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2322347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1f.png)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形势与政策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国内外形势和政策变化的敏感性和理解力,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系统学习形势与政策,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发展趋势,为未来的发展和应对挑战做好准备。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国内外形势的敏感性和理解力;2. 培养学生对政策变化的分析能力;3.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提高学生的论述和表达能力;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国内外政治形势分析:通过对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研究,包括各国政治制度、政党和选举、国际关系等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并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状况和变化趋势。
2. 经济形势与政策研究:深入分析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和政策变化,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贸易和投资等方面,帮助学生了解经济发展的动态和对策。
3. 文化与科技形势分析:通过对国内外的文化和科技领域的研究,包括文化传媒、创新科技等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和分析不同地区和国家在文化和科技发展方面的特点和趋势。
4. 社会形势与公共政策研究:分析国内外的社会形势和公共政策变化,包括社会问题、社会福利、公共建设等方面,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挑战和应对之道。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形势与政策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
2.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3. 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4. 应用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活动,加深对形势与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习态度、互动表达和问题解答等方面。
2. 作业评估:根据学生提交的书面作业对其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行评估。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b583ca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f.png)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核心目标是使学生从宏观的角度,全面了解国际国内的形势与政策,以及其对个人、组织和国家发展的影响。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1.理解国际形势与国内政策的背景、发展过程和特点;2.掌握国际国内形势与政策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3.提高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形势与政策的变化;4.培养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国际形势1.1 学习国际关系基本理论,如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构造主义等;1.2 分析国际体系,如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及其对全球秩序的影响;1.3 探讨国际政治与安全,如大国关系、军事战略和恐怖主义等问题;1.4 研究全球经济与贸易,如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等;1.5 掌握国际文化和教育,如文化冲突、跨文化交流和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等。
2. 国内政策2.1 了解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发展现状;2.2 分析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如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和消费升级等;2.3 探讨社会问题与治理,如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和社会公平等;2.4 研究国家的文化政策,如文化传承、创意产业和文化多样性等;2.5 掌握外交政策和国际合作,如一带一路倡议、对外援助和国际组织参与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座、案例分析、讨论、小组项目和实地考察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和学术写作,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效果和理解程度,可以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成绩评估:包括平时考核、课堂表现、小组项目和期末考试等;2.课堂讨论:通过组织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研究论文:要求学生完成独立研究论文,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写作能力;4.实地考察: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需要提供以下资源:1.教材:编写一本综合性教材,涵盖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和案例分析;2.学习资料: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如经济报告、学术期刊和国际组织的官方文件等;3.实践机会: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与政府部门、企业和国际组织进行交流和合作;4.在线资源:提供在线学习平台,如课程网站、在线讨论和资源分享等,以方便学生学习和交流。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a21768edaef5ef7ba0d3cea.png)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形势与政策课程英文名称:Situation And Policy课程学分:总学分2学分,每学期0.25学分开课学期:1-8学期一、课程的任务本门课程的任务,主要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政策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帮助学生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提高分清是非、积极思考和回答自己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总体要求1、教学总体目标通过形势与政策的教育,使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促进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教学总体要求(1)牢牢把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坚持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不断提高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2)体现教学内容的动态性、及时性要求。
课程最主要的特点是形势发展变化的动态性。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必须适应形势发展变化要求,紧紧围绕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发展变化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教学,用党的方针政策统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不断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
(3)不断加强学生认识和把握形势的能力培养。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大学生遵循正确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分析判断形势,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提高大学生认识把握形势的能力,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政策观。
3、主要考核内容形势与政策的有关理论;国际形势与我国对外政策;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我国的一些基本国策;国内外时事热点;学校规章制度和就业形势与指导。
4、考核标准按照4学年8学期完成教学任务的安排,每学期完成1篇小论文(调查报告、心得体会等),由每一专题的授课教师进行考查。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1765b5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9.png)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摘要:一、引言1.课程背景与意义2.课程目标和内容二、课程内容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2.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政策4.我国文化事业发展与政策5.我国外交战略与政策6.我国社会事业建设与政策三、教学方法与要求1.理论联系实际2.注重案例分析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课程考核与评价1.平时成绩2.课程论文3.期末考试正文:形势与政策是一门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政治体制改革与政策、文化事业发展与政策、外交战略与政策以及社会事业建设与政策等方面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各项政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引言形势与政策课程在我国高校具有重要地位,对于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较高的政治觉悟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内容紧密围绕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政策知识。
二、课程内容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基本路线的形成与发展- 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坚持基本路线的重要性2.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当前经济发展政策的重点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政策- 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与目标- 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与影响4.我国文化事业发展与政策- 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文化事业政策的演变与发展- 当前文化事业发展的重点5.我国外交战略与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外交战略的演变与发展- 当前外交政策的主要任务6.我国社会事业建设与政策- 社会事业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事业政策的演变与发展- 当前社会事业建设的重点三、教学方法与要求1.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结合国内外形势变化,深入浅出地讲解政策知识,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e785bcc0975f46526d3e10b.png)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含实践教学)一、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二、课程编号:0702100/0702055三、学分学时:1+1学分/ 16+16学时四、课程属性:公共必修课/必修五、教学对象:全校本科生六、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七、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使学生基本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把理论渗透到实践中,指导自己的行为。
八、教学要求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具有理论性与时效性的特点,因此其内容具有特殊性,不同于传统课程有固定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内容每学期都将不同。
本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以及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来组织实施《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工作。
本课程分专题来讲授。
九、课程体系及课时安排(一个学分、16个课时)十、教学与考试方式教学方法建议:授课、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结合。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 30% ,期末开卷考查成绩70%。
十一、教学内容第一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肩负起时代重任教学要求: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了解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问题的表现、特点、成因,正确理解、宣传和贯彻党的社会发展政策。
教学重点和难点:科学发展观概念;确立科学发展观的作用教学要点: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三、科学发展观的作用第二讲、“药家鑫”与大学生公民底线教育教学要求: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了解药家鑫事件形成的原因,以及通过该事件为案例开展对大学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大学生的公民底线是什么;公民底线教育教学要点:一、药家鑫事件回顾以及事件的影响二、大学生为什么要坚持公民教育三、作为大学生的公民底线是什么?第三讲、“许三多”与中国的反腐败教学要求: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了解许三多事件事件形成的原因,以及通过该事件为案例开展对大学公民的权力观教育。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362ca1cc281e53a5802ff30.png)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学分:1学分学时:10学时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本课程为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教育和引导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全面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促使学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
二、教学基本要求(一)国内形势政策方面:1.掌握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四中全会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七大精神,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抓住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有利契机,广泛开展爱党爱国主题宣传教育。
3.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唱响主旋律,认清7.5事件的性质和危害。
4.周边地区形势总体稳定和不确定因素。
5.关注台湾问题,坚决遏制“台独”势力,努力构建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
(二)国际形势政策方面:1.把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正确认识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合作与竞争态势,以及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和“中国因素”。
2.了解世界军事变革动态,正确认识军事领域格局和发展趋势。
3.了解地区热点问题,把握和谐世界理念,正确认识国际安全中的各种因素和我国外交战略格局。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理论教学14学时;实践教学4学时。
四、教法说明本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理论教学主要以专题形式展开,所讲专题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和外交等方面。
实践教学安排参观塘厦城市展示馆。
五、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本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三部分综合组成。
1.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出勤情况、课堂表现给出,占总成绩30%。
2. 实践成绩根据学生实践表现和提交的实践报告给出,占总成绩20%。
3. 期末考核采取论文形式,占总成绩50%。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55183865ef7ba0d4b733b2e.png)
《形势与政策 1、2、3、 4》课程理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党委宣传部课程编号: 160000-14b,160000-15b,16000-16b,16000-07b英文名称: Situation and Policy 学时:总计 32 学时,其中理论授课20 学时,观看专题片、课内讨论、考核12 学时学分:形势与政策 1、 2、 3、4 各 0.5 学分面向对象:全校本科专业教材:依据教育部每年春、秋两季颁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由校党委宣传部制定每学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主要教学参考书目或资料:1.《时事报告》、《时事报告(大学生版)》、《时事资料手册》(中宣部、教育部编辑)2.《瞭望》、《中国新闻周刊》、《国际资料信息》、《环球时报》等时事报刊3 . 《形势政策教育辅导资料》(江苏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主编)4. 《时事》 VCD (教育部指定“形势与政策”课音像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5.江苏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航标灯”思政网站二.教学目的和任务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高校培养目标为依据,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教学。
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适时的国内外形势政策教育教学,帮助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和政策理论,科学地分析国内外形势,正确地理解党的现行政策,引导他们自觉地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学习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b本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于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奋发学习,培养健全的人格,具有重大意义。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本程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第一,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认识形势与政策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即马克思主义的形势与政策观、科学分析形势与政策的方法论、形势发展变化的规律、政策的产生发展及本质特征等基础知识。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fb9806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2.png)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1. 课程概述:-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理解和分析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形势和政策,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2. 教学内容:-国际形势分析:包括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大国关系、地区热点问题、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等内容。
-国内形势分析:涵盖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社会发展状况、重要政策解读和实施效果评估等。
-政策理论学习:介绍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如公共政策分析、政策执行和评估等。
3.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教师讲解国内外重大事件和政策背景、影响和趋势。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和评价特定的政策或事件。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政策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和理解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
-媒体资源利用:利用新闻报道、研究报告、专题讲座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4. 课程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参与、小论文、小组报告等。
-期末考试:可能包括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论文写作等形式,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参考教材和资料:-列出主要的教学参考书目和相关学术期刊、报纸、网站等信息源。
6. 课程进度安排:-按照学期或者学年的周数,详细规划每一章节或者主题的教学时间。
7. 其他要求和说明:-可能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诚信要求、学术规范等方面的强调。
-提供课程咨询和反馈的方式,如教师办公时间、电子邮件联系方式等。
这份教学大纲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学习路径和评估标准,确保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反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2024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2024](https://img.taocdn.com/s3/m/d526937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62.png)
引言概述: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二)是针对学习者深入了解和应用国家形势和政策知识而设计的教学大纲。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该大纲内容。
首先介绍形势与政策教学的背景和意义,其次提供基本框架和目标,再深入探讨每个大点的具体细节,最后总结重点和对学习者的建议。
正文内容:一、背景和意义1.形势与政策的定义和范畴2.国家形势与政策的重要性3.形势与政策教学的目的和意义4.国家形势与政策与个人发展的关系5.国家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挑战和机遇二、基本框架和目标1.教学大纲的结构和内容概述2.教学目标的设定和分类3.跨学科综合性课程的设计和实施4.学习者需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知识5.形势与政策教学的评估方法和标准三、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的具体内容1.国内政治形势教学2.国际政治形势教学3.社会文化形势教学4.经济形势教学5.科技与环境形势教学四、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方法和策略1.案例教学法的运用2.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3.互动式学习的实施4.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5.社会实践与实地考察的组织五、形势与政策教学的评估和有效性1.教学成果评估的目的和方法2.学习者综合能力的评估3.评估结果的应用和改进4.教师角色和能力的评估5.形势与政策教学的长期效果检验总结: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二)旨在培养学习者关心国家形势和政策的意识,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通过了解形势与政策的背景和意义,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大纲的目标和意义。
基于该大纲的基本框架和目标,学习者可以理清学习的重点和方向。
具体内容的详细阐述确保了学习者可以全面掌握国家形势与政策的各个方面。
方法和策略的讨论则为教师提供了实施教学的指导和借鉴。
评估和有效性方面的考虑则是通过评估学习者的学习成果,为教学提供反馈和改进的方向。
因此,学习者在完成该教学大纲后,将能够具备更全面和深入的国家形势与政策知识,并能够灵活应用于现实问题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潍坊科技学院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制订时间:2015年3月
课程编号
总课时54
理论课时36 教学性质必修√选修实践课时0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与工程
学制4年学分 3 开设学期
第一
学期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形势与政策》是高校思想品德课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自1987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设置“形势与政策”必修课以来,对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不可低估的成绩。
该课的特点是重要、特殊、难度大,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讲授内容。
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具有理论性与时效性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讲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新举措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解读(4学时)
1.教学基本内容
(1)认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
(2) 明确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原则。
(3) 了解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典型经验
2.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把握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原则。
(2)难点: 明确落实创建“五个好”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争做“五带头”的优秀共产党员的目标和内容。
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卓越案例
——从经济特区创立30周年说开去(2学时)
1.教学基本内容
(1)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和扩版。
(2)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基本经验。
(3)深圳经济特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
(1)重点: 探讨经济特区未来的发展。
(2)难点: 明确深圳经济特区30年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能够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坚持科学发展才是社会主义,坚持“四个结合”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三讲给地球降温的良药
——从“低碳经济”到“低碳生活”(4学时)
1.教学基本内容
(1)气候变暖带来的新问题与“低碳经济”的问世。
(2)发展“低碳经济”:世界的行动和中国的努力。
(3)“低碳生活”新时尚与大学校园里的“低碳”风。
2.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战略。
(2)难点: 践行“低碳”风。
第四讲教育改革再出发
——时代推展出来的新一轮教育改革(4学时)
1.教学基本内容
(1)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看新一轮教育改革。
(2)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重点工程和系统推进。
(3)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战略部署。
2.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战略性部署。
(2)难点: 大力推进新一轮教育改革。
第五讲在“十一五”和“十二五”之间
——巩固和发展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势(上)(2学时)
1.教学基本内容
(1)上半年我国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头。
(2)农业稳定发展,农村经济稳步回升。
(3)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结构调整带来可喜变化。
(4)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但仍存在不确定因素。
(5) 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1)重点: 我国经济总体运行态势。
(2)难点: 我国经济总体运行中的存在不确定因素。
第六讲在“十一五”和“十二五”之间:
——巩固和发展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势(下)(2学时)
1.教学基本内容
(1)宏观调控指引经济发展方向。
(2)调控政策精确有力,房地产市场趋于平缓。
(3)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融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2.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明确我国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严重性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
(2)难点: 坚持把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
第七讲中央治疆新方略
——举全国之力建设更加美好新疆(2学时)
1.教学基本内容
(1)历史上的新疆。
(2)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新疆新的历史起点。
(3)新疆工作的战略地位和经验。
(4)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部署。
2.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新疆工作的战略地位和经验。
(2)难点: 领会中央部署新疆工作目标和政策。
第八讲“创”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
——中国探索和国际经验(4学时)
1.教学基本内容
(1)从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到创新创业教育。
(2)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和经验。
(3)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思路。
2.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
(2)难点: 构建完整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第九讲面对不确定性的世界
——全球若干热点问题述略(4学时)
1.教学基本内容
(1)全球经济的缓熳复苏。
(2)世界政坛中的重大事件。
(3)国际关系的最新动向。
(4)局部地区的动荡和对海权的争夺。
2.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中国经济复苏。
(2)难点: 国际关系的最新动向。
第十讲“黎明”尚未到来
——牵动世界神经的核危机(4学时)1.教学基本内容
(1)核危机及其产生根源。
(2)当前两大核危机的深度分析。
(3)核不扩散机制为何举步维艰。
(4)中国解决核危机的原则立场和努力。
2.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中国解决核危机的原则立场和努力。
(2)难点: 核不扩散机制为何举步维艰。
三、考核方式
考试。
四、主要教学参考书目和资料
1.《瞭望新闻周刊》(新华通讯社主办,瞭望周刊社编辑出版)。
2.《时事》DVD,教育部指定“形势与政策”课音像教材。
附表:
学时分配表
章次学时数章次学时数第一讲 4 第七讲 2 第二讲 2 第八讲 4 第三讲 4 第九讲 4 第四讲 4 第十讲 4 第五讲 2
第六讲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