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疑难问题解析石国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疑难问题解析

一、乙醇与乙酸反应,浓H2SO4当催化剂,为什么加入溶液的顺序为乙醇----浓H2SO4----乙酸?

浓H2SO4加到乙醇里会放热,大家都知道浓H2SO4溶解在水里会放大量的热,这里也是,如果把乙醇往浓H2SO4里倒,后果可想而知,硫酸四溅。必须缓慢的把浓H2SO4倒入乙醇。

如果事先加入乙酸,则浓H2SO4就很难电离了。不能很好发挥催化作用。乙酸是要反应的。所以应先加入催化剂,再加反应物,才能使反应的效率提高。否则加乙酸后,H2SO4半天不电离,反应效率就低了。

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最后加乙酸。顺序是密度先小后大

然后为了得到最佳答案的荣誉,再上网找点东西给你...

乙酸乙酯的制取

1.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为了提高酯的产量,必须尽量使反应向有利于生成酯的方向进行。一般是使反应物酸和醇中的一种过量。在工业生产中,究竟使哪种过量为好,一般视原料是否易得、价格是否便宜以及是否容易回收等具体情况而定。在实验室里一般采用乙醇过量的办法。乙醇的质量分数要高,如能用无水乙醇代替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效果会更好。催化作用使用的浓硫酸量很少,一般只要使硫酸的质量达到乙醇质量的3%就可完成催化作用,但为了能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应使浓硫酸的用量再稍多一些。

2.制备乙酸乙酯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要保持在60 ℃~70 ℃左右,温度过高时会产生乙醚和亚硫酸等杂质。液体加热至沸腾后,应改用小火加热。事先可在试管中加入几片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

3 导气管不要伸到Na2CO3溶液中去,防止由于加热不均匀,造成Na2CO3溶液倒吸入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

1.浓硫酸既作催化剂,又作干燥剂。

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1)乙酸乙酯在无机盐Na2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减小,容易分层析出。

(2)Na2CO3能跟挥发出的乙酸反应,生成没有气味的乙酸钠,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2.为有利于乙酸乙酯的生成,可采取以下措施:

(1)制备乙酸乙酯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保持在60 ℃~70 ℃。不能使液体沸腾。

(2)最好使用冰醋酸和无水乙醇。同时采用乙醇过量的办法。

(3)起催化作用的浓硫酸的用量很小,但为了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浓硫酸的用量要稍多于乙醇的用量。

(4)使用无机盐Na2CO3溶液吸收挥发出的乙酸。

二、为什么乙醛能使溴水褪色是发生了什么反应

1、问题提出

对于乙醛使溴水褪色的反应,通常老师是这样向学生解释的:碳氧双键和碳碳双键相似但也有不同之处,C=C能与Br2加成,而C=O不能和Br2加成;而溴水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把乙醛氧化成乙酸。所以乙醛能使溴水褪色,但不能加成而是氧化。

2、实验事实

为了能让学生理解乙醛使溴水褪色的实质,设计了如下对比实验:

实验1:1ml溴的CCl4溶液中加入1ml乙醛,发现溶液分层,下层橙黄色,即无明显现象。此实验可证明乙醛与溴水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实验2:1ml溴水中加入1ml乙醛,振荡试管后静置,发现溴水褪色。

此实验证明乙醛与溴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3、现象解释

溴的CCl4溶液中,溴仅作为溶质溶解于溶剂CCl4中,溶质与溶剂间并未发生化学反应;而溴水中,溶质溴除了溶解与溶剂水之外,还发生了化学反应:Br2+H2O=HBr+HBrO (1)

生成的HBrO与乙醛发生了氧化反应:

CH3CHO+HBrO=CH3COOH+HBr

使反应(1)中HBrO浓度降低,促使平衡向右移动,最终使溴水褪色。

4、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乙醛与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对比实验,能较圆满地解释乙醛使溴水褪色本质不是加成而是氧化。

5、反思

检验乙烯的最佳试剂是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而非溴水。。。

也由此想到了一个几乎成为经典的题目:

已知柠檬醛的结构简式(CH3)2C=CHCH2CH2CH=CHCHO,如何检验出其中的谈谈双键?通常的答案是:先加足量的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使醛基氧化成羧基,然后再用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检验碳碳双键。其实这个题目只需要回答“溴的四氯化碳”就可以!

三、酸碱中和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之一

(1)酚酞:酸滴定碱时:颜色由红刚好褪色

碱滴定酸时:颜色由无色到浅红色

(2)甲基橙:酸滴定碱时:颜色由黄到橙色

碱滴定酸时:颜色由红到橙色

一般不选用石蕊

酸碱中和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之二

为了减小方法误差,使滴定终点和等当点重合,需要选择适当的指示剂。

强酸与弱碱相互滴定时,应选用甲基橙。

强碱与弱酸相互滴定时,应选用酚酞。

强酸与强碱相互滴定时,既可选用甲基橙,也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注意,中和滴定不能用石蕊作指示剂。原因是石蕊的变色范围(pH5.0~8.0)太宽,到达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不明显,不易观察。

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之三

常用的指示剂多是弱酸或弱碱,如石蕊;酚酞和甲基橙是比较复杂的有机酸。指示剂的分子和离子具有不同的颜色,酸或碱溶液能影响指示剂的电离平衡,因此在酸或碱溶液中指示剂会显示不同的颜色。中和滴定时选择指示剂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pH稍有变化,指示剂就能改变颜色。石蕊溶液由于变色范围较宽,且在等当点时颜色的变化不易观察,所以在中和滴定中不采用。

(2)溶液颜色的变化由浅到深容易观察,而由深变浅则不易观察。因此应选择在滴定终点时使溶液颜色由浅变深的指示剂。强酸和强碱中和时,尽管酚酞和甲基橙都可以用,但用酸滴定碱时,甲基橙加在碱里,达到等当点时,溶液颜色由黄变红,易于观察,故选择甲基橙。用碱滴定酸时,酚酞加在酸中,达到等当点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易于观察,故选择酚酞

(3)强酸和弱碱、强碱和弱酸中和达到滴定终点时,前者溶液显酸性,后者溶液显碱性,对后者应选择碱性变色指示剂(酚酞),对前者应选择酸性变色指示剂(甲基橙)。

(4)为了使指示剂的变色不发生异常导致误差,中和滴定时指示剂的用量不可过多,温度不宜过高,强酸或强碱的浓度不宜过大。

四、防聚沉的方法?聚沉的原理?加电解质(溶液)有什么用处?

首先来说胶体都有一定的稳定性。例如蛋白质的稳定性,是由于两种原因,1是蛋白质有表面电荷。2是蛋白质表面有一层水化膜。那么任何能够起到正面影响这两种作用的方法都能够防止聚沉。说道这,我想关于聚沉的原理你应该明白了吧!加入电解质,电解质提高了水的解离程度,破坏了水化膜,中和了胶体的表面电荷,因而结果就是使胶体发生聚沉。

胶体的微粒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集的现象叫做聚沉(Coagulation)。胶体稳定的原因是胶粒带有某种相同的电荷互相排斥,胶粒间无规则的热运动也使胶粒稳定。因此,要使胶体聚沉、其原理就是:①中和胶粒的电荷、②加快其胶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