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肺部感染病变的CT影像分析

合集下载

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螺旋CT诊断价值

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螺旋CT诊断价值
3 讨 论
3 . 1 经彩色多普勒 超声检查 ,本 组 5例患者诊 断为子宫
肌瘤 、 子宫腺肌症等疾病 , 检出率为 4 . 6 %。 1 例患者 由于患有较 小 子宫肌瘤 , 超声结果未提示 , 导致 治疗失败 。启示 : 彩色多普 勒超声检查结果 受仪器 、 操作人 员等 因素 影响 , 应提 高工作人 员业务水平 和责任感 , 提高确诊 率 ; 正 确 的诊 断对治疗 效果起
高患者的依从性 和疗效 。
经过治疗后 , 患者在停药后基本转为正常的月经周期 ( 4 d ~ 7( t / 2 4 d - 3 5 d ) , 在 随访 的半年 内 , 9 8例 患者 没有再 出现功 能失 调 性子宫 出血 ; 4例 患者在规 范性治 疗后 4个月 一 6个月再 次 出现子宫不规则 出血 , 已建议去上级 医院进一步诊治 。
[ 2 ] 乐杰. 妇产科学[ M 】 . 第7 版.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 0 0 8 : 3 0 4 — 3 0 6 . [ 3 ] 冯艳霞 , 邵长好.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药 物治疗进展们. 临床军 医杂志 , 2 0 0 9 , 3 7 ( 3 ) : 5 0 2 — 5 0 4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3 — 3 0 )
6 6 5 .
3 . 2 彩色 多普 勒超声对子宫 内膜的病理改 变诊 断较为 困 难, 但 通 过对 子宫 大小 、 子宫 内膜 回声 、 血 流信 号 、 阻力 指数 ( R I ) 等的观察 , 可 以给予提示 , 指导临床 。 3 . 3 妇女在 围绝经期 , 由于卵巢功 能不断衰退 , 卵巢对垂 体促性腺激 素的反应低下 , 卵泡发育受 阻而不能 排卵 , 子宫 内
人 类免疫缺 陷病 毒

艾滋病误诊为肺部感染3例临床分析

艾滋病误诊为肺部感染3例临床分析

例 2 女 ,4岁 , “ 3 因 气促 2 , 月 发热 1 d 入 0 ”
院 。患者在 外院按肺 炎治疗 病情无好 转 , 且进行 性
加重。否认输血史 、 吸毒史 , 其丈夫有多次献血史 。 查体 : 急性 重 病容 , 呼吸 急促 , 面及 口唇 、 颜 甲床 发
绀, 双下肺 少 许 细 湿 哕音 , 余 无 特 殊 。胸 部 C 其 T 双肺 弥漫性 病 变 ; R : 巴细 胞 计 数 降 低 , 度 血 t淋 轻 贫血 ;S 8m / ; E R8 m h 免疫 学 检查 :C 4 D 细胞 绝 对
( 转 第 28页 ) 下 3
C 3 胞 绝 对 计 数 54个/ lC 4 C 8 D 细 3 , D / D 为
0 2H V抗体初筛试验阳性 , .;I 转入定点医院进一步
艾 滋病是 由人类 免疫 缺 陷病 毒 引起 的致命 性 慢性传 染病 , 基本 特征 是 C 4T淋 巴细胞 的耗竭 , D
导致一 系列免 疫缺 陷 综 合征 。艾 滋 病可 引 起 多 系 统的病变 , 由于缺 乏 特 异性 体 征 , 且 患者 多 以各种
例3 女, 2 7岁, 反复腹泻半年, 因“ 发热气促 1 , 月 加重 1 ” 院 。腹 泻 1 次/ , 0d 结 核 , 予 抗感 染 、 真 、 并 抗 结 核治疗 均无效 。病 后 体 重减 轻 约 1 g 否认 输 0k , 血 史 及吸 毒史 , 丈 夫有 冶游 史 。查体 : 性重 病 其 慢
容 , 瘦明显 , 消 口唇 发 绀 , 喉 壁 可 见 少许 黏 膜 白 咽
00 ; I .5 H V抗体 初筛 试 验 阳性 , 入 定 点 医 院进 一 转 步作确 诊试验 阳性 。

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论文

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论文

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提高对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临床表现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胸部x 线表现。

结果:62 例艾滋病患者肺部感染临床表现的共同特征为:发热,乏力,消瘦,盗汗,咳嗽,吐痰,全身疼痛等。

其中结核病患者39例,占总数的62.9% 。

其余为肺部感染。

这些患者同时伴有皮肤感染和心、肝、肾等多系统损害。

结论:肺部感染是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其中结核感染最多见,是患者就诊、入院和致死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了解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对艾滋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艾滋病;肺部感染;肺结核【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156-01【summary】purpose:increase of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 of aids, especially knowledge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lung infection. method: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62 cases of pulmonary infection in aids patients with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chest x-ray. result: 62 cases of pulmonary infection in aids patients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mm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fever, fatigue, thin, night sweat, cough, spitting, body pain. among 39 patients of tuberculosis,62.9% of the total. the rest is lung infection and pneumocystis carinii disease. these patients are also associated with skin infections and heart, liver, kidney and other multi-system damage. conclusion: lung infection is the most common aids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 tb infection among the most common, the patient treatment, hospitalization and death of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understanding of pulmonary infection in aids clinical features and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 diagnosis of aids patients, early treat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keyword】aids lung infection tuberculosis艾滋病患者因其免疫功能缺陷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及多系统的损害,常因感染而就诊,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机会性感染,而呼吸道是其侵犯的主要场所,hiv/aids 病人80%有肺部病变,其中90%是感染性疾病[1]。

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肺部感染性疾病

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肺部感染性疾病

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P 175-256)
第四章 肺部炎症
三、支原体肺炎
【影像学表现】
早期 1.早期:双肺纹理增多、模糊与网状阴影,以间 质病变为主,与病毒性肺炎、机遇性肺炎等无法区别。
2.中下肺野渗出影:磨玻璃影,密度不均,常呈
渗 单侧。

3.一个肺叶或肺段实变,但边缘模糊呈网状结节
实 状,无清晰的分界,常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并随症 变 状的吸收而缩小或消失。
与周围型肺癌鉴别:后者无完整的包膜,常有分叶现 象,在其边缘可见短毛刺向周围肺野突出。
男性,15岁。 右肺中叶磨玻璃样密度影
并外缘实变影。
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P 175-256)
第四章 肺部炎症 三、支原体肺炎
女性,27岁。 纵隔淋巴结肿大。 左侧少量胸腔积液。
两肺下叶磨玻璃样密度影并胸膜 下实变灶
两肺下叶斑片状、 大片状实变影,灶周 磨玻璃样密度影
经治疗后病灶 磨玻璃样密度影 有吸收,而中叶 实变影密度增高
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P 175-256)
第四章 肺部炎症
一、大叶性肺炎 鉴别诊断
支气管肺炎
原发综合征
包裹性积液
干酪性肺炎
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P 175-256)
第四章 肺部炎症
二、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
常为链球菌,葡球菌,肺炎双球菌感染。 多见于婴幼儿、老年、体弱或术后并发症 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可发展为小叶性肺炎 病理:小叶支气管壁充血水肿,肺间质内炎症浸润,
鉴别诊断:SARS的影像学表现与肺部其他炎性病 变表现有相似之处,需与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
支原体肺炎、军团菌肺炎等鉴别。
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P 175-256)

肺部感染影像学简介PPT课件

肺部感染影像学简介PPT课件
病理学检查
37
肺曲霉菌病
可有多种病菌,烟曲霉菌最常见 常见于某些异常个体:
有肺空洞或囊腔; 过敏体质; 免疫缺陷 感染途径:吸入
38
肺曲霉菌
曲霉球 侵袭性肺曲菌病
血管侵袭型; 支气管肺炎型; 慢性怀死型(半侵袭型)
39
显微镜下的曲霉菌
40
曲霉菌球
是一个圆形或卵圆形霉菌菌丝与细胞碎片 构成的团块
早期仅呈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典型的CT表现:肺内结节或圆形实变影并
周围环状磨玻璃影(日晕征) 进一步发展或吸收期结节影内可出现空
气新月征
44
侵袭性曲霉菌病
男,42岁 急性白血病
45
侵袭性曲霉菌病
低倍镜下见血管受侵
46
侵袭性曲霉菌病
男,34岁。AIDS,多发结节及日晕征
47
侵袭性曲霉菌病
7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如何诊断?
8
临床诊断依据
1、新近出现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 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湿罗音 4、白细胞大于10X1010/L或小于4X1010/L,
伴或不伴核左移
9
临床诊断依据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 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6
老年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
肺炎链球菌,其次是G-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Penafiel F报告:肺炎链球菌(10、5%)、G-肠
杆菌(5.2%)、金黄色葡萄球菌(4.2%)、流感 嗜血杆菌(3.9%)、卡他莫拉菌(0.6%) 非典型病原体的检出数在增多
西班牙CAP非典型病原体的检出率高达32%
49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影像分析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影像分析

参考文献(6条) 1.鲜军舫;王振常;兰宝森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肺炎的影像学表现(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995(05) 2.沈比先 艾滋病人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像学诊断[期刊论文]-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0(05) 3.Amorosa JK;Nahass RG;Nosher JL Radiologic distinction of pyogenic pulmonary infection from 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 in AIDS patients 1990 4.宋伟;严洪珍;王云 卡氏肺囊虫肺炎的X线、CT影像表现[期刊论文]-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0(04) 5.张兴权;范江 艾滋病毒感染与艾滋病 1999 6.陈菊梅 现代传染病学 1999
+,-. 合并 *$* 的另一影像学特点是部分患者治疗中 病变反复, 难以完全吸收甚至进一步恶化, 本组有 ! 例 即呈此影像特点。 ! / ! $% 表现: +,-. 合并 *$* 的胸部 $% 显示双肺弥 漫性浸润性改变, 呈斑点状、 片状或网状, 急性期以散 在分布的实质病变为主, 部分可融合呈磨玻璃样改变, 随时间进展, 逐渐以间质改变为主。文献报道中以双 侧肺段或亚段不均匀斑片表现最多见, 占 &)( ; 其次
[!] 陈菊梅 / 现代传染病学 [ 8] 人 民 军 医出 版 社, / 北 京: !999 / #&2 : #)# / ["] 张兴权, 范 [#] 宋 江 / 艾滋病毒感染与艾滋病 [8] 人民卫生出版 / 北京: 云 / 卡氏肺囊虫 肺 炎 的 0 线、 $% 影 像表现 社, !999 / !4# : !42 / 伟, 严洪珍, 王 [ ;] ( : /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 4 2) "99 : #’’ / [2] +<=>=?@ ;A, 7@B@?? CD, 7=?BE> ;F, EG @H / C@IJ=H=KJL IJ?GJMLGJ=M =N OP=Q KEMJL ORH<=M@>P JMNELGJ=M N>=< OMER<=LP?GJ? L@>JMJJ OMER<=MJ@ JM +,-. [ ;] O@GJEMG? / C@IJ=H=KP, !99’, !1&: 1"! : 1"2 / [&] 沈比先 / 艾滋病人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像学诊断 [ ;] / 临床放射学 杂志, (&) : "’’’, !9 "14 : "4’ / [)] 鲜军舫, 王振常, 兰宝森, 等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肺炎的影像 学表现 (附 ! 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 / 临床放 射 学 杂志, !99&, !2 (&) : "1) : "11 /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X线表现特征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X线表现特征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X线表现特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X线表现特征,以减少误诊。

方法回顾分析28例经临床检验证实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X线表现。

结果病灶累及单个肺野5例,两个肺野10例,两侧全肺野13例。

治疗后复查,大部分病例经单纯抗结核治疗,不能有效遏制病灶的进展。

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X线表现病变范围广、发病部位无规律、类型不典型,还具有反复性、变化快,常合并有其它机遇性感染的特点。

标签: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肺结核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或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时,人体T淋巴细胞受损,容易继发感染,其中合并肺结核占机遇性感染50%以上[1,2]。

本文主要分析我院在2011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28例经临床检验证实的AIDS合并肺结核的X线表现特征。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患者,男26例,女2例,年龄26~51岁,平均38岁,其中有静脉毒瘾史24例,不洁性生活史19例。

临床症状与体征:发热20例,37~38.5℃;咳嗽21例;咳痰9例,咯血7例;胸痛、盗汗、消瘦、乏力14例;腹痛5例;呼吸困难8例。

无症状,体检发现7例。

所有病例HIV抗体阳性,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μl,PPD试验阳性。

1.2方法采用三叶AXGQ620高频X线机,焦-片距150cm,对所有患者摄取胸部正位片,其中18例加摄侧位胸片。

定期对患者治疗后复查胸片,追踪观察。

1.3肺野划分两侧第二肋骨前端下缘联线以上为上肺野,第四肋骨前端下缘联线以下为下肺野,两者之间为中肺野。

2 结果2.1 X线表现①部位:左上肺野病灶3例,右上肺野病灶2例,两上肺野病灶2例,两下肺野病灶3例,右上下肺野病灶3例,左中肺野及右下肺野病灶2例,两侧肺弥漫性病灶13例;②形态:斑片状、小点状、纤维化、空洞等混合病灶6例,斑片状及小点状病灶9例,两肺弥漫性均匀分布的粟粒状病灶5例,两肺弥漫性不均匀分布的斑点状病灶8例;③密度:病灶密度不均匀者23例,较均匀一致者5例;④边缘:斑片状、小点状、空洞壁等病灶边缘多为模糊。

艾滋病肺部改变的200例影像学诊断

艾滋病肺部改变的200例影像学诊断
确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民健康 的公共卫生 问题 。 目前 , 艾滋病 已 经从一种致死 性疾 病变 为一种 可控 的慢 性病 。
H I V感 染 者 和 艾 滋 病 患 者 是 本 病 的
致患者免疫 系统缺 陷 , 患者容 易感 染 , 特
别是肺脏 , 最容 易发 生感染 , 常 见 的 仃 卡
氏肺囊 虫肺炎 ( P n e u m o c y s t i s c a r i n i i p n e u — m o n i a ) ” j 、 细菌感 染 ( B a c t e i r a l i n f e c t i o n ) 、 病 毒感 染 ( V i r u s i n f e c t i o n ) 和 结 核 感 染
传播和母婴传播 , 过去的传 播途 径以吸毒 为主 , 目前 , 由性传 播导致 的发病 率 明显 L Y t - , 而且年 龄 2 0~4 0岁 为 主 。 由 于 导
融合趋势 , 经抗炎治疗无效且病灶继续 发
展, 应想 到艾 滋 病 合 并 P C P的诊 断 。应
要求患者 进 行 H I V抗 体检 查 , 以 便 及 早
(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I n f e c t i o n ) , 为探讨艾 滋病合
唯一传染 源。H I V主要 存在 于感 染 者和
病 人 的血 液 、 精 液、 阴道分 泌 物 、 乳汁 中。
参 考文 献
1 Rh i e S, T u r c i o s R, B u c k I c y H, e t a 1 . C l i n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 M a l a s s e z i a f o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课件ppt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课件ppt
肺部感染性疾病
细菌、病毒、真菌或原虫等致病微生物引起 肺部感染的途径
气道、肺血管、也可直接来自纵隔、膈肌 或胸壁的感染性病变
最常见的途径是来自气道
肺部感染性病变的分类
病因:最好的分类法 感染区域:社区; 医院内 病程:急性;亚急性;慢性 影像学的形态
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
长期大量广谱搞菌素使用 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各种慢性基础疾病
肺部真菌性感染影像特点
大部分缺乏特异性表现 局灶性或广泛性实变阴影,空洞阴影、结
节影,肺门纵隔淋巴肿大 胸膜改变 与结核病及某些肺部肿瘤的表现相似 确认主要依靠呼吸道分泌物或活检组织的
病理学检查
肺曲霉菌病
可有多种病菌,烟曲霉菌最常见 常见于某些异常个体:
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 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 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 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老年CAP指患者年龄超过65岁的CAP
流行病学
美国大于65岁住院患者中肺炎的诊断率 1988 ---16.5% 2002 ---22.5%
北京等9病城市的调查: 大于60岁,肺炎占所患常见病---26%
曲霉菌球
常见于净化空洞,含气囊肿中 CT表现:肺厚壁空洞,内含活动的结节影,
长期存在可钙化 10%未经治疗可吸收
霉菌球的活动
仰卧位
俯卧位
侵入性肺曲霉菌病
见于严重的免疫抑制病人,病情重,不及 时治疗可致死亡
早期仅呈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典型的CT表现:肺内结节或圆形实变影并
周围环状磨玻璃影(日晕征) 进一步发展或吸收期结节影内可出现空
气新月征

艾滋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析

艾滋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析

艾滋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析4【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预后情况。

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艾滋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30例,都进行痰液的病原菌分析,同时进行综合治疗。

结果:25例分离出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G-)感染7例,革兰氏阳性菌(G+)感染13例,真菌感染5例。

所有患者均在确诊治疗后2周内自动出院,4例患者于出院后2周内死亡,死亡率为13.3%。

结论:艾滋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多样,要合理选择治疗药物,从而改善预后。

【关键词】艾滋病;肺部感染;病原菌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度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0万左右,每年有50万死亡[1]。

艾滋病患者因免疫功能低下,常伴有肺部各种机会性感染,预后很差[2]。

艾滋病并发的肺部感染具有混合性、多样性和难治性等特点,有研究表明,当CD4+细胞数小于200个/μl时,2年后发生机会感染的频率高于55.0%[3]。

为提高对艾滋病并发肺部感染的警惕性,我们对30例艾滋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研究对象选择2010年8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艾滋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30例,入选标准:艾滋病抗体阳性;符合肺部感染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近1个月内未接受过影响本试验观察的药物治疗;受试者自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56.52±3.26)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8年,平均病程(4.56±0.45)年;职业分布:经商11例,公务人员8例,公司职员5例,无业6例。

婚姻史:已婚24例,离异6例。

1.2临床表现30例患者中发热27例,3例低热,平均持续时间(15.11±3.25)个月,咳嗽、盗汗28例,憋气24例,乏力、畏寒和食欲下降22例;腹泻15例,头痛、皮肤瘙痒、寒战和全身关节酸痛10例。

艾滋病患者合并肺部机遇性感染性疾病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

艾滋病患者合并肺部机遇性感染性疾病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

艾滋病患者合并肺部机遇性感染性疾病CT 影像学特征及诊断CT Imaging Features and Diagnosis of Pulmonary Opportunistic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IDSZOU HongqunLI SongLI QuankangYANG Juntao CT Room ofX-ray Department,Dali AreaPeople 'sHospital,Dali 6710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T imaging features of lung opportunistic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ID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f lung imaging features of 114 cases of AIDS confirmed by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from Department of Infection of Dali Area People's Hospital. All patients had complete information on X-ray,in which 45 cases had CTscanning with some of HRCTscanning. Results There were 45 cases of AIDS with 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 whose typical manifestations showed diffuse symmetrical grid shadow from bilateral pulmonary around to the middle -lower lung field,some of the shadow merging into patching-like and nodular shadow or showing aground-glass -like change. The imaging manifestations showe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15 cases of HIV and bacterial pneumonia in 4 cases of HIV,similar to ordinary TB and pneumonia. The imagingmanifestations showed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 in 26 cases of HIV,with fungus balls formed and air crescent sign seen in the lung cavity. Two cases of lymphoma showed the lungs spots and patchy shadow and hilar mediastinal lymph node enlargement and one case of Kaposi's sarcoma showed multiple pulmonary nodules of varying sizes. Conclusion CT scanning is a basic AIDS imaging examination,and can better display the lesion site,shape,and subtle lesions. The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AIDS-acquired pneumonia associated with PCP are bilateral pulmonary ground-glass shadow,reticular shadow and gravel road sign.艾滋病, 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syndrome AIDS); 它是由艾滋病病毒, 即人类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unodefieieney virus,HIV) 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传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5] 。

肺部感染疾病的CT表现ppt演示课件

肺部感染疾病的CT表现ppt演示课件

.
89
43 / M 哮喘
过敏性支气管 肺曲霉菌病
. 90
显微镜下的支气管内粘液嵌塞
高倍镜下的菌丝
.
91
43 / M 哮喘
治疗二个月后
. 92

常见于净化空洞,含气囊肿中 CT表现:肺厚壁空洞,内含活动 的结节影,长期存在可钙化


10%未经治疗可吸收
.
93
.
94
霉 菌 球 的 标 本
.

.
28
.
29

肺段片状阴影 实变影中常见坏死灶 充气支气管征少见,空洞常见 胸水并不少见且发展迅速 肺气囊在成人较少见,可气胸
. 30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感 染
. 31

约占肺部感染20%,尤其是住院病人 代表:克雷伯氏杆菌,军团菌


表现多种多样
实变影通常是多灶性,下肺常见
. 11

.
12
.
13

不少见, 临床症状常不典型
平片难于与其它原因的球形病灶
(如周围性肺癌)相鉴别

CT: 球形阴影边缘较模糊,其 旁常有不规则淡磨玻璃影
.
14
F/36
咳嗽
不发热
.
15
抗炎治疗后两周复查
.
16
.
17
.
18

多见于支原体肺炎或病毒性肺炎
X线平片呈支气管壁增厚和模糊网 状阴影
.
107

最常见的非细菌性肺炎

CT
肺内实变影
常是单侧性,以下肺较多见
实变影密度较淡,可呈磨玻璃影 及小叶间隔增厚 胸水少见

33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33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33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33例资料,33例患者均有不洁的性行为,临床表现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瘦等。

结果 33例患者包括卡氏肺囊虫性肺炎4例,肺结核14例,细菌性肺炎15例,三组患者的生化检验结果和t细胞亚群无明显差异,p>0.05。

患者均经过临床个性化治疗,23例死亡。

结论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较为常见,医生可以根据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并及时给予抗hiv抗体检测,避免漏诊和误诊。

关键词:艾滋病;肺部感染;机会性感染;hiv【中图分类号】r76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071-01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由于对艾滋病预防的知识缺乏,导致艾滋病正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广泛流行。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新增艾滋病患者已经高达520万人[1]。

而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降低,多会伴有各种机会性感染等情况。

本文研究分析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和漏诊。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33例资料。

艾滋病诊断标准:患者有持续不规则发热且原因不明1个月以上,有慢性腹泻1个月以上,近6个月体重降低10%以上,有反复发生的口腔感染、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肺炎、真菌感染等,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

33例患者中,男18例,女15例,患者的年龄在25~47岁之间,平均为(36.32±5.26)岁。

已婚者29例,未婚者4例。

33例患者均有不洁的性行为史,从发病到入院明确诊断时间在1~7个月,平均为(3.69±1.02)个月。

患者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乏力29例,发热27例,盗汗13例,意识障碍8例,咳嗽咳痰24例,咳血11例,纳差17例,消瘦22例,呼吸困难6例。

肺部感染的影像特点及分析

肺部感染的影像特点及分析

正常支气管壁
可见管腔支气管的炎性改变
仁 心 妙 术
支气管炎性
正常对照
支气管炎的支气管改变
仁 心 妙 术
支气管炎性
细支气管的炎性改变
仁 心 妙 术
枝芽征
细支气管炎性
细支气管的炎性改变
仁 心 妙 术
“簇状”分布的树芽征与病理对照
细支气管炎性
支气管肺炎
仁 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或小叶性肺炎
斑片状磨玻璃样或实变影,边缘多不清楚,病变累及整叶 时可见清楚的边缘
实变或磨玻璃样阴影内可见支气管气像
病变肺体积无缩小
可伴有液化坏死及空洞,胸腔积液,淋巴结肿大
病变多见于细菌(革兰氏阳性或阴性菌)、真菌、结核及非
典型病原体等,也可见于严重的病毒感染病毒
肺实质炎症
肺实质炎症影像改变

免疫力正常or免疫缺陷者
社区获得性肺炎or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变的不同阶段
治疗效果的滞后性
亚急性、慢性感染
有基础疾病者或体质差者
老年患者
严重感染
延迟吸收
肺部正常结构
仁 心 妙 术
肺部正常结构
肺部正常结构
仁 心 妙 术
肺部正常结构
肺部正常结构
仁 心 妙 术
肺部正常结构
CT下支气管分级
仁 心

亚段支气管

段支气管
叶支气管
支气管分级
小支气管 小支气管
CT的空间分辨力是有限的,1mm直径的细支气管难以显示其管腔和管壁,只能显示与其 伴行的动脉,所以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在CT上精确判断十分困难
对于段以下支气管CT只能分为两种: 可见管腔支气管 细支气管(无法显示管腔的支气管)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87例胸部CT影像特点分析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87例胸部CT影像特点分析
4 48
次 为表皮 葡萄 球 菌 、 球 菌 和肺 炎 链 球 菌 。根 据 以 上 细菌 肠 流行 趋势及 结合 病 人 的细 菌培 养 和 药 敏试 验 结 果 , 我们 多
[ ] 赖 国祥 , 2 柳德灵 , 陈学春 ,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难治性肺 部感 等. 染4 5例 [ ] 临床肺科杂志 ,0 2 7 3 :9 J. 2 0 , ( )8 .
以头孢 曲松钠和左氧氟沙星作 为基础用药, 二者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G杆菌 一
[ ] 李振吉 , 3 陈传宏 , 贺兴东 , 中医现代化科 技发展 研究 [ . 等. M] 北
京: 学苑出版社 ,0 3 5—9 20 : .
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作用 。本观察结果显示 , 采
用 中西 医结 合 的方 法 治疗 严 重 下 呼 吸道 感 染 , 效 优 于 单 疗
性 生 活史或 吸毒史 。病 程在 5d至 6 个月 不等 , 均 2 1 平 . 个
大片实变阴影。( ) 3 间质型性实变影 :2 (37 %) 1 例 1.9 表现
为肺纹理增多、 增粗 , 模糊 , 可见少量散在斑片状密度增 高
影 , 肺 网织状 结 节 可 弥漫 型 网状影 , 双 5例 伴 实 变 影 。
目前 , 滋病 ( IS 在 我 国 的流 行 已进 入 快 速 增 长 艾 AD ) 期 , 艾滋病 病毒 感 染 者 的不 断 增 加 ,I S 人 也 迅 速 随着 AD 病
增多 。大 多数 AI S患者 可 出现不 同程度 的机会 性感 染 , D 卡 氏肺 孢 子 虫 肺 炎 ( n u cs sC r i P emo i, C 是 P emoyt ai i n u na P P) i n

艾滋病常见肺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艾滋病常见肺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艾滋病常见肺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张劲农;王小溶
【期刊名称】《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年(卷),期】2007(13)2
【摘要】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感染所致。

自1985年我国首次报道以来,AIDS在我国的传播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湖北地区也有类似趋势,主要集中在有偿献血者,多数是1994-1996年因不规范采供血途径感染的,近年有向普通人群蔓延的趋势。

HIV感染后,随着CD4+细
胞数量下降,合并包括病毒、真菌、结核和弓形虫在内的机会性感染的概率增加。

本文简要讨论AIDS患者几种常见肺部机会性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总页数】3页(P55-57)
【作者】张劲农;王小溶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4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91
【相关文献】
1.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诊断和治疗 [J], 周宝桐;刘正印
2.螺旋CT在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J], 李水旺
3.艾滋病合并常见原虫感染的诊断治疗 [J], 沈银忠;卢洪洲
4.螺旋CT用于诊断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效果 [J], 杨发清;江敏
5.肺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免疫受损患者肺部感染的诊断 [J], 瞿介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滋病肺部感染病变的CT影像分析
目的探讨AIDS患者肺部感染病变的CT表现特点。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临床及病理检驗证实的16例AIDS患者肺部感染的CT影像表现资料。

全部病理资料均行CT平扫取得。

结果资料中AIDS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PCP)12例,典型表现为双肺弥漫分布的地图样磨玻璃影伴有肺气囊,磨玻璃影以双下肺胸膜下尤为明显。

合并肺结核3例,其中1例为粟粒结核,2例为继发性肺结核(TB)。

合并真菌感染1例。

结论CT是AIDS患者肺部感染病变的基本影像检查方法,双肺弥漫地图样磨玻璃影伴肺气囊是卡氏肺囊虫(PCP)的特征性表现。

标签:艾滋病;肺部感染;CT影像分析
艾滋病(acquiredimmune deficiency,syndrome 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以机遇性感染为主的一类传染病,易发生卡氏肺囊虫肺炎(PCP)感染,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为了提高对此类感染病变的认识,让患者得到早期确诊与治疗,降低死亡率。

现对16例艾滋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CT影像资料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的16例艾滋病患者资料中,男12例,女4例,年龄在25~43岁,平均年龄36.8岁。

其中12例有静脉注射吸毒史,3例患者曾有多个性伴侣史,1例有输血史。

所有患者确诊为HIV/AIDS阳性。

经省、州疾控中心确定抗HIV阳性。

1.2临床表现所有临床患者资料中均记录有反复发热、咳嗽、乏力、部分病例有口腔溃疡、皮肤溃烂,部分病例为腹痛、腹泻,部分患者合并结核及淋巴瘤。

1.3方法应用本院美国GE公司生产的4排螺旋CT(Bright speed 4)对16例艾滋病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全肺常规扫描,部分患者感兴趣区做薄层高分辨CT 扫描。

取仰卧位,拉定位像,扫描参数:120kV,80mA,层厚10mm,间隔10mm。

2 结果
2.1 AIDS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PCP)12例,典型表现为双肺弥漫分布的地图样、斑片状、或结节状影磨玻璃影伴有肺气囊,磨玻璃影以双下肺及胸膜下尤为明显。

AIDS合并肺结核3例,其中1例为粟粒结核,2例为继发性肺TB。

其影像学表现与普通肺结核及肺炎表现类似。

AIDS合并真菌感染1例,表现为肺空洞内霉菌球形成,可见空气新月征。

3 讨论
在目前,艾滋病是一种临床绝症,其又叫做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
以T细胞介导免疫缺陷合并机遇性感染或者Kaposi肉瘤为特点的疾病。

艾滋病肺部感染性病在临床上主要包括几种,如卡氏肺囊虫肺炎、肺真菌、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以及肺结核等[1]。

PCP是一种常见的艾滋病肺部感染病变[2],在所有艾滋病肺部感染病变中占据了60%到85%。

胸部X线片检查以及CT检查一般均表现为双肺部出现弥漫性渗出性病变,病变情况呈现斑点状、网络状以及片状,病变的主要特点为病灶一般位于肺门周围的肺野,且病灶附近肺野较为清晰,病灶通过肺门为中心,将会逐渐想周围的肺野进行发展,并逐渐与周围融合。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病原体沿着支气管发展所致。

一般在早期,弥漫性深处病灶会表现为肺腺泡样分布,与间质性病变相似,分布呈现网格状以及斑点状。

然而病情的发展相对较快,一般在2~4d后,才会显示明显的肺泡渗出性实变。

这种病变主要表现为肺泡以及含气腔隙的渗出,在实变过程中存在局部的浆细胞浸润。

一些患者在临床上合并有大叶性实变、肺不张、肺囊肿、胸腔积液以及肺门纵膈淋巴结中大。

大叶性实变以及弥漫性病变可能同时发生,然而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表现为多叶实变。

胸腔积液以及肺内病变可能同时出现,也可能彼此独立。

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及肺不张是PCP的一种征象,临床上相对罕见,包括肺囊肿的出现,影像学一般表现为囊状变化或者蜂窝状变化,在形成机理上,目前还缺乏确切的理论,经猜测可能是因为机体因PCP感染而产生的一种肺实质性反应,从而引起肺泡-肺间质性炎症以及纤维化,从而使肺部组织的构造呈现重塑,引起囊状变化或蜂窝状变化[3]。

AIDS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PCP)最常见且具有相对CT表现特点是双肺弥漫分布的地图样、斑片状、或结节状影磨玻璃影伴有肺气囊,磨玻璃影以双下肺及胸膜下尤为明显。

卡氏肺囊虫肺炎确诊有赖于痰或肺组织检出病原体,CT 扫描是极其重要的检查手段,卡氏肺囊虫肺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CT征象双肺弥漫分布的地图样、斑片状、或结节状影磨玻璃影也可见于肺部其它病变,但如果合并肺气囊,CT具有相对特异性。

易与肺泡蛋白沉积征、肺泡癌、急性间质性肺炎等鉴别,但这些都要通过临床、检验等进一步鉴别。

本组14例均表现为磨玻璃影合并肺囊肿。

由于AIDS患者免疫力低下,ATDS患者TB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文献报道大约为正常人的30倍。

感染方式通常为非活动性肺TB复燃,TB初染少见,本组两例继发性肺TB均为陈旧TB复发。

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病程进展及CT表现无特异性,呈典型肺TB特征。

AIDS并发肺结核的病死率高于非HIV感染者,可能与HIV相关机会感染和恶性肿瘤病变有关,而非结核本身造成。

AIDS合并肺真菌感染与常规真菌感染类似,病灶呈多灶性、多形态,可见病灶周围的晕征,空洞内真菌感染形成的真菌球,可见典型的空气新月征。

CT检查在病灶的观察上相比X线片更为清晰和全面,能够观察到病灶的内部结构、形态、边界、与周围组织关系以及是否存在支气管充气征象。

可见,CT相比普通影像学检查而言,在病灶诊断上更具应用价值[4-5]。

目前我国AIDS发病例远较非洲和欧洲低,但近几年来AIDS患者与HIV感染者明显增多,特别在云南边境静脉注射吸毒者较多,AIDS患者较为多见,AIDS
患者合并肺部机遇性及肿瘤性病变也较其它地区明显增多。

影像检查是最基础和重要的检查手段,肺部感染的CT表现有一定特异性,有助于临床诊断。

参考文献:
[1]李宏军,齐石,宋文艳,等.艾滋病伴肺部感染的临床及影像学相关问题[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0,3(05):203-204.
[2]郜桂菊,毛羽,赵红心,等.257例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情况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0,3(02):211-222.
[3]徐海涛,陈娟,董兴斌.肺部感染性病变与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浅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3(29):111-112.
[4]王存利,张志诚.CT检查在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中的优势(附260例报告)[J].当代医学,2011,3(06):192-193.
[5]谢丽璇,刘士远,陈友三,等.兔肺白念珠菌病CT表现与病理变化的关系[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9,4(04):222-223.编辑/哈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