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文体分类概论

合集下载

文体分类知识点归纳总结

文体分类知识点归纳总结

文体分类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文体概述文体是指文学作品的体裁和形式。

文体是文学作品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结构,它包括作品的体裁、形式、语言、风格等方面的表现。

文体的分类主要包括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

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二、散文1. 定义:散文是一种以叙述事实、抒情议论为主要形式的文学作品,它通常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自由度较高。

2. 特点:散文以平实、自由、灵活的语言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具有真实性和可读性。

散文形式多样,如议论文、记叙文、散文随想等。

散文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

3. 代表作品:《林海雪原》、《红楼梦》、《离骚》等。

三、诗歌1. 定义:诗歌是一种以韵律和节奏为主要特征的文学作品,它通过对语言的艺术处理,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和意境。

2. 特点:诗歌以押韵、节奏和韵律为主要特征,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和鲜明的个性化特点。

诗歌形式多样,如古体诗、现代诗、民间诗歌等。

3. 代表作品:《赋得古原草送别》、《将进酒》、《庐山谣》等。

四、小说1. 定义:小说是一种通过虚构故事情节展现人物形象和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它以故事情节为主,通过叙述和对话展现人物性格和生活境遇。

2. 特点:小说以虚构的故事情节为主要特征,展现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和人物形象,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3. 代表作品:《红楼梦》、《骆驼祥子》、《活着》等。

五、戏剧1. 定义:戏剧是一种通过对话和表演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文学作品,它是文学和表演艺术的结合。

2. 特点:戏剧以对话和表演为主要形式,展现了丰富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具有较强的舞台表现力和社会意义。

3. 代表作品:《雷雨》、《茶馆》、《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六、其他文体1. 日记:以记录个人生活经历和感受为主要形式的文学作品,具有真实性和个性化特点。

2. 书信:以书信形式表达情感、思想和交流信息,具有亲切感和私密性。

3. 散文随笔:以叙述、议论或抒情为主要内容的散文作品,形式自由,内容多样。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ppt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ppt

❖ 19世纪初,现实型文学不断发展,于三四十年代 出现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现实主义文学创作首 要原则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写作,倡导全 面细致地面对现实、反映现实、再现现实的真实 ,对现实中假丑恶进行犀利地剖析和深刻地批判 ,因此也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 18世纪末,英国工业化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 回归自然”呼声高涨,于是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思潮。浪漫主义文学以强烈的主观态度、热烈奔 放的情感力量、无拘无束的幻想精神、奇特神秘 的艺术色彩,将理想型文学发展到了极致。强调 主观创造和自我表现,成为了浪漫主义的首要原 则。
❖ 散文,广义指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 品,狭义指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 重真情实感的文学体裁。散文的特征是形 散而神不散,即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抒 写真情实感,形散指运笔自如,不拘成法 ;神不散指中心明确,主题突出。
❖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 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基本特征是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
❖ 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话语系统的结构形 态。
❖ 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 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抒发思想 感情的文学体裁。基本特征是:凝练性、 跳跃性、音乐性。凝练性表现在:用高度 概括的艺术形象、极其精炼的文学语词最 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跳 跃性表现在:遵循想象和情感逻辑,超越 时空限制,动作之间没有连续性。音乐性 表现在诗具有节奏停顿、押韵排序。
作业布置
❖ (一)复习上课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完成教材 P219的复习要点并整理成笔记,下次课上课之前 检查笔记,作为平时成绩考核内容之一。
❖ (二)预习第十章的知识。 ❖ (三)讨论发言:举例子说明什么是诗?
❖ 19世纪的现实主义即“批判现实主义”发展到了 20世纪,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出现了前苏联的社 会主义现实主义和中国的两结合型文学。社会主 义现实主义奠基之作是高尔基的《母亲》,在现 实革命发展中真实再现现实,把革命的政治倾向 性和艺术描写的真实性高度统一起来,把革命浪 漫主义当成组要组成部分,展现胜利的明天,鼓 舞人们为伟大的理想而奋斗。两结合型文学即革 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互结合的文学,革 命现实和革命理想相辅相成,有机统一,革命现 实主义是基础,革命浪漫主义是主导,用革命理 想激励人们前进。

第九章文学作品的体裁

第九章文学作品的体裁

第九章文学作品的体裁目录第一节诗歌第二节散文第三节小说第四节戏剧文学第五节影视文学所谓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是文本的基本要素在相互作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特殊关系的体系。

在长期的文学发展和婚变过程中,适应反映不同生活的社会需要,适应人类自身不同的审美需求,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文学样式。

在繁多的文学样式中,按照一定的标准,可以将其分成几个类别,于是就产生了体裁分类问题。

由于使用的标准不同,分类也就有种种不同的方法。

目前国内学界常见的有“三分法”、“四分法”和“五分法”。

所谓三分法,是根据作品形象构成的特点,把文学体裁分成抒情类、叙事类和戏剧类【选择】。

这种分类方法标准比较统一,但忽视了各类体裁的作品在结构、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四分法”是根据作品题材的选择、形象的塑造、结构的方法以及语言的特色和表现手法的不同等,把文学作品分成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和散文四类【判断】。

这种分类定名具体,易于掌握,并肯定了形式多样的散文在文学领域中的独立地位。

“五分法”是在“四分法”的基础上将新兴的“影视文学”补充进来。

本章采用的是“五分法”,即把文学体裁分成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并依次分别讲述它们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第一节诗歌一、诗歌的含义“诗言志”说是中国诗歌最早的一个理论命题。

其中的“志”,据文史学者闻一多考证,有“记忆、记录、怀抱”等意义。

最初人们作诗是为了记忆,那时文字尚未出现,为了把生产斗争以及生活中的经验传授给他人或下一代,用押韵的、可以口耳相传的“诗”来记录比较方便。

后来文字产生,诗的含义就有了变化,有了表达思想、意愿、志趣等含义。

在西方,“诗”这个语词的“意义是拉丁语中所谓的精致的讲话。

在所有诗论中,“以情论诗”最具有影响。

我国汉代《毛诗序》中提出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即从发生学的角度指明了诗的抒情属性。

自从晋代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靡”后,“以情论诗”之说便日益普遍。

在西方,许多诗人和论者也强调诗是情感的抒发。

文体分类知识点总结归纳

文体分类知识点总结归纳

文体分类知识点总结归纳文体是指语言文字表达的方式和特征。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语言风格以及结构特点。

文体分类是语言学和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各种文学作品,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本文将对常见的文体进行分类和知识点总结归纳,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文学文体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一、文体概述文体是指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

在文学创作和应用性语言文字表达中,因适应不同文学创作和应用性要求,而创造了各种不同的体裁形式。

文学作品经常根据内容、形式和语言文字的特征特性而划分为不同的文体,有古代文学体、现代文学体,有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的文体类型。

不同的文体在表达方式、结构和特点上有所不同,因此研究文体分类对于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提高写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学常见文体分类1. 散文散文是用散漫的笔法描绘客观事物和表达主观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

散文没有诗歌那种艺术的紧张感和压缩感,以随心所欲、面面俱到、行文舒展的特点,自由而灵活地展现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散文种类繁多,有记叙散文、议论散文、抒情散文等多种形式。

2. 诗歌诗歌是一种以音韵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文学形式。

它表现为对于所描写对象的高度、紧凑、音响感和图像性。

诗歌包括韵文和散文两大类。

韵文是按韵律和格律写成的,散文指不按照格律和韵律写成的诗歌。

诗歌的形式和结构相对固定,句式和音律要求严格,语言高度艺术化。

3. 小说小说是一个通过虚构故事和对人物情感和思想心理的刻画来表达作者思想和与社会直接相关情感的文体。

小说有西方和东方两大体系。

以西方为代表的古典小说,有村落小说、考究型小说、悬疑小说、侦探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幻想小说、冒险小说、武侠小说、科幻小说等;以东方为代表的民间小说,有谐足小说、评话小说、讽刺小说、戏曲小说、通俗小说、笑话小说、神鬼小说等多种类型。

4. 戏剧戏剧是一种用言语和动作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行为情感的文学艺术形式,包括话剧、音乐剧、舞台剧等多种形式。

大学 文学概论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大学  文学概论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三 象征型文学
《死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象征“那时代的中国;象征美国社会;象征腐败的北洋政府
三 象征型文学
《春蛾》
木斧 永远充满了旺盛的精力 在无穷无尽的岁月中 吐着无穷无尽的丝 后来,无忧无虑地睡了

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新历史主义小说
定义:反叛传统历史观念的文学批评,不承认历史是客
观的、真实的。
观点:
历史是一种表述,是一种文本,一种话语 不存在所谓‚真实‛或‚客观‛的历史 历史是多元化的历史
新历史主义小说
国内新历史主义文学潮流的基本特点:
反叛旧有的历史观念--“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确立新的历史观念--“一切历史都是欲望的历史‛ (题材)告别‚正史‛走向‚野史‛。
你老了吗?不! பைடு நூலகம்过是休息一会 一朝冲出网茧 看,一只会飞的蚕!
三 象征型文学
(二)朦胧性
朦胧(ambiguity),作品的意蕴朦胧隐晦,作品 具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 ‚言外之意‛、‚韵外之旨‛,‚象外之象、 象外之意‛。
三 象征型文学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里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象征主义文学:19世纪中叶肇始于法国,以爱伦· 坡
与波德莱尔为先驱,作为文学思潮在19世纪70年代形成。
基本特征:象征性;暗示性;朦胧性
(四)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是存在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之间的
一个文学思潮,是现代西方文学中许多流派的总称,包 括象征主义、意识流小说、表现主义、存在主义、荒诞 派、新小说、黑色幽默等等。

文学概论 第9章 类型和体裁

文学概论 第9章 类型和体裁

矛盾冲突
• (美)布罗凯特:“一个剧本要激起 并保持观众的兴趣,造成悬念的氛围 ,在要依赖‘冲突’(conflict)。 事实上,一般对戏剧的认识便是:它 总包含着冲突在内——角色与角色间 的冲突,同一角色内心诸般欲望的冲 突,角色与其环境的冲突,不同意念 间的冲突。” • 《雷雨》的矛盾冲突
• • • •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类型 • 一、现实型文学 • 1、再现性 • 2、逼真性
• ……你骂我客观,说这种客观态度是对 善和恶的漠不关心,说它是理想和思想 的缺乏等。您希望我在描写偷马贼的 时候应该说明:偷马是坏事。不过话说 回来,这种话就是我不说,别人也早已知 道了。让陪审员(指读者——引者)去 裁判吧,我的工作只在于表明他们是什 么样的人。 • —— 契诃夫
• • • • • • • •
二、小说 1、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 2、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 3、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三、剧本 1、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 2、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 3、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 曹禺:“戏剧究竟不同于小说、散文,它 的容量是有限的…我们当中有这样的作者 ,他企图在一出戏里表现出很多的思想, 时常把主题弄得过分复杂,人物、故事也 因而要排得很多。舞台上短短的几个小时 里,常常使观众眼花缭乱,忙不过来,对 戏里一个一个的思想和问题不能有一点从 容的心情好好接受。”
• 二、理想型文学 • 1、表现性 • 2、虚幻性
• 三、象征型文学 • 1、暗示性 • 2、朦胧性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本体裁
• 二分法:韵文和散文 • 刘勰:“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 ,有韵者文也。“ • 亚里士多德:把史诗、戏剧等有韵文体统称为诗 ,无韵文体则包含各种文学和非文学,乃至应用 文体。

文体分类知识点总结

文体分类知识点总结

文体分类知识点总结一、文体的定义和分类1. 文体的定义文体是指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形式和特点,是文学作品的表现形态和语言风格的种类。

文体是指文学、语言、文章、写作等方面的客观现象和个人表现的方式,文体不仅仅是一种文字形式或者一种写作技艺,而是从文学形态化的角度来看待文学作品的风格和形式。

2. 文体的分类文体的分类主要有三种方式:按表现形式、按功能性和按传统分类。

按表现形式分为散文、诗歌、戏剧等。

散文是散发性的文学作品,写作形式灵活,可以根据需要更改行文结构和语言风格。

诗歌是以韵律和节奏为主要特点的文学作品形式,其表达的方式和形式更为抽象和丰富。

戏剧是文学作品表现形式中最富有戏剧性的一种,通过人物对话和表演来表现故事情节和思想内涵。

按功能性分为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表现对生活、对文学创作的认识和追求。

非文学作品则是为了实现特定的功能而写的作品,比如新闻报道、广告宣传等。

按传统分类则分为古代文体和现代文体。

古代文体包括辞赋、文言文、律诗等,而现代文体则包括白话文、新诗、现代戏剧等。

二、文体的特点和表现方式1. 散文的特点和表现方式散文的特点是语言自由、表现形式多样、情感真实、内容丰富。

散文的表现方式主要包括叙述、描写、议论等。

叙述是对事件、事物进行叙述和记述,描写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和展现来表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议论则是对问题进行评论和分析。

2. 诗歌的特点和表现方式诗歌的特点是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意义多层次。

诗歌的表现方式主要包括韵律、节奏、意象等。

韵律和节奏是诗歌的基本特征,通过对音韵和韵律的处理来表现诗歌的美感和艺术性,意象则是诗歌表现的主要手法,通过生动的意象来表现诗歌的情感和思想。

3. 戏剧的特点和表现方式戏剧的特点是人物塑造、情节发展、舞台表现。

戏剧的表现方式主要包括对话、动作、布景等。

对话是戏剧表现的主要方式,通过人物对话来表现戏剧的情节和冲突,动作是戏剧表现的辅助手段,通过人物的动作来表现戏剧的情感和氛围,布景则是戏剧表现的辅助手段,通过舞台布景的设计来表现戏剧的场景和背景。

第九章 文学作品类型和体裁.ppt

第九章 文学作品类型和体裁.ppt

2019-8-17
谢谢观赏
22
诗歌的特征
2、丰富多彩的想象
想象的实质就是为情感造型,通过丰富的想象, 为原本不具形体的感情创造鲜明、感人、 具体、多彩的形象。
2019-8-17
谢谢观赏
23
“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 锡《竹枝词九首》之一)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宣洲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2019-8-17
谢谢观赏
15
二、诗歌的特征
1、浓厚的情感内涵 叙事文本把情感蕴含在叙述之中,感情
依附于故事、人物或情节。 诗歌情感的表现是直接的,省略了情感
发生的原因和过程,直接表现情感本身。
2019-8-17
2019-8-17
谢谢观赏
8
2、抒情性作品的构成
抒情性作品由抒情内容和抒情话语两部分构 成。
抒情内容即文本表现出来的情感过程和意义; 抒情话语即表现抒情内容的语言形式。 它与抒情内容之间有直接融合的关系。
2019-8-17
谢谢观赏
9
3、抒情话语与抒情内容的直接融合
抒情话语主要通过强调话语显现特定的声音 和画面效果来象征性地表达情感。
必然会造成诗歌语言表现在逻辑结构上的跳跃性。 跳跃性的结构却给情感提供了表现的空间,也给
读者留下了想象、体验感情的空间。
2019-8-17
谢谢观赏
26
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文体的分类(精品课件)

文体的分类(精品课件)

文体的分类文体分类一、现代文体:现代文体主要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报告文学、儿童文学(儿歌、童话、寓言等)、民间文学、杂文等。

此外还有实用文,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四类。

文体特点分类(一)、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中心思想必须明确、集中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指所写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记叙的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插叙1从内容及表达方式分:①简单记叙文②复杂记叙文2)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分:①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②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③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④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二)、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展过程和事理的成因、功过的一种文体.说明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

所谓“特征”就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标志。

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1、从说明对象内容分①实体事物说明文②事理说明文③科学小品文从语言表达方式分①平实说明文②文艺性说明文三、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方式,通过事实、摆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按论证方式分:立论文驳论文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四、应用文应用文是一种切合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的实际需要,具有一定格式、篇幅短小、简明通俗的实用文体。

书信笔记:日记、笔记公文:通知、通报、报告宣传:广告、演讲板报、新闻、通信、产品说明书告示启示、海报礼仪请柬、祝词、唁电契据条据(收条、借条、领条、欠条、假条、留言条等)、合同、条约传志人物传记、地方志二、古代文体:古代文体大致上可以分为韵文(诗、骈文、散文,包括史传文;文体特点分类一、诗歌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

文体相关知识点总结初中

文体相关知识点总结初中

文体相关知识点总结初中一、文体的定义和分类文体是指在语言文字表达方面的一种特定风格或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的表达需求。

文体可以分为散文、诗歌和戏剧三大类,每一类还可以根据表达方式和目的进行更细致的分类。

1. 散文散文是一种以抒发思想感情、叙述事实和描述现象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体裁。

它可以根据表达方式分为记叙文、议论文和描写文等不同类型。

2. 诗歌诗歌是一种以抒发感情、写意和表现美的文学表达形式。

它以语言的艺术和韵律感为主要特点,可以根据韵律、格律、形式和内容分为不同类型,如韵文诗、律诗、绝句和七言诗等。

3. 戏剧戏剧是一种以表演为主要手段,通过舞台表演、对话和情节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的文学艺术形式。

它可以分为话剧、音乐剧、舞台剧等不同类型。

二、散文的特点和鉴赏方法散文是最为灵活多样的文体,它以叙述、议论和描写为主要目的,可以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文学技巧来表现个人思想感情和生活体验。

散文鉴赏的方法主要包括解读题意、分析结构和语言、品评主题等方面。

1. 解读题意散文的题意是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主导情感。

通过阅读和分析散文的内容,我们可以从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两个层面来理解散文的题意,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 分析结构和语言散文的结构和语言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它包括篇章结构、段落结构和语言表达等方面。

通过分析散文的结构和语言,我们可以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从而更深入地了解散文的精彩之处。

3. 品评主题散文的主题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和情感,它反映了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通过品评主题,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散文的内涵和特点,从而更好地欣赏和领略其中蕴含的美意。

三、诗歌的特点和鉴赏方法诗歌是一种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的文体,它以表现感情、抒发思想和歌颂美的方式来展现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诗歌鉴赏的方法主要包括韵律分析、音韵分析和形象表达等方面。

1. 韵律分析诗歌的韵律是其最为鲜明的特点之一,它通过音节、格律和韵脚的运用来增强语言的韵味和音乐性。

《文学理论教程》第九章

《文学理论教程》第九章

第四篇文学作品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本章知识点本章练习本章总结本章常见问题本章扩展资源本章知识点本章概述:本章重点介绍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关于文学、艺术类型的划分,历史上有多种见解。

我们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解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

由文学作品话语系统的不同结构形式所决定,文学作品形成诗、小说、剧本、散文和报告文学等基本体裁。

第一节文学作品的类型本节概述:总结历史上文学创造的普遍规律,我们根据文学创造的主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知识点1:现实型文学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一)再现性现实型文学偏重于对客观现实的冷静观察和理智分析,直接揭示现实矛盾,触及人生。

现实型文学在再现现实时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反对主观随意性。

作家不直接出面在作品中表露自己的主观倾向,是现实型文学创作的重要原则。

现实型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反映形态,同样包含着对现实生活的情感评价。

(二)逼真性逼真,是指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

客观事物感性状貌和细节的真实,是它的特色。

现实型文学从现实生活实际出发,描写生活里本来就有的事物,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创作材料,反映客观存在,表现作者真切的现实感受。

知识点2:理想型文学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一)表现性(二)虚幻性知识点3:象征型文学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一)暗示性(二)朦胧性知识点4: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一)古代:文学类型的初步形成在古代文学活动中,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文学初步形成。

文学理论第九讲文学作品类型和体裁共44页PPT

文学理论第九讲文学作品类型和体裁共44页PPT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论第九讲文学作品类型和体裁
1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7、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18、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1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0、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第九章 文体分类概论

第九章 文体分类概论

第九章 文体分类概论学习与理解的要点1.了解文体的概念和文体演变的历史过程;2.掌握文体分类的依据和原则第一节文体分类的历史发展一、“文体”的概念我们这里所讲的“文体”,指的是文章为适应多种需要而形成的体裁和样式。

鲁迅曾经说过:“凡有文章,倘或分类,都有类可归。

”文体是文章分类的产物。

有了不同的文章体式,也就有了“文体”这一概念。

当我们谈到具体文章的时候,总是针对着特定的文体而言。

当我们准备动手写文章的时候,同样首先要确定所写文章的类型。

不难看出,文体问题是文章写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前人对这个问题早已做过探索和说明。

明代徐师曾作有《文体明辨》一书,对当时的文章体式进行了辨析讨论。

明代陈洪谟指出:“文莫先于辨体,体正而后意以经之”。

其意是说,写文章首先要辨明体式,然后再安排内容。

显然,这里强调的是文体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有关文体常识问题,我们在中学阶段已经涉及到了。

中学语文教学中习惯于把文章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几大类,每类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

当然,中学阶段学习的文体常识是一些基础性的文体常识,还没有涉及到较细致的文体分类问题。

到了大学阶段,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需要了解较多的文体常识,需要增强阅读与写作过程中的“文体感”,以求能够写出“入体”、“得体”、“合体”的文章。

为此,我们有必要讨论文体分类的一般性理论和方法问题。

文体分类是文章繁富多样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人们对文章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

初萌形态的文章,由于数量有限,质量不高,谈不上分类问题。

甲骨文是我国早期初萌形态的文章,属于某些零星的片断的记述,因而还谈不上文体分类问题。

后来,随着文章的成熟和其功能的扩大,各种不同的体裁、文种就产生了,文体分类问题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有些文体类别,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独立体式的,有些文体类别则是经过人们有意识的划分而形成独立体式的。

不管属于哪种情况,文体分类都是人们对文章的认识深入的表现,也是文章的功能日趋细密的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文体分类概论学习与理解的要点1.了解文体的概念和文体演变的历史过程;2.掌握文体分类的依据和原则第一节文体分类的历史发展一、“文体”的概念我们这里所讲的“文体”,指的是文章为适应多种需要而形成的体裁和样式。

鲁迅曾经说过:“凡有文章,倘或分类,都有类可归。

”文体是文章分类的产物。

有了不同的文章体式,也就有了“文体”这一概念。

当我们谈到具体文章的时候,总是针对着特定的文体而言。

当我们准备动手写文章的时候,同样首先要确定所写文章的类型。

不难看出,文体问题是文章写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前人对这个问题早已做过探索和说明。

明代徐师曾作有《文体明辨》一书,对当时的文章体式进行了辨析讨论。

明代陈洪谟指出:“文莫先于辨体,体正而后意以经之”。

其意是说,写文章首先要辨明体式,然后再安排内容。

显然,这里强调的是文体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有关文体常识问题,我们在中学阶段已经涉及到了。

中学语文教学中习惯于把文章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几大类,每类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

当然,中学阶段学习的文体常识是一些基础性的文体常识,还没有涉及到较细致的文体分类问题。

到了大学阶段,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需要了解较多的文体常识,需要增强阅读与写作过程中的“文体感”,以求能够写出“入体”、“得体”、“合体”的文章。

为此,我们有必要讨论文体分类的一般性理论和方法问题。

文体分类是文章繁富多样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人们对文章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

初萌形态的文章,由于数量有限,质量不高,谈不上分类问题。

甲骨文是我国早期初萌形态的文章,属于某些零星的片断的记述,因而还谈不上文体分类问题。

后来,随着文章的成熟和其功能的扩大,各种不同的体裁、文种就产生了,文体分类问题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有些文体类别,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独立体式的,有些文体类别则是经过人们有意识的划分而形成独立体式的。

不管属于哪种情况,文体分类都是人们对文章的认识深入的表现,也是文章的功能日趋细密的表现。

文体的标志通过文章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

从属性上看,文体属于形式因素,即文章的语言结构、篇章结构所形成的外部形态。

它规定、影响语言的表达方式。

文体的这种形式因素,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和历史的继承性。

在传播和交流活动中,文体形式还会反作用于文章的内容。

因此,我们不能低视文体的形式构成和形式作用。

但是,文体形式又不能完全独立于思想内容之外。

文体形式和思想内容相互联结,相互规定。

在写作实践中,内容和文体都可能起到一种先导作用,按照内容定体式或按照体式定内容的现象都是存在的。

不过,从文章的本质功能讲,内容是文体内在的支配因素。

文体的分衍,不是形式上需要不同的体式,而是内容丰富、功能多样的表现。

二、文体演变的历史过程文章只有具备一定的体裁,才能更好地发挥载体功能。

每种裁一旦形成,就会有约定俗成的名称,也会有相对稳定的格局和语体。

当然,从历史视角看,这种格局和语体,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运演和社会需求而不断地更新、变化。

正如前人所言:文章体制,与时因革,时世既殊,物象既变,心随物转,新裁斯出……文章应时而生,体各有当。

我国古代文章史说明,每一变革的历史时期,都有文体的变化,都有相应的文体分类。

下面,我们将有关文体分类的历史状况,作一概略的介绍。

宏观地讲,我国古代的文体分类,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产生于先秦,属于文体分类的萌动期;第二阶段产生于汉魏六朝,属于文体分类的成熟期。

第三阶段产生于明清,属于文体分类的发展期。

殷周时期的文章分类,还处于不自觉的阶段,即已经有了初萌形态的文章类型,但这种类型是在写作、使用中自然形成的,没有人为的研究和划分。

“五经”已显示出文体类型倾向。

《易》是早期的哲学,谈到的问题有哲理性、抽象性、概括性;《尚书》是记言、记事的文集,其中有不少告示;《礼》着重记述当时的有关规章礼制;《诗》用于言志遣兴,属于文学作品;《春秋》记载历史事件,属于史书。

“五经”对后世文章体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齐人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文章篇》中认为“五经”是后世文章的原始:夫文章者,原出五经:诏命策檄,生于《书》者也;序述论议,生于《易》者也;歌咏赋颂,生于《诗》者也;祭祀哀诔,生于《礼》者也;书奏箴铭,生于《春秋》者也。

颜氏所言,虽然有些绝对化,但后世文章在“五经”基础上分衍,却是符合实际的。

不难看出,“五经”首开文体分类的先河。

先秦除了以“五经”为代表的文章大类外,小的文种也萌芽了。

在《诗经》和《尚书》内部,还有细小的文种。

《诗经》中的风、雅、颂,按作者而划分,“风”来自民间,“雅”出自上层社会,“颂”是祭告神灵的乐歌。

至于赋、比、兴,则是按表达的方式方法划分。

“赋”即直接言事,“比”是使用比喻,“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事。

《尚书》汇集了殷周时代的应用文书,其中有誓、命、训、诰等名目,实际上已成为应用文书的文种名称,后世公文就在这一基础上完善起来。

从汉代开始,文体分类进入了一个自觉的历史时代。

在文体繁衍的基础上,汉代一些文人学者开始比较系统地研究、探索文体分类问题。

东汉末期,蔡邕在《独断》一文中把帝王下谕群臣的文章分为策、诏、制、戒四类,把群臣上书帝王的文章分为章、表、奏、议四类。

策是受封载案的文书,诏是指示、告知的文书,制是典章类文书,戒是戒敕类文书。

章用以“谢恩”,表用以“陈情”,奏用于“弹劾”(检举揭发),议用以“执异”(发表不同意见)。

虽然蔡邕的文体分类就宫廷文书而言,未涉及到社会性文章,但它指明了文种,显示了“上行”和“下行”的关系,在文章分类史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稍后,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就文体分类提出了新的见解。

他写道:“夫文本同而未异。

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显而易见,曹丕在这里就所有的文章而讨论问题,而且指出了四大类文体的特点。

奏议类即应用文章,要写得典雅;书论类即议论文章,要阐明道理;铭诔类即祭悼文章,要写得符合实际;诗赋类即文学作品,要写得华美秀丽。

这种分法比较合理,论述也颇精当。

晋代以降,研究文体分类的学者日渐增多,文章选集和文章论著不断涌现,文体分类走向成熟和深入。

陆机在《文赋》中把当时主要的文章分为10类,而且指出了各自的特点:“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而闲雅,说炜晔而谲诳。

”挚虞考察和研究了文章源流,集聚不同的文种,编为《文章流别集》,并对文体作了理论上的探讨,写出了《文章流别论》。

可惜这些书早已散佚,只在有关类书中保留了部分片段。

标志古代文体分类走向完善、成熟的著作有两部,就是南朝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和梁太子萧统的《文选》。

《文心雕龙》是一部体大思精的文章学专著,前4篇是绪论,接下来的21篇是文体论,再下来24篇是创作论和批评论,最后1篇是序言。

在文体论中,作者重点论述到的文体有35种。

对每类常用文体,作者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讨论。

《文选》是一部文章选集,编者萧统时为昭明太子,所以也称《昭明文选》。

该书涉及的文体比较广泛,达43种,基本上包括了自先秦至魏晋六朝各种体裁的文章,作者在序文中还对有关文体作了辨析。

它对后世文章选本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唐、宋时期的文章选本,大体上延续《文选》的分类体例。

尽管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文章空前繁荣的一个时期,但在文体分类上没有大的突破。

明、清以来,文体分类在前人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

从划分出的数量看,明代达到了高峰。

徐师曾《文体明辨》把文章分为127种,贺复征《文章辨体汇选》分为132种。

由于这种分类过细,所以显得驳杂难辨。

到了清代,文体分类又由繁至简,由博返约。

清代文体分类方面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姚鼐编辑的《古文辞类纂》和曾国藩编辑的《经史百家杂钞》。

《古文辞类纂》广泛地收编了从西汉至明清的有名文章,把它们划分为13类。

《经史百家杂钞》在文体分类上首次使用二级分类法,即把所选文章分为三大门,每门下又分出具体文种。

其中,著述门包括论著类,序跋类,词赋类;告语门包括诏令类,奏议类,书牍类,哀祭类;记载门包括传志类,叙记类,典志类,杂记类。

共计11类。

就传统的一次性平列分类而言,这种二级分类法无疑是一种创新,它便于记忆和区分。

后来的文体分类,就采用了先分出大类,再在大类中划分小类的方法。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新的文体分类也就应运而生。

20年代初期,陈望道在《作文法讲义》一书中将文章分为记载文、记叙文、解释文、论辨文、诱导文五类。

1933年,夏丐尊、叶圣陶合著的《文心》中主张把文章和文学分开,把文章分为记述文、叙述文、解说文、议论文四类。

直至今天,文体分类上虽然有一些流行的分法,但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关于文学的分类,比较公认的是“四分法”:诗歌、散文、小说、剧本。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普遍采用“三分法”: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由于文体分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具体使用的需要而分类。

第二节划分文体的依据和原则一、划分文章体式的主要依据古往今来,人们要对文章作出分类,总是要有依据。

不同的分法有着不同的依据。

文章表现形态的多样性,社会传播方式和功能的多样化,决定了分类依据和标准的多样性存在。

人们可以从文章自身的属性进行分类,可以从传播方式和途径方面进行分类,可以从发挥的功能效应方面分类,可以从行文关系方面进行分类,可以从结构形式方面进行分类,还可以从题材构成、作者情况、语体风格等方面进行分类。

正如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分出的类型就不尽相同一样,文章分类的依据、标准不同,得到的类别也有差异。

当然,有些分类依据,只能在某一局部使用,例如,题材的分类,风格的分类,只能用在文学方面,行文关系的分类只能用在公文方面。

就全局性文体分类的来说,依据不宜过多,文体的名称应相对统一,这样便于写作和使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现象。

纵观文章分类史,我们可以看出,整体性的文体分类主要有下述三个方面的依据:(一)以语言声律为依据我国古人把文章从语言声律角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韵文,一类是散文。

刘勰在《文心雕龙·总术》中说:“今之常言,有文有笔。

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韵文简称为“文”,散文简称为“笔”。

韵文指句式整齐、讲究押韵的文体,如诗歌、词曲、谚谣、箴铭等,散文指句式参差、不讲究对偶押韵的文体,它是文章的主体,经籍、诸子、史传、诏诰等都包括在散文之中。

六朝以后,又有“骈文”和“散赋”的区别。

“骈文”也称“骈赋”,讲究声律,对仗,而“散赋”舒展自由,不讲究声律和对仗。

依据语言声律分类,所分出的两类文体的界限十分清楚,易于区别。

当然,这种分法过于简单,仅仅对于分别诗语与非诗语有意义,而对于其他方面的问题来说,就缺乏使用价值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