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轮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31)有些学者认为,美 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 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
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 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 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
抗议活动
从整体看: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矛
A.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
盾 日
B.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 半殖民地之间
趋 尖 锐
❖ 影响:
❖ 从局部看: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 (1)人民要求改善生活,示威、游行和罢工不断, 阶级矛盾空前尖锐;
❖ (2)法西斯分子乘机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安。
❖ 从整体看: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协会,又名“黑衣社”,公开鼓吹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材料3:我们应该组织起来,象苏联人民那样建立社
会主义政府,杀死这帮吸血的魔鬼资本家。
—— 一名美国工人(1932)
材料4:1930—1932年,每天有大量的美国人,聚集在 苏联大使馆门前,要求移民苏联。
——美联社报道(1932)
经济危机的影响
从局部看: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危机
课标要求
考纲要求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 (1)1929至1933
界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特点和影响,年资本主义世界
认识罗斯福新政背景
经济危机
2、列举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认 识新政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 我调节机制形成中作用
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 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
2.(2015全国Ⅰ卷文综.35)1935年8月, 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 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 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3.(2015全国Ⅰ卷文综.34)世界银行在 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 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 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
❖ ⑵ 具体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更加突出(供求矛 盾尖锐)
❖ ①贫富差距悬殊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 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
❖ ②分期付款、银行贷款刺激经济的虚假繁荣,供求 矛盾更加紧张;
❖ ③股票投机过度,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 ⑶ 各国长期推行自由放任政策,造成市场虚假繁荣,
无法阻止危机大规模爆发。
❖ ③国际关系: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邻为壑, 转嫁危机,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争夺 国际市场,不仅加深了危机,而且使国际关 系日趋恶化,大战迫在眉睫。
3.胡佛“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胡佛政府反危机的措施
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被迫采 取一些措施
胡佛政府反危机的结果
危机反而恶化,社会动荡
教训:
资本主义经济自我调整是有限 度的,政府必须适当干预
竞选口号: 只有管的少,才能管的好。
罗斯福:
毕业于哈佛大学,
民主党人。曾任律
师、州参议员、海
军助理部长、纽约
州州长。他认为企
业主是老板,政府 竞选口号: 是“守夜人”兼二 一定要为美国人
老板。
民实行新政。
“胡佛悲观失望,罗斯福生气勃勃;胡佛认 为萧条的根源在美国之外,而罗斯福则认为在 美国内部;胡佛一味要求谨慎从事,罗斯福则 热衷于进行改革实验。……美国人民在11月参 加大选投票时,……以横扫一切之势把民主党 推上了执政党的地位。”
4.(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4)20世 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 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 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 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
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影响) 适应了
知识整理
一、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调整背景 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2.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 3.胡佛“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 ⑴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 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另外,复习本单元时也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对比:一是将 西方经济体制与苏联斯大林模式、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比较, 从中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对中国经济政策提供的借鉴; 二是将本单元内容与当今社会热点相联系进行考查,如罗斯福 新政对农民实行补贴、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以工代赈”对当 今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作用、从西方福利国家中吸取 哪些经验和教训等。
“我们唯一引为恐怖的只 是恐怖本身。”
探究问题一
罗斯福当选总统是“临危受命”,“危” 体现在哪些方面?
a.股市崩溃,银行倒闭——金融危机 b.企业破产——工业危机 c.农产品价格猛跌——农业危机 d.失业人数激增——就业危机
严 重 破 坏
社 会 生 产 力
e.社会动荡不安,法西斯分子趁机兴风作浪
国家干预经济图示 探究问题二
知识体系构建
世 界
空前严重的 资本主义世
经济危机发生原因 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
资 本
界经济危机
胡佛“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主
义
罗斯福
经 济
新政
政பைடு நூலகம்
新政内容:金融、工、农、福利 新政的影响
策 调
战后资本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整
主义的
“福利国家”的建立及其利与弊
新变化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和“新经济”兴
❖ ⑴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相结合;规范股 市和信贷,防范金融投机;居安思危,防止 泡沫经济等;
❖ ⑵与时俱进,适时调整生产关系;市场调节 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国际关系的协调极为重 要,各国政府应承担起各自的国际责任和义 务
1932年美国大选
胡佛: 美国第31任总统,
共和党人。毕业于斯 坦福大学。在他看来, 企业主是老板,政府 是“守夜人”。
体验高考
1.(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5)20世纪70年 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 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 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 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 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 国联邦政府试图( )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罗斯福获得的普选票超过了57%,并以选 举人票472张∶59张的绝对优势而获胜。很明 显,“这次投票是对胡佛政府的一次抗议,授 予罗斯福一道进行变革的明确的命令。”
胡佛失意 罗斯—福—得《意美国的历程》
富兰克林•罗斯福 (1882--1945)
➢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 总统;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 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模式
时间
运行机制
第认一识次:工业革命前
手工工场(重商主义)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工制厂的制自,我自调由节资与本变主革义,发其展根起本来原(因自是由科主技义革: 第命和一资次本工主业革义命经后济的自发由展贸,易、自由经营、自由竞争) 其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垄系断适组应织生成产为力资发本展主的义表国现家经济
20世纪90年代 美国倡导第三条道路(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
经济 区域 集团 化
世界 经济 全球 化
破坏:一战、经济危机(关税战、贸易战)、二战 重建: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贸易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世界银行(WB)
关贸总协定 (GATT)—WTO (中国加入)
(2)罗斯福新政 (3)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美国等国 资本主义的新变 化
化。
高考方向
本单元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较多,属于高考高频考点,且选 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涉及,相对非选择题的分值较高。复习本 单元,应抓住一条线索: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突出三个 重点:经济危机的影响、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特点和当代资本 主义新变化的表现。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分析理解20世纪 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和罗斯福新政的实质;认识罗斯福 新政的历史必然性,理解其新的特点及深远影响。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 椅上的美国总统;
➢他被人们喻为“狮子” 和“狐狸;他是继华盛顿 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 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1882年出生于纽约,先后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 学学习历史和法律。大学毕业后曾任律师。 1910年,当选纽约的参议员。 1913年起,任海军部助理部长7年, 以卓越的行政管理者著称。
特点:反对 政府直接干
预经济
认为市场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政府的 干预只能造成低效率和浪费.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 固有的弊端。因此,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 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 不稳定,容易导致经济波动和混乱。
4、经济危机的启示( 从经济危机的 发生原因和解决措施中 )
解决经济危机 把生产压下来
把销售提上去
使生产和销售均衡、协调发展 销毁多余的产品(资本家不愿意 )
通过立法,规范竞争,把生产限定 在一定的范围内(主要办法)
提供就业机会 兴办公共工程 (刺激消费,带动生产)
刺激出口 美元贬值
整顿财政 金融体系
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①下令所有银行停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 信用; ②放弃金本位制,美元贬值,刺激 出口;③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管理和控制
1929年,股市崩溃后,人 们涌向银行挤提存款
股市崩溃时华尔街的场景
争相阅读股市崩盘的消息
(2)爆发标志
1929年10月24日, 纽约华尔街股市崩溃
(3)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具体表现
股市崩溃 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 生产下降 失业剧增
图一 1930年美国银行前的挤兑人群
图二 失业的人群
农产品价格猛跌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生活的基础,垄断资本主义形成
20世30年代
罗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垄断组织与 国家政权相结合,形成国家垄断资义(凯恩斯主义)
二 20世纪50—70 资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实行国家
战 年代初
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资义进入国家垄断资义阶段
后 20世纪80年代
美、英等国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 (1)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 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提高关税、货币贬值,大 打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彼此之间的矛盾更 加尖锐;
❖ (2)帝国主义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 从而激起了当地人民更激烈的反抗。
❖ ①经济:资本主义世界损失惨重,经济萧条; 推动资本主义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②政 治:引发政治危机,社会动荡不安,法西斯 主义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农民收入锐减
图三 荒芜的农田
图四 农场主销毁“过剩”牛 奶
“世界末日已 经来临”
当时的美国幽默小 品说:“在旅馆你必 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 跳出去。”
旅店招待员总要先 问旅客:“您是要一 个房间睡觉,还是跳 楼?”
2.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
① 范围特别广
经济危机的特点 ②时间相当长
③破坏特别大
从经济范围看,危机期间金融危机、工业危机与农 业危机、社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
1921年(39岁时),患脊髓灰白 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 1928年,当选纽约州州长。 1932年作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参 加总统选举。
轮椅上的罗斯福
罗斯福总统就职之日,胡佛 送给新政府一句话:
“我们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 我们无能为力了。”
There is nothing to fear, but fear itself.
复兴工业
①制定行业公平竞争章程,建立关于产量、
(对工业加强 价格、销售等方面的规则。
计划指导)
②给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最高工时 和最低工资
从地域范围看,危机从美国蔓延到德、日、英、法 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且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 和不发达国家,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材料1:经济萧条不仅使资本主义经济沦为废墟,还
使西方自由民主制度陷于防御地位,并使人们对它将来 是否能存在下去产生了怀疑。
——历史学家梅尔文-杜博夫斯基
材料2: 1932年9月,亚特兰大州出现了美国法西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