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艺术欣赏论文 窑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艺术欣赏论文窑洞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艺术欣赏论文--窑洞2009-10-10 16:46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

深层文化人民创造了陕北的窑洞艺术民间艺术。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

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小小窑洞浓缩了黄土地

的别样风情。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很

好的发展前提。同时,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

冬暖夏凉、十分经济、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由于自然

环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土的影响,窑洞形成各式各样的形式。但从建筑的布

局结构形式上划分可归纳为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形式。陕北延安窑洞,其中夹杂着窑洞式平顶房。窑洞是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渗透着人

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靠崖式窑洞(崖窑)

靠崖式窑洞有靠山式和沿沟式,窑洞常呈现曲线或折线型排列,有和谐美

观的建筑艺术效果。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有时布置几层台梯式窑洞,类

似楼房。

下沉式窑洞(地窑)

下沉式窑洞就是地下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塬区-没有山坡、沟壁可利用的地区。这种窑洞的作法是:先就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然后再向四壁窑洞,形

成一个四合院。人在平地,只能看见地院树梢,不见房屋。

独立式窑洞(箍窑)

独立式窑洞是一种掩土的拱形房屋,有土墼土坯拱窑洞,也有砖拱石拱窑洞。这种窑洞无需靠山依崖,能自身独立,又不失窑洞的优点。可为单层,也

可建成为楼。若上层也是箍窑即称"窑上窑";若上层是木结构房屋则称"窑上房

"。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确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

一、追根朔源

(一)窑洞与农耕文化的关系

1、窑洞的产生与农耕文化

地处甘肃省东部的黄土高原,气候温和。历史悠久,"周道之兴自此始"。

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发祥地,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更是绚丽多彩。要了解窑洞

发展就要追溯到远古农耕时期。经过几千年的风雨洗礼,窑洞像一位母亲,亲

历着朝代变迁,看着她的土地成长,看着农耕文化的开创发展,有着深厚的农

耕文化的痕迹,农耕文化的发展也带动了她的发展。

二十万年前,周族重视农业,周族历经从不窋到鞠陶、公刘三代,发展了

农业生产,创造了周的灿烂文化。原始人所住地穴皆是自然而成,没有阳光,

阴暗潮湿、又时常有野兽的危害,对人类生存十分不利,生活没有保障,也因

此不利于发展,在不窋执政时,鞠陶负责挖窑洞,所谓"陶复陶穴"就是周人根

据不同的地理条件而挖的两种形式的窑洞,古代窑与陶相同,有了窑洞,人们

就不再苦于野兽袭击,安全有了保障,开始定居生活,农业才因此而大力发展,窑洞便是农耕家园。

二、窑洞的挖掘方式

古老的窑洞在建筑学上属于生土建筑,其特点就是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生,简单易修、省材省料,坚固耐用,冬暖夏凉。单孔窑洞的宽一般是3.3米

到3.7米之间,高3.7米到4米之间,交口0.3米到0.4米。进深有1.7米到1.9米,平桩高有1.8米到2米,拱部矢高1.7米到1.8米。

窑洞的挖掘方法。

首先是挖地基:窑洞的方位确定之后,就开始挖地基,窑洞所指的地基乃

是你挖的窑洞类型先确定。如果门前有沟洼,可用架子车把土边挖边推进沟里,这样扔土方便,就比较省力。如果要挖地坑院,经济不好的家庭或者地形不利

于机械施工的,则完全要靠人力用笼筐一担一担的担上来,非常辛苦。过去人

们修庄子,只有利用农闲、雨天挖土运土,起早贪黑移的干活;饭前饭后的挤

时间,能担一担是一担,肩上的皮脱了一回又一回,双手上的茧子磨起一层又

一层;常常是老幼不得闲;这一辈人完不成,下辈人接着干。地基的大致形状

挖成以后,就要把表面修理平整,当地人叫做"刮崖面子"。刮者的眼力、技艺、手劲和力气好的话就能在黄土上刮出美妙的图案。

其次是打窑洞。地基挖成,崖面子刮好后,就开始打窑。打窑就是把窑洞

的形状挖出,把土运走。打窑洞不能操之过急,急了土中水分大,容易坍塌。

窑洞打好后,接着就是镞窑,或叫"剔窑"、"铣窑"。从窑顶开始剔出拱形,把

窑帮刮光,刮平整,这样打窑就算完成了。等窑洞晾干之后,接着用黄土和铡

碎的麦草和泥,用来泥窑。泥窑的泥用干土和才有筋,泥成的平面光滑平顺。

湿土和的泥性粘不好用。泥窑至少泥两层,粗泥一层,细泥一层,也有泥三层的。日后住久了,窑壁熏黑,可以再泥。

第三步是扎山墙、安门窗。窑泥完之后,再用土坠子扎山墙、安门窗,一

般是门上高处安高窗,和门并列安低窗,一门二窗。门内靠窗盘炕,门外靠墙

立烟囱,炕靠窗是为了出烟快,有利于窑洞环境,对身体好,妇女在热炕上做

针线活光线也好。

经过这几步的挖掘修整,窑洞基本挖成。

由人们劳动挖掘出的窑洞,有着独特的居住价值和文化内涵。它比较坚固、耐用。有着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窑洞。民间也流传着:有百年不漏的窑洞,没

有百年不漏的房厦。"

窑洞拱顶式的构筑,符合力学原理,顶部压力一分为二,分至两侧,重心

稳定,分力平衡,具有极强的稳固性。为了住着放心,也往往在窑洞里使上木

担子撑架窑顶。经过几辈人,风雨过来,几易其主,修修补补,仍不失其居住

价值。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窑洞的废弃越来越多,挖掘的很少,这种挖掘方

式会越来越不被人知道,这成为一种趋势。但还是希望在这些窑洞存在的时候,还有一些挖掘窑洞的人时,保存一些资料,希望的是这种精神能被人继承,让

我们这些中华子孙了解我们的文化,热爱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