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词汇的特点及其成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10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Oc t.,2012第30卷第5期JOURNAL OF SOCI AL SCIENCE OF JIA MUSI UNIVERSI TY Vol.30 No.5
东北方言词汇的特点及其成因
刘 丽,高晓梅,王雯靖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摘 要]方言是普通话的地域分支,是一种社会现象。探究东北方言词汇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对于我们了解含蕴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极具帮助。就东北方言本身而言,它不仅与普通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和语言现象。它既是一种地域情结,也是一种社会需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与文化价值。
[关键词]东北方言词汇;特点;形成原因
[中图分类号]H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12)05-0115-02
方言既是普通话的地域分支,又是一种社会现象。东北方言和东北文化在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百花园中独放异彩,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风姿绰约。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它也以其独有的艺术感染力,在人们的视听界域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进一步地考究、探讨东北方言词汇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不仅能够展示东北方言的风貌,而且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东北方言中所蕴含着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
一、东北方言词汇的特点
东北方言是最能反应人的精神状态的语言,它具有生动形象、简洁明快、通俗易懂、幽默蕴藉的特质,特别富于节奏感,这与东北人豪放、直爽、乐观、向善的性格极其吻合。东北方言的魅力主要表现在:
1.含蓄蕴藉,使用广泛
比如说: 得(d )瑟 一词,描绘的是一种动作或状态,在别人看来一个人做这个动作或状态是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但实际上那个人做动作的时候,多数情况下并不是真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例如:外面这么冷,你穿这么少出去得瑟啥啊! 的瑟 用途广泛,凡是动词,只要想让它带有贬义或者打趣取笑的成分,都可以用 的瑟 替代。例如,有一天我的同学碰见我,他拍了一下我肩膀: 老刘,你上这的瑟啥来了? 再如 寒碜 一词,其含义有难看、丑陋、害羞、丢脸、不体面、不好意思、讥笑、揭人短处、侮辱人等多种意思。 寒碜 的使用很灵活 它既可做形容词,又可做动词,还可作名词。做形容词 看你,西服外面套个马甲,太寒碜了。 今天的体育考试,就我不及格,真寒碜! 做动词 那人真是不要脸,哪天咱们寒碜寒碜他。 我今天上午叫人寒碜了一顿。 做名词 你怎么不知寒碜呢! 你不怕寒碜,我还怕呢。 等等。
2.语言夸张,风格幽默
例如:用 脚打后脑勺 、 两脚不沾地儿 等来形容人忙;其实,人就是再忙也不会跑起来两脚不沾地甚至因甩开大步而脚打到自己的后脑部位,这显然是一种夸张。 坏透腔了 :坏得五脏六腑都烂了,比喻特别地坏。其实,人就是再坏,也不会五脏六腑都烂透了。这显然也是一种夸张。 初一打的十五还颤悠呢 :形容人胖脂肪多。想想看:有多少脂肪才能颤颤悠悠地持续半个月呢? 风大扇了舌头 ,意思是说外面的风特别大,把舌头都给扇了。常用来形容有人说话不符合事实,话说得大,不贴边儿,不靠谱儿。事实上,外面的风再大,也不至于把人的舌头给扇了。 八杆子都扒拉不着 ,意思是把八根大杆子连起来都够不着,常用来形容亲属关系比较疏远。看来,这亲属关系也真是够远的了。等等。
3.形象生动,直观明了
例如: 不撞南墙不回头 :不碰壁决不回头,比喻做事特别固执。 苍蝇不叮没缝的蛋 :指本身就有错误滋长的基因或空间,本身有缺点才被人利用。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指打人或骂人时应顾及对方的脸面。 摁下个葫芦起来个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常用来指不好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地发生。 隔着锅台上炕 :常用来形容某些人做事越过必要的中间环节。 板上钉钉儿 ,往往指事情的结果非常明了,已经确定。 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包子有肉都在馅里,从外皮的褶上是看不出来的,常用来指某人有能力、有实力却不表现出来,深藏不露。 不能指着在一棵树上吊死 :常用来比喻遇事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不能一条道走到黑。 不会走先学跑 :意思是说还没等学会走,就想学跑了,常用来
115
[收稿日期]2012-07-11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清末民初 东北方言词汇研究(12512317)
[作者简介]刘丽(1962-),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学理论、美学等;高晓梅(1971-),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等;王雯靖(197-),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讲
师,研究方向:文化学、写作等。
形容人做事、做学问,基本的东西都还没有掌握,就想搞高层次的东西了,含有讽刺意味。 打开天窗说亮话 :把窗户打开,亮亮堂堂地说话,常指开诚布公地讲话,比喻做事、说话不隐瞒自己的观点。 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常常用来形容事情的发生不可避免,你躲过了初一,也躲不过十五,只是时间早点儿晚点儿的事。等等。
二、东北方言词汇的形成原因
汉语多数方言的形成及与普通话发展不同步的现象,其主要是由于偏僻、阻隔、交流不畅等原因造成的,东北方言也不例外。它也是由于历史的熔铸和自然的陶冶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1.东北方言词汇的形成是多元文化的融合
东北方言形成的时间并不长,只有二三百年的历史。这里原为肃慎族的渔猎地区,早期居民主要是鄂温克、鄂伦春、达翰尔、赫哲等少数民族。而汉族居民大多是由河北、山东等地迁来的 也就是老百姓说的 闯关东 来的。据史料记载,汉族移民至此,大致从元朝开始,至明清之际逐渐增多。顺治十六年(1659),清廷规定,某些犯人发往东北边疆,所以有一部分东北旗人,便是 三藩之乱 后被流放的士卒。康熙中叶以后,灾荒严重,迫使关内的贫苦汉民大批迁至关外,并与旗人杂居。特别是至嘉庆(1756)以后,由于清政府禁垦令的废除,移民大量迁入,形成高峰。这些都给东北注入了中原语言和文化,使东北方言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今天,好多东北的满族人,均传说自己的祖上是从北京或宛平县迁来的。东北现有好多满族聚居的村庄,称为 新屯 ,似是旗人回迁遗留下的村名。如,东北方言中的 扎古 (打扮;治病)、 奔儿篓 (额头)为满语; 吉林 以 吉林乌拉 前二字得名,满语意为沿江。( 吉林 意为 沿 , 乌拉 意为江)的简称,因傍松花江畔而得名; 松花江 为女真语( 松花 意为白色); 卡伦湖 ( 卡伦 指边防哨卡)为锡伯语等等。这样,东北方言便在北京话的基础上又吸纳了其他方言的一些成分而形成了。可见,东北方言是多元文化的融合。
另外,黑龙江在地理位置上与俄罗斯接壤,因此,其方言在形成的过程中也受到了外来词的影响,如称裙子为 布拉吉 ,称农田收割机为 康拜因 ,称下小上大的水桶为 畏大罗 ,称面包为 列巴 等等,这些词均来自于俄语。
2.东北方言词汇的豪迈是东北人性格的表征
东北曾是满人等少数民族崛起的地方,少数民族的粗犷豪放影响了这里的人民,他们继承了东北土著居民粗犷的血统。东北方言的豪迈与东北人性格的好爽如同兄弟。与东北人没有小家子气的特点一样,东北方言处处充满了血肉深情,听来让人倍感亲切。东北人喜欢用血缘关系来称呼人,比如你一下车,就会被热情地包围住: 大哥大姐,刚下车怪累的,快吃点饭吧,包子馅饼大楂粥都是热乎的。 这浓浓的亲情,甜甜的话语,让你感觉到宾至如归,不吃好像怪不好意思的。在东北,你不是 先生、女士 ,而是 大爷大娘、大叔大婶、大姑大姨 我想这与东北人,尤其是北大荒人的 寻根情节 有关,东北人永远怀念中原,这是血缘意识在语言层面的真切反映。
3.东北方言词汇的构词方式受汉语一词多义的影响较大
一词多义既是普通话语汇的形成方式,也是东北方言语汇的形成方式,在这一点上二者极其相似。例如, 贼 在普通话里是 小偷 ,在东北方言里却有 非常 和 特别 的意思。 贼胖 不是说 小偷胖 ,而是说 特别胖 。 贼大方 ,不是说 小偷大方 ,而是说 非常大方 。 彪 在普通话里是指 身材高大 ,可在东北方言里却取 性格鲁莽 之义。 贼彪 不是说 小偷长得很高大 ,而是说 (某人)特别鲁莽 。 埋汰 在东北方言里是贬义词 脏 的意思,但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却有完全不同的意思。 真埋汰 是 真不干净 的意思。可 埋汰人 ,却比喻 侮辱人 的意思。 老铁 在东北方言里指 好朋友 、 哥们 的意思,比如说, 她是我的老铁。 就是说 她是我的好朋友。 但有时也指 男女之间不正当的关系 。比如说, 她是咱厂长的老铁,你没看人家说话口气那么大吗? 就是说这位女同志和厂长的关系不正当。
还有些东北方言词语无从查考,我们无法找到它的来源和出处,其他方言区的人不易理解它的含义,但是我们东北人懂得它,并广泛使用它,在东北方言区内具有约定俗成的交际效应。另外,东北方言以形容词居多,重音多放在前面的字上。比如, 隔路 是指人的个性较强,不愿与人交流、不合群的意思。 麻溜 是快点的意思。 念秧 是指桑骂槐的意思。 盯耙 即总是的意思。 老疙瘩 是最小的男孩的意思。 假假咕咕 是不实在、辜负了别人的热情的意思。 扬了二正 是注意力不集中的意思。 邪乎 是特别厉害的意思。 老蒯 是老伴儿的意思。 无饥六受 是百无聊赖的意思,等等。
我们考察、探究东北方言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不难发现:它不仅与普通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和语言现象。它既是一种地域情结,也是一种社会需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与文化价值。
近些年来,东北方言渐渐地突破了地域的局限性,正在逐步走向全国。这充分说明了东北方言具有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我国现代著名学者钱玄同曾说过: 方言的本身,是一种独立的语言;方言文学的本身,是一种独立的文学,它们自己发达,它们永远存在。 我们祈愿东北方言和文化能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梁爽.东北方言多元化特色的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2).
[2]王冰.东北方言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色[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7).
[3]王冰.东北方言与民族文化[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8).
[4]庞壮国.东北土语[J].天涯,2002,(6).
[5]刘丽. 副+名 结构的多角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 2010.
[责任编辑:黄儒敏]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