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遥感原理与应用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合集下载

《遥感原理与应用》试题答案及要点

《遥感原理与应用》试题答案及要点

《遥感原理》试题及答案要点(3-12)《遥感原理》试题三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20分)1、多波段遥感:探测波段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2、维恩位移定律: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的绝对温度成反比。

黑体的温度越高,其曲线的峰顶就越往左移,即往短波方向移动。

3、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前者是指当大气中的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得多的时候所发生的大气散射现象。

后者是指气中的粒子直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现象。

4、大气窗口;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要发生反射、散射、吸收,从而使辐射强度发生衰减。

对传感器而言,某些波段里大气的投射率高,成为遥感的重要探测波段,这些波段就是大气窗口。

5、多源信息复合:遥感信息图遥感信息,以及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

6、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

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7、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映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受到其他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

通过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称为辐射校正。

8、平滑与锐化;图像中某些亮度变化过大的区域,或出现不该有的亮点时,采取的一种减小变化,使亮度平缓或去掉不必要的“燥声”点,有均值平滑和中值滤波两种。

锐化是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大的部分。

9、多光谱变换;通过函数变换,达到保留主要信息,降低数据量;增强或提取有用信息的目的。

本质是对遥感图像实行线形变换,使多光谱空间的坐标系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旋转。

10、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

二、填空题(10分)1、1999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2、陆地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185-185平方公里。

遥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遥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遥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中,哪个波段的辐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表反射?A. 微波波段B. 红外波段C. 可见光波段D. 紫外波段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遥感数据的常用处理方法?A. 辐射校正B. 大气校正C. 几何校正D. 光谱分析答案:D3. 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点对点校正B. 线性校正C. 非线性校正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4. 什么是遥感图像的光谱特征?A. 指图像的分辨率B. 指图像的色调C. 指图像中物体的反射或发射特性D. 指图像的对比度答案:C5. 以下哪个传感器是用于获取夜光遥感数据的?A. LandsatB. Sentinel-2C. MODISD. VIIRS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6.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作物生长监测B. 土壤湿度评估C. 病虫害监测D. 土地利用分类答案:ABCD7.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遥感图像的质量?A. 大气条件B. 传感器分辨率C. 地形起伏D. 光照条件答案:ABCD8. 遥感数据的分类方法包括哪些?A. 监督分类B. 非监督分类C. 半监督分类D. 机器学习分类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9. 遥感技术只能用于地球表面的监测。

()答案:错误10.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越高,其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少。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答案: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包括监测森林覆盖变化、监测水质污染、评估城市扩张、监测自然灾害如洪水和火灾等。

12. 描述遥感图像的几何畸变是如何产生的?答案:遥感图像的几何畸变主要是由于传感器的视角、地球的曲率、大气折射、地形起伏以及传感器本身的误差等因素造成的。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3. 假设某遥感图像的像素分辨率为30米,计算该图像覆盖的地表面积。

遥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遥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 遥感系统的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

5. 遥感分类中按遥感平台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

按工作方式可分为:_____和_____。

按RS的应用领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

遥感技术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12。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_____到_____。

14. 按照维恩位移定律的描述,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λmax与黑体绝对温度T成___。

16。

按发射率变化情况,将地物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种类型。

18。

地球大气被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等.20. 在通过地球大气时,太阳辐射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和____现象。

23. 太阳辐射在地球大气中散射类型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种类型。

24。

无选择性散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____,任何波长的散射强度____.27. 水体的反射主要集中在_____波段,其它波段吸收都很强,近红外吸收更强。

30. Landsat系列卫星迄今为止共发射了___颗,其中最后一颗或取的数据分辨率可以达到__米,Spot系列卫星迄今为止共发射了___颗,其中最后一颗或取的数据分辨率可以达到___米。

型.34。

常见的遥感平台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35。

ETM的全称是_______________.36. Landsat7共有8个波段,其中第1—5、7波段的分辨率是__米,第6波段的分辨率是__米,第8波段的分辨率是___米。

37. SPOT-4影像总共有5个波段,其中第5波段的分辨率为___米,第1—4波段的分辨率是__米。

遥感原理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原理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原理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中,通过卫星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主要方式是利用()。

A. 红外辐射B. 可见光C. 微波辐射D. 紫外辐射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遥感数据的主要类型?()A. 光学影像B. 雷达影像C. 声纳影像D. 热红外影像答案:C3.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主要用于修正()。

A. 大气影响B. 地形起伏C. 传感器误差D. 所有以上答案:D4. 多光谱遥感影像通常包含的波段数量是()。

A. 1-3个B. 3-5个C. 5-10个D. 10个以上答案:B5. 遥感影像的辐射校正主要用于消除()。

A. 传感器本身的误差B. 大气对辐射的影响C. 地形起伏的影响D. 所有以上答案:B6.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不包括()。

A. 作物种植面积监测B. 病虫害监测C.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D. 地质矿产勘探答案:D7. 遥感影像的增强处理通常不包括()。

A. 直方图均衡化B. 对比度拉伸C. 色彩变换D. 几何校正答案:D8. 遥感影像的分类方法中,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主要区别在于()。

A. 是否使用先验知识B. 是否需要训练样本C. 是否使用统计方法D. 是否需要专家参与答案:B9. 遥感影像的波段合成通常是为了()。

A. 提高影像的分辨率B. 提高影像的对比度C. 增强特定地物的特征D. 减少影像的数据量答案:C10. 遥感影像的大气校正主要用于消除()。

A. 传感器本身的误差B. 大气对辐射的影响C. 地形起伏的影响D. 所有以上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包括()。

A. 森林覆盖变化监测B. 水体污染监测C. 城市扩张监测D. 地质矿产勘探答案:A, B, C2.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方法包括()。

A. 仿射变换B. 多项式变换C. 傅里叶变换D. 线性变换答案:A, B, D3. 遥感影像的辐射校正方法包括()。

遥感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是基于什么原理获取地表信息的?A. 声波传播B. 电磁波传播C. 重力波传播D. 热辐射传播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遥感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A. 农业监测B. 城市规划C. 天气预报D. 深海探测答案:D3. 卫星遥感与航空遥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分辨率B. 覆盖范围C. 观测时间D. 观测成本答案:B4. 遥感图像中,红色通常代表什么?A. 植被B. 水体C. 城市建筑D. 土壤答案:A5. 以下哪种传感器可以用于夜间观测?A. 多光谱传感器B. 红外传感器C. 紫外传感器D. 可见光传感器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森林火灾。

(对)2. 遥感数据不需要经过任何处理就可以直接使用。

(错)3.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考古研究。

(对)4. 遥感技术只能获取地表的静态信息。

(错)5.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冰川变化。

(对)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作物生长监测、病虫害监测、土壤湿度监测、作物产量估算等。

通过遥感图像,可以对农田的植被覆盖度、作物生长状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 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是什么?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可以提供城市发展的历史数据,帮助规划者了解城市扩张的趋势,监测城市环境变化,评估城市绿化状况,以及进行城市交通流量分析等。

3.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性体现在能够实时监测大范围的环境变化,如森林覆盖率变化、水资源分布、污染源扩散等。

它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制定有效的环境管理政策。

4. 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中的作用是什么?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中可以快速获取受灾区域的实时信息,如地震、洪水、干旱等灾害发生后的地表状况,为救援工作提供决策支持,减少灾害损失。

(完整版)遥感原理与应用答案完整版

(完整版)遥感原理与应用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电磁涉及遥感物理基础名词解说:1、电磁波(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其四周惹起变化的磁场,这一变化的磁场又在较远的地区内惹起新的变化电场,并在更远的地区内惹起新的变化磁场。

)变化电场和磁场的交替产生,以有限的速度由近及远在空间内流传的过程称为电磁波。

2、电磁波谱电磁波在真空中流传的波长或频次递加或递减次序摆列,就能获取电磁波谱。

3、绝对黑体关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所有汲取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

4、辐射温度假如本质物体的总辐射出射度(包含所有波长)与某一温度绝对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相等,则黑体的温度称为该物体的辐射温度。

5、大气窗口电磁波经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汲取和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

6、发射率本质物体与同温下的黑体在同样条件下的辐射能量之比。

7、热惯量因为系统自己有必定的热容量,系统传热介质拥有必定的导热能力,因此当系统被加热或冷却时,系统温度上涨或降落常常需要经过必定的时间,这类性质称为系统的热惯量。

(地表温度振幅与热惯量 P 成反比,P越大的物体,其温度振幅越小;反之,其温度振幅越大。

)8、光谱反射率ρλ=Eρλ/ E λ ( 物体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

)9、光谱反射特征曲线依照某物体的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以波长为横坐标,反射率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

填空题:1、电磁波谱按频次由高到低摆列主要由γ 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构成。

2、绝对黑体辐射通量密度是温度T和波长λ 的函数。

3、一般物体的总辐射通量密度与绝对温度和发射率成正比关系。

4、维恩位移定律表示绝对黑体的最强辐射波长λ 乘绝对温度T是常数2897.8 。

当绝对黑体的温度增高时,它的辐射峰值波长向短波方向挪动。

5、大气层顶上太阳的辐射峰值波长为0.47μm选择题: ( 单项或多项选择 )1、绝对黑体的(②③ )①反射率等于 1 ②反射率等于 0 ③发射率等于 1 ④发射率等于 0。

2、物体的总辐射功率与以下那几项成正比关系(②⑥)①反射率②发射率③物体温度一次方④物体温度二次方⑤物体温度三次方⑥物体温度四次方。

2019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11遥感原理与应用真题

2019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11遥感原理与应用真题

2019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11遥感原理与应用真题
一、判断题很简单,
二、选择题有个滤波块,不会。

考了2个卫星分辨率。

三、计算题,外行直接没复习看不懂,历年真题不是早不考计算题了?
1、五个像元各两个波段数据,让选心叠加还说距离用绝对值,将其分成三类。

2、给个三阶矩阵滤波块,让计算说明各方向的增强与压制的线性体方向(我搞地质的这个也一点不知道)
四、简答题
1.忘了
2.举例不同目的选择遥感数据的相应的季节和波段
3.HIS原理,列出围岩蚀变与地球化学整合过程
4.如何区分水体植被和陆地植被
5.说明主要的遥感解译地物识别特征及用途
五、论述题
1。

介绍CCD、ETM和SAR传感器及相应图像的特点
2. 放水题,谈谈未来遥感发展趋势。

中国地质大学智慧树知到“资源勘查工程”《遥感原理与应用》网课测试题答案5

中国地质大学智慧树知到“资源勘查工程”《遥感原理与应用》网课测试题答案5

中国地质大学智慧树知到“资源勘查工程”《遥感原理与应用》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下列情况不属于作业方式的分类的判读是()A.室内判读B.野外判读C.综合判读D.地形判读2.()就是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地资源类型、质量数量、社会经济属性及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规律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的过程。

A.遥感土地资源调查B.遥感土地资源动态监测C.遥感土壤调查D.野外概查3.()是应用卫星图像识别大宗作物最基本的方法。

A.图像处理技术B.目测判读C.电子计算自动判读D.综合判读4.GPS可以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以实现不同的具体应用目标包括()A.定位B.测量C.分析计算D.监控导航5.反射波谱表现为缓斜型的为()土壤。

A.沼泽土B.水稻土C.赤红壤D.干旱荒漠地区土壤6.卫星图像的解译方法有()A.直接解译法B.对比法C.综合解译法D.历史比较法7.下列光谱段不属于主色的是()A.蓝B.红C.黄D.绿8.陆地卫星TM影像判读中,“呈灰鹤色调、枝叉状条块、轮廓不清、有极细微麻点”描述是用来描述未利用土地中的()A.沼泽地B.沙滩地C.裸土地D.荒草地9.在遥感土地调查程序中,()的工作内容包括建立解释标志。

A.野外概查B.准备工作C.土地面积量算D.作业调绘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土壤遥感调查的特点的是()A.可以不改变自然环境的条件,真实反映自然界土壤光谱反射特性B.遥感影像能直接反映地面特征C.制图精度高D.动态监测效果好11.关于卫星的运行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A.卫星的轨道都是椭圆形轨道,地球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B.许多气象卫星、资源卫星、侦察卫星都采用极轨轨道,如中国的“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系列C.在赤道上空35786km,有一轨道倾角为零,地面上的人看在这个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是静止不动的D.卫星的轨道面倾角确定了卫星对地球的观测范围,轨道面倾角越大,卫星对地面观测的覆盖面越大12.地籍测量一般要求成图比例尺寸1:500或1:1000,为此要求航片的比例尺选定在()之间。

遥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中,红外遥感主要用于:A. 地形测绘B. 植被分析C. 水质监测D. 城市热岛效应研究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遥感数据的常用分辨率类型?A. 空间分辨率B. 时间分辨率C. 光谱分辨率D. 颜色分辨率答案:D3. 多光谱遥感与高光谱遥感的主要区别在于:A. 数据量大小B. 光谱波段数量C. 传感器成本D. 应用领域答案:B...(此处省略16道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遥感数据的______分辨率是指传感器能够分辨地面上两个相邻物体的最小距离。

答案:空间2. 遥感技术在______、农业、城市规划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答案:环境监测...(此处省略8个填空题)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答案: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主要应用于监测植被覆盖变化、土地利用变化、水体污染、大气状况等,通过遥感图像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环境问题,为环境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2. 解释什么是遥感数据的光谱分辨率,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答案:光谱分辨率是指遥感传感器能够区分不同波长范围的能力。

高光谱分辨率的传感器能够捕捉到更细致的光谱信息,有助于识别和分类不同的物质和现象。

例如,在植被研究中,高光谱遥感可以区分不同种类的植物,甚至检测植物的健康状况。

...(此处省略2个简答题)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假设一个遥感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为10米,计算该传感器在1000米高度时的地面覆盖范围。

答案:地面覆盖范围 = 空间分辨率× 传感器高度 = 10米× 1000米 = 10000平方米。

2. 给定一个遥感图像的光谱反射率数据,如何计算该图像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答案: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计算公式为:NDVI = (NIR - R) / (NIR + R),其中NIR代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R代表红波段的反射率。

遥感试题中国地质大学

遥感试题中国地质大学

遥感试题(中国地质大学)08一、名词解释1辐射校正:消除图像数据中依附在辐亮度的失真的过程2直方图均衡化:是将随机分布的图像直方图修改成为均匀分布的直方图,其实质是对图像进行非线性拉伸重新分配图像像充值,一定灰度范围内的像的数量大致相同。

3反差增强:在数字图像处理中,增强感兴趣目标和周围背景图像之间的反差。

4电磁波普:按电磁波在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则称为地电磁波普。

5光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接收目标辐射波普时能分辨最小波长间隔。

间隔越小,分辨率越高。

6,直接解译标志:是指能够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图像的各种特征,它包括遥感摄影相片的色调,色彩,大小,形状,阴影,纹理,图型,解译者利用直接介意标志,可以直观识别遥感相片上的目标地物。

7监督分类:是首先需要从研究区域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训练场地作为样本。

根据已知训练区提供的样本,通过选择特征参数来识别建立判别函数据此对样本像元进行分类,依据样本类别的特征来识别非样本的归属类别的方法。

非监督分类:是在没有检验类别作为样本的条件下,即事先不知道类别的特征主要根据像元之间相似度的大小进行归类合并的方法。

二、问答题1、遥感数字图像定义及数学表示,举列说明?答:①遥感数字图像是以数字形式表示的遥感影像。

遥感数字图像基本的单位的像素。

像素是成像过程的采样点,也是计算机图像处理的最小单元。

像素具空间特征和属性特征。

②遥感数字图图像以二维数组表示。

一个元素代表一个像素,像素的坐标位置隐含,这个元素在数组中的行列位置所决定的。

元素的值表示传感器到像素对应面上目标地物电磁波波辐射强度,采用这一种方法可以将地球表面一定区域内目标地物信息记录在一个二维数据中。

如:F=f(xi,yi),i=1,2,3,…,mj=1,2,3,…,n式中,i代表行号;j代表列号;f(xi,yi) 值代表像素在(xi,yi)上目标地物的电磁辐射强度值2、地貌的判读标志?地貌的判读,主要任务是对地貌进行分类,识别各种地貌的形态,要素及其分布,地貌的判读主要用图形图形,包调,和明别,等判别标志,影像的图形包括;平面的轮廓及图案的及地表的高低起伏特征,色调和阴影可以帮助观察分析各种地貌形态,获得地貌形态,获得地貌的侧面影像及其物质组成方面的信息。

遥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遥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遥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pdf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中,哪种波长的电磁波对植被的反射率最高?A. 可见光B. 近红外C. 中红外D. 远红外2. 下列哪个不是遥感数据的常用分辨率类型?A. 空间分辨率B. 光谱分辨率C. 时间分辨率D. 波长分辨率3. 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增强”是指什么?A. 增加图像的对比度B. 增加图像的亮度C. 增加图像的饱和度D. 增加图像的清晰度4. 以下哪种传感器类型通常用于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A. 被动传感器B. 主动传感器C. 多光谱传感器D. 超光谱传感器5. 遥感数据的大气校正主要用于解决什么问题?A. 消除地形影响B. 消除大气影响C. 消除云层影响D. 消除噪声影响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7. 解释遥感中“光谱特征”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8. 描述遥感图像分类的基本步骤,并说明其在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9. 假设你有一个遥感图像,其空间分辨率为30米,覆盖面积为100平方公里。

计算该图像包含的像素总数。

10. 给定一个遥感传感器的光谱响应曲线,如何计算特定波长下的反射率?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1. 论述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 近红外2. D. 波长分辨率3. A. 增加图像的对比度4. D. 超光谱传感器5. B. 消除大气影响二、简答题6.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包括作物生长监测、病虫害检测、土壤肥力评估等,其重要性在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确保粮食安全。

7. 光谱特征是指不同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反射或发射特性。

在环境监测中,通过分析特定物质的光谱特征,可以识别和监测污染物的分布和浓度。

8. 遥感图像分类的基本步骤包括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选择分类算法、训练分类器、分类执行和后处理。

遥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遥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遥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遥感技术的特点?A.大范围获取信息B.实时获取信息C.针对性强D.数据更新快答案:C.针对性强。

遥感技术具有大范围获取信息、实时获取信息、数据更新快等特点,而针对性强并不是遥感技术的特点。

2、下列哪一项不是遥感技术的应用?A.环境监测B.土地资源调查C.交通流量监测D.医学诊断答案:D.医学诊断。

遥感技术主要应用于环境监测、土地资源调查、交通流量监测等领域,而医学诊断并不是遥感技术的应用。

3、下列哪一种遥感图像的分辨率最高?A. LANDSAT图像B. SPOT图像C.气象卫星图像D.资源卫星图像答案:B. SPOT图像。

SPOT图像的分辨率最高,可以达到2.5米左右,优于其他的遥感图像。

4、下列哪一项是遥感技术的核心部分?A.传感器B.数据传输设备C.数据处理设备D.数据分析设备答案:A.传感器。

遥感技术的核心部分是传感器,它能够感知地面景物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转换成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息。

二、简答题1、什么是遥感技术?其基本原理是什么?答:遥感技术是一种利用传感器对目标物所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进行远距离感知的技术。

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波的反射、散射、透射等特性,获取目标物的信息。

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

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目标物的高分辨率、大范围、实时观测,具有快速、便捷、经济等优势。

2、遥感技术有哪些主要应用领域?请举例说明。

答: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土地资源调查、城市规划、交通流量监测、农业管理、地质调查、气象观测等领域。

例如,在环境监测方面,遥感技术可以用来监测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在土地资源调查方面,遥感技术可以用来监测土地利用状况、土地资源分布等;在城市规划方面,遥感技术可以用来获取城市空间布局、城市交通状况等信息;在交通流量监测方面,遥感技术可以用来获取道路交通状况、车辆行驶状况等信息;在农业管理方面,遥感技术可以用来监测作物生长状况、病虫害发生状况等;在地质调查方面,遥感技术可以用来获取地质构造信息、矿产资源分布等;在气象观测方面,遥感技术可以用来获取云层分布信息、气候变化趋势等。

遥感原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原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原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中,以下哪个波段属于红外波段?A. 0.4-0.7微米B. 0.7-1.0微米C. 1.0-2.5微米D. 2.5-5.0微米答案:C2. 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的目的是:A. 提高图像的分辨率B. 校正图像的光谱失真C. 校正图像的几何失真D. 增强图像的对比度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A. 土地利用监测B. 农作物估产C. 天气预报D. 电子产品制造答案:D4. 遥感数据的大气校正主要目的是:A. 消除大气对遥感数据的影响B. 提高数据的分辨率C. 增加数据的光谱信息D. 校正数据的时间误差答案:A5. 以下哪种传感器类型不是基于被动遥感原理?A. 多光谱传感器B. 热红外传感器C. 雷达传感器D. 激光雷达传感器答案:C6. 遥感图像分类中,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区别在于:A. 监督分类需要训练样本,非监督分类不需要B. 监督分类不需要训练样本,非监督分类需要C. 监督分类使用的是统计方法,非监督分类使用的是机器学习D. 监督分类使用的是机器学习,非监督分类使用的是统计方法答案:A7. 以下哪个不是遥感数据的预处理步骤?A. 辐射校正B. 大气校正C. 几何校正D. 光谱增强答案:D8. 遥感技术中,空间分辨率是指:A. 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的最小物体大小B. 传感器记录数据的时间间隔C. 传感器记录数据的空间间隔D. 传感器记录数据的光谱间隔答案:C9. 遥感图像的光谱特征主要取决于:A. 传感器的类型B. 目标物体的大小C. 目标物体的形状D. 目标物体的光谱反射率答案:D10. 以下哪个是遥感数据的后处理步骤?A. 辐射校正B. 大气校正C. 几何校正D. 特征提取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答案: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污染监测、植被覆盖变化、水体污染、城市扩张、自然灾害监测等。

遥感期末试题及答案

遥感期末试题及答案

遥感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遥感是指通过无需直接接触物体,利用___识别、感测、测量地球表面及大气等对象的一种手段。

A. GPS技术B. 遥感卫星C. 电磁波辐射与相互作用D. 航空摄影答案:C2. 遥感分辨率是指___。

A. 遥感影像的大小B. 遥感影像的质量C. 遥感系统观测地物的能力D. 遥感定位精度答案:C3. 遥感应用领域中的热红外遥感在___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A. 农业监测B. 水资源调查C. 气象预测D. 矿产资源勘测答案:A4. 遥感影像解译中,利用不同波段反射率的差异来判断地物类型的方法称为___。

A. 海岸线解译B. 植被指数法C. 影像地学特征解译D. 多时相遥感解译答案:C5. 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包括___。

A. 大气污染监测B. 土壤侵蚀状况评估C. 水质监测D. 森林覆盖变化监测答案:A、B、C、D二、简答题1. 请解释遥感中的分辨率指标。

答案:分辨率指标是遥感影像中能够分辨出的最小地物大小,也可以理解为遥感系统观测地物的能力。

分辨率分为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两种,空间分辨率是指一个遥感系统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所能区分的地物最小尺寸;光谱分辨率是指遥感系统在不同波段的电磁辐射观测中所能区分的不同波段的能力。

2. 请列举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答案: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中有以下应用:- 农田面积统计与变化监测:通过遥感影像可以对农田的面积进行统计,并监测农田面积的变化情况。

- 农作物生长监测:通过遥感影像可以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包括生长阶段、病虫害情况等。

- 土壤水分监测: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土壤的湿度情况,为农田灌溉提供科学依据。

- 农作物遥感遥感图像分类:利用遥感影像中的光谱信息可以对农田进行分类,识别不同的农作物类型。

- 土壤养分监测:通过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土壤的养分含量,为合理施肥提供指导。

三、论述题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对环境状况进行监测与评估。

遥感原理与应用12-中国地质大学平时作业

遥感原理与应用12-中国地质大学平时作业
[参考答案] 错误
[我的答案] 错误
试题7
满分值:2.0分 状态:已答 实际得分:0.0分
[参考答案]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试题8
满分值:2.0分 状态:已答 实际得分:0.0分
[参考答案]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试题9
满分值:2.0分 状态:已答 实际得分:0.0分
[参考答案] 正确
[我的答案] 错误
一 单项选择题
试题1
满分值:4.0分 状态:已答 实际得分:0.0分
对流层
平流层
电离层
外层大气
[参考答案] 外层大气
[我的答案] 对流层
试题2
满分值:4.0分 状态:未答 实际得分:0.0分
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关系
与波长的一次方成反比关系
与波长的二次方成正比关系
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关系
[参考答案] 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关系
没有云的天空区域
电磁波能穿过大气层的局部天空区域
电磁波能穿过大气的电磁波谱段
没有障碍物阻挡的天空区域
[参考答案] 电磁波能穿过大气的电磁波谱段
[我的答案]
试题19
满分值:4.0分 状态:未答 实际得分:0.0分
紫外波段
蓝色波段
近红外波段
绿波段
[参考答案] 近红外波段
[我的答案]
试题20
满分值:4.0分 状态:未答 实际得分:0.0分
可以昼夜成像
记录地物的热辐射强度
热红外图像的分辨率较低
只能夜晚成像
[参考答案] 只能夜晚成像
[我的答案]
二 判断题
试题1
满分值:2.0分 状态:已答 实际得分:2.0分

遥感原理及应用期末复习题

遥感原理及应用期末复习题

遥感原理及应用期末复习题遥感原理与应用习题第一章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名词解释:1、遥感2、遥感技术3、电磁波4、电磁波谱5、绝对黑体6、绝对白体7、灰体8、绝对温度9、辐射温度10、光谱辐射通量密度11、大气窗口12、发射率13、热惯量 14、热容量 15、光谱反射率 16、光谱反射特性曲线填空题:1、电磁波谱按频率由高到低排列主要由____ 、____ 、____ 、____ 、 ____ 、____ 、 ____ 等组成。

2、绝对黑体辐射通量密度是 ____ 和 ____ 的函数。

3、一般物体的总辐射通量密度与 ____ 和 ____ 成正比关系。

4、维恩位移定律表明绝对黑体的 ____ 乘 ____ 是常数2897.8。

当绝对黑体的温度增高时,它的辐射峰值波长向 ____ 方向移动。

5、大气层顶上太阳的辐射峰值波长为____ μm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1、绝对黑体的①反射率等于1 ②反射率等于0 ③发射率等于1 ④发射率等于0。

2、物体的总辐射功率与以下那几项成正比关系①反射率②发射率③物体温度一次方④物体温度二次方⑤物体温度三次方⑥物体温度四次方。

3、大气窗口是指①没有云的天空区域②电磁波能穿过大气层的局部天空区域③电磁波能穿过大气的电磁波谱段④没有障碍物阻挡的天空区域。

4、大气瑞利散射①与波长的一次方成正比关系②与波长的一次方成反比关系③与波长的二次方成正比关系④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关系⑤与波长的四次方成正比关系⑥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关系⑦与波长无关。

5、大气米氏散射①与波长的一次方成正比关系②与波长的一次方成反比关系③与波长无关。

问答题:1、电磁波谱由哪些不同特性的电磁波组成?它们有哪些不同点,又有哪些共性?2、物体辐射通量密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常温下黑体的辐射峰值波长是多少?3、叙述沙土、植物和水的光谱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一般规律。

4、地物光谱反射率受哪些主要的因素影响?5、何为大气窗口?分析形成大气窗口的原因,并列出用于从空间对地面遥感的大气窗口的波长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1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遥感原理与应用期末备考题库7114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单选题:
(1)几何校正控制点数目的确定,对于n次多项式,控制点的最少数目为
A.(n+1)(n+2)
B.(n+1)(n+2)/2
C.(n+2)(n+3)
D.(n+2)(n+3)/2
正确答案:B
(2)SPOT卫星获取邻轨立体影像时,HRV中的平面镜最大可侧旋多少?
A.10°
B.16°
C.27°
D.35°
正确答案:C
(3)图像灰度量化用6比特编码时,量化等级为
A.32个
B.64个
C.128个
D.256个
正确答案:B
(4)元直径d和辐射波长λ符合
A.d<<λ时
B.d=λ时
C.d=1.5×λ时
D.d≥2×λ时
正确答案:A
(5)NDVI=(Ch2-Ch1)/(Ch2+Ch1)指的是
A.比值植被指数
B.差值植被指数
C.差比值植被指数
D.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
正确答案:D
(6)绝对黑体的反射率
A.等于1
B.等于0
C.大于0
D.等于0.5
正确答案:B
(7)把电磁波按其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以递增或递减的顺序排列所得是
A.电磁辐射
B.电磁场
C.电磁传播
D.电磁波谱
正确答案:D
(8)真正对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是
A.对流层和平流层
B.平流层和电流层
C.电离层和外大气层
D.对流层和电离层
正确答案:A
(9)以下哪种传感器属于主动式传感器
A.航空摄影机
B.多光谱扫描仪
C.微波辐射计
D.微波高度计
正确答案:D
(10)探测植被分布,适合的摄影方式为
A.近紫外外摄影
B.可见光摄影
C.近红外摄影
D.多光谱摄影
正确答案:C
(11)以下哪个波段既有地物自身热辐射,又有地物反射太阳辐射
A.0.38----0.76u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