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中三种经典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爱眼护眼亲子校园开讲啦
01
亲子沟通中三种经典场景
同样的意思,
美国著名的“沟通之父”托马斯·戈登博士认为,在和孩子相处时,我们一般可以把事件分为三种:你的事、我的事、共同的事。
针对这三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沟通方式,例如以下场景:
1.孩子自己的事。
有些事情,是孩子自己的事,父母根本帮不上忙,只需要认真倾听,鼓励孩子把心声吐露出
来就行了。
比如,一个孩子说:“小胖在生我的气,我再也不想跟他玩了。”
这个时候,父母就要继续倾听,而不是接话,也不要像法官一样进行点评:“你应该想想自己错在哪里了!”
后来,这个父亲居然奇迹般地自我发现:“其实,那天主要是我自己的心情也不好。”
2.属于我的事。
有些事情,完全是由父母自己的情绪引出来的。
这位父亲,已经可以不再盲目地接受情绪的驱使,而是看到自己的情绪,并真诚地表达出来,请求帮助。
比如有一次,这位父亲下了班,非常疲惫,孩子却在玩钢琴。
父亲被琴声吵得烦躁不已,但还是守住了情绪,诚实表达:“爸爸今天很累,本来想看看电视好好休息一下。听到这么大的钢琴声,我有些烦躁,根本无法静下心来。怎么办呢?”
而不是直接斥责:“你这个调皮捣蛋的坏孩子!”
孩子有点不好意思:“那好吧,我先回房间看一下书。”
3.属于双方共同的事。
面对冲突,这位父亲不再委曲求全,但也不会以势压人(事实上大多数父母都以为自己有更大的权势)。
“你想洗完澡再走,觉得穿新衣服很酷。而我却不想在下班高峰期开车送你,晚上我有事,怕迟到。儿子,我们之间有了矛盾,我们怎么解决才能皆大欢喜呢?”
而不是直接下通牒:“你到底走不走?”
特别提示
以上三种沟通方式在《父母效能训练手册》(作者为美国的托马斯·戈登博士)一书中有详细介绍,分别叫:“积极倾听”“我——信息”(表达自己的看法、感受和需要等)和“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方法”。
书中的理念比较容易被普通父母所接受,介绍的方法也比较实用,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做进一步的了解。
最后,父母和孩子总能达成共识,方案既迁就孩子也照顾父母本身。
爱孩子就是参与TA的成长
想要快速升温你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吗?
想让孩子们放下手中的iPad和游戏机吗?
快来家庭教育爱眼护眼亲子校园
家庭教育爱眼护眼社群
在家庭教育爱眼护眼亲子校园,家长可以进入社群,跟着淼校一起学习家庭教育、爱眼护眼、心理学、学习力等教育知识。
知道并做到言传身教,把亲子关系经营的更加亲密,引导教育让孩子听教并更好的学习、知
道并做到,养成科学的用眼习惯。
家长们还可以在社群一起分享并交流育儿经验、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学习优良的教育方式,引导教育孩子养成更多良好的用眼习惯,在学习上、生活上更加积极向上,做一个健康幸福
的好孩子!
科普知识要知晓,家长处处要身教。孩子自身要做到,亲子关系需搞好。学校措施见实效,科学防治务提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