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氢催化剂的研究与进展

合集下载

催化剂在CO2催化加氢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催化剂在CO2催化加氢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催化剂在CO2催化加氢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对资源的高度需求,CO2催化加氢逐渐成为了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在CO2催化加氢中,催化剂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本文旨在浅谈催化剂在CO2催化加氢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探究其理论及实际应用价值。

一、CO2催化加氢的研究意义CO2催化加氢是旨在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如甲醇、甲烷、氨等,从而实现对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控制和对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

与此同时,CO2催化加氢还可以有效地降低传统石化工业中对石化资源的依赖,促进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二、催化剂种类及其性能1、纳米材料催化剂纳米材料催化剂是一种优势催化剂,具有比较小的颗粒尺寸、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高的反应能力。

此外,纳米材料催化剂还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耐高温受热性能和化学反应活性等特点。

目前,用于CO2催化加氢的纳米材料催化剂主要有金属纳米颗粒、多孔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2、贵金属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是目前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催化剂之一,主要由钯、铜、银等元素组成。

贵金属催化剂通过调整活性中心和表面反应活性位点,可以有效地提高CO2催化加氢的反应效率。

同时,贵金属催化剂还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

3、非贵金属催化剂与贵金属催化剂相比,非贵金属催化剂具有无贵金属成分、更高的原子经济性和成本效益等优点。

预计在未来的CO2催化加氢研究中,非贵金属催化剂将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三、催化剂的修饰方式催化剂的修饰方式是影响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包括催化剂载体的调整、催化剂表面修饰和催化剂的添加等。

1、催化剂载体的调整催化剂载体的调整是一种常用的催化剂修饰方法。

通过改变催化剂的载体类型和形貌等,并以氧化铝、活性炭、MgO等材料作为载体,可以有效地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化学反应活性等性能。

2、催化剂表面修饰催化剂表面修饰是一种常规的催化剂修饰方式。

通过在催化剂表面引入氧化物、酸/碱性中心、金属修饰等活性位点,可以提高催化剂反应活性和降低催化剂的毒化作用,从而实现CO2催化加氢反应的高效进行。

石油树脂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石油树脂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加 氢 工艺 的不 同而 选择 粉状 或 负 载型 , 固定 床工 艺通 常采 用 负载 型催 化剂 , 载 体 一般 为氧 化 铝和硅 藻 其 土 。加氢催 化 剂体 系 主要有 贵 金 属和 非贵 金属 两 大类 。贵 金 属 催 化 剂有 : 、 、 、 等 , 钯 铂 铑 钉 一般 为 负 载
应 勤 荣 黄 辉 史 玉 立 陶 士 荚 徐 先 阳 , , , ,
( . 波 工 程 学 院 , 江 宁波 3 5 1 ; . 波诺 丁 汉 大 学 , 江 宁 波 3 50 ) 1宁 浙 12 1 2 宁 浙 1 10 摘 要 : 化 石油 树 脂 相 比 于 石 油 树 脂 , 色度 、 氧 化 稳 定 性 、 剂相 容 性 等 方 面 具 有 明 显 的优 势 。 本 文 综 述 了 石 氢 在 热 溶
化剂 使用 寿命 的 目的 。但 不饱 和 双烯 烃和 烯基 芳烃 加氢 反应 速度 较快 , 剧 烈释 放 出热 量 , 会 并且 烯烃 在
加氢 反应 过程 中还 可能 发 生 聚合 。而 聚合 生成 的 聚合物 会沉 积在 催化 剂 表 面 , 盖 其表 面 活性 中心 , 覆 导 致 催 化剂 活性 下 降 。提 高 反应 温 度可 以一 定 程度上 补偿 催 化 剂 活性 的降 低 , 这 又 会加 速催 化 剂 的团 但 聚结 焦 , 而使 催化 剂 失 活得更 快 。因此 , 反 良好 的催 化剂应 该 是 能够 在保 持一 定 的加 氢 活性 的 同时也 具 备高 选择 性 , 以避免 单 烯 和双烯 同时加 氢放 热 而引起 温 升过高 , 速催 化 剂 的失 活 。 加

石油树脂 是 以蒸 汽裂 解制 乙烯过 程 中的副产 物碳 五 到碳 九 的馏 分 为 原 料 , 以硫 酸 、 水三 氯 化铝 、 无 三氟化 硼等 为催 化剂 , 聚合 而制 得 的一种 热塑 性树 脂 , 经 具有 耐 光性 能 好 , 电绝 缘 性 优 良 , 溶解 性 好 , 与 天 然 树脂 、 成 树脂 、 塑剂 等相 容性 好等 优点 , 合 增 在涂 料 、 特种 粘 合 剂 、 墨 等方 面具 有 广 泛 的应用 。 目 油 前 , 油树脂 可 分为碳 五脂 肪 族石 油树 脂 、 石 碳九芳 香族 石 油树 脂 、 环戊 二 烯 石 油 树脂 以及 加氢 石 油树 双 脂 ( 称氢化 石 油树 脂 ) … 。 或 等 随着 石油工 业 的发展 , 油树 脂 也得 到快速 发展 , 生产 技术 逐 渐 成 熟 并 具 备 了一 定 的 生产 规模 。 石 其 特别 是近些 年 , 随着 不断 改进 的生 产技 术 和激烈 的市 场竞 争 , 油树 脂 不 断 出现 新 品种 , 用领 域 也不 石 应 断拓 宽 , 已发展 成为 多 品种 、 多牌 号 、 多用 途 的功 能性 合 成树脂 。其 中发 展 最 快 的为 具 有高 软 化点 的耐 候树 脂 、 黏度 树脂 、 聚物 树脂 和浅 色高 档石 油树脂 , 低 共 而利 用加 氢 手段 制 备 氢 化 石 油 树脂 是 生产 浅 色 高档 石 油树 脂 的重 要 途径 。 氢化 石 油树 脂 与未 氢 化 的石 油树 脂 的性 能 对 比见 表 1 石 油 树脂 互溶 性 能 ,

FCC回炼油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FCC回炼油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第 48 卷 第 10 期2019 年 10 月Vol.48 No.10Oct.2019化工技术与开发Technology &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Industry随着石油开采难度增加与非常规油气的开采,轻质油品储量越来越少,原油的重质化与劣质化日趋严重,因此原油的深加工势在必行。

与以加氢技术作为石油主要二次加工手段的国外炼厂不同,我国炼厂的催化裂化(FCC)技术应用较广,而FCC 技术除了产出液化气、催化汽油、催化柴油外,还会产生大量的回炼油。

通常情况下,回炼油需要返回催化裂化装置进行二次反应,然而过高的回炼比会让装置所需的热量大大增加,原料预热炉的负荷、反应器和分馏塔等的负荷都会随之增加,最终导致催化裂化装置不经济、不环保。

因此,如何有效、经济、环保地处理FCC 回炼油,成为了目前国内石油化工研究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FCC 回炼油的综合利用主要有分离、脱碳、加氢3种思路。

分离的主要工艺是油浆澄清以及之后的澄清油分离。

油浆澄清是脱除油浆中的固体颗粒,比较可靠的方式是过滤分离法,技术的关键是滤芯的可靠性及耐用性。

目前国外的PALL 公司、MOTT 公司以及国内的安泰科技公司[1-2]已研制出较为稳定的滤芯,但是价格较贵。

澄清油分离的最佳方式是溶剂萃取,主要有糠醛抽提、双溶剂抽提及超临界抽提等方法,但存在糠醛抽提分离度不高,超临界抽提工艺太复杂等问题,在工业中的应用不广。

脱碳有延迟焦化、重油快速热解等传统工艺,近年来在工艺上也开发出流化焦化、重油流态化热解-气化耦合等优化工艺[3-4],其优点是可以处理高残碳、高黏度、高金属残留的劣质油品,原料的可选择性较高,但是也有生焦量极大、液收率较低、重质芳烃利用率较低等缺点,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加氢是包括回炼油在内的重质油轻质化的主流技术,传统的加氢工艺是固定床加氢,在国内外已经实现大规模工业应用。

对比传统固定床加氢技术,悬浮床工艺具有原料适应性较强、可适配多种催化剂、催化剂高分散性抑制结焦的优点,更适合于加工劣质、重质油品,但目前仍受一些技术条件的困扰。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及其研究进展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及其研究进展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及其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二氧化碳(CO₂)作为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除了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外,CO₂也是一种丰富的碳源,具有潜在的化学利用价值。

近年来,通过催化加氢技术将CO₂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品和燃料,已成为化学和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二氧化碳催化加氢技术的研究现状、发展动态以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我们将首先介绍CO₂催化加氢的基本原理和催化剂类型,包括金属催化剂、非金属催化剂以及双金属催化剂等。

随后,我们将综述不同催化剂在CO₂加氢反应中的性能表现,包括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等方面。

我们还将探讨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溶剂等)对催化加氢过程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再生和循环利用问题。

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将分析当前CO₂催化加氢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如催化剂活性不足、选择性差、稳定性差以及能耗高等问题。

我们还将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新型催化剂的设计与开发、反应机理的深入研究以及反应过程的优化与控制等。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CO₂催化加氢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前景,为推动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二氧化碳催化加氢的基本原理二氧化碳催化加氢是一种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价值化学品的重要方法。

其基本原理在于利用催化剂将二氧化碳与氢气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或甲醇等化学品。

催化剂在反应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常见的催化剂包括金属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和金属有机框架催化剂等。

这些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的反应过程涉及多个步骤。

在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氢气首先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形成活性氢物种。

然后,二氧化碳分子与活性氢物种发生反应,生成中间产物,如甲酸或甲醇等。

这些中间产物进一步加氢或分解,最终生成目标产物。

生物质燃料加氢制备氢气的催化剂研究

生物质燃料加氢制备氢气的催化剂研究

生物质燃料加氢制备氢气的催化剂研究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与传统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新能源已经成为了全球研究的热点领域。

而在新能源领域中,特别值得关注的便是氢能源,作为一种绿色环保、高能量密度、可再生利用,并且完全不产生任何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氢能源已经受到了全球各国的高度重视。

而氢能源的制备方法中,生物质燃料加氢技术便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方法。

目前生物质燃料加氢已经在实现工业化生产,在航空、火箭、能源储存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生物质燃料加氢制备氢气的过程中,催化剂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因素。

催化剂能够提高反应速率,减少反应所需要的能量输入,降低活化能,提高反应的选择性等。

因此,在生物质燃料加氢制备氢气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生物质燃料加氢制备氢气的催化剂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贵金属的催化剂,如铂、钯等。

这些催化剂不仅催化效率高,而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但是其所用的成本较高,因此在工业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另一类是非贵金属的催化剂,如氧化钴、氧化镍等。

这些催化剂的成本相对较低,但是相对贵金属催化剂来说,其催化效率和选择性均较低。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开发一种新型的催化剂,既能够具备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较好的选择性,同时成本又相对较低。

针对这一问题,为了在生物质燃料加氢制备氢气的催化剂研究中取得更好的进展,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进行研究:首先,要重点研究探索一种新型的非贵金属催化剂。

利用独特的合成工艺和洁净的表面修饰,研究人员可以有效地控制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实现对生物质燃料加氢反应的高效催化。

同时,非贵金属催化剂的成本相对于贵金属的催化剂较低,这有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研究催化剂的负载方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现有研究表明,催化剂的负载方式、载体材料和载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都会对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人员需要对不同催化剂的负载方式和载体材料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最佳的负载方式和载体材料。

渣油加氢催化剂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渣油加氢催化剂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第 3期
渣 油加 氢催 化剂反 应 动 力 学的研 究进展
2 5
专题 与评论
t t t t t t t l ・ 凸 , - l、 ;
渣 油 加 氢 催 化 剂 反 应 动 力 学 的研 究进 展
黎 臣麟 赵 俊 丹。 孙 舒。
( . 国石 油 四川石 化 有 限责任 公 司 , 都 彭 州, 1 9 0 1中 成 6 13 ;
裂 解 产生 稠环 芳烃 即结 焦 前 驱 物 , 结焦 前 驱 物 进 一
工 艺是 一 种广 泛 应 用 的重 油 深 度 加 工 技 术 , 与非 临
氢工艺相 比, 渣油加氢工艺最为显著 的优势是液体 产品收率高 , 可以充分利用宝贵的石油资源 , 因此该
工 艺 的应 用前 景 较为 广 阔 。
性 质 的 中东常 压渣 油对 渣油 加 氢催 化剂 初期 失 活速
率 的影响 , 并在 此基 础 上 建立 了初 期 反 应 动 力 学 模 型[ 。试 验 结果 表 明 , 料 油 的芳 香 烃 、 】 3 原 胶质 和 沥青
质含 量及 粘度 是影 响 渣油 加氢 脱硫 反应 催 化 硫 反应 催 化 剂初 期失 活 的主要 因素 是 积 炭 沉 积 , 沥青 质 是 形 成 积碳 主要 原 因 , 在渣 油 加氢 脱硫 反应 过 程 中 , 沥青 质
及 工业 装 置 的操 作具有 实 际参 考 意义 。
型 如下 :
2 渣 油加氢脱硫反应 失活 动力学 的研究
2 6
四川化 工
第1 4卷
2 1 年 第 3期 01
式 中 k —— HDS反 应初 始 反应 速率 常数 , o (

式 中 Kt —— 组分 l的残 炭 集 总 的表 观反应 速

CO2加氢制甲醇催化剂与项目进展

CO2加氢制甲醇催化剂与项目进展
数据处理
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了反映催 化剂性能的关键指标,如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 、稳定性等。
结果分析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揭示了催化剂的性能优 势和不足之处,为后续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了依据 。
项目合作与交流
合作单位
与多家科研单位和企业建立了 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
CO2加氢制甲醇催化剂的研究 和开发。
选择性评价
考察催化剂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选择性,确保甲醇为 主要产物。
稳定性评价
通过多次循环反应考察催化剂的稳定性,确保催化剂 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性能保持稳定。
催化剂活性影响因素
温度
温度过高可能导致催化剂烧结,降低活 性;温度过低则反应速率降低。
原料组成
原料气中H2/CO2比例、杂质成分等 对催化剂活性有很大影响。
案,提高催化剂的性能。
扩大实验规模
02
为了验证催化剂在大规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我们计划在更大
型的装置上进行实验,以确定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可靠性。
探索工业化应用的可能
03
在实验取得成功后,我们将积极寻求与相关企业和机构合作,
推动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
技术推广与应用前景
01
替代传统甲醇合成技 术
通过实现CO2加氢制甲醇的工业化生 产,可以替代传统的甲醇合成技术, 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环境污 染。
反应机理研究
通过对反应机理的研究,明确了反应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影响因素 ,为催化剂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催化剂结构与性能关系
通过对催化剂结构与性能关系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催化剂活性中心 的结构特点及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实验数据与分析
1 2 3
实验数据

有机硫加氢催化剂

有机硫加氢催化剂

有机硫加氢催化剂有机硫加氢催化剂是一种在有机合成反应中常用的催化剂,它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能够有效地催化有机化合物中的硫化物加氢反应。

本文将从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的定义、催化机理、应用领域以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的定义有机硫加氢催化剂是一类能够催化有机化合物中的硫化物加氢反应的催化剂。

它通常由过渡金属离子与有机硫配体组成,通过与硫化物底物发生配位作用,增强了底物和氢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促进了硫化物的加氢反应。

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的催化机理主要包括配位作用、氢化反应和解配作用三个步骤。

首先,有机硫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增强了硫化物与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然后,氢气分子与配位的硫化物发生氢化反应,生成硫化氢和配位的氢化物。

最后,经过解配作用,催化剂再次释放出硫化物,并恢复到初始状态,从而完成了硫化物的加氢反应。

三、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的应用领域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在有机合成反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首先,它可以用于合成有机硫化物,如硫醇、硫醚等,这些有机硫化物是许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或功能团。

其次,有机硫加氢催化剂还可以用于有机硫化物的脱硫反应,将硫化物转化为相应的烃化合物。

此外,有机硫加氢催化剂还可以应用于有机硫化物的选择性加氢反应,实现对硫化物中特定位置的加氢反应,从而得到特定结构的有机化合物。

四、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催化机理的研究以及应用领域的拓展等方面。

一方面,研究人员通过设计与合成不同配体的催化剂,调控催化剂的电子性质和空间结构,以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另一方面,研究人员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手段,深入探究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的催化机理,为进一步优化催化剂性能提供理论指导。

此外,还有研究人员将有机硫加氢催化剂应用于新的领域,如催化剂的不对称合成、有机功能材料的制备等。

有机硫加氢催化剂是一种在有机合成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催化剂。

最新 对苯二酚催化加氢研究

最新 对苯二酚催化加氢研究
顺反两种1,4-环己二醇性质差异如下表
顺式-1,4-环 己二醇 113-114℃ (熔点) 棱形结晶 在真空中升 华,对高锰 酸钾稳定 溶于水、乙醇和 丙酮,微溶于乙 醚和氯仿 溶于水和乙醇, 少量溶于冷丙酮, 难溶于乙醚
反式-1,4-环 143℃(熔点) 己二醇
板状固体
加成
HO OH
脱氢
取代
氧化
对苯二酚加氢影响因素
加氢催化 剂
载体
溶剂
助剂
1.催化剂
构成
效果: 金属络合物>金属>金属氧化物
单质
常用加氢金属单质为:Ni,Pt,Pd,Ru等。
2.载体选择:
在含氧芳香族化合物的环加氢反应中,文献报道的 载体主要为活性C、Al2O3、SiO2、MgO和TiO2等。
3.溶剂
加氢溶剂主要有:乙醇、乙酸乙酯、乙酸、碳氢化合物 (烷烃、芳烃)、乙醚、水及超临界流体。 溶剂极性及酸碱性会对加氢产物的酮醇选择性产生影响。
在氢化芳香环化合物方面,Pt、Pd的活性比Ru和Rh 的活性差。负载Ru或Rh的催化剂在相对温和的条件 下就能使芳环氢化。催化剂活性成分通过负载的方法 形成固定化的均相催化剂,兼有均相和多相的特性, 可使金属催化活性中心得到充分利用。对于酚或是取 代酚化合物的氢化,较多采用催化剂活性组分为Pt和 Pd,文献报道的载体主要为活性C、Al2O3、SiO2、 TiO2、ZrO2和MgO等,经选择性氢化可直接或间接 得到环己酮衍生物。
OH
主要用途:可以制取黑白显影剂、蒽醌染料、偶氮染料、橡 胶防老剂、稳定剂和抗氧剂等,其应用范围之广、用量之大 使其成为精细化工行业不可缺,4-cyclohexanediol),为白色 结晶,分子式C6H12O2,分子量为116.16,具有顺 反两种异构体,分别为顺式-1,4-环己二醇(cis1,4-cyclohexanediol)和反式-1,4-环己二醇(trans-1,4-cyclohexanediol)。

苯酚选择性加氢制环己酮催化剂研究进展

苯酚选择性加氢制环己酮催化剂研究进展

苯酚选择性加氢制环己酮催化剂研究进展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及价值1.2 若干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1.3 研究目的及内容第二章:苯酚选择性加氢制环己酮的反应机理及催化剂2.1 反应机理2.2 催化剂原理2.3 苯酚选择性加氢制环己酮催化剂的分类第三章:传统催化剂的研究进展3.1 氧化铜催化剂3.2 钒系催化剂3.3 铜系催化剂3.4 铂系催化剂3.5 镍系催化剂第四章:新型催化剂的研究进展4.1 氧化物负载纳米金属催化剂4.2 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催化剂4.3 离子液体相催化剂4.4 分子筛催化剂第五章:结论及展望5.1 研究成果总结5.2 未来研究展望5.3 催化剂的工业应用前景参考文献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及价值环己酮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合成药物、香料、树脂、橡胶、塑料等方面。

目前环己酮的主要生产方法为氧化环己烯或氧化苯甲烷。

其中氧化环己烯的工艺复杂,易产生环氧化物、过氧化物等副产物,对环境造成危害且成本高。

氧化苯甲烷则存在芳香族碳氢键的选择性好、副产物较少等优点,但该方法对于废水和废气的处理较为困难。

因此,苯酚选择性加氢制环己酮是一种兼顾环保和经济性的合成方法。

苯酚选择性加氢制环己酮是将苯酚与氢气通过催化剂加氢反应,生成环己酮的化学反应。

由于苯酚分子中的羟基比环己烯分子中的双键更加容易被加氢反应,所以苯酚的反应性更高,但是苯酚加氢反应的化学反应有许多副反应,如羟基脱落、酚环裂解、二聚等,这些都会降低合成环己酮的选择性、收率和催化剂利用率。

因此,制备一种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催化剂,对于苯酚选择性加氢制环己酮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2 若干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在苯酚选择性加氢制环己酮的研究中,催化剂起着关键作用。

过去的研究表明,氧化铜、钒系、铜系、铂系、镍系等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苯酚选择性加氢制环己酮的催化反应中。

氧化铜催化剂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但是其催化剂的生产成本较高。

焦化粗苯加氢精制工艺及催化剂分析研究进展

焦化粗苯加氢精制工艺及催化剂分析研究进展

焦化粗苯加氢精制工艺及催化剂研究进展马春旭,王俊文,张林香,刘利辉,刘宏琦摘要:论述了焦化粗苯加氢精制的工艺方法及其催化体系,并简单介绍了国内加氢工艺的应用。

通过比较不同温度条件的加氢工艺,认为低温法加氢具有设备投资省、品种多样、操作简便等优点,是较为理想的粗苯加氢精制工艺。

当前粗苯精制中应用广泛的催化剂是以A l2O3为载体的Mo钼基催化剂,如何将理论研究领域的脱硫催化剂更好地应用到粗苯加氢精制行业是发展趋势。

国内近年大量上马一批粗苯加氢精制工程,但多引进国外技术,自主开发研究成为迫切任务。

关键词:焦化粗苯;加氢;精制;催化剂中图分类号:TQ 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206(2oos>11—1368一o4焦炉煤气经洗苯和蒸馏回收后得到的苯系化合物,以苯为主,一般称之为焦化粗苯。

我国焦化工业生产的粗苯,是苯类产品的主要来源[1]。

苯类产品苯、甲苯、二甲苯都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溶剂,工业价值很高,如何合理有效的回收粗苯中的苯类产品,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课题。

目前焦化粗苯工业化处理技术主要有酸洗法和催化加氢法两种,随着环保日益得到重视及粗苯加工规模由分散走向集中,我国的酸洗加工工艺处于被淘汰的局面,加氢精制工艺由于其产品纯度高、收率高、污染小、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表现了更强的生命力[2]。

本文结合国内外粗苯加氢技术现状和催化剂的研究应用情况,对目前加氢精制工艺及其催化剂进行评述和比较。

1 焦化粗苯加氢工艺粗苯是烃类及其衍生物的混合物,其沸点一般低于200 clc,组成和含量见表1。

焦化粗苯加氢即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及催化剂下,通过与氢气进行反应,使粗苯中的不饱和化合物得以饱和;使粗苯中的含硫化合物得以去除,将硫转化成硫化氢气体;使非芳烃化合物裂解成低分子气体。

具体的焦化苯催化加氢工艺由于各种原因,又存在一定的差异,通常根据加氢反应温度的不同,区分为高温加氢(600—630℃>、中温加氢(480—550℃>和低温加氢(350~380℃>3种工艺。

加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2

加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2

加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2加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2加氢催化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化工和石油化工领域的催化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效、环保的加氢催化剂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研究人员也在不断努力探索新的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要介绍近年来加氢催化剂研究的进展,并对其中一些有潜力的新材料进行讨论。

首先,针对传统加氢催化剂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催化活性低、寿命短等,许多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新的材料和制备方法。

例如,一些研究者发现,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具有良好的特性,可以作为加氢催化剂的载体。

MOFs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可调控的孔隙结构,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同时,MOFs还可以通过电子构型调控实现对催化剂活性中心的优化,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性能。

因此,将MOFs与活性金属重组形成的复合材料具有很大的潜力成为新型加氢催化剂。

此外,一些研究者也关注到了纳米材料在加氢反应中的应用。

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更高的催化活性,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反应速率。

例如,一些研究者通过控制金属纳米颗粒的尺寸、形状和晶面结构,来实现对加氢反应活性的调控。

同时,纳米材料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催化活性物质组成复合材料,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性能。

除了金属纳米材料,一些非金属纳米材料,如金属氧化物、硫化物和氮化物等,也被研究人员用作加氢催化剂的载体或催化剂本身。

这些纳米载体和催化剂能够提供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并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循环使用性能。

此外,一些研究还探索了新型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例如,一些研究者采用“孤岛效应”来调控催化剂表面的氧化态,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孤岛效应指的是将少量的活性金属物种分散在载体表面,形成具有良好催化活性的孤立金属位点。

这种制备方法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同时减少稀有金属的使用量。

除了孤岛效应,一些研究者还尝试使用等离子体、超声波和微波等非常规方法来制备加氢催化剂。

浆态床渣油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浆态床渣油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2015年9月第23卷第9期 工业催化INDUSTRIALCATALYSIS Sept.2015Vol.23 No.9综述与展望收稿日期:2015-02-03;修回日期:2015-05-05 作者简介:王明进,1963年生,湖南省岳阳市人,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化工催化剂研究开发。

通讯联系人:童凤丫,博士。

浆态床渣油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王明进1,童凤丫2(1.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湖南岳阳414012;2.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摘 要:渣油加氢技术主要有固定床、沸腾床、移动床和浆态床。

浆态床技术不存在催化剂的失活问题,几乎能处理各种性质的原料,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浆态床技术通过加入催化剂达到劣质渣油改质的目的,使用的催化剂可分为不具有加氢活性的添加剂和具有加氢活性的催化剂两大类,添加剂的作用在渣油高转化率下较明显,所起的作用是阻隔生焦中间相的聚集以减少生焦;催化剂主要通过提供活性氢抑制大分子自由基的缩合和生焦并改质劣质渣油。

对浆态床渣油加氢催化剂和添加剂的使用情况与机理进行总结,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认为低成本有加氢活性的催化剂是未来浆态床渣油加氢催化剂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石油化学工程;渣油;浆态床;加氢催化剂;添加剂doi:10.3969/j.issn.1008 1143.2015.09.001中图分类号:TE624.9+3;TQ426.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1143(2015)09 0659 07Developmentinthecatalystsforresidualoilhydrocrakinginslurry bedWangMingjin1,TongFengya2(1.ChanglingBranchofSinopecCatalystCo.,Ltd.,Yueyang414012,Hunan,China;2.SinopecPetrochemicalResearchInstitute,Beijing100083,China)Abstract:Thetechnologiesforresidualoilupgradingmainlyincludethetechniquesoffix bed,ebullated bed,moving bedandslurry bed.Withthehighflexibilitytorawmaterialsandwithoutthecatalystdeacti vationproblem,theslurry bedtechnologyhasbeenthehotspotofresearch.Inordertoachieveresidueupgrading,catalysthastobeusedinslurrybedtechnology.Thehydrocrakingcatalystsusedintheslurrybedscanbedividedintotwokinds:theadditiveswhichhadnohydrogenationactivityandcatalystswhichhadcatalyticactivity.Theadditivepossessedobviousinfluenceontheresidualoilhydrogenationprocessundertheconditionofhighresidueconversion,andplayedaroleofprohibitingphysicaladsorptionofthecokemesophaseduringthecokingformationprocess.Thecatalystsmainlypreventedtheaggregationofmacromolecularfreeradicalbyofferingactivehydrogenatom,andfinallyreducedthecokeformation.Inthisarticle,theapplicationstatusandmechanismsofthecatalystsandtheadditivesusedforresidualoilhydrogenationinslurry bedprocesseswerereviewed,andtheirdevelopmentprospectsinthefuturewereoutlined.Itispointedoutthattheresearchonresidualoilhydrotreatingcatalystsusedfortheslurrybedswillbefocusedonthecatalystswithlow costandhydrogenationactivity.Keywords:petrochemicaltechnology;residualoil;slurry bed;hydrogenationcatalyst;additivedoi:10.3969/j.issn.1008 1143.2015.09.001CLCnumber:TE624.9+3;TQ426.95 Documentcode:A ArticleID:1008 1143(2015)09 0659 07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660 工业催化 2015年第9期  2013年的IEA预测数据表明,在未来的20年,化石能源仍将占据全球能源构成中的最大板块,约为30%,石油需求将从2011年的4.52亿吨增加到2035年的5.29亿吨[1]。

石油化工催化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石油化工催化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石油化工催化剂的应用研究进展石油化工催化剂是指促进石油化工生产中某些重要反应进行的物质。

它们可在低温下催化化学反应,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减少能量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近年来,随着石化行业的快速发展,石油化工催化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和深入。

在石化工业中,催化剂的应用最普遍的是加氢反应、裂化反应、烷基化反应、重整反应、异构化反应、氧化反应等。

近年来,人们在石油化工催化剂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以下是几个重要领域的进展概述:(一)加氢反应催化剂加氢反应主要是利用催化剂将某些化合物经过加氢反应过程,得到脱硫、脱氮、脱氟等作用,其中加氢催化剂起到核心作用。

传统的加氢催化剂是基于钨、镍和钼的物质,现在已经出现很多新型的加氢催化剂。

例如,Sr掺杂的磷酸锐钛矿催化剂已经成功地实现了氟氯烃的选择性加氢,提高了产物质量。

裂化反应被广泛应用于制备烯烃、芳烃等中间体,以及高辛烷值汽油等产品。

在裂化反应中,常用的催化剂是ZSM-5型分子筛,但其存在反应温度高、产物选择性差等缺点。

近年来,人们研究出了新型的催化剂,如改良型ZSM-5分子筛,其在反应中的活性和选择性较高,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甲烷催化裂解生产烯烃的目标。

重整反应是一种将烷基芳香化的反应,用于生产苯、甲苯等重要的芳基化合物。

重整反应催化剂是铂、钌等贵金属,但这种催化剂价格昂贵,且生产污染较大。

因此,为了寻找成本更低、生产更清洁的重整催化剂,人们开始研究新的催化体系。

例如,基于五羰基铁的芳香化催化剂已经在实验室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异构化反应也是一种生产烯烃的重要反应。

现在异构化催化剂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提高产物选择性和减少副反应。

例如,分子筛和单面成分催化剂是进行异构转化的主要催化剂,其中分子筛催化剂的反应产物选择性高,但活性较低;而单面成分催化剂则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但副反应较多,限制了产量的提高。

CO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及其催化剂研究进展

CO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及其催化剂研究进展

CO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及其催化剂研究进展一、CO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CO2+H2->CO+H2OCO+2H2->CH3OH为了实现高效的CO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高效的催化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CO2加氢合成甲醇催化剂:1.Cu基催化剂:金属铜(Cu)是常见的CO2加氢合成甲醇催化剂。

它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催化活性,并且能够克服CO2的高活化能,但其催化活性较低,需要高温和高压条件下进行反应。

2.Zn基催化剂:锌(Zn)是另一种常见的CO2加氢合成甲醇催化剂。

与Cu相比,Zn基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它在催化CO2加氢反应时,能够有效地降低CO2的活化能,实现高效的甲醇合成。

3.Mo基催化剂:钼(Mo)可以作为催化剂,用于CO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

Mo基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与Cu和Zn基催化剂相比,更容易实现低温和低压条件下的CO2加氢反应,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

在催化剂的制备方面,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新的方法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例如,通过调整催化剂的表面形貌和结构,改变催化剂的表面活性位点,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催化剂的研究,如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M)、金属氧化物等,这些催化剂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可调控的孔结构,能够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综上所述,CO2加氢合成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可持续化学转化方法,具有巨大的潜力。

研究人员正在不断寻找高效、稳定的催化剂,并开发新的催化剂制备方法,以提高CO2加氢合成甲醇的反应效率和经济性。

这将有助于推动CO2资源化利用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加氢催化剂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加氢催化剂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加氢催化剂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加氢催化剂是一种关键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石油加工、化工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加氢催化剂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本文将分析当前加氢催化剂市场的发展现状,并探讨未来市场的趋势和机遇。

加氢催化剂市场概览加氢催化剂是用于在化学反应中加氢过程中催化剂。

它们通常由贵金属和其他金属组成,如铂、钯、镍等。

加氢催化剂广泛应用于石油加工工业中的裂化、重组、脱硫和脱氮等过程,以及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加氢加氧反应,如有机合成和氢化脱酸等。

此外,加氢催化剂还在环境保护领域中被用于废水处理和废气净化等过程中。

市场发展现状市场规模目前,全球加氢催化剂市场规模正在迅速增长。

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加氢催化剂市场规模超过XX亿美元,并有望在未来几年内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行业竞争格局加氢催化剂行业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主要的供应商包括贵金属和化工公司。

目前,全球加氢催化剂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供应商包括康菲公司、新日铁住金等。

市场驱动因素加氢催化剂市场的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驱动。

其中,需求增加是主要推动市场增长的因素之一。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石油加工和化工行业对加氢催化剂的需求将继续增加。

此外,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也推动了环境保护领域对加氢催化剂的需求增加。

市场挑战与机遇虽然加氢催化剂市场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技术难题是一个重要挑战,如如何开发更有效的催化剂以提高反应效率和降低成本。

此外,代替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对传统加氢催化剂市场造成一定冲击。

然而,市场上存在许多机遇。

首先,新兴的市场如新能源、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对于加氢催化剂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其次,不断提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将推动环保设施建设和废水处理行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加氢催化剂的需求增加。

市场前景展望未来几年,加氢催化剂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预计全球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需求的增加将推动加氢催化剂市场的发展。

二硝基甲苯液相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二硝基甲苯液相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技术为主的传统工艺和以德国巴斯夫技术为代表的
改进 型工 艺 , 这两 种工 艺 中 D T催 化加 氢 工 艺技 术 N 的特 点对 比见 表 1 。
2 11 载体 ..
负载型加氢催化剂载体一般为多孔性的惰性物 质, 常用的有氧化铝 、 硅藻土、 活性炭 、 硅胶 、 碳酸钙 、 氧化钛 、 氧化镁等。19 9 1年 IiaS2 i _ 发现 了碳 纳 j m 米管( a o ao b ) 由于其独特结构和性质 引 C r nN nt e , b u
( 兰州理 工大 学石 油化 工 学院
705 ) 300
摘 要 :甲苯二胺 ( D 作 为 甲苯 二 异 氰 酸 酯 ( D ) T A) T I 的合 成 中 间体 , 广泛 应 用 于聚 氨 酯 工业 中。 本 综 述介 绍 了二硝 基 甲苯 ( N ) D T 液相加 氢 制 T A催化 剂在 国 内外 的研 究进 展 , D 对各 类催 化剂 催化 D T加 氢性 能进行 了分析 , 出了各类催 化 剂 的优 缺 点 , 出了 D T液相 加 氢催 化 剂 由晶 态向 非 N 指 提 N
负 载 型 金 属 催 化 剂 不 仅 有 较 高 的活 性 和 选 择 性 , 具有 高稳 定 性 、 成本 、 回收 和 可 重复 利 用 且 低 易 等优 点 , 泛用 于 硝基 芳 香 化 合 物催 化 加 氢生 产 芳 广
胺 的过程 中。
目前 国际上 T A 的生 产 工 艺 主要 以 瑞典 杜 邦 D
1 0・
聚氨酯工业
第2 6卷
无 机载 体 领 域 中。房 永 彬 将 铂 锡 催 化 剂 分 别 负 载于碳 纳米 管 、 i 和 - 1 上 , SO A O 通过 对 硝基 甲苯 液 相加 氢制 备对 甲基苯 胺 的反应 对催 化剂 进行 活性 评价 , 结果 表 明 , 用碳 纳米 管负载 的铂 锡催 化剂 可使

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催化剂研究进展及应用

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催化剂研究进展及应用

溶 于水 的 酸 , 同时分解 芴酮 类有 色体 。反 应器 出
来 的物 料 经结 晶 、 心分 离 、 打 浆 、 滤 、 离 再 过 干燥 , 得
到 P A 产品 。 T
目前在 加氢 反应 中使 用最 多 的催 化 剂是传 统 的 P/ dC催 化 剂 , 具 有 活性 高 、 其 选择 性 好 等优 点 , 在 但
料 , 对 苯 二 甲酸 ( A) 液 具有 强腐 蚀 性 , 领 域 但 T 溶 此 的研 究进 展 比较缓慢 。 年来 开发 的 以 TO 为 载体 近 i 的 P /i : 氢催 化 剂 , dTO 加 引起 了 国 内外学 者 的关 注 。
是 影 响加氢 反应 的主要 因素 ,催 化剂 的寿命 又 是影 响 P A成本 的重 要 因素 , T 因此 选 择合 适 的加 氢催 化 剂 和正 确使 用催 化剂 , 提高催 化 剂活性 、 长催 化剂 延 寿命 、 少停 车 处理 时 间 、 低催 化 剂 成本 , 以很 减 降 可
到 的滤饼 经转筒 式 干燥机 干燥 , 得到 C A。 T
由于 P X氧 化过 程 中各 步 反应 速率 不 同 ,因此 生产
的 C A中. T 含有 氧 化不 完全 的中 间产物 对羧 基 苯 甲 醛 ( 一 B 和 其他 微量 杂 质 ( 4 C A) 质量分 数 为 2 1 - 3  ̄ 03  ̄ - 1 )需 通 过 加氢 精 制 , 4 C A 还原 为 易 溶 于 水 0 , 将 一B 的对 甲基 苯 甲酸 ( T酸 ) 去 , 燥 后 得 到 4 C A P 除 干 一 B 质 量分 数小 于 2 x 0 5 1 的 P A。 T
目前 ,T C A加 氢 精制 催 化剂 主要 有 美 国 的 C A B 系列 、 大利 的 MP 5 H 日本 的 P A 1 0 意 B 一 D、 T 一 5 0以及 国 内开发的 C P系列和 N T 一 0 T C H 10等 P / d C催化 剂[ 】 3。 - “ 国 内多数 P A生产 装 置早 期 使用 过 C A 系列 T B

第2讲 加氢催化剂及技术进展

第2讲 加氢催化剂及技术进展

浸渍法分类
按活性组分浸渍顺序分: (1)分步浸渍法:现浸渍Mo或W,再浸渍Co或Ni (2)共浸渍法:Ni或Co和Mo或W制成均匀溶液,一同浸渍
有利于活性组分的分散, Ni或Co和Mo或W的相互作用 按浸渍溶液的体积分: (1)饱和浸渍:浸渍溶液的体积刚好达到完全充满载体孔 道所需的量,又叫润湿浸渍。实验室和较小量催化剂制备常 用。 (2)过饱和浸渍:浸渍溶液的体积超过完全充满载体孔道 所需的量。工业大量催化剂制备常用。
S原子的键合强度不同,交换能力不同 (4) MoS2 有A和B两种结构共存
三、金属硫化物的催化作用机理
1、MoS2的结构 在Mo/Al2O3催化剂上 MoS2的2种结构
TRICAT器外预硫化:开工曲线 说明:预硫化催化剂的开工过程无明显的温升
四、金属硫化物的催化作用机理
催化剂使用过程中金属化合物的转化
催化剂使用过程中金属化合物的转化
a. 氧化态催化剂,与Al2O3 健合的Mo、Ni、Co的金属氧化物 b. 部分硫化的催化剂, Ni、Co的金属硫化物不再与Al2O3 健合 c. 部分硫化的催化剂, Mo的金属硫化物不再与Al2O3 健合 d. 部分硫化的催化剂,Ni、Co修饰的MoS2微晶片形成 e. 完全硫化的催化剂,硫化Ni和Co修饰的MoS2微晶片形成,并 具有可移动性 f. 催化剂的失活,MoS2微晶片的堆砌和形成大的晶粒,Ni、Co 硫化物晶粒形成 g. 再生,MoS2晶粒的再分散 h. 再生,大的MoS2晶粒表面氧化 i. 再生,完全氧化 j. 高温硫化,Mo完全硫化 k. NTA制备方法,络合物硫化,不形成金属化合物与载体的强 相互作用
技术路线: (1)预硫化催化剂+保护剂 (2)催化剂预处理+预硫化剂+保护剂 国内:石科院、抚顺院、石油大学 正在研究 国外:Eurecat、CRI、TRICAT、埃勒夫 已工业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器外再生
H
器外再生与器内再生相比有较大优越性,加 氢催化剂采用器外再生技术应是今后发展的主要 方向。
加氢催化剂的研究与进展
加氢催化剂
hydrogenation catalysts
张忠伟
H
10083496
加氢催化剂的研究与进展
化学组成 工业应用
加氢催 化剂
预硫化 再生利用
H
加氢催化剂的研究与进展
加氢催化剂
hydrogenation catalysts
H
用于产品的生产和原料净化、产物精制。常 用的有第Ⅷ族过渡金属元素的金属催化剂,如铂、 钯、镍载体催化剂及骨架镍等,用于炔、双烯烃 选择加氢,油脂加氢等;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如 氧化铜-亚铬酸铜、氧化铝-氧化锌-氧化铬催化剂 等,用于醛、酮、酯、酸及CO等的加氢;金属硫 化物催化剂,如镍-钼硫化物等,用于石油炼制中 的加氢精制等;络合催化剂,如RhCl[P(C6H5)3], 用于均相液相加氢。
H
加氢催化剂的研究与进展
溶胶--凝胶法
纳米镍加 氢催化剂 电弧等 的制备方 羰基法 离子体 法

H
加氢催化剂的研究与进展
葡萄糖加氢催化剂
工业 应用
H
国内油脂加氢催化剂 马来酸二甲酯加氢催化剂 烷基化原料选择性加氢催化剂 新型大孔结构重油加氢催化剂
加氢催化剂的研究与进展
第一代加氢 催化剂— Raney镍
H
加氢催化剂的研究与进展
加氢催化剂再生技术
催化剂失活是由于积炭和金属沉 积等原因所致,其中馏份油在催化 剂表面积炭是失活的主要原因。尽 管每次烧焦再生催化剂将损失部分 活性,但无论从经济还是环保角度, 大多数催化剂经1~2次再生进行重复 利用都是有利的.
H
加氢催化剂的研究与进展
器内再生
H
加氢催化剂的研究与进展
加氢催化剂的研究与进展
镍基催化剂
催化反应过程: 1.氢气在金属镍颗粒表面的吸附并分裂成氢原子; 2.反应物的吸附;
3.表面反应;
4.产物脱附.
H
加氢催化剂的研究与进展
两种理论
能带 理论
反应机理
价键 理论
H
加氢催化剂的研究与进展
传统加氢镍催化剂—— Raney镍催化剂
新型加氢催化剂—— 纳 米镍加氢催化剂
原料易得、价格低廉,但催化剂 的活性、选择性,尤其是稳定性较差, 催化剂易破碎;镍和铝在氢化过程中 易流失
葡萄糖加 氢催化剂
第二代加氢催 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反应条件要 化剂—多元改 求高,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差 性Raney镍
H
优异的葡萄糖加氢反应性能,活 第三代加氢 性高、选择性好、反应条件温和,催 催化剂— 化剂十分稳定,不存在钌的流失问题 Ru/C
加氢催化剂的研究与进展
单元体金 属催化剂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元体金 属催化剂
多元体金 属催化剂
非晶态 催化剂
国内油脂加氢 催化剂
H
加氢催化剂的研究与进展
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
加氢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金属组分大部分是以氧化物的 形式附着在载体的活性点位上。实践证明,只有将这些金 属氧化物转化为硫化物,催化剂才有较高的加氢活性,而 预硫化就是实现这种转化的工艺过程,它进行的好坏直接 关系到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及寿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