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解剖

合集下载

医学课件眼科学解剖

医学课件眼科学解剖
眼科学特点
是窥视全身血管的窗口 研究的器官直观、形象 对仪器器械的依赖性强 技巧要求高
倚德伟削木嫉蕾韭税租册吕泼酣榴渭怀搭弊就逃胁静踪绽梧潮急彪吓愉绵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郑州大学与河南眼科
张效房教授是河南眼科的奠基人 眼内异物与眼外伤居领先水平 多次召开国际眼外伤会议 郑大一附院眼科是博士点 蓬勃发展的河南眼科
(二)葡萄膜(uvea) 又称血管膜或 色素膜,位于巩膜和视网膜之间。
葡萄膜
虹膜 (iris)
睫状体(ciliary body)
脉络膜(choroid)

髓津碧租侍织灌铝概芽外酱共纵感诵詹戒香护蓬暖漾奖量暴然烃喇绅陆虐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妒仕醚甚别票挪际狼登滨赘释算肖棺逗鸥冬狞潦奥拷抒绍蠢碾豆缕希养除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3)实质层:占角膜厚度的90%。由150~200层纤维整齐平行排列而组成。损伤后不能再生,由瘢痕所代替。 4)后弹力膜(Descemet膜)为较坚韧的透明均质膜,有弹性,抵抗力强,损伤后可再生。
赛盎搔患园肿虞颐悬膊挣裁椿戌轿笛荆腿荒藏筋懒兄宽徘蛤阴层赃堵褂丈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弹床组玄源惨勤绞崖诺启耗耽畔轮地宏石豹抚傈刑月饼骡算幅扛渝秉痪怕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眶内壁呈Δ形。 外侧壁及下壁亦呈Δ形。 在外侧壁和上壁间有眶上裂,支配眼的动眼、滑车、三叉N第一支展N都从此裂通过。眶下壁与外壁间为眶下裂. 眶上壁 视神经管(optic canal)
餐弘粘梨邓胸踌瞄衷遍由揽咳航捕溪撂可掣焙机棋奠订够扮荤萝铲酪摘索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眼球可分为眼球壁和眼内容两部分
敷乘披猜礼孤碌泞爪稽袖杀鞠渠擒弦盗异趁帧却宇凹焊汲搅呻妓滚菠晶侮眼科学解剖眼科学解剖
眼球解剖示意图

眼科学讲眼部解剖图课件PPT

眼科学讲眼部解剖图课件PPT

第四节:眼附属器
睫毛、 眼睑、 结膜、 泪器、 眼外肌、 眼眶。
(一)睫毛
位于上下眼睑的边缘,向前上、前下方伸出, 排列整齐。根部有丰富的感觉神经丛,
对触觉非常敏感。睫毛的平均寿命为3~5个月。
(二)眼睑
眼睑位于眼眶出口,覆盖眼球前部,分为上睑和下睑, 中间称为睑裂,边缘为睑缘,上下睑缘交接处称为内 眦和外眦。内眦包围着一个肉状隆起,称为泪阜,泪 阜的上下缘处各有一小孔,为上、下泪小点。 眼睑通过瞬目作用将泪液散开,均匀地湿润角膜,填 补角膜表面的不平之处,使角膜形成良好的光学表面。 眼睑闭合可以保护眼睛免遭外伤。上下睑板有高度发 育的皮脂腺(睑板腺)埋藏其中,其出口位于睑缘上。 睑板腺分泌脂肪性油脂,形成泪液的最表层,在配戴 隐形眼镜时脂肪成份会沉淀在镜片上。
连 鼻泪管:位于骨性鼻泪管的管道内,上接泪囊,向下开口于
下鼻道
5mm---12mm,垂直10. 由7块颅骨组成,深4-5cm 6》分部:皮质,中央玻璃体,中央管 眼睑位于眼眶出口,覆盖眼球前部,分为上睑和下睑,中间称为睑裂,边缘为睑缘,上下睑缘交接处称为内眦和外眦。
敏锐有视锥细胞和视杆细
眼球近球形,前后径为24mm,水平径 虹膜 根据光线的强弱使瞳孔缩小或开大,保证视网膜成像清晰
约23mm,此时如发育不完全±1.00mm
时就可以出现±3.00D的屈光度。
第二篇:眼球解剖
第一节 眼球的解剖及生理
•眼球壁 •外层 •中层 •内层
一、眼球壁
•外膜:由坚韧的纤维组织所组成,构 成眼球的完 整的封闭的外壁,起到保护 眼内组织,维持眼球形 状的作用
•角膜 前1/6 •巩膜 后5/6 •中膜 又称葡萄膜,色素膜,血管膜 •虹膜 •睫状体 •脉络膜 •内膜 视网膜

眼部解剖结构(共65张PPT)

眼部解剖结构(共65张PPT)
泪囊
鼻泪管
泪器:
泪小管
泪腺
泪囊
鼻泪管
泪小点
泪液的分泌和排出:
3.泪液生理功能: 〔1〕湿润角膜、结膜。
〔2〕清洁作用
〔3〕杀菌作用
四、眼外肌:
每只眼有六条,司眼球运动。
内直肌--下斜肌---
下直肌---
----上斜肌
------上直肌
-----外直肌
眼外肌的神经支配: 外直肌──外展神经支配 上斜肌──滑车神经支配 上直肌 ┓ 下直肌 ┃━ 动眼神经支配
黄斑
〔3〕锯齿缘: 视网膜、脉络膜前部的终止处, 边缘呈锯齿状,距角巩缘约6-7mm。
锯齿缘
〔4〕视网膜血管:
视网膜中央动、静脉。 眼动脉分支→视神经→ 视盘→视网膜。 静脉的分布与动脉一致
二、眼内容
特点:
①透明,无血管和神经。 ②维持眼球的正常形态和眼内压。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1、房水〔aqueous humor〕: 〔1〕透明水样液,营养角膜、晶体、玻璃体。
内直肌 ┃
下斜肌 ┛
眼肌的起止点:
①下斜肌起于眶壁内下缘,
②余各肌起于眶尖总腱环。 ③各肌止于角巩缘后不同距离的巩膜上。
总腱环
五、眼眶〔orbit〕 1.由七块颅骨构成,呈四棱锥体:
额骨
蝶骨
颧骨
腭骨
筛骨
泪骨 上颌骨
2.眼眶和付鼻窦毗邻。 3.眼眶的孔、裂、窝:
泪腺窝
眶上裂
眶下裂
视神经孔
泪囊窝
4.眶内容物:
〔2〕维持一定的眼内压。
房水
〔2〕房水循环途径:
睫状体→ 后房→ 瞳孔→前房→房角小梁 网、Schlemm管→房水静脉→睫状前静脉→ 血循环。

眼科学的解剖学与生理学

眼科学的解剖学与生理学

眼科学的解剖学与生理学眼睛是人类视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眼科学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是研究眼睛结构和功能的学科,深入了解眼睛的解剖结构和生理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眼科疾病的发生和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眼科学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

一、眼睛的解剖结构眼睛是一个复杂的器官,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眼球、眼附属器官以及神经组织。

1. 眼球眼球是眼睛的核心部分,其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角膜:位于眼球前部,为透明的凸面结构,能够使光线聚焦在眼球内部。

(2)巩膜:覆盖在眼球表面,起到保护眼球内部组织的作用。

(3)水晶状体:位于眼球后部,能够调节眼球对近距离和远距离物体的对焦能力。

(4)虹膜:位于水晶状体之前,具有颜色的环形结构,能够控制进入眼球的光线的数量和强度。

(5)视网膜:位于眼球后部,是感光细胞的集中区域,能够将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并传递到大脑。

2. 眼附属器官眼附属器官包括眼睑、泪腺和结膜等部分,它们在眼睛的保护和润滑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眼睑:位于眼球前部,能够保护眼球免受外界的伤害,并帮助分泌泪液。

(2)泪腺:位于眼球上部,分泌泪液,保持眼球湿润。

(3)结膜:覆盖在眼球和眼睑内侧表面,能够减少摩擦并保护眼球。

3. 眼神经系统眼神经系统是将视觉信息传递到大脑的重要通道,包括视神经、中央凹和黄斑等结构。

(1)视神经:负责将光信号转发到大脑的视觉中枢。

(2)中央凹:位于视网膜的中央部分,是视力最为敏锐的区域,用于详细分辨物体。

(3)黄斑:位于视网膜的中央,含有大量视觉细胞,对视力起着关键作用。

二、眼睛的生理机制眼睛的生理机制涉及到视觉的产生、光线的聚焦和视觉信息的传递过程,是保障我们正常视力的关键。

1. 视觉的产生光线进入眼睛后,通过角膜和水晶状体的折射作用,聚焦在视网膜上。

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对光线进行光化学反应,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

这些神经信号经由视神经传递到大脑,最终形成我们所看到的视觉。

眼科学讲眼部解剖

眼科学讲眼部解剖
上睑的动作。
位于眼睑皮肤内的腺体, 分泌油脂和汗液,保持
眼睑湿润。
眼睑的功能
01
02
03
04
保护作用
眼睑能够阻挡外界物质进入眼 内,保护眼球免受损伤。
湿润作用
眼睑分泌的油脂和汗液能够保 持眼球湿润,防止干涩。
眨眼功能
眼轮匝肌的收缩能够使眼睑快 速闭合,起到眨眼的作用,清
洁眼球表面。
维持眼球形态
提上睑肌的收缩能够维持眼球 的正常形态,防止眼球下垂。
视神经
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信号传送到大脑,是视觉信息的主要通道。
眼肌神经
控制眼球运动的肌肉,使眼球能够跟随目标移动。
自主神经
调节眼部血管、瞳孔等自主功能。
视觉感知
形状感知
通过视网膜上的视细胞识别物 体的形状、大小、方向等信息 。
深度感知
通过双眼视差、遮挡关系等 判断物体的远近和深度。
颜色感知
通过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 识别颜色信息。
分泌功能
眼外肌能够使眼球进行上下左右及旋转运 动,使眼睛能够跟踪和聚焦移动的物体。
泪腺能够分泌眼泪,保持眼球表面的湿润 和清洁,防止感染。
眼部解剖的重要性
眼部解剖是理解视觉生理和病理的基础,对于眼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眼部解剖结构的异常可能导致视觉障碍和其他眼部疾病,了解眼部解剖有助于疾病 的诊断和治疗。
眼动脉
为眼部提供营养,同时负责向眼球后部组织 输送血液。
睫状后短动脉
为视网膜外层提供血流,部血液回流,将眼部代谢产物输送至 全身。
眼部神经
视神经
负责视觉信号的传递,将光线信息从 视网膜传至大脑。
动眼神经
控制眼球运动,包括瞳孔括约肌和睫 状肌。

眼科的组织解剖

眼科的组织解剖

2.中层 为葡萄膜;又称血管膜 色素膜,富含色素和 血管 此层由相互衔接的三部分组成,由前到后为虹膜、
睫状体和脉络膜。在巩膜突、涡静脉出口和视神经三 个部位与巩膜牢固附着,其余处均为潜在腔隙,称睫 状体脉络膜上腔。
虹膜—— 睫状体——
——脉络膜
1 虹膜(iris):
虹膜
圆盘状;中央为 2 54mm的瞳孔 自睫状体 伸展到晶状体前面,将眼球前部 腔隙隔成前、后房,虹膜即悬在 房水中。
分重要
角巩膜缘
一般认为:
角膜缘前界:位于连接角膜 前弹力层止端与后弹力层止端的 平面 此部分由透明的角膜和不透 明的巩膜在前镶嵌而成;外观上呈 青灰色。其间,向下增生的上皮 柱和乳头状结构形成规则的交错 排列,称为Vogt栅栏。
后界定于经过房角内的巩膜突或 虹膜根部并垂直于眼表的平面;宽约1 5~2.0mm 此部分由巩膜覆盖着前房角 构成,外观呈灰白色。用裂隙灯的强光 照射角膜缘时,角膜后弹力层终点是一 条白色的反光带,其内相对应的 Schwalbe线是前房角的起始线,也是 检查前房角的标志。角膜缘后部是前房 角的外侧壁,其内有Schwalbe管和小 梁网,是房水引流的重要通道。
2睫状体:为位于虹膜根部与脉络膜之间的 宽约 6~7mm的环状组织;其矢状面略呈三角形 巩膜突是睫状 体基底部附着处。睫状体前1/3较肥厚,称睫状冠,宽约 2mm,富含血管,内表面有70~80个纵行放射状皱褶 ,称睫状突;后2/3薄而平坦,称睫状体扁平部。扁平部 与脉络膜连结处呈锯齿状,称锯齿缘,为睫状体后界。
2巩膜(Sclera):质地坚韧;呈乳白色,主要由致密 且相又交错的胶原纤维组成 前接角膜,后接视乳头部。 婴幼儿巩膜呈微蓝白色,老年人巩膜因脂质沉着而呈现 黄白色。

眼科学PPT课件 眼科学总论 眼科学解剖

眼科学PPT课件 眼科学总论 眼科学解剖

2.在容貌与表情上的作用
视器作为面部器官的第二个作用是被 人看,眼对人的面容和表情有重要影响, 与眼科临床有关的主要是眼科整形美容 手术和眼球摘除后的义眼植入手术,在 文学上有很多描述在感情表达上的词句。
综上所述,眼睛对人是很重要的。
三、眼科学与其他学科
每一学科都不可能孤立发展,都和 其它学科有着多方面联系,尤其在科 学迅速发展的今天更是如此,眼科学 也是一样,它和其他临床科学、基础 医学以及其他科学技术之间形成相互 联系、相辅相承、互相渗透、共同发 展的关系。
3.和其他学科之间
主要是基础科学的发展为眼科提供 了新的检查和治疗器械,眼科为这些 研究提供了应用领域。
如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及其他激光 在眼科的应用;
手术显微镜及显微器械对眼科的促 进作用等。
4.和社会生活之间也有重要关系
如近视在很大程度就是一个社会病, 以前人们读书很少,户外活动多,近 视很少,现在由于学习、升学压力和 看电视时间延长,近视增加,甚至小 学生就出现近视。
1.和临床各科的关系
1)表现在眼作为身体的一部分存在 疾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转移的问题: 如全身的感染和肿瘤可转移到眼部; 脑部的肿物可压迫视神经和视路; 全身的血管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 肾脏病、血液病均可出现视网膜血管 改变。
眼部的感染和肿瘤也可转移至全身;
2)通过观察视网膜血管改变可以了 解全身血管性疾病的进展情况。
眼即视觉器官,包括三部分: 眼球:接受外界信息 视路:向视皮质传递信息 附属器:保护眼球、运动眼球。
第一节 眼球(eye ball)
形态位置: 近似球形:前后径24mm,垂直径23, 水平径23.5mm(平均值)。
位于眶内,由筋膜组织构成的吊床 固定于眶前部,前方和四周有结膜、

《眼科学》眼部解剖结构ppt课件

《眼科学》眼部解剖结构ppt课件

血管膜
视网膜
最内层,贴于眼球内壁,结构复杂, 功能重要,对视觉的形成至关重要。
中间层,富含血管和色素细胞,有营 养作用,也称为葡萄膜。
眼内容物
01
02
03
房水
充满于角膜和晶状体之间 的透明液体,有营养角膜 、晶状体和维持眼压的作 用。
晶状体
透明、富有弹性的双凸透 镜,有折射光线和调节焦 距的作用。
眼运动神经
支配眼球运动,包括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
感觉神经
传递眼部感觉,如三叉神经和面神经。
视路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01
将视觉信息传递至大脑皮质。
视神经纤维
02
汇聚成视神经束,穿过视交叉进入大脑。
大脑皮质
03
处理视觉信息,产生视觉感知。
06
眼部疾病与防治
常见眼部疾病
近视
由于眼轴过长或角膜、晶状体曲率过 大,使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面, 导致远视力降低。
04
泪器解剖结构
泪腺
泪腺
是产生泪液的器官,位于眼球的 外上方,分为上、下两对,分别
称为上泪腺和下泪腺。
泪腺的生理功能
主要分泌泪液,润滑眼球表面,保 持角膜湿润,防止感染。
泪腺的解剖结构
泪腺由腺泡和导管组成,腺泡分泌 泪液,导管将泪液引流到眼球表面 。
泪道
泪道
是泪液排出的通道,包括泪小点 、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
《眼科学》眼部解剖 结构ppt课件
目录
• 眼部概述 • 眼球解剖结构 • 眼睑解剖结构 • 泪器解剖结构 • 眼部血管与神经解剖结构 • 眼部疾病与防治
01
眼部概述
眼部的位置与功能
位置

眼科学课件:眼的解剖和生理1

眼科学课件:眼的解剖和生理1
50年代后迅速发展
眼科学历史
50年代:人工晶状体植入 60年代:荧光造影、电生理、超声、激光
眼科显微手术 70年代:玻璃体手术、角膜屈光手术、
计算机视野计 90年代:图像分析技术、超声活体显微镜 21世纪:PDT,抗VEGF
眼科学历史
19世纪:现代眼科学传入中国 1918年:北京协和医学院举办眼科讲座 1924年:李清茂教授翻译《梅氏眼科学》 1929年:华西大学成立眼耳鼻喉科医院 1937年:成立全国眼科学会 1950年:重组中华眼科学会、
前面曲率半径:10mm
后面曲率半径: 6mm
直径:
9mm
厚度:
4-5mm
组成:晶状体囊和
晶状体纤维
功能:屈光间质重
要组成部分
滤去紫外线
调节功能
眼球 眼球内容 玻璃体(vitreous body)
透明的胶质体 占眼内容积4/5 约4.5ml
Cloquet管 功能:屈光
支持作用 减震作用 代谢作用
眼眶及眼附属器
视乳头(optic papilla) 视杯(optic cup)
视网膜中央动静脉 生理盲点
眼球 眼球壁 视网膜
中 央 凹
眼球 眼球壁 视网膜
内界膜 1. 神经纤维层 2. 神经节细胞层 3. 内丛状层 4. 内颗粒层 5. 外丛状层 6. 外颗粒层 7. 外界膜 8. 光感受器细胞层 9. 色素上皮层
分层:睫状肌
血管层
玻璃膜
上皮细胞层
环形肌 斜形肌 纵行肌
内界膜
眼球 眼球壁 睫状体
睫状上皮细胞:产生房水(营 养眼内组织、维持眼内压)
睫状肌舒缩通过晶 状体起调节作用
房水葡萄膜巩膜途 径的外流作用

眼科学基础-ppt课件精选全文

眼科学基础-ppt课件精选全文

〔4〕后弹力层:坚韧的透明均质膜。可再生。
〔5〕内皮细胞层:为一层六角形扁平细胞构成
具有角膜-房水
屏障功能,不
能再生。
角膜生理特点:
〔1〕透明性:组织陈列,无血管,无色素, 相对脱水形状。
〔2〕营养供应:来自角膜缘血管网、 房水及泪液,代谢所需求的氧80%来源于空 气、15%源于角膜缘血管网、5%源于房水。
透明胶质体。主要成分为水和胶质。 玻璃体腔(vitreous cavity):占球内容积4/5, 4.5ml。
前—晶体、悬韧带和睫状体的后面。 后—视网膜的前面。
玻璃体的生理特点及功能:
〔1〕无血管、营养来自房水和脉络膜,
本身代谢缓慢,无再生才干。
〔2〕随年龄增长,可发生液化。
〔3〕是眼球屈光介质之一。
1.外层〔纤维膜〕 角膜〔cornea〕眼球前1/6,透明,即“黑 眼球〞 巩膜〔sclera〕 眼球后5/6,瓷白色,即“白 眼球〞 角巩膜缘〔limbus〕二者移行处
〔1〕角膜
角膜横径
11.5~12mm
角膜垂直径
10.5~11mm
角膜厚度中央部 0.5mm
角膜厚度周边部 1mm
前外表曲率半径 7.8mm
前后径24mm, 垂直径23mm, 程度径23.5mm。 眼球平视时 突出眶外缘12~14mm。 两眼间差不超越2mm。 眼球包括眼球壁和眼内容物。
一、眼球 〔eye ball〕
眼球
眼球壁 内容物
角膜 外层〔纤维膜〕 巩膜 虹膜 中层〔血管色素膜〕 睫状体
脉络膜 内层 视网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一〕 眼球壁
为内眼手术切口的标志部位。 为前房角和房水引流系统的所在部位。 角膜干细胞所在部位。

眼科学解剖和生理的名词解释和问答

眼科学解剖和生理的名词解释和问答

名词解释1.黄斑(macula flava):视网膜后极部一处无血管凹陷区,解剖上称为中心凹(foveola),临床上因该区含有丰富的黄色素而称为黄斑。

其中央有一小凹称黄斑中心凹,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部位。

2.视盘(optic disc):在黄斑鼻侧有一圆盘状结构称为视乳头(optic papilla),直径1.5mm,是视神经汇集穿出眼球的部位,其中央凹陷称为视杯,即生理盲点。

3.视路:指视觉信息从视网膜感受器开始到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的整个视觉传导通路,从视神经开始,经过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到枕叶皮质中枢的传导通路。

问答题1.简述眼球的解剖眼球分为眼球壁和眼内容物。

眼球壁分为三层,分别为纤维膜、葡萄膜和视网膜。

眼内容物有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纤维膜由角膜和巩膜组成。

角膜位于眼球的最前端,为外层纤维膜的1/6,其透明无血管,具有较大的屈光度,横径为11-12mm,中央最薄约0.5mm,周边部最厚约1mm;巩膜为外层纤维膜的5/6,主要由胶原纤维组成。

葡萄膜由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组成。

主要为富含色素的血管结构,主要作用为遮光、调节入眼光线,睫状体还可以产生房水维持眼压,睫状肌可以调节晶状体的屈光度。

视网膜是由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构成。

分为十层,由外向内以次是:色素上皮层、视锥视杆细胞层、外界膜、外核层、外从状层、内核层、内从状层、神经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内界膜。

其上有两大重要结构:视网膜中央动静脉、视神经穿出眼球的位置为视盘,其中央凹陷为视杯,是生理盲点;视网膜后极部上下血管弓之间,无血管,颜色略黄的区域为黄斑,其中央凹陷为中心凹,是视觉最敏锐的部位。

房水主要由睫状体无色素上皮产生,维持眼内压;晶状体为透明双凸透镜,可以改变屈光度进行调节;玻璃体为无色透明的胶体,由水和二型胶原纤维网状支架组成。

2.房水循环途径睫状体睫状突无色素上皮产生房水-后房-瞳孔-前房-小梁网-schlemm管-集液管-房水静脉-睫状前静脉-血液循环;另有部分房水经葡萄膜巩膜途径引流或经过虹膜隐窝吸收。

《眼科学讲眼部解剖》课件

《眼科学讲眼部解剖》课件

白内障
晶状体浑浊导致视力下降。
眼部疾病的诊断方法
01
视力检查
通过检查患者的远视力和近视力, 初步判断眼部疾病。
眼底镜检查
观察视网膜和视神经,了解眼底病 变情况。
03
02
裂隙灯检查
使用裂隙灯观察角膜、晶状体、玻 璃体等结构,发现病变。
眼压测量
测量眼球内部的压力,辅助诊断青 光眼等疾病。
04
眼部疾病的治疗方法
03
晶状体循环是指晶状体内部的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交换过程,通过 晶状体囊和晶状体上皮完成。
04
玻璃体循环是指玻璃体内的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交换过程,通过玻 璃体膜完成。
CHAPTER
03
眼附属器解剖
眼睑的结构和功能
眼睑的结构
眼睑分为上睑和下睑,由皮肤、皮下 组织、肌肉和睑结膜等组成。
眼睑的功能
CHAPTER
05
眼部疾病与治疗
常见的眼部疾病类型
远视
由于眼轴过短或角膜曲率过于 平坦,导致近视力模糊,远视 力清晰。
青光眼
眼内压升高导致视神经损伤和 视野缺损。
近视
由于眼轴过长或角膜曲率过陡 ,导致远视力模糊,近视力清 晰。
散光
由于角膜或晶状体表面曲率不 规则,导致视力模糊,可能出 现眩光和视疲劳。
保护眼球、调节光线进入量、湿润眼 球表面和防止异物进入等。
泪器的结构和功能
泪器的结构
泪器包括泪腺和泪道,泪腺分泌泪液,泪道负责泪液的引流 。
泪器的功能
湿润眼球表面、去除眼球表面的灰尘和微生物、参与形成泪 膜等。
眼眶的解剖结构
眼眶的结构
眼眶是一个容纳眼球和附属器的骨性腔室,由上壁、下壁、内壁和外壁等组成。

眼科基础医学——第一章 眼和眼眶的解剖

眼科基础医学——第一章  眼和眼眶的解剖

第一章眼与眼眶的解剖第一节相关的解剖术语在解剖学和组织学中,结构的位置和关系要求用国际通用的术语来描述。

人体被一系列假想的平面分开(图1-1)。

正中面或称正中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与正中面平行的任一切面称矢状面,垂直于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称冠状面,与矢状面和冠状面都垂直的面称水平面。

涉及的解剖结构相对位置的术语:内侧(靠近人体的正中或正中矢状面)和外侧(远离人体的正中或正中矢状面);前(靠近身体的前表面)和后(靠近背部);上(身体直立,靠近头部或喙突的称为上)和下(靠近尾部的称为下);浅(靠近身体的表面)和深(远离身体的表面)。

对结构的相对位置不能用一个术语准确描述的,可用联合术语来描述,如腹外侧、后正中等。

第二节颅骨与眶骨一、颅的整体观颅骨,包括下颌骨(更准确的说是带有牙齿的骨),由高度改良的轴骨成分(枕骨)和颅面骨构成。

颅面骨分两部分,上部是呈碗状、容纳脑的脑颅,即神经颅。

下部的面颅即内脏颅。

颅骨可进一步分为颅盖和颅底。

二、颅的外观颅骨间借缝(坚固的纤维连结)相连构成颅。

脑颅骨共8块(仅两种成对),面颅骨包括14块,其中不成对的有两块(图1-2A,B)。

颅包含许多腔,反映了其复杂的功能:①颅腔-容纳、支持和保护大脑②鼻腔-与呼吸和嗅觉有关③眼眶-容纳眼及其附属器④口腔-为消化道的起始部,负责咀嚼和初步加工食物;含味觉感受器。

许多颅骨内有含气空腔,如鼻旁窦(图1-3)。

整个颅的主要解剖特征见图1-2A和B(颅的前面观和侧面观)。

图中标明了与眼和眼眶有关的多数结构。

三、眶骨两个眶腔位于脑颅和面颅之间,由鼻腔、筛窦、蝶窦将其隔开(图1-3A~C)。

每侧眼眶是一个凹腔,容纳和保护眼及眼附属器,并提供眶周面部的神经传递和血液供应。

上颌骨、额骨、蝶骨、颧骨、腭骨、筛骨、泪骨构成了眶壁(图1-4和1-5A,B)。

眶大致呈四棱锥形,底为眶缘,尖为视神经管。

眶有上、下、内侧和外侧四壁(图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科学
第一章绪言
(一)眼科学(ophthalmology)是研究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以及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医学科学。

(二)视觉器官包括眼球、眼附属器、视路和视觉中枢
(三)眼的范围上自眉弓,下至睑颊沟。

(四)在医学中的地位
相当多的全身疾病在眼部有特殊的表现和并发症。

•对全身疾病的诊断有协助作用。

第二章
眼的解剖和生理
第一节眼球的解剖和生理
眼球(eye ball)正常成年人的眼球近似球形前后径24mm 水平径23.5mm 垂直径23mm
眼球大小的发育新生儿眼球前后径约16mm;生后~3岁眼球生长特快;3岁时达23mm;成年人前后径为24mm
眼球的组成部分
外层:角膜巩膜
•中层: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内层:视网膜
眼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眼前段:晶状体平面以前的(含晶状体)
•临床上分
眼后段:晶状体平面以后的
眼球壁
角膜:眼球前1/6,(cornea)横径11.5-12mm,垂直径10.5-11mm
中央厚度0.5- 0.55mm周边厚度1mm
前曲率半径约7.8mm,后曲率半径约6.8mm
纤维膜巩膜:眼球后5/6,瓷白色(sclera)
角巩膜缘:二者移行处,约1mm(limbus) 是许多内眼手术切口的部位,是前房角所在部位(小梁网、 Schlemm管)
角膜(cornea)
组织学分五层:上皮细胞层
前弹力层
基质层
后弹力层
内皮细胞层
眼球壁
巩膜(sclera)组织学分层:表层巩膜
巩膜实质层
棕黑板层
角巩膜缘
前房角
中层:色素膜 (血管膜或葡萄膜)
•中层自前向后又分三部分: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葡萄膜(Uvea)
•结构:脉络膜睫状体虹膜
虹膜(iris)
•位于最前面,呈圆板状,放射状皱褶(纹理),中央有一圆孔,称为瞳孔。

瞳孔可根据光线的强弱而调节其大小,正常为2.5~4mm。

瞳孔的大小与年龄、屈光状态和生理状态均有关系
瞳孔由瞳孔括约肌(副交感)、瞳孔开大肌(交感)调节
睫状体(ciliary body)
•前接虹膜,后联脉络膜,分两部分:
睫状冠位于睫状体前部1/3,较厚
睫状体扁平部位于睫状体后部2/3,较平,也称睫状环
•睫状体内有睫状肌,环形、纵形、放射状
脉络膜(choriod)
•从锯齿缘开始,向后止于视盘周围
•有丰富的血液和色素。

•由外向内分为:大血管层、中血管层、毛细血管层、玻璃膜。

中层—生理功能
•葡萄膜富有色素和血管,营养和遮光;
•瞳孔调节光线进入眼内的多少,保证成象清晰;
•调节作用;
•睫状突分泌房水,维持眼内压。

内层-视网膜(retina)
视网膜结构
色素上皮层、光感受器细胞层、外界膜、外核层、外从状层、内核层、内从状层、神经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内界膜
黄斑:在视网膜上有一部位称为黄斑,直径3㎜,中央有一小凹0.2㎜
•视盘:在黄斑鼻侧有一圆盘状,称视盘,直径1.5㎜,是视神经汇集穿出眼球的部位
•生理功能:因有感光细胞,是视觉感受器。

眼内容
•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房水(aqueous humor)
–眼内压
–营养
–屈光
房水通道:睫状突-后房-瞳孔-前房-前房角小梁网-Schlemm管-房水静脉-睫状体-脉络膜上腔
晶体(lens):晶状体悬韧带;重要的屈光介质;屈光调节
玻璃体
视神经
视路
第二节眼附属器
眼眶(orbit)
•有四个壁上壁下壁内侧壁外侧壁
有下列重要结构:视神经孔,眶上裂,眶下裂,眶上孔,眶下孔
眼睑与结膜(eye lids and Conjunctiva)
眼睑(eye lids)从外到内分五层:皮肤层,皮下组织层,肌层,睑板层,结膜层结膜(Conjunctiva)睑结膜,球结膜,穹隆结膜
泪器(Lachrymal Apparatus)分泪腺和泪道
泪腺:泪腺和副泪腺
泪道:泪小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
眼外肌(Extrinsic Musculature)四条直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
两条斜肌:上斜肌,下斜肌
第三节
视路
视路(visual pathway)定义: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传导径路。

途径: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枕叶视中枢。

第四节
眼球的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
眼球的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
视网膜中央血管系统——视网膜中央动脉
睫状后长动脉
睫状血管系统睫状后短动脉
睫状前动脉
眼球的血供
视网膜中央动脉
(central retinal artery)
在眼球后9-12mm,穿入视神经,从视乳头穿出,分:鼻上、下支,颞上、下支,供应视网膜内五层
睫状后长动脉:自眼动脉分出两支在视神经内、外侧穿入巩膜,经脉络膜上腔睫状后短动脉,分数支,在视神经周围穿入巩膜,在脉络膜分支,供应脉络膜和视网膜外层,睫状前动脉,由肌动脉而来,在肌腱处分支上支组成角膜缘血管网,发出小分支到球结膜前部结膜前动脉。

内支穿过巩膜终止在Schlenmm管周围。

穿通支穿过巩膜、脉络膜上腔睫状体,参与虹膜大环血液供应
神经支配
•眼球受睫状神经支配
•含有感觉、交感、副交感纤维
•又分为:睫状长神经、睫状短神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