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切口疝修补术

合集下载

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ppt课件

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ppt课件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 术相关技术要点
腹壁切口疝

发生率可达2% ~11% 占腹外疝的第3 位


高龄患者增多, 腹壁切口 疝患者明显增多
腹壁切口疝
据疝环缺损的长径分类

(1)小切口疝: < 3cm (2)中切口疝: 3~5cm (3)大切口疝:5~10cm (4)巨大切口疝: ≥10cm
肠液溢出放弃网片修补术,开腹的组织对组织修补,或是3个月后再行腹腔镜 下修补术ຫໍສະໝຸດ 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要点
补片的选择
Proceed网片
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要点

补片的测量和置入
腹壁缺损边缘至少有3-5cm的补片覆盖 体外测量疝环和选择补片(解除气腹) 腹腔镜充气下测量 补片的长轴应与腹壁缺损的长轴一致, 固定时确切定位
疝环缺损补片修补 法( Inlay修补法)
手术治疗-补片
Onlay
肌前放置补片修补法
肌肉 腹膜
腹腔内压
手术治疗-肌后置补片修补法
腹膜
Sublay
肌肉 补片
腹腔内压
手术治疗-腹膜内放置补片修补法
腹膜
IPOM
肌肉
补片
腹腔内压
手术时机选择
对无切口感染史的初发疝和复发切口疝,建议在切口愈 合后 3-6 个月修补; 对有切口感染史的初发疝和复发切口疝,建议在感染控 制和切口愈合后 1 年修补; 已接受过修补材料修补的感染复发疝应在切口愈合 1 年以后再修补, 并建议再次手术前取原感染切口处的 皮下组织作细菌培养,如为阴性可用新材料修补,如为 阳性则用抗生素治疗,待阴性后手术。
*成人腹股沟疝、股疝和腹部手术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2003年修订稿)

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的治疗体会

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的治疗体会

IO 行切 口疝修补术 6例 , PM 报道如下 。
I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资料 .
本 组 6例 , 1例 , 5例 ; 男 女 年龄 5 2—6 8岁。
均有腹 部手术史 , 并有 1例 曾行 无张力 疝修补 术 , 后 1个月 术 再 次复发 。疝环最大者约 1 c 1 m, 中有 1 1 m× 4c 其 例前腹 壁可
及多发性“ 星疝 ” 卫 。我 科 20 0 8年 2月 至 2 0 0 9年 4月 应 用
3 1 围手术期准备 .
切 口疝患 者往往伴 有全 身性疾病 , 故术
前应详 细询 问病史 , 查找切 口疝 原因 , 制定 出有针对性 的治疗
计 划。例如贫血 、 低蛋 白血症 、 龄、 高 肥胖 、 尿病 、 糖 心脏 病、 慢 性 支气 管炎 、 尿路梗阻或腹 腔积 液患者 , 在术前改 善患者全 应 身状况 , 消除疝促发 因 素。该计 划 不仅 针 对传 统切 口疝 修 补 术, 针对腹腔镜切 口疝 修补术亦然 。手术 过程并不代表手术 结
部 有感 染 , 术前应用抗 生素治疗 , 感染控制 1 周后手术 。( ) 2 肺 功能测定及血气分析 可用于评估 通气 效力 和潜在 的呼吸功 能
12 手术器械 .
补片 均使 用德 国戈尔 公 司生产 地复 合 型补
片, 并使用美 国 tc 司生产 的疝 固定 器及 钩线 针 。腔镜 设 yo公 备: 因需要全面 的观察前 腹壁疝 环 , 并需方 便组织 游离及 补片 的钉合 , 故均使用 3 。 O 腹腔镜 ; 超声刀 、 电凝剪 刀、 肠钳 亦是 必备
铺 平 并保 证 粗 糙 面 ( 丙 烯 面 ) 聚 向上 , 与腹 壁 疝 环 投 影 外 3ol n处

腹壁切口疝手术记录模板范文

腹壁切口疝手术记录模板范文

腹壁切口疝手术记录模板范文范文一嘿,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一个腹壁切口疝手术的记录。

手术那天,患者早早地就被推进了手术室,看起来有点小紧张呢。

我们的医护团队可都精神饱满,准备大显身手啦!先给患者做了全身麻醉,等麻劲儿上来,就开始消毒铺巾,那场面就像在给宝贝小心翼翼地做包装。

然后,医生拿起手术刀,轻轻一划,就像打开了一个神秘的盒子。

仔细查看疝的情况,哟呵,还真不小!接着就是分离粘连的组织,这可需要特别小心,就像在走钢丝,不能有一点差错。

修补疝的时候,那真是全神贯注,一针一线都不能马虎,感觉就像在绣一幅超级重要的作品。

手术中,护士姐姐们也忙前忙后,递器械、擦汗,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

手术顺利完成,把切口缝得漂漂亮亮的,就等着患者慢慢恢复啦!希望患者能快快好起来,重新活蹦乱跳的!范文二嗨喽,大家好呀!今天来给你们讲讲腹壁切口疝手术的那些事儿。

患者进手术室的时候,还冲我们笑了笑,估计是想给自己打打气。

麻醉师很快就让患者舒舒服服地睡过去了。

我们开始动手,先把手术区域消消毒,铺上干净的巾单,感觉像是在布置一个特别的舞台。

下刀的时候,心里默默祈祷一切顺利。

打开一看,情况还算明朗,就是得小心处理。

一点点把那些粘连的地方分开,这可真是个细致活儿,就像在解开一团乱麻。

到了修补疝的关键步骤,医生的眼神都变得格外专注,每一针都缝得稳稳当当的。

整个手术过程中,大家都不说话,只听见器械碰撞的声音,气氛有点小紧张呢。

好不容易把疝修补好了,再把切口缝好,就像给衣服缝上漂亮的扣子。

手术结束,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希望患者能快点康复,重新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腹壁切口疝

腹壁切口疝

腹壁切口疝腹壁切口疝是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腹壁切口突出的疝。

【治疗措施】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对年老体弱和有使腹腔内压力增高的慢性疾患者,可晨手术治疗,应用弹性腹带防止疝块突出。

术前须详细分析发病原因。

如有关病因继续存在,术后可能再复发。

此外,肥胖病人须减肥后再手术。

切口疝的手术多为单纯修补缝合,较少作疝成形术。

单纯修补缝合术切口疝多无完整的疝囊,疝内容物常突出腹壁的缺损部位并与腹壁浅层组织、甚至与皮肤粘连。

宜在原切口边缘的正常腹壁处作梭形切口,避免误伤粘连于切口下的脏器。

分离粘连,回纳疝内容物,切除疝环及其周围的疤痕组织,分层缝合腹壁,不应有张力,有时也可将筋膜重叠缝合加固腹壁。

疝成形术不常用,如为巨大的切口疝,腹壁缺损过多而无法缝合时,可置入自体阔筋膜、纺绸或其他合成纤维网修复缺损。

【病因学】病因与原手术时患有的全身和局部因素有关。

切口感染这是切口疝最主要的病因,感染后切口二期愈合,疤痕组织多,腹壁有不同程度的缺损,切口部位腹壁强度明显降低。

据统计,切口感染后切口疝的发生率是一期愈合切口的5~10倍。

预防切口感染乃是降低切口疝发生率的最重要的措施。

切口类型切口疝多见于直切口。

腹壁各层肌肉(除腹直肌肌纤维为纵行走向),腱膜和筋膜的纤维以及神经均为横形走向,直切口势必切断上述各层组织。

此外,缝合后的直切口始终承受着横向牵引的张力。

如腹壁薄弱、腹腔内压力高,很易发生切口裂开。

显然,横切口的切口疝发生率远低于直切口,腹壁各层组织的横向张力也有利于横切口的对合。

其他因素腹壁薄弱或患有使腹内压增高的慢性疾患易诱发切口疝,故多见于年老或肥胖患者。

其他与原手术有关的因素为术中麻醉效果欠佳,腹壁强行对拢或缝合时腹壁各层组织未准确对合。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站立时切口处有疝块突出,咳嗽或用力时更明显。

通常疝环较大,平卧后疝块即自行回纳消失。

如疝块较大有较多脏器和组织突出,可有腹部隐痛、牵扯下坠等不适。

由于疝环宽大,很少发生嵌顿或绞窄。

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治疗体会

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治疗体会
吸 收线 结扎 缝 合 。

般 资料
20 0 5年 6月~ 0 9年 9月 , 6例 切 口疝 在 腹 腔 镜 下 20 对
超 声 刀行 腹腔 内粘 连 松 解 及 美 国 ct 司 疝 修 补 枪 行 补 片 yo公 (rce s) 定 修 补 术 , 4例 , 2例 , 龄 3 poedmeh 固 男 女 年 2~7 8 岁 ,均6 平 3岁 。切 口疝 原 手术 类 型 : 囊切 除 术 1 , 结 胆 例 乙状 肠 造 瘘 术 1 , 疝 修 补 术 2例 , 例 脐 阑尾 切 除 术 2例 。术 前 行 B超 或 C T测 量 切 口疝 的大 小 , 壁 缺 损 长 径 3~2 T, 径 腹 6C I宽 l 3~1 m。 次手 术 至 本 次 手术 时 间 1 0年 , 均 5年 6 9c 上 —2 平 个 月 , 有 腹 部 坠 胀 不 适 症 状 , 动 后 症 状 加 重 , 前 患 者 身 均 活 术 体 综 合 条件 能 耐 受 气 腹及 手术 。
二 、 法 方


6 例 手 术 均 顺 利 完 成 ,无 中 转 开 腹 ,手 术 时 间 8 5~ 10ri 平 均 9 i 术 中 出血量 l 7 n, a 0m n, 0—3 , 均 2 l 5ml平 0m 。 术 后 疼 痛 程 度 低 ,排 气 等 肠 功 能 恢 复 时 间 为 2 2~4 , 6h 平 均 3 。 1h 术后 排 气后 进 流 质食 物 较 好 , 腹 胀 。 后住 院 时间 无 术 3~5 , 均住 院 时 间 3 平 d d。2例 腹部 疼 痛 时 间较 长 , 1 , 约 5d 给 予 止 痛 药 物 等 对 症 处理 症 状 好 转 。6例 随 访 6~2 3个 月 ,

腹壁切口疝手术记录模板范文

腹壁切口疝手术记录模板范文

腹壁切口疝手术记录模板范文手术日期:[具体日期]患者姓名:[患者姓名]性别:[性别]年龄:[年龄]术前诊断:腹壁切口疝。

拟行手术:腹壁切口疝修补术。

一、手术人员。

主刀医师:[主刀医生姓名]助手医师:[助手医生姓名]麻醉医师:[麻醉医生姓名]器械护士:[护士姓名]巡回护士:[护士姓名]二、麻醉方式。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麻醉过程顺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

三、手术体位。

平卧位,适当垫高患侧臀部。

这就像给患者找了个特殊的“小坡”,方便我们进行手术操作嘛。

四、手术步骤。

# (一)切口。

沿着原手术切口瘢痕做一梭形切口,这就像是沿着老路再走一遍,不过这次是要把“漏洞”补上。

从皮肤开始,一层一层切开,电刀小心翼翼地切开皮下组织,那感觉就像是个细心的雕刻家在处理自己的作品。

在切开的过程中,仔细地止血,可不能让手术视野变成“血湖”呀,双极电凝就像个小卫士,把那些调皮的小血管都给“制伏”了。

# (二)分离疝囊。

慢慢分离周围的粘连组织,这就像在解开一团乱麻。

疝囊就像个调皮的小口袋,藏在里面。

我们小心地把它从周围的组织中游离出来,动作必须轻柔,就像从花丛中轻轻摘下一朵花一样,生怕把周围的组织弄伤了。

疝囊比较大,而且和周围的组织粘连得还挺紧密的,费了点小功夫才把它完整地分离出来。

# (三)还纳疝内容物。

打开疝囊一看,里面的肠管啥的就像一群迷路的小羊羔。

把它们轻轻拉回腹腔,还得检查一下这些“小羊羔”有没有受伤,还好,它们都还挺健康的。

这一步就像是把走丢的小动物送回它们的家一样。

# (四)修补腹壁缺损。

这可是个关键步骤呢。

我们先用可吸收缝线把腹壁缺损边缘修剪整齐,就像裁缝把布料的边缘修整好一样。

然后选择了合适的补片,这个补片就像是给腹壁穿上的一件“铠甲”,能够增强腹壁的强度。

把补片放到合适的位置,用不可吸收缝线仔细地固定好,就像给“铠甲”钉上钉子一样,每一针都很重要,要确保补片不会移位。

在固定补片的时候,主刀医生那专注的眼神,就像在做一件绝世珍品一样。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手术步骤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手术步骤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手术步骤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法,用于修复腹壁切口疝的手术。

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手术的步骤。

一、术前准备在进行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前,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要求,并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

术前准备包括患者禁食禁水,清洁手术部位,消毒皮肤,并进行局部麻醉。

二、切口在术前麻醉后,医生会根据疝的位置和大小,在腹壁上进行切口。

切口位置应选择在疝的最宽处,并尽量避开重要血管和神经。

三、疝囊处理切开腹壁后,医生会将疝囊暴露出来,并进行处理。

首先,医生会检查疝囊是否完整,如有破裂或其他异常,需要进行修复或切除。

然后,医生会将疝囊推回腹腔内,并将其与腹腔壁分开。

四、修补腹壁缺损接下来,医生会修补腹壁的缺损,以避免再次形成疝。

修补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缝合和使用人工网片。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修补方法。

在缝合修补时,医生会使用特殊的缝合线将腹壁组织缝合在一起,以增强腹壁的强度。

而使用人工网片修补时,医生会将人工网片放置在腹壁缺损处,并缝合固定。

五、术后处理修补完腹壁缺损后,医生会进行术后处理。

首先,医生会清洁手术切口,并进行消毒。

然后,医生会缝合切口,使用特殊的缝合线进行皮肤缝合。

最后,医生会覆盖伤口处的敷料,以保护伤口,并进行固定。

六、术后护理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嘱咐进行术后护理。

这包括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并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用力。

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其他的术后护理指导。

总结: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法,通过修补腹壁缺损,有效预防和治疗腹壁切口疝的再发。

手术步骤主要包括术前准备、切口、疝囊处理、修补腹壁缺损、术后处理和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指导,并定期复诊,以确保手术效果的最大化。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ppt课件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ppt课件
1.术中应尽量减少损伤组织,彻底止血, 减少切口张力,保证切口愈合,以免术后 复发。 2.疝囊外组织很薄,切开皮肤时要注意避 免损伤疝内容物。 3.如果遇到巨大的切口疝,腹膜和腹直肌 后鞘由于瘢痕收缩,缺损较大,往往修复 缝合有张力。这时,应在开始分离过程中 保留切口两缘腹直肌前、后鞘间瘢痕组织 的连续性,待修复缝合时,把两侧前鞘做 翻转鞘膜瓣以修复后鞘缺损。
腹壁切口疝的解剖位置
腹部手术切口疝的分类
根据疝环缺损的大小分为: (1)小切口疝 疝环最大距离<3cm (2)中切口疝 疝环最大距离3cm一5cm (3)大切口疝 疝环最大距离5—10cm (4)巨大切口疝 疝环最大距离 ≥10cm 根据疝环缺损的部位分为: (1)中线切口疝(包括脐上中线切口疝, 脐下中线切口疝和脐上下中线切口疝) (2)侧腹壁切口疝(包括肋缘下切口疝, 腹股沟区切口疝和肋髂间切口疝)

4、对于大块组织缺损者,可用人工材料修补腹壁 递大圆针4号线间断缝合 5、缝合腹膜及腹直肌后鞘,将腹直肌复位固定, 缝合前鞘 递中圆针4号线依次缝合 6、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切口,必要时加用减张缝 合 递中圆针1号线缝合皮下组织;递组 织钳钳夹酒精棉球消毒皮肤,中三角针1号线缝合 皮肤

术中注意事项

发病机制和症状表现

发病机制
腹部手术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 其发生率约为2%一11%,其发病常与切口感染、 手术操作不当、腹内压增高和其它全身性因素如: 营养不良、黄疸、肥胖、使用类固醇激素等有关

症状表现
1.手术瘢痕处,腹压增加时可见包块突出, 平卧后消失。 2.包块还纳后,瘢痕区深部可触及腹壁缺损。

术后处理

切口疝修复术后,特别要注意防治各种增 高腹内压力的因素,必要时胃肠减压2~3 日。切口拆线时间应适当延长至8~10日, 拆线后再下床活动

腹壁切口疝的手术修补方法及发展趋势

腹壁切口疝的手术修补方法及发展趋势
R p i,r— ei na R p i) 一 般 采 用 聚 丙烯 材 earP e pr o el e a , t r
边缘 8 m。b精 确 测 量 缺损 的 大小 , c . 即测 量 “ 疝 真 环” 的尺 寸。 . 的修 补补 片一 定要足 够大 , 过 c选用 超 缺损 边缘 3 8m。 . - c d补片恰 当 的放置 和缝合 固定 。 . e 要使 补 片在 术后 与 腹壁 组 织 牢 固融 合 ,但 不能 与
腹腔 内脏器形 成 黏连 。
料或 聚 丙 烯与 聚 四氟 乙烯 复合 材 料 ,在 腹 直 肌 肌 肉与后 鞘 之 间或腹 直 肌 与腹膜 之 间的缺 损 进 行 修 补 。④ 完全 将 修补 材 料衬 垫在 腹 腔 内对 腹 壁 缺 损
进 行修 补 的 方 法 (P M) 这 种 修补 方 法 必 须 采 用 IO ,
苏州 医 学 》 0 8年 第 3 2o 1卷 第 2期
腹壁切 口疝 的手术修补方法及发展趋势
唐 健 雄
。 腹壁疝修补术专题讲座・
腹 壁切 口疝 的 治疗 在外 科 领 域 目前 仍 然 是较 为 困难 、 并有 较 大争论 的 问题 。其原 因有 以下 几个
方法 与开放 式完 全腹 腔 内修补 方法 相类似 。
目前 欧美 国家较 多 推 崇 的是 肌 后 、腹 膜前 的
方 面 : 手 术 后 的 切 口疝 发 生率 高 达 5 1% , ① %- 0 甚 至更 高 。② 对与 手术 切 口疝 的治疗不 能令人 满 意 , 直接 修补 的手 术失 败率 可高 达 3 %~ 7 0 6 %。③ 手 术
补方 法 和完 全腹 腔 内修 补 方 法 的并 发症 和 复发 率
均 为 1%。 0

切口疝修补术

切口疝修补术

切口疝修补术一概述切口疝俗称“刀口疝”,发生于腹部手术之后,由于切口感染、愈合不良等因素造成腹壁切口中起主要支撑作用的肌肉腱膜组织未能良好对合,导致切口下方的腹壁缺损形成,腹腔内的肠管和网膜等脏器或组织通过这样的缺损突出腹腔外而形成。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大型手术以及老年甚至高龄患者的手术越来越多,导致切口疝的发生也呈现上升趋势。

从男女比例来看,由于女性的腹壁肌肉强度低于男性,因此与腹股沟疝的发病情况正好相反,切口疝在女性更为常见。

切口疝的修补包括开放和腹腔镜修补两大类,此外还包括腹腔镜与开放操作结合的杂交手术。

开放切口疝修补开展较早,但对腹壁和患者的创伤较大,放置固定补片也较为困难。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开展越来越广泛,开放切口疝修补术从比重显著下降。

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手术是在腹壁上打3~5个5~10mm的小孔,先分离前次手术造成的腹腔内粘连,然后再用补片对缺损进行修补。

较开放手术相比,具有显著的微创优势,同时补片放置可以完全在直视下进行,固定更加容易。

对于一些腹腔内粘连较重的切口疝患者,可以通过腹壁小切口在开放状态下完成粘连分离,然后在腹腔镜直视下放置和固定补片,即所谓的开放与腹腔镜结合的杂交手术,以克服了开放和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各自的缺点。

二麻醉方式及术前准备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部分病人可以选择腰麻或硬膜外麻醉。

2.术前准备(1)术前应做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各项辅助检查,高龄患者应特别注意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2)术前戒烟;(3)手术前一日或当日完成手术区皮肤准备;(4)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应在内科医生指导下停药或调整用药方案;(5)疝内容物脱出较多的患者应术前绑腹带一月左右;(6)有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或存在其他使腹内压持续升高的情况时,应待其得到控制或改善后再手术。

(7)肠道准备:术前1~2天口服抗生素,术前1天改为流质饮食,口服导泄药物;必要时术前清洁灌肠。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手术记录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手术记录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手术记录
1.患者采用全麻,取背卧位,清洁手术部位,铺巾。

2. 确认手术部位,进行消毒,铺巾。

3. 切口:在疝囊处做横行切口,长约5cm,深达皮下组织。

4. 清理:清理疝囊,将其切除,检查肠道是否受损,如有受损应进行修补。

5. 修补:将腹膜、筋膜、肌肉、皮肤层次逐层缝合,以保证修补牢固。

6. 放置引流管:在修补处放置引流管,以避免术后积液。

7. 恢复:术毕,将患者转移到恢复室,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手术部位情况。

8. 建议:手术后患者需要多休息,注意饮食,避免剧烈活动,避免便秘。

结论:手术顺利进行,病人术后恢复良好。

医师建议患者积极配合术后护理,遵从医嘱,定期随访。

- 1 -。

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临床分析

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临床分析

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腹壁切口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对照组(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各60人。

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较短,且术后疼痛症状较轻(P<0.05)。

结论: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临床效果腹壁切口疝是指在先前腹部手术切口处发生的腹壁组织缺陷,导致腹腔内器官或组织突出形成疝囊的一种情况。

传统的开放性手术修补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但其创伤大、术后疼痛明显,且存在较高的并发症率。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修补术逐渐成为一种常用的微创手术方法[1]。

本文旨在探究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收治的120例腹壁切口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男33例、女28例,平均年龄(58.64±10.12)岁;对照组男31例、女29例,平均年龄(59.17±9.51)岁。

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患有腹壁切口疝的患者,包括先前腹部手术引起的切口疝和其他原因导致的切口疝。

排除标准:(1)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或其他严重的基础疾病,不适合手术治疗的患者;(2)腹腔镜手术的禁忌症,如出血倾向、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等;(3)先前的腹腔手术史,如腹腔粘连等情况影响手术操作的安全性;(4)具有严重的腹壁感染或腹腔感染的患者。

1.2方法对照组行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首先,患者需要接受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在腹壁疝气缺口附近做一个横向或纵向的切口,以暴露疝气缺口。

沿疝气缺口分离疝囊,露出疝环。

将疝环缝合或用专用的疝环闭合器关闭,以消除疝气缺口。

在疝气缺口周围放置一块合成纤维网片,以加强腹壁的完整性。

将网片固定在腹壁肌肉和筋膜上,以确保稳定性。

手术记录: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手术记录: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手术记录: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术前及术后诊断:
1.术前诊断:左腹股沟斜疝
2.术后诊断:左腹股沟斜疝
手术方式:
1.手术名称: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2.手术方法: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疝修补术(TAPP)
麻醉方式:
1.麻醉类型:全身麻醉
2.麻醉方法:气管插管
手术经过:
1.患者平卧,脐下作一弧形切口,长约5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腹外斜肌腱
膜;
2.在腹外斜肌腱膜下方充分分离腹膜外脂肪及腹膜,显露耻骨上窝;
3.在耻骨上窝后方约1cm处作一小切口,穿过腹壁下血管;
4.牵拉两侧腹壁,形成腹膜前空间,并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维持腹内压在8-10mmHg;
5.在脐部及左右侧腹壁各作一小切口,通过脐部切口插入腹腔镜,并在左右侧腹壁切
口插入操作钳;
6.在耻骨上窝处将腹膜打开一小口,显露疝囊口;
7.用操作钳提起疝囊,沿疝囊颈上部分离并游离疝囊至根部;
8.将疝囊完全游离后,将腹膜前间隙关闭,将补片置于腹膜前间隙内,覆盖整个耻骨
上窝及疝环口;
9.放置牵拉器并充入二氧化碳气体,关闭腹腔及各小切口。

术后注意事项:
1.手术完毕后患者应保持平卧位;
2.常规心电监测和氧气吸入;
3.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红肿等异常情况;
4.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5.术后第一天可进流食,第二天可逐渐增加半流食及软食等易消化食物;
6.术后第一天可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
7.术后一周内避免剧烈活动及重体力劳动;
8.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科普】一文读懂什么是腹疝修补术,附科普动画!

【科普】一文读懂什么是腹疝修补术,附科普动画!

【科普】一文读懂什么是腹疝修补术,附科普动画!全国老龄办公布数据显示,我国截止2017年底,超过60岁老年人口约为2.41亿人,在全部人口中的占比约为17.3%,预测至2050年前后,其占比将达到34.9%。

第八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研讨会指出,我国每年腹股沟疝新发病例约为300万、其他类型疝约为50万例以上,其中,腹股沟疝占比所有疝的3‰~5‰,属于最常见的外科疾病,多见于老年男性,数据显示,其患病率约为11.6,直接影响老年男性身体健康。

目前,无张力修补手术已成为治疗是本病的理想治疗方法,创伤小、复发率低,有效弥补传统手术存在的不足之处。

但大部分患者对无张力修补手术知识知之甚少,导致治疗依从性低下。

基于此,现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方面情况进行如下科普。

腹疝修补术分类传统疝修补术:通过将缺损周围组织缝合修补疝环口;疝补片无张力修补术:用一种补片材料覆盖缺损修补疝环口;疝腹腔镜修补术:是通过腔镜完成疝补片修补术;腹疝修补术手术原理利用一个比疝气缺口更大的一体成型人工网片来修补并加强受损的腹壁缺口,整体构造包括上下两层人工网片及一连接中轴,网具的中轴用来堵住疝气缺口,上下两层人工网片可贴覆在受损腹壁的内外侧,运用水坝修补的抗压原理加强抗压力,可挡住腹壁的压力,不会导致腹壁拉力增加,减少患者术后疼痛与复发的可能性。

经过三年的追踪显示,使用无张力三合一人工网片的患者复发率低于0.05%以下,且兼有手术时间短、疼痛度低、复原速度快等优点,通常患者手术后只需住院1- 2天,可以快速回复正常工作及生活。

此手术目前属自费项目。

人工网片的选择:该手术过程中会选择轻质量人工网膜( Lightweight PartiallyAbsorbable Mesh),该网膜为运用现代科技而发展的新型态网膜,起源自欧洲,可以使用在腹股沟疝气治疗中,其主要特色为部分材质可吸收,孔洞大,使得异物残留较少,易形成较具弹性并切合腹壁结构的结痂组织。

疝修补的原则

疝修补的原则

疝修补的原则疝修补是一种外科手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疝病,包括腹股沟疝、脐疝、切口疝和膈疝等。

疝是由于腹壁肌肉弱化或腹腔内压力增加导致腹部内脏(如肠子)通过腹壁的薄弱区域突出形成的。

疝修补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高位结扎疝囊:疝修补手术的首要原则是找到疝囊的颈部,并在尽可能靠近腹腔内口的位置进行高位结扎,以防止疝内容物再次脱出。

2.修复腹壁缺损:手术需要修复导致疝发生的腹壁缺损。

这可能包括直接缝合、使用人工补片或其他生物材料来加强和覆盖缺陷区域。

3.保护周围组织:在进行疝修补时,需要尽量避免损伤周围的神经、血管和其他重要结构,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4.减少张力:手术应力求在无张力或低张力的情况下进行,因为高张力修补可能会增加疝复发的风险。

这可能需要使用适当大小的补片和合适的修补技术。

5.防止感染:手术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如果存在感染迹象,可能需要先进行抗生素治疗,待感染控制后再进行修补手术。

6.个体化治疗:每个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都是独特的,因此疝修补手术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定制,包括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法和材料。

7.术后管理:术后管理也是疝修补原则的一部分,包括适当的恢复期活动指导、疼痛管理、预防便秘以及定期复查等,以促进愈合和减少复发风险。

疝修补手术的目标是修复腹壁的缺陷,防止疝内容物再次脱出,并尽可能降低疝复发的风险。

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法和个体化的术后管理对于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疝修补的基本原则是修补和加强腹壁的缺损,以恢复腹壁的完整性。

传统的疝修补手术,包括疝囊高位结扎加腹股沟管修补术,以及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手术)、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手术)、巨大补片加强内脏囊手术(Stoppa手术)等,都是遵循这个原则。

这些原则旨在确保疝修补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和疝复发的可能性。

外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最新的临床指南来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课件

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课件
3
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注意事项
手术技巧
腹腔镜操作: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技巧,提高手术效率
切口选择: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术后护理:注意术后护理,预防感染和并发症
缝合技巧:熟练掌握缝合技巧,保证缝合质量
并发症预防
术前准备: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做好术前检查和评估
术中操作: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范,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处理并发症
预防感染:保持手术环境清洁,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发生
术后随访
术后1个月内,患者应避免提重物和长时间站立
2
术后1年内,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了解病情恢复情况
4
术后1周内,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1
术后3个月内,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3
术后6个月内,患者应避免提重物和长时间站立
04
关闭:关闭腹腔,缝合切口
05
术后护理:观察患者恢复情况,预防感染和并发症
06
术后处理
观察患者术后反应,如疼痛、恶心、呕吐等
01
监测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02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03
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如呼吸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等
04
定期复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05
2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在腹腔镜的引导下,将疝囊和腹壁缺损进行缝合,以修复腹壁的缺损。
3
手术的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
4
手术适应症
腹壁切口疝
01
腹壁缺损
02
腹壁薄弱
03
腹壁感染
04

关于切口疝腹腔镜tes手术的文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关于切口疝腹腔镜tes手术的文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关于切口疝腹腔镜tes手术的文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介绍该篇文章的主题和关键信息。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叙述:1. 引入疝腹腔镜TES手术:概述切口疝腹腔镜TES手术是一种现代、先进的手术技术,用于治疗腹壁疝。

它通过通过腹腔镜技术和传统手术方法相结合,利用显微镜下的操作,对腹壁疝进行修复。

2. 问题的背景:提到腹壁疝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主要特征是腹部器官脱出腹腔,穿过腹壁的缺损口,引起不适和疼痛等症状。

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是开放手术,但它具有创伤大、恢复慢、术后并发症多等问题。

3. 引入切口疝腹腔镜TES手术:介绍切口疝腹腔镜TES手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它可以通过小切口或无切口的方式进行腹腔镜手术,减少了切口的伤害和术后疼痛,提高了患者的手术体验和术后恢复。

4. 提出该篇文章的目的:明确本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介绍切口疝腹腔镜TES手术的定义、原理、优势和适应症,展望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并对该手术进行总结和评价。

通过以上的概述,读者可以对切口疝腹腔镜TES手术的背景和概况有个初步的了解,为后续内容的阐述和展开打下基础。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文章组织和安排思路的基础,它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讨论:引言部分将先概述切口疝腹腔镜TES手术的背景和现状,介绍该手术的定义和原理,以引起读者的关注。

接下来,文章将明确阐述本文的结构和章节安排,为读者提供对文章全文的整体把握。

最后,我们将说明本文的目的,即希望通过对切口疝腹腔镜TES手术的研究探讨,提供信息和指导医学实践。

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小节,分别探讨切口疝腹腔镜TES手术的定义和原理,以及其优势和适应症。

在2.1小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切口疝腹腔镜TES手术的操作步骤、器械使用以及术后护理等关键信息,以便读者对该手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在2.2小节中,我们将探讨切口疝腹腔镜TES 手术相比传统手术的优势,以及其在各种适应症下的应用情况,旨在为读者提供临床实践中的参考依据。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单纯切口疝修补术讲解模板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单纯切口疝修补术讲解模板

手术资料:单纯切口疝修补术
注意事项: 4.采用精索移位法修补时,防止内环或外 环缝合过紧,以免压迫精索而发生血运障 碍。
手术资料:单纯切口疝修补术
手术步骤:
腹股沟韧带时,应紧贴其后 面方向进针,以免损伤股动、 静脉。每针的进、出针点宜 选在不同平面上,免得在结 扎缝线时撕裂腹股沟韧带, 最后一针注意勿让内环处的 精索受到压迫(图 1.3.1.1.1-14)。
13.除去牵引用纱布条,放 回精索,使牵开的神经回到
手术资料:单纯切口疝修补术
10.提起精索
手术资料:单纯切口疝修补术
手术步骤:
在其下方穿过一根纱布条, 用做牵引,同时将精索周围 的睾提肌和腹横筋膜分开 (图1.3.1.1.1-12)。
11.若内环处缺损较大,或 内环处筋膜已被切开,则在 修补术之前应先将内环处的 腹横筋膜缝合修补,也可先 做一“8”字形缝合。但缝 合不可过紧,内环处需能
注意事项:
1.注意勿损伤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 及腹股沟韧带附近的股神经;股血管及腹 壁下动脉;输精管及精索内血管;疝囊内 组织及膀胱等。
手术资料:单纯切口疝修补术
注意事项: 2.切开疝囊后,注意检查有无组织或肠管 发生绞窄;有无滑动性疝存在。
手术资料:单纯切口疝修补术
注意事项: 3.修补腹壁缺损时,勿用强力拉拢和勉强 缝合。缺损较大时可用自体筋膜或人造材 料涤纶布、聚丙烯网等做植入修补。
手术步骤:
洗伤口。在精索前方用细的 不吸收线间断缝合腹外斜肌 腱膜,外环处应留下能容纳 一小指尖通过的空隙,使精 索的血运不致受到影响(图 1.3.1.1.1-15)。
14.用细的不吸收线分层间 断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切 口中渗血较多者,可在皮下 放置橡皮片引流。引流物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术中应尽量减少损伤组织,彻底止血, 减少切口张力,保证切口愈合,以免术后 复发。 2.疝囊外组织很薄,切开皮肤时要注意避 免损伤疝内容物。 3.如果遇到巨大的切口疝,腹膜和腹直肌 后鞘由于瘢痕收缩,缺损较大,往往修复 缝合有张力。这时,应在开始分离过程中 保留切口两缘腹直肌前、后鞘间瘢痕组织 的连续性,待修复缝合时,把两侧前鞘做 翻转鞘膜瓣以修复后鞘缺损。
发病机制和症状表现
发病机制
腹部手术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 其发生率约为2%一11%,其发病常与切口感染、 手术操作不当、腹内压增高和其它全身性因素如: 营养不良、黄疸、肥胖、使用类固醇激素等有关
症状表现
1.手术瘢痕处,腹压增加时可见包块突出, 平卧后消失。 2.包块还纳后,瘢痕区深部可触及腹壁缺损。
腹壁切口疝的解剖位置
腹部手术切口疝的分类
根据疝环缺损的大小分为:
(1)小切口疝 疝环最大距离<3cm (2)中切口疝 疝环最大距离3cm一5cm (3)大切口疝 疝环最大距离5—10cm (4)巨大切口疝 疝环最大距离 ≥10cm 根据疝环缺损的部位分为: (1)中线切口疝(包括脐上中线切口疝, 脐下中线切口疝和脐上下中线切口疝) (2)侧腹壁切口疝(包括肋缘下切口疝, 腹股沟区切口疝和肋髂间切口疝)
术后处理
切口疝修复术后,特别要注意防治各种增 高腹内压力的因素,必要时胃肠减压2~3 日。切口拆线时间应适当延长至8~10日, 拆线后再下床活动
问题:
1:腹壁切口疝的症状表现? 2、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术中注意事项?
答案:
1、症状表现:(1)手术瘢痕处,腹压增加时可见包块突出, 平卧后消失。(2)包块还纳后,瘢痕区深部可触及腹壁 缺损。 2、术中注意事项:(1)术中应尽量减少损伤组织,彻底止 血,减少切口张力,保证切口愈合,以免术后复发。 (2)疝囊外组织很薄,切开皮肤时要注意避免损伤疝内容 物。 (3)如果遇到巨大的切口疝,腹膜和腹直肌后鞘由于瘢痕 收缩,缺损较大,往往修复缝合有张力。这时,应在开始 分离过程中保留切口两缘腹直肌前、后鞘间瘢痕组织的连 续性,待修复缝合时,把两侧前鞘做翻转鞘膜瓣以修复后 鞘缺损。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配合
主要内容
何谓疝气 腹壁切口疝的解剖位置 腹部手术切口疝的分类 发病机制和症状表现 诊断依据和预防常识 治疗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疝气
定义:即人体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 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 类型:1、腹股沟疝气--此类疝气可能出现、发生在任何 年龄,但高峰发生在初期的童年时期,80%~90%发生在男 性(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多为老年人。 2、腹壁疝--这类疝气主要发生在肚脐周边部位, 妇女疝气患者主要占多数。多数发生在20~50岁之间。 3、脐疝--发生在肚脐,肚脐内部呈圆环凸起。脐 疝10%~20%发生在婴儿、儿童,其次成年女性比较常见。 4、阴疝--男士发生在阴囊部位,产生阴囊坠胀, 严重时明显肿大,行走极为不便。女性发生在卵巢部位, 使得下身明显肿大,伴有坠胀疼痛感。 5、切口疝--(腹壁切口疝*会阴切口疝)此类疝 气发生早先原外科手术切口创伤疤痕部位。切口疝可能发 生在疝气手术后几个月或几年后。
4、对于大块组织缺损者,可用人工材料修补腹壁 递大圆针4号线间断缝合 5、缝合腹膜及腹直肌后鞘,将腹直肌复位固定, 缝合前鞘 递中圆针4号线依次缝合 6、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切口,必要时加用减张缝 合 递中圆针1号线缝合皮下组织;递组 织钳钳夹酒精棉球消毒皮肤,中三角针1号线缝合 皮肤
术中注意事项
麻醉方式及手术体位
麻醉方式:硬膜外阻滞麻醉
手术体位:仰卧体位,可稍抬高床尾,两 腿略分开并微屈髋,以放松肌肉韧带,便 于疝内容物回纳
手术物品的准备
常用手术器械及物品:小手术包、治疗巾、 手术衣、布类
特殊用物:疝气修补片
手术步骤及护理配合
1、常规消毒皮肤 递卵圆钳夹持碘伏纱布消 毒皮肤 2、梭形切除原切口瘢痕,切开皮下组织达疝孔两 侧 递大刀片切开,干纱布拭血,遇出血用 中弯血管钳钳夹 3、分离腹直肌及后鞘、腹膜边缘,分离腹壁与肠 管的粘连,切除疝孔周围瘢痕组织 递无齿 镊协助、组织剪或血管钳等钝性或锐性分离,递 组织钳钳夹瘢痕组织,大刀片切除
诊术史。 2、手术瘢痕区有可复性肿块。 预防常识 切口疝不易嵌顿,但严重者影响生活和 工作。合理的选择手术切口,精心的术中 操作、严密的术后护理是预防切口疝的关 键。
治疗
1.年老体弱、无嵌顿之切口疝可用疝带保 守治疗。 2.手术治疗应切除多余的疝囊及瘢痕组织, 然后分层缝合缺损边缘之组织。较大切口 疝修补有困难时,可用阔筋膜或其他代用 材料修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