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语文-高二-2.9《出辞气远鄙倍》素材 为 和 乃 字的用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辞气远鄙倍》素材:和“乃”字的用法
“为”和“乃”字的用法
【命题规律】
(1)“为”和“乃”均为常考虚词。
(2)“为”多考介词用法,其中表被动用法更常考。“乃”多考副词的用法,其中表示出乎意料的用法更常考。
【例题解析】
1.下列句子中的“为”都是介词,试选出其中用于表被动的一组()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③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④持其踵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
⑤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⑥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孔雀东南飞》)
A.①③⑤B.②④⑥
C.①②③D.④⑤⑥
试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②表原因,因为;④对;⑥替。
答案A
点拨“为”作介词表被动时,常与“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2.对下列句子中,“乃”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②乃重修岳阳楼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④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试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副词,却。②连词,于是。③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④副词,才。
答案D
【考点总结】
1.“为”字用法归类
(1)介词
①表示动词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例: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例: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⑥表示被动。读wéi,可译为“被”。有时和“所”结合,构成“为所”“为……所”结构。
例:a.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所笑矣。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2)助词
读wéi,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乃”字用法归类
(1)副词
①表示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
例: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②可表示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逆转相背,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例:a.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③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或条件,可译为“才”“仅”等。
例:a.臣乃敢上璧。b.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④表示出乎意料,可译为“竟然”。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2)代词
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可译为“你的”。
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4)“乃”有时还作连词,可译为“于是”。
例:以为诸侯莫足游者,乃西入关见卫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