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现代经济增长: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运用历史统计方法研究长期经济增长,对现代经济增长
下了一个经典式定义:“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它的居民提供种类日益增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意识形态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之上的。
”这个定义包含有三层意思:(1)经济增长的表现形式是产品种类日益丰富,产品量持续增加。
(2)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源泉是先进技术。
(3)技术进步及其所引起的增长潜力的实现必须伴随着社会制度、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相应调整。
也就是说,社会变革和观念更新是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
2、“人力资本”: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首先提出的。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或非人力资本而言的,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可以用来提供未来收入的一种资本,是指人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并不断增值的能力。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力资本通常被定义为人类所拥有的知识和有效运行这些知识的能力。
3、“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the strategy of import substituting)是指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工业,用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替代从国外进口的工业制成品,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
进口替代战略于20世纪50、60年代提出并成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中最为流行的贸易战略。
二战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奉行进口替代战略。
4、“贸易条件恶化论”: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是一种指数,它表示一国出口商品价格和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用公式表示如下:贸易条件=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进口商品价格指数×100%如果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即出口同样多的商品可以换取更多的进口商品,则称之为贸易条件改善,表现为贸易条件指数变大;反之,如果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下跌,即出口同样多的商品可以换取的进口商品数量减少,则称为贸易条件恶化,表现为贸易条件指数变小。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初级产品和必需品本身的需求收入弹性比较小,因此在国际商品交换过程中,初级产品的价格与工业品价格相比有长期下降的趋势。
在国际贸易中工业品主要由发达国家出口,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贸易条件恶化的不利地位,要摆脱这种境况,惟一的选择就是大力发展本国工业,以本国生产的工业品替代进口工业品。
5、“出口替代”战略:出口替代战略(the strategy of export substituting)出口替代最早是由美国的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古斯塔夫·拉尼斯(Gustav Ranis)提出来的。
他所使用的这一概念的含义是以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出口来取代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出口。
而出口导向战略的内涵有两种:一种是“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即依靠初级产品的出口来推动经济增长;另一种是“次级产品出口导向”,即通过制成品的出口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可见,出口替代不完全等同于出口导向,而是出口导向的一种,即“次级出口导向”,在其他一些教科书中也称之为“出口促进战略”。
随着进口替代战略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20世纪60年代中期,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转向更加开放的贸易战略。
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进口替代工业化过渡后,采取了不遗余力的出口替代战略。
6、“大推进”理论”:大推进”理论英国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stein-rodan)
于1943年在《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工业化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提出来的。
该理论的核心是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以促进这些部门的平均增长,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全面发展。
7、“新型工业化”: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强调信息化是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性任务。
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追求的工业化,不是只讲工业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实现这几方面的兼顾和统一。
8、“引致投资最大化”:投资项目序列中的偏好应当是“引致决策”最大化作为原则,即能通过自身发展“引致”其他项目最快发展的投资项目。
二、简答题
1、简述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该理论从供给方面为工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该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大大低于工业部门,把一部分劳动生产率很低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工业部门,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因此为加快本国的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政府应制订一系列政策来促进工业化。
2、简述普雷维什-辛格的“中心-外围”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中心-外围”理论的内容:1、“中心-外围”体系是一个统一的、动态的体系,具有整体性;2、“中心-外围”之间在生产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3、“中心-外围”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
3、简述工业化的定义:有经济学家定义,工业化是一系列主要生产函数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
钱纳里的界定,他认为工业化是“一般可以由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份额的增加来度量”,把工业化看成是制造业份额的增加和农业份额的下降,这种解释实际上是把工业化看成是一个结构转化的过程。
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的解,一种明确的工业化过程的基本特征是:首先,国民收入(或地区收入)中制造业动和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因经济周期造成的中断除外)。
其次,在制造业和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也有增加的趋势,这两种比率增加的同时,整个人口人均收入也增加了。
即:工业化意味着一国经济中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在国民收入的比例,以及制造业和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比例的提高并占优势地的过程。
还有一类是运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从技术创新角度对工业化进行了解释。
强调工业化的实质是高效率的工业部门比例上升,而低效率的农业部门的比例下降。
4、简述“联系效应”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联系效应”原理,所谓“联系”是指一个部门在投入和产出上与其它部门之间的关系。
有前向的和后向的。
一个部门与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门之间的联系,称作“后向联系”。
反之,一个部门和吸收它的产出的部门之间的联系,称作“前向联系”。
认为凡有联系效应的产业或者部门,无论是后向联系还是前向联系,都能通过其扩张而产生诱导性投资。
5、简述“发展极”的形成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的条件?“发展极”形成至少需要具备3个条件:1、必须存在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2、必须具有规模效益;3、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机器设备、人才等要素的供给和必备的基础设施。
6、简述“人力资本”为什么说能够形成对资本的替代?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首先提出的。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或非人力资本而言的,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可以用来提供未来收入的一种资本,是指人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并不断增值的能力。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力资本通常被定义为人类所拥有的知识和有效运行这些知识的能力。
7、简述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的“诱导性创新理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诱导性创新理论(theory ofinduced innovation)由日本农业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Hayarmi Y ujiro)和美国农业经济学家弗农·拉坦(Ruttan V ernon W.)在20世纪70年代初共同提出的。
该理论在上述农业发展理论基础之上,将技术变革和制度变革结合起来作为经济制度中由要素供给和产品需求所引导的内生变量,同时将技术变革和制度变革之间的相互影响结合起来,试图表明这二者是怎样受到每一种社会的特定文化禀赋的关键性影响。
8、简述“新型工业化”与“工业化”的区别与联系。
(一)工业化存在的问题1.仍然存在严重的失业现象2.城乡差别扩大3.造成环境严重污染4.存在生产过剩经济危机。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
1.经济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必然要求2.国情的必然选择。
3.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一致性(三)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路径1.实施由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的发展道路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3.实施劳动力资源充分利用的发展方向
9、简述“技术进步”与“创新”在经济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创新理论,从技术创新角度对工业化进行了解释。
强调工业化的实质是高效率的工业部门比例上升,而低效率的农业部门的比例下降。
技术进步的变化,实现丰富而廉价的投入品对稀缺而昂贵的投入品的必要替代,得到更大回报。
例如,在土地稀缺的经济中,土地价格相对昂贵将会引诱用更多劳动、化肥、良种等投入代替土地的技术变革倾向的发生。
10、简述“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分析现今发展上存在的不足。
(1)认为现代城市部门的资本积累能带来固定比例的劳动力就业的增长,意味着不存在劳动力节约型的技术进步,资本积累越快,创造的就业机会增长也越多;(2)认为农业只是工业化中的一个消极部门,忽视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忽视了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联。
11、简述“规模经济”在工业化发展中的作用。
规模经济效益;当产出增加比例超过要素投入比例时,为规模报酬递增。
认识误区:不要以为仅仅是生产规模的投入就是规模经济。
实际“规模经济”是一个效率意义上的概念。
12、简述经济发展中的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的关系。
所谓扩散效应是指某一地区由于某种原因而创办了许多工业,逐渐形成了一个经济中心。
这一中心的扩散和辐射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中心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上升的循环累积过程。
所谓回波效应是指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收益差异的吸引下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
结果导致使发达地区更加发达,不发达地区更不发达,从而形成了下降的循环累积过程。
(注:相互关系自己论述)
13、简述经济“起飞”的前提条件及特征。
由于从传统社会进入起飞需要很长时间的准备,因此把它作为一个阶段。
罗斯托指出,从第一个阶段转变为第二个阶段起决定作用的是有效率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它是起飞前提阶段的决定性力量。
起飞阶段的主要特征如下:新工业扩张迅速,把利润中的大部分再投资新的工厂;现代部门整个扩张过程导致一部分人收入的大幅度增加,他们具有很高的储蓄率,并且把储蓄交给从事现代部门活动的人使用。
新的企业家阶层在扩大,他们把扩大的投资引导到私人部门。
新技术不仅在工业扩散,而且也在农业中扩散。
4、走向成熟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吸收和使用现代技术先进成果的能力大大增强了。
大约10%-20%的国民收入用于投资,使得产出持续地超过人口的增长;随着技术改进,新工业加速扩张,老工业衰落,经济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对贸易越来越大。
整个社会服从于现代高效率生产的要求,新思想和体制代替旧思想和体制,以持续经济的持续增长。
5、大众高消费时代,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人均收入上升到远远超过基本需要,城市人口和白领阶层所占比例大;社会不再接受把现代技术进一步扩展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目标,而是把日益增加的资源用于社会福利和社会安全,福利国家的出现就是超过技术成熟阶段进入大众高消费时代的一个表现。
此外,在这个阶段,越来越多的资源被引导到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和大众服务的提供。
14、简述“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条件。
在一定的条件下,传统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或成负数,劳动者在最低工资水平上提供劳动,因而存在无限劳动供给。
15、简述“大推进”理论的三个不可分性。
(一)“大推进”理论的理论基础。
大推进理论的
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的三个“不可分性”上面。
1 .一是生产函数的不可分性。
按照哈罗德·多马模型,在一个经济系统中,资金系数K的值越小,则收益越大;罗森斯坦·罗丹认为,投入产出过程中的不可分性能够增加收益,并对提高资金产出比作用更大。
在基础设施的供给方面“社会分摊资本”就具有明显的在过程上存在不可分性和时序上的不可逆性。
比如能源、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且必须先于直接生产性投资;由于其资本形成的特点还具有相当程度的持久性,一旦形成规模和能力,要改变这种资本存量结构就比较困难。
这是它促进外部经济产生的前提,也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瓶颈”。
2.需求的不可分性。
一个国家或地区各产业是关联互补的,彼此都在为对方提供要素投入的能力和需求市场的容量,从而形成市场需求的不可分性,以共同突破市场瓶颈,降低市场风险。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各产业的资源配置在空间上同时具有一定规模。
3.三是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
发展中国家一方面面临着人均国民收入较低,居民储蓄相应低下的困境,另一方面即使最小临界投资规模也需要大量储蓄。
在此种情况下,要打破“储蓄缺口”,就必须在投资提高和诱发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使边际储蓄率高于平均储蓄率,否则,储蓄的不充分将使投资规模受到限制。
16、简述“工业化”的理论依据。
工业化的理论依据主要以下几种:规模收益递增,结构调
整,资源再配置,需求规律,贸易条件理论。
1、恩格尔消费理论恩格尔消费理论恩格尔消费理论。
2、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
3、贸易条件恶化论。
4、赫希曼的不平衡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