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管理》课程标准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

关键词:课程地位、主要功能、与其他课程关系

《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科学。它是指各经济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等方式,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的后果,期望达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目标的管理过程。《风险管理》是高等院校商贸、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了这门课程之后,能够掌握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掌握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技能,并能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的损失。

(二)设计思路

关键词:设置依据、教学方法、预设项目、教学规划

我们以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特征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形成为导向,将课程模式转变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在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及教学硬件的支持下来完善加强本课程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在课堂上使学生通过完成具体工作任务学会操作技能,养成职业观念和实践工作能力。课程教学过程重视工作流程学习、注重讲、练、做一体化学习过程和实践技能考核。

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以案例为切入或穿插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案例与实践的一体化的教学。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本门课程建议学时为112学时。

二、课程目标

关键词:知识、技能与素质

要求使学生掌握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决策的方法和技能,具备一定的独立从事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分析评价及应对的能力,具备起码的调查风险并撰写风险评估报告的技能。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风险的定义和与其有关的定义、风险的分类及风险管理的一般知识;

2、使学生掌握风险分析的含义及其基本方法;

3、使学生掌握企业损失风险的特点及企业财产损失风险、企业净收入损失风险分析、企业责任风险分析及企业人员损失风险的基本方法;

4、使学生掌握风险衡量和评价、概率的计算及概率分布的基本知识;

5、使学生掌握避免风险及损失管理、分离风险单位和非保险方式的转移风险及损失补偿的筹资措施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6、使学生掌握保险的职能、代价及保险合同、保险的险种及保险的选择和购买的基本知识。

7、使学生掌握损失预测、对数据的要求、概率分析、趋势分析及预测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8、使学生掌握风险管理决策的意义和原则、损失期望值分析法及效用期望值分析法;

9、使学生掌握现金流量分析作为决策标准、现金流量的评价方法等基本知识及现金流量分析进行风险管理决策的原理及方法;

10、使学生掌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记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原理及方法;

(二)技能目标

1、能够看懂企业财务报表,能够计算企业现金流量及存量;

2、至少熟悉一种综合数据分析软件,并能形成企业风险分析报告;

(三)素质目标

1.养成诚实、守信、谨慎、平和的品德;

2.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

3.具有善于和顾客沟通和与同事共事的团队意识,能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关键词: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素养

四、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及使用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

想。

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要通过理论讲解、实训操作、理实一体教学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3、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4、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其他理论能够连通,让学生能更好的学习。

5、教材中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二)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2、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描述该专业的发展趋势,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3、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三)教学评价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将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项目考核、技能目标考核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理论考试作为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60%。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四)资源利用

1、注重实训指导书和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

2、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多媒体教室的应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4、产学合作开发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产学合作,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