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实验五-鱼体测量及描述-鱼类学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 鱼体测量及描述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达到初步了解与掌握鱼体测量及描述的一般方法;熟悉鱼类分类学所习见的某些外部形态术语的含义,以便为鉴定鱼类分类奠立基础。
二、实验材料和工具
1、实验材料:鲨和鳐 鲤或鲈
2、工具:解剖盘 镊子 分规 直尺或鱼体测量板
三、观察内容
(一)测量项目 凡10m以下标本均以mm,10m以上者以cm为计算单位。
1、全长 自吻端至尾鳍末端的直线长度。
2、体长或标准长 自吻端至尾鳍基部最后1枚椎骨的末端或到尾鳍基部的垂直距离。
3、叉长 由吻端至尾叉最凹的直线长。
4、头长 自吻端至鳃盖骨后缘的垂直距离;鲨、鳐类至最后一个鳃孔后缘。
5、吻长 自吻端或上颌前缘至眼前缘的垂直距离。
6、眼径 眼水平方向前后缘的最大距离。
7、眼间距 头背部两眼间的最大距离。
8、眼后头长 自眼后缘至鳃盖骨后缘的垂直距离(鲨、鳐类自眼后缘至最后一个鳃孔后缘距离)。
9、口裂长 由上颌前端量至口角的距离。
10、口长 上颌正中至口角处的垂直距离。
11、躯干长 自鳃盖骨后缘(或最后一个鳃孔)至肛门(或生殖腔)后缘的垂直距离。
12、体高 鱼体最高处的垂直距离。
13、体宽 鱼体左右侧的最大距离。
14、尾部长 自肛门(或泄殖腔)后缘至最后一椎骨(用手拿尾鳍向上折弯处)的垂直距离。
15、尾柄长 自臀鳍基底后缘至尾鳍基部(最后一枚椎骨)的垂直距离。
16、尾柄高 尾柄部最低的垂直高度。
17、尾鳍长 尾鳍基部至尾鳍末端的垂直距离。
鲨、鳐类除上述测量项目外还有些项目:
1、口前吻长 自头腹面吻端至上颌前缘距离。
2、唇褶长 口角裂状沟,上颌口角处为上唇褶,下颌口角处为下唇褶,唇褶的有无及其长度是分类特征之一。
3、背鳍 ①背鳍长,背鳍前缘长度或称背鳍前缘长。②背鳍高,背鳍上角至背鳍基底的垂直高度。③背鳍上角 ,背鳍向背上方的角。④背鳍下角,背鳍向后方的角。⑤背鳍后缘,背鳍向后方的边缘。⑥背鳍下缘,背鳍下角末端至背鳍基底终点间的距离。
4、胸鳍 ①胸鳍基底长,胸鳍基底起点至终点的距离。②胸鳍前缘,胸鳍基底起点于胸鳍外角的前缘长。③胸鳍后缘,胸鳍外角沿后缘至里缘的界缘。④胸鳍里缘,自胸鳍里角后端至胸鳍基底距离。⑤胸鳍外角,胸鳍斜向后外方的角。⑥胸鳍里角,胸鳍斜向后内方的角。
5、腹鳍(鳐类) ①前瓣和里瓣,有些鳐类腹鳍呈足趾状,其外侧部分为腹鳍前瓣,里侧部分为腹鳍里瓣(如鳐科)。②前缘、后缘和里缘,腹鳍前瓣的外缘部分为腹鳍前缘;里瓣外缘部分为腹鳍后缘,里侧的里缘部分为腹鳍的里缘。
6、体盘长(鳐类) 自吻端至胸鳍基底终点的垂直距离。
7、体盘宽(鳐类) 两胸鳍外缘的最大水平距离(即体盘左右最宽处的距离)。
8、鼻孔间距 两鼻孔间最短距离。
9、喷水孔间距 两喷水孔间最短距离。
(二)计数项目(硬骨鱼类)
1、鳍式 记载鳍的性质和数量的一种方式,一般以罗马数字代表鳍棘,以阿拉伯数字代表鳍条,如鲈背鳍XⅡ,I—11—14,是表示鲈的背鳍由12枚鳍棘组成,第二背鳍由1枚棘11—14枚鳍条组成。
侧线下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鳞数2、鳞式 是记载鳞片数目的一种方式,记载方法为: 侧线鳞是沿自头后起至尾鳍中部基底间侧线上分布的鳞片;侧线上鳞是背鳍基部前缘至侧线间(不包括侧线鳞)的横列鳞数;侧线下鳞是腹鳍(或臀鳍)基底前缘至侧线(不包括侧线鳞)的横列鳞数。
3、鳃耙 记载第一鳃弓的外鳃耙数。记载方式有2种:①上鳃耙数(长在咽鳃骨与上鳃骨上的鳃耙数)加下鳃耙数(长在角鳃骨与下鳃耙数)。②记载第一鳃弓的外鳃耙总数,而不分上、下鳃耙。
4、齿式 鲤科鱼类最后一对鳃弓的角鳃骨特化为下咽骨,其上长有牙齿,是为咽齿;咽齿的数目,行列记载的方式为齿式,如鲤齿式为1.1.3/3.1.1。
(三)描述格式(以鲫为例)鲫Carassius auratus(Linnaeus) Cyprinus auratus Linnaeus 1758,Syst,Nat., ed.10,1:322(中国)。标本20尾,测量3尾,体长132-266mm,采自青浦县。
背鳍IV-15-19;臀鳍Ⅲ-5;胸鳍1,16-17;腹鳍1,8;尾鳍19。5-6侧线鳞27 5-6V 30;背鳞前鳞11-14;尾柄鳞15-16;鳃耙37-54。下咽齿一行4/4。
体长为体高的2.4-2.8倍,为头长的3.5-3.8倍。头长为吻长的3.2-3.4倍,为眼径的2.9-3.6倍,为眼间隔的1.8-2.6倍。眼间隔为眼径的1.6-2.1倍。
体稍延长,侧扁而高,头短小,吻宽大于吻长。眼大,眼在头的前半部;眼间隔宽平。鼻孔每侧2个,上侧位。口较小,端位,上颌骨后端不伸越眼前缘。鳃条骨3块,下咽齿侧扁,冠面有一沟纹。
体被中等大圆鳞,侧线微下弯,后部行于尾柄中央。背鳍1个,基部较长,上缘凹入;起点在腹鳍起点上方,距吻端小于距尾鳍基。臀鳍起点在背鳍第14-17分枝鳍条的下方;最后不分枝鳍条粗,鳍条部下缘凹入。胸鳍下侧位,后端圆,接近或伸达腹鳍,腹鳍起点距胸鳍起点小于距臀鳍起点,后端不伸达肛门。尾鳍分叉,浅凹,肛门恰在臀鳍起点前方。
头和体背侧灰黑色,体下侧和腹部银白色;鳃盖处有时有棕黄色斑点;尾鳍后缘黑色,其余各鳍浅灰色。
四、作业
1、依鲨、鳐及鲈的外形图,配合说明观察标本,熟记鱼体各部名称。
2、测量鲤的可量性状,计数可数性状记在草稿纸上,参照鲫的描述,描述鲤的分类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