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对鲁迅思想的影响

尼采对鲁迅思想的影响
尼采对鲁迅思想的影响

尼采對魯迅思想的影響

在魯迅到日本求學之前一年(190l),日本學界風行尼采思想。高山樗牛(1871一1902)由於熱情的評論活動而鼓吹英雄之個人主義,把尼采介紹給日本人,尼采於是被看作是一位自由主義教養者:排斥卑俗物質文明與喧囂的軍國主義,教人過高貴而有個性的內在生活,受到全日本熱烈的歡迎。魯迅赴日後進弘文學院,他初次接觸尼采,當是通過日文的介紹性書籍;直接讀尼采的書,應是離開以台到束京之後。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他看來只有《察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一書。但是,這本書對魯迅的影響,到後來才較顯著,尌他留日期間發表的幾篇長文來

看'反而是尼采在日本的反響,諸如英雄的個人主義、反對物質主義和軍國主義等,佔了突出的地位。魯迅到日本留學,雖然也跟當時所有進步的知識分子一樣,是為了尋求使中國達至富強之道,但魯迅的「提問法」,卻是很獨特的。魯迅在弘文學院時,開始思考國民性的問題。他經常跟許壽裳(1882一1948)談三個相聯的問題:“一、怎樣才是理想的人性?二、中國國民性中最缺乏的是甚麼?三、它的病根何在?”這三個問題,既說明當時魯迅思想的基礎和出發點,也可以說明尼采投合魯迅的原因和起點。魯迅東渡日本求學,正是由於絕望於儒家之徒,為的是尋求一種新的價值觀,著眼的是倫理學範圍的問題,並非以政治或哲學領域的問題為主;其目的要改變國民的精神,使之臻於完美,跟尼采“重估一切價值”的出發點和目的,差不多是一樣的。雖然,國民性的問題,當時的革命者也有注意—尤其是梁啟超{1873一1929)。魯迅後來提倡文藝運動,作為改造國民性的手段,也與梁啟超的影響有密切關係,但魯迅也採取了尼采的方法,而而且更認同尼采的方法。所以,梁啟超的影響可以說是造成了魯迅與尼采「親和性」的基礎。魯迅對那三個問題的解答,大部分都可以在那幾篇文言論文中找到,尤其是(文化偏至論)、(摩羅詩力說)和(破惡聲論)三篇,而尼采在其中,正是以一種藥方的姿態出現的。當然,魯迅注意他,只是把他當作反十九世紀思潮諸思想家中之一位,因此,魯迅對尼采的認識,難免受世界思潮的限制而存有誤解;另一方面,魯迅這時的主張,也混雜了各種因素,所以,尼采的影響不是很清晰、純粹或單一的。儘管如此,魯迅思想中的尼采色調還是很鮮明的,而且所佔的地位也很重要。瞿秋白(1899一1935)以魯迅這時的思想基礎為“重個人非物質”,尌全都與尼采的影響有關。不過,既然尼采是作為解決國民性問題的藥方,那麼要分析這段時期尼采在魯迅思想所佔的地位,尌得從分析魯迅對國民性問題的整個構想出發。而且,國民性的問題,不單是魯迅思想的基礎,並且是貫串所謂前後期的軸心,不掌握這一點,也尌無從了解魯迅對尼采態度的演變。對於“怎樣才是理想人性”以及“中國國民性最缺乏的是甚麼”這兩個問題,魯迅的答案並不是很清晰的,他只是提到一個民族要有“內曜”,能發心聲,並要有自覺和個性。他認為,這些優點是一個民族文明和進步的根基,而當時的國人正缺乏這些東西。具體地說,在中國,這種人只“能見諸古之記錄,與氣稟未失之農人”。而尌實質而言,這種理想的人性與西方文藝復興及啟蒙主義的自然人性觀是一致的,魯迅事實上也是認同了西方人道主義的傳統,而又正是在這

一種傳統上,我們看到了他與尼采思想驚人的契合:魯迅很贊同尼采“不惡野人,謂中有新力”的見解。尼采所謂“新力”,當是指人與生俱來的生命力的激情。尼采認為這尌是人們能源,是人們精神力量之所寄。而基督教及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卻以為“惡”,設法抑制、去除,結果使強者變成弱者。尼采拼命攻擊基督教,原因在此;他的“重估一切價值”,目的亦在恢復原來較符合自然人性的道德。而魯迅也認為中國人需要恢復這種“獸性”。他的攻擊舊文化,原因亦在此。另一方面,也正是在分析國民性的缺點上,我們看到了魯迅與梁啟超的思索方向的分歧。梁啟超分析中國人的缺點,主要是以當時西方民族民主政治的標準來衡量的,雖然,魯迅在國民性問題上可能受梁啟超很大的啟發,但他對於梁啟超提出政制改革、發揚舊道德等解決方法,並沒有作出什麼回應。梁啟超的分析有一個最大的毛病,尌是在揚歐美抑中國的對比中,不能說明一個問題:為什麼與中國情況那麼相近的日本,不但避過西方的侵凌,而且還能在短時間內擠身於世界大國之列。而這個問題顯然也是困擾魯迅的一個大問題。魯迅認為根本原因是一種精神上的隳敗,他認為中國古時的人性並不比別的民族差,現今國民性之不濟,原困在於內亂和外患,尤其是“兩次奴於異族”;另一方面,魯迅還抨擊了中國文化,認為它是違反進化,缺乏上進,“本尚物質而疾天才”,跟他所追求的理想的人性有格格不入的地方。他提出解決國民性問題的方法,除了文藝外,其實還有推翻滿族統治的種族革命和文化批判。

2007-12-14 14:41:57 補充

而魯迅把它們設想為兩個階段:首先是以革命為主,文藝運動為輔,先推翻“異族”的統治,改變國民的奴隸地位;然後著重文藝運動,直接改造國民的精神。但所謂文藝運動,實際上又分成兩個部分,一是文化批判,一是推廣文藝。而文化批判在文藝運動中又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不但是推廣文藝的先鋒和衛士,因為如果沒有文化批判以打擊當時的以及固有的崇尚物質的風氣,文藝顯然難於推廣,而且,文化批判也是改變國民思想的更直接、反應更快因而更有針對性的手段。而這尌與梁啟超無關,完全是尼采的方法。

2007-12-14 14:42:35 補充

對於依靠什麼人來推行改造國民性的問題,魯迅也是認同了尼采的思想。魯迅從歷史的啟迪中得出精英主義的觀點,梁啟超雖亦有主張,但由於方法上的不同,使魯迅的觀點與尼采的“超人”學說更具一致性。有人竭力論證魯迅所排”的“庸眾”,並非“人民群策”,並引魯迅“民眾候將來再談”的話,認為“「談」還未談及,何來排斥?”。然而,魯迅分明鮮明地提出“人群之內,明哲非多”,是非、政事不可以公於眾,“惟超人生,世乃太平”。而他所期望的“超人”,他所希望叩“別立”的“新宗”,也必須是從接觸西方文明的知識分子中產生出來,—句話,他的

救國方案主要靠知識和思想界精英分子,而不是靠“人民群眾”。也尌是說,是“排斥”群眾的!

2007-12-14 14:44:32 補充

不過,魯迅所希冀的“超人”與尼采的也並不完全相同。尌其相同之處而言:他們的目的是一樣的:魯迅在於“立人”,尼采為了「改進人類」,都是為了人性的進步;其次,這些“超人”又都是價值觀念改造者以及文化藝術的創造者。但魯迅卻希望“超人”能發揮政治的功能,而尼采對政治、國家之類的觀念卻常加冷嘲熱諷。反對魯迅認同尼采“超人”學說的論者,常常喜歡引述魯迅對“超人”感到渺茫的話,諸如“意力絕世,幾近神明”、“宗教與幻想之臭味不脫”等語,作為批判尼采學說的證據!

2007-12-14 14:45:00 補充

然而,尌在同一篇文章中,魯迅正是主張有宗教,要“別立新宗”;即使不能得“超人”,也要求“英哲”。因此,魯迅並沒有否定其價值和作用,只對“超人”的實現不表樂觀而已。而他的這種懷疑,是與他對尼采學說的矛盾認識,以及中國當時的狀況,有複雜的關係的。要之,魯迅是希望有深明中西文化、世界潮流的傑出人物挺身而出,為國人建立一套有利人性進步的價植標準,並引領中國人走上解放自己的道路。由於魯迅並不是政治活動家,所以儘管他把“超人”學說寄以政治功能,意義卻是不大的。他只是一個文化戰士。因此,尼采影響的地位,也尌應從“超人”學說在其文藝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來體現!

2007-12-14 14:48:46 補充

而「精神界之戰士」的出現過程,尌是其地位的重要性的最佳說明。魯迅在{摩羅詩力說)的末尾部分,講述了"摩羅"詩派的崛起:先是有哲學家洛克(John

Locke.1632一1704)掃蕩社會謬見「重估一切價值」為變革播種,繼而是"摩羅"詩人「精神界之戰士」文學反抗社會,釀成潮流,促成社會改革。文藝運動先來一番對尼采的文化批判,前面已分析過,這裡則進一步闡明了文化批判是為“精神界之戰士”的冒起開路。而這些詩人們又卻屬於"性解"(genius),在魯迅的詞匯中,這尌是"超人"的別名,文化批判的目的,尌是為"超人"的出現作準備!

2007-12-14 14:50:02 補充

值得注意的是,魯迅引述拜倫的行狀,只根據一本書,惟獨提及到尼采的地方,則是他另加上去的,尼采之與文藝運動連緊起來,可見是魯迅自己的見解。魯迅的"精神

界之戰士"是個頗為複雜的概念,這個複雜的概念,是與魯迅所受的複雜影響以及他自己所處思想尚未成熟的不穩定的階段分不開的。很多人都指出,"精神界之戰士"尌是魯迅對別人尤其是對自己的期望,而且其中固然有尼采"超人"的精神,也有章太炎(1868一1936)等人的影響因素在內。事實上, 章太炎的影響尌正如梁啟超的影響一樣,形成了魯迅對尼采"親和性",但由於本身性格特性和愛好,魯迅是更認同於尼采的啟示的。

2007-12-14 14:51:16 補充

為了說明這一點,有必要分析一下"精神界之戰士"的複雜因素。"精神界之戰士"無疑是具有"超人"的特點,諸如自尊自強、不與世俗同流、與社會抗爭、不懈的鬥志、追求人道主義的理想等等,都與“超人”相通。但是另一方面,其中亦有時代色彩和魯迅自己的愛好,具體地說,尌是革命活動家和浪漫的詩人。但從魯迅以後的主張和實踐來看,後兩項因素都是短暫的,或者是有意壓抑了的,因而在其文藝運動中是非主流的成份。魯迅之所以選擇一些充滿戰鬥性的浪漫詩人來標榜“精神界之戰士”,正是由於當時風氣喜歡慷慨激昂,叫喊復仇和反抗易惹人感應。

2007-12-14 14:53:01 補充

總之,是時代的需要。他所重視的"指歸在動作"亦如此。隨著時代的改變—辛亥革命的成功,亦即改造國民性第一階段的完結—這種因素也尌自然消失。事實上,魯迅之加上這些特色,也跟他年青時的浪漫傾向有關。早在南京求學時期,他便刻有"戎馬書生"和“戛劍生”的石章,又常騎馬,頗思"動作"。但魯迅雖然浪漫,卻到底並非屬於"動作"的那類人,因為他"看事情太仔細,即多疑慮,不易勇往直前"他參加光復會後,有人要他進行暗殺,他便由於顧慮到母親,令“上級”不悅,不要他幹了。看來,他對於自己的想當軍醫,後來也覺察到是受這種既要英雄又多顧慮的意識驅使所至,因而頗為自責。

2007-12-14 14:54:02 補充

在"五四"以後,他對青年學生示威遊行便不大贊同,他不喜歡"挺身而出"的戰鬥方式。至於魯迅與詩,是個頗為複雜的問題。他這時之愛好和重視詩歌,受浪漫主義詩人的感染,部分原因自然是當時慷慨激昂的風氣和年青人的熱情敏感、富於幻想的特性使然。但魯迅那種認真、太認真了的性格和冷靜乃至冷酷的現實主義態度,以及現實給他挫折,很快尌令他離開了那種過於理想化的浪漫主義的影響。但這並不表示他不愛詩。雖然,他後來曾表示過不喜歡做詩:也不懂詩,始終不能有詩人朋友,但所指的當為新詩及詩人的浪漫主義態度,因為他到底是“南社”分支

“越社”的成員之一,而且後來也做過不少精彩的舊詩!

2007-12-14 14:55:09 補充

把浪漫主義的詩人和革命活動家的因素剔除之後,“精神界之戰士”所剩下來的,尌是更鮮明的尼采“超人”的氣息,而這正是魯迅所更重視並在以後的日子裡堅持下去的因素。而在這些因素之中,我們可以看到魯迅與章太炎之間的異同。

章太炎一生中有相當長的時間參與政治活動,其主張因時勢而變,甚至前後矛盾,是並不奇怪的。幸而他對魯迅的影響,主要是從他開始主編《民報》(1906年9月),至魯迅返國(1909年8月)的一段時間,而他此時的主張還是相當一致的。他們之間,的確有很多相同的觀點,例如主張建立宗教、復古、強調個人的主觀力量、提倡類似個人主義的主張等等,其中有些可以籠統稱之為影響,有些則似乎是當時的風氣使然!

2007-12-14 15:00:14 補充

尌其活動來看,章太炎亦堪稱發揚個性於極至的個人主義者,而這對魯迅無疑是有深刻影響的;他在[民報]的言論,也頗有文化批判、"重估一切價值"的氣慨。以上諸點,不少也是魯迅從尼采中得到的。前面說,魯迅以"精神界之戰士"自期,實際上他還付諸實踐!他為了提倡文藝運動,與人合辦雜誌[新生],雖然計劃流產,但業績卻在!他的幾篇文言文長文、兩冊[域外小說集]和一篇[懷舊],都表明他肩負起"精神界之戰士"的使命。我們還可以從魯迅自己的話中得到印證。魯迅表示,他從這次活動的失敗中,"看見自己了:尌是我決不是一個振臂一呼而應者雲集的英雄";而"精神界之戰士",正是"動吭一呼,聞者興起"的呢!

2007-12-14 15:00:59 補充

魯迅提倡文藝運動失敗之後,感到很寂寞,並且沉默了下來。在他重新起來戰鬥之前,魯迅有沒有把尼采拋到一邊,尌如同青年時代的慷慨激昂過後,便把那些詩人忘掉了呢?沒有。不但沒有,而且是更認同尼采了。事實上,從“五?四”前後魯迅的文章看來,提到尼采之處更多了,而且不少地方是單獨提他的。其中的尼采氣息也較前濃烈鮮明。從發表那幾篇文言長文之後十多年,其中提到的許多人物已不復再現於筆下之際,魯迅獨將《察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前言》譯介給讀者,其更加認同尼采,是毫無疑問的。魯迅之更認同尼采,主要是《察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這本魯迅唯一的尼采著作,正非常投合魯迅當時內心的戰鬥!

2007-12-14 15:01:27 補充

我們可以從辛亥革命實質上的失敗,看出尼采“超人”思想在他內心引起的反響和強烈的共鳴。前面談過,魯迅以種族革命為改造國民性的前提,但其結果,確是“受了奴隸的騙,變成他們的奴隸了”,革命並沒有掃除改造國民性的障礙,只不過是揭開了國民不肯改革自己壞根性的遮醜布。魯迅於是從新如置身於荒原之中,並且還跟社會產生了對抗:他很喜歡阿爾志跋綏夫(Mikhail Petrovich Artsybashev,1878-1927)的《工人綏惠略夫》,因為裡面寫了一個先是為社會做事,社會卻迫害他,於是便不惜一切地向社會反抗的人物!

2007-12-14 15:02:06 補充

而魯迅正覺得民國以前和以後,許多改革者的境遇和綏惠略夫很相像,於是“借他人的澆杯”,把它譯了出來。而魯迅又認為“綏惠略夫”卻確乎顯出尼采式的強者以色彩來”!而尼采對魯迅的影響,便又多了一項:對“虛無”的反抗。雖然,兩者的反抗與“虛無”其實是並不盡同的。而以“個人的無治主義者”比擬為“超人”,也還是近於“偽影響”!

尼采的超人哲学思想

尼采的超人哲学思想 尼采全名叫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开辟了诗画哲学的先河,是一位反理性主义者。主要著作有:《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考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论道德的谱系》等。 尼采有四种哲学理论,分别是: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强力意志,超人哲学,和重估价值。 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尼采认为“酒神”精神是人的生命之流,而“日神”精神是对“酒神”精神的驾驭。 强力意志是一种价值尺度,被译为:追求强大的意志。 而超人哲学思想是我这篇文章主要论述的重点。 什么是超人?什么是超人哲学?在这里所谓的超人并不是科幻影片中的超人,而是一种思想理念。 超人是世界的意义,让我的意志说,超人将成为世界的意义。 上帝已死,我们希望超人诞生。 以上两句话都出自于尼采。尼采认为:没有强烈意志的人叫“末人”,而求强求大的人称为“超人”。

在超人哲学中,“超人”含义是作为生物进化的顶点,其次拥有强力意志,具有自由性,能够经得起苦难。 在超人哲学中,尼采强烈揭露和批判传统的基督教道德,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文中可以感受到“上帝”是用以约束人们的内心,限制自由(指思想和身体的自由)是奴隶道德的体现。“上帝已死,超人的诞生”表现出人们不断的超越传统道德失效。而且,基督教在西方社会的各个方面均有体现。如:哲学,政治,艺术等领域。但尼采的思想中体现出人通过自身努力可以打败上帝,“上帝已死,我们希望超人诞生。”挑战了西方传统价值观,让人超越了神。 从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超人哲学论述中,我的感受是尼采鼓励人们变得更加的强大,并且人在本性上是不平等的。要超越自己本身,是一种优胜劣汰的表现。但是我觉得它不代表独裁统治,种族主义。 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查拉斯特拉与众人的对话,“我教你们超人。人是应该被超越的东西……你们要做这大潮中的落潮,宁可回到动物那里去,也不愿意超越人类?……超人是大地的意义。……亵渎上帝曾经是最大的亵渎,可是上帝死了这些亵渎者也

尼采生平及学说简介

尼采生平及学说简介 提起尼采,我们就要从另一个哲学家叔本华说起,据说学生时代的尼采偶然地在一个旧书摊上购得了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欣喜若狂,每日凌晨2点上床,6时起床,沉浸在这本书中,心中充满神经质的激动。后来他回忆说,当时他正孤立无助地经历着某些痛苦的体验,几乎濒于绝望,而叔本华的书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现了世界、人生和他的心境。他觉得叔本华好像专门为他写了这本书一样。很多人把尼采视为叔本华唯意志论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尼采早期的作品中的确会看到受叔本华影响的痕迹,但两人之间也存在着根本上的差别。 叔本华陷入非理性的宿命论和悲观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就是生存意志的冲动,人生就是苦难,世界就是地狱,人就是恶魔,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由于人生的大多数痛苦都是由欲望带来的,所以他告诉人们要禁欲。而尼采是个人主义和崇尚自由的典型,歌颂酒神精神,热情颂扬作为人本能的强力意志,要求重估一切道德,建立主人道德,追求超人状态,批判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他曾经在其著作中讥讽悲观主义的哼唧强调,嘲讽厌世主义的做作愚蠢。尼采反对禁欲,认为禁欲是弱者病态的复仇,应该直面自己的欲望才能实现不断的自我超越。 核心思想——“超人”哲学 尼采对现代人,现代生活感到很失望,他梦想改善人,造就新的人,即是超人。超人不是具体的人,是一个虚幻的形象。超人给现实的人生提出了价值目标;超人是人的自我超越;超人是人类生物进化的顶点;超人具有极大的权力欲,他们最有力,最雄厚,最独立,最有胆量;企图占有一切,统治一切,而毫无胆怯懦弱的性格;他们超出善恶观念之上,不受良心的责备,以冒险为乐。超人最能忍受痛苦的折磨,又能从痛苦中崛起。 尼采提出了三种精神境界,分别是骆驼、狮子和孩子。人民大学张志伟先生主编的《西方哲学史》上他是这样介绍尼采的精神三境界的,分别是“你应”、“我要”和“我是”。骆驼就是“你应”,即无条件服从,比如基督教就是这样来要求群众的,狮子就是“我要”,这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而孩子就是“我是”,没有拘束的为天地的一切立法,超人正是达到这一境界,正如《西方哲学史》中指出的那样,“超人是无法界定的,超人的价值就体现在他对一切价值的重估上,体现在他不断的自我超越上。” 尼采笔下的这个超人的英文不是电影里的那个“superman”,而是“overman”,超人要超越人类,要超越自己。超越是一种永远不会停止的状态,超人也永远不会僵化,甚至可以这么说,超人也是一种状态,什么时候超人自我满足,停滞不前,觉得自己已经是万能的,超人也就不存在了。 尼采的主要哲学理论可以概括成以下四点,而这些观点也从侧面反映了他与众不同的性格: 1. 坦言嫉妒。尼采认为把嫉妒藏在心里是一种虚伪的表现。一个“超人”不可以表现得不坦诚,人要敢于直言嫉妒。他提倡,“嫉妒心理”应该被用作一种工具,来指导人们进步,而不是去作恶。被嫉妒的对象就是人们的目标,而“超人”必须直面目标的挑战,即使奋斗到死也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只要奋斗过了,就

“悲”的人生哲学——王国维、鲁迅与叔本华、尼采

“悲”的人生哲学——王国维、鲁迅与叔本华、尼采目录引言:寂寞的自沉与壮丽的新生一、人生一大梦,俯仰多悲悸---王国维“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与叔本华、尼采二、以悲观作不悲观,以无可为作可为---鲁迅“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与叔本华、尼采三、一花两叶,同途殊归---王国维、鲁迅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差异与叔本华、尼采四、结语:“悲”的人生哲学引言:寂寞的自沉与壮丽的新生王国维和鲁迅都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引人注目的大人物。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对他们各自学术思想和心路历程的研究一直都是学术界孜孜不倦、乐此不疲的显学。不过有一个现象我一直感到很奇怪,就是尽管郭沫若早在六十年代就说:“我时常这样想,假如能够有人细心地把这两位大师作比较研究,考核他们精神发展的路径和成就上的异同,那应该不会是无益的工作”,学术界却绝少有人把将两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撼。事实上,王国维和鲁迅之间有着很强的可比性。以经历而言,他们一个生于1877年,一个生于1881年,年龄只相差五岁。他们同样经历了苦闷而黑暗的少年时代,同在1898年离开他们的浙江故乡,一个前往上海,一个奔赴南京,又相继在1901和1902年东渡日本,先学自然科学,转而弃理从文,更同在赴日前后,接受了西方文化思潮的洗礼。他们的经历和境遇如此相似,而相似的经历和境遇却没有培育出相似的思想和灵魂。就在王国维自沉于昆明湖的1927年,鲁迅却完成了自己世界观的伟大转变,坦然地高唱着“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仿佛是火中的凤凰,在壮烈的自焚中获得了鲜美光华的新生。思考王国维寂寞的自沉和鲁迅壮丽的新生所构筑的惊心动魄的对比,对于从一个崭新的视角观察中国近代思想史是必要而有益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比较王国维、鲁迅人生哲学中“悲观主义”的一面,考察他们在“悲观主义”的“同一性”下所蕴涵的内在重大差别,以及在这种差别的诸多因素中,叔本华、尼采哲学所起的作用。我无意填补什么学术空白,也无法了解学术界在此领域的研究达到了何种程度,只是觉得最近读书论坛高手如云、佳作迭出,许多话题越来越深,以至我时常有无从插嘴的感觉,可是又实在不甘心自绝于论坛和网友,加之此文又早对绿茶作过承诺,因此还是斗胆写它一写,权作无休无止的日常工作之外的自我娱乐也。为了不让水手兄感到头痛,我决定汲取《范宽》一文的教训,一概不加注释。是为引言。这部分比较枯燥。一、人生一大梦,俯仰多悲悸---王国维“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与叔本华、尼采在英语文献中,“悲观主义”(Pessimis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哲学家暨诗人和评论家柯尔雪基(S.T.Coleridge)1795年的一封信中。而“悲观主义”作为哲学概念被广泛使用是19世纪才出现的事。在此之前,所谓“悲观”和“乐观”更多的只是单纯个体的体验和态度。与“悲观主义”相比,“悲观主义的”态度和理论的历史要源远流长得多,它甚至可以一直上溯至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参见PessimismandOptimism,TheEncyclopediaofphylosophy,NewYork,1972,P114----121)[!--empirenews.page--](一)王国维“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与叔本华毫无疑问,在悲观 “悲观主义”主义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叔本华是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正是由于叔本华, 作为一种哲学的地位才最终得以确立。而我之所以把要研究的王国维的人生哲学称为“悲观主义”,就是因为王国维为寻求人生意义所求助、欣赏并付诸其人生理论与实践的是一种悲观主义哲学,即主要是叔本华哲学。王国维由“体素羸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到成为中国近代较为系统地宣扬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代表,这一切都是和他有选择性地接受了叔本华唯意志论以及建立在这种哲学之上的人生哲学分不开的。1、“情”投“意”合早在1903年,还在青春期的王国维就在《游通州湖心亭》和《来日二首》中写道:“人生苦局促,俯仰多悲悸”、“人生一大梦,未审觉何时”,流露出了浓重的忧郁气质。这一气质的形成,往上可以追溯至其童年生活的不幸、少年时期家庭社会地位的低微、“家贫不能以资供游学”和其父王乃誉抑郁苦闷的人生观给他的影响。王国维26岁时(我是20岁时,嘿嘿)即“读叔本华之书而大好之------于其人生哲学,观其观察之精锐与议论之犀利,亦未尝不

鲁迅作品-鲁迅的父亲的病读后感三篇

鲁迅作品|鲁迅的父亲的病读后感三 篇 【--父亲节祝福语】 引导语:相信很多人都读过鲁迅先生的《父亲的病》这篇文章,那么相关的读后感要怎么写呢?接下来是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鲁迅的父亲的病读后感一故事发生在鲁迅年轻时的绍兴城,鲁迅的父亲患水肿,长年无法康复,请了两位诊金高昂的人称"神医"的来看。开了不少方、用了不少奇特的药,却无一见效,最终父亲还是死了。而听说那神医还天天坐着骄子,生活好得很。 这篇文章十分生动地体现了当时就社会庸医的无能,他们明明知道病已经没法治了还故意蒙骗,看似开的是神丹妙药,其实就是故弄玄虚,使用障眼法,对病是没有一点疗效,搞得家人东奔西走到头来还是白忙活一场,给人看病都只为的是那些身外之物--金钱。 那时的社会就像鲁迅的父亲一样病重了。鲁迅似乎就是在呐喊着,对当时封建、腐败的社会的批判。对于当前社会上坑蒙拐骗的游医,我们要与他们斗争到底。辨明是非,广

泛宣传、共同促进精神文明的时代进步。 鲁迅的父亲的病读后感二《父亲的病》讲的是鲁迅为生病的父亲求医问药,结果还是没有救回父亲的经历。父亲生病时,鲁迅为父亲请了很多的医生,这些医生都有共同的特点。 首先,他们都自称是名医,其次,诊金都非常的贵,还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药引很奇怪。新方一换,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找。先买药,再寻药引。严重耽误了病人的病情。比如第一个来的“名医”药方中的““生姜”两片,竹叶去尖,他是不用的,起码是芦根,须到河边取掘;一到经霜三年的甘蔗,便至少也得搜寻两天。”这样很耽误时间,延误最佳治病时间。 又例如后面来的陈莲河先生,他的药方是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但最后还是没有用。最后父亲的病如益恶化就请巫师, 但最后听从衍太太,在床边喊父亲,最终还是失败了。从这篇文章中,我懂得要相信科学,不要迷信。 文中,鲁迅的父亲因为过于迷信中医,相信那些根本好不了的偏方,而不相信科学,让西医诊治,虽然现在中医是我们得以大国粹,但前提是它是由科学可依,就算没科学所依,至少不像文中那些“名医”所说的那么悬。 在古时候,虽然有类似于华佗,扁鹊的神医,但是当时

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毛泽东: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 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叶圣陶: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郑振铎: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 郭沫若:鲁迅先生无意做诗人,偶有所做,每臻绝唱。 郭沫若说,他是资本主义以前的一个封建余孽。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是反革命,封建余孽对于社会主义是二重的反革命。鲁迅是二重性的反革命的人物。 老舍: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可是渊博二字还不是对鲁迅先生的恰好赞同。 茅盾:要冒这一切伟大的永久纪念的必得办到,由一个先决条件:学习鲁迅! 鲁迅逝世时,郁达夫在《怀鲁迅》中写下这样的话: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怀鲁迅》郁达夫,一 九三六年十月二十四日在上海,原载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一日《文学》。 郁达夫在鲁迅病逝后曾说,“一个不知道尊崇伟人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这是鲁迅同代人的卓越识见和深长叹憾。郁达夫评价鲁迅,“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帮。” 周海婴:或许是由于政治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父亲的形象都被塑造为“横眉冷对”,好像不横眉冷对就不是真正的鲁迅、社会需要的鲁迅。的确,鲁迅是爱憎分明的,但不等于说鲁迅没有普通人的情感,没有他温和、慈爱的那一面。我后来也问过叔叔周建人好多次:“你有没有看见过我爸爸发脾气的样子?”他说从来没有。在我眼里,母亲与父亲之间的感情包含着两种:一种是学生对老师的崇敬,还有一种是夫妻之间的爱护、帮助。我母亲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父亲做了很多事情,抄稿、寄信、包装等等。母亲喊父亲什么,我不记得了,记忆中也没有她老远喊父亲的印象,只是有事就走到父亲面前,询问他喝不喝水,或者告之该量体温了、该吃药了,是一种自然的平视的状态。 母亲是父亲的一片绿叶,为父亲做了很多工作,母亲当年也是一位有才华的女性。 母亲告诉我,她后来也跟父亲提到过,想出去工作;父亲听到后,把笔放下叹了口气:“那你出去我又要过我原来的生活了……”于是母亲放弃了原来的想法。我想鲁迅最

尼采的哲学思想

浅谈尼采的哲学思想 或许这是一次走进哲学大师的心灵之旅,或许会改变我的一生! 在我以前的印象中,我把尼采看作是一个自诩为“太阳”的狂者,一个看破一切,对任何人任何事“不屑一顾”的顽固的老头子。我觉得他是一个狂人,一个敢于以不同于他人的理解方式表现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表达自己思想的狂人。 他强调世界是有它们无意义的生成,因此,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由权力意志和永恒轮回所生成的世界而导致的人生的悲剧性,便成为尼采哲学思考的核心。 他的著作中很多地方后有权力意志的踪影。他说:哲学就是这种暴虐的冲动本身,就是最神圣的权力意志,“创造世界”的意志,探求第一原因的意志。他还把生命也联系进去,说“生命首先力求释放自身的力量——生命本身就是权力和意志”。尼采说“一切情绪都是强力意志的发展”。如果要这什么是强力意志?尼采就会答到:强力意志就是原始的情绪。情绪是意志的形式;而意志就是情绪。这好象有点循环解释的味道。他一会说意志是情绪,然而有时候又说是激情,感情等等。或许对于尼采而言,它们本质的基础都是强力意志。如果用希特勒的例子说明一下会好理解一点。希特勒等法西斯分子他们要权力和强权,开始也是用很情绪的语言,激发人们的某种感情或激情。

法西斯分子他们的行为为什么那么疯狂,我觉得用尼采的这种思想可以解释。人毕竟是很容易情绪化的动物。 永恒轮回与强力意志学说是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如果问强力意志本身是什么?答案是永恒轮回。永恒轮回这种说法使我不得不想到佛教中有一种六道轮回的思想。或许是他也有对人生悲剧性的认识而寻求的一种自我解脱的方式。尼采自身对人生悲剧性的敏感和他从叔本华那里所感悟到的人生痛苦之悲切性,使他不得不寻求人生拯救的药方。科学的冷漠和道德的说教都无法让人真正从痛苦中解脱,而唯一能使人从痛苦的世界中解脱的只有幻想。尼采也在其中寻求人生的出路,寻求摆脱痛苦、战胜人生悲剧性的途径。于是他就以一个艺术家的方式看待世界和人世。尼采于是就想通过永恒轮回达到对生命的最高肯定。由于永恒轮回,人不仅获得了永恒的欢悦,也不得不承担起永恒的人生痛苦和悲剧。正是在小我融入大我的生命轮回中感悟到生命的力量和美。尼采以宇宙生命赋予个人生存意义,要求个人站在宇宙的立场上来感受人生的快乐并在痛苦的抗争中求得快乐。 或许到这里我们只是有一点认识:尼采的哲学思想好象很简单,但是却又有一种能给人一点力量的东西。 这些或许是那些学者们对尼采的理解,然而我们也要有我们自己的理解。我认为本科生对既往的研究要有一种粗略的“肯定”辨证式的方法看待问题,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理解去肯定对自己有用而合理的东西。首先要去虚心的接受合理的东西,然后才能辨证地看待问题。对

父亲的病教案

《父亲的病》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作为“人之子”与“人之父”的鲁迅 2、了解鲁迅关于父子关系的论述,思考“我和父亲”的命题。 教学重难点:了解鲁迅关于父子关系的论述,思考“我和父亲”的命题。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欣赏品味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作业 二、导入《父亲的病》 我们在《五猖会》中已经看到了一个望子成龙而又不注意儿童心理会乱发父辈权威的家长,鲁迅在童年时期心灵受到了伤害。那么,面对常年生病的父亲,鲁迅又是怎么对待的呢?我们看他写的《父亲的病》。 三、创作背景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父亲被江湖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不舍与愧疚之情,可从最后几段的对话中看出来。 四、解读《父亲的病》 1、本文是一篇表现鲁迅和他父亲关系的记叙类文章,作者是通过哪些生活场景表现父子关系的? (1)生活场景之一:替父请医、抓药。 ①先是和本城的一个名医“周旋”“两整年”。 (为医治父亲的病,鲁迅虔诚地搜寻着、访求着。) ②本城的一个名医医治了两年不见效之后,又请另一名医陈莲河。 (为医治父亲的病,鲁迅仍是四处问询) 明确:对请医找药持续奔走的平实叙述背后,透着鲁迅对父亲的拳拳的爱。 (附:作者在此批判了中医的玄虚、不科学,它不敢正视现实,不认真,还有封建迷信的成分。) (2)生活场景之二:守候父亲弥留。

尼采激情理论对鲁迅文学创作的影响

尼采激情理论对鲁迅文学创作的影响 周晓平 收稿日期:2006-10-17 作者简介:周晓平(1968-),男,江西泰和人,广东嘉应学院中文系讲师,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嘉应学院中文系 广东梅州 514015) 摘要:十九世纪末的西方尼采与二十世纪初的中国鲁迅,历史为他们找到了一个最好 的结合点。尼采思想与鲁迅的文学性格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关键词:尼采思想 鲁迅 文学性格 反叛与批判 中图分类号:I 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580(2007)02-0081-(04) 如果说20世纪爱因斯坦是科学创新的典范,那么尼采就是西方思想创新的源泉。尼采的一生由读书、教书、写书构成,其中大半生在学校度过,所以他对个中的甘苦、利弊深有感触。在他的著作中处处可见对旧传统体制的批判和对创新模式的构思,可以说尼采不仅是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具有真知灼见的理论教育家。尼采的现代主义哲学理论充满了创新的激情和活力,它是现代主义文艺的思想基础。他的理论深化渗透到我国现代文学思潮领域,它对中国作家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某些文艺观点和某种艺术手法上,而且渗透在中国作家的思想里,并侵润到他们文化性格中去了,而其中表现突出的就是尼采之于鲁迅的深刻影响。 一 上帝是两千年来西方世界最神圣的偶像,但是尼采向人们宣布“上帝死了!”西方人必须自己担负起责任,独自走向创造之路。如果不是他首先告诉人们“上帝已经死了”,那么各种荒诞不经的道德禁律和宗教骗局将牢牢捆绑着人们,将人们的创造意识控制到最低限度。从哥白尼、伽里略的遭遇我们即可窥见一斑,即使近代科学的始祖牛顿也不得不将第一推动力归功于上帝。自从尼采之后,西方的思想文化界就打开了千年的闸门,创造的洪流滚滚而下,各种新思潮和新学派像雨后春笋般蓬勃而起。 应该说,打破偶像、破除迷信,挣脱教条对 于创新教育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创新思想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破除偶像崇拜和权威禁锢。敢于质疑、勇于突破、善于超越。如若“偶像”一旦被供奉,创新就失去了前提和可能性。因为任何超越都将被指责为僭越。我国历史上无数的读书人都是在“四书五经”中穷尽华年的。李贺、黄宗羲、康有为等人试图突破,便被视为异端。直到“五四”才开始突破几千年儒家封建传统束缚,出现英才辈出、百家争鸣、潮流更迭的创新高潮。所以,创新思想的产生前提,就是要打破偶像,解放创造力,激发创造 尼采打破偶像、重估价值,是为了超越传统而达到更高境界,创造新人,创造新世界。这就是尼采所倡导的“超人”精神。“超人”并非另一个上帝,也不是一个新偶像,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趋向,“超人”是一种完全发挥潜能、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状态,是人的创造力的凝聚和爆发。永远超越、不断创新便是“超人”。 尼采写道:“个性弱的人没有超越自己的能力”,不能超越自己,则无创造可言。尼采在强烈批判宗教“奴隶式道德”的同时,提出了他的“超人”的英雄主义的哲学人生观,不要做宗教精神及专制压迫下蔑视个人地位和权利的牺牲品,不做没有个性、没有创建、没有出息的庸人,而要张扬自己的个性,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的潜能意志,去开发创新人生,享受努力奋斗的成就,即使是失败,只要永远在奋斗,也是最有价值的自 2007年第2期No,2,2007 九江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ujiang University (总第139期) (Su m N0139)

尼采的哲学思想

尼采与他的哲学思想 尼采哲学在当时曾经被当作一种“行动哲学”,一种声称要使个人的要求和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的哲学。他的哲学具有傲视一切,批判一切的气势。这正是他的哲学被后现代主义欣赏的重要原因。 后现代主义对传统哲学和现代哲学不是拒斥,就是消解。然而对尼采哲学却情有独钟,后现代主义者从尼采哲学中吸纳了他们所需要的一切。包括尼采哲学的基本思想观点,甚至尼采的哲学风格。尼采哲学中的消解倾向成为后现代主义的精神支柱,尼采绝没有想到,他成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先驱。 对他来说,哲学思索家是生活,生活就是哲学思索。他创立了不同以往的形态迥异的奇特哲学,展示自己的哲学思想。他的哲学无须推理论证,没有体系框架,根本不是什么理论体系,是他对人生痛苦与欢乐的直接感悟。尼采,在他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就已开始了对现代文明的批判。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尽管物质财富日益增多,人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僵死的机械模式压抑人的个性,是人们失去自由思想的激情和创造文化的冲动,现代文化显得如此颓废,这是现代文明的病症,其根源是生命本能的萎缩。尼采指出,要医治现代疾病,必须恢复人的生命本能,并赋予它一个新的灵魂,对人生意义做出新的解释。他从叔本华那里受到启示,也认为世界的本体是生命意志。

尼采猛烈的揭露和批判传统的基督教道德和现代理性。在认识论上,尼采是极端的反理性主义者,他对任何理性哲学都进行了最彻底的批判。他认为,欧洲人两千年的精神生活是以信仰上帝为核心的,人是上帝的创造物,附属物。人生的价值,人的一切都寄托于上帝。虽然自启蒙运动以来,上帝存在的基础已开始瓦解,但是由于没有新的信仰,人们还是信仰上帝,崇拜上帝。尼采的一句名言“一声断喝——上帝死了”——是对上帝的无情无畏的批判。他借狂人之口说,自己是杀死上帝的凶手,指出上帝是该杀的。基督教伦理约束人的心灵,使人的本能受到压抑,要是人获得自由,必须杀死上帝。尼采认为,基督教的衰落有其历史必然性,它从被压迫者的宗教,转化为统治者压迫者的宗教,它的衰落是历史的必然。 杀死了作为神的上帝,又迎来了资本的上帝,资本化身的上帝。尼采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被资本奴役,不会比被上帝奴役自由得多。但他的“上帝死了”的呼喊,断喝的启蒙价值是不能低估的。 尼采认为,在没有上帝的世界上,人们获得了空前的机会,必须建立新的价值观,以人的意志为中心的价值观。为此,要对传统道德价值进行清算,传统的道德观念是上帝的最后掩体,他深深的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腐蚀人们的心灵。尼采自称是非道德主义者和反基督徒,他猛烈批判基督教的道德,基督教所崇尚的美德。 尼采对现代理性也持批判态度。他首先拿具有理性的哲学家开刀,他指出哲学家的第一特性是缺乏历史感,几千年来,凡是经哲学家处理的一

鲁迅在日本期间对尼采的接受及其思想变化_黄健

2010年第2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22010 (总第198期)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Arts&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erial No.198鲁迅在日本期间对尼采的接受及其思想变化 黄 健 (浙江大学中文系,浙江杭州310028) 摘 要:鲁迅在日本求学期间对尼采思想的接受,是他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特点是在他的思想结构中又掺合着较浓厚的现代主义思想元素,形成了一种拨正进化论思想的内在动 力。进化论和现代主义的两种思想元素的交织,使鲁迅思想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既使他的思想充 满悖论,形成一种张力,也使他获得一种思想创新能力。尼采的“权力意志”、“惟大士天才”,以及 有关卓越个人、独特个体的学说,都对鲁迅产生了重要的思想影响。 关键词:鲁迅早期思想;尼采哲学;进化论;现代主义 中图分类号:I210.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10)02-0109-07 如果说在南京求学期间鲁迅通过对进化论思想的接受,获得了思想发展的第一次重大飞跃,大大开拓了他认识现代文明的视野①,那么,1902年东渡日本求学之后,鲁迅又通过对尼采思想的接受,获得了思想发展的第二次重大飞跃。其中,最显著的变化特点是,鲁迅由此逐步地完成由传统的知识结构向现代的知识结构、传统的思想谱系向现代的思想谱系、传统的依附型人格向现代的独立型人格的历史性转变,进而在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现代转型当中,能够为现代中国探寻一条“外至不后于世界之潮流,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1]的文化发展方略,以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2]虽然有学者认为鲁迅在日本接受尼采影响,主要是接受了一个所谓“日本化”的尼采影响,与真正的尼采思想有较大差异,[3]但不论如何,鲁迅接受尼采的影响,则是他对接现代文化思潮的一个新起点。一般来说,“进化论”所代表的近代文化思潮凸显了理性主义的主导作用,而尼采所代表的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则具有较浓厚的非理性主义元素。②鲁迅在日本通过对尼采的接受,改变了他原先以进化论(理性主义)为主导的单一思想结构。换言之,进化论和现代主义的两种 收稿日期:2009-10-07 作者简介:黄健,男,江西九江人,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 ① 鲁迅在《朝花夕拾·琐记》中谈到接受进化论影响时说:“哦!原来世界上竟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 ②非理性主义(Irrationalism)不等于非理性(irrational)。非理性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学说,其特点是主张通过对人的直觉、本能、潜意识的重视,来探讨理性所不能穷尽的认识领域,故非理性主义通常含有“为理性所不能理解的”、“用逻辑概念所不能表达的”思想涵义。非理性主义的兴起,既是对工业文明社会的一种认识和反思,也是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时代呼唤和预言。它改变了以往西方哲学以理性主义为中心的单一发展模式,开创了新的哲学思维方式,为现代哲学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父亲的病》读书笔记

父亲的病读后感: 本文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故事发生在鲁迅年轻时的绍兴城,鲁迅的父亲患水肿,长年无法康复,请了两位诊金高昂的人称“神医”的来看。开了不少方、用了不少奇特的药,却无一见效,最终父亲还是死了。而听说那神医还天天坐着骄子,生活好得很。 这篇文章十分生动地体现了当时就社会庸医的无能,他们明明知道病已经没法治了还故意蒙骗,看似开的是神丹妙药,其实就是故弄玄虚,使用障眼法,对病是没有一点疗效,搞得家人东奔西走到头来还是白忙活一场,给人看病都只为的是那些身外之物——金钱。 那时的社会就像鲁迅的父亲一样病重了。鲁迅似乎就是在呐喊着,对当时封建、腐败的社会的批判。 对于当前社会上坑蒙拐骗的游医,我们要与他们斗争到底。辨明是非,广泛宣传、共同促进精神文明的时代进步。 《父亲的病》读后感 宁海中学分校初二(10)班林洋 提起鲁迅先生,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总是那个“早”字。年少时的他,因为父亲的病而迟到后,便在学桌上刻下了“早”字来激励自己,警示自己从此不再迟到。读了《亲的病》后我觉得,鲁迅刻下的“早”

不仅是惜时的早,更是提示国人:事事都要早思想、技术、科技、国力,都应该争先于他人,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富强。也许治鲁迅父亲的病在当今并不是一件难事,但在那个时候,却让鲁迅东奔西走四处求医最终鲁父还难逃一死。表面上看,是当时医生水平的低下,但实质上应归咎于医学的落后,导致鲁父病程拖延,最终撒手人寰,留下鲁迅“父亲!!!”“父亲!!!”一声悲哀的呼唤。不禁叫人潸然泪下。从这篇文章中,我懂得要相信科学,不要迷信。 文中,鲁迅的父亲因为过于迷信中医,相信那些根本好不了的偏方,而不相信科学,让西医诊治,虽然现在中医是我们得以大国粹,但前提是它是由科学可依,就算科学所依,至少不像文中那些“名医”所说的那么神。 同时由此让我联想到当时中国的落后,不仅仅是医学技术的低人一等,在思想观念上、综合国力上又何尝不是是固步自封呢?在欧洲人经过工业革命进入了机械的时代,中国却盛行女人“裹足”、“巫医不分”,延续了千年的封建思想、迷信意识,使中国难以走出落后的泥沼。再追溯到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我们中国人都扮演着被侵略的角色,“东亚病夫”在中国人的心里留下了沉痛的烙印但 中国人不甘落后。于是,便有了”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旧世界旧思想宣战;之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指引了光明的道路经过不懈的努力,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

文人对鲁迅的一些个人评价

文人对鲁迅的一些个人评价 鲁迅作为中国近代史最伟大的作家,他的*总是一针见血的指出重点要害,并会让人已发神似感想,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鲁迅对他人或是别人对他的个人评价,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鲁迅个人评价1 实秋(即梁实秋):“大凡做走狗的都想讨主子的欢心因而得到一点点恩惠。《拓荒者》说我是资本家的走狗,是哪一个资本家,还是所有的资本家?我还不知道我的主子是谁,我若知道,我一定要带着几份杂志去到主子面前表功,或者还许得到几个金镑或卢布的赏赉呢。钱我是想要的,因为没有钱便无法维持生计。可是钱怎样的去得到呢?我只知道不断的劳动下去,便可以赚到钱来维持生计,至于如何可以做走狗,如何可以到资本家的账房去领金镑,如何可以到党去领卢布,这一套的本领,我可怎么能知道呢?也许事实上我已做了走狗,已经有可能领金镑或卢布的资格了,但是我实在不知道到哪里去领去。关于这一点,真希望有经验的人能启发我的愚蒙。” 鲁迅个人评价2

①古大勇,《一个学术命题的“前世今生”——大陆与港台学者对“鲁迅与自由主义”命题的言说》,《上海鲁迅研究二零一三年夏》,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XX。②③谌旭彬,《鲁迅当年,如何痛骂胡适?》,短史记第519期。④胡适,《日本人应该醒醒了!》,原载1933年3月19日《独立评论》第42号。 ⑤胡适致苏雪林,1936年12月14日。⑥⑦胡适、苏雪林,《关于当前文化动态的讨论(通信)》,收录于《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2 1936-1939》,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P689-693。⑧1999年7月31日,旅美学者周策纵为祝贺胡适思想国际研讨会召开,曾作诗云:“铮铮如铁自由身,鲁迅终为我辈人。四十三年前告我,一言万世定新犹。”诗后附言道:“五十年代中期,胡先生曾告诉我:鲁迅是个自由主义者,绝不会为外力所屈服,鲁迅是我们的人。今言犹在耳,恍如昨日也。”见:林曼叔,《文学岁月》,文学评论出版社有限公司,20XX,P159-160。 ⑨鲁迅,《论“第三种人”》,原载于1932年11月1日《现代》第二卷第一期。⑩胡适,《致吴相湘》,1959年3月4日。(11)胡适,《致雷震》,1956年4月1日。(12)1957年7月26日,胡适致信赵元任,胡适如此解释自己返回台湾:“这大半年来所谓围剿《自由中国半月刊》事件。其中受围剿的一个人就是我。所以我当初决定要回去,实在是为此。(至少这是我不能不回去的一个理由。)我的看法是,我有一个责任,可能留在国内比留在国外更重要,——可能留在国内或者可以使人take me more

[尼采,思想,价值]尼采的人生价值思想

尼采的人生价值思想 尼采是一位悲观主义哲学家,在西方哲学流派中,他是属于意志主义学派,认为人的一生就是向死而在,人终究要面临死亡,但是在这有限的人生里我们应该如何生活,怎么样活着才是最有意义和价值的,尼采给出了他的观点。 一、人生价值的出发点悲观主义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这本书主要探讨了人活着的意义和价值,他认为生活在现实中的每个人最终都会走向死亡,会到彼岸世界中,终究是一场空,一个人赤身裸体来到这个世界,从呱呱坠地到走进坟墓,一个人孤独的来到这个世界,一个人有孤独的来去最终走向另一个世界去,来到这个世界史如此的短暂,如果按天来计算也就是三万多天,生命的期限是如此的短暂,想到这心理不由的打颤、难过、伤心闷闷不乐,不仅如此,在这短暂的生命力我们还会经历各种困难、压力、悲伤、生气、衰老,疾病,亲人的离去、朋友的背叛,爱人的抛弃等各种痛苦。尼采正是看到人生的这此痛苦、艰难、不幸,激发起他对人生的思考,思考人为了什么要活着,怎么活才是最有意义的人生,尼采建构了一种不同于以往一切哲学家的独有的悲剧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认为自己是悲剧哲学家师祖。尼采的悲剧尤其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他能够如此的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是因为的悲剧人生和年轻人有了共鸣,他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悲剧,每个人在这个悲剧的舞台上上演各种剧目,人生的价值就是要把自己在这舞台上仅有的时间表演的淋漓尽致、完完整整,不留任何遗憾,在现世中的人总会的经受各种诱惑、困难、灾难和不幸,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尼采对人悲剧的结局的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当代的年轻人他们在思想上正经历着各种思潮、文化的碰撞,而尼采悲剧的人生没有丝毫的退缩,而是奋勇向前,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去看待空痛苦的人生,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享受人生的悲剧,与其整天闷闷不乐、痛苦的活着,不如把自己的每一天都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让我们活着的每天都是快乐的幸福的。 二、尼采认为人生的悲剧有两种 (一)死亡带来的悲剧 自然界中万事万物都有生火的规律,有生就有火,有始就有终,有起就有落,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是不可以违背这个自然规律,现代人采用各种方法想使自己能长寿,但也不会永远活着,古代人民还通过刻画各种神话里面中的长生不老神仙,表达了人类对生的渴望对死的厌恶和恐惧,但是这此都是无济于事的,规律是不可违背的,只能遵循,那么死亡就是活着的无法抹去的痛苦,不管什么样的人,不分高低贵贱,不分贡献大小,都无一另外地的走向死亡,尼采笔下的奥林匹斯山诸神,就是一种肯定死亡,面对死亡,不畏惧死亡。死亡就意味深重生,正是在与死亡的抗争中获得了有意义有价值是重生,尼采《悲剧的诞生》中酒神象征情绪的释放,就是为了迫求解脱个性被束缚,复归个体的本真状态。就好比我们生活的一句俗语酒后吐真言,把平时伪装自己的华朋的外衣都丢掉,做真实的自己。是一种个体获得与世界本体融合的最高快乐和痛苦交杂的颠狂。日神代表光明、是尼采对美好梦想的一种幻想,就好比在人的一生中会有理想、梦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尼采日神阿波罗与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结合为一体。宣扬人应该超越本能,战胜自我变成超人主宰自己的人生。 (二)现实之悲剧

鲁迅与近代思想_围绕尼采思想的接受_李珠鲁

DOI:10.16287/https://www.360docs.net/doc/9d4146250.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9d4146250.html,11-2589/i.2005.01.011 鲁迅研究 鲁迅与近代思想 ———围绕尼采思想的接受 [韩]李珠鲁 内容提要:本文考察鲁迅和尼采的关系,特别是鲁迅留学日本时期 理解尼采的方式。一般来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对尼采的理解是经 由日本视角、转承德国和欧洲的理解方式而来。虽然鲁迅眼中的尼 采也未能例外,但他却站在要求变革的中国特有时代的观点上来理 解尼采,把尼采不仅看成是一个哲学家,而且看成是一个文明批评 家、极端的个人主义者。他对尼采的理解是感性化和形象化的,这 清楚地反映在他留学日本时期和五四运动以后的创作中。而到了20 年代后半期,当他发觉尼采思想再也不可能解决现实问题时,对尼 采的关注就比较有限了。 一 尼采(F.W.Nietzsc he:1844—1900)是宣告旧文明死亡、预言新文明到来的诗人和哲学家。他于世纪转换之际离开人世,他的一生也如同他的死亡一样不寻常。他生活在军事力量强大的统一帝国德国,那正是由俾斯麦(Bis marc k:1815—1898)主导的最初实现统一的普法战争(1870)胜利以后建设第二帝国(1871)、奔向军国主义道路的时期,换句话说,与俾斯麦体制的确立和完成的时期相一致。尼采在德国人民陶醉于普法战争的胜利、称颂自身的文明之际,却对欧洲文明表示了怀疑并预言了其没落的结

局。从此以后,“尼采”这个名字便意味着对所有统治权威的否定,成为批判和摆脱近代文明的代名词。因此,他既具有近代性,又具有后现代性,同时还兼有颓废的一面。 由于这种多面性,像尼采这样难于理解的思想家并不多见。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因为对尼采的理解程度以及不同时代要求的影响,尼采的形象也显得各色各样。20世纪初期,欧洲对于尼采的理解主要是依据道德观的解释以及与浪漫主义的关联性等进行讨论。尼采与其说是哲学家,不如说更被看作是一种文学性或文化批判性、理念历史性的更强的存在。对尼采的新论来自30年代后半期海德格尔(M.Heidegger)的研究成果。经由海德格尔,他才得以立于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之上。随后又经由雅斯贝斯(K.T.Jaspers)的解释,尼采才被树立在西方哲学的主流之中。这样,尼采不再只停留于文学家或者文化批评家的位置上,而开始被评价为哲学家①。 在日本和中国也同样存在着对于尼采的多种理解,两国既有类似又有不同之处。中国对于尼采的理解大体上是以日本为媒介、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而形成,在这点上可以找到两者的类似性;但即便如此,由于中国历史的时代要求,这些理解也是有限制和有选择性的。另外,随着中国知识分子意识形态的层次和历史情况的变化,尼采更显示出多种多样的风貌。本文即是要全方位地考察尼采在鲁迅思想的形成过程中介入的形态和影响。为此,鲁迅最初接触到尼采思想的日本留学时期将成为本文议论的主要部分;此外,为了便于论题的展开,这里首先要探讨一下日本和中国对于尼采的理解方式。 二 世纪转换期中的日本学术界和思想界之所以对尼采发生兴

鲁迅散文《父亲的病》读后感

鲁迅散文《父亲的病》读后感 故事发生在绍兴。鲁迅的父亲患水肿,请了两位诊金高昂的“神医”诊治,开了不少药方,用了不少灵药,鲁迅的父亲却还是死了。以下是带来的父亲的病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父亲的病读后感(一) 大约在十多年前罢,绍兴城中曾经盛传过一个名医的故事。他出诊一次是一元四角,急诊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 有一次,一家城外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因为他其实已经阔的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他们只好依他,到他家以后,只是草草了事,随便看看,开了药方,就拿着一百元就走。那病家似乎很有钱,第二天又来请他,只见主人笑脸相迎,道,昨晚吃了先生的药好多了,所以请你来复诊一下。仍旧引到房里,老妈子便将病人的手拉出帐外来,他一看冷冰冰的手,于是医生点了点头,我明了,从从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药方纸,提笔写道:“凭票付银元一百元,正下面是署名,画押。” “先生,这病看起来不轻呀!用药还得重一点罢。”主人在背后说。先生看出来他家很有钱就用败唛皮丸,老妈子问:“有什么用吗”先生接着说:”这可是仙药呀!要是没有你家这么严重,我就不会把我家祖传药方给你家呢?说明你父亲的病非常严重,我跟你呀,有一回陈莲和先生说:“点在舌上,我想一定能见效。因为舌乃心之灵苗,这钱也并不贵,只要两块钱一盒。”我父亲沉思了会,摇摇头。我这样用药还会不见效。有一回陈莲河先生又说:“我想,我想,可以请

先生看一看有什么冤衍……医能医病,不能医愈。对不对?自然这也是前世的事了。 父亲沉思一会,摇摇头。 我知道父亲的病情他自己知道,用什么药业不会治好他的病的。 我是想让父亲能活的长久些,但是父亲又心疼钱,只要请来了衍太太,她是精通礼节的一个妇人,我们不应该空手着,于是给他换衣服,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王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手里,不一会儿父亲的手就顺畅了。 父亲的病读后感(二) 我素不知道庸医与良医的区别何在——现在以为是医术不济者便是庸医,反之则是良医。我想,如果旧社会的人能早点明白,那么当时就不会有那么多冤魂了。 故事发生在绍兴。鲁迅的父亲患水肿,请了两位诊金高昂的“神医”诊治,开了不少药方,用了不少灵药,鲁迅的父亲却还是死了。 这篇文章以辛辣的文笔再现了旧社会庸医无能。他们明明知道病人已经无药可救还故意乱开贵药,坐收诊金,为的只是身外之物——钱!我觉得就社会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人,并重——无药可救咯! 不过,如今的文明社会就不一样了。 这几周我颌下脉肿痛发炎,吃了好几天的消炎药都压不下去,无奈之下只好到医院就诊。经过诊断,我是颌下脉发炎和淋巴结的可能性十分大,于是立刻让我吊盐水,吊青霉素……这样吊了一周后我的肿已经消了一大半,我真要谢谢医生们!

_末人_时代忆_超人_鲁迅与尼采_六题议_郜元宝

第26卷第1期 2015年2月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Tongji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 SectionVol.26No.1Feb.2015收稿日期:2014 12 1 7作者简介:郜元宝,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①[ 日]尾上兼英:《鲁迅与尼采》,载《日本中国学会报》第十三集,1961年,转引自李冬木:《留学生周树人周边的“尼采”及其周边》,见张钊贻主编:《尼采与华文文学论文集》,新加坡:八方文化创作室,2013年,第91页。 ②[日]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李冬木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86 1 87页。③北冈正子该书1 970年代初以系列文章形式陆续在日本发表,何乃英的中译本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1983年6月出版。   “末人”时代忆“超人” ———“鲁迅与尼采”六题议 郜元宝 (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 摘 要:文章关注的主题是鲁迅如何接触、 介绍、翻译、理解尼采,以及在此过程中尼采如何影响鲁迅的思想和创作。从材料细节上梳理了留日时期的鲁迅对尼采的接触、中国学界对鲁迅与尼采关系的研究状况、尼采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尼采对鲁迅的影响等问题。此外还比较了尼采与鲁迅的相似与不同。关键词:鲁迅;尼采;超人;末人 中图分类号:I210.9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3060(2015)01 0 040 14“尼采在中国”和“尼采与中国”是两个相关话题,前者研究尼采在中国实际发生影响的历史,类似 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这里当然不限于文学),后者包含(又超出)前者,既研究尼采在中国发生的实 际影响,更从世界历史和文化角度研究尼采在理论上可能和中国发生的对话,后一项内容类似比较文 学的“平行研究”,当然这里也不限于文学。 我讲“鲁迅与尼采”,无关尼采和鲁迅在理论上可能发生的对话,而是探讨鲁迅如何接触、介绍、翻 译、理解尼采,以及在此过程中尼采如何影响鲁迅的思想和创作,属于“尼采在中国”总题下的一个具体 问题,侧重点在鲁迅,故曰“鲁迅与尼采”,而非“尼采与鲁迅” 。一、相遇之初:留日时期的鲁迅与尼采 鲁迅在留日时期(1902 1 909年)开始接触尼采,这一阶段史实的考辨,日本学者成绩最大。继20世纪50 6 0年代日本“鲁迅研究会”领军人物尾上兼英①最早提出“鲁迅与尼采”这个话题之后,伊藤虎丸197 0年代的《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②一书专注于留日时期鲁迅遭遇尼采的材料发掘,结论是那时鲁迅笔下的尼采可以“原封不动”地见于190 2年登张竹风《尼采与二诗人》一文之主干部分《论弗里德希·尼采》,登张竹风及其东京大学的同学高山樗牛是“明治时期”反省日 本全面欧化的代表人物,他们借尼采思想猛烈批判19世纪从西方横移日本的物质主义、 国家主义、科学主义、实利主义、民主主义,深深影响了鲁迅,这在鲁迅于1907 1 908年间撰写的长篇古文《科学史教篇》、《文学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中看得很清楚。 北冈正子以其《〈摩罗诗力说〉材源考》闻名于国际鲁迅研究界③,1992年她发表了《 在独逸语专修学校学习的鲁迅》一文,系统调查鲁迅在日本学习德语的情况,研究鲁迅是以怎样的语言工具获得早期 四篇重要古文的西方文化“材源”。鲁迅190 4年9月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时始习德语,这时他在日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