见的湿渍,隧道衬砌拱部、边墙、路面、设备箱洞室不慎水:衬砌背后不积水。
⑺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2~0.4g,地震基本烈度Ⅷ~Ⅸ度。
⑻路面基本照明亮度:不低于3.5cd/m2
⑼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五、分项工程概况
5.1隧道左线K73+682~K73+717段洞身开挖概况:
隧道左线K73+682~K73+717段长35米,洞身为Ⅴ类围岩,岩层为残破基层及全强~中风化岩层,岩体破碎,拱顶易坍落,侧壁易变形,洞室多呈点状滴水,线状渗水,雨季渗水严重。
加强型衬砌初支:拱部120º采用A42×3500mm 隧道右线K73+682~K73+717段采用Sf5
a
超前小导管辅助施工,C25混凝土初喷4cm厚,拱墙挂装HPB300A8钢筋网片,网格间距20×20cm,边墙采用A25中空锚杆,长3.5m、立I18工字钢拱架,拱架间距60cm、复喷C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