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耕地撂荒的方法及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耕地撂荒的方法及模式

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从耕地撂荒概述、古路镇耕地撂荒定量分析的方法、耕地撂荒可持续性评判指标体系及模式这几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

标签:耕地撂荒

0前言

可持续的耕地撂荒是一种程度很低的撂荒,它对人们当前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未造成损害,因此耕地利用保护中应以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土地利用为重点。

1耕地撂荒概述

对于耕地撂荒的概念,由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国内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有“弃耕”、“抛荒”、“丢荒”等大体类似的表述,李孔俊文华等认为,土地“抛荒”是指曾经被耕种而现在不被继续耕种以致荒芜的土地;张斌、徐邓耀、翟有龙等人却认为,耕地处于未充分利用状态时也是一种隐性抛荒,所以将耕地抛荒界定为“由于生产经营者主观原因放弃而造成的耕地处于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状态”,并从耕地利用程度角度出发,将耕地抛荒细分为显性撂荒与隐性撂荒两种基本类型。从字面来看,“弃耕”一词强调“土地生产经营者放弃耕耘这一过程”,而“撂荒”、“抛荒”与“丢荒”则更加强调“耕地在放弃耕耘后处于一种荒芜时的状态”,四者在本质上并没有差别,均含有“耕地抛弃而不再耕耘,并使之荒芜”的意思,其核心内涵均是“耕地处于荒芜状态”,四种不同的表述只是个人的不同习惯用语而已,本文统称为“耕地撂荒”。

2古路镇耕地撂荒定量分析的方法

2.1耕地撂荒基本属性的定量分析

(1)撂荒农户(L):指某一发生撂荒行为的承包地农户

(2)撂荒时间(T):指一年中耕地被撂荒的时间,由于渝北区古路镇所在地普遍是一年两熟制,所以T一般用全年撂荒或季节撂荒(夏播或春播)来描述。

(3)撂荒地类型(R)在渝北区古路镇主要分为农田(水田和旱田)和坡土。

2.3耕地撂荒损益的测算

耕地撂荒损益是指耕地由于闲置与撂荒而引起的收益损失,农地利用的收益有两种形态:一是实物形态,即以物质重量、体积等形式来衡量,即收获的农产

品有多少;二是价值形态,即以货币形式来衡量的实物的价值,即收获的农产品值多少货币价值,耕地撂荒损益可以用实物形态或价值形态来衡量。以实物量计算的撂荒损益称为实物损益,以货币量计算的撂荒损益称为货币损益。

2.3.1耕地撂荒的实物损益(M)

耕地撂荒的实物损益(M)是指撂荒耕地上损失的粮食或其他农产品产量,用公式表示为:

M=S总×Y

式中S总指地区撂荒播种面积,Y为当年单位播种面积上的平均作物产出量。

2.3.2耕地撂荒的价值损益(G)

耕地撂荒的价值损益是指耕地撂荒损失的粮食或农产品所具有的货币价值,用公式表示为:

G=S总×Y×J (5)

式中,S总为当年撂荒播种总面积,Y为当年单位播种面积上的平均产出量,J为当年粮食或其他农产品的平均价格。

3耕地撂荒可持续性评判指标体系及模式

3.1评判耕地撂荒可否持续所需指标的选择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评判耕地撂荒后果的指标体系应具有科学性,指标内涵应该明确,测定方法标准,统计计算方法规范,真正能够反映耕地撂荒现象的可持续内涵。

(2)系统性原则:指标选取应该坚持系统论观点。耕地撂荒后果涉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因此,评判指标应既有反映经济可持续方面的指标,有反映社会可持续方面的指标,也有反映资源可持续方面的指标,还有反映环境可持续方面指标。

(3)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尽可能简单明了,有关指标的量化及所需数据比较容易获取且准确可靠,并能尽量利用现有数据和已有规范标准,即使需要实地调研指标也要追求易获性、真实性和代表性的有机结合。

3.2耕地撂荒可持续性评判指标体系

(1)耕地撂荒经济可持续性评判指标项目及赋值要求:耕地撂荒经济可持

续性评判项目旨在反映耕地撂荒行为对耕地产出、粮油生产、农民收入的影响。选择粮食总产量、人均占有粮食数量、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农户耕地收入等项目。上述项目若因目前耕地撂荒程度而出现增长势头赋予正值,若保持不变赋予零值,若出现减少势头赋予负值。

(2)耕地撂荒社会可持续性评判指标项目及赋值要求:耕地撂荒社会可持续性评判项目旨在衡量耕地撂荒行为招致的社会影响或社会后果。选择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受影响程度,地方财政收入增减势头,耕地产权纠纷发生数量,贫困人口食物保障条件、居民膳食结构变化,农民就业机会等指标。如果基本农田保护好、地方财政收入增加,耕地产权纠纷发生数量减少,贫困人口食物保障改善、居民膳食结构变化优化,农民就业机会增多,则赋予相应项目的可持续评判正值,相反情况赋予负值,未发生明显变化则赋予零值。

(3)耕地撂荒资源可持续性评判指标项目及赋值要求:耕地撂荒资源可持续性评判项目用来反映撂荒行为对耕地资源价值、耕地结构与质地、耕地健康水平以及耕地产出功能的损益。选择湿地资源保有量、耕地粮食单产能力、保持耕地(土壤)单产能力的化肥施用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等指标。如果湿地资源保有量增加、耕地(土壤)粮食单产能力增加、保持耕地(土壤)单产能力的化肥施用量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和酸碱度稳定,则赋予其相应的项目正值,相反情况赋予负值,未发生明显变化的项目则赋予其零值。

(4)耕地撂荒环境可持续性评判项目及赋值要求:耕地撂荒环境可持续性评判项目用于揭示撂荒行为对本地及相邻地区水、土、气、动植物环境的损益以及诱发各种灾害的可能性。选择林草覆盖率增减,水域面积及质量变化,鼠虫危害增减,干旱冰雹等气象灾害增减,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面积增减等项目。如果林草覆盖率增加,水域面积及质量提高,鼠虫危害减少,干旱冰雹等气象灾害减少,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面积减少,则赋予其相应的项目正值,相反情况赋予负值,未发生明显变化的项目则赋予其零值。

3.3耕地撂荒可否持续的指标要求

确定耕地撂荒是否可持续,首先要确立撂荒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的评判标准。本研究中,可持续四个方面的指标,资源、环境指标达到可持续的标准最高,其中耕地撂荒资源达到可持续,其评判的5个项目指标得分均不能为负值(用A+代替),否则,该类指标不可持续(用A-代替);耕地撂荒环境达到可持续性,评判的5个项目指标,为负值的项目不能超过一项,其中林草覆盖率,鼠虫危害增减,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面积3个项目指标得分不能为负值(用B+代替),否则,该类指标不可持续(用B-代替)。耕地撂荒经济达到可持续性,评判的4个项目指标中,得分为负值的项目不能超过1个(用C+代替),否则该类指标不可持续(用C-代替);社会指标达到可持续的6个项目指标中,2个项目得分不能为负值(用D+代替),否则该类指标不可持续(用D-代替)。

4结束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