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环境PPT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是每天增加大约 20万人,相当于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城市的 人口。
•
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5个国家依次为: 中国(13亿) 印度(11亿) 美国(2.97亿) 印尼(2.23亿) 巴西(1.81亿)
预计到2050年,印度将拥有16亿人口, 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中国以 14亿人口居第二位。
死 ↓亡 大量耗氧 藻类植物、浮游生物遗体由需氧微生物进行分解 厌氧 ↓ 微生物 硫化氢、甲烷等有毒物质 水中溶解氧减少
原 理 及 过 程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排水 汇 ↓ 集 池塘、湖泊、海湾(水中N、P等矿质元素增多) 导↓致 藻类植物、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鱼类、其他水生生物死亡
水华或赤潮
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及它 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粮食 水
人的多种 需求
精神 需求
森林、草原、燃料和矿 物质等多种自然资源以 及一定的生存空间。
由于人的各种需求直接或间接 地依赖自然资源,所以随着人口的 增加,对生态环境形成的压力也愈 加沉重。
三、协调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 控制人口增长。
三、臭氧层破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形成原因:空气中的氟利昂等物质大量排放。
危害:导致人患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植物的光 合作用收到抑制,农作物减产。
措施:减少氮氧化物和氯氟烃的排放。 雾化剂、除臭剂和制冷剂使用氟利昂 → 南极上空 出现臭氧层空洞 → 臭氧层变薄
四、水体污染
形成原因: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进入海洋水体,海 洋运输时石油泄漏和倾倒污染物等。 危害:水体富营养化,若表现在海洋中称为赤潮; 若表现在湖泊等淡水流域称为水华。 防治措施:减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污染物进 入水体。
1、我国人口近几百年来为什么会明显增多?
(1)生育率较高和逐渐下降的死亡率,形成了巨大的 “落差”,从而使人口增长加快。 (2)人口基数过大。 2、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吗? 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 有适用于人口增长的一面。但是,人不同于一般的生 物:人具有特别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 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 的本领,等等。所以,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 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特点:复杂的生物化学系统,借助生物多样 性,吸收,转化,加工和贮存太阳能,分子 水平上各种生物的DNA , RNA ,蛋白质, 脂质和糖类的结构均相似。
意义:生命持续系统,制造氧气,生产食物, 处理废物和维持所有生物的生存。
1、假如你正置身于这样拥挤 不堪的人群中,会有什么样 的感觉和想法?
不仅行动受到了很大的限 制,而且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心 理活动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从而感受到每个人都需要有一 个合理的生存空间。
2、造成人群如此拥挤的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从表面上看,是由于人口在某一地区过于集中; 从根本上看,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以及人口流动过于集中。
第二节 全球人口动态
一、全球及我国人口的现状及前景
1、全球人口现状及前景
2005年12月19日 65亿
目前,全球平均每秒钟便有4.4个婴儿 降生,不仅出生率令人震惊,而且分布也 相当不平衡,不到57%的新生人口集中在亚 洲,26%在非洲,9%在南美,5%在欧洲,3% 在北美,不到1%在大洋洲。
第七章 人类与环境 第一节 生物圈
生物圈概念:
是指地球有生物存在的部分,包括所有生物及其 生存环境,它是地球表面不连续的一个薄层,是 最大的生态系统。
高:副生物圈带,离地面10000m处或更高,包括 细菌和真菌孢子。
分布 范围
低:深海热烈口(热气和热水喷涌,独特适应性的瓣 思类,多毛类和甲壳类)。
遗传多样性是由构成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 序的多样性决定的。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经过漫长的进 化历程而逐渐形成的。
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掠夺式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入侵物种等。
一、温室效应
形成原因: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导致大气中CO2的 含量增多。 危害: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防治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大量 植树造林。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 → 大气中CO2增加 → 温室效应 → 全球气候变暖。
二、酸雨
形成原因:硫的氧化物,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 大量燃烧导致大气中SO2氮的氧化物含量增多。 危害:水体酸化,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伤害植 物的叶和芽,腐蚀建筑物和金属材料。 防治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实用脱硫煤;开 发新能源;植物造林 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 → S和N的氧化物 + 大气中 的水气 → 硫酸和硝酸 → 酸雨
2. 加大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力度。
如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 止沙漠化;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 污染;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自然保护 区建设,以及推进生态农业等。
第三节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
一)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二)臭氧减少危及地球所有生物
三)全球各地普降酸雨 四)水体污染 五)物种灭绝与生物多样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