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公共关系【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行政管理
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公共关系
一、前言
本毕业论文题目是《公共危机下政府的公共关系》。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逐渐显现并不断激化,公共危机多发时期。特别是2008年后几次大的公共危机给中国民众和社会带来的更广泛和深入的影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也随之进入了高潮。从目前我国学者对公共危机应对理论研究的情况看,研究的重点是以政府危机管理为核心而展开,理论探讨和案例分析活动都十分丰富。但是专门对公共危机中政府公共关系的研究比较缺乏,说明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是比较滞后的。加强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如何科学应对并及时、有效地运用政府公共危机处理公共危机,构建一个反应快速、运行高效、统一协调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是当前我国政府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这对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题
(一)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公共关系的内涵及其特征
罗森塔尔在《The Management of Disasters》认为,“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构架所产生的严重威胁,并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做出关键决策的相关事件。王晓成在《论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公共关系》提到,“公共危机”是指由于内部或外部高度不确定的变化因素,对社会共同利益和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的一种危险境况和紧张状态。
关于政府公共关系的定义《大英百科全书》中对于公共关系的定义是:“公共关系旨在传递有关个人、公司、政府机构或其它组织的信息,以改善公众对他们的态度的一种政策和活动。”格伦·布鲁姆等三位公关专家认为:“公共关系是这样一种管理功能,它建立并维护一个组织和决定其成败的各类公众之间的互利互惠关系。这个概念式的定义把公共关系实践中的许多活动和目标定位于管理功能。”关于政府公共关系概念的内容相当广泛,众学者对此的定义大相径庭。在上述学者观点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政府公共关系”指以政府为主体,
通过发挥传播沟通、监测、决策等职能,与社会组织和民众建立良好双向沟通关系,以维护政府良好形象,体现政府管理思想的一种传播活动。
(二)政府公关对公共危机管理的意义
陆季春在《公共危机视角下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策略》中提到:“政府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特定的管理活动或手段.其目的是为了确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争取公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保持社会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当公共危机爆发后,由于政府工作本身的公共性,决定了政府时刻处在危机处理的主导位置。政府通过危机公关对于唤起公众的理解与支持,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构建良好的政府形象,成功控制和解决危机事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传统政府公关的反思,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登哈特夫妇在批判新公共管理理论基础上,建构出系统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此,国内学者王晓成在《论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公共关系》一文评述道:“在公共危机中,通过开展政府公共关系活动,与社会公众直接沟通、交流,对于危机救治是很有必要的。”
政府公关理论和学者的观点恰好契合了我国新时期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核心——“以人为本”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因此,无论是从顺应全球行政改革的发展潮流和历史趋势,还是从坚持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看,注重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公共关系的研究,理应作为我国公共行政改革的主导方向和目标选择。通过几次应对特大公共危机事件是我国政府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逐渐建立全国性的公共危机管理的常设管理机构,不断完善全国性的公共机应急系统。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政府能在该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三)完善公共危机中政府公共关系建设
任晓娜在《浅析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一文中提到: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我国政府和社会经受住了一次次的考验,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与国外相比、与我国的现实国情来比仍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独立常设的危机管理与协调机构;2、缺乏危机统一立法;3、缺乏财政资源支持;4、缺乏信息支持和信息沟通机制;
5、决策者综合素质不高。
房美凤在《浅析公共危机管理与矫正型政府公共关系的运用》一文中提及:我国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1、公关危机意识不强,没有专门的危机处理部门;2、隐瞒危机信息,缺乏公共危机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度;3、信息沟通机制不畅通,危机信息不对称;4、乏灵敏的公共危机管理预警系统。
另外,刘静青《危机管理中政府公共关系策略的转型》一文通过对比中国政府在处理“非
典”事件和汶川地震中运用的政府公共关系,解释了我国政府公共危机公关滞后的症结所在,在此基础上,从危机管理中政府公关的主体意识、政府形象表达、客体参与以及媒介作用发挥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强化危机管理中政府公共关系的对策。
因此为了避免政府应对公共危机时的问题,远离传统体制的影响,建立完善的公共危机中政府公共关系,我们必须有一个长期的正确的理念做引导。
周晓丽为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公共关系提供了一种新视角。“首先,设立专门的政府危机公关中心来处理公共危机。其次,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政府工作人员的公关意识。第三,建立合理的公关人员,提高政府危机公关的能力。第四,实现媒体的双向沟通,提高政府公关效率是危机治理的重要渠道。最后,提高政府国际公关能力,实现危机国际合作治理。”
另外,杨明在《新公共管理的兴起及其对中国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启示》中指出:“我们在借鉴新公共管理对我国建立服务型政府有益启示的同时, 还应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 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1.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上全面推进服务政府的建设;2.要在现在各地有效益的实践基础上,总结经验,形成政府建设新机制;3.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注重完善公共服务法律体系和公共服务制度。”
作为公共行政危机的拯救者,我国政府需要在传统的公共危机管理中进一步加强危机公关,增强政府危机公关意识,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明确各危机管理机构的权责关系,更加注重公民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参与和监督。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转型期社会中公共危机产生的原因具有不确定性,我们不能轻易地将一种理论完全不加修改的运用其中,我们要在保持好的现状的前提下,坚持实事求是和辨证发展的原则,研究我国政府公共危机应对中出现的问题,并从各个角度研究其原因,防止某些方面的片面性,清醒的对待问题以及国外经验的借鉴。这篇文献综述的目的也就是希望通过理论学习,能够结合我们的实际,对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的路径和目标作一些有益的探讨。
[参考文献]
[1]Rosenthal Uriel, Chares Michael T., ed. Coping with Crises: The Management of Disasters, Riots and Terrorism [M]. Springfield: Charles C. Thomas, 1989:32. [2]王晓成. 论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公共关系[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