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现代经济增长: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运用历史统计方法研究长期经济增长,对现代经济增长
下了一个经典式定义:“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它的居民提供种类日益增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意识形态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之上的。”这个定义包含有三层意思:(1)经济增长的表现形式是产品种类日益丰富,产品量持续增加。(2)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源泉是先进技术。(3)技术进步及其所引起的增长潜力的实现必须伴随着社会制度、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相应调整。也就是说,社会变革和观念更新是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
2、“人力资本”: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首先提出的。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或非人力资本而言的,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可以用来提供未来收入的一种资本,是指人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并不断增值的能力。随着研究的深入,人力资本通常被定义为人类所拥有的知识和有效运行这些知识的能力。
3、“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the strategy of import substituting)是指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工业,用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替代从国外进口的工业制成品,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进口替代战略于20世纪50、60年代提出并成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中最为流行的贸易战略。二战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奉行进口替代战略。
4、“贸易条件恶化论”: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是一种指数,它表示一国出口商品价格和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如下:贸易条件=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进口商品价格指数×100%如果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即出口同样多的商品可以换取更多的进口商品,则称之为贸易条件改善,表现为贸易条件指数变大;反之,如果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下跌,即出口同样多的商品可以换取的进口商品数量减少,则称为贸易条件恶化,表现为贸易条件指数变小。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初级产品和必需品本身的需求收入弹性比较小,因此在国际商品交换过程中,初级产品的价格与工业品价格相比有长期下降的趋势。在国际贸易中工业品主要由发达国家出口,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贸易条件恶化的不利地位,要摆脱这种境况,惟一的选择就是大力发展本国工业,以本国生产的工业品替代进口工业品。
5、“出口替代”战略:出口替代战略(the strategy of export substituting)出口替代最早是由美国的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古斯塔夫·拉尼斯(Gustav Ranis)提出来的。他所使用的这一概念的含义是以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出口来取代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出口。而出口导向战略的内涵有两种:一种是“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即依靠初级产品的出口来推动经济增长;另一种是“次级产品出口导向”,即通过制成品的出口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可见,出口替代不完全等同于出口导向,而是出口导向的一种,即“次级出口导向”,在其他一些教科书中也称之为“出口促进战略”。随着进口替代战略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20世纪60年代中期,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转向更加开放的贸易战略。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进口替代工业化过渡后,采取了不遗余力的出口替代战略。
6、“大推进”理论”:大推进”理论英国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stein-rodan)
于1943年在《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工业化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提出来的。该理论的核心是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以促进这些部门的平均增长,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全面发展。
7、“新型工业化”: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强调信息化是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性任务。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追求的工业化,不是只讲工业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实现这几方面的兼顾和统一。
8、“引致投资最大化”:投资项目序列中的偏好应当是“引致决策”最大化作为原则,即能通过自身发展“引致”其他项目最快发展的投资项目。
二、简答题
1、简述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该理论从供给方面为工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大大低于工业部门,把一部分劳动生产率很低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工业部门,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因此为加快本国的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政府应制订一系列政策来促进工业化。
2、简述普雷维什-辛格的“中心-外围”理论的主要内容。(一)“中心-外围”理论的内容:1、“中心-外围”体系是一个统一的、动态的体系,具有整体性;2、“中心-外围”之间在生产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3、“中心-外围”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
3、简述工业化的定义:有经济学家定义,工业化是一系列主要生产函数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钱纳里的界定,他认为工业化是“一般可以由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份额的增加来度量”,把工业化看成是制造业份额的增加和农业份额的下降,这种解释实际上是把工业化看成是一个结构转化的过程。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的解,一种明确的工业化过程的基本特征是:首先,国民收入(或地区收入)中制造业动和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因经济周期造成的中断除外)。其次,在制造业和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也有增加的趋势,这两种比率增加的同时,整个人口人均收入也增加了。即:工业化意味着一国经济中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在国民收入的比例,以及制造业和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比例的提高并占优势地的过程。还有一类是运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从技术创新角度对工业化进行了解释。强调工业化的实质是高效率的工业部门比例上升,而低效率的农业部门的比例下降。
4、简述“联系效应”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联系效应”原理,所谓“联系”是指一个部门在投入和产出上与其它部门之间的关系。有前向的和后向的。一个部门与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门之间的联系,称作“后向联系”。反之,一个部门和吸收它的产出的部门之间的联系,称作“前向联系”。认为凡有联系效应的产业或者部门,无论是后向联系还是前向联系,都能通过其扩张而产生诱导性投资。
5、简述“发展极”的形成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的条件?“发展极”形成至少需要具备3个条件:1、必须存在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2、必须具有规模效益;3、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机器设备、人才等要素的供给和必备的基础设施。
6、简述“人力资本”为什么说能够形成对资本的替代?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首先提出的。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或非人力资本而言的,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可以用来提供未来收入的一种资本,是指人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并不断增值的能力。随着研究的深入,人力资本通常被定义为人类所拥有的知识和有效运行这些知识的能力。
7、简述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的“诱导性创新理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诱导性创新理论(theory ofinduced innovation)由日本农业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Hayarmi Y ujiro)和美国农业经济学家弗农·拉坦(Ruttan V ernon W.)在20世纪70年代初共同提出的。该理论在上述农业发展理论基础之上,将技术变革和制度变革结合起来作为经济制度中由要素供给和产品需求所引导的内生变量,同时将技术变革和制度变革之间的相互影响结合起来,试图表明这二者是怎样受到每一种社会的特定文化禀赋的关键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