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名字如何命?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庐
《广雅》:“庐,舍也。” 其本义特指田 中看守庄稼的小屋。
文人自谦书房简陋,称“庐”者较为常见, 广为人知的是黄遵宪的“人境庐”、林 琴南的“畏庐”等。
亭
《说文》:“亭,人所安定也。”其本义 指设在路边的公房,后指小房子。
用“亭”命名书房的有,胡寅的“夺秀 亭”、元好问的“野史亭”、朱彝尊的 “曝书亭”、曹寅的“楝亭”等。
阁
《尔雅》:“所以止扉谓之 阁。” 古代藏书家的藏书楼多用“阁” 字命名,如范钦的“天一阁”。文人学 士用“阁”命名书房,颇有古雅之风。 如叶梦得的“紬书阁”、唐寅的“魁星 阁”、张岱的“云林秘阁”等。
轩
《说文》:“轩,曲輈藩车。”它本 指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后来 轩指代房屋。
用“轩”命名书房,最有名的当推 辛弃疾的“稼轩”,还有曾巩的“南 轩”、黄庭坚的“滴翠轩”、朱熹的 “达观轩”等。
三、著名书斋举例
饮冰室 饮冰室指梁启超故居书斋。书斋“饮冰 室”为浅灰色两层洋楼,建于1924年。首层 为其书房,二楼做卧室和会客。梁启超后期著 述均于此完成。
“饮冰室”系意大利建筑师白罗尼欧专为 其设计,造型别致典雅。建筑面积949.50平 方米。
“饮冰”一词源於《庄子‧人间世》:“今 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原意就是 比喻自己内心之忧虑。当年,梁启超受光绪皇 帝之命,变法维新,临危受命,面对国家内忧 外患的交煎,梁启超内心之焦灼可想而知,如 何解其“内热”?唯有“饮冰”方能得解。所 以,他正是借“饮冰”一词,来表达自己内心 之忧虑焦灼呀。
室
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 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后引申泛 指住宅、房屋,故用“室”命名书房的 很多。如刘禹锡的“陋室”、梁启超的 “饮冰室”。
屋
书房单用“屋”字命名的不多见,如 清朝叶燮的“二弃屋”(取自鲍照诗句 “寂寞身世两相弃”)。但是用“书屋” 命名的比较多,如郑板桥的“青藤书 屋”、汪士慎的“青杉“千百竿翠竹掩映”而得名。早年读到此,每 感诧异,潇湘非竹,以它名馆,与竹有什么关系呢?后来才知道这里有 典。潇和湘均是水名,潇水源于九嶷山,后汇入湘水,合称潇湘。相传 当年舜帝南巡至此,不幸身亡,葬于苍梧,其妃娥皇、女英痛哭于江边, 泪溅竹上成斑。妃死后化为湘水神,曰湘妃,该竹也就有了“湘妃竹”、 “斑竹”或“泪竹”的美称。黛玉的居室名就取于此典,一来暗含“竹” 字,与实景相符;二来暗示黛玉的爱情悲剧和最终泪尽而死的命运。此 处,原来宝玉题为“有凤来仪”,元妃省亲时改为“潇湘馆”。很显然, 元妃是知道其背后的典故的;探春也知道,第三十七回,她不仅说出了 此典,而且还给黛玉取了“潇湘妃子”的号;第三十四回,黛玉写有题 帕诗三首,其三曰:“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 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这说明她也清楚“潇湘”二字背后那凄婉的 故事。她曾对宝玉说过,她喜欢“潇湘馆”,最终她也选择了潇湘馆。 她似乎对自己的结局,早已有了思想准备,为了自己的爱情和追求,她 将不惜血泪甚至泪尽而亡。
园
以“园”命名书房的有焦竑的“澹 园”、李渔的“芥子园”、李方膺的 “借园”、任凤苞的“天春园”(语出 唐·施肩吾《下第春游》:“天遣春风领 春色,不教分付与愁人”)、傅增湘的 “藏园”、朱启钤的“蠖园”、王学仲 的“黾园”(语出《诗经》:“黾勉从 事,不敢告劳”)、王元化的“清园” 等。
二、红楼梦书斋名示例
堂
堂的建筑特征是高大、宽敞、明亮。
由于书房大多敞亮,故多用“堂”以命名。如司 马光的“读书堂”、李清照的“归来堂”、汤显祖的 “玉茗堂”、乾隆的“三希堂”(因其中悬挂有王羲 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 帖》三件稀世墨宝而得名)。除了用“堂”命名之外, 还有用“草堂”、“书堂”的,如杜甫的“浣花草 堂”、白居易的“庐山草堂”、纪晓岚的“阅微草 堂”。
梦坡斋 第八回宝玉碰到贾府清客詹光、单聘仁,他们告诉宝玉“老爷在梦坡斋小书 房里歇中觉呢,”可见梦坡斋是贾政的书斋。对此斋名解释不同,有人认为它表 现了贾政的归隐思想,第十七回,贾政看到稻香村之景时曾说:“未免勾引起我 归农之意。”坡,山坡或土坡,泛指乡野,“梦坡”暗含有他梦想过隐逸生活的 意思;王梦阮等在《红楼梦索隐》一书中则不这样看,他们认为“坡,婆也。” 贾政“虽字存周,而不能行周之道,故不能梦周公而梦周婆,善作谑词,借示讽 刺。”但我认为说它取自“春梦婆”典,可能更贴切些。据宋·赵全畸《侯鲭录》 载:“东坡老人在昌化,尝负大瓢行歌田亩间,所歌者,盖《哨遍》也, 馌妇 年七十,云:‘内翰昔日富贵,一场春梦!’坡然之。里人呼此媪为‘春梦 婆’。”梦坡者,梦婆也。曹公为贾政的书斋取此名,是言其一切,如,官位、 家业及富贵皆如春梦一场。文康著的《儿女英雄传》,作为《红楼梦》的续书, 也是这样认为的,第三十四回,说贾政“每日里在那梦坡斋作些春梦婆的春梦。” 《红楼》书以梦名,贾政斋以梦名,曹雪芹如此安排是有深意在里边的。我甚至 大胆猜想,贾政,字存周,而他的号可能就是“梦坡”或“梦坡居士”。
枕霞阁
严格地说,这不是史湘云的居处名,而是史家过 去的一个亭子。第三十八回,作“菊花诗”,要取号, 湘云道:“我们家里如今虽有几处轩馆,我又不住着, 借了来也没趣。”宝钗道:“方才老太太说,你们家 也有这个水亭叫‘枕霞阁’,难道不是你的。如今虽 没了,你到底是旧主人。”于是,湘云自号“枕霞旧 友”。这一“旧”字下的好!史家是金陵四大家族之 一,“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何等 辉煌!但到了湘云时已衰败,亭已去,只剩旧主人, 湘云的命运可见一斑。
藕香榭
惜春的居处名。第二十三回上说惜春住 了“蓼风轩”,第三十七回上又说住了“藕香 榭”,与迎春的住处一样,前后有些矛盾。第 三十八回介绍了藕香榭,说它“盖在池中,四 面有窗,左右有曲廊可通,亦是跨水接岸,后 面又有曲折竹桥暗接。”从“芙蓉影破归兰桨, 菱藕香深写竹桥”的联语看,它也是因近“藕” 而得名。自古莲藕相称,莲乃佛花,以“藕香” 名居处,以“藕榭”自号,可能是在暗示惜春 的不俗与“出家”。
稻香村
李纨的居处名。这“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 用稻茎掩护,”有茅屋、杂树、青篱、土井、辘轳、 佳蔬菜花等,因一片田园景象,宝玉取唐代许浑《晚 自朝台津至韦隐居郊园》诗“柴门临水稻花香”句, 名其为“稻香村”,李纨住进此地后,自号“稻香老 农”。室名与别号都表达着李纨的生活处境和精神状 态。他青春守寡,上要孝敬长辈,下要养教幼子,中 要带着弟妹们读书女红玩耍,在封建礼教和妇德的圈 禁下,她与世无争,心如枯井,过着一种“隐”的生 活。第六十三回,游戏时,她抽得的花是“老梅”, 签语是“竹篱茅舍自甘心”,这些都暗示了这一点。
宿舍名字如何命?
1、古人书斋命名常用 的字词
2、红楼梦书斋名示例
3、著名书斋名举例
4、我们该如何命名宿 舍
一、古人书斋常用的字词
斋
斋,《说文》:“斋,戒洁也。从示, 斎齐省声。” 其本义为“斋戒”,指 祭祀前整洁身心。后“斋”引申为干净、 整洁、幽静之处所。如王安石的“昭文 斋”、刘鹗的“抱残守阙斋”,最有名 的莫过于蒲松龄的“聊斋”了。
绮霰斋
第二十四回,按约定贾芸饭后,便“到贾母那边 仪门外绮霰斋书房里来”等宝玉。绮霰斋是谁的书房 呢?在贾母住处的仪门外,莫非是当年荣国公的?或 者是用来接待客人用的?不管是谁的总在荣府内。绮, 是美丽;霰,是小雪珠,俗称米雪,多在雪前降下。 这是否象征着贾府的荣华富贵,就像美丽的小雪珠一 样极易消融呢?或者预示着贾家将遇大雪降临?宝玉 最后出家辞父,不就是在大雪天吗?凑巧,宝玉有一 丫鬟也叫绮霰,看来这些都是曹公有意为之的。
楼
《说文》:“楼,重屋也。”
用“楼”命名的书房有王世贞的 “尔雅楼”、钱谦益的“绛云楼”、朱 耷的“半哭半笑楼”。
房
《说文》:“房,室在傍者也。” 古 人用“山房”命名书房的很多,如宋濂 的“青萝山房”、胡应麟的“二酉山 房”、吴敬梓“文木山房”、林则徐的 “云左山房”等。
馆
计成《园冶》:“馆,散寄之 居”。 用“馆”命名的有王世贞的 “小酉馆”、丁敬的“龙泓馆”、龚自 珍的“盟鸥馆”、梁鼎芬的“寒松馆” 等。
舍
《说文》:“舍,市居曰舍。”其本 义为客舍,后指代房屋。
单用“舍”字作书房名的较少,而 以“精舍”命名的较多。如赵汸的“东 山精舍”、潘祖荫的“八求精舍”、张 大千的“摩耶精舍”等。
居
“居”本是动词,后引申为名词,指 住宅、房屋。 文人书房不乏用“居” 字命名的,如朱彝尊的“静志居”、杨 树达的“积微居”(《荀子·大略》: “尽小者大,积微者著”)、沈钧儒的 “与石居”。
怡红院
宝玉的居处名。第十七至十八回上说,因“此处 蕉棠两植,其意暗蓄‘红’‘绿’二字在内。”因此, 宝玉为其题名“红香绿玉”,后因元妃不喜“绿玉”, 亲改题“怡红快绿”,即名曰:“怡红院”。这里 “红”表面上指“海棠”,其实,暗指红妆女子,恰 巧,这里的海棠不就名“女儿棠”吗?“怡红”,即怡 悦于女子也。宝玉喜红,住处曰:“怡红院”,自号 “怡红公子”,他的书斋叫“绛芸轩”,旧号名“绛 洞花主”,均离不开一“红”字。他是有“红”则怡, 失“红”则痴、无“红”则悼。我总认为宝玉的居处 名“怡红”,乃“忆红”也,即缅怀追忆当日所有之 女子之意。他要为闺阁立传,以不使其与自己一起泯 灭也。
蘅芜苑
宝钗的居处名。因苑内遍植各种异藤香草而得名。“蘅芜” 是传说中的香草,据《拾遗记》载:“(汉武)帝息于延凉室, 卧梦李夫人授帝蘅芜之香。帝惊起,而香气犹着衣枕,历月不 歇。”中国古代喜用香草喻君子,以“蘅芜”名居处,又取号 “蘅芜君”,是暗示薛宝钗乃闺阁中之君子也。书中的宝钗确实 如此,她容貌丰美,知书达礼,随分从时,面面俱到,是封建家 族眼中几臻完美的女性形象。过去,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即黛玉 是“绛珠仙草”下凡,为何不用“香草”名其居?而偏让宝钗呢? 如今琢磨来,我觉得这里可能另有隐义。黛玉瘦弱,却以竹名其 居,是在暗示她劲节、瘦挺,硬的一面;宝钗丰腴,却以草名其 居,暗示着她圆润、香软,柔的一面;钗黛二人间的争斗,体现 着柔与硬的争斗,最终宝钗以柔克刚取得了胜利。此外,用牵藤 引蔓来名室,是否也含有讽刺宝钗善攀附之意呢?
秋爽斋
探春的居处名。大观园内其它几位的居处名,均以实物实景 命名,惟独探春的居处以季侯命名,叫秋爽斋,这很奇特。探春 素喜阔朗,从其居处看,突出一个“大”字,第四十回写道: “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垒 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 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 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 着一幅对联,乃是颜鲁公的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 泉石野 生涯 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 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透着爽逸之气;从其做事看, 她率直、果敢、大方,结诗社、理家政,一巴掌打在王善保家的 脸上,也体现了豪爽大气的一面。因此,她的居处命名为“秋爽 斋”,她自号“秋爽居士”是十分贴切的。只可惜,她“才自精 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最终也只落得个远嫁海隅的结果。
紫菱洲
迎春居处名。第二十三回上曾说迎春住进“缀锦楼”,第三 十七回上又说她住的地方叫“紫菱洲”,这有些矛盾,但我觉得 无论从寓意还是暗示作用来说,迎春的居室名叫“紫菱洲”都比 叫“缀锦楼”要好得多。从第七十九回宝玉写的“紫菱洲歌”中 “池塘一夜秋风冷,吹落芰荷红玉影。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 霜压纤梗”的诗句看,“紫菱洲”四围有成片的菱荷,因此,方 有此名。迎春搬进来后,遂以“菱洲”为号。其实,名字除去取 自实景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在里边,一方面“菱”,谐音 “怜”,“紫菱”,自怜之意也。这种用法《红楼梦》中很常见, 如,香菱(相怜)、贾菱(假怜)等。另一方面“菱”,又谐音 “零”,含有“零落”之意,这既暗示着懦弱的迎春整日自叹自 怜的生活境遇,又预示着她在“重露繁霜”之下,最终将零落的 悲惨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