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血压流行病学 吴兆苏
我国高血压流行病学及老年高血压防治
我国高血压流行病学及老年高血压防治王宣淇【摘要】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全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研究表明通过健康干预等措施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由于高血压病呈群体分布,发病率及发病人数较多,单纯依靠医院很难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因此,切实有效的办法是社区防治和干预.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社区卫生工作者应加强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病调查,同时完善老年高血压的防治.%Hypertensio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diseases with serious hazard to human health, and is a major worldwide public health problem. Studies show that health intervention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blood pressure,reduce cardiovascular disease,improve the living ability and life quality of the hypertension patients, and lower the medical expenses. Due to the wide distribution of hypertension population and high incidence, it is difficult to rely solely on the hospital for effective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therefore the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approach is community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A certain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 but some problems have also been exposed. Community health worke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survey of hypertension on elderly population, while improving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1(017)011【总页数】4页(P1674-1677)【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措施【作者】王宣淇【作者单位】四川成都金牛区95879部队门诊部,成都,61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5.4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己成为威胁人群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
高血压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
高血压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高血压,也被人们称为“高血压症”、“动脉性高血压”,其实是一组症状复杂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动脉血压长期维持在高于正常值的情况下。
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长期患者不仅容易出现类似于心肌梗塞、脑卒中这样的心血管意外,而且会伴随肾脏、眼睛、甚至是生殖系统等多种器官的严重损害。
本篇文章主要根据目前相关研究,浅析高血压在人群中的流行病学特点,旨在帮助公众了解并更好地预防高血压这一疾病。
一、高血压的现状据统计,目前全球有约10亿人口患有高血压,其中约75%的患者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居住。
不过在发达国家,高血压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早在2008年,美国的一项研究就发现,美国成年人患高血压的比例已经达到29.2%。
中国的数据也不容小觑,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已经接近三成。
二、高血压与生活方式、遗传等因素的关系虽然高血压患者已经如此之多,研究表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至今依然不是非常清楚。
不过从大量的研究成果来看,高血压和生活方式、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1、饮食因素研究发现,高盐饮食及高热量饮食会导致血容量增多,助长高血压的发生。
此外,营养丰富的食物比如水果、蔬菜也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的风险。
一项基于中国南京成年人的调查显示:肉类、鱼类摄入量、脂肪及糖的摄入量等饮食习惯与高血压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2、运动不足在大批量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运动对于高血压的影响十分显著。
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还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管阻力,有助于高血压的防治。
3、遗传因素高血压与遗传因素的相关度始终非常高。
一些研究表明,单基因的与血压相关的突变与高血压很难预测和量化。
而一些复杂的遗传因素,例如身体质量指数、胆固醇、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都是高血压的潜在危险因素。
4、环境因素还有一些环境因素,如职业因素(如工业粉尘、噪声等)和生活环境因素(如大气污染、光污染等),都与高血压的危险性有一定的关系,这一点也得到了多项研究的证实。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趋势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趋势高血压是一种血压持续升高的慢性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高血压是全球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流行病学调查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因素的重要方法,通过调查数据可以了解高血压的流行情况、趋势及其相关因素,进而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一、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横断面调查和纵向队列研究。
横断面调查是在特定时期对人群进行调查,了解患病率和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研究者可以通过抽样方式选取一定数量的受试者,测量其血压,并收集相关的调查信息,如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家族病史、膳食结构等。
通过统计分析得到高血压的患病率和与之相关的因素。
纵向队列研究是对一组人群进行长期监测,观察其血压的变化,并分析与其相关的因素。
这种研究方法能够更好地了解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和发展趋势。
研究者可以选择一个相对健康的人群,在起始时测量其血压,并在之后的几年中定期复查血压,并记录相关变量。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的血压数据,可以观察到血压的变化趋势,进而分析相关因素。
二、高血压的流行状况高血压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各国的调查显示高血压的患病率正在持续增长。
在发达国家中,高血压的患病率相对较高,尤其是老年人群体。
例如,美国的患病率超过40%,其中大部分是50岁以上的人群。
相比之下,亚洲国家的高血压患病率相对较低,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患病率正在逐渐增加。
在发展中国家,高血压正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
中国是高血压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中国超过2亿人患有高血压。
这主要是由于人口老龄化、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压力增加等因素导致的。
三、高血压的流行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的患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这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环境和饮食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生活方式的改变是高血压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血压患者长效DHB-CCB临床应用的专家建议
高血压患者长效DHB-CCB临床应用的专家建议2014年08月21日17:28来源: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较低,迫切需要多学科合作,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减少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
我国人群的盐负荷较高且是卒中高发大国,而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长效DHB-CCB)的疗效不受高盐的影响,且预防卒中具有优势。
同时,长效DHB-CCB是唯一没有绝对禁忌证的药物,并可以和其他4大类降压药物联合应用。
基于上述原因,长效DHB-CCB已在心血管、高血压、神经内科、内分泌、肾内科以及老年科等多学科领域广泛应用。
基于目前我国高血压现状、长效DHB-CCB的特点及其在临床多学科的应用特点,以及临床应用中还有一些不规范之处,由中国高血压联盟钙拮抗剂及其联合治疗科研与临床协作组(CCSCC)发起,联合心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老年科及内分泌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撰写此长效DHB-CCB临床应用多学科专家建议书。
旨在促进多学科合作,优化高血压管理,规范长效DHB-CCB的使用,以期提高不同人群的血压达标率,改善预后。
专家建议发表于8月份的《中华内科杂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孙宁玲教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王文教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王拥军教授、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科李小鹰教授、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吴兆苏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余学清教授参与了建议制定。
临床建议(1)长效DHB-CCB可用于各专业学科的各类高血压患者。
长效DHB-CCB常规使用剂量: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d,氨氯地平5 mg/d,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d,拉西地平4mg/d等。
若病情需要且患者能够耐受,上述剂量可加倍。
对血压未达标者,需依据个体情况联合ACEI 或ARB或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
(2)有颈动脉硬化、斑块以及脉压增大的高血压患者推荐优先使用DHB-CCB。
(3)老年高血压或ISH患者可以将长效DHB-CCB作为降压药的首选。
高血压患者吸烟状况与心血管危险分层的关系
高血压患者吸烟状况与心血管危险分层的关系摘要:文章主要是为了对高血压患者的吸烟状况和心血管危险分层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在2014 年3 月至9 月期间,对本辖区5 家卫生院进行横断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一共收集了250 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对其相关的人口学特征、血压控制情况等分层情况进行记录。
研究得出结论:吸烟会使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总体危险增加,戒烟后近期还会有心血管风险存在。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吸烟;心血管危险分层【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375-01吸烟作为一大导致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会大大提高周围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和增加冠状动脉疾病。
高血压也是心血管事件的一大危险因素。
治疗高血压主要是为了使心血管发病和死亡总危险降低。
要想将高血压控制好,就需要对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加强关注。
本文主要是对高血压患者吸烟状况和心血管风险分层间的关系进行评估和探讨。
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14 年3 月至9 月期间,对本辖区5 家卫生院进行横断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一共收集了250 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对其相关的人口学特征、血压控制情况等分层情况进行记录。
其中涉及心内科、高血压科、老年科和普内科等。
以门诊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为根据,计划调查250 人,其年龄范围是18-95 岁。
1.2 方法1.2.1 调查内部主要包括医院医生的信息;患者的性别、身高等相关人口学特征;疾病危险因素及伴发疾病情况;血压控制情况等。
1.2.2 血压测量要求患者先静坐休息15 分钟,随后采用标准袖带台式水银血压计取坐位测量右上臂血压,一共测量两次,分别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期间间隔时间为2 分钟,测量值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
测量前半小时内严禁吸烟烟和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也禁止剧烈运动。
1.2.3 分组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分层等级来分成四组,其中包括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和很高危组,其人数分别是50 人,75 人,60 人,65 人。
多方努力,推进我国高血压防治“三率”
多方努力,推进我国高血压防治“三率”作者:刘志学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2年第12期高血压的民众“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简称为高血压防治工作的“三率”。
一个国家的高血压防治工作做得如何,一定程度上与此“三率”的推广和普及工作做得如何有着很大的关系。
这是本刊记者在采访为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奔波、拼搏了多年的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吴兆苏教授时,所了解到的一个重要理念。
就此话题,本刊记者对吴兆苏教授做了深入采访。
家庭自测,“三率”的第一道门槛采访一开始,吴兆苏教授首先介绍了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局势。
他说:“尽管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2 亿之众,且高血压发病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同时,相关的循证证据也表明,高血压是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50%~60%的脑卒中, 40%~50%的心肌梗死与血压升高有关。
另有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每年用于高血压病的医疗费用高达366 亿元,已成为社会经济的沉重负担。
但令人遗憾的是,作为高血压‘三率’之首的‘知晓率’,却一直在低位徘徊。
从客观上来讲,这也使‘治疗率’和‘控制率’无法明显升高。
”吴兆苏教授继续说:“实践证明:控制高血压,可大幅减少或预防并发症。
同时,控制高血压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环节,也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最有效的措施。
临床研究表明,降低收缩压10mmHg、舒张压5mmHg,脑卒中发生危险下降40%~50%,冠心病发生危险下降15%~20%,心力衰竭发生危险减少50%。
”随后吴兆苏教授谈道:“随着血压测量技术的进步,各种使用方便、读数明了的电子血压计随着价格的大幅度下降,正在大量走入千家万户,为老百姓在家中随时自测血压创造了条件。
我作为一名医生,强烈呼吁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家庭自测血压的普及推广,通过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唤起患者的防治意愿,提升血压管理的质量,有效预防各种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死亡。
高血压流行病学资料
地区差异
高血压患病率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城乡差异
城市地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农村地区较低,但近年来农村地区高血压患病率有上升趋势。
地区分布
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中老年人群是高血压的主要患病人群。
人群分布
年龄
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女性在绝经后高血压患病率上升。
质量评估
研究类型与质量评估
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04
知晓率
我国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为46.5%;城市高于农村,女性略高于男性;知晓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60岁以上者知晓率达到70%以上。
治疗率
我国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治疗率为20%左右,治疗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60岁以上者治疗率达到50%以上。
中国高血压现状
中国是全球高血压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据估计,中国的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7亿。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高血压的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
全球与中国高血压现状
了解高血压的分布与影响因素
揭示高血压的危害
指导高血压防控策略的制定
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意义
中国高血压流行病学特征
性别
职业因素对高血压患病率有一定影响,如办公室工作人员、服务业工作者等人群较高。
职业
危险因素分析
摄入过多的盐、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优质蛋白质等都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
饮食
缺乏运动
吸烟和饮酒
肥胖和糖尿病
缺乏体育锻炼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适量运动可降低血压水平。
吸烟和饮酒都会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
肥胖和糖尿病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未来研究方向与趋势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莫生气
莫生气
人生就像一场戏 相扶到老不容易 为了小事发脾气 别人生气我不气 我若气死谁如意 邻居亲朋不要比 吃苦享乐在一起 因为有缘才相聚 是否更该去珍惜 回头想想又何必 气出病来无人替 况且伤神又费力 儿孙琐事由他去 神仙羡慕好伴侣
张金哲教授做人哲理
一心为公 三个代表 两袖清风 四邻和睦
结 语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研究进展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流行病学研究室 吴兆苏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有200多种 主要有: 自然环境 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 遗传因素 生理病理因素 心理因素
个体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的关系
以下五种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病因 及其临床表现密切相关 抑郁症(depression) 焦虑症(anxiety) 性格和个性特征(personality factors and character traits) 社会孤立(social isolation) 生活压力(life stress)
A型性格与心血管病关系的研究
作者
美国西部协作组
研究 对象
无心血管病 (10000 人)
观察 时间
8.5 年
结果
冠心病 A:非 A=2:1 复发心梗 A:非 A=5:1 无相关性
Shekell 等 Ragland 等
无心血管病 1-3 年 (12772 名男性) 心梗病人 (257 人) 12.7 年
有氧运动的种类和方式
凡属大群肌肉有节律的(紧张和放松交替) 的运动都属于有氧运动 常见的有: 步行、慢跑步、骑自行车、游 泳、跳舞、秧歌、登山、滑冰、太极拳、武 术、气功等等 有氧运动的原则: 从低强度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 开始前全面体检,选择合适的项目 确定最佳心率
2015年高血压流行状况
吴兆苏教授专访:我国高血压流行特点与防治重心医脉通2013-10-10发表评论分享2013年9月13日,在北京举办的“2013年中国高血压年会”上,医脉通有幸采访了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吴兆苏教授。
吴教授阐述了我国高血压的流行情况及目前高血压防治工作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北京安贞医院吴兆苏教授接受医脉通专访)医脉通:吴教授,您好!您一直致力于心血管疾病流行趋势、危险因素和防治的研究,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当前我国高血压的流行情况,近来发生了那些变化?吴兆苏教授:自1920年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高血压的调查,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四次。
第一是1958年进行的11省市的高血压人群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这是我国第一次从流行病学角度研究高血压,患病率为5.11%;第二是1978年涉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大规模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由吴英恺教授领衔完成,采用统一的方案和标准(当时的国际标准)进行,患病率为7.73%;第三是1991年,阜外医院陶寿淇教授领衔的流行病学调查,涉及30个省市,采用现代标准(140/90mmHg),测得患病率为13.58%;第四是2002年全国20个省市的营养调查,其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7.56%。
从上述四次有据可查的大规模全国性调查数据可见,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的增长趋缓,患病率不断增高的原因与现代化进程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所伴随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流行有关,主要包括膳食、运动、烟酒、精神压力四个方面,这是高血压和心血管病流行的重要原因。
由高润霖院士主持的“十二五”全国心血管病调查共纳入50万人口,将在2-3年内得出结果。
目前初步估计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0-25%。
现在我们医疗条件好了,但是高血压患病率未下降。
原因之一是危险因素未得到有效控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现在又加上污染因素,这也与高血压的发病相关。
高患病率给经济和医疗带来沉重的负担。
医脉通:当前我国心血管病和高血压防治工作的重心是什么?吴兆苏教授:心血管病工作重心仍在预防,特别是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对心、脑、肾为主的靶器官损害非常重要。
中国高血压流行病学 吴兆苏
HLJ LN BJ HN NM SD HB SH JX JS FJ SC
JS JX FJ SC 0 20 40 60 76 75 74 73 80 100 LN HLJ BJ NM HN SD SH 84 84 80 80 80 78 77
86 85 84 83 82 81 79 79 78 78 77 76 100 80 60 40 20 0
≥15 岁, 男女两性
(1910~2003)
总调查人数: 4,012,128 高血压定义: 确诊高血压 SBP≥160 mmHg 或 DBP≥95 mmHg
临界高血压 SBP 141 mm Hg 和159 mmHg之间, 或 DBP 在 91 mmHg 和 94 mmHg之间 不包括用药者
Wu YK et al. Chin Med J 1982;95:101-108.
中国MONICA
脑卒中事件发病率与舒张压水平的关系
男性,35-64岁
600
HLJ
500
R=0.83*
发病率 (1/100 000)
400 300
HN BJ LN
200
FJ
HB SH JX JS
NM
SD
100 0 70
SC
75
80
85
90
舒张压 (mmHg)
Wu ZS, et al. Eur J Cardiovasc Prev Rehabil.2004;11:275-283.
男性
女性
Wu ZS, et al. Eur J Cardiovasc Prev Rehabil.2004;11:275-283.
辽宁省三城市2009-2010年高血压调查
专家谈谈高血压的防治.docx
专家谈谈高血压的防治专家介绍陈湛:擅长心血管病内科临床治疗,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安贞医院心内科教授。
(以下简称陈教授)吴兆苏:北京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至今。
(以下简称吴教授)患者甲:因为没有感觉身上有什么不舒服,所以我自己没有那么重视,偶尔吃一点药,像心痛定吃一两片,吃完一两次就不吃了。
患者乙:陆陆续续,反反复复吃过药降了又降,逐渐地好像就适应了这个过程,以后血压在110-190的时候就不太注意了。
患者丙:一个月最起码两盒药就得200多元,加上别的药,经济上承担不起,吃药也比较麻烦,另外有时候比较忙就给忘了,我自己也担心,因为自己还年轻,如果长期吃下去的话,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主持人:我想很多朋友都有以上的想法,那么请教教授如果长期这样下去会有什么样的后果?陈湛:如果长期不吃药,不治疗,血压长期高下去的话,会引起心、脑血管的并发症,据调查,高血压得冠心病的人比血压不高的人发病率高3-5倍,得中风的危险要高7-10倍,得肾病的危险要高2-4倍,如果长期把血压控制好,那么将来就不会得心脑血管的并发症,有高血压的病人都有高血压的基因,而有高血压基因的人不一定有高血压。
高血压不应吃咸的、糖尿病、肥胖、年龄、生活环境都是危险因素,常见的是饮食习惯及周围环境、精神状态、工作的紧张程度,都会引起高血压。
所以血压控制的好坏会直接引起并发症。
吴兆苏:控制高血压之前首先要知道自己的血压,经过半个世纪的研究和讨论统一了一个标准:正常的高压应在130-139毫米汞柱,低压应在85-89毫米汞柱,正常的血压可分理想血压、正常血压、正常高限。
高血压可分为1期高血压、2期高血压、3期高血压。
也就是说高压在140以上,低压在90以上都是高血压患者,一般15岁以上人就应该量血压,但是推荐35岁以上的人都要注意自己的血压,一般一年去量血压一两次。
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治疗,不了解自己的血压,就是不了解自己的健康。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第三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力生副主任委员:吴兆苏朱鼎良序言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
近年来,党和zhengfu日益重视以高血压为代表的慢性病防治工作,2009年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作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措施,纳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3年实施方案,截至2010年底各地已管理3553.8万高血压患者;同时《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管理的50万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管理满1年患者的血压控制率达到70%。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高血压的人群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效果,我局委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和高血压联盟(中国)组织有关专家对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行修订。
修订工作以我国近年来心血管病流行病研究结果和高血压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为依据,根据中国自己的特点,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进展,经专家多次讨论,历时2年,于2010年底完稿。
2010年修订版《指南》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提出符合我国人群特点的防治策略,从控制危险因素、早诊早治和病人规范化管理入手,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和高血压的社区防治,努力提高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2010年修订版《指南》保留了以往指南的合理部分,更新了部分观念,增加了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等“特殊人群”章节。
指出应对高血压患者全面检查评估,根据患者心血管总危险度决定治疗措施。
强调高血压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强调长期平稳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强调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是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关键。
高血压病病因的流行病学研究
高血压病病因的流行病学研究引言:高血压病是全球范围内非常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的高血压状态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了解高血压的病因和流行病学特征对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高血压的病因进行流行病学的角度探讨。
一、遗传因素1.家族史大量的证据表明,遗传与高血压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如果一个人有家族成员发生过高血压,其自身患上这种概率也会增加。
因此,在一级亲属中有高血压先例是预测个体患上高血压风险较大的一个重要指标。
2.基因突变某些基因突变被认为与高血压相关,如Renin-Angiotensin系统(RAAS)基因、Natriuretic Peptide A(NPNA)基因等。
这些突变影响了体内调节血液容积和动脉舒张等重要生理功能的基因表达及编码。
3.种群差异全球各种族中高血压的发病率不同,这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不同人群在基因结构上的差异可能导致对高血压形成不同的易感性。
二、环境因素1.生活方式(1)饮食习惯:高盐摄入是与高血压发病相关的一个重要生活方式因素。
过量摄入钠会增加体内液体潴留,增加血容量,从而使心脏负荷增加;(2)饮酒和咖啡因摄入:多数研究表明过量饮酒和咖啡因都可导致循环系统异常并最终诱发高血压;(3)肥胖问题: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肥胖可导致机体内分泌失调以及其他一系列代谢变化,影响血管功能正常运作。
2.职业环境长期从事心理/生理上有压力的工作,如管理层、金融投资、医护人员等职业很可能增加患上高血压的风险。
同时,某些工作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放射线等有害因素也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3.社会经济地位研究发现,低社会经济地位与高血压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低收入群体可能面临更多的生活压力和不良生活方式选择,从而增加患病风险。
三、年龄和性别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这可能是由于造成血管壁弹性降低、内膜产生损伤和退变以及钠潴留等因素引起。
2.性别男性在45岁前高血压多见,而女性则从50岁后开始迅速上升。
血脂水平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分析
血脂水平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分析摘要探讨血脂水平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并以此为基础评价调脂药物治疗在预防脑卒中事件方面的作用。
方法:对300名常住居民进行血脂异常与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主要观察血脂变化情况,及脑卒中的发生情况。
结果:40.0%的被调查者存在高血脂,15.0%的被调查者诊断为脑卒中。
脑卒中患者中TC、LDL-C含量明显高于非脑卒中患者(P<0.05)。
结论:血脂异常与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都比较好,两者的发生有正向相关性。
关键词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致残、致死性疾病,其中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近几年来,一些研究表明血脂的异常与脑卒中有关,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1]。
有研究也发现脑卒中组血清总胆固醇、LDL-C较正常对照下降[2]。
也有研究报道脑卒中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和HDL-C都较正常降低,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的比值有下降[3]。
同时当前我国高血脂与脑卒中患病率都比较好,为此探讨血脂水平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并以此为基础评价调脂药物治疗在预防脑卒中事件方面的作用意义重大。
资料与方法2007年2月~2011年3月按整群分层抽样方法,采取知情同意原则,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名常住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进行了血样采集。
入选人群中男140名,女160名,年龄25~88岁,平均47.7±10.8岁。
调查方法:依据标准心血管流行病学与高血脂调查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和体格检查。
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用氧化酶法测定。
脑卒中的判断依据第4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统计学处理:使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所有资料均双人双遍录入,数据分析采用SPSS18.5统计软件包。
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我国老年人高血压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我国老年人高血压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郝刚;杨超元
【期刊名称】《老年学杂志》
【年(卷),期】1994(014)001
【摘要】高血压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老年人高血压又具有许多独特的病理生理特点,正逐渐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国内外均可见到很多研究报道,现仅就血压与年龄的关系、患病以及血压升高的危险性等方面的国内工作进行综合整理,以
探讨老年人群高血压病显著的流行病学特征。
1 血压与年龄的关系 1985年吕维
善综述了1981年以来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对我国哈尔滨、沈阳、北京、湖北、湖南、上海、广东和广西等八个省市调查的健康老年人血压的研究结果,表明健康
老年人收缩压随增龄而增高,舒张压与增龄无相关关系。
【总页数】3页(P55-57)
【作者】郝刚;杨超元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4.101
【相关文献】
1.身体活动负荷对我国老年人患慢性疾病风险率的影响研究——基于对清华大学老年人群PASE问卷的流行病学调查 [J], 于洪军;仇军
2.克拉玛依白碱滩区中老年人群高血压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J], 陈武;侯红波;柳立
红;陈润霞;王珍;窦春梅;高玉新;刘文斌
3.我国猪病毒性腹泻的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概况 [J], 李长春
4.1990~2020年我国冠心病中医证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概况 [J], 王传池;吴珊;江丽杰;许伟明;佟旭;蔡嫣然;周聪慧;童新元;胡镜清
5.我国肺癌流行病学研究及病因研究概况 [J], 范若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市城、乡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变化趋势 (1984-85至1988-89):北京MONICA研究
北京市城、乡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变化趋势(1984-85至1988-89):北京MONICA研究姚崇华;吴兆苏;张瑞松;吴颜元;于淑娥【期刊名称】《心肺血管病杂志》【年(卷),期】1993(12)4【摘要】我们于1984-85年和1988-89年在北京市心血管病监测区分别随机抽取年龄在25-64岁者1,673人和1,557人进行两次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第一次调查城市居民1,302人,农民371人;第二次调查城市居民1,127人,农村430人。
北京市和郊区农村的几个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其中城区和郊区农村的平均血总胆固醇水平,高密度脂旦白胆固醇和 BMI 均上升,城市男性吸烟率仍在上升,女性吸烟率和农村居民的吸烟率都有下降的趋势。
城市居民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平均舒张压水平均有所下降而郊区居民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均有所上升。
北京70万人群心血管病五年监测结果显示北京市郊区脑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城市,而急性冠心病事件的发病率低于城市,结合危险因素分析,郊区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城市居民,胆固醇水平低于城市居民可能是郊区和城区脑卒中,冠心病事件发病率不同的原因。
【总页数】4页(P193-196)【作者】姚崇华;吴兆苏;张瑞松;吴颜元;于淑娥【作者单位】北京市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0.1【相关文献】1.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及主要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2.1984-1999年北京25~64岁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变化趋势的研究3.1984-1999年北京城乡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变化趋势的研究4.北京地区青年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10年变化趋势5.江苏省农村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变化趋势─(1989~1993年)江苏省Monica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岁, 男女两性
总调查人数: 950,356 高血压定义: SBP≥140 mmHg, 或 DBP≥90 mmHg,
或正服降压药
Tao SC et al. Chin Med J 1995;108(7):483-489
第二次全国高血压普查 (1991) 30个省市自治区
HLJ
XJ
NM BJ
JL LN1 LN2
国人危险因素 聚集情况
中国11省市35-64岁队列人群 危险因素聚集分布
危险因素 ≥1项 ≥ 2项 ≥ 3项 男性 88.1% 51.7% 21.2% 女性 62.9% 28.2% 8.3% 合计 76.3% 40.7% 15.1%
*危险因素包括5项:1.高血压(≥140/90mmHg); 2.吸烟(≥1支/天); 3.糖尿病 (空腹血糖≥126mg/dl); 4.肥胖:BMI28kg/m2 和/或WC男≥85cm, 女≥80cm; 5.血脂异常:高胆固醇血症(TC≥220mg/dl)和/或低HDL-C(<40mg/dl)和/或 高甘油三酯血症(TG≥150mg/dl)
人群
湖南学生 广东学生 中国北方 四川学生 浙江健康人 北方男性 四川少数民族 贵州苗族
年份
1922 1923 1923 1926 1926 1930 1937 1937
发表物
Nat. Med J China China Med J China Med J China Med J China Med J Chinese J Physiol Lancet Chinese J Physiol
Meng XJ et. al. J of Hypertension.2011,29(7):1303-1210
国人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1991与2000-2001比较
100 90 80 70 60
1991 2000-2001
(%)
50 40 30 20 10 0
27
44.7 28.2 12 3
控制
1991
2000
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率
中国MONICA
冠心病事件发病率与收缩压水平的关系
男性,35-64岁
120
SD
100
R=0.60*
HLJ
发病率 (1/100 000)
80
BJ
60
FJ
NM
HB
LN HN
40
20
SC
SH
JX JS
0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收缩压 (mmHg)
Wu ZS, et al. Eur J Cardiovasc Prev Rehabil.2004;11:275-283.
GS
NX
QH
SX HB
SD JS AH SH
SX
Tibet
SC
HN
HB ZJ HN
JX
GZ
YN GX
FJ
Taiwan
GD
HN
其他重要血压调查
研 究
中美协作研究 中国MONICA方案 “十五”研究项目 中国多省市前瞻队列研究 亚太队列研究协作(APCSC)
亚洲心血管病协作研究(InterAsia)
年
中国高血压流行病学 研究回顾
吴兆苏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流行病研究室
第三届东北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论坛
2011年7月 哈尔滨
背 景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各民族总计人口13亿 1970年代以前心血管病危害不明显
近30年来心血管病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2011年达2亿
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心血管病之一,2002年达1.6亿,
SX HB
Tung, 1930
SD
SX
HN
Tibet
JS AH
ZJ
SC
SH
HB
Kilborn, 1926
HN
Ying, 1926 Kao, 1922
GZ
JX
FJ
Taiwan
Morse & Beri, 1937 Kilborn, 1937
YN GX
GD
Gadburg, 1923
第一次全国高血压普查
负责人: 吴英恺 时间:1979-1980 策略方法: 横断面(描述性) 研究人群: 29个省市城市和农村居民样本,
CMCS 研究
血压分类与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的关系
中国多省市前瞻队列研究(1992-2002), 35-64岁
400
发病率(1/100 0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理想
男性 女性
正常
正常高值
1期高血压
2-4期高血压
血压分类
Liu J et al. JAMA 2004;291:2591
17.65
患病率(%)
14 12 10 8 6 4 2 0
12.3
1959
1979 年
1991
2002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7
第一次全国普查
高血压患病率
西藏 XZ 北京 BJ 吉林 JL 辽宁 LN 天津 TJ 黑龙江 HLJ 江苏 JS 四川 SC 河北 HB 内蒙 NM 上海 SH 湖北 HB 安徽 AH 湖南 HN 广西 GX 河南 HN 江西 JX 山东 SD 甘肃 GS 云南 YN 浙江 ZJ 福建 FJ 山西 SX 新疆 XJ 广东 GD 宁夏 NX 贵州 GZ 青海 QH 陕西 SX
(≥141/91mm Hg)
29省市自治区, 1979-80年
XZ 西藏 BJ 北京 TJ 天津 LN 辽宁 JS 江苏 JL 吉林 HB 河北 HN 河南 AH 安徽 HLJ 黑龙江 HB 湖北 SC 四川 JX 江西 NM 内蒙 SD 山东 HN 湖南 SH 上海 ZJ 浙江 SX 山西 GS 甘肃 SX 陕西 FJ 福建 GX 广西 YN 云南 NX 宁夏 XJ 新 疆 GD 广东 GZ 贵州 QH 青海
8.1
知晓
治疗
控制
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中国与美国比较
中国
100 90 80 70 60 100 90 80
美国
68 54
70
70 60
59 44.7 34 28.2
(%)
50 40 30 20 10 0
(%)
27 12 3 27
50 40 30 20 10 0
8.1
知晓
治疗
控制
知晓
治疗
133 131 131 129 128 126 124 123 122 121 119 115
150
100
50
0
0
50
100
150
男性
女性
Wu ZS, et al. Eur J Cardiovasc Prev Rehabil.2004;11:275-283.
中国MONICA方案
12地区人群危险因素水平(1988-89)
30
20
男
10
0
0
10
女
20
30
第二次全国普查
高血压患病率
(≥140/90mm Hg)
不同民族比较, 1991年
26.5 23.6 22.8 15.5 14.5 11.6 10.8 10.1 8.9 3.6
朝鲜族 蒙古族 藏族 满族 汉族 回族 维吾尔族 僮族 苗族 彝族
藏族 朝鲜族 蒙古族 汉族 满族 回族 维吾尔族 僮族 苗族 彝族 0
(≥140/90mm Hg)
30 省市自治区, 1991
XZ 西藏 BJ 北京 TJ 天津 NM 内蒙 HB 河北 JL 吉林 HLJ 黑龙江 LN 辽宁 NX 宁夏 XJ 新 疆 SD 山东 SX 山西 HN 河南 HB 湖北 AH 安徽 JX 江西 SX 陕西 FJ 福建 QH 青海 ZJ 浙江 JS 江苏 YN 云南 SH 上海 GS 甘肃 HN 湖南 GX 广西 SC 四川 GD 广东 GZ 贵州 HN 海南
第一次全国高血压普查 (1979-80) 29个省市自治区
HLJ
XJ
NM BJ
JL LN1 LN2
GS
NX
QH
SX HB
SD JS AH SH
SX
Tibet
SC
HN
HB ZJ HN
JX
GZ
YN GX
FJ
Taiwan
GD
第二次全国高血压普查
负责人:陶寿淇
时间:1991
(1918~2000)
策略方法: 横断面 (描述性) 研究人群: 30个省市城市和农村居民样本,
舒张压值(mmHg), 35-64岁
HLJ LN BJ HN NM SD HB SH JX JS FJ SC
JS JX FJ SC 0 20 40 60 76 75 74 73 80 100 LN HLJ BJ NM HN SD SH 84 84 80 80 80 78 77
86 85 84 83 82 81 79 79 78 78 77 76 100 80 60 40 20 0
高秀敏
马季
古月
侯耀文其他 20%源自恶性肿瘤 30%心脏血管病 50%
背 景
心血管病的增加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 人口老龄化
2. 传染病得到控制 3. 经济发展的副作用,主要是不健康生活 方式
过
人口增长很快 婴儿死亡率高 期望寿命低
去
现
人口增长减缓 婴儿死亡率下降 期望寿命增加
中国MONICA
冠心病事件发病率与舒张压水平的关系
男性 ,35-64岁