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失业原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失业原因分析

内容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现象,有着“天之骄子”美誉的大学生居然也开始面临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受到普遍关注。

关键词:大学生、失业原因、奥肯定律

正文:大学生失业原因

一客观原因

失业意味着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大于需求,是劳动力供求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从量上来讲,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是一国经济发展规模,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参与率。需求方面:劳动力要变成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出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产品,必须要与一定的物质要素相结合。如果可利用的物质要素的数量不能满足劳动力与之结合的需要,一部分劳动力就会因无法与物质要素相结合而不能进入生产过程,从而使其处于闲置状态,即出现了劳动力失业的问题。而一定时期内能够与劳动力进行结合的物质要素的数量,总是一定的,这就决定了经济运行对劳动力的需求是有限的。如果现有的劳动力供给超过需求,则必然发生劳动力失业。

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一方面,机器化的大生产、专业化的分工代替了手工作坊,机器大规模替代劳动,资本有机构成迅速提高;而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有其明确的追求目标;企业要在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地追求利润最大,就得减少成本(主要是劳动力成本)。这些造成企业对劳动力需求逐渐减少。供给方面: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数的突发性增加源自1999 年开始的高校超常规扩招,扩招对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数每年都以几十万的速度在增加,这使得大学生就业压力有增无减。这就导致大学生供过于求。

市场原因:奥肯定律在中国失效

奥肯定律我们可以知道,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这种关系并不是十分严格,它只是说明了,产量增加1%时,就业人数上升达不到1%。原因可能是产量的增加是通过工人加班加点来达到的,而非由于增加就业人数;也可能是社会增加了第二职业人数,从而使就业量小于产量增加的百分比。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虽然经济增长无疑是就业增长的前提,但是,高经济增长并没有创造出人们期望的那么多的就业岗位。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率,年平均达到9.4%,但并没有带来就业的相应增长。1985—1990年,中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7.89%,同期就业人口平均增长率为2.61%;1991—1995年,中国GDP平均增长率为11.56%,同期就业人口年增长率为1.23%;1996—1999年,中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8.30%,同期就业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96%。数据显示,1991年以来,中国GDP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与前期相比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奥肯定律在中国出现变异。

目前,我国出现了较高速度的经济增长与较缓慢的就业增长的矛盾。从就业弹性系数的具体数字来看,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大,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就业增长0.32个百分点。但自90年代以来,逐渐缩小,我国目前总体就业弹性为0.1,既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只能带动0.1个百分点的就业增长,大约是80万人。国际经验表明,一国实行不同的经济发展、技术选择战略,必然形成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不同的就业结果,经济增长并不会自然导致最大化就业。

二自身原因

现阶段的许多大学生都是为应试而学习,到了考试前才端起书本念书,大学四年

处于一种漫无目的的混日子的状态。这样,学习不优秀能力不强的大学生比比皆是。另一方面,一些高学历的人也不一定有高能力。总之,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下降。而现在经济形势下要求我们大学生不仅仅是智力方面的问题,还需要有综合素质,其中包括品质,学识,业绩等等各方面。

另一方面大学生普遍期望过高。许多毕业生的就业价值存在问题,他们认为高学历就不应该进车间,不愿从基层做起。国家机关招人不多却受追捧。据统计,近50%的大学生在就业期间因达不到企业要求的吃苦耐劳的水平而被淘汰。麦当劳、好利来等一些知名企业表示,由于不能承受基层的艰苦锻炼在试用期被解聘的人数一直居高不下。

总结:综合客观与主观因素,,现阶段大学生失业现象是长期存在的。大学生要避免失业,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这样分才能最大限度避免失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