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

第一章概述

1.1 编制背景

1.1.1项目名称

**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

1.1.2承办单位名称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1.1.3项目性质

新建

1.1.4项目类别

市政工程

1.2 编制依据、目的和范围

1.2.1 编制依据

1、政策、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4)《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5)《**省环境保护条例》

(6)《**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管理办法》

(7)《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8)《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0号)

2、标准、规范

(1)《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 47-2006)

(2)《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 50337-2005)

(3)《生活垃圾转运站评价标准》(CJJ/T156-2010)

(4)《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17-2009)

(5)《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计算及预测方法》(CJ/T 106-1999)

(6)《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 27-2005)

(7)《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给水与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05]157号)

(8)《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

(9)《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93)

(1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1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12)《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1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

(1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1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9)

(1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3、其他

(1)《**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2)建设方提供城市生活垃圾基础数据资料

(3)项目双方签订的工程咨询委托书和合同书

(4)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和证明文件

1.2.2 编制目的

本项目的建设以垃圾收集转运为手段,以达到城市生活垃圾的及时收集、转运、处理为目的,旨在营造**舒适的生活、经济和发展环境。

报告通过分析**现有垃圾产生量,预测未来十五年垃圾产生规模,配套设计垃圾中转站;根据各种转运工艺的适用条件,分析研究解决的方案和措施,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为建设经济合理的垃圾转运系统提供可行性建议。

1.2.3 编制内容

本报告主要为研究本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对项目的建设提供依据及对项目后期运营进行预测,本报告的编制主要为达到以下目的:

论述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确定工程建设规模;

提出合理的工程方案并加以论证、优化;

提出工程投资估算、效益分析、运行管理组织及实施进度计划;

提出资金筹措方案。

1.2.4 编制范围

1、由于**城区生活垃圾已纳入市区收运系统并作统一处理,且根据**政府统筹规划,本次可行性研究编制范围仅包括****路北段西侧、**、**南段路东所在地为中心辐射1.5km2的范围。

2、对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方案进行比选,确定生活垃圾收运方案。

3、确定生活垃圾转运站、收集站、生活垃圾收集点。

4、根据收运处理方案,确定收运工程的技术路线和设备工艺。

5、对生活垃圾收集及转运工程进行投资估算,并对其进行财务评价和经济分析。

1.3 可行性研究结论

1.3.1 服务范围及对象

1、服务范围

本工程服务范围为:**路北段西侧周边1.5km2范围内的居民;**南段路东所在地周边1.5km2范围内的居民和广场活动人群;**2000余家商家。

2、处理对象

**路北段西侧和**南段路东所在地垃圾站主要处理对象为周边范围内居民生活垃圾,**垃圾站主要处理对象为**内的生活垃圾和经营所产生的垃圾。

1.3.1 建设地点与规模

本项目建设3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分别为**路中转站、**中转站、**中转站,其中**路中转站位于位于东**路北段与康达路交汇处,日转运垃圾能力目前为5.4吨、远期为14.4吨;**中转站位于**与**交叉口北200米路东,日转运垃圾能力目前为7.2吨、远期为26.3吨;**中转站位于**与建**交叉口西200米路南,日转运垃圾能力目前为9.9吨、远期为26.3吨。

1.3.2 项目建设内容

总建筑占地面积488.25m2,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物资储藏间、压缩站房、机坑、控制室及值班室等,并配套垃圾压缩机、水电设施、进场道路及环境保护设施等。

1.3.3 项目建设进度

本项目计划分2014年7月开工建设,2015年1月投入使用。

1.3.4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项目工程的估算总投资414.80万元。其中第一部分工程费用308.76万

元;其他工程费用118.85万元;工程预备费30.62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41万元。

1.3.5 效益分析

该项目的建设,其效益主要体现在垃圾收集和运输过程中费用的节约,降低垃圾运输及处理过程中的能耗,使****新城居住区和**办东关村、**瓦房庄自然村、**、润豪世纪广场居住区和**办安庄村居民生活垃圾得到及时处理,提高城区生活垃圾处理水平,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的环境面貌和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为镇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